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悟空成斗战胜佛后观音大还是孙悟空大?

孙悟空都成佛了,是不是比观音地位要大些了?

毫无疑问,斗战胜佛比所有菩萨都大。最后一回书“径归东土,五圣成真”中,效仿《水浒传》给佛门排了一个座次。其中,斗战胜佛排在第四十八位,佛的最后一位,观音菩萨紧随其后,位居第四十九位,菩萨第一位。不多不少,不偏不倚,孙悟空就在观音菩萨之前一位。

孙悟空因为保护唐僧西天取经立下奇功,因而最终成佛,位居观音菩萨之上。但是,如来佛祖这场佛法东渐大业,却是观音菩萨具体操作的,功劳也不小,佛祖为何封唐僧、孙悟空为佛,也奖励了猪悟能、沙悟净,为何不给观音菩萨“升官”呢?观音位居菩萨第一位,稍一“提拔”就能成佛,以资历论,岂能让斗战胜佛力压一头?

唐僧为何成佛

《西游记》中,唐僧的身世十分神秘,仅是因为借用了玄奘《大唐西域记》,吴承恩才写了这一笔:“他父亲陈光蕊,中状元,官拜文渊殿大学士”。同时还交代:“他外公见是当朝一路总管殷开山”。

给唐僧设计这样的身世,其实是以唐朝故事为文本,暗藏朱元璋所开朝代的事。殷即“朱”,开山者即开山太祖。“光蕊”,显然是一个虚构的名字,其寓意就是明朝。光即光明,书中说“光明”之处非常多,是佛门的代称,也是明的符码。蕊即花蕊,花蕊有香,《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一脉相承,都以“天香”暗指因吃了神仙冷香丸而出世,又与佛门极有渊源的朱元璋。这是题外的话,本回答按下不表。

《西游记》中的唐僧,其实是一个“无父”之人,这是沙僧说的。大战流沙河时,沙僧以一首长篇叙事诗,给猪八戒讲述了自己的身世。这首叙事诗讲的是如来佛祖的修行过程,是其修金身罗汉之世。所以,沙僧最终是金身罗汉。

沙僧说自己得道之后,“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婴儿就是唐僧,姹女是未出闺阁的美少女。木母、金公此处指的是猪八戒、孙悟空,唐僧的这两个徒弟,都是观音奉如来佛祖的法旨放出来的。唐僧的母亲尚未出阁,就有了“婴儿”,唐僧岂不是“无父”之人?

正因为此,后来便有人(疑似佛门中人)便以杨景贤的长篇大剧《西游记》,伪托了一段“陈光蕊赴任逢灾,江流僧复仇报本”故事,塞进了吴承恩的原著之中。

孙悟空、猪八戒也是“无父”之人,沙僧的身世也是一个谜团,其实也应当与师父师兄一样,还是“无父”之人。吴承恩为何把取经四人写成“无父”之人呢?这是因为,如来佛祖本身就是一个“无父”之人,他是从孔雀腹中度化成佛的,剖开孔雀背这才飞到灵山成佛。

第十一回“还受生唐王遵善果,度孤魂萧瑀正空门”中,“记载”的是唐高祖武德七年的一次佛道之争,力主“止浮屠”的傅奕,就说佛教是“无父之教”。傅奕所言,并不是实指佛没有生父,而是“佛逾城出家,逃背其父,以匹夫而抗天子,以继体而悖所亲”。

从生理角度讲,“佛”还是有父亲的,如果一定要给唐僧找一个父亲,其实就是“佛”。所以,唐僧是“金蝉”转世。第九十八回“猿熟马驯方脱壳,功成行满见真如”中,写了一个“金蝉脱壳”的故事,唐僧的本尊其实就金蝉,金蝉便是如来佛祖。蝉禅谐音,《西游记》引述《后汉书·西域记》,说如来佛祖修得丈六金身,便是“金禅”

沙僧在流沙河吃了九个取经人,都是佛祖九世之身搞佛法东渐未能成功的暗喻,唐僧就是第十世东渐佛法之“金禅”。吴承恩妙解蓝本故事中的“江流儿”,套在金禅本尊之上的皮囊在凌云渡随江流儿去。

金禅(蝉)脱壳,意味着蜕变,佛法必须自我觉悟,自我改造才能蜕变东渐。唐僧即佛祖之十世金身,他成佛即意味着佛祖在东土成佛,佛法在东土大唐立住了根基。如此,孙悟空又是什么来头,他为何也能成佛而力压观音菩萨呢?

