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打扮的妈妈和不喜欢打扮的妈妈养出的孩子差别大吗?
我深刻的觉得:爱打扮的妈妈与不爱打扮的妈妈,差别不在于外表的美丽与否,而是藏在骨子里的那种自信、坚定及克服困难的勇气。
我今年38岁了,到现在我都记得我18岁高考出来时,我妈在校门口迎接我的模样。我当时见了我妈没有欣喜,没有激动,心里唯一的感觉只是难堪。
我妈是一个好人,心地善良。她对人很热情,对别人总是掏心掏肺。但是即使这样,很多事情并不能得到别人的认同。
按说母女的关系一般都非常好,可是我恰恰相反,我和我妈的关系并不是很好。我也反思过,觉得根本原因在于我和我妈的生活理念与生活方式的不同。
在我的印象中,我妈总是邋邋遢遢不爱收拾,家里堆得乱七八糟;做一顿饭就会做一大锅,吃两天都吃不完;衣服买了很多,却从未看见我妈把自己收拾的美丽大方;家里更是没有一点温馨精致的感觉。
我一直不喜欢我妈这样,希望她能变的更爱收拾更精致,更爱打扮。可是,我妈总是一副我行我素的样子,日常生活非常随意。
我印象特别深的一件事,是我高考时我妈在门口迎接我的样子。
那年,我第1天高考,我妈非常激动的在学校门口等我出来。我考完试走出考场时,远远就看到了我妈的身影。说实话有妈妈在门口等我,内心还是非常激动,非常幸福的。
可当我走近一看,看到妈妈的穿着时,心里咯噔了一下,激动的心瞬间像掉入了冰窖,觉得非常难受,甚至还有一些难堪。
我妈穿了一双拖鞋!见到我妈后,我直接问妈妈,你怎么穿了一双拖鞋?我妈听到后,非常不耐烦的回答我:拖鞋怎么了?管的太多了。然后就问我考的怎么样啊,要带我去吃饭。
当时听到我妈的回答,我脑子一片空白,也记不清当时吃的什么,中午发生了什么事。只是觉得当时非常不舒服,别人的妈妈都打扮得美丽端庄,我的妈妈穿个拖鞋就来了。
这件事过去了快20年,但是在我心里依然清晰的记得。
从那件事到现在,已经快20年过去了。这20年来,我发现我不爱打扮的妈妈,不仅仅是外表上的不美丽,更多的是内在没有自信,遇到困难总是逃避,和破罐子破摔的生活态度。
说实话,我现在见到我妈,内心只有感激与感恩,但是从她身上很少能汲取到内心的能量养分。
妈妈应该是善良、美丽、大方,勇敢、坚定,内心充满力量的。可是在我的妈妈身上,我丝毫感受不到她内心的能量。
我想这才是爱打扮与不爱打扮妈妈之间深刻的区别吧!
爱打扮与不爱打扮,看似区别在于表面,实际则是骨子里的自信自立。
看到过一句话:妈妈对待自己外表的态度,就是她对待生活的态度,这种态度也会直接影响到孩子。
深表认同!
我从小最敬佩的一个人就是我姑姑。我姑姑人长得很漂亮,家里收拾的温馨而精致。每次出门姑姑总是最耀眼的那一个。
但这都不是重点,重点的是姑姑从小那份自信,好强与坚毅的品格。
这种品格影响了姑姑的做事方式,更间接影响了表妹的处事方式。
表妹从小是被姑姑惯着长大的。我们还很不屑一顾,觉得这么娇生惯养,长大表妹肯定吃不了什么苦。
没想到表妹后来的反应让我们大跌眼镜。
表妹毕业后进了银行。在银行销售部门工作,说白了就是要拉存款放贷款。
这工作实在不好干,说白了就是银行的销售人员。我们都想表妹吃不了这个苦,白雪公主怎么能低三下四去求人呢?
