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甄嬛传》余答应得宠后这么蛮横,甄嬛眉庄却谨小慎微呢?

在《甄嬛传》中,余莺儿在倚梅园修剪梅花时捡了个漏,因一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诗句让她在一夜之间,飞上了枝头变凤凰。

大胖橘喜欢有才学且又聪明伶俐的女人,甄嬛入宫的第一印象因夹带着一张纯元脸,加上其才学渊博给大胖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凭着一张纯元脸和满腹经纶的才情,大胖橘赏给了她一份独一无二的宠爱,这一批成功晋级的秀女中,唯独只给甄嬛赐了字,那便是“莞”字,

甄嬛在倚梅园中扔诗句

“莞字是有故事的,它象征着大胖橘心中的那缕白月光。大胖橘也想第一个让甄嬛侍寝,想翻她的牌子,结果却被皇后搅了局,

因为皇后告诉她莞常在病了,并且是被吓病的。甄嬛被吓到,又是皇后战队与华妃战队暗暗较劲的结果。

皇后把自己的福子强塞到华妃战队,这让华妃勉为其难,只得趁机寻找机会干掉福子。福子到华妃身边不久,

华妃与皇后斗

华妃随便找一个理由就让江福海把其扔到了井中淹死了,而甄嬛刚好目睹了这一惨死的结果,吓得她惊魂未定,并且留下了心理阴影,

这是她第一次见到深宫之中的人心险恶。因心有余悸,甄嬛便联合初恋情人温太医一起蒙骗大胖橘避宠,

这也似乎是为接下来大胖橘与甄嬛在倚梅园中偶遇埋下伏笔,甄嬛因身体不好未参加大胖橘组织的年夜会,

甄嬛在倚梅园中

大胖橘因见到宴会上摆放的一盆梅花而触景生情,而此时倚园梅的梅花绽放得像一片红云,那正是“雪花映着红梅簇簇,暗香浮动”,

这般的良辰美景怎可被辜负,大胖橘因触景生情想起了纯元来到了倚梅园,甄嬛因被小允子描述的梅花姿色所深深地吸引,

也选择了来到倚梅园挂“剪纸小像”,《甄嬛传》中仿佛一切的故事都是从这个倚梅园开始的。在这里果子狸意外地得到了甄嬛的“剪纸小像”,

剪纸小像

这似乎是注定的缘分。大胖橘初遇甄嬛,余莺儿晋封为官女子,余莺儿本来是倚梅园中的一个修剪梅花的宫女,

在宫女中的身份都极其低微,但这一次因为大胖橘眼拙,闹了个大乌龙,因这一句冒名顶替的诗就认准了余莺儿是当晚在倚梅园中那个有才学的宫女。

余莺儿虽一介卑微的宫女,但确实还是有点本事,她会唱“昆曲”,这曲是把大胖橘迷得神魂颠倒,一高兴又即刻晋位于答应。

余莺儿在倚梅园中捡诗

并赐她“妙音娘子”的封号,一时圣宠正浓,甚至盖过了眉庄的风头,这时的余莺儿仿佛已经忘记了自己是谁?来自哪里?

大胖橘晋她为答应之后,飞扬跋扈,傲视群雄,蛮横无理,在我看来她是开动了自掘坟墓的锄头。同样是受宠,

余答应为何会这般的轻浮高调,甄嬛与眉庄所呈现出来的却是一种截然不同的低调姿态和谨小慎微呢?

余莺儿恃宠而骄

一、余答应是小人得志扬其势

余莺儿终究是一个登不得大雅之堂的小丑,她出身低微,没有出色的容貌,也腹无诗书,只会唱几首昆曲,

按照她自己的说法,她唱曲就是跟他爹学的,他爹顶多也就是个搞卖唱的人。出生在这样的家庭自然受不到良好的教育,

在家教上与甄嬛眉庄就要落下一大截。再加上甄嬛眉庄是经过正常的考试程序,成功地进入后宫的编制之内。

甄嬛家教好

而余莺儿却只是一个冒名顶替的水货。她冒名顶替一事已经彰显了其小人之心,但凡有点人气样,才不会去拿着别人的东西冒充自己的文采。

皇上当时派苏培盛来到倚园梅中的管理处寻找那个有才情的宫女,余莺儿难道自己心里没数吗?这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的诗句是怎么来的?

