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车用不用拉高速,要拉,大约多少公里时合适?

现在的新车无需拉高速(发动机转速、非车速),这只是过去的用车方式、所遗留下来的思维,可能在过去、车子完成磨合后需要适当的拉拉高速,但现如今的车子已经不再需要,因为现在的磨合方式与过去相比较也是截然不同的,现在车子的磨合与正常驾驶一样、所以完全没必要去拉高速!

当年的老司机们、的确留下了新车磨合之后要拉高转速的做法,至于拉高速的目的、简直是众说纷纭,有的说拉高速可以提高寿命、有的说可以提高性能,总之有各种需要拉高速的理由!而实际上过去的车子,磨合期之后拉高速仅仅是为了清除积碳,而没有其它方面的任何作用;只不过后期,拉高速的功效被无限的放大了而已,可能有些朋友会疑惑新车哪来的积碳?实际上只是那个时代的磨合方式存在问题罢了!

磨合方式的差异

各位都应该知道,现在的新车出了4s、可以直接正常行驶、甚至跑高速,这都得益于当今汽车生产加工工艺极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当今的车子对磨合已经不再看重,最多不过是象征性质的走合;但过去的车子则不然(比如化油器时代),那时候的新车、是跑不了高速的,当然车企为了限制部分不听话的朋友、防止他们不好好磨合车辆,就给当时的化油器车加装了一个进气截流装置,就是因为这个装置、导致转速上不去、车速起不来,确保发动机不会高转速运转!当今的电喷机(直喷也属于电控喷射)是比较理想的方式,比如它可以结合近气量、来计算喷油量,借此维持较高空燃比、防止燃烧的恶化,从而避免积碳的产生;可那个时代的车子是化油器的,化油器的特点就是喷油量、不受进气量的牵制,油门敢踩、就敢喷油,进气量多少不管,所以化油器车非常容易产生积碳问题;而过去的车子、磨合期内,进气被大幅度限制,油门踩到底、车速上不到50千米、可燃油一点不少喷,所以形成了一种磨合期内、混合气体浓度过大、空燃比远低于14.7,所以在磨合期内、会产生大量积碳,因为此时的进气被严重限制、而喷油不受限制!所以那个时期车子、结束磨合期后,燃烧室内必然产生大量积碳(必不可免,别说新车无积碳的话、时代毕竟不同),所以磨合期后、拆掉进气截流装置后,就得想办法除除积碳,不过那时候除碳手段少啊,现在能打吊瓶、燃油宝之类的,那时候也没有啊,所以也就只能用拉高速这个原始的手段除碳了,实际上什么都除不掉、这就是个死马当活马医的办法,只不过当时没有更好的办法罢了;现在的车子就没必要拉高速了,如上图、现在的车子出厂能直接上高速,所以都是正常行驶、哪里来的那么多积碳去除?况且现在机器都是电控喷射,都是根据近气量、匹配喷油量,所以根本不会产生太多的积碳,也就没必要拉高速了、因为这种方式根本没效果、自欺欺人罢了!

新车用不用拉高速,要拉,大约多少公里时合适?

新车不需要拉高速,也没有必要拉高速。虽然拉高速不会伤害发动机,但是拉高速时往往伴随着超速行驶,很不安全。如果要拉高速,建议在5000km左右,换机油之前。拉完高速就去换机油,其实拉高速并不代一定让汽车超速行驶。只要发动机转速上去就可以了,例如采用手动模式,发动机高转速,车辆低速。但是转速不宜超过5000rpm,时间也不宜过久,新车拉高速目的就是排积碳,而不是有些老司机说的不拉车辆会没劲、动力弱,疲软。

但是有很多人也持不同观点,也有有这样的体会,那就是车辆拉高速后带来的改变。例如某车被某人开的特别肉、蔫、动力疲软。而拉一次高速后,汽车动力又回来了。油门变轻,车子也变得轻盈起来,其实这并不是错觉,这种情况是真实存在的。但是这种请款与拉高速除积碳关系不大,积碳如果真的多到影响动力,拉高速也不能把积碳排出去,拉高速只能清除轻微的积碳,对于日积月累顽固性积碳是没有办法的。因此拉高速清除积碳只是一点点而已,拉高速动力变强的原因是ECU与TCU学习了新的模式而已。

现在汽车上的电脑是非常智能的,汽车在使用中ECU不断的收集驾驶员驾车数据信息,例如驾驶习惯。而变速箱换挡逻辑也在慢慢的适应学习 ,最终的目的就是把驾驶员伺候舒服了!迎合驾驶员的喜好与习惯。例如新车买回来换挡可能会有些顿挫 ,升降档逻辑生硬,但是慢慢的开一段时间后会发现车子越来越好开。磨合是一方面,另一方面就是电脑摸清了你的脾气,按照你的驾驶意图来切换档位,甚至油门响应速度、灵敏度都会不一样。这就是有些人的车越开越肉的原因,就是因为电脑适应了驾驶员的佛系开法,油门灵敏度下降,换挡不积极。

而跑高速,则是电脑重新学习的机会,平日软绵绵的模式被打破,电脑开始采集新的数据。跑高速,发动机中高负荷运转 、转速高、油门踩得深、不断的加速、减速,汽车真正的运动起来。电脑就会把这些数据记录起来,然后认为这是车主的新喜好,必须要迎合,于是新的驾驶模式就诞生了!油门灵敏度提高、响应速度快、变速箱换挡更积极。这一切的改变会让让驾驶员感到汽车拉高速后动力提升,其实只是回复了汽车原来的动力。在市区内开一阵子,还会变回原来软绵绵的状态。

新车用不用拉高速,要拉,大约多少公里时合适?

