芜湖,合肥,蚌埠,滁州这四个城市中,你更愿意在哪个城市定居?
虽然自己现在定居合肥,但是最向往定居的城市却是芜湖,在那里读了四年大学。
母校:安徽工程大学
对于芜湖的印象是环境非常好,市区完全看不到工厂,因为很早之前根据市政规划,工厂都搬到了下属的芜湖县。
芜湖汇聚了安徽师范大学、安徽工程大学、皖南医学院等多所高校,是仅次于省会合肥的科教之城,其中的安徽师范大学更是为全国培养了非常多优秀的人民教师,学风严谨,师风鼎盛。
芜湖给人的感觉是生活节奏非常慢,宽敞的道路,作为近代著名的开埠城市古老的教堂、领事馆遗址还有码头,无一不显这错城市近代的沧桑,而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现代化建筑以及方特世界游乐城。
芜湖方特梦幻王国
芜湖有山有水有公园,芜湖的公园特别多,虽然城市不大,但是“三公里内一公园”的说法确实不虚。赭(zhě)山公园、镜湖公园、雕塑公园、滨江公园、九莲塘公园、神山公园、汀棠公园、太阳垾生态湿地公园、中央公园、银湖公园、西洋湖公园,三山莲花湖公园等。
航拍中的赭山公园
黄昏中注目行船的滨江公园
雪后的镜湖公园
总结:芜湖这座城市有很多不同的面貌,有古朴沧桑的、有童真梦幻的、有科技创新的、有师道昌隆的。
芜湖,合肥,蚌埠,滁州这四个城市中,你更愿意在哪个城市定居?
芜湖、合肥、蚌埠、滁州,这四个城市你更愿意去哪定居,这个问题众说纷纭。有人选择自己的老家,有人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城市,还有人选择对象所在的城市等等。思思个人观点是,更愿意去滁州定居,因为是思思的老家,不考虑老家的因素,这四个城市里面,思思选择安徽第二城,省域副中心城市,美丽的半城山半城水芜湖。
思思作为一个旅游博主且老家是滁州明光人,在芜湖上学,合肥、蚌埠、滁州、芜湖都去过不止一次。思思给大家说一下为什么不选择合肥和蚌埠,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及喜好,请理性讨论。
首先,先说说蚌埠。蚌埠是离思思家乡最近的一个城市,思思很喜欢闲逛,因此蚌埠的大小景点几乎都去了遍。无论是张公山、禾泉农庄、蚌埠博物馆、龙子湖景区等等,都是免费开放的,这一点还是值得点赞的。只有类似花鼓嘉年华之类的游乐园景区,需要收费。不过思思喜欢偏古风的景点,这里的景点大多比较现代化,思思不是很喜欢。蚌埠是曾经的安徽第三大城市,如今几年发展乏力,在经济上一直保持GDP第七不动,甚至今年有可能被宿州超过。而蚌埠的皖北中心地位未来也有可能被阜阳所取代。曾经火车拉来的城市,如今火车经过数量甚至不如芜湖,以前蚌埠辉煌时期,和芜湖一起争安徽综合实力第二城,如今思思也会看到,在讨论芜湖是安徽第二城这个毫无疑问的话题时,有蚌埠网友就会来和芜湖争,当然这都是过去式了。
其次,是合肥,安徽的省会,近些年的发展迅速,虽说是集全省之力发展的城市,有很多方面还是值得点赞的。很多人提到去合肥旅游,都觉得合肥没啥景点,其实合肥有很多景点、公园,大部分都是免费开放的,其中就包括了唯一的5A级旅游景区,三河古镇。 那么就是这样一个各方面几乎都是省里第一的城市,且在全国排名都是前列,思思为何不选择呢?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房价太高。对比GDP相邻省份省会湖南长沙市,综合实力比合肥强,旅游景区比合肥多,房价比合肥低很多。而合肥,因炒房团而抬起的高昂房价,让很多外地在合肥打拼的人根本幸福不起来。每天三点一线拼命工作,工资相比平均不如长沙,还要付比长沙更多的时间和金钱来买房。
然后就来聊聊思思家乡明光所在的地级市滁州。自从去年滁州GDP从安徽第五变成第三,人均GDP更是从上一年的第十,变成了第四,市区人均GDP排名第二,让滁州由原先一个靠近南京低调的小城,成为省内黑马新星城市。这里山水美,人文底蕴浓厚,早在宋代,欧阳修任滁州太守期间,就在琅琊山留下了名篇《醉翁亭记》,市中心南湖公园旁的西涧湖,有韦应物在此留下《滁州西涧》。不过在景区收费这块没有蚌埠和合肥做的好。滁州离南京很近,房价均价目前在省里排名倒数,消费也不高,就目前而言,是省里相对性价比很高的城市之一。