她心知肚明,这是偷拿了别人的东西去走自己的路。她靠着这句诗确实得到了一个逆袭人生的机会,机会是抓住了,

余莺儿借诗上位

抓住了你倒是好好珍惜啊!有了大胖橘的宠爱,余莺儿表演起了小人得志便张狂的戏码来了。她目无尊卑,

处置了比她位分高的欣常在,挑衅眉庄,对她不恭敬,扬其势地让眉庄给她让路。在御花园中与莞常在相遇之时,

位分之低的她不给莞常在行礼,她敢藐视宫廷礼法。对待苏培盛的徒弟小厦子她敢放出自己的羞辱之言,让他难堪。

余莺儿目无尊卑

对上她不尊重比自己位分高的嫔妃,不收买皇帝身边的红人,对下更是耀武扬威的耍威风。从上到下余莺儿只有自己。

并且除了皇帝之外,所有的人都得罪了个遍,殊不知在后宫的战场之中,一个极不起眼的奴才你若把他扔到水中也能激起浪花。

余莺儿一得势就忘本,这是她进入后宫之后的第一大错。可能突然而至的“棒棒糖”实在是甜过了头,正有一种小人得志便猖狂的姿态。

余莺儿忘本

她虽然是靠不正当手段才上位,但是上位之后她若不自己作死,以大胖橘对昆曲的喜欢真的可以把她那点“不正当的手段”抹灭掉,不计前嫌。

可余莺儿不是这种操作,她大有一种终于翻身了,要把世人踩在脚下的姿态,其实像余莺儿这种人我真的只能说是小人一个,

她之所以会成为这种人或许和她的家庭教育有关,和她的成长过程有关。受宠之后呈现出的是一种蛮横嚣张的态度,

余莺儿恃宠而骄

不知道这就是一种葬送自己前程的态度。因为她并没有恃宠而骄的资本,人家华妃嚣张跋扈娘家势力就可让大胖橘不容小觑,

余莺儿凭着大胖橘那点廉价的宠爱,便敢在后宫中大闹天宫,要知道女人对于皇帝而言,就如同衣裳,觅味了换一件就是。

单凭一时的新鲜感在胖橘心中占得一席之地,其实这并不靠谱,所以余莺儿不仅是一个小人,还不动脑子,

余莺儿被大胖橘处罚

情商和智商也皆在线下,难怪在《甄嬛传》中她活不过十集,就被甄嬛抓个人赃俱获,安小鸟助一臂之力,余莺儿就收获了个逼迫下线。

二、甄嬛眉庄是“君子”得志行其道

眉庄入宫是这一批新进秀女中第一个吃到大胖橘的人,经过一夜的欢愉之后,大胖橘甚是满意,赐了眉庄赏赐万千,

并且还嘱咐她学习六宫事宜,这像是在培养未来管家的接班人一样。别说眉庄真还有个这能力和本事,她学识渊博,才情满腹,

沈眉庄端庄大方

又端庄大方,谦和有礼。上一届的宫斗冠军的眼光可不是盖的,在选秀进入面试环节时,这老太婆一眼就相中了眉庄。

眉庄得宠后是种什么表现呢?对皇后她极为尊敬,对不可一世的华妃也保持着一份警惕,但从未有个半分冒犯,

对宫中的其他各姐妹有了好的赏赐她会安排人派人送到各姐妹的宫中去,对身边的奴才礼敬有加,很是爱戴。

眉庄谨小慎微

她小心翼翼地守护着大胖橘赐给他的这份宠爱,因为她知道恃宠而骄只会给自己的家族带来麻烦,

而低调稳步地前进才是让人安心的步伐,否则就是作茧自缚,自毁前程,这是眉庄得宠之会依然会保持谨小慎微的原因。

再来看甄嬛,甄嬛比起眉庄就要更上一层境界了,她不仅知道在后宫中要谨言慎行,而且还爱得理智,不让自己深陷其中。

甄嬛智商在线

大胖橘对甄嬛的宠爱可与纯元比肩,未侍寝就让她喜提“莞贵人”的封号,随之就是赐汤泉行宫,共度新婚之夜,

再接下来便是椒房之宠,搞得整个后宫的嫔妃们都眼红了。大胖橘对甄嬛的这般宠爱当然好,但也有不好的。

对于甄嬛而言这份专宠之爱何其难得,但是对于其他嫔妃而言把方向对调过来就是一把射向甄嬛的箭,这箭有华妃的,也有皇后的。

甄嬛如履薄冰

