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曹云金何伟出走是必然?
先说结论:是必然结果。
当然我一直很反对何云伟曹云金出走才成就了岳云鹏这种说法,其实岳云鹏这种类型化演员,在德云社转型过程中是必要的,即使何云伟曹云金没有离开,岳云鹏也会被郭德纲推到第一线,只不过方式方法会有所不同罢了。
德云社1.0版本,也就是2010年大洗牌前后,有三组核心人物的离开,给郭德纲跟德云社造成了根基上的动摇。
2006年,徐德亮王文林;
2010年,何云伟李菁;
以及跟何云伟李菁前后脚退出,但跟郭德纲保持表面和谐的曹云金刘云天。
这三组人打乱了郭德纲建立了1.0版德云社草台班子的秩序,并且让幕后的王惠家族咬牙决定分割更多的利益给留下的人,以此稳定动摇的人心。
结果就是所有1.0时期的台柱子全部散伙,并且成立了自己的班社,跟德云社成为竞争对手,然后新的一批以岳云鹏为首的寂寂无名新人崛起,成为了德云社2.0也就是如今的流量盛世,但这种流量盛世,已经跟相声没多少关系了。
徐德亮王文林退出打响第一枪徐德亮是德云社初期首屈一指的创作才子,北大毕业的他拥有郭德纲等小学初中文凭根本无法企及的文笔。郭德纲0506黄金时期的段子,多多少少都有徐德亮参与创作,这也是后来郭德纲创作一泻千里,只能靠屎尿屁和于谦家人支撑的根本原因,就是最强笔杆子走人了,他自己能力又填补不了空缺所致。
而徐德亮自己表演能力近乎于零,他写出来的那些高质量段子,让郭德纲这种表演天才一展示,直接成了神作。
而王文林虽然是被调侃成“站台上听相声”的捧哏,但王文林作为郭德纲收集的“名门之后”之一,相声名家王长友先生之子,单口大王刘宝瑞的徒弟,他的强大背景即使不用表演,每次演出收场拉出来介绍一下,也能给舞台增色不少,就像开车报幕的侯震一个意思。
而这两个人却走了,而且还对着所有人说了最让郭德纲不能接受的理由——钱没给够。
要知道郭德纲跟王惠家族全面接管德云社以后,一直以来致力打造的形象就是,德云社是郭德纲一个人养活的,其他人都是吃闲饭的。而且郭德纲养活这些人,给的闲饭还特别多。
徐德亮王文林这种声明,无疑是把这种伟岸的人设给踹了一脚,让郭德纲下不了台,于是乎嫉恶如仇睚眦必报的郭德纲一方面安排员工轮番上记者发布会,炮轰徐德亮王文林贪得无厌,另一方面组织何云伟李菁于谦高峰曹云金刘云天,做了一台小剧场版的《到底是谁》,对徐德亮王文林进行了疯狂的嘲讽。
这种拉踩式站队固然可以对徐王予以痛击,但对内造成的威慑力,却形成了两个极端,一个是寂寂无名的压根就不打算走的,更加坚定了留守的意愿,另一个是本来就打算走人的,更加坚定了走人的决心。
刻薄寡恩但有睚眦必报的人,只需要奴才不需要能臣。
何云伟李菁引发大动荡2010年何云伟李菁的退出,把德云社1.0版本彻底撕碎。
但这个结果也是郭德纲跟王惠家族掌控德云社以后,步步紧逼的结果。在1.0版本的德云社,郭德纲最爱用的一套词儿就是三大创始人:郭德纲、张文顺、李菁。
而在2006年德云社公司化以后,这种说法逐渐淡化,甚至张文顺这个本来的真.创始人,也变成了吉祥物一样的存在。而这一时期德云社对所有跟郭德纲相关的网络社区进行全面接管,将所有版主管理员替换成内部员工或者粉头,一切就进入了“郭德纲唯一神”的打造中,李菁这种初始元老就被边缘化了。
再加上何云伟因为离婚被禁演,直接影响了李菁的利益,双方的诉求也越来越不可调和。在张文顺去世后,李菁何云伟在德云社的演出场次已经到了近乎于没有的地步,2010年春节直到两人退出,何李在德云社只有两次演出,可见双方早已分崩离析,而且何李还在这一年跟徐德亮王文林同台演出,实际上已经把立场摆得很明朗了。