孙悟空是如来佛祖之心

既然佛法东渐九世都未成功,那就成了如来佛祖久远的心愿了,因而,化出一个心猿,保护金禅东渐佛法。也是因为这个心愿经历九世之劫,因而渐成心魔。如来佛祖是有“二心”的,真假美猴王就是佛祖之二心。故而,灵山辩猴这回书的回目就是“二心搅乱大世界,一体难修真寂灭”。去除心魔,留下心愿,佛法才能完成东渐大业。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空门即佛门,“悟空”即悟佛门之道。悟到空处自寂灭,寂灭即涅槃,“菩萨见寂灭法”,“知一切法皆悉寂灭”。去相故言寂灭,《西游记》中概述了佛之成佛的过程,先是“老子化胡为佛”,然后修金身罗汉,修菩萨道,然后成佛。“金禅(蝉)脱壳”、“悟空”成佛,都是佛祖成佛

这个过程,同样隐藏在沙僧流沙河的自述之中。沙僧说:“万国九州任我行,五湖四海从吾撞。皆因学道荡天涯,只为寻师游地旷。常年衣钵谨随身,每日心神不可放。”此时的沙僧,就是个行者,化缘四方,衣钵乞遍万国九州、五湖四海,故而,大师兄是行者,二师兄后来做了净坛使者。“因此才得遇真人,引开大道金光亮”。真人,即道家张天师,明代起不封张天师而封张真人,《西游记》中之于佛而言,太上老君就是他们的“天师”。

“金光亮”,出自《后汉书·西域记》:世传明帝梦见金人,长大,顶有光明,以问群臣。或曰:"西方有神,名曰佛,其形长丈六尺而黄金色。"

吴承恩则说,如来佛祖修得丈六金身,被孔雀一口吞下,从孔雀背上出世,然后飞到灵山成佛。也就是说,沙僧修到“金光亮”时尚未成佛,而是丈六金身罗汉。此时,沙僧就已经为佛法东渐,与道家争夺灵霄殿而作准备了,所以,他“先将婴儿姹女收,后把木母金公放”,婴儿、木母、金公取经人,白龙马则是借用的汉明帝那匹驮经白马。汉明帝刘庄曾经被封为东海王,皇帝是龙,《西游记》中的龙王典出《后汉书》,那匹白马就是洛阳白马寺的“白龙马”

准备了佛法东渐之人,沙僧便“南天门里我为尊,灵霄殿前吾称上”。《西游记》的玉帝并不是在道家天庭中的皇极凌霄殿,而是在灵山的灵霄殿。沙僧都打到南天门之中称尊,在灵霄殿前“称上”,这不就是“孙悟空大闹天宫”吗?

沙僧是如来佛祖之金身罗汉之躯,孙悟空也是佛祖自己,是以佛法东渐为工业而修得的“佛”果。如来佛祖在西天雷音寺中,佛法不东渐,“南儋部州”谁知道他是“佛”?

其实,不必纠结所谓的四大部洲,这只是佛界诞生于道界的一个抽象的地理概念,说白了,东胜神洲、南儋部州都是“东土大唐”。相比而言,佛祖所居之西牛贺洲的“贪淫乐祸,多杀多,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远超南儋部州。狮驼山、狮驼国杀伐骇人,阿傩、伽叶公然索贿,众比丘圣僧念一遍经,强索舍卫国赵长者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尚不知足,唐僧在两界山为镇山太保家念经超度亡魂却分文不取。

佛祖心魔未除,如何东渐佛法,如何真正成佛?孙猴子从菩提祖师那儿下山,祖师恶毒警告:“你这去,定生不良。凭你怎么惹祸行凶,却不许说是我的徒弟,你说出半个字来,我就知之,把你这猢狲剥皮锉骨,将神魂贬在九幽之处,教你万劫不得翻身!”