所以甄嬛保持着一份时时警醒的心,并且步步留意,因为在后宫中行走,就如同是在悬崖之上走钢丝,一个不小心就有可能跌落万丈深渊。

甄嬛不仅有超前的风险防范意识,她还懂得分析眼前的局势,做出正确的判断,最后的执行就是对大胖橘给的宠爱保持着一种谨小慎微的态度。

甄嬛与眉庄是君子得志行其道,余答应小人之流怎可与之相提并论呢!再加上人家这两个是通过正式考试入编的,

甄嬛受过正规教育

宫中的教引嬷嬷对宫中的规矩礼仪曾给她们做过专业的培训,而余答应就是一只没有被教化的野猫,得志之后野猫的性子就在后宫之中霸道横行了。

还以为自己摇身一变就成了一只高贵的猫,有了骄傲的资本,殊不知,甄嬛这个捉猫能手正在路上赶来……

三、余答应是青铜,甄嬛是王者

余答应蛮横的结果,在《甄嬛传》中只到十集就下线了。只是比那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夏冬春略好一点,夏冬春到底人家多少还是有点资本的,

余答应自掘坟墓

娘家势力在皇帝眼中还是要瞧上一眼的,纵然这样的家世在后宫之中都活不过一集,一出场就下线了,所以从这里我们也可以看出来,

后宫之中确实水深似海,没有那个本事即使给了你机会也吃不下这碗饭。从谨小慎微的眉庄都成了悲剧人物就可以得知,

保持低姿态匀速前进,都有人在屁股后面盯着呢!你不犯人还有人主动找碴呢!眉庄从没害过人,也从没有恃宠而骄,

眉庄低调做人

不也被华妃一而再再而三地陷害吗?在宫斗之中,那就是你死我活。而余氏在《甄嬛传》中显然是一个没有脑子的青铜玩家,

但凡有点脑子她都会去思索自己的未来和退路,只要能认识这一点,她便会像甄嬛和眉庄一样地保持谨小慎微,稳步前进。

因为在后宫之中的路况很复杂,余答应这个身份给她带来了光环,但是光环背后存在的风险也是相对应的存在,

余答应自食其果

要真正地论起来,倚梅园宫女的身份比这个余答应的身份还要自在许多,如果她不去贪图这样的一份荣耀,至少小命可保。

贪心既有,而又不动脑子,那就是把自己往死路上送,所以在《甄嬛传》中玩到第十集,她实在玩不动了,最终敌不过甄嬛王者抛出来的弹药,

被甄嬛一举歼灭,余答应既耀眼又刺眼,在后宫之中众多嫔妃早就传出了怨声载道的声音。当一个人给自己到处挖坑,四面树敌时,

余莺儿四面树敌

基本上离毁灭也就不远了,而甄嬛和眉庄会干这样的事吗?这两个人是思虑周全、稳扎稳打、小心翼翼抱着皇帝的宠爱向前行进。

余答应是没有资本,也不动脑子,还要豪横前行。前面等待着她的自然是万劫不复之地。而甄嬛这个王者最终一飞冲天,登峰造极,成了宫斗冠军。

写在最后

余氏怎可以与甄嬛眉庄比肩,《甄嬛传》中的一个小炮灰而已。甄嬛佛袖一挥,余答应就将灰飞烟灭。她们终究不是同样的人,

余氏登不上台面

也不是在一个层次上的人,余莺儿来自封建社会的底层,上不得台面,一上台面就露馅。她靠着几分侥幸,凭着唱昆曲一绝,

深得大胖橘青睐,这份宠爱对于余莺儿来说,相当于老天掉下了一块大馅饼,她运气好就捡到了,捡到了一个超出她所能承受的超级大馅饼,

这是一件好事还是一件坏事呢?当然这还得看她自己的造化,只是很遗憾,别说去吃这个馅饼,连拿她都拿不动,

甄嬛是最后的王者

所以她的结局凄惨也并不是没有道理的,自从被大胖橘收入后宫之后,就一路作死,自己以为麻雀真的变成了凤凰,

殊不知麻雀的本质又怎能轻易地改变。做凤凰是需要一些承载能力的,没有那个金刚钻就不要揽那瓷器活,做你的倚梅园宫女日子岂不美哉?

