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哪个更实用?为什么?
插电式混合动力和油电混合动力哪个更实用?为什么?
EV:纯电;
HEV:混动、双擎;
PHEV:插电式混动;
以上这三类就是如今咱们国内车市上比较主流的三种新能源车型(严谨的说电能是算不得新能源的,但现在都这么叫也属实也挺令人无奈的);本题问的主要是双擎与插电混动之间的差异,与纯电EV没什么关系,所以就不去刻意的说纯电车了,不过插电混与纯电之间的共同点就是都需要充电;纯电车EV不充电它不走,而插电混PHEV如果不充电只在燃油模式下跑,那么运营成本很高!原因就是插电混系统PHEV通常能在纯电模式下跑个7、80公里(这个里程一般可以保证咱们日常出行所需的里程数),而跑这7、80公里在纯电模式下进行,就足以看出PHEV车型必然会带一块重量不轻的电池组(电池如果小了,纯电里程就不够了),而这块重量不轻的电池也直接将车子的自重提高,根据能量守恒定律,当PHEV车型的电池耗尽而转为燃油模式运行时,发动机要比正常的燃油车多负担一块重量不低的电池,所以PHEV车型在燃油模式下油耗很惊人;而PHEV车型主要是依靠电能来行驶(只有用纯电才能真正体现出它的优势支处),燃油系统只是作为没电时的应急动力系统而已,虽然也叫混动,但依靠混动充电是得不偿失的,实际上充的也慢,因为电池组实在太大!通过上段的描述,我们基本可以判定虽然插电混PHEV也叫混动,但它没有摆脱怼充电桩的依赖,它的确可以以纯燃油模式运行,但燃油模式的高油耗还是挺令人苦恼的!相比较而言HEV这类双擎混动就合理了许多,HEV车型的电池小、重量低,所以不会给车子造成重量上的负担;但同样由于电池小、容量低,使得它几乎不能纯电行驶、或者纯电模式下行驶里程极短;从大体上看HEV是最适合咱们的实际国情使用的,因为它不依赖充电桩(实际上它也没有充电插口),而咱们现在的充电设施建设的极不完善,只有这类不依赖充电桩的产品才最为实用;如果是采用公共的充电桩不仅充电贵,而且等着充电这一段还会收停车费,这么一来插电混的用车成本甚至比单纯的燃油车还要高!所以在目前的实际状况下,还是这类HEV混动车型更为实用(卡罗拉双擎之类的),当然对于那些自己家有充电桩的南方朋友来说,插电混也同样实用;其实无论是纯电还是插电混最令人头疼的就是充电难、北方低温对电池容量影响的问题,自己家没有充电桩用这类插电混车型当真很不顺畅,而且北方的冬季对于插电式混合动力、纯电车型电池的摧残是非常明显的,就目前而言北方真不适合插电混、纯电车型;所以鄙人更建议您购买一辆HEV混动的车型,至少不会让您为充电而发愁;要知道当您想充电却找不到地方、想燃油跑油耗又高的离谱时,就会觉得插电混真心不实用!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哪个更实用?为什么?
好多人的评论都显示一个问题,根本没开过插电混动车的人占了绝大多数,很多想当然的表述可以把人直接笑死。插电混动的优势和劣势有以下 个:
优势:
一、动力强劲,提速迅猛。这个优势几乎在目前的车子里无人能敌。
二、市区电动,费用低廉。每公里0.09元的电费,每天60公里左右的市内行程,总费用就在5.4元,相比所谓油耗低的燃油车0.5元每公里的费用,每天节约24.6元,一年按照250个工作日计算,可以节约6150元,10年可以节约61500元。
三、不限时间,停车优惠。新能源不限号,每天可以上路,每年就比燃油车多了50天左右的使用效率,而且路边停车免费2小时,这是巨大的优惠,我每天上班停车费仅仅10元左右,停同样时间燃油车要给50元左右停车费。
四、长途自驾,旅程无忧。插电混动长途没有焦虑症,不用担心充电问题。
劣势:
一、馈电乏力,动力一般。电量低于10-15%以后,纯燃油驱动,会有动力不足的感觉,但是一般都是很快又进入纯电动等候红灯或者低速起步的状态。
二、慢充不多,充电不便。离开自家充电桩后,匹配的慢充不多,充电不便的问题还是客观存在的。
三、二手率低,贬值较大。这是不能逃避的问题,这个其实在于观念,短时间改变不了。最好的办法就是开到报废,或者是厂家原价回收置换新车。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哪个更实用?为什么?