孙悟空此去果然是大闹四海千山、九幽十类,要赶走玉帝,重回灵霄殿,这些都是“惹祸行凶”。祖师一定知道,孙悟空将西天取经,这件事当然也是“定生不良,惹祸行凶”。

故而,孙悟空即佛祖之心猿,又是佛祖之心魔,五行山下定心猿,是被道家“强制改造”五百年。孙猴子是佛祖之心,经历九九八十一难,经历“悟空”、蜕变,然后南儋部州才知道有这么个西天之佛。《西游记》寓意:佛若不自我觉悟,那就不要来东土了。

孙悟空即如来佛祖

这样讲,是不是越说越玄乎了呢?其实不然,《西游记》中就是这样的文本逻辑。“老子化胡为佛”在书中多次写到,意思是老子出函关到达西域,以道家教化胡人,胡人因而创立了佛教。这段历史,原本是道家因佛法东渐后,佛门之势迅速膨胀,因而编造了“老子化胡为佛”。佛门十分不服,自两晋时期起,就引经据典予以驳斥,而且,每次都大获全胜。

上文讲到的“度孤魂萧瑀正空门”就是历史上佛道之辩的一次真实记载,当时虽然是傅奕占据上风,但因佛法再次东渐,还是宣告傅奕以失败告终。佛法能东渐大唐,是因为采取了非常手段,以“唐太宗魂游地府”这样的把戏“教化”了“刘全(刘人王)”。

《西游记》开篇立言,为历代道家大败而找出了反败为胜的重大证据:世界万物均源自于道,道同样孕育了佛教,佛源流于道之灵根。所以,第一回的回目就是“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因道之灵根的孕育,才有了佛界的四大部洲,佛才有可能在“十洲之祖脉,三岛之来龙”的花果山修持心性。那么,佛在花果山什么地方修持心性呢?就在太上老君的八卦炉中。

花果山顶的巨石“其石有三丈六尺五寸高,有二丈四尺围圆。三丈六尺五寸高,按周天三百六十五度;二丈四尺围圆,按政历二十四气。上有九窍八孔,按九宫八卦。”这一组数据,讲的就是道家之“周天”以及因周天运行而导致的二十四节气,也就是“天真地秀,日精月华”。而且,也道明了这块巨石是“九宫八卦”的老君炉。

孙悟空从老君炉中化出,就是“老子化胡为佛”,以“悟空”之寓意,孙悟空就是佛。《西游记》中的佛,既指一切佛,又特指释迦牟尼佛尊者。狭义上讲,老君八卦炉中化出的就是如来佛祖。如来佛祖即释迦牟尼佛,又为何姓孙呢

此处,我引述一段唐代不空和尚翻译的《毗沙门天王随军护法仪轨》,看看佛为何姓孙:

唐天宝元年壬午岁,大石康五国围安西城。其年二月十一日有表请兵救援,圣人告一行禅师曰:安西被大石康五国围城,有表请兵。安西去京一万二千里,兵程八个月,即无朕之所有。一行曰:陛下何不请北方毗沙门天王神兵应援。圣人云:朕如何请得。一行曰:唤取胡僧大广智即请得。

菩提祖师给美猴王取名时说:“你身躯虽是鄙陋,却像个食松果的猢狲”。猢狲即“胡僧”,之于东土大唐而言,来自西域之佛,可不就是“猢狲”吗?食松果,即佛修罗汉之寓意,即“罗汉松”。故而,孙悟空在灵山变松树,就被赶出山门,此时的佛,依然是刚刚学道有成的金身罗汉。沙僧出场时,书中写他的相貌,其实就是“猢狲”。

猢狲即佛即孙悟空,孙悟空其实就是如来佛祖。胡僧完成佛法东渐,便在东土成佛。观音菩萨不过是在佛祖的安排下,帮助自己完成了这样的心愿。其实,《西游记》中的观音菩萨对佛祖也颇有微词,曾经在收白龙马时大骂孙悟空是“大胆的马流,村愚的赤尻”。骂孙猴子,即是骂如来佛祖。

因而,孙悟空回应观音菩萨“活该一世无夫”。把孙猴子的话谐音来读,则说的是观音菩萨“一世无佛”。南方方言中,佛、夫近音。佛祖成佛,难道还能让观音超越自己?观音菩萨在《西游记》中,是佛道两界的和平使者,救苦救难的观世音。即便没有成佛,但在民间的声望却远高于一切佛。

南无阿弥陀佛,咱们也可以理解为南儋部州没有阿弥陀佛。吴承恩破除迷信,崇尚大道。

孙悟空成斗战胜佛后观音大还是孙悟空大?