我是彩虹之南R,感谢您的阅读!

余氏下线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哪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为什么《甄嬛传》余答应得宠后这么蛮横,甄嬛眉庄却谨小慎微呢?

无知者无畏,余莺儿宫女出身,而且是在倚梅园当差的宫女,本身没有教养,又没有学过宫规礼仪,才敢胡作非为,也正因如此,她死的快,另一个与她一样不懂规矩的夏冬春,比她死的还快!

秀女入选后,宫中都会有指定的教引姑姑,要给这些准小主们教习宫规礼仪。

太监去甄家宣旨之时,带去的教引姑姑是芳若,太监刚介绍完这是教导礼仪的姑姑芳若,甄嬛就立即行礼问好:姑姑安好!

引得太监不住口的夸赞:好伶俐的小主,甄大人好教养。方才领着教引姑姑去夏常在家,那可是看了好大脸色。

芳若向甄嬛行礼,甄嬛赶紧止住说:姑姑身份贵重,在教导礼仪期间不必行大礼,我怎敢受姑姑的礼。

甄夫人又打赏公公,太监更加高兴说:这芳若姑姑入宫年久,打从康熙爷的时候就教导小主们的礼仪。

太监又交待,安小主既然住在甄府,就劳烦芳若姑姑一并教导。

甄嬛对芳若姑姑礼敬有加,姑姑自是悉心指导,所以甄嬛包括安陵容入宫后,从未有过什么违规之处。加上甄家对这些宣旨的太监有赏,甄嬛未入宫已博得一片好名声。

眉庄自不必说,形同甄家。眉庄又与甄嬛一样,都是自幼的好教养,书香浸染,自然含蓄内敛,岂是夏冬春、余莺儿之流可比!

正因为夏冬春的张狂,显摆自己有出身,先欺负秀女,又给教引姑姑脸色,未入宫就先在华妃处挂了号,华妃吩咐,既然人家不识抬举,就不必费心教了!

教引姑姑不教,夏冬春更不知宫规礼数,入宫就让华妃拿住错,赏了一丈红。

再说那余莺儿,本是无知无识的在倚梅园中干粗活的宫女,冒了甄嬛的恩宠,恰恰还是冒的诗文“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就像果郡王对苏培盛说的那样:这路走错了不打紧,要是东西交错了人可就不好办了!

若不是余莺儿会唱昆曲,只怕皇上早就该疑心她了!可是这个余莺儿没有知识没有教养不说,连宫规礼仪也没学过。

所以才有在御花园中,甄嬛让流朱示范礼仪给她看!

余莺儿不但不虚心接受,反而污辱甄嬛是个无宠的常在,位分只比她高那么一点点。

余莺儿这样不光是作死的前兆,还让甄嬛直接晋升贵人。这让她更加恨甄嬛,一步步走向深渊,走向死亡。

余莺儿的无知,张狂,开始是让太后讨厌,后来让宫中妃嫔个个厌恶,现在又直接在皇上面前上演了她不懂规矩,飞扬跋扈的一幕!她的好日子到头了!

为什么《甄嬛传》余答应得宠后这么蛮横,甄嬛眉庄却谨小慎微呢?

