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如果说BBA故障率远高于两田不省心,那它们贵的原因是什么呢?

说BBA的故障率高于两田,这或许还说得过去,但并不是远远高于、所以用词还是请别那么夸张;即便故障率高,难道BBA就应该卖的更便宜、质量好的则是应该更贵?实际上品质好坏、与商品价值有一些关系,但关系不大;换一个角度来看,这种以结实就得贵、脆弱就得便宜的逻辑完全是错误的,举一个简单的例子瓷器的故障率远高于铁器,而瓷器们贵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很多朋友存在一个错误的认知,那就是认为无论是什么产品,质量好、结实,就应该卖上高价,质量差、不耐用就该便宜,实际上这种逻辑完全是错误的;比如说当年最结实的手机诺基亚,生生被一碰就会碎的苹果挤出市场,这不就是结实、质量无用的表象么?再看看美国玩的航天飞机,公认的最先进、最高端的航天机械,只不过质量属实不太好、各类小毛病频出,摔得也不剩几架了!这玩意故障率绝对不低,但在所有航空机械中、航天飞机的造价是最高的、最贵的!

那么BBA贵的原因是什么?

BBA贵的原因还是在于品牌、定位,德系三豪底蕴悠久、深厚,品牌度超高、所以车子就敢定高价、就敢买高价,也可以说这叫吃品牌红利;简单点说同一个级别的车,奔驰、宝马敢卖40万起、而奥迪确只能买30万,到了两田则只卖20几万,所以这就是品牌、定位上存在的差异,BBA定位于豪牌、敢卖高价,消费者会买账,假如凯美瑞挂个奔驰标、那么卖40万也可以、高价有理;同理宝马三系如果挂个丰田标、别克标,其实也就卖个20万以内(美系车折扣大嘛)!所以决定车辆是否能卖高价、根本的因素在于品牌的支持,品牌度不够、而定位又非豪华品牌,怎么可能卖上价呢?不过平心而论现如今的丰田在普通品牌中、价格不低,比如凯美瑞在同级别竞品中处于高价位!不过丰田就别和BBA比了,完全是不同的定位;这就好比拿班尼路对比美特斯邦威合理,而如果去对比登喜路就有些无奈了,因为定位根本不同!换一个角度来看,丰田可以拿雷克萨斯、本田可以用讴歌去和BBA对比,这样才是豪牌比豪牌,这样才能比较出结果!而实际上雷克萨斯现在的价格、其实已经高过了BBA,同级别、同样是进口的BBA,其实并没有雷克萨斯车子贵,所以丰田旗下的豪牌便宜么?只不过不能拿丰田这个牌子直接对比德系BBA;在所有豪牌里,目前雷克萨斯几乎是最贵的(前一段时间被罚),这或许就是品质好、值钱的原因吧,呵呵;总而言之两田同级别车子没有BBA贵,原因主要就是在于品牌度不够、定位也比较平民化;所以自然没有BBA贵了,至于品质、算加分项,但算不上绝对影响定价的因素,质量不好、毛病多,也不等同于不值钱!

请问如果说BBA故障率远高于两田不省心,那它们贵的原因是什么呢?

绅爱车,愿每个人都拥有自己所爱的。

感谢诚邀。

如果说BBA故障率远高于两田不省心,那它们贵的原因是什么?、

还记得2019年美国可靠性排行榜吗?雷克萨斯第一,丰田第三,宝马第七,奥迪第八,奔驰十一,本田十七。除本田之外,没有如果。丰田的质量相对而言比BBA要好,数据可以证明。那么BBA那么贵的原因是什么嗯?