但是表妹的一系列操作让我们对她刮目相看。
那年冬天,为了拉到存款,她跑到小商品批发市场给老板沟通。为了套近乎拉单子,她大冬天的,在市场帮小商贩卖了一天的产品,帮了一天的忙。
后来她给我说,那天特别冷,她的脚都冻僵了,手也冻得通红,但是她想想业绩,没有走,而是在那里整整站了一天。
不知是因为感动还是小商贩和表妹聊的比较好。几天以后,小商贩在表妹银行存了10万块钱。
就是这样一点一点的努力工作,表妹在银行工作5年后,是他们银行那一批人里面第1个转正的。
我们听到后,都为表妹感到骄傲。
我和表妹也聊过,问她为什么这么能吃苦。按常理,她应该是娇小姐,吃不得一点苦。表妹说这可能是从小耳濡目染,受到姑姑做事方式与精神能量的熏陶吧。
的确,我姑姑就是一个内心很有能量的女性。她要做的事情一定要做成,是那种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人,很有毅力。表妹可能是受到了这种熏陶,做事也非常有毅力,坚持不懈。
相比较我,内心就缺乏这种能量,做事总是坚持不到最后,比较容易会放弃。虽然我现在也在不断的改变自己,磨练自己,但是内心的能量总感觉不够。
通过学习,不断的提升自己,我在努力变成一个自信精致的妈妈。
那天带儿子出门玩儿。他在游乐场交了一个好朋友,玩了一会儿,儿子突然跑过来对我说,妈妈那个小女孩的妈妈不漂亮。说完他看着我,露出一股自信的微笑。
这微笑让我觉得:我打扮的还算大方得体,生活还算从容美好,没有让他感到自卑,他还算自信乐观,从他的脸上我还看到了一丝小得意。
我抬头看去,那个女孩的妈妈确实不怎么收拾:头发零散的夹着,短袖短裤,脚上穿了一双拖鞋。又是拖鞋!
女孩在笑,但我总觉得脸上的笑容不那么的阳光灿烂,眼神里好像没有光。
我知道这是她那个不爱打扮的妈妈,没有给孩子带来自信乐观与积极的能量。
这里说的爱打扮不是浓妆艳抹,描眉画眼,家里堆得一塌糊涂。
而是妈妈从容得体,美好而精致,骨子里透着自信,乐观与积极向上的能量。
相信只有这样的妈妈,她的从容与美好,骨子里透着的自信乐观的能量才会传递给孩子。让孩子知道真善美,内化为自身的一股正能量去影响他一生。
大家说对吗?
喜欢打扮的妈妈和不喜欢打扮的妈妈养出的孩子差别大吗?
肯定差别会很大。
老话虽然说,儿不嫌母丑,但是每个孩子的心中都肯定希望自己的妈妈貌美如花。
心理博士张怡筠说:你越时髦,孩子越自信;你身材越好,孩子越骄傲;你越有进取心,孩子越勤奋;你越坚持做自己,孩子越独立;你越懂得付出爱,孩子越阳光;你越坦诚并友善沟通,孩子越正直。你越时髦,孩子越自信;你身材越好,孩子越骄傲我六姨,今年42岁,女儿16岁,是一个非常优
雅自律的女性。她从30岁开始晚餐就没有吃过肉类和主食,只吃营养丰富、清淡容易消化的水果蔬菜、粥类。
同时每天都运动,按照她的说法是如果每天的生活中不流汗,就是在辜负生命。
我表妹高一要开家长会,我六姨去给开家长会,家长们都以为我六姨是我表妹的姐姐,因为我六姨看起来太年轻,长的和我表妹又是如此的相像,当他们得知我六姨也是家长,并且和他们都是同龄时,都要惊掉下巴了。
家长会后表妹的同学都说六姨年轻又美丽,表妹在给我们转述的时候,我们从她神采飞扬的表情中可以看出,她以她妈妈为骄傲。原来,在每个孩子心目中,都有一个女神形象,那就是美丽的能让自己引以为骄傲的妈妈。
我六姨的对自己的严格自律和爱打扮也深深的影响着我表妹,表妹的审美能力也很强,平时班里同学不管男生还是女生买衣服都喜欢找我表妹最当参谋,这给我表妹的社交起到了很大的帮助,同时班里有什么活动,如过元旦等,同学都第一时间想到我表妹,认为她有想法,会布置。
妈妈会打扮,代表一个女人对生活的态度和审美的品味,无形中也会影响孩子,让孩子也成为一个热爱生活和有着良好审美的人。
喜欢打扮的妈妈和不喜欢打扮的妈妈养出的孩子差别大吗?