如果只从级别上来说,肯定是孙悟空要大。

修习佛法有成后会有三个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佛、菩萨、罗汉。这三个级别的区别在于达到的成就不同:

1.罗汉是达到自觉的修道者。“自觉”就是自己已经觉悟。

2.菩萨是达到自觉和觉他的修道者。“觉他”就是能够让他人觉悟。

3.佛是达到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修道者。“觉行圆满”就是所明的道理已经圆满无缺了。

可以看出,菩萨在修行上还要差佛一着,从这个角度来看,作为佛的孙悟空在级别上是比作为菩萨的观音要高的。

但是事情并没有那么简单。西游记中的神仙体系是世俗文化的反映,就像在世俗中级别高的并不一定就意味着地位更高、权力更大一样,对于佛和菩萨也不能这样简单地来分别。

首先我们来看佛和菩萨的职能。“佛”是传播宇宙真理的人,菩萨是佛的助手,帮助佛传播真理、教化世人,他们之间的关系相当于教授和助教。

在传说中,佛的世界分为东方净琉璃世界、娑婆世界和西方极乐世界,三个世界的老大依次为药师佛、释迦牟尼佛、阿弥陀佛。每一尊佛都有两个最主要的助手,站在佛的两边,佛教中称为“胁侍”,其中站在佛的左边的菩萨地位更高,他不仅帮助佛传播真理,而且是佛的继承人,相当于“候补佛”。

其中,药师佛的“胁侍”是日光菩萨、月光菩萨,释迦牟尼佛的“胁侍”是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弥陀佛的“胁侍”是观音菩萨和大势至菩萨。

这样我们就清楚了,观音菩萨是阿弥陀佛最大的助手,也是他的继承者,阿弥陀佛涅槃后,菩萨就是西方世界的佛,其重要地位和实际权力就不用多说了。

所以,总结来看,虽然孙悟空成了佛,但是他是没有和观音叫板的资格的。

孙悟空成斗战胜佛后观音大还是孙悟空大?

  孙悟空与观音菩萨都是西游世界中的重要人物。之所以说是重要,不仅仅因为他们出场的戏份多,更因为他们本身在仙界就具有崇高的地位。

  在诸多玄幻小说、聊斋故事中出现的一些妖怪、神仙,其实都是仙界相当低级的一些妖、仙。就算是大名鼎鼎的铁拐李、吕洞宾等八仙,在孙悟空、观音菩萨面前,都是晚辈的晚辈,根本不在一个档次上。

  我们要想弄清楚取经成功后,孙悟空与观音菩萨谁的地位高,首先要弄明白,在取经成功前,两人谁的地位高。

  或许有朋友会认为,在取经成功前,两人的地位还用得着相比吗?当然是观音菩萨高,孙悟空低!

  事情真的这样简单吗?

  没有这么简单。

  孙悟空在西游世界中是由道入佛,他先是在天庭工作,后来才投靠灵山佛派,为如来、观音打工。也就是说,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期和取经中、取经后,其地位有着重大变化。

  孙悟空上天后,第一个职务是弼马温。很多人因为受到电视剧影响,觉得弼马温是个极小的官,其实,在原著中,弼马温是一殿之主,马在古代更是战略物资。

  当然,弼马温这个职务再大,也大不过齐天大圣。

  原著中,说孙悟空做了齐天大圣之后,和五方五老称兄道弟。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事实上,大闹天宫之前,孙悟空和五方五老中的任何一位都没有正式接触。像如来佛祖、东方崇恩帝君等等天尊高手,孙悟空都无缘拜见。