一,定位

丰田定义为日本汽车制造公司,本田定义为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也是十大汽车厂家之一。奥迪奔驰宝马定义为豪华汽车品牌。定义人群不一样,自然价格也会不一样。丰田这个品牌比较特殊,低中高价格车型都有,不过用户人群普遍还是针对工薪家庭。本田也是一样。奥迪宝马奔驰定义高,价格自然也高,目前主流车型A4,3系,C级最便宜的厂方指导价也要28万左右。但是由于市场细分需求,BBA价格一再落低,A3,1系,A级也开始推出,价格普遍在15-20万左右。不过豪华品牌的旗舰车型价格也是非常昂贵的,因为要对得起豪华的头衔。

二,用料

用料对比丰田本田要好很多,因为价格上去了。用料这个方面就是和厂方指导价挂钩的,本田思域15万的内饰用料和奔驰C级35万的内饰用料能一样吗?如果一样的话,奔驰早就被骂死了,因为现在的人不傻,不会为了一个LOGO去选择一个品牌,更重要的还是品质。

三,技术先进

为什么说奔驰宝马奥迪技术先进嗯?主要是德国人喜欢把最新的技术搭载在BBA上面使用。像奥迪的全触屏MMI系统,四轮转向技术支持,48V轻混技术支持等,这些技术率先会用在奥迪上面,不会率先用在大众上面。

其实大众的想法也是非常正确的,汽车贵的概念就是要汽车质量好,品质好。虽说BBA的可靠性相对而言没有丰田好,但是德系给你的品质是丰田带给不了的。

感谢大家浏览,更多精彩在绅爱车。

大家对此有何看法,请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

请问如果说BBA故障率远高于两田不省心,那它们贵的原因是什么呢?

在汽车行业从业十几年,我来回答这个问题,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第一,在几家国际主流大厂中,只要不是完全的设计问题,故障率其实都差不多,大家也都按照6倍sigma进行质量控制的,所谓的故障率排行,没有多大的参考价值和意义,很多都是一些机构搞的,很多时候目的在于赚钱;

第二,一般情况下主流大厂对于车子的设计寿命都是按照3-50年来的或3-50万公里,所以只要做好常规保养,没有非常恶劣的行车环境和使用习惯,车子都可以开这么久,没有问题,比如我朋友一辆锐志开了10年,11万公里,基本上常规保养,另一个同事的经典福克斯开了12年,17万公里,依旧好得很,除了油耗高点;

第三,汽车的故障率也与新技术的使用有关,比如德系美系习惯用更激进的技术,对技术的探索和应用乐此不疲,比如涡轮增压发动机的大规模猎装,更多电子产品元器件的列装,这些都是易产生故障的,比如与温度有关,与气压有关等,但这个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故障,如果你用自然吸气发动机+手动挡变速箱,开30万公里问题也基本没有,我亲戚的长城C30开了这么多年也没问题;

第四,不要对任何一种国别产品过度迷信或者过度排斥,德系有德系的好,日系有日系的好,美系也有美系的好,他们的特点源于他们本土的资源和文化环境,日本资源匮乏,特别注重成本和使用成本,车子的设计本就是家用化居多,对重量、内饰等的一切设计都是围绕这个来,美国由于地大物博资源丰富,油也很便宜,车子的设计一定程度上是过度的,设计之初也没有太多考虑油耗,所以美系车给人感觉是开起爽,用料扎实但不够精致,油耗也稍高,德系就技术上说,是最突出的,很多核心电器元件、控制系统都是德国公司,比如博世,比如工装供应商HELLER、GROB等。

请问如果说BBA故障率远高于两田不省心,那它们贵的原因是什么呢?

虽然双田在故障率方面较BBA车型有明显优势,但是汽车的价格因素并不只是由故障率来定的。还有品牌、行驶质感、外观、内饰的高级程度等综合因素决定。

  1. 行驶品质上BBA车型更好。特别是在中高速行驶中,BBA车型作为豪华车型,相比较双田这种的普通品牌,是有着明显优势的。不论是静音以及底盘质感,都是高于双田的,这点可以通过试驾感觉出来。
  2. 品牌。品牌我个人认为属于玄学,就是这个牌子的东西在大众的心里的地位。打个比方吧LV的包质量不一定比国产的A货强多少,但是价格一个天上一个地下,中间不就是一个品牌吗?所以拿到汽车上也是同样道理。
  3. BBA车型在外观、内饰以及质感方面比双田强。您可以去店里实际体验一下,无论是内饰还是用料、质感,BBA品牌都是比双田高的。
  4. 虽然BBA价格比较贵,双田有什么价格方面的优势呢?那就是十年后卖车,凯美瑞和A6L可能差不多钱。