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
这是温庭筠的菩萨蛮,写的是一位少妇在新婚之后的早晨,朝起梳妆的样子。
在我们家,以前,我父亲活着的时候,这一幕天天上演。我继母年轻貌美,且善修饰。她是那种很有韵味的女人。
自古以来,漂亮的姑娘在京城里从来不缺。但是,在挑剔的大院子弟口中,有的漂亮女人只可能称为“傻俊”。比如我的弟弟如今娶得小媳妇,就可以算是“傻俊型”的代表。即靠自身皮相美而取胜的女人。在穿衣打扮方面,不见功力,不成流派。随波逐流,人云亦云!
但是,有一种气质美人,可以称的上是“有范儿”的。我继母就是如此。
我记得那时,我都工作了,继母也四十多了。
有一回,她做了一身旗袍。彼时她已经是孀居之人了。所以衣衫并不着艳色。一件深蓝色的暗团花旗袍,滚着猩猩红的一道窄窄的镶边。前襟的琵琶扣也是红的。一件衣衫,深中提亮,撞色设计,宛如暗夜中的一抹红霞。
不知为何。我突然心疼起她来了。神仙眷侣似的夫妻关系,好像反而害了她。她不可能再和别人一起谈情说爱了。只能整日沉浸在回忆里,扮演一个遗孀的角色。连衣服都那么内敛稳重,而又激情暗藏。
在我们家人里,真正在打扮穿搭上下心思的人,只有继母。我们都只是干净整洁,美观大方而已。我年轻时一度有十几件白衬衫,各种西裤。再加上灰蓝黑三种颜色的芭蕾平底鞋。就可以随时胜任出差出国,上班宴请了。
我就是一种样貌,不会琢磨如何穿搭衣服,顶多就是加一件大衣,换一条丝巾而已!
但是,我继母不是。她是穿搭百变的。
在她心爱的男人活着的时候,她光各种各样的发卡就是一匣子。头发可以挽起,盘上,波浪,顺滑,蓬松…… 天呐!每天光用在脑袋上的时间,加起来就够考个研究生的了!
女为悦己者容!还真是!
我弟弟是继母的产物。
这位小朋友从小就跟贾宝玉似的“专在内帷厮混”。一度可愁死我了。父亲去世时,他才十岁。继母年轻,教育他的重任都在我肩上呢!这个愁人的宝宝极其娇气。参军是不可能了。对我一向言听计从的继母就是一句话:“我寡妇失业的,你再给我儿子弄部队去,我怎么活呀……”
看着弟弟成天和一帮女生跳皮筋。我愁的脑袋瓜子疼。
我拜托我前夫,暑假带弟弟到空军基地去参观。让他见识一下什么叫,军旅生涯。什么叫,阳刚之气。人家别的小朋友参观了之后,都纷纷表示要当飞行员。他呢?
小少爷回来就是一句话:“太晒了!也没个树荫!我后悔没带防晒霜,一下子就晒黑了……”(九十年代初,大姑娘都不用防晒霜。但是,我们家小少爷用)
我听了就想上八宝山革命公墓去,哭我爸爸去。向弟弟这么大的时候,我们老爷子都拿枪了!
弟弟会配搭衣服。会弹钢琴,会下围棋,会描花样子。(我继母为了打发时间,那时候老绣花)我一看,火就往脑门子上撞……
上大学的时候他想学会计。“不三不四搞文艺,不男不女当会计!”这是我们那个时代的顺口溜。我觉得上大学对他,就是个“废物利用”。
但是,随着年轻增长,弟弟改变了我的观点。他逐渐显露出了属于他自己的天赋!
