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里贾氏为什么喜欢李固?
贾氏和李固本来就是一对,贾氏原本就应当是李固家里人,卢俊义插上一杠子,算怎么回事?如此说来,是不是贾氏在嫁给卢俊义之前,就与李固是一对有情之人,卢俊义依仗财势横刀夺爱?书中是这么写的吗?
贾氏、李固姓名藏玄机《水浒传》除了梁山三十六天罡,加上地煞中的孙立、杜迁,以及晁盖是有蓝本的人物外,其他各色人等都是施耐庵的原创。而且,蓝本人物也以多处修改了人名、绰号,更为一百单八将配以星号,编织故事等手法,完全赋予了全新的内涵。因此,我坚决主张《水浒传》是一部原创小说。
卢俊义的老婆贾氏,大管家李固肯定是施耐庵原创的人物,是为了故事的需要而特定设计的两个小配角。因此,在这两个人物的身上,必定要赋予一定的含义,不仅仅只是为了配合梁山计赚玉麒麟。这其中的含义,首先是在他们的姓名上做文章。
贾氏,其实照应的是卢俊义的职业,贾,此处应读作“古”,是商贾的贾。卢俊义是当铺老板,标准的商人,所以,他的老婆就是“古氏”。如此说来,贾氏与卢员外岂不就是天设地造的一对吗?
但是,别忘了,李固的“固”字是怎么写的,四周是紧闭的院墙,“古氏”就深锁其中。所以说,贾氏原本就是李固家中之人。既如此,贾氏又为何做了卢俊义的老婆呢?这就得脑补一番了,是不是卢员外强行拆散了这样一对情侣呢?
书中写道:“(贾氏)乃是卢员外的浑家,年方二十五岁,姓贾,嫁与卢俊义,才方五载”。这句话深藏玄机,其中就隐伏了贾氏、卢俊义、李固之间的“三角”关系,竟然暗藏着一段历史隐秘。
怎么回事呢?
燕小乙一语破天机卢俊义被吴用设计赚上了梁山,但卢员外却抵死不肯入伙,扬言“生为大宋人,死为大宋 鬼,宁死实难听从”。宋江无奈,只得放他回北京(大名府)。
卢员外孤家寡人一个,来到了城门外,遇见了正在行乞的浪子燕青。小乙哥拦住主人,让他不要回家,说贾氏与李固早就有了私情,趁主人在梁山期间,早就“推门相就,做了夫妻”。小乙哥还说,这两人为了长久在一起,就按照吴用的计策,把主人告到了大名府。
卢俊义哪里肯信,责骂燕青:“我的娘子不是这般人,你这厮休来放屁!”燕青说道:“主人平昔只顾打熬气力,不亲女色”,你哪里知道这两人背地里的私情呢?
燕小乙的这番话,正道破了其中的玄机,卢俊义只是把贾氏当做一个摆设,原本就不近女色,娶个老婆干什么?换句话说,贾氏只是附着于卢俊义身边的一道符码,卢员外并不爱“贾”,但要强占“贾”。而趁卢俊义被梁山“软禁”期间,李固打开了“固”,推门相就,与贾氏做了真正的夫妻。
那么,卢俊义真正的身份是什么呢?
因为吴用算命,卢俊义坐卧不宁,要去千里之外的东南巽地烧香避灾。于是,召集大小管家议事,所有人都到了解库厅,唯独不见燕青,卢俊义此时叫了一声:“怎生不见我那一个人?”
卢俊义这一声叫唤,就表明了他与燕青的关系,燕青才是玉麒麟的真实依附,是卢俊义身份的真实标签。此处,施耐庵绝对没有写燕青是卢俊义的娈童,而是以这样的关系,暗喻玉麒麟卢俊义是燕王。燕王,就是靖难之役中的朱棣。
此话怎讲?
贾氏喜欢李固,隐喻两朝历史吴用装扮成算命先生,在解库厅给卢俊义算卦,卢员外却报出了一个根本就不存在的“八字”:甲子年,乙丑月,丙寅日,丁卯时。这个“八字”,明显是按照六十花甲子的顺序排下来的,根本就不能构成一个时空关系。也就是说,这个“八字”根本就不存在。
是施耐庵不懂吗?绝对不是,说好的“算卦”,吴用怎么就批起八字来了呢?原来,这个“八字”对应的是赞卢俊义的那首《满庭芳》词,这首词一开头是这样写的:“目炯双瞳,眉分八字,身躯九尺如银”。
卢俊义长着一对“八字”眉,好看吗?八字眉前面是“双瞳”,