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人都是怎么育儿的?
有年秋天,带宝宝去故宫游玩。我们四个大人带一个孩子,但是因为孩子特别调皮,感觉还是很吃力。
但在故宫里,我们看到了一个景象,瞬间震惊了。
一对年轻的外国爸妈,带着三个孩子游故宫。两个男孩儿,一个女孩儿,都是四五岁的年龄,也调皮好奇,但感觉走非常乖巧,跟在父母身后,观赏着故宫的一切。
在休息片刻,等我定睛一看,发现不对,这对年轻的父母不是三个孩子,而是四个。年轻的妈妈,还背了一个背带,怀中有一个看似几个月的婴儿。
一对年轻的父母,要管三个顽皮的孩子,怀中还有几个月大的婴儿,而他们不远千里,从国外到故宫来游玩。这一切让我们感觉不可思议。
因为,他们带着四个孩子。
突然怀中的孩子哭了 ,他们停了下来,这个年轻妈妈就找到一处人少的地方,坐下来给孩子喂奶。而三个大点的孩子也很乖,自顾自的在旁边玩儿着,哥哥照顾着妹妹,竟然有序。没有哭闹,没有打架,而是在开心的玩乐着。
看到眼前的这一切,使我感觉很汗颜。我们一家四个大人带一个孩子,都让人筋疲力尽,而人家一对年轻的父母,要带4个孩子出来游玩。
但通过观察,并不觉得这对父母带孩子忙的焦头烂额。相反,我们倒觉得带一个孩子非常累。
这是中西育儿差异造成的。
中国的父母,把孩子照顾得太周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把孩子当作小皇帝小公主来养,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生怕孩子受一点委屈。结果孩子就养成了这种依赖大人的性格。感觉自己什么事都不会做,也做不好。
国外的父母提倡放养式教育,即使家里有多个孩子,也尽量让孩子完成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饭自己吃,衣服自己穿。自己能干的事情,父母绝不插手帮忙。这也锻炼了孩子很强的自主能力。
难怪国外的一对年轻父母,可以带4个孩子出来,游玩儿了。
外国人都是怎么育儿的?
从小培养小孩的自立、自强、自信都是通用的吧!做小朋友的好朋友,站在小孩的角度多分享自已积极向上的经历阅历!
外国人都是怎么育儿的?
中西方育儿方式确实有很大的不同,其实主要在于观念与教育方式的不同。
1.育儿观念 有所不同中国的一些家庭育儿往往着眼于孩子将来有出息,有个好职业,一生能在顺境中度过。父母对孩子的责任就是让他们生活的好。
西方国家育儿的着眼点在于,培养孩子具有适应各种环境和独立生存能力天的社会人。西方国家的很多家庭都十分重视孩子从小的自身锻炼。孩子的成长必须靠自身的力量。
2.教育方式方法 有所不同中国的一些家长对孩子的教养方法有欠妥之处:在社交上的“过度保护”,生怕别人欺负自己的孩子;生活上的“包办代替”,替孩子穿衣吃饭,拿书包等等,生怕孩子累着;经济上的放任,生怕委屈了孩子,助长了孩子跟风攀比的不良风气。
西方国家的家长比较注重孩子的独立生活能力,特别重视锻炼孩子的吃苦精神。培养孩子坚强的意志。另外,经济富裕的西方国家的家庭,对孩子的零用钱却有严格的要求和规定。还有,西方国家注重培养孩子知错就改的意识。对孩子的缺点绝不听之任之,更不袒护,这一点更难能可贵。
3.两种不同的教育结果中国的儿童、少年乃至大学生,独立生活能力普遍较差,依赖性强,缺乏自立意识;适应环境、应变能力不足,人际关系差;怕苦怕累,只要求别人照顾,却缺乏同情心和帮助别人的能力;社会责任感不强。
西方国家的儿童、少年从小就表现出很强的自立能力。能够适应市场经济,适应社会环境。这恰恰是我们的孩子缺乏的东西。
总结一句话,教育是引导孩子,而不是“教”孩子。我们需要注重的孩子自身的创造力的培养,这条路任重而道远啊!
外国人都是怎么育儿的?