李鹤彪打人事件之后,郭德纲一直把事情往不可控的方向推,而德云社也推出了新的演艺合同,彻底断绝了员工接私活的空间。而何云伟李菁本来就没什么演出安排,所有收入都是靠私活,在这种内乱外忧的节骨眼上,踩着点就退出了。
虽然对于何云伟李菁来说,这是一次早就预定好的退出官宣。但却因为踩在了八月风波的时间点上,他们就成了落井下石的小人,被德云社粉丝一直骂街到如今。
曹云金释放所有空间给新人何云伟李菁2010年跟德云社貌合神离,曹云金成了当时郭德纲唯一可以仰仗的台柱子。当时郭德纲一咬牙一跺脚,答应给曹云金涨工资,希望他能留下来~
但郭老板给曹云金开的条件,是把出场费提高到跟何云伟李菁一样~
当时曹云金一场的演出费是150,而何云伟李菁是300。
曹云金涨了一倍的出场费,也就只有三百块,而且还要承担指不定多大的责任,比如动不动表忠心下跪给师父歌功颂德什么的。
更重要的,曹云金其实跟何云伟李菁一样,早就打算跑路了,在正式退出之前,他就成立了自己的公司。说白了压根就铺好了自己的路,不打算跟郭德纲玩了,而郭德纲临时抓瞎,结果只给了曹云金多150的承诺,代价是签一份十年期限的合约,违约金一百万,还不准接私活,这等于断了曹云金主要的经济来源。
如果换成是你,怎么选也不言自明了。
于是曹云金表示拜拜,至于后来演出部纠纷什么的,那都是退出之后的续集了。真正的博弈,在曹云金拒绝签新合同的时候,已经完结了。
而对于郭德纲王惠夫妇来说,1.0版本的元老集体退群,让他们不得不把另一帮新兵蛋子拉出来顶梁,而且给予更高的金钱回馈以及人文关怀等等,这都是为了避免继续决堤的权衡之计罢了。
这也是何云伟曹云金跟岳云鹏的实力差距如此之大的原因所在,正如肖央在吐槽大会说的,曹云金是孙悟空,而岳云鹏是猪八戒,孙悟空能耐比猪八戒大,但猪八戒更搞笑,而且更会讨唐僧喜欢呢~~
以上~~
为什么说曹云金何伟出走是必然?
出去干没有什么问题,但是要知恩。别说是师父了,就是你上学时候的老师也要尊敬一辈子,学校或师父门下走出去,无论你干什么,无论你成名还是大腕,都不应该对老师或师父恶言相加。也许你对你的现状不满意,自立门户也不是不可以,但是要知恩图报,无论郭德钢个人有什么性格缺点,但是何伟曹云金之流的能耐确是是郭徳钢精心培养出来的。这一点不容致疑。他们自己也在不同场合承认过。因此而言,他们这几个人应该思过,别人可以说郭徳钢的不是,你们不行!因为你们吃饭的饭碗是郭德钢给的,你们应该永远记住这一点。
为什么说曹云金何伟出走是必然?
三观不正之《终身为父说》
旧时授艺人,三年满四年圆,五年头上挣自钱,便是行规!意思是,三年学本事,再给师父挣一年钱。离师谋生,各不相欠!
学艺师满,有人以师为父终身敬仰!有人雏鸟离巢,各行其道。师徒之间,各做各为,各不负责。一切随缘并没有什么离师叛道之说!反而,师傅霸着徒弟拖延人家自由谋生,是行业内十分不耻的事,除非徒弟自愿!候宝林大师对艺界门派十分厌恶,一生授徒不立门派!因此至今相声界没有”候派”之说!其实门派中排辈赐字就是圈人的一种恶习,本意就是,我教了你吃饭的本事,就得给我挣钱,想走没门!
候宝林大师主动请来各路大师,教授自己的徒弟是何等胸怀!马季先生吸众家之长,潜心继承研究相声创作理论,早早离师深入生活,自行创作。著书立传给后人留下知识财富。与侯大师也只是老师学员之称,哪有终身为父之理?
中华文化,以善为本。师徒相遇,只为有缘!师授徒艺,社会责任!随缘而去,修在自心,与师无干,与徒无係。那里有什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之说!
