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路上上连续上坡挂d挡踩油门,挡位提不上去,转速表一下转到3千,属于正常的还是?
这种情况只要仪表盘没有报警灯那就是正常情况。从描述来看题主应该不太明白变速箱各个档位的动力性,咱们就解释一下吧。
变速箱各个档位的特性发动机的动力经过变速箱后传递给车轮,车轮上实际输出的动力决定了汽车的动力,比如同一辆车发动机转速3000时一挡变速比大,发动机转动很多圈车轮才转一圈,结果就是传递到车轮上的动力被放大,但是车速跑不起来。同样在3000转时挂5挡,因为5挡变速比小,而且小于1,所以发动机转一圈车轮可能要转一圈多。其结果就是动力降低了,但是车速更快。
比如上图这个变速自行车,当前的链条配合状态就是减速比小于1,就相当于汽车的5挡,蹬起来费劲,但是蹬一圈车轮能转好几圈。放在汽车上来看其表现为5挡动力弱,但是车速高。
而上图这个链条配合状态就是一个大于1的减速比,蹬好几圈车轮才能转一圈,蹬起来特别省劲儿,但是车速跑不起来。这就相当于汽车的1挡,这个挡位汽车动力很好,但是跑不快。
上坡时自动变速箱不升档转速还高的原因因为爬坡时需要更大的动力,而高挡位时发动机传递给车轮的动力变小,所以发动机就会拉不动,对手动挡来说这时候发动机转速下降,并且伴随着抖动,闷声。就是所谓的拖档。而自动变速箱有一套有效的监测系统,当发现动力不足时自动降低挡位,更低的挡位下发动机传递给车轮的动力更大,这时候车轮的动力满足爬坡需求了,但是更低的挡位需要更高的发动机转速来匹配当前车速,所以发动机转速就会升高。
这个过程就像我们骑变速自行车爬坡一样,平路上挂高挡位,蹬一圈车轮转好几圈,虽然蹬起来吃力但是平路上本身就不需要太大的动力,所以我们能吃得消。当遇到爬坡时我们的双腿就开始酸了,于是要换到低档位,这时候蹬起来特别轻松,但是为了保持当前速度我们不得不加快双腿蹬车的频率。
这就是为什么上坡时变速箱不升挡,因为动力不允许再往上升了,只能降档,而降档后带来的结果就是动力够了但是发动机要提高转速来匹配当前的车速。
山路上上连续上坡挂d挡踩油门,挡位提不上去,转速表一下转到3千,属于正常的还是?
用公式来说
F(牵引力)=P(功率)/V(速度)
功率一定,若要牵引力变大,速度便降低。
速度降低,或者说是不升高,自然不升档位。
简单来说低档位牵引力大,高档位牵引力小。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