其实大多数的国家的教育方式都是各有不同的,比如说美国在教育方面会更注重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以及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美式育儿大多偏重在这个方向,像大火的steam教育就是这种的。再比如说犹太教育,他们重视的是家庭中父母的榜样作用以及读书,会有礼拜日父亲必须和孩子一起度过之类的规定,也很重视阅读习惯的培养,高中之类会环游世界一年再读大学。那日韩的话会和我们中国差不多,前期都是拼高考,为了好的大学拼命补课之类的。
😄随便答一下哈,因为你的问题可回答范围太广了!
外国人都是怎么育儿的?
(1)上次跟朋友去了一趟新西兰,说一下看到的事情吧。我们是住在一个出租的大房子里,隔壁有个非常热情的妈妈,我只是进门的时候很开心,然后大笑着跟她问好,她就邀请我们去她家吃晚餐,盛情难却啊,然后发现家里有个很小的宝宝,有个女性朋友就跟她聊育儿的问题,我就在旁听。
(2)外国妈妈说自己的奶水不是很多,那孩子饿啊,也不是喝牛奶,而是去订购鲜奶,每天早上送奶工都到家门口送一大桶鲜奶,我看了瓶子,写的是婴幼儿配方的鲜奶,这个母亲心多大,鲜奶回家可能喂一点,让后放冰箱保鲜。没事拿出来直接怼到孩子嘴上,吨吨吨那孩子也是绝了,咕嘟咕嘟的嘬着喝,想想跟国内比一下,那不得先用开水泡热再等温一点了喝啊。
(3)其实说实话也是外国人少的原因,所以鲜奶公司在品控上的把握是必须到位的,生意本来就不多,所以更要珍惜啊。
(4)而女主人说,她丈夫的父母和自己的爸妈都会每个星期来个一两天,就是纯粹带孩子玩,不会干涉孩子的教育啥的。丈夫也不会做“甩手掌柜”,下班了就回家帮忙,但是也没啥好忙的,说完女主人笑了起来,然后我那个朋友又跟她聊中国的情况,说的那个女主人一副Amazing惊呆了的表情。
(5)这样强悍的生长环境,那孩子肯定健康强健嘛。新西兰的医疗,卫生环境等等,真的国内羡慕不来......
1.饮食方面。到了宝宝添加辅食阶段,中国父母喜欢自己动手给宝宝做辅食,觉得既保证营养卫生,又凝聚了父母对宝宝的爱。当然这样是正确的,但也花了我们很多时间。国外的妈妈一般会选择成品的辅食,这样吃多少取多少,既不会浪费又可以节省出来很多时间。
2.孩子玩耍方面。中国父母怕孩子怕孩子把自己弄脏,把好不容易打扫好的家弄脏,限制了孩子玩耍的自由。而外国妈妈会把孩子带到室外,任由他在地下,沙堆里,草丛里嘻戏、玩耍,在家里也会给他们提供玩耍的空间。
3.独立性方面。中国父母,尤其是被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带大的孩子,总是被宠溺着,怕孩子累着,帮孩子穿衣服、喂饭,出门帮孩子拿东西。而外国父母从小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孩子很小的时候就教他们自己穿衣服、吃饭、收拾玩具。
4.生活原则方面。中国父母,尤其是隔代带孩子的长辈会因为自己孩子不好好吃饭追着喂,边吃边玩,拖长吃饭时间,如果孩子不好好吃,饿了随时加餐,想吃就吃。外国父母则会为会自己吃饭的孩子准备好餐具与食物,让他自己吃,待到用餐时间结束,如果孩子不好好吃,会果断收走餐具,而且不会随意加餐,饿着等到下一个饭点。
其实现在中国好多父母也在努力培养自己的孩子,向着好的一面发展。但仍有些家庭因为长辈的参与而,看孩子的人较多,从而对孩子出现溺爱。
外国人都是怎么育儿的?
外国的贵族世家可以延续多少代,而我们的中国有句俗语叫富不过三代,为什么,这就是最根本的教育问题。外国人时于孩子的教育是严格而不严历,放任而不放纵,一代比一代更加努力,一代比一代一成就更高。再回望我们自己,到了第三代我们就哄着,捧着,特怕让我们的孩子受苦了,受屈了。中国的父母对待孩子普遍是俯首甘为孺子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