最后,说说安徽第二城,省域副中心城市芜湖。这里被誉为“半城山半城水”,漫步芜湖,随处可见公园、绿地非常宜居。这里的山基本不高,主城区最高的四褐山也仅一百多米,很适合养老。芜湖无论在教育、医疗、交通等等,在安徽排名都是第二,明年还会有芜湖轻轨和芜宣机场的开通,是安徽毫无疑问的综合实力第二城。芜湖主城区限高,因此在芜湖市区除了金鹰,几乎看不到特别高的楼,看惯了千篇一律的高楼大厦,来芜湖,会给你不一样的感受。心情不好的时候,可以来滨江公园,沿着十里江湾闲逛,耳畔还会不时想起曼妙的音乐,你会把烦恼都抛到九霄云外;想体验异域风情,不用到国外,就在芜湖免费4A级旅游景区雨耕山就有;喜欢中式古典建筑,即将永久免费开放的芜湖古城,会把老芜湖人的故事和回忆,跟你一一诉说。这个城市说大不大,相比一线城市快节奏的压力,在芜湖你可以慢下脚步去生活;这个城市说小也不小,相比家乡县城或者乡镇,这里有更多的资源和发展机遇。
总结,无论是蚌埠、合肥、滁州还是芜湖,都是很优秀的城市,同时也是很多人想去生活的地方。不过思思选择这四个城市中的滁州定居,因为那是思思的家乡,无法抹去的根。而不考虑家乡的情况下,会选择芜湖,因为这里宜居宜人,半城山,半城水,综合实力在安徽很强,文化气息浓厚,很适合生活。
我是思思,带你领略一路旅途,一路风景。如果我的问答对你有帮助,我将笑逐颜开,欢迎各位朋友们留言关注我!芜湖,合肥,蚌埠,滁州这四个城市中,你更愿意在哪个城市定居?
这四个城市哪个宜居,我最有话语权!
我是安徽省其他城市的人,因工作学习关系在这四个城市待的时间比较长,最少的在滁州都超过三年。
我看其他介绍基本上都是本市人夸本市,不能站在公正的立场上介绍优缺点,为了方便外地人了解,下面我简单介绍一下关于四个城市宜居,仅限于宜居,不跑题。
宜居方面主要涉及因素就是生活关联方面。
芜湖,江淮方言区,长江沿岸,面积一百多平方公里(含三山和江北),城市人口(市区)一百多万,妥妥的大城市,但老城区道路狭窄停车不方便,新区人口疏散,道路宽阔。物价中等偏上高(相对于合肥,蚌埠),仅次于滁州。房价偏高,收入一般。交通有两个方向高铁(新建成不久),饮食南方口味,大米为主,其他安庆包子馒头也有不少。大排档炒面炒饭很正常,能吃饭加糖的甜味炒面,不过我是难以下咽的,第一次到那边叫老板炒面,未说明口味,默认就是甜炒面。
合肥,江淮方言洪曹片合肥小片区,安徽中部,省会,省会优势不赘述。交通发达,城市建成区400多平方公里城市人口(不含辖区农村,含城市内生活的一百多万外来人口)500多万人,城市中心区域交通拥堵,停车不方便,基本都收费停车,停车费贵。房价高,养车成本高,停车难。物价一般。饮食一般,早点很单调,早点油炸品多(除了包子馒头外),晚上路面炸串(非烧烤)比较多,另外合肥相对于其他城市咸货小菜吃得多。
蚌埠,中原官话区,皖北六市之一,性格豪爽,饮食泼辣且品种丰富,交通便利,晚于合肥搞大开发,2007年开始搞城建已基本成型。新区道路宽阔,老城区拥堵且停车难,大多收费,价格一般。相对于其他三个城市蚌埠饮食丰富,结合南北菜肴,还有地方特色美食,美食街很有特色,是其他城市比不过的,必须承认。龙虾起步比合肥早,麻虾街很早就成规模,那时候合肥还没有龙虾街呢,这个过程我都经历了。小吃多,不少小吃街。烧饼卷里脊肉、干扣面、辣汤、傻汤、油茶、米酒、韭菜盒子韭菜饼等美食比较有特色。高铁站蚌埠南站进站上车快速方便,出站时间短。高铁耗时最长是合肥,其次芜湖,滁州。高铁和市区衔接综合耗时(含站内)排序:芜湖、滁州、蚌埠、合肥。城市建成区一百多平方公里,比芜湖略小些,城区人口一百多万,比芜湖略少一点。网络共享单车比较发达,方便,滁州没有这些。生活消费,物价水平蚌埠市相对于其他城市最低。生活习惯中午米饭晚上面食(大多数)。
滁州,江淮方言区,皖东城市,江淮方言区,城区离南京市几十公里。高铁北通北京,经过蚌埠市,往南通往:南京上海。物价相对于其他城市最高,消费偏高。房价综合相对于其他三个城市最低,收入不高。城市建成区不足100平方公里,城区人口五六十万人(不含农村,本文仅介绍城市建成区),相对其他三个城市最小。没有网络共享单车,有定位桩永安公共自行车。特色美食:椒麻鸡、炸串(非烧烤)。老城区路狭窄,路口基本上都有压线拍照,老城区停车难,收费,费用一般。新区公共车位大多数不收费,目前已经有部分停车区域开始社会化收费。市政府广场开始周六周日及晚上不收费。饮食习惯多以大米为食。早点:蒸包、煎饺、手抓饼、卷饼、油条。
以上是我所知道的,希望能给网友些有用的参考。
芜湖,合肥,蚌埠,滁州这四个城市中,你更愿意在哪个城市定居?