今人看了几个武打片,竞把戏文做规矩,岂不诒笑大方!被歹人忽悠的南北不辩还浑然不觉!倒把途说当三观,供为神灵?岂不贻笑大方也!
倒是哪教了人家几招,便企图让人家给自己挣一辈子钱的”师父”,有些不道理了吧!
老夫七十了,工人技师,半生授徒数人,慬遵师训,诚心授徒,未图半点回报。终生与徒兄弟姐妹相待,从来没想过当谁谁谁的爹!徒弟们称老夫为哥,不许叫师父!我也称我师付为哥!人家学艺挣钱养家,孝敬自家父母,与你何干!你算哪门子”父”!徒弟们发达了,你头上也有”光荣环”哩!
人生一世,受之父母,爹妈给取的名子,你为啥改哩?不在乎啥事没有。再乎?算不算把人家亲爹妈踩脚底下哩?
认你是师,不认随缘。人相处必有间隙,骂几句也无妨,便是行规!便是为师之道!便是为师之德!三观不正,何以为师也!
谁敢说心里没骂过小学,中学,大学教过你的老师?如同学聚会,间隙某老师几句,这老师便提着棍子上门骂你欺师灭祖,离师叛道,老子教过你几年,終身是你爹!何如?
为什么说曹云金何伟出走是必然?
如果扯掉德云社给自己披上的那层传统相声的外衣,把它回归到一个现代企业本身来看,曹云金、何云伟,包括李菁、徐德亮、王文林等人的出走,就是必然的。
我是从十多年前就关注德云社的发展的,如果你把这些年的发展串起来,就会发现德云社跟那些明争暗斗的公司之间没什么区别,德云社这些年的发展就是一个家族企业的发展史。
这个家族企业,一开始其实是个合伙的创业公司,最早可追溯到1995年的北京相声大会,是郭德纲和师弟李菁把相声名家张文顺拉进来撑场子,而组成的一个演出团体,主要在戏院、茶楼演出。所以,张文顺一般被认为是德云社真正的创始人,郭德纲在德云社早期也一直宣称,德云社有三个创始人,郭德纲、张文顺、李菁。
(张文顺与郭德纲)
随后,张文顺又把他口盟的弟子徐德亮,以及与他同辈的刘宝瑞大师徒弟邢文昭、刘宝瑞的徒弟相声大师王长友之子王文林等拉来入伙,成了德云社最早期的加盟人员。
从一个现代企业的角度来说,这就是德云社公司最早的创业班底了,有合伙人、有创业老臣,德云社公司也就这样开始了创业,主营产品是传统相声。当然,那时的公司名称仍然是北京相声大会。
直到2003年,创业公司固定员工加上兼职员工有了十几个人,公司开始租赁了固定办公场所,并更名为德云社。这个名字,也是公司董事长张文顺所起。
走上正轨的德云社公司,实实在在发展了几年,也取得了不错的业绩,有了一定的知名度,获得了一些利润。当然,按照创业公司的发展规律,这时候也该出现内斗了。
(徐德亮王文林)
2008年,创业老臣徐德亮、王文林因工资待遇问题,宣布退出德云社,成为德云社公司最早一批离职的员工。当时,德云社公司还与徐德亮、王文林之间展开了一场骂战,派出了何云伟、曹云金、李菁等一批骨干员工,通过各种形式对两人进行了“围剿”。
虽然通过一系列操作,把徐德亮、王文林塑造成了忘恩负义的小人的形象,却也在公司内部动摇了军心,让更多人看清了事实。于是,两年后的2010年,曾参与“围剿”徐德亮、王文林的何云伟和李菁,也宣布退出德云社。
(刚出走时的李菁何云伟)
尤其是李菁的退出,让很多人哗然。李菁是公司创始人之一,也是德云社很有辨识度的台柱子。不少人觉得,他应该是与德云社共进退的。但其实,李菁在德云社已经无法立脚了,在离开前的这一年,他只有两场演出的机会,生活基本靠在外面接私活维持。
此时的德云社,张文顺已经基本退居二线变成了吉祥物,公司牢牢控制在另一个合伙创始人郭德纲及其夫人家族手里。2010年8月份,德云社公司要求所有人签一份不得在外面接私活的合同,合同期10年。公司内部没有演出机会,又不能去外面接活,李菁何云伟选择了退出。
(退出德云社的德云四少)
