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庆余年》中林相为什么选择相信了范闲?他真的认定林珙之死和范闲毫无关系吗?

大庆国第一窝囊宰相——林若甫

宝贝儿子死了,连鸣冤都没地方去,最后只能向杀死儿子的真凶求抱抱。

但如果不这样做,区区一个林若甫又能怎么样呢?

庆帝陈萍萍两位大佬已经给了他台阶,说要打北齐替林珙报仇了。虽然很明显是北齐躺枪,敷衍林相而已,但那又如何,林相如果不依不饶,那就等着下去见林珙而已。

林相自然知道自己儿子混蛋,但混蛋儿子也不能白死,本来指望长公主给出点力,结果长公主想的是如何保住自己内库控制权,要阻止林婉儿跟范闲的婚事。

至于给林珙报仇,看吧~

老情人靠不住,那就找其他人吧,结果发现太子撒疯监察院,嫁祸二皇子被关禁闭,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然后庆帝陈萍萍搭台唱戏,庆帝要打北齐,陈萍萍要敷衍林相,于是君臣一唱一和,直接把林珙的死推到东夷城四顾剑,以及北齐军方那里。

林相被绕得满脑袋飘星星,最后还得感谢庆帝天恩,因为他要替自己儿子报仇,去兵犯北齐。

几只老狐狸把一直大白鹅耍的团团转,最后还要大白鹅割肉谢恩,世界上还有没有公理。

绕一圈发现谁都靠不住,林相除了身边这个女婿,还有什么可以指望的,难道回家抱着林大宝哭一鼻子,让他变身超级赛亚人替弟弟报仇吗?

所以只能依靠未来女婿了,至少他有庆帝撑腰,陈萍萍跟范建也是他后台,而且范闲对女儿林婉儿也是真情实意,不说别的至少不会拿自己当炮灰用。

“宫中也有一位大宗师”

“自然是唯陛下马首是瞻”

“珙儿的死,正好为陛下送上开战借口,正是好时机”

林相对着范闲一通碎碎念,恰恰暴露了老头的无力,以及无处宣泄的丧子之痛。

但到底也是庆国多年玩政治的,脑子短路一会儿就回复正常了

“范闲身边会不会有一个绝世高手”

有些事情一旦想明白,自己就释然了,林相那种井喷的情绪很快就在所有大忽悠里面抽离出来,看到了答案,也看到了自己儿子活该作死的嘴脸,以及自己的渺小。

虽然林若甫还是在跟林婉儿联手试探范闲,但基本还是认命了,林珙反正也活不过来,但为了自己的地位跟家族利益,范闲确实是个更好的靠山,至少比长公主靠谱得多。

《庆余年》中林相为什么选择相信了范闲?他真的认定林珙之死和范闲毫无关系吗?

林珙之死对林家来说无异于晴天霹雳!林珙是林家的希望所在,也是林家的家庭支柱,可惜他跟错了人,成为他人棋子,成为叶轻眉机器人仆人刀下的“冤魂”。关于其该不该死,观众也是中说纷纭,至少在林家和婉儿眼里,他是一个好儿子,一个好大哥,是大宝口中心心念念的二宝。林珙死了各项证据都指向了范闲,因为他审讯过司理理,而且和也叶灵儿确认过,牛栏街刺杀一案执行之人不会是其他人而是林珙。

作为父亲的林相自然不能袖手旁观,尤其是从太子那里得知林珙是为太子办事之时,他便派人去审司理理,与此同时也邀请范闲到府里来!是时候见见范闲这小子了,他是婉儿的未婚夫,有和儿子之死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个人觉得林相相信范闲绝对是相信范闲这个人,而不是什么别的证据。当他看到范闲和大宝在哪里聊天的时候,他感到了久违了真诚,这是他和乃至整个范府,甚至整个庆国所或缺的。

范闲和大宝聊天,看大宝的眼神,讲述蓝天大海,一切这一切都像两个朋友!最难能可贵的是范闲眼睛里对大宝没有一丝鄙视甚至不屑,而是把大宝看做一个正常人,按照他的思路谈话!短暂的交谈之后,大宝把他当做朋友,叮嘱他吃饭,睡觉,很显然范闲给了大宝久违了的亲切感和存在感!对一个智力有问题的人来说,这真的是难能可贵了!这一切林相都看在眼里,在加上对范闲有力的调查结果,他选择了相信范闲!