对大多数人来说还是非插电的混合动力的车更实用。油电混合动力汽车的代表是丰田的普锐斯,当然如果我们不考虑最先进的混合动力系统那么卡罗拉双擎也是个不错的选择,确实非常省油,汽车的价格也并不贵,13-14万就能拿下。
因为丰田握有ECVT的技术,它实际并不是真的CVT变速器,而是行星齿轮组组成,而且巧妙的用机械结构替代了易耗能、磨损的离合器结构,这里我们就不具体讨论它的细节,总之它确实效率很高很省油。但丰田在这方面申请了很多专利,其他厂商只能绕过了。
非插电混合汽车的电池主要是作为能源暂存场所,所以并不需要太大容量的电池,还可以使用充电快,放电电流大,安全性更好、更便宜的镍氢电池组。这点其实也是很重要的,我们刚买来新车的时候是体会不到这方面开销的,但随着汽车的使用,作为电池这种耗材日后更换可是一笔很庞大的开销哦,也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非插电的混动汽车我认为更实用一些,尤其是丰田的混动量产车已经在国内上市超过了10年,在很多国家也都广泛的作为出租车使用,耐用和可靠性是有可比较参考的。
插电混合动力的汽车是对一部分特定人群比较合适,比如自己有能安装充电桩的固定车位,这样在市区内如果只跑几十公里的上下班或办事用完全可以当作纯电动汽车,享受5毛多一度没有阶梯电价的供电,有一些有车库的人在车库安装充电桩甚至还把充电桩的电引入室内,当自己的电费达到第三阶梯电价后使用充电桩的5毛多一度电,也算是变相的享受了插电混动汽车的实惠了。
插电混动汽车一般使用的都是比较昂贵的锂电池,因为需要输出能量大,所以一旦出了保修期后车子的电池更换可能就是一笔庞大的开销,它足矣抵消掉你好几年节能所省下来的钱,像比亚迪电池的电芯是终身免费更换的,超出6年15万公里的电池质保后只需要负担工时费和电池外壳的钱,基本上出保后全部电池更换花费不到一万元。所以插电式混动汽车只针对一部分人群购买的一部分质保比较理想的品牌插电混动汽车而言。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哪个更实用?为什么?
按照惯例,先说结论,目前的第三代比亚迪DM混动在实用上还不如丰田的THS混动,主要是因为普适性不如丰田,但我预测比亚迪将在第四代DM混动上完成反超。
目前市面上主流的混动动力分为两种。一种是油电混动,以内燃机总成为主,电气化总成为辅。代表是丰田的THS混动,不过本田的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隐隐有青出于蓝的趋势。另一种是以比亚迪为代表的DM混动,以电气化总成为主,内燃机总成为辅。这两种混动技术代表了两种不同的技术路线。
丰田THS混动技术原理关于THS混动的原理介绍文章很多,它的全名叫Toyota Hybrid System。简单来说这套技术的关键和绝妙之处就是ECVT,通过行星齿轮组把发动机和两台电机巧妙的结合在一起,为车辆提供动力。除了ECVT之外,发动机也是丰田混动省油的一大秘诀。由于低速使用电机驱动,一速度上来才使用发动机,而阿特金森循环的发动机能够尽量处在最佳效率区间,所以THS能够实现较低的油耗,并且越堵越省。但是这套动力总成在高速的表现一般,不如本田的第三代i-MMD混动系统。
比亚迪DM混动技术原理相比丰田复杂的行星齿轮结构,比亚迪的DM混动要相对简单,采用“并联式”混动,即电机与发动机并行架构,动力输出互不影响,分别独立,类似于并联电路,电机功率和发动机功率可叠加输出,所以爆发力更强。第三代的比亚迪加上了BSG电机,在效能上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一点我们放到比亚迪DM的发展历史再说。
比亚迪DM混动发展历史2008年,第一代比亚迪DM双模混动技术诞生,但这一代的DM完全无法和丰田的THS相提并论,双电机混联架构其实际输出功率受到电量的限制,但是这是比亚迪的天才第一步。
2013年,比亚迪正式推出第二代DM技术,该技术基于多速DCT变速箱打造并联结构,方案较为简单粗暴,但是全时电四驱,零百加速5秒以内,油耗低于2升,被称为“542”黑科技标杆,一举奠定了比亚迪的行业地位,但这一代的DM技术被戏称为“有电一条龙,没电一条虫;有电法拉利,没电拖拉机”。馈电时候的行驶感受、油耗都比较差,双离合变速箱还存在低速顿挫。
2018年,比亚迪DM技术的蝶变之年,加上和曲轴直连的高功率、高电压的BSG电机堪称革命性的变革,将这套动力系统的动力、效率、平顺性都提升到了一个全新高度。具体是怎么做的呢?