新车出了磨合期以后需要拉高速是一个非常流行的说法,但实际上对于现在的汽车生产工艺而言,拉高速的必要性不是很大,即使拉完高速对整车也没有什么提高,当然这句话也可以反过来说,拉高速起码对车不会有什么坏处,那就主要来说一下拉高速具体应该怎么做。

拉高速准确来说应该是拉高转速,并不是挂着最高挡位一直跑多少公里,如果就是普通跑高速的话,那时速在100~120公里时,随着现在自动变速箱档位越来越多、手动变速箱尺比范围越来越大,多数的车型发动机转速也就在3000转左右,比起平时正常行驶的也高不了多少,而且多数情况下就是用最高的一个挡位来行驶,拉高速正确的做法是让变速箱处于每个挡位去高转速行驶,起码要超过3500转行驶一段时间,让每个挡位的齿轮都进行充分的磨合。

这样一来手动挡操作就比较简单了,只是换挡比平时晚一些,而自动挡就不能用D挡来行驶了,需要切换到手动模式,也是发动机转速超过3500转以后,行驶一段时间再去升挡,如果没有手动模式,那也就没什么拉高速的必要了,自动挡中还有一种变速箱叫做CVT,因为内部不是通过齿轮传动来变速,虽然很多也带有手动模式,但是把主被动轮固定的某一传输比实现的,因此对钢带并没有什么磨合作用,所以CVT变速箱的车型同样不建议拉高速。

拉高速不是汽车必须要经历的一步,如果说很在意这方面,可以按照上面所说的方法去适当拉几十公里,期间发动机噪音可能会比较大,正常情况下没有什么影响不用担心这一点,反之汽车正常开就行了,不拉高速也不会降低整车的性能表现,完全没必要因此而有所纠结。

CMC车友会,悦之心、悦之行,交友、自驾、摄影、越野、漂移,活出精彩,中国汽车俱乐部旗下组织!欢迎加入CMC车友会大家庭!

新车用不用拉高速,要拉,大约多少公里时合适?

新车用不用拉高速?以前生产的汽车,由于加工工艺落后,使得汽车零部件加工精度粗糙,存在许多公差和表面光洁度的问题,适当的拉高速,有助于汽车零部件表面表面光滑,以增强汽车各零部件运转之间的工况达到最佳状态,所以通常可以拉高速,但以前也没有那条件去拉高速呀!只能在国道上跑跑了。

如果新车确实非要拉高速不可,最好是在新车走保更换机油以后,也就是说,车辆5000公里的新车走保之后。因为,在走保之前,由于车辆初期磨合下来的金属铁屑较多。如果是走保之前去拉高速,发动机的高速运转,机油的流动就把铁屑带到各运动机件之间,这样会加大运转机件之间的磨损,降低车辆使用寿命。走保换机油之后,就把磨合下来的铁屑都会随机油放掉,没有机油里掺和的铁屑,发动机的高速运转就会得到充分的润滑,减少了运转机件之间的磨损程度,使机件表面形成油膜保护,利于车辆的使用寿命。

车辆拉高速的方式,主要是在四挡以下各挡位,以发动机高速运转为目的,并不是以车速高为目的。即车辆在高速公路上行驶,分别依次挂入1~4挡,油门由浅至深并保持2分钟左右即可。发动机的高速运转,就可以把发动机存在的积碳(实际上新车并没有多少沉积的积碳,只是心理作用吧了)带走。还有就是让车辆电脑记住,在车辆极度状态下行驶时的节气门的开启程度,即进气量和喷油量。但是,话又说回来,又有多少驾驶人使自已的车辆在这种状态下行驶呢?即使是车辆电脑记住了,节气门的开启程度时的进气量和喷油量,也会随着在今后对车辆使用中的常用习惯而改变。新车拉高速的意义何在呢?你会去新车拉高速吗?希望大家留言讨论,以相互学习为目的。

欢迎关注: “这天那地车驰骋” 每天用不同的视觉解析汽车问答和技能,谢谢!

新车用不用拉高速,要拉,大约多少公里时合适?

首先 拉高速我第一次听说 现在科技发达了我觉得没什么区别 零几年买车还有磨合期 开始跑速度不能太快 现在是一万五千公里做保养 我们那时候五千公里 现在买个一般的车没那么多讲究 车已经很普遍了 如果是好车的话更加不用考虑这些了 随便开个十多年一点问题没有 放心

新车用不用拉高速,要拉,大约多少公里时合适?

新车买回家里,有一个磨合期,这个时候,应该以中等的发动机转速行驶,每个挡位都有最高车速限定,如果在某一个挡位超过了该车速限制,说明转速过高,这宋是不利于磨合的。

新车磨合期,不仅要限制发动机的转速,还要转速装载质量,不能装太多了,不管是客车,还是货车,都有这个要求,特别是前面几百公里,尽量不要坐满人。随着发动机技术的进步,现在汽车的磨合期越来越短了,原来可能磨合需要五六千公里,现在基本上两三千公里就能完成了。具体如何磨合,你可以在《用户手册》看到。

磨合期要求

在磨合期内,千万别拉高转速,这样只会让情况更糟糕。磨合期内,应该温和驾驶,转速不应该太高,也不应该太低。最初几百公里,也不要把车开得太快,如果是基本没开过的新车,轮胎和刹车片,都有一个磨合的过程 。

如果你换过刹车片,你就会明白这个道理,刹车片刚装上的时候,是刹不住的,需要磨合几百公里,才能够紧密结合,轮胎也是这样,也有300-500公里的磨合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