因而他说他会不溃余力的扶持范闲,唯一的要求是范闲要允诺照顾大宝和婉儿。可范闲觉得爱一个人是他的责任,不需要任何条件和交易,这句话更是说到林相的心坎里去了,一个虚怀若谷,心若阳光的人,自己有什么理由不相信呢?可况林家真的没有可依赖之人了,婉儿不能相认,大宝需要有人照顾,是该有人能保住林家了,范闲就是最佳人选,而且从范闲的口中得知,婉儿似乎特喜欢范闲,这样的好事,有什么理由去反对呢?

范闲是叶轻眉和庆帝之子,庆帝为了自己的权利害死了范闲的生母叶轻眉,婉儿的生母长公主也因为太子的蛊惑令不清主次,觉得婉儿不应该嫁给范闲,当得知一切幕后真凶是庆帝之时,长公主,林相,范闲等人站在一条战线,和庆帝作斗争,还庆国一丝正义和公允。

要说林相一点也不怀疑范闲,我觉得是不可能的。人呀,悲伤的时候总渴望能出现一丝希望,一丝温暖,一丝阳光,如果这丝光能及时出现,就能消除他仇恨的种子,让善良的萌芽慢慢生长。范闲的出现无异于这丝光,给困顿之中的林府甚至林相带来一丝温暖和力量,让他们能够忘却悲伤,砥砺前行!如果此时林相遇到则是一心胸狭隘,睚眦必报之徒,那么林家的前途就要风雨飘摇了!人心可以抚慰一切,也可抚慰那些曾经受伤的心!

来自未来世界的范闲对庆国来说就是一道光,让压抑,不安甚至雾霾之下的庆国看到一丝希望,就像婉儿所说,范闲的眼睛好清澈,我觉对相信范闲是一个值得信赖之人!不仅仅对婉儿,这也是为什么若若愿意心无旁骛的守护哥哥,也是滕梓荆愿意用生命去保护范闲的原因,更是范思辙这个看着不着调的弟弟,愿意跟着范闲,还有哪位特有喜感的王启年王大人,他真的缺钱吗?我不认为,他缺的是意思公正和热血!从范闲身上他感受了!

当范闲说出“所有人说出他只是一个护卫的时候,我恨愤怒!”之时,不错,很多人都应该愤怒的,可在那样的国家里,他们早已经忘记了伤痛,忘记了心中之爱不仅仅对自己在乎的人,更重要对那些芸芸众生插肩而过的人!与其说他们愿意帮助范闲,还不如说从范闲身上看到自己心里渴望而又不敢曾拥有的东西,他们都想这么呵护着,不想这么快就被扼杀了!

相信这些东西林相也感觉到了,跟是让他触动,尤其是范闲和大宝之间的谈话,让他为之动容!他在思想上选择了相信范闲,一个人选择是否相信一个人需要很多理由。比如太子,他早已大张旗鼓的去诱惑并审查死理理去了,并借着若若之口告知范闲!林相本质上是不认可儿子背着自己替太子办事的,尤其是牛栏街刺杀一事,他如果思想上选择了怀疑,范闲的而一切美好,他都可以视而不见,继续做太子的棋子!可关键时刻,林相选择了光明,选择了正确方向...

因此林相不是心中没有怀疑,只是关键时刻,他做出了正确的选择,认清了事情的真相,儿子只是一颗棋子.....儿子之死是否真和范闲有关系与否,已经不那么重要了,重要是的将来,他的需要选择一条光明之道,而这个人只能是范闲,而不是别的谁....

《庆余年》中林相为什么选择相信了范闲?他真的认定林珙之死和范闲毫无关系吗?

经过一番御前辩论,林珙之死的凶手被认定为四顾剑。

这场辩论赛结束之后,庆帝得到了充足的出兵理由。主战派有了沙场立功的机会。

陈萍萍保护了范闲,范闲保住了自己和林婉儿的婚约,太子成功转移了视线,二皇子和谢必安彻底洗清了冤屈。

看似皆大欢喜,却独有林相一人感到委屈。

林相知道,儿子被杀的时候,包括四顾剑在内的三大宗师都不在庆国境内,不可能是凶手。真凶并不是四顾剑。

林相最初怀疑的人就是范闲,只是,此前太子认定是二皇子,也让他觉得很有道理。

也就是说,现在至少有两种可能:第一,凶手是范闲的手下;第二,范闲与二皇子狼狈为奸,共同杀死了林珙。

如果是这样,范闲将是林相首先需要考察的对象,这不仅因为他并没有洗清嫌疑,还因为他要娶林婉儿,林若甫要把林家托付给他。

既然如此,林相怎么可能做到自欺欺人,这事儿就不追究了?