低速时,BSG电机通过发动机带发电,这时候的车辆类似本田的IMMD混动,发动机一直处于最高效率的工作区间。
馈电时,BSG的发电效率更高,大大改善了低电量高油耗的问题。
起步时和发动机介入时,BSG电机可以拖动发动机达到任意转速,大大提高了平顺性。
经过网友实测,馈电的比亚迪秦DM百公里油耗6升左右,对于一台1.6吨的车来说,已经算是很低了,通过合理设置SOC能够进一步降低油耗。
丰田THS混动和比亚迪DM混动对比目前来看,比亚迪BSG电机的加入让比亚迪的能耗效率直线上升,已经差不多可以和丰田相提并论了,虽然在馈电情况下的油耗还是要比丰田要高,但是比亚迪可以一款插电混动车型。所以我们总结这两种混动系统的优势分别是:
丰田THS混动优势:普适性更强、除高速工况外效率极高、所需的电池容量小成本更低、不受充电条件约束、平顺性更好。
劣势:不能实现长距离纯电行驶、动力一般、高速工况表现一般
比亚迪混动优势:动力更强、方便充电情况下用车成本更低、能够享受绿牌政策及补贴
劣势:成本更高、受充电条件影响较大、馈电时的能耗效率仍不及对手、受行驶工况影响较大
尾巴:回到开头的问题,为什么我说比亚迪将在第四代DM技术上完成对丰田的反超,原因很简单,比亚迪DM唯一的短板就是发动机,第三代DM上的这台发动机相比丰田41%热效率的发动机差的太多了,根据消息比亚迪最新研发的发动机热效率为38%,如果搭载在第四代DM技术上,再加上混动逻辑的优化,这套DM系统将有可能全面反超第二代THS系统,国货当自强,让我们一起期待这一天。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哪个更实用?为什么?
未来肯定是纯电动汽车的天下,插电混动,油电混动,都是过度产品。但是这个过渡期是多少年,谁也不知道。电池技术没有突破之前,混动,油电混动,会共同存在很长一段时间。目前48v轻混+小排量发动机逐步应用,已经取得了不俗的效果。例如博瑞GE,百公里油耗比上一代下降25%左右(目前5.8L),可以预测出来:燃油车的日子不多了,混动会逐步普及。
既然插电混动,和油电混动都是过度产品,哪个更实用?使用方便,用车成本低就是最实用的。而插电混动因为成本高,所以售价也会高一点。插电混动的优点:大部分地区把插混纳入行能源汽车行列,可以享受补贴,免摇号,免购置税,不限行的特权。这点是油电混动绝对做不到的。说白了就是政策占优势,有这方面需求的,车子再贵也得买,典型的用钱来解决问题。另外一点就是有充电的条件下短途行驶可以实现零油耗!
而油电混动由于不能单独以纯电驱动汽车行驶,所以在政策上一律按照燃油汽车对待。油电混动实际原理就是把普通燃油车浪费的能量收回,储存在电池内,在合适的条件下来驱动车辆行驶,提高了燃油利用率,从而节约了燃油。虽然百公里油耗(4-5升)看起来要比插混(1-2升)高,但是您要明白,插混的油耗是前一百公里的油耗,前一百公里有电池参与的油耗。例如比亚迪唐dm,纯电可以续航80公里,那么我前一百公里只有20公里用的是汽油驱动,20公里要耗费燃油1-2升吧!所以,一旦电池容量做的足够大,例如超过100公里,那么百公里油耗可以说是零油耗。当然这种bug国家是不会允许存在的,即使纯电里程超过100公里,工信部测试油耗时也要用燃油驱动20公里,综合计算后纳入百公里油耗的。而插混一旦电池电量用完之后,进入油混状态行驶时,其油耗是要高于油电混动车辆的!最简单的原因就是插混的电池大,电机功率大(或者数量多),造成车辆自重加大。厂家拼命的采用轻量化材料就是为了降低油耗,可见重量对油耗影响之大!
插混除了政策支持,其他优点并不突出。论使用成本:插混纯电百公里电耗在18度左右,如果在家中慢充,居民电费大概在0.8元左右,18×0.8=14.4元。如果在快充桩上充电,每度电大概1.6-1.8元左右。这样百公里需要花费电费:30元左右。而目前主流油电混动百公里油耗不超过5升。那么百公里花费5×7.09元=35.45元。插电混动百公里最少花费也要14.4元,百公里比油混节约21元,每公里节约两毛钱,私家车每年跑1-2万公里,节约2000-4000元钱。但是插电混动售价比油电混动要贵很多!即使国产插电混动轿车也要比油混轿车贵出4万元以上!每年行驶两万公里,十年才能省出4万块!如果插混用公用充电桩充电,省钱的优势不在存在,反而不如加油方便!如果不是刚需(新能源牌照),油电混动最实用!
插电式混合动力车和油电混合动力车哪个更实用?为什么?
插电车的优点,要长期使用者才能体会出来。拿比亚迪插混来说,纯电续航80公里,就算打个折,也有60公里。按照大数据分析,85%的人每天出行距离都在50公里以内,插混使得日常0油耗出行得以实现。而高速,就拿我的唐来说,纯电出行上高速COS设置70%,电量低于70%,发动机反向充电保持电量70%,油耗7.8~8浮动。下高速,短途直接纯电,又是0油耗。远路混动,油耗4~4.2。对于一辆接近5米的SUV来说油耗已经超级省了。而且整车性能也足够优秀。短途纯电走,长途高速混动跑。大周期肯定是插电省油。况且现在新一代插混纯电续航已经升级到100公里。而日系油混,整个用车周期必须完全依靠燃油。插电是间歇用油,油混是全周期用油。大周期肯定是插混更省油。但是,插混车硬是要纯油跑,来说油耗,那就是耍无赖的逻辑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