  在天庭,孙悟空的真正地位当比五方五老略低,比五老之下的六司又要略高一些。像孙悟空见六司之首的寿星,就是一口一个老弟。

  在大闹天宫失败之后,孙悟空沦为囚徒,被削去仙箓,自然,齐天大圣的封号也被削除。

  在参加取经行动后,孙悟空虽然不再是妖仙,但是,徒有仙箓,却没有职务。

  他几次上天,天庭诸神称其为“大圣”,其实是一种客套。事实上,玉皇大帝只是同意如来佛祖重新起用孙悟空,并没有恢复孙悟空齐天大圣的封号。

  于是,在取经行动中,孙悟空真正有的,就是佛家仙人一个身份。

  等到取经成功之后,他被封为斗战胜佛。在第100章诸佛诵念名单中,孙悟空排名在48位佛最末一名。观音菩萨名列菩萨中第一名,仅次于孙悟空。

  也就是说,《西游记》中孙悟空在仙界的身份一共有三次重大变化:

  齐天大圣时,名义上与五老相当,实际上略低于五老;取经途中,大圣封号实际被削除,沦为佛教普通仙人;取经成功后,因战功卓著,孙悟空进阶成为佛级仙人,进入灵山佛派高层。

  

  至于观音菩萨,她在西游世界的身份,前后没有变化。要注意的是,观音菩萨在西游世界中,除了拥有佛派中的菩萨身份外,还拥有天庭任命的第一重天五方五老中南海南极观音的身份。

  也就是说,在佛派,观音菩萨是第一菩萨,排名在诸佛之后。

  在天庭,观音菩萨是五方五老之一,排名仅次于如来,远在诸佛之上。

  两人比较,大闹天宫之前,孙悟空与观音菩萨名义上地位相当——五行山初见观音时,孙悟空渴望观音救援,于是大赞观音大慈大悲,但是,言谈间并无居下位者的谦卑——实际上孙悟空有职无权,略有不如。

  取经途中,孙悟空地位暴跌,沦为观音菩萨的真正下属。

  取经成功后,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在灵山佛派内部,他的地位已经比观音菩萨高。

  虽然《西游记》中讲佛派有三千诸佛,但是,此佛与斗战胜佛之佛不同。

  佛,在原著中可以是对灵山佛派仙人的统称,有时候也笼统称其为菩萨。于是,灵山就有三千诸佛,沙和尚明明是金身罗汉,也被称为金身罗汉菩萨。

这是表示佛派众生平等的观念。事实上,在宣扬众生平等的同时,西游世界的佛派也有着分成明确的等级。

  佛为最高级仙人,经历无尽岁月,仅仅有48位佛;菩萨为第二等级仙人,四大菩萨领衔,估计人数在百名左右;罗汉为第三等级仙人,十八罗汉为首,共五百名;揭帝为最末一级仙人,共三千名。

因此,斗战胜佛孙悟空在佛派地位高于观音菩萨,这点毫无疑问。

  不过,就整个仙界来说,观音菩萨还是五方五老之一,与如来地位等同。孙悟空却仅仅是五方中西方派系中的下属仙人。故孙悟空在仙界的总体地位,依然比观音菩萨要低。

孙悟空成斗战胜佛后观音大还是孙悟空大?