他是一个是深度的自律的人。随着他长大了,也懂事了。他开始知道自己的责任了。就知道学习了!他每天可以专心致志地学到很晚。
有一次,我带他到北戴河去度假。晚上有难得的烟花表演。但是,他不去。每天晚上他都要看英语单词特训。雷打不动。他女朋友去那里找他玩,他和女朋友一起说了几句话,就接着看书了……
直到三个小时之后。这是他给自己制定的读书计划。发生什么也不能更改计划。
再一个就是情商的问题。不得不说,弟弟是这方面的高手。
好多人以为情商高,就是能说会道的人。其实,大错特错了!所谓情商高,是能很好的融入,认同,和影响他人。可以是不苟言笑的。也可以是样貌真诚的。
我有意识的带着弟弟去见识一个全面的,多元的世界。
无论是我们河北老家的农民,我们机关里的领导,还是外籍的专家,老北京胡同里的大妈,弟弟都能和他们一起迅速的,无差别的融入。他的同理心和带入感是一种天赋!这也为后来他成为一名合格的商界人士打下了基础。
而这两点都是源自他妈妈的影响!妈妈带给他许多优点。
他的做事稳健,趋于完美。
从小看着母亲一丝不苟的描画着衫,让弟弟不能接受一点糊弄凑合。认真执着的态度,说白了就是“坐的住,办事稳”,这是他在学业上取得成绩的关键。同时,作为一个优秀的财务出身的管理者,掌控大型企业他也能手到擒来。
他个性鲜明。魅力十足。
这是他领导力的体现。在他妈妈身上,他看到了如何社交,如何彰显个性,如何赢得他人的信任和尊重。他那漂亮的妈妈,当年就是个社交明星,那可不是让男人金屋藏娇的“小家碧玉”。我父亲是很以有这样的夫人为荣呢!
他自信有决断力。这是领导者的必备。
决断力来自内心的强大。一位在婚姻中让丈夫“捧着”的妻子,让儿子看到了自信的样子。因为这是夫妻双方都很自信的标志。往往是那些对老婆很苛刻抱怨的男人,或是整天强势对待家人的妻子,其实他们的内心都是自卑的。
面对自己,认可自己,和优评自己,都来自满满的自信。这就是刚毅处事,领导力强的基础。在弟弟,其实也是我自己的身上,都看不到自卑和懦弱的东西。什么PUA都扳不倒我们。这也是父母教给我们的人生态度。
注意,这和什么社会成就,财务状况都无关!
继母如今患了海默症,每天都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了。也不知道,她看见儿子如今的成绩会不会高兴,会不会满意,现在,一切都不得而知了。
在继母的世界里,好像没有其它了,只有爱情。
她是那种为爱情而生的人。她退回到自己年轻的时候了!她摸娑着儿子的手,低声清唱着越剧红楼梦里的唱段:“天上掉下个林妹妹,似一朵青云刚出岫……”一字一句都记得清清楚楚的!
这是当年她的丈夫“老滕”最喜欢的戏曲唱段了。如今儿子的相貌,和他丈夫当年,简直就是一模一样呢!“她”的那个“他”,还在眼前呢!
功名富贵,成就财富,在她眼里就是一阵清风。她终日里只想她的老滕!
喜欢打扮的妈妈和不喜欢打扮的妈妈养出的孩子差别大吗?
我的婆婆满脸都像核桃皮,再搭配一双三角眼,其貌不扬吧!大概是她为了弥补自己的先天不足吧,故特别讲究穿衣打扮。外人真看不出她出自何阶层。而她满是自信自傲,常在我面前夸夸其谈,指手画脚,对我横挑鼻子竖挑眼。
她的儿女被她潜移默化了,有过之而无不及。儿子穿衣打扮时尚,颇有“港仔”范儿,女儿出门时浓装艳抹,花枝招展。在家时则破衣烂衫。
我家孩子小时候在奶奶家长大。一样酷爱打扮。婆婆家一直是穷得只有人口再无其它,因为把钱都投入到穿戴方面了。由于爱打扮,她的小儿子年纪轻轻就搞上了对象。出嫁后的女儿则是把时间和精力都用在穿戴方面,家里是脏乱差。我家孩子则是把钱都用在美容或穿戴方面,成了“月光族”“啃老族”。想改变她,难难难!
