以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速度,有希望在20年内研制出GE9X级别的发动机吗?

470千牛的推力,相当于我们正在仿制40年前苏联技术涡扇18的近四倍,也就是目前运20的全部推力,看看就流口水啊!现在我国对航空工业投入这么大919已首飞,CJ1000已试车,929也立项了,CJ2000也在研制中,按航空工业发展客观规律,但达到GE9X水平还要多少年?

有人说不能,可能是没有看见是20年内这个时间吧,我认为,现在造出这个级别的发动机,肯定不可能,但是20年左右的时间,等于整整一代科研人员的研发时间,是可以做到的,试问20年前,1998年,有人相信中国能造出自己的大客机C919,自己的五代机歼20和自己的大型运输机运20吗?当时的情况和基础比现在还差,我们都能创造奇迹,为什么不敢畅想下一个20年?

图为我国的CJ1000大涵道比航空发动机,今后将会装备我国新一代客机和大型运输机。

我认为,GE9X这种级别的大推力高寿命的大涵道比发动机,凝结的是材料设计和机械设计上的长期积淀,这种积淀必须要经过多年的研发才能得到,只有持续不断的研发工程,才能一代一代不间断的延续这个行业的人才培养和技术进步。20年前,美国等国的CFM-56发动机就已经够我们追赶好一阵子了,但是我们现在的技术已经基本与之持平了,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在同样的20年时间之后,获得同样先进的发动机呢?

图为我国CJ1000大涵道比发动机,其技术基本和上世纪80年代的美国CFM56发动机接近。

要知道,现在可是科技和信息爆发式发展的时代,数字化技术和信息化设计技术使得发动机的设计要比过去方便许多,超级计算机的出现使得部分设计的优化可以交给计算机快速计算出结果,研发速度和制造速度都比过去有了极大的提高,上世纪80年代的CFM-56发动机,已经被我国刚刚开始起步的CJ1000和WS20发动机基本抹平了差距,再过20年的加速发展,肯定会得到GE9X这样的发动机。

图为进行抗寒测试的美国GE9X发动机核心机。

所以信心一定要有,现在的研发条件好多了,上世纪80年代电脑都才刚刚出现,西方都能依靠人力设计出CFM-56,我们又怎么可能利用超算都赶不上呢?技术的进步本身也带来了研发技术能力的进步。何况我国的经费还有保障,国家大力支持,不成都难。

以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速度,有希望在20年内研制出GE9X级别的发动机吗?

参与过相关研发工作的航空发动机专业同学来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从目前来看,20年的时间显然不够现在的中国制造出GE9X水平的发动机。下图就是美国GE公司最新推出的GE9X发动机,这一代的发动机甚至于可以比之前大受好评的GE90发动机还要节能、环保、噪声低。

相比之下,中国目前还在襁褓之中的CJ1000发动机【下图就是我国自主研制的CJ1000大涵道比发动机】,才刚刚经过了核心机100%转速试验、整机装配和整机点火试验,如果一切顺利的话,这台发动机可能还需要经过若干年的时间。按照最初的2014年制定的计划,CJ1000应该在2020年取得适航证,但是现在显然已经落后于研制进度了。说明研发一款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要比想象中难得多。

CJ1000发动机虽然说推力不高,但是这是因为这个型号本身设计的就是推力比较小,至于说这款发动机先进不先进,还要看耗油率。如果这款发动机确实可以达到目标参数的话,那么耗油率指标大概是0.53,已经是世界的先进水平了。

而按照中国商用发动机公司下一步的发展,应该是发展CJ2000发动机,后来又说会跟俄罗斯合作,所以有的人也称CJ2000为CRJ2000发动机。具体参数官方也没有给说法,但是按照道理来说,应该目标是冲着GE90去的【下图是国外网友给出来的一些预测的参数,不过基本上看看就行,不要当真】,所以就算是研制顺利,可能20年的时间也就够中国发展出来一款类似于GE90的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至于说追赶更先进的GE9X发动机,可能就需要更久的时间了。

总之吧,航空发动机,尤其是追求高效率和市场占有率的民用航空发动机,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按照中国商用发动机公司自己的说法,“我们希望2025年—2030年,在商用航空发动机领域与世界先进水平缩短一半,到2040年、2050年完全赶上世界先进水平。”

所以说,路漫漫其修远兮,大家还需要努力呀。

以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速度,有希望在20年内研制出GE9X级别的发动机吗?

按"目前速度″,没"有希望在20年内研制出GE9X水平级别的发动机",答案是否定的,语气是肯定的。

此问,是"速度"之问,更是"级别"之问,问得好,问得深。

"目前速度"是基准。搞清楚这个"目前速度"是啥样的,很重要。如果主要是规划的速度,远景多、近物少,如果主要是铺开的速度,摊子多、货品少,如果主要是对象的速度,"婆家″多、自己少,还有/尤其,如果主要是制造而非研究的速度,如果主要是现研而非先研的速度,等等,这等等的速度不重要,基于这样的速度,快不了、续不了。

"目前级别"是基础。发动机,在用的是多大级别,将用、在研、将研的是多大级别,特别是,"无″的都是啥级别,也要搞清楚,也都很重要,还有更重要,现有的知识/理论/经验积淀是多大级别、设备/设施是多大级别、国内/国际合作方是多大级别,尤其,业内顶级领军人物是多大级别、整体科研/技能队伍是多大级别,整体领导/管理/服务队伍是多大级别……,您问,我也问,我所问应该对得上您所问。

以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速度,有希望在20年内研制出GE9X级别的发动机吗?

中国发展航发的国家意志是有,但有钱也就这十年的事,米帝英帝阔了那是几十年了,英帝是掉队了,可米帝还阔着,基础没人好,投入没人大,又被封锁,好在还有市场这个因素吊命,否则,只能在穿越小说中YY了。超越是不可能的,追赶是长期的。军用是发展的突破点,需求决定了市场,短期有效,长期只有嘿嘿了,苏俄的例子就摆在眼前。我估计,最好的办法是军用上不计成本的突破,解决有与无的问题,用军用上的成果,在民用上,一是自降身份去给米帝英帝做零件打工,二是倒贴钱寻求合作,三是在采购中倒逼寻求组装,学得一点算一点,学不到技术,学个管理也好。不要想着在民用上还搞什么100%国产,爬还没会爬,就想飞!?只会摔倒!!!但我强调下,军用上哪怕去偷去抢当掉裤子,也要自立更生做出来,不用求好先求有无,为了保命钱就不是钱了,牺牲也是充许的,但是,你让我冒着生命危险坐国产航发飞机出差,那我坐高铁不就结了吗?坐高铁一样爱国!

以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速度,有希望在20年内研制出GE9X级别的发动机吗?

说真的以现在的科技发展速度可能不要20年涡扇发动机就会跟涡喷发动机一样被历史埋没,新概念的爆轰发动机完全能替代,200千克的爆轰发动机产生的推力相当于5吨重的涡扇发动机产生的推力,而爆轰发动机技术我国是处于前列的。举个例子西方国家汽车发动机(内燃机)技术十分先进,但是以后都是新能源汽车的天下,很多国家都公布了在2030年前停止生产燃油车,这就让这些西方国家百年技术积累全部报废,这样又重新站在同一个起跑线,而中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也是领先的。技术的颠覆性发明是可以抵消发达国家以前积累的技术优势的,就像当年西方国家利用工业革命抵消了中国几千年的领先优势一样。

以目前中国航空工业发展速度,有希望在20年内研制出GE9X级别的发动机吗?

C5关闭生产线是哪一年?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