这个问题可以从两方面回答:从封号论,佛比菩萨大。即:斗战胜佛比观音菩萨大;但从实权而言,观音菩萨的资历、声望和地位远远高于孙悟空,即:观音菩萨比斗战胜佛大。

接下来我就详细说明一下。在《西游记》第100回的最后,有一张灵山集团的座次排位顺序表。其中,受封后的唐僧和孙悟空排在诸佛最后,而观音尊者则是菩萨中的排头兵——南无金海光佛。南无大通光佛。南无才光佛。南无旃檀功德佛。南无斗战胜佛。南无观世音菩萨。南无大势至菩萨。南无文殊菩萨。南无普贤菩萨。由此,我们得知,如果按照果位来排座位的话,观音是要坐在唐僧和孙悟空后边的。因为唐僧和孙悟空是佛,观音是菩萨。但是果位靠前,并不代表着地位也能随之尊贵。人缘好不好,那不是靠封出来的,那得是靠自己的真本事混出来才可以。观音菩萨,即七衣仙女口中的”南方南极观音“,她位列“五方五老”,在王母娘娘的蟠桃盛宴上,观音菩萨是可以和如来佛祖享受同等礼遇的。而且,观音菩萨不光是玉帝和王母的座上宾,她还是三十三天之上离恨天兜率天宫太上老君的常熟客——观音的坐骑金毛犼有个紫金铃,就是老君送给她的;二郎神和孙悟空PK的时候,观音与老君一同观战,观音说我想帮助二郎神,拿玉净瓶砸猴头一下。老君听闻赶忙拦住:“你这瓶是个磁器,能打着他便好,如打不着他的头,或撞着他的铁棒,却不打碎了?”随即从左胳膊上取下来金钢琢,往下一丢。替观音完成了这次打击猴头帮助二郎神的任务。试问,在诸神众仙之中,还有谁能让老君如此上心的,恐怕,也只有观音菩萨了。从权利划分的角度,观音菩萨,是大权在握的灵山集团落伽山分公司的一把手。落伽山产业园被划给观音菩萨亲自打理,是经过玉帝和如来双重批准的,并且她还有权自主招聘录取员工为其服务。像她的一号大秘书惠岸使者木吒,二号生活助理捧珠龙女,三号财务总监善才童子,四号保安队长熊罴精,那都是在册有编的落伽山正牌员工。反观斗战胜佛孙悟空——“斗战胜佛”这个封号,顾名思义,是灵山集团总部的一号打手,最高待遇也就只能做个保安大队长。灵山集团的主旨是劝人向善——至少,表面的口号是这样。所以灵山的安保部只能是清水衙门,孙悟空并不能像从前没有封佛时候那样想打就打,先用武力再拼智力。他在封佛之后,每个月就只能领点死工资,根本没有赚外块的机会和灰色收入。虽然从表面看上去,观音菩萨似乎是低了孙悟空的斗战胜佛一级;但是在实际上,观音菩萨的各项指标都远远超过孙悟空。所以说人嘛,还是务实一些的好。

(无论是哪个版本的西游故事,孙悟空在观音菩萨面前均是毕恭毕敬)

孙悟空成斗战胜佛后观音大还是孙悟空大?

在西方佛门的序列当中,孙悟空成为斗战胜佛之后,比观音菩萨要大。

在西游记原著第一百回,结尾的时候,有一个西方3000诸佛诵念名单的环节,在诵念名单当中,孙悟空排名第48位,仅次于唐僧。观音菩萨排名第49位,在孙悟空之后。

在观音菩萨之后,是大势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这三人与观音菩萨一起,共称为西游记当中的四大菩萨。