一家族三代人,全是绣花枕头,只有我的老公例外。因为他是老大,目睹家里穷得叮当响,他不得不干活赚钱,为家里节省钱,习惯了这种生活习惯,他长大后成为一个“吝啬鬼”,花一分钱也心疼。我和他领证时,他穿着露脚趾的鞋。因为习惯成自然了,我也难以改变他的原生态生活方式,任凭他一直以“丐哥”的形象出现在各种场合。他的最大心愿就是买到廉价货。
我的母亲不爱打扮,从小就让我不停地干活。我一直是个“土老冒”,婆家人看不起我。但我活出个样来给自己看,在老公的阻挠声中看房买房装修房,让自己的生活进入小康。而我的婆婆则伸手和孩子们要钱。
因此我认为,打扮是必要的,但在孩子年幼时,还是多培养孩子的劳动习惯好,把时间用在学本领方面好。
喜欢打扮的妈妈和不喜欢打扮的妈妈养出的孩子差别大吗?
我们兄妹三人从小都特别爱打扮,这点基因完全拜我妈所赐,我爸本来是那种大大咧咧,有啥穿啥,不刻意,不太注重形象仪表的男人,但是和我妈生活了十几年,朝夕相处,现在他也被同化了。妈妈爱打扮,影响的不但是孩子,家人,甚至子孙。
我妈年轻的时候心灵手巧,在街上随便看到一件漂亮衣服,只要她里里外外的琢磨几番,把细节记在脑子里,回家再扯上块同样布料,不出一天,准能用缝纫机给你做出件一模样的衣服来。
这里说的打扮可不是化妆描眉,搔首弄姿的那种打扮,几十年前的农村,即使想化个浓妆,却也没那优越的条件。
我妈不会化妆,她的打扮主要体现在穿衣服和外在的干净利落上,本来身材就好,苗苗条条,柔柔弱弱的,但是还那么爱穿,下地干农活一套衣服,回家做饭换套衣服,上街赶集一套衣服,出门走亲戚又是一套衣服……。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天天和土旮瘩打交道,但是我妈却把自己活的像个乡村模特,不管什么时候见她,都是衣装得体整洁,一头短发干净利落的,她也不爱和人扯闲篇,活动范围永远都是田间地头,家舍厨房。最关键的是她不但打扮自己,还打扮我们兄妹三个和我爸。
记得做清楚的有一年流行鸭绒袄,我一个同学的爸爸在外地工作,回来时给自己女儿买了一件最新流行的鸭绒袄。
同学穿着这件新衣服来我家玩了,当时我小,也挺羡慕,但是还没有表现的特别明显,可是我妈上心了,她拉着我那同学左看右看,把那衣服里里外外的翻看了好几遍。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家就多了几块红的和蓝色的鸭绒袄布料,以及好多鸭绒什么的材料,就放在我妈的缝纫机上。
看她一吃过饭就在家又裁又剪,匆匆忙忙的蹬缝纫机,“哒哒哒……”专心致志的,忙碌了一周左右,衣服做成了。
我们兄妹三个一人一件鸭绒袄,哥哥和弟弟的是蓝色男款,我的是红色女款,不管是从花型还是从衣服的线条纹路,哪怕是一个压扣呢,都和我那同学的一模一样,唯一不同的是,我们兄妹三个的衣服做工更精细,颜色更鲜亮。
那时候学校的老师们都爱参照我的衣服给自家孩子打扮,看见我妈的人都问:你咋那么会打扮呢,瞧瞧整天把闺女收拾的跟洋娃娃一样。
在我们村,甚至方圆几个村,大家都知道我有一个会打扮的老妈,我们一家人穿的衣服也永远和别人不一样。
所以在那些物质匮乏的年代,村里人都会扯上几块布料去找我妈帮忙做衣服,大家相信她的眼光,相信她肯定能做出又好看又便宜的服装呗!