所以余莺儿下线才那么快啊,甄嬛与沈眉庄都是大家闺秀,从小受到细心教养,也知道后宫中到处都是危险,必须小心谨慎,而余莺儿只不过是个洒扫宫女出身,没有教养胡作非为。

但凡是个正常人,都知道在没有绝对的实力的情况下,最好收敛做人,否则必招恶果。

清朝的宫女都是上三旗包衣出身,还有辛者库出身,余莺儿原本在倚梅园当差,从这方面来看她出身辛者库的可能性最大,因为宫里这种粗活累活,都是辛者库出身的去做。

而那些上三旗包衣出身的宫女,主要是在各个宫里伺候着。

“游园惊梦,是臣妾父亲教的。”余莺儿还会唱昆曲,古时候会唱昆曲的,要么是有闲工夫的显贵群体,要么就是身份低下的戏子,很显然,余莺儿家里肯定是属于后者。

这样寒微的出身,注定余莺儿从小就没有什么家教,最多只是懂得宫里的规矩而已。

而且余莺儿是那种做粗活的宫女,就是那种细致的规矩她也是用不着去学的,根本用不上,所以对于后宫当中的险恶,她知之甚少,一旦得宠,就以为没有后顾之忧了。

不管是甄嬛还是沈眉庄,她们都是大家千金,从小就知书达理,懂得什么该说什么该做,也懂得后宫波谲云诡,生存不易。

在甄嬛与沈眉庄入宫之前,都是有教引姑姑去教导过的,对于宫里的生存状态是有了解的。

这方面就要提起另一个比余莺儿还让人无语的人,那就是夏冬春,原本她家世不低,长相容貌也算是比较好的,可她太过张狂,教引姑姑也索性不好好教她。

入宫之后,她不知深浅,以为抱住皇后就万事无忧,直接得罪了华妃,去御花园染枫叶了。

相比之下,余莺儿既没有家教,也没有教引姑姑等人提醒,她能够得宠完全是意外,顶替了甄嬛的位置,骤然得宠,就好像中了巨奖的乞丐一样,心态的变化是惊人的。

她犯下了一个跟夏冬春差不多的错误,那就是以为自己得了某个人的宠爱,就万事大吉。

余莺儿以为皇帝宠爱她,加上华妃帮忙,她在后宫自然是可以横着走,所以她胆敢将欣常在直接送进慎刑司,在长街上对沈眉庄不敬,还得罪皇帝身边的小厦子。

华妃都被余莺儿的举动雷到了:皇帝身边的那些人,她都不敢得罪,余莺儿真是不知好歹。

宫里上上下下,都是看人下菜的,苏培盛、小厦子这些人,他们虽然地位低,但毕竟是在御前伺候的人,不管皇后还是华妃,或者任何正常的后妃,都没人敢得罪他们。

余莺儿实在是,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就好像脑子一根筋,根本没有心机又不聪明,不知道这背后的利害关系,这也成为了她命运迅速转折的重要原因。

沈眉庄与甄嬛,她们的谨慎从还没入宫的时候就体现出来了,选秀之前,甄嬛夸赞沈眉庄美貌必然入选,都被沈眉庄拦住,让她慎言。

入宫之后,甄嬛跟沈眉庄每次说话也都是小心翼翼,不管对方是位份高还是位份低。

毕竟她们还是新人,根基不稳,膝下也没有子嗣,宫里的人都不是好惹的,表面看起来软弱的实际上就未必如此,所以不管是谁都要格外当心。

当然,这也是前期,等到后来,甄嬛与沈眉庄有了地位、有了实力,情况完全不一样了。

后来甄嬛与沈眉庄,在宫里也是混熟了,什么人是什么性格,有多大的能耐,她们一清二楚,而这时候她们自身也足够强大了,自然是不需要再像从前那样如履薄冰了。

举例来说,就是那次甄嬛回击华妃:容不容得下,是娘娘的气度,能不能让娘娘容下,是臣妾的本事!这时候的甄嬛,已经相当成熟。

甄嬛知道自己在皇帝心目中有几斤几两,所有的分寸都拿捏得恰当,能够主动出击。

反观余莺儿这样的,刚得宠就目中无人,先得罪这个又得罪那个,尤其是在初次失宠后,在华妃的指导之下恢复恩宠,她更加胡乱自信自己在皇帝心里的地位。

“皇上宠谁,谁的位份就高!”这话不假,但也是余莺儿被打入冷宫的关键。

皇帝的宠爱反复无常,尤其余莺儿这种一时兴起的宠爱,最不稳妥,余莺儿没有意识到自己地位的脆弱,造成了误判,所以她在宫里横行无忌,最终只能以悲剧收场。

为什么《甄嬛传》余答应得宠后这么蛮横,甄嬛眉庄却谨小慎微呢?

《甄嬛传》余答应学识浅薄,恃宠而骄,心无城府,得宠后为所欲为蛮横无理!甄嬛眉庄家教好知书达礼,处事谨小慎微是聪明与稳重并存!