其他的菩萨,比如在原著中出现过的灵吉菩萨,大圣国师王菩萨,地藏王菩萨,都没有在颂念名单当中出现。

这是因为他们都不是四大菩萨,没有资格被念到名单。

西游记中的佛门与现实中的佛教不一样,现实佛教当中,佛菩萨,罗汉都只是果位的一种,没有高下之分,这体现了佛教众生平等的观念。

但是在西游记原著当中,却并非如此。

西游记当中的佛教等级森严。像大鹏鸟身为如来佛祖的便宜舅舅,他到达灵山时有500罗汉出门迎接。

孙悟空因为青牛精的事情到灵山时,想直接进入,被四大金刚拦住。

一个重要原因,是当时孙悟空在佛门没有果位,又因为大闹天宫被剥夺了齐天大圣的封号。因此尾巴被四大金刚鄙视。

在西游记当中,佛是最高等级,灵山原本有46位佛,在唐僧,孙悟空成佛之后,一共有48位,在诸佛诵念名单当中,他们每一位的名字都被念到。

第二个等级是菩萨,只有四大菩萨被念到。

第三个等级是罗汉,没有一个人的名字被念到。最低的等级是揭谛,更不会被提起。

因为猪八戒,沙和尚,小白龙是初次加入灵山,因此在诵念名单的末尾,也加上了他们三人的名字。

他们名为净坛使者菩萨,金身罗汉菩萨,八部天龙广力菩萨。

这里的菩萨并非是佛派的果位,而只是西游记,对于佛派神仙的尊称。就如在取经路上,唐僧称女性为女菩萨。许多人称唐僧为老罗汉,佛爷爷一样。

当然,如果放在整个天界仙界当中。斗战胜佛孙悟空的地位远不如观音菩萨。

这是因为观音菩萨不但是佛门当中的菩萨,更被玉皇大帝任命为南方南极观音,乃五方五老之一。

她是南赡部洲诸仙之主,在天庭的地位和如来佛祖并列。与他同列的,还有北方北极玄灵,即真武大帝,还有东方崇恩帝君,黄极黄角大仙等等。

正因为观音菩萨还有第二重身份,地位尊贵,所以孙悟空在见到其他菩萨的时候,态度颇为傲慢,见到观音菩萨的时候,却匍匐下拜,行弟子之礼。

孙悟空成斗战胜佛后观音大还是孙悟空大?

孙悟空封为斗战胜佛后名列佛末,而观音在菩萨中排首,若要问谁大?

观音:我排第二吧?

孙悟空马上就得把头摇得跟拨浪鼓一样:菩萨,你给老孙留点条活路,我还想多念几年阿弥陀佛!

真要按照《西游记》的设定论起来,孙悟空真没观音大,原因有三。

一、修炼差距

孙悟空大闹天空的时候,曾经想坐玉皇大帝的位置,谁坐还不是一个坐?

如来明明白白的告诉他,没经过无数次天雷滚滚、风吹雨打的历劫,那就是个没断奶的孩子,猴子连第一个五百年的劫都没度过,凭什么跟玉帝抢位置?是谁给他的勇气?

气死佛了!

玉帝自幼修持,苦历过一千七百五十劫,每劫该十二万九千六百年,孙悟空那时还是炼天石里面的一团混沌气而已,闹哪样?

太上老君西出函谷关,化胡为佛,即使从这算起,孙悟空比起观音来,都算是一个乳臭未干的小屁孩,观音走过的套路比孙悟空吃的盐还多。

孙悟空最大的本事凭借如意金箍棒大杀四方,没了金箍棒他啥也不是,说白了就是靠蛮力吃饭!

孙悟空的蛮力明显是有极限的。

当初太上老君的金银童子下凡,自称金角、银角大王,要找孙悟空的麻烦。孙悟空拿了太上老君炼的武器,偷吃了仙丹,又在八卦炉里炼成了金刚不坏之身,结果不知感恩,把老君推了个倒栽葱,良心都被狗吃了吗?当初被哮天犬咬不是没有原因的。

孙悟空不是力大吗?银角大王就来了个借力打力,召来万佛山须弥山、菩萨山峨眉山、人皇山泰山,三山压顶,结果就把孙悟空压了个七荤八素,红的白的凑了一桌,差点一命呜乎。

孙悟空本是佛门中人,所以须弥山、峨眉山对其不伤根本,但加上一座人皇山,那就完犊子了。

孙悟空曾与猪八戒讨论过背唐僧的问题,猪八戒说唐僧是“骨肉凡胎,重似泰山”,孙悟空则说“遣泰山轻如芥子,携凡夫难脱红尘”,唐僧小身板能有泰山重?

什么是红尘?就是人间热闹,有好也有坏,充满各种原罪,所以如来才说“南赡部洲者,贪淫乐祸,多杀多争,正所谓口舌凶场,是非恶海”,只有跳出红尘,才能脱胎换骨,修成正果,简单说来就是与过去不好的自己做个告别。

孙悟空不敢背唐僧一个筋斗就去了灵山的原因就是在此,背唐僧如同背了整个人间,是在挑战区分仙、人之间的规则,所以人皇山泰山压下来,孙悟空完全没了脾气。

孙悟空的蛮力在观音面前不值一谈

孙悟空被红孩儿烧得屁滚尿流,只好前去观音那里求助。

观音将玉净瓶抛在莲池里打了滚,结果孙悟空使出了吃奶的劲都拿不动,观音笑着教训了孙悟空一顿:“共借了一海水在里面。你那里有架海的斤量?此所以拿不动也。”

孙悟空可是猴精,这话可真唬住了他,观音一向不显山露水的,真要动起真格来,自己是哑巴吃黄连,有苦说不出。

观音的实力深不可测,借一海之水可是大神通,孙悟空还真没这本事,至于孙悟空引以为傲的七十二变,谁还不会呢?观音就曾变过老和尚给唐僧送袈裟,幻作老婆婆送了孙悟空一个黄金头箍棒,化成蛇精凌虚子收服黑熊,扮作真真吊了猪八戒一夜。

以修炼和神通来说,观音可以吊打孙悟空三条街!