我妈的这种爱打扮,确实深深影响了我们兄妹三个。
我哥和我弟,两个男的,却从小都特别讲究着装,去哪儿?做什么?什么场合穿什么款式,搭配什么颜色?
这些方面,他俩根本不需要别人的参考和意见,大眼一扫,自己就知道怎么搭配合理,穿的体体面面,比好多女孩子都有眼光,根本不像我老公,穿什么裤子搭配什么颜色上衣都不懂,只要你一天不干涉他的穿着,他就能把自己整的跟丐帮帮主一样,红配绿,运动衫配尖头皮鞋……
我哥哥都快五十岁的人了,儿子已经上大学,他现在不工作的时候还会穿最时尚大方的牛仔服,运动鞋,头发梳的溜光,胡子刮到青白,比那二八小青年都讲究。
他们兄弟俩这种爱打扮爱收拾的生活习惯也直接影响了他们的家庭,我嫂子和弟媳妇和我妈一样,过日子很精细,在着装打扮上一点不含糊。
但是这种打扮却完全不同于那种浓妆艳抹的姿态,嫂子和弟媳妇也是最多化个淡妆,穿衣得体,简单大方又不失雅致。
我呢,就不用说了,从小我就爱服装,很得我妈的深传,独立生活后,我自己设计的衣服,买的衣服,都被无数的同学和朋友们艳羡。
年轻的时候我就是我周围人穿衣打扮的风向标,这里就不一一表述了,以免有得瑟之嫌。
单说说我十四岁的儿子吧!
上幼儿园时有一次,他奶奶带他去家附近的汗堡店吃汉堡,想着反正在家门口,就不换衣服不换鞋了,换来换去的嫌麻烦,打算领着他去买个小套餐就回家了呵。
但是孩子就是不出门,宁愿今天不吃汉堡了,也得让奶奶把衣服换的整整齐齐,穿上平时做客的衣服,他自己也穿上小皮鞋,新外套,一切收拾好祖孙俩才出门。
从那以后,我婆婆只要出门,她自己穿衣打扮也不再随随便便了,开始注意形象。
现在孩子长大了,不管学习再忙,从来不会蓬头垢面,校服干干净净,散发着淡淡的阳光和洗衣粉的味道。
他自己搭配的衣服不是最贵的,更不一定都是名牌,但是给人感觉却很阳光,干净,舒适,富有青春朝气,也有点潮。
好多人说,孩子还是朴实点好,尽想着打扮会影响学习的,但是我不这么认为,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家长的一言一行潜移默化着孩子,学习和成绩是人生阶段性的目标,但是着装和习惯却会影响人的一生,那么美好的事物,为什么我们做家长的不给予孩子正确的引导呢?所以,我不但从自身影响着孩子,在小学的时候,我还给他报了六年的美术班,现在我的孩子在色彩搭配上远远超过了我。试想未来有一天,两个学霸去面试,一个打扮的舒适得体,充满活力,一个却打扮的平庸繁俗,都一样的能力和人品,面试官会选哪一个呢?所以说爱美是人之天性,喜欢打扮的妈妈和不喜欢打扮的妈妈对孩子影响很大,学着让自己变美也是教育的一部分,客观点说,如果你的孩子他不但成绩好,而且人品好,形象也好,难道这样不更优于那些只知道学习不注重打扮的人吗?感谢您的阅读和支持,欢迎留言评论哦,教育孩子,美学算不算一部分?
喜欢打扮的妈妈和不喜欢打扮的妈妈养出的孩子差别大吗?