余答应本是一名地位卑贱的宫女,在大雪纷飞的倚梅园偷窥了甄嬛与皇帝的偶遇,欺骗皇上获宠。"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让余答应登峰造极,成为众嫔羡慕的"幸运儿"。这份恩宠在甄嬛眼里不屑一顾,余答应"如获至宝"。

余答应得宠后一副"小人得志"的嘴脸!既无知无识也不懂得笼络人心还瞧不起太监。让小夏子赤手剥核桃,弄得鲜血淋淋,不光得罪了小夏子,也得罪了苏培盛。余答应得宠后嫉妒众妃嫔,不敢欺凌强势的华妃、皇后,转身打压不愿得宠的甄嬛,她自不量力不懂甄嬛的手段,弄死她如弄死一只蚂蚁那么容易。说白了余答应只有皇帝的恩宠别的一无所有。皇帝明白了余答应不高明的争宠伎俩只得弄死她保全颜面了。余答应获死无人替她求情而且甄嬛、苏培盛、小夏子是推手加速了其死亡!

沈眉庄性格沉静、稳重又带着大家闺秀自有的孤傲。皇帝对她赏识许她学习协理六宫事物,赏她菊花。眉庄对皇帝也一切赤诚,真心相待。受人陷害假孕皇帝不信任眉庄从此眉庄对皇帝也心灰意冷,再无心侍寝。但眉庄聪明的人知道如何在后宫生存,她找太后亲近百般讨好太后。后宫妃嫔看在太后的面子不敢和眉庄做对。眉庄如"菊花"般灿烂盛开,也如"菊花"遭严霜凌虐必然夭折。安陵容是眉庄的"严霜。

"得人心者得天下"这话形容甄嬛再合适不过。她委托温太医救治小允子哥哥!小允子感恩戴德对甄嬛忠心耿耿,唯命是从!甄嬛知道了浣碧背着她和曹勤默设计陷害她,对浣碧攻心拉笼不让坏人有机可乘。她的人格魅力感动了端妃、敬妃、果郡王、温实初、苏培盛……有了众人相助甄嬛成为"宫斗冠军"——太后。

综合分析,甄嬛与眉庄美貌、智慧并存,做事目标明确,志趣相投,惺惺相惜,深得人心。余答应与华妃相似目光短浅心胸狭窄又不会处事周旋,灭亡是迟早的事!

为什么《甄嬛传》余答应得宠后这么蛮横,甄嬛眉庄却谨小慎微呢?

《甄嬛传》中,后宫嫔妃之间的斗争,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在为自己的待遇去争斗。得到皇上宠爱,意味着即便你的位分比他人低,你却可以凭借这份独宠,肆意妄为,蛮横无比。

余莺儿,因假借甄嬛所吟诵的诗词,得到皇上的宠爱。自她得宠以后,横行霸道,张扬无比,得罪了不少嫔妃。而甄嬛天生有着一副与纯元皇后相似的长相,她的得宠是一种注定,可甄嬛得宠以后,却一向谨小慎微,从不仗着自身的宠爱,欺凌他人。

至于沈眉庄,她是这批小主中最被看中的,也曾与皇上有过一段温暖平和的时光,可沈眉庄从来都没有因自己被皇上看重,就去轻视身边的人。

为何同是得宠,余莺儿和甄嬛,沈眉庄有着截然不同的表现呢?

其一,余莺儿出身低微,没有经过规矩教导的人,在天降富贵之后,往往会显得过分膨胀。

余莺儿,她原本只是倚梅园的一个小小宫女,还经常被同为宫女的人欺负。自从余莺儿入宫以来,她所接受的教育是如何伺候好主子,如何做事迅速又麻利,从未接受过任何宫规礼仪的教育。

宫中的秀女,在入宫之前,都要经历的是宫中派来姑姑去教导这些新晋小主礼仪,有些时候,位分就是规矩,不通礼仪的结果,只会是你突然得罪了什么人,最终悄无声息地消失于后宫之中。甄嬛在入宫前的礼仪,是身为皇上身边的侍奉宫女芳若教导的,她的一言一行称得上是大方又完美。至于沈眉庄,她自小就是被富养出来的,其家中的目的就是要将她送进宫中。