如果喜欢慢节奏,热爱美食,推荐蚌埠!在城市边缘买个房,也就五六千一平,生活成本低,什么都便宜,医院有省级的蚌埠医学院附属医院,铁路交通比合肥还便利,马上机场也开工了。公园也很多,湖上升明月,张公山,还有即将发展的“三山一廊”。
芜湖,合肥,蚌埠,滁州这四个城市中,你更愿意在哪个城市定居?
谢谢邀请,关注本头条号 每天更新搞笑视频,帮您减压哦,再大的困难啊,笑一笑就过去了,人生不就是你笑笑别人,再让别人笑笑你而已嘛!
芜湖
简称为“芜”,别称江城,安徽省地级市、双核城市。地处长三角西南部,是华东重要的工业基地、科教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截至2015年,芜湖市下辖4个市辖区、4个县,4个国家级开发区,总面积6026平方公里,全市常住人口365.4万人。
芜湖素有“江东名邑”、“吴楚名区”之美誉。是长江水运第五大港、安徽省最大的货运、外贸、集装箱中转港,国家一类口岸,年通过能力5000万吨。
芜湖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明代中后期是著名的浆染业中心,近代为“江南四大米市”之首。
因“长江巨埠、皖之中坚”名誉华夏,有“云开看树色,江静听潮声”之美誉。 芜湖是华东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安徽创客之城。截至2015年末,拥有普通高等院校10所,在校大学生16.29万人。
合肥
简称庐,古称庐州、庐阳。是安徽省省会、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是国务院批准确定的中国东部地区重要中心城市、全国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综合交通枢纽。
合肥地处中国东部地区、长江下游、巢湖之滨、濒江近海。全市下辖4个区、4个县、1个县级市,总面积11408.48平方公里。2015年,建成区面积403平方公里,常住人口779万,城镇人口548.4万人,城镇化率70.4%。
合肥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自秦建制至今已有2200多年历史,曾为扬州、合州、南豫州、庐州、德胜军、淮南西路等治所,有“江南唇齿,淮右襟喉”、“江南之首,中原之喉”之称,历为江淮地区行政军事首府。
合肥是国家重要的科教中心,是全国首座国家科技创新型试点城市、世界科技城市联盟会员城市、中日韩围棋三国赛的永久举办地。截至2015年,合肥有高等院校59所,国家实验室3所,国家重大科学装置4座,是仅次于北京的国家重大科学工程布局重点城市。
蚌埠
简称蚌,别称珠城。是安徽省下辖市,安徽省第一个设市的地级市(公元1947年元旦)下设蚌山区、禹会区、淮上区、龙子湖区四个市辖区,管辖怀远县、固镇县、五河县三个县。民国时期曾是安徽军政府驻地和凤阳县政府驻地。
蚌埠,总面积5952平方公里,总人口367.81万,境内山水相连,四季分明。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史载蚌埠“古乃采珠之地”,故素有“珍珠城”的美誉。
蚌埠地处安徽省东北部、淮河中游,京沪铁路、淮南铁路的交汇点,同时也是京沪高铁、京福高铁、哈沪高铁、京台高铁的交汇点 。全国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宿淮蚌都市圈城市,有皖北中心城市、淮畔明珠之称。
滁州
简称滁,古称涂中、清流、新昌。是安徽省省辖市,地处长江下游北岸,长江三角洲西端,安徽省东部,苏皖交汇地区。全市设2区、管辖4县、代管2县级市,土地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常住人口404.4万。
滁州吴风楚韵,气贯淮扬,接壤金陵西北,为六朝京畿之地,自古有“金陵锁钥、江淮保障”之称,“形兼吴楚、气越淮扬”、“儒风之盛、夙贯淮东”之誉。早在先秦时期为棠邑之地(今南京市六合区),三国设镇,南朝建州,隋朝始称滁州,因滁河(涂水)贯通境内,又“涂”通“滁”,故名为“滁州”。
滁州是南京都市圈核心圈层城市、长三角城市群成员城市,南京市江北门户,国家级皖江示范区北翼城市,皖东区域中心城市,合肥经济圈重要成员城市,江淮地区重要的枢纽城市等。
综上所述:各个城市都有各个城市的美或不足,省会有省会的繁华,小城市有小城市的幽静,我更喜欢待在小城市里面,过着恬静的生活。
大家呢?
芜湖,合肥,蚌埠,滁州这四个城市中,你更愿意在哪个城市定居?
我认为芜湖,因为芜湖靠长江,有水地方,设合益居,芜湖没有污染的工厂,芜湖又古四大米市之一,也是安徽巨埠,很有发展前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