区别非常大!那天,孩子从幼儿园跑出来,惊喜地对着我说:“哇!妈妈,你今天好漂亮啊!像个新娘子一样。”我不敢相信这是从一个4岁小男孩的口中说出来的话。也瞬间让我意识到打扮好自己对于孩子的影响力有多大。
生完小宝后,我就开始全职在家自己带两娃。刚出月子那段时间,因为经常熬夜,感觉体力严重不支,黑眼圈也是非常明显。
小宝的睡眠很浅很短,白天总是像打鸡血一样,晚上也是不停地哭闹,因为没人搭把手,我几乎天天熬通宵。
每天早上去送大宝上学,我都是抱着小宝,牵着大宝。因为睡眠严重不足,我早上会偷懒,把孩子收拾得干干净净,自己穿个睡衣就去学校了。
孩子送到学校后,一回来我就要倒在床上睡个回笼觉,小宝就放在旁边让她自己玩,眯会儿后再起来做饭收拾整理家务。
我总感觉早上那短暂的休息是续命,不然自己的身体就像即将耗尽的电池,连蹲下去再站起来都会眼前发黑。这样邋遢的日子,其实我自己也很讨厌,但心有余而力不足。
那段时间,我的注意力也差不多都集中在小宝身上,大宝没太关注。放学接回来,他就自己写作业,洗澡,看绘本,拼积木,睡觉。
因为他知道,妈妈很累,有些事情必须他自己做了。所以说,二胎是让大宝快速催熟的利器。虽然妈妈心疼,但妈妈没办法。
小宝一岁时,大宝的老师在家长群里发了一条消息:“我们幼儿园举办家长亲子运动会,咱们班有没有家长愿意作为家长代表发言的?可以自我推荐。”我想都没想,就回了个:“老师,我愿意。”
可能是老师告诉了大宝,放学的时候,大宝一副不敢相信的样子问我:“妈妈,老师说你要上台发言?你会不会啊?”
“妈妈会呀,妈妈以前一直是学校的主持人哦。”“哈哈哈哈,妈妈,你骗人,你这个样子,你做主持人?”
孩子的一切言行都是出于本能,毫无掩饰的。那一刻,我意识到可能平日里不修边幅的样子确实给孩子造成了一种妈妈很无能的错觉。
妈妈这么邋遢,妈妈只会带孩子,妈妈从来不打扮,妈妈怎么可能敢上台发言呢?这应该是大宝内心的疑问。
看着镜子里大大黑眼圈的自己,油乎乎的头发,深深的颈纹,和疲惫不堪的眼神。这样的状态实在是太糟糕了!
我为了这次发言,特意准备了一下。买了护肤品,开始护肤。说实话,自从生完孩子后,我与这些护肤化妆品都绝缘了,梳妆台上空空如也。
又去楼下理发店把头发拉直,剪了个利落的披肩短发。已经好多年不逛服装店的我去精心挑选了一套时尚干练的连衣裙,经过化妆品店,还买了一支口红和眉笔。
回来简单给自己化了个妆,一岁的小宝像在动物园看猴子一样,围着我转,一直仰头看着我,带着好奇的眼神,可能她也觉得这样的妈妈和平时不一样吧?
我精心准备了演讲稿,晚上在两个孩子睡着后,我对着镜子一遍又一遍,声情并茂地练习,直到自己能够完全脱稿,讲到绘声绘色不出任何差错。
那一刻,我仿佛找回了学生时代热血澎湃的自己。
在大宝亲子运动会那天,园长发完言后,我作为家长代表站上了五星红旗旁边的发言台。“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们,亲爱的家长朋友们,可爱的小朋友们,大家上午好!”