二、天庭实职

在《西游记》中,灵山位于西牛贺州,由如来打理,受天庭管辖,也就是说,玉帝才是三界的老大。

天庭开源势力便是三清,由元始、灵宝、道德三天尊构成,其弟子封号大罗,旁门则封太乙,因此猪八戒的大罗金仙比孙悟空的太乙金仙含金量高多了,猪八戒可是三清的嫡系传人。

三清之后是四御,北极紫微大帝、南极长生大帝、西方太极天皇大帝、东极青华大帝。

紧接着才是五方五老,西天佛老(含燃灯、如来、弥勒)、南方南极观音,东方崇恩圣帝、北方北极玄灵,中央黄极黄角大仙。

从此可以看出,如来虽是灵山的老大,在天庭的地位却与观音齐肩,同是天庭分封一方的诸侯。

孙悟空也曾被天庭封作弼马温、齐天大圣,都是有名无权的闲职,不如猪八戒掌管天河水兵的天蓬元帅,甚至不如沙僧作为玉帝的近卫的卷帘天将,自然不如五老之一的观音。

当孙悟空取经完成,被如来封作斗战胜佛,实则从属于西方如来势力,地位远远不如天庭认可的五老之一的观音。

如果参加蟠桃宴或者盂兰盆会,如来、观音都能坐在前席与三清唠嗑,而孙悟空只能与李靖等人称兄道弟,这就是差距。

三、灵山封佛

孙悟空取经后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排在灵山佛末,看似压菩萨之首的观音一筹,其实地位还是不如观音!

菩提老祖传给孙悟空修炼功法就曾提过,“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很显然,神佛都是靠自身修炼而成,是达到某种境界后的正果,所以唐僧、孙悟空的佛位都是水货,那是灵山如来封的。

如来是天庭承认的西方佛老之一,拥有对灵山的自治权,权势相当于天庭的在封诸侯。

如来封佛相当于诸侯给下属升了个官,属于地方官职任命,比起观音受中央政权天庭所封的五老地位,根本没法比。

观音、如来是天庭认可的西方、南方的佛界大能,而孙悟空是如来封赐的佛,其性质上从属于佛徒。

虽然说佛没有先后大小,但孙悟空这佛位显然不是修炼得到的正果,而是保护唐僧取经有功得到的赏赐,如来封佛此举说好听点叫提拔新人,说难听点叫拔苗助长,名不正言不顺呀!

孙悟空排名比观音高一筹只是因为依照灵山佛、菩萨、罗汉等的排列习惯造成的误读,相当于齐天大圣这名号,看似与玉帝并肩,还压三清一等,压根儿就不是那么一回事。

孙悟空的斗战胜佛,还真比不上观音菩萨的地位高,不信?如果孙悟空闹着要搬去普陀山住,观音山照样一巴掌把孙悟空再关个五百年!

结语

孙悟空修炼成仙到取经完成封佛不足千年,相对于玉帝、三清、如来、观音等神佛历劫无数的岁月来说,完全只是沧海中一朵浪花,而孙悟空除了七十二变外基本无其他神通,这是修炼不足的硬伤。

天庭认可的佛界大能是以如来为代表的西方佛老和南方观音菩萨,两者地位没有高低,因此孙悟空作为如来的下属,地位是低于观音的。

孙悟空的佛位看似排在菩萨之前,实则是如来因孙悟空取经有功所给的赏赐,并非是孙悟空凭自身修炼而成的正果,因此斗战胜佛又是个虚名,显然不及有实权的菩萨之首的观音。

无论从天庭还是灵山的角度来说,孙悟空封佛后仍然没有观音大,光凭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无碍大悲观世音菩萨这称号,就知道斗战胜佛很寒酸了!

观音很大,孙悟空很小。

(图片均来自网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