林相的调查方法很简单,就是刺杀范闲,逼他身边的高手现身。

范闲以踏青为名,前往调查太平别院,林相就抓住了这个机会。

因为此事只能暗中调查,一旦调查暴露,林相在庆帝面前不好交代。所以,林相找的杀手并不是经常出现在府上的,也不认识范闲,只认识林婉儿。

尽管这事办得比较小心,还是被太子洞察,所以这群杀手把太子当成范闲抓捕起来,导致林相的计划落败。

林相计划落败,太子坐收渔利

在这件事中,太子不仅挫败了林相对范闲的试探,还直接告诉林相,杀死林珙的是宫里的大宗师,让林相认为庆帝为了出兵北齐,不惜杀死自己的儿子。他这么做等于送了范闲和林若甫一个大大的人情。

太子在朝中势单力孤,借此机会拉拢两大势力,不可谓不聪明。

《庆余年》中林相为什么选择相信了范闲?他真的认定林珙之死和范闲毫无关系吗?

林相一生起起伏伏最终成为庆国文官之首,由此可见此人的道行之深。他心中自有他的计较。他派人去鉴察院审问司理理,虽然从头到尾司理理都没有招供,但范闲的嫌疑却一直都存在。林相心中也是一直都怀疑范闲的。

林珙被杀,鉴察院给出答复凶手是一个大宗师级人物。而天下已知有四大宗师,叶流云云游天下,四顾剑在东夷城,苦荷在北齐,第四个在庆国皇宫。看到这个情况所有人都会以为凶手就是庆国皇宫那一个,即使林相刚开始也会有这个想法。但思索过后,林相会发现这一切太巧合了。大宗师杀林珙,这根本就是不可思议的,但是知道林珙是大宗师所杀就够了。有了这个答案林相就不会再追查下去,不管是哪个大宗师,林相都无法复仇。

范闲的身份

范闲的公开身份是户部侍郎范建的私生子,在封建社会私生子是无法继承家业的。林相可以猜透一万件事,唯独猜不透范闲是穿越者这件事。他也猜不到范闲对林家的家业没什么兴趣。

而照着林相的剧本发展的话,无法继承范家家业的范闲一听到林相的话,不说感恩戴德,也会十分激动的。诚然,范闲听到林相的话是十分激动,但原因却是因为岳父认同女婿的原因。

第二,范闲受重视,林相有可能知道了范闲的身世。

林相官场沉浮几十年,对于当年的叶轻眉一事,肯定会知道一些内幕的。从庆帝、陈萍萍对待范闲的态度,他或许猜到了范闲的身世,即便不是全都知道,也八九不离十了。选择范闲做女婿,相当于和庆帝亲上加亲了。这对林家的发展是有好处的。

虽然林珙的死让林相心灰意冷,但不排除大宝的后代会出现合格的家族领导者的情况。庆帝的宠爱,陈萍萍的扶持,再加上其名义上父亲范建的户部侍郎的身份,再加上当朝宰相的女婿身份。范闲的将来不会太差的。林相也是看到了这一点。

第三,女儿喜欢范闲,范闲对大宝的态度。

林相一生一女二子,大儿子的智商有问题,二儿子被五竹所杀,只有这个女儿了,而且这个女儿名义上还与林府没什么关系。作为父亲,林相也希望女儿有一个好的归宿,或者嫁一个她自己喜欢的人。特别是林珙被杀之后,他的这种想法更加强烈。

林相请范闲到林府,范闲见到大宝之后,真心实意的把他当做了朋友,没有把他当成弱智,这些都被林相看在了眼里。

林相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了林珙的身上,但林珙却命丧黄泉。林相此时只希望这个脑袋有问题的大儿子可以开开心心平平安安的过完下半辈子。所以,他要找一个真心对大宝好的人。

要知道,林相选择女婿不仅是给林婉儿远夫君,也是给林家选一个合适的继承人,选一个能真心照顾大宝的人。而范闲正是这一合适的人选。

或许林相心中一直都在怀疑范闲,但这不会影响他选择范闲。因为范闲不仅会让林家屹立不倒,也是婉儿的意中人,同时范闲也能真心的照顾大宝。

《庆余年》中林相为什么选择相信了范闲?他真的认定林珙之死和范闲毫无关系吗?