余莺儿这辈子,最为聪明的事,大概就是倚梅园的冒充,让她改变了自身的身份,一跃从宫中能够被他人任意欺凌的存在,变成了主子。可能恰恰是她贫寒家庭的出身,让余莺儿一点都不了解宫中的局势。

一个没有家族支撑,用他人名声上位的人,即便因小曲得到皇上的喜爱,也应该选择低低调调的生活。可余莺儿不一样,或许是当宫女的那些年,她遭遇到不少委屈,难受的事情。成为妃嫔的余莺儿,她的内心倾向于去炫耀,去任意的打骂下人,看不惯任何人,觉得自己是后宫中风头最强的人物。

就拿她会得罪苏培盛,命令小厦子为她徒手剥核桃,直到手指出血才罢休,这件事情,足以证明,过分嚣张,一点都不懂得收敛气焰的人,最终是不会有好下场的。

其二,甄嬛和沈眉庄自小接受的是谨小慎微的教育。

甄嬛和沈眉庄,家境优异,从小是用书香去蕴养出来的。她们心知,自己进入宫中后,无论是得宠还是失宠,背负的不仅仅是个人的命运,其背后的家族荣辱也牵挂到自己的身上。沈眉庄先侍寝,在她得宠时,被许给协助掌管六宫的权力。

后宫之中,甄嬛这一批新入宫的小主中,沈眉庄的家世是数一数二的,她从小接受的教育,就是要低调,要包容,谨小慎微才能够在后宫中长久的生存下来。

以沈眉庄的个性来说,得宠和失宠,对她来说,都无所谓。她的性格,就无法做出在备受皇上宠爱后,嚣张跋扈,任性十足。毕竟,沈眉庄在入宫以前,会被三番五次地叮嘱,什么事情能够做,什么事情是禁忌,绝对不能够去接触。

至于甄嬛,她对于宫中的宫人,一向都是以礼相待。芳若姑姑在前往甄府去教导甄嬛礼仪时,都震惊于她的大气。她对待芳若的尊重,最终让芳若在甄嬛入宫以后几次三番的相助于她。

苏培盛当初选择帮助甄嬛从甘露寺回宫,除了槿汐之外,也是因为甄嬛对他向来态度极佳,苏培盛很是看好甄嬛,愿意为甄嬛递上一支橄榄枝。

甄嬛入宫以来,其实就引起轩然大波,太后是不愿意让甄嬛入宫,怕她影响皇上处理政务,沉迷享乐。只可惜,当皇上看到甄嬛的容貌时,甄嬛就注定会被留在宫中。

可以说,除了甄嬛称病避宠的时候外,甄嬛绝对是新入宫最为受宠的嫔妃。但在这样的宠爱下,甄嬛从未迷失了自己的心性,她甚至建议皇上不要日日夜夜来到自己这里独宠于她,也要后宫雨露均沾,甄嬛对自身的形势把握的太过清晰明确了。

其三,宫中的局面不安稳,嚣张跋扈只会成为他人的棋子。

余莺儿,她的封号是妙音娘子,这个封号,不就是在赤裸裸地揭示了她只有小曲唱的好听,她在皇上心中也不过是一个玩物。太后更是因她的夜夜笙歌,内心对她非常不喜。可余莺儿却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尴尬处境,在皇上的宠爱之下,她早就忘记了自己是凭借什么上位,是怎么样的出身。

与沈眉庄的相争,沈眉庄因害怕麻烦,又不愿意惹事,于是为余莺儿让了路。可余莺儿心中,这就是沈眉庄畏惧自己的表现,在投靠华妃后,她以为背后有人撑腰,越发肆无忌惮。最终被打入冷宫,悲惨而亡。余莺儿这颗棋子,就这么消失在这盘棋局之上。可见,不懂得收敛,锋芒毕露,嚣张跋扈的人,在宫中,是无法长久生存下来的。

至于甄嬛和沈眉庄,两人在入宫后,便了解皇后与华妃分为两大阵营分庭抗衡。

甄嬛与沈眉庄虽然不愿意惹事,只希望平平安安地在后宫生存,可后宫之中,得宠便是最大的过错。无论你是否想要争夺,都无法避免他人对你的陷害,沈眉庄的假孕之事,甄嬛碗中被悄然放入的毒药。这些事情,还是在甄嬛和沈眉庄,谨慎小心时所出现的。

若是两人过于嚣张,结局如何可想而知。大家族出身的秀女,代表的不仅仅是自己,还有家族。两人也怕过于嚣张被别人抓住把柄,自己与家族都将受到重挫。

为什么《甄嬛传》余答应得宠后这么蛮横,甄嬛眉庄却谨小慎微呢?