汽车价格的贵只是相对的,只要这个价格有人买,就说明这个价格是合适的。而且车型价格的高低并不是单由故障率决定的。

请问如果说BBA故障率远高于两田不省心,那它们贵的原因是什么呢?

我自己有三台车, 分别是本田、别克、奥迪 ,都是SUV。

本田 别克都是15万元左右 ,奥迪29万,

价格不一样不能比是吧? 根据某些人的理论:“车标值十万,就是买个标的而已理论“,放在一起比也不过份,下面从几个方面来对比下这几台车。

加速:奥迪7.2秒》 本田10.5秒》 别克13秒

燃油经济性: 本田重1.2吨 6.8L 》奥迪重 1.6吨 8.2L 》别克1.4吨 9L

隔音避震舒适性:奥迪》别克》》本田 (本田花了三千元做隔音 +四条米其林轮胎)

对以上结论我相信90%的人是没有异议的吧,那接下来讨论下用车。

别克

老实说动力真的弱,就是有些光吼不走的感觉,发动机声音有点大,但是跑起来了行车质感很好,可以说和雅阁有得一比,相当越级,曾经送有次我客户去机场,路上她和我说这车还不错,我说才十五万她不相信。

小问题,方向盘掉漆皮,内饰异响,变速箱在低速有衔接声(哒的一声)

本田

省油!尤其跑高速可以去到5升的油耗。

动力初段动力还不错,很灵敏的感觉,但仅仅是初段。

小问题:前排A柱那里漏风,升窗户到顶门框会变形,方向盘感很重很重,感觉没助力,保养每5000要加一次添加剂(保养手册里写的 但实际我是一万加一次)

重点说一下,隔音和避震,买之前试驾销售是开着音乐在好路上跑的,提回来后当开晚上我就开着我的别克和本田分别试,真的差别太大了,不是说分贝高多少,而是那种噪音太扰人。

发动机噪音从启动开始,每踩一次油门那种粗糙的颗粒感马上就来了。虽然CVT能让这台车在120KM/H 的时候把转速压制在2100转,但是你只要想再加速,转速就会轻松达到 3000 4000转,真的很吵。

然后胎噪风噪让整个车厢感觉是真的很吵,胎噪也是从低速开始就有的,很奇怪的感觉,你可以感觉到路上的每一颗小石子的传递反馈,震动到方向盘,油门踏板。

提车回来一个月就开始改造隔音,先是喷了12KG底盘装甲,然后做了四门四轮隔音,接下来再换了个米其林,后面又花了几百块买了3M的雪丽隔音棉塞在驾驶前仓 、后备箱。 自我感觉没那么吵了,不过开了一下别的车一对比,感觉还是很吵!

在这里我也劝各位想做隔音的别浪费钱,隔音这个东西重点在地盘的设计,不是你贴一些止震板,隔音棉就解决了,当我把底盘升起来的一刻我明白了!盘的连接设计衬套才是重点!

本田基本上全是用的金属衬套把悬挂和底盘链接,而别克奥迪都是用”橡胶衬套“或者”液压衬套“,可以想象一下,铁皮门和橡胶门,敲起来哪个声音大?

但是从耐用的角度来说,金属衬套比橡胶衬套耐用多了,带橡胶衬套的估计五年要换一次?