现在剧透:

幕后最终大BOSS-大宝(他是庆帝和长公主的私生子,寄托在林相府中,一直装傻充愣扮猪吃老虎)。

当年牛栏街刺杀就是大宝策划,由长公主指示林珙实施的。在大宝的安排下长公主勾引了并控制了太子,其实电视剧有个细节,太子房间的美女图都是没有脸的!因为太子爱的是他的亲姑姑。大宝的两个心腹(燕小乙和肖恩-就是监察院关着的那个魔头)。其实最先猜出范闲是庆帝私生子的是大宝。婉儿其实是计划中的一环,只是阴差阳错婉儿和范闲是真爱!最后结局:范闲携手影子、若若、言冰云、五竹诛杀庆帝之后。庆祝宴席上,大宝设计用毒毒杀了范闲等人等所有人,用镜子反射原理烧掉了五竹。胁迫娶了婉儿,自己登上了皇位!婉儿为大宝生了两个儿子。

范闲死后穿越回到现代!居然回到第一次穿越前的1年,然后范闲熟读武器百科全书和机器人编程。1年后,

时间一到,范闲又穿越了。穿越回来第一件事就是指挥五竹去太平别院救下了重伤未死的叶轻眉。在澹州成长期间与叶轻眉一起修复了五竹的记忆芯片。并做好了各种布局。之后开启外挂模式!按计划遇到婉儿之后,牛栏街遇到刺杀,刺杀现场程巨树下跪叩头,因为程巨树居然早就是范闲的人了。之后假借与大宝第一次相遇玩耍之际揭开大宝装傻的真相,逼大宝自杀!然后羞辱逼疯长公主,后废庆帝武功,诛杀了太子和二皇子,扶持老三登基。与叶轻眉庆帝五竹若若婉儿隐居西湖!

10年后范闲创立江左盟!同年若若建立了琅琊阁!范闲60年后传位于梅长苏!

开启了江左梅郎琅琊榜的故事!

《庆余年》中林相为什么选择相信了范闲?他真的认定林珙之死和范闲毫无关系吗?

林珙是林若甫的二儿子,也是林若甫最寄托希望的儿子。

大儿子是一个愚痴儿,小女儿又不能相认见面,而且常年身体不好。

只剩下这一个儿子,想着好好培养,将来把自己手上好不容易积累起来的资源能交到这个儿子的手里。

谁知道,这唯一的能有机会成器的儿子也死了,他是悲愤交集。

因为,对方能找到林珙藏身的地方,还能悄无声息地杀掉他,就证明不是一般的势力。

而这样的势力自然也没有把他这个庆国的宰相放到眼里,不然林珙也不会死了。

这让他真的是很无力,因为他本来唯一的凭借就是自己是宰相,但是对方根本没有把这件事情放在眼里的话,那么林若甫对林珙被杀这件事情就几乎没有任何手段了。

所以,他把希望放到庆帝身上,希望庆帝能帮他儿子报仇,但是陈萍萍说凶手是四顾剑。

庆帝当然心里知道不可能是四顾剑,但是表面上他还要利用陈萍萍找的这个借口,所以他逼着林若甫来认可陈萍萍的说法。

那么,庆帝不可能主持公道,陈萍萍更是不可能帮助林若甫。

林若甫又没有其他的路子可以走,所以林若甫对于陈萍萍的说法的判断,都是来自于庆帝的态度。

后来,他问了自己最信任的谋士袁宏道,这个人已经跟自己相交多年,是自己最信任的人,自己也最相信他的判断。

袁宏道也说是四顾剑。

那么,林若甫最信任的两个信息来源,都说是四顾剑做的,而且查这件事情的陈萍萍也说是四顾剑做的,那么林若甫似乎也只能相信这个结论了。

那么,林若甫从正常人的角度来想的话,也只能同意相信这样的结论,和接受这样的现实。

因为,再不想接受现实,儿子也不会再活过来,所以,他想怀疑谁也没有办法的,因为根本没有信息的来源。

这个时候,他不知道啊,身边最相信的这个袁宏道是陈萍萍的人,如果他知道是这样的话打死他也不会信了啊。

关键的问题不是林若甫主观上相信是不是四顾剑杀的,而是林若甫能收集到的信息都指向这件事情就是四顾剑做的,那么林若甫自然就会相信这样的结果,也会相信这样的现实。

这件事情跟林若甫的主观意愿几乎没有一毛钱的关系,他主观上也不希望死的是自己的儿子。

陈萍萍已经通过很早就布好的棋子来迷惑了林若甫的眼睛,袁宏道根本就是陈萍萍的人,所以林若甫能听到的消息也都是陈萍萍想要他知道的,然后再通过袁宏道传递过来。

从一开始,林若甫的情报就出了问题,所以得出错误的结论是自然而然的事情。

不是林若甫无能,而是陈萍萍太狡猾。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