有时运气决定了后宫女子能不能飞得起来,而脑子决定了后宫女子能否保证家族的平安,和自己能飞多久、多高、多远!很明显余莺儿是沒有脑子的。

1.倚梅园得好运

余莺儿

皇帝在倚梅园中,看到了甄嬛。甄嬛的那句:逆风如解意,容易莫摧残。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这时皇帝沒看清甄嬛,其实他也不在乎说这句话的是谁。这时皇帝想起的是他心中的白月光一一纯元皇后。

而这时的宫女余莺儿也听到了这段对话,然后顶了甄嬛的恩宠,成功上位。

这是余莺儿唯一聪明的一回,之后的她蠢得一塌糊涂!

顶了别人的恩宠上位,之后就该小心生活、谨言慎行。但余莺儿如穷人乍富,这种暴发户的思维就是,不嘚瑟,就对不起现在的身份,哪怕她只是个官女子。

2.真正的秀女甄嬛、沈眉庄

甄嬛和沈眉庄都是真正的大家闺秀,从小受的教育就是如何在豪门公府中来往应酬。

闺秀们的言行举止都是同家族联系在一起的。如秀女们言行有失,会连带整个家族受损。

这些要选秀的小姐们,家中都会请嬷嬤教规矩、礼仪。熟读史书的甄嬛、眉庄更会明白,后官女子,稍有不慎,给家族带来的就是灭顶之灾!

嬛嬛一袅楚宫腰,这句话已经让甄嬛受人注意,后来的她也明白抢打岀头鸟的道理,干脆装病避宠。

而沈眉庄也装沒读过书,只念过《女诫》与《女则》,她的端庄引起了太后的极大好感,之后沈眉庄的平安更多是有太后的关照。

3.二层主子不好相处

真正的主子未必难伺候!最难伺候的就是余氏这种从奴才升上来的二层主子。

曾经的宫女生活,一定让余氏受到过欺凌。这份欺凌,会让余氏在成为主子后变本加厉地欺负其他人。

这时的余氏对自己沒有清醒的认识,她早就被帝王的恩宠冲了昏头脑。

这时的余氏有了封号,有了地位,有了宫殿,有宫女服侍,还有华妃这样的高位宠妃递来了橄榄枝。

这时的余氏迷失了自己,她不明白华妃只是把她当棋子,在利用她;她也不明白自己的地位,还真把自己当棵葱了,连皇帝身边的太监小厦子也敢得罪。

华妃这么傲的人,也从未对皇帝身边的太监有不敬之处。这余氏真沒脑子!

4.抱团取暖

甄嬛、沈眉庄都是后宫新人。皇后对她们沒安好心,华妃也是虎视眈眈。

这些地位低,资历浅的小姑娘们就只能抱团取暖了。

这时的她们谨慎低调,团结一切能团结的人。对高位谦卑;对同期的秀女客气;对宫女太监也是赏赐多于批评。

可后宫波诡云谲的生活,又是谁能预料的?后来的花穗、康禄海,这些人还是一个一个的出现了,给她们的生活中带来了很多麻烦。

可谨言慎行,还是让甄嬛和沈眉庄得到了皇帝的认可。比起进冷宫的夏冬春、比起枉死的淳儿,甄嬛和沈眉庄都飞得更高,飞得更远。

5.余氏失势

余氏骤然得宠,已经引起众多嫔妃的不满。但她还不懂收敛,而是越来越放肆。

夜半高歌,得罪太后。

送欣常在进慎行司,得罪皇后、欣常在。

同甄嬛争宠得罪甄嬛、沈眉庄、安陵容三人组。

在皇帝处耍威风,让小厦子用手剥核桃,得罪苏培盛、小厦子。

这余氏的死,属于自己作死,不可活。其实蠢笨,不是在后宫活不下去的理由。但认不清自己是谁,不清楚自己几斤几两的人,在后宫就是死路一条。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