奥迪

动力强劲,操控舒适,这是我的第一感觉

2.0T配个湿式双离合,加速感觉是拳拳到肉,开完后,感觉别的车都是软骨头,但要注意,之前开CVT的车主,不能再踩一下松一下油门这样开,因为双离合就是你踩多少是多少,低速下你你一松一放,整个车子随你的脚的动作来, 你把它开到180码也转速不过3000多。

操控舒适怎么理解? 就是这台车哪怕是一个女新手都会感觉很好开,方向低速轻盈,高速稳重,非常易于掌控,很快你就会像一个老司机一般,习惯单手控方向。150码内真的是轻轻松松单手,我这个形容够贴切吧?

隔音水平优秀,基本跑高速没有太多噪音困扰,轻松交谈。不过发动机在冬天刚起动的时候噪声很大, 要水温上来才好,急加速在2500转左右有个不明显的“吁吁“声音,有人说是涡轮声。不过这车普通开真的很难开到2500转。

小问题:空调异响,就是某些时候会出再一种类似哨声,反复开关AC就好了,但是这个问题像比较普遍,4S给换压缩机是德信和电装(日本品牌)都一样还是有几率会出现。

对燃油敏感,小油站加过一次 出现故障灯,后面又好了。

说到奥迪有就会黑烧机油,2016后的奥迪都是三代发动机,烧机油的非常少见,我们车友群里一千多个人,这个问题比没人反馈过,基本就是空调异响、轮速传感器、氧传感器这几点毛病。

但是话说回来,总体来说,低端老旧平台的车质量问题反而会更少。

配置越机械越简单越耐用。

故障率 单车《摩托《普通汽车《高级汽车

汽车越高级越复杂,涉及的东西和要求肯定是更加苛刻的。

我举例,大众满大街跑的出租车,教练车,哪台不是最低跑了50万公里以上? 如果故障率高的话他们怎么玩?

像本田买发动机送车,为什么换涡轮后明显故障率跑到前面去了?包括丰田新出来的这些技术,CVT故障以及最近频发的机油增多大家不会视而不见吧?

基本所有的稳定都基于老旧技术,十多年不换代的代价来换取的。 丰田的稳定是牺牲性能为代价。 举例大家经常说的热效率最高的丰田2.5L 自然吸气发动机,无论加速还是油耗都干不过大众那个1.4T ,更别说2.0T那些了对吧?

俗话说得好,又要威又要带头盔。。。。。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

想娶个漂亮老婆,又嫌她花钱,嫌她不帮你挑水砍柴扛煤气。。。这本就是一件矛盾的事,重点在于你自己的取舍而已。

请问如果说BBA故障率远高于两田不省心,那它们贵的原因是什么呢?

根据最新2020年J.D. Power的汽车可靠性研究报告中,丰田的百车故障数确实小于宝马,在故障率方面,两田本身就是好于BBA的,但故障率高低并不能决定一辆车价格的高低,本身车的价值是多方面体现的,两田的故障率低只不过是它的一个特点而已。

BBA比两田要贵是有很多因素的,最重要就是品牌调性了,BBA的品牌价值、知名度及溢价能力是远远高于两田的,不知道啥时候起,我们就被灌输了奔驰宝马是豪车的观念,两田就是普通家用车,可能是品牌的历史底蕴及文化传承吧。其实就好比外国的名牌包包卖几万,而国内的高仿质量更好,但只卖一千,这就跟质量没关系了,就是缺少了品牌价值。

那其二就是技术方面了,德国人注重创新,敢想敢弄,一有新的技术就马上运用到车上,提升驾驶品质,但所有先进科技的普及,都是会带来新的故障。而日系车比较保守,很多技术都是比较老的,老技术已经经过故障的洗礼,而且做过很多次改善,故障率自然不高。

那其三就是外观内饰造型及做工用料了,BBA的外观设计独特,更具鲜明特色,辨识度高,内饰豪华,充满科技感,采用大面积的皮质包裹,更显档次感。总体而言,BBA的驾驶感受、乘坐感受、内饰外观、科技含量,都时靠钱堆积而来的,这就是它贵的原因之一,最后再说一次故障率,只是汽车评价中的一项参数,和车的价格没有关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