我从容淡然又极富热情地说完了我的发言稿。下台时,5年没穿高跟鞋的我,那几步走得非常自信。台下人山人海,听见了家长和孩子们给了我雷鸣般的掌声。
那天我还特意叫了婆婆帮我去带下小宝,发言的时候,她们就在家长队伍里面,走到婆婆身边时,她看我的眼神都不一样了,别人跟她说:“你儿媳妇演讲的好啊。”婆婆笑得合不拢嘴。
活动结束,家长在校门口排队等待接回自己的小孩,因天气有点热,婆婆带着小宝先回去了。
大宝一出校门,就跟我说:“哇!妈妈,你今天好漂亮啊!像个新娘子一样。”“谢谢宝宝!新娘子?你知道新娘子是什么样子的吗?”“就是妈妈今天这样的,好漂亮的。”
自此以后,我不再穿着睡衣去接送大宝了,把睡前护肤也当成了习惯,还会在送完大宝回来的路上,推着小宝一起去沿河大道晨练一小时,每天大宝放学回来,陪着孩子们一起读绘本,拼积木,玩角色扮演游戏。
“妈妈,你是皇后,妹妹是白雪公主,我就是善良的猎人,等奶奶来了就当七个小矮人,好不好?”然后我们一起像表演舞台剧一样,各自用不同的语气说着自己的词。虽然一岁多的妹妹还不太懂,但是每次都被我们逗得哈哈大笑。
玩完积木或者玩具后,我会让大宝和我一起收纳,每当他蹲下来捡的时候,我发现小宝就会过来捡,然后学着往筐子里放。她真的很爱模仿哥哥的行为。包括吃饭也是,哥哥大口吃,她就大口吃。
正是给予了孩子这样的耳濡目染和潜移默化,让我更加意识到自己作为妈妈,有个干净整洁的着装外表和良好的行为状态以及自律积极的生活态度是多么重要。月初的六一儿童节,大宝作为学校的小小主持人登台表演了,我邀请了孩子的爷爷奶奶来观看孩子的六一演出。
当大宝站在舞台上自信大气地说着主持词,旁边的一位孩子小声地说:”奶奶,他是我们班上的。”
那位奶奶接着就问了一下孩子,“那你敢不敢站上台去主持啊?”“我不敢,奶奶,你不知道,他可厉害了,他是我们班上的识字大王,认识好多字,会背好多唐诗,老师还让他做我们学校的小小播音员。”
旁边有认识我的家长跟我说:“你儿子好厉害,随你啊!还真是有其母必有其子,优秀!”
就坐在这个男孩子旁边的公公婆婆听了这番话,一直跟我说:“孩子还是要自己妈妈带啊!听话些,也培养得好些。”
当时我觉得,虽然自己带两孩子累是累了点,但是看着孩子们一点点地在成长,心里还是很有成就感的。
演出结束,公公说孩子表现不错,要请我们吃大餐。等菜的时候,公公问孩子:“萌萌,你怎么有胆子站上台去主持的啊?”“因为妈妈敢,我就敢啊!”
孩子几乎是不假思索地回答。看来,是我那次学校亲子运动会的自告奋勇给孩子做了一个好榜样。
现在大宝5岁,小宝1岁半,每天接送他们,我都会把孩子和自己收拾地利利索索,每次出门碰到人,都会被夸赞:“你一个人带两个啊?哎哟,还收拾地这么干干净净的,扎实!”虽然自己要提前半小时起床,打理自己和小宝,但是值得!
大宝的变化我也是看在眼里,现在他会在睡前找好自己第二天要穿的衣服,把袜子两只套起来放在枕头下,要穿的鞋子也摆好放在门口,整理好自己的书包。早上闹铃一响,就立马起来自己穿衣服,洗漱。
借用孩子老师的话:“你家孩子以前不管什么活动都喜欢躲在最后面不敢冒头,变成了现在积极主动举手参加啦!”
一个爱打扮的妈妈不仅给自己找回了自信,也让孩子变得更加自信,无形之中传递给孩子自律自信自立自强的人生价值观。我所理解的打扮,不一定是花枝招展和浓妆艳抹,而是干净得体的着装,清新自然的妆容,优雅从容的举止和对孩子正面积极地引导。
这种打扮,不是浮于表面的,一定是内外兼修的。
相信,一个落落大方,自信款款,严格自律,内外兼修的孩子,一定是被“爱打扮”的妈妈所影响的。
打扮,不仅仅是美化身体外表,更多的是丰盈内在灵魂。前者靠化妆品,后者靠多读书。
腹有诗书气自华,你言谈举止中透露的才华胜过任何浮华的打扮。
都说孩子是一张白纸,父母怎么画,孩子就是怎么样?既然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那我一定要努力做到秀外慧中,表里如一,做最好的孩子灵魂工程师。
孩子喜欢的妈妈,不仅仅是外表打扮地优雅得体,也一定是个不断“打扮”(提升)自己内在修养的妈妈!
我是@兔小妞的心灵札记一个用心记录的人,您所理解的爱打扮是怎样的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