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他舅说,你养了两个女孩,要钱干嘛?应该给我家用,大家有什么看法?
这都什么年代了,还有这种封建思想!
啊不知道你父母是怎样答复的。换作是我,我可不会对他客气。
养姑娘怎么了,这是我身上掉下来的肉,我有钱我爱怎么给花就怎么花,和你有什么关系。都说女儿是父母的小棉袄,你家孩子是什么?俗话说得好“外男外女是狗,吃完就走”你不知道吗!
现在独生子女多,女儿和儿子都是赡养老人的主力军。你儿子长大给你养老还来不及,还能轮到我们吗?这可真是天大的笑话!
你羡慕我家有钱,你大可以去赚,没必要在我家酸溜溜的,没钱就说没钱,好好说我可以借你一点,不要把借钱说的这么高大上!
再者你这重男轻女的思想该彻底的改一改了。现在女人也能顶半边天,你看一看,各行业哪里没有女人的存在。
我的女儿能给我养老,你儿子那可不一定呢,也许也受到了你男尊女卑思想的影响,对这个世界没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呢。更何谈孝敬一说!
孩子他舅说,你养了两个女孩,要钱干嘛?应该给我家用,大家有什么看法?
孩子他舅家里穷,生儿子一大堆,计划生育没少罚他,他东躲西藏的跟政府作对。这可好,当初吃也吃不饱,孩子们饿的哇哇叫,多亏你这当姐的常接济,这些年总算熬过来了。他大儿子已经三十出头,好不容易谈了个女朋友,人家只要一万元彩礼真不多,他家拿不出来,一家人坐在家里发愁。别处借钱不好借,这老头想起了亲姐姐,把土特产拣好的装了一大兜,背着来你家走一走,一元钱的公交车舍不得坐,一路步行来到老姐家门口。你说,钱倒是有,是给两个姑娘准备嫁妆的,若去银行取?还需要妞妞她爸点头,哎呀,你话还没说完,在一旁急坏了他老舅,这才发生了问题开头的一幕,孩子他舅说了句没道理的话,你别跟他一样,当姐的应该知道,你兄弟从小就是犟筋,到现在还是个倔老头。亲不亲,打断骨头连着筋!现在兄弟有难处,你这个亲姐姐不帮他,还有谁帮他?你父母在世时,听说他舅还是个孝子,看父母面这忙也应该帮的。可以这样,让他舅先回去,明天带着大姪子一块来取钱,到时坐家里,把大姪子说几句,你们弟兄多,咱家条件不好,以后得好好干,看看你爸爸,累了一辈子,背也驼了,头发也白了,五十多的人象七十岁,容易不容易?你快成家了,你是老大,家里的事要多挑点担子,孝顺你爸妈,照顾好弟弟们。大姪子不断点头,哈哈哈哈。接着说,给,这一万二千元拿好,等一会你姑夫开车送你们回去!。滴滴!滴滴!小汽车开走了,这爷俩很高兴,回家张罗婚事去也者。
孩子他舅说,你养了两个女孩,要钱干嘛?应该给我家用,大家有什么看法?
她舅舅的想法封建思想严重,男尊女卑的思想暴露无遗,当今社会男女平等,女精英、女强人各行各业到处都是,多种迹象表现女人不比男人差,女总统、女总裁特别出色,抛弃旧有愚蠢思维,时过境迁完全溶入现代社会吧。
孩子他舅说,你养了两个女孩,要钱干嘛?应该给我家用,大家有什么看法?
我父亲也是这样一个人,说我离婚了,还有半条命应该把房子过户到他头上,因为我心脏不好,我说那你死后房子是谁的,他说是他孙女的因为他只有一个儿和孙女,我说平什么我自己也有孩子就算离婚了孩子总是我的死后房子也是我孩子的……然后从此不再来往。
孩子他舅说,你养了两个女孩,要钱干嘛?应该给我家用,大家有什么看法?
孩子她舅说你家养了两个女孩,要钱干嘛?应该给我家用。就是说你是他的姐夫或者妹夫。但是即便是亲戚,也不可以如此无赖说法!凭什么啊!!!别人的钱,不是大风刮来的,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都是靠自己辛勤劳作或者辛苦经营挣来的,凭什么人家是女孩就的给你家用啊?!就算钱来得容易,或者钱来的不算干净,那也是人家自己的钱,想给谁支援谁或者做慈善、赈灾,那是人家的权利和自由。也不能说出如此不知廉耻的话语,拿镜子照一照,看看自己还有脸皮存在吗!若不然,就是把左面脸皮扒下来,贴到右面去啦,一面没有脸皮,一面二皮脸!不知道字典里还有无耻二字!女孩怎么啦?女孩也是自己的亲骨肉,也是将来赡养自己的责任人。肝脏当不了肉,父母与子女的亲情,任何人无法替代。试问孩子她舅,你会舍弃自己的孩子,把钱给别人花吗?女孩怎么啦?做父母的也需要投资培养。不投资培养,怎么能具备谋生的能力,择偶的资本,赡养父母的孝心和经济实力!社会环境中,实实在在的存在一些家庭,女儿嫁出去,自以为是 “低就 ”了,“贪得无厌”地,“理直气壮”地向其夫家索取、卡要、勒索。扪心自问:你家的女儿,有教养吗?有学养吗?有修养吗?有涵养吗?有责任心吗?结婚后,对夫家做出多少贡献?与女婿为你们做出的付出和贡献匹配吗?想让女婿为岳父母家及亲戚做出付出和贡献,就必须投资培养女儿。让她有能力,有资本。
孩子他舅说,你养了两个女孩,要钱干嘛?应该给我家用,大家有什么看法?
“孩子他舅”这种人,说好听些是重男轻女,说难听些就是失德贪财、巧取豪夺的剥削阶级思想。自己没本事,试图从自家亲人处不劳而获,很可恶很卑鄙的龌龊心理。
无独有偶,我家也曾遇到过类似的事情。
69年我们全家下放农村,做好了一辈子务农的准备。父亲想用我们的安家费在老家盖几间瓦屋,那时农村还全是草房。我大爷说也要建房,两家便要了八间房的宅基,说好了每家四间。我父母辛辛苦苦找人奠好了宅基准备建房时,我大爷突然发难,只准我家盖三间,理由便是他有五个孙子,而我家丫头多、男丁少(就我兄长一个)。我父亲幼时读私塾,深受传统伦理熏陶,“兄爱弟敬”对他颇有约束。他不想也不能顶撞自己的兄长,但八口人三间房我们家没法住,父亲很郁闷,建房计划因此搁置,全家借住村里的破旧牛房长达三年。其间适逢落实政策,我家就于三年后回城了。父亲的盖房计划终究没有实现。想来如果不是我大爷节外生枝,我家盖好的房子也只有大爷享用的,他是我父亲唯一的兄弟,他阻挠的其实正是自己的利益。可见,算计太多可能失去也最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