李菁何云伟退出后,郭德纲提拔了徒弟曹云金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希望他能扛起重担撑起供公司的发展。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曹云金其实也早已存了出去单干的心思,并且早就在做离开的准备了,甚至早已注册好了自己的公司。没多久,曹云伟带着搭档刘云天出去成立了自己的听云轩。
在此之前的2009年,吉祥物张文顺先生去世。
至此,德云社公司从北京相声大会时期集合起来的合伙创始人、创业骨干员工基本走光,只剩下郭德纲和他的嫡系弟子们。少数一些没走的老员工,也一直默默无闻。德云社公司被郭德纲用师徒关系包装起来,成了一个实实在在的家族企业。
作为早期员工的岳云鹏、张云雷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机会。但是,德云社公司已经不再是那个生产传统相声的德云社,产品五花八门。
最后,再来说一下德云社的师徒关系吧。网上有文章说这种关系是封建文化的糟粕,我觉得有些说重了。
岳云鹏在晒师恩时,总是晒师傅对他的恩情。德云社组织水军骂离开的人时,总是离不开两个词,叛徒或忘恩负义。这其实都是围绕着师徒关系来展开的。
传统的师徒关系,那确实是与父子关系有的一拼,那是从小吃住在师父家里,把自己当成师父家里一员的。但德云社这种师徒关系,我觉得并不是那种纯粹的师徒关系。尤其是德云社发展起来后这些年的师徒关系,实际上就是一种包在传统师徒关系之下的,一种有着传帮带色彩的合同雇佣关系而已。
以前的工厂里,有很多师父带徒弟,即便是现在也还有不少行业存在这种现象,就连公安系统也经常看见老警察作为师父带新入行的新警察。
相声毕竟是一门传统文化,德云社采用这种师徒制度,对于传统相声的传承应该是有其积极作用的。这点不能被否认。但也没必要动不动就拿这种关系,把人拴住一辈子替自己卖命。
为什么说曹云金何伟出走是必然?
曹丶何包括李菁等出走现在只评论出走后的问题,都避开当时为什么出走的环境郭德纲为什么当时处于困境忘记了当时郭的弟子殴打北京台记者,忘记了北京台是滋养郭德纲的场地,忘记了当时被封杀,北京台台长因病离世郭德纲送囍字写讽刺对联的不道德行为,如此等々,郭是一个高尚的人吗?我並不赞同曹、何的一些行为,但更不赞同一些网粉丶水军的恶言甚至是污言的攻击语言。一些"戲孑"现在是富翁值得引起几乎是热火朝天的事件吗?真是无语。
为什么说曹云金何伟出走是必然?
凡事必有因,有因就会有果,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也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郭德纲的徒弟打了记者,被迫在媒体上道了歉,郭德纲很不服气,在北京台台长去世时,给人家送了个红喜字,这可是个缺德冒烟,找打欠揍的行为,因他的这种行为导致了德云社被封杀整顿,作品遭下架,与北京台的合作被取消,好好一个德云社差点因郭德纲的泄私愤而黄摊,郭德纲不仅不承认错误,还依然很自我,何云伟李菁等人看不惯郭的所作所为走人了。
郭德纲看到有人走了,决定进行企业改革,用合同来约束其他人,郭德纲曾经给过曹云金一些承诺,后来因合同制的原因,承诺不能兑现了,还停止了曹云金的演出,曹云金找郭德纲要说法,郭德纲不敢露面,曹云金认为郭德纲很不讲究,不够义气,要逼自己离开德云社,于是就有在关公面前磕头离开的事情发生,来告诉郭德纲,不是我不义,是你郭德纲不讲究。
事情过去十几年了,在这十几年,一些人一直唾骂着这些所谓的叛徒们,一天都没有放过,还乐此不疲,他们就那么可恨吗?他们有出卖国家东风导弹机密的真正的叛徒可恨吗?我咋没看见这些人这样十几年的唾骂国家叛徒呢,离开德云社一些人不依不饶,卖国的叛徒却不闻不问,这世道,戏子的事情真那么重要吗?我一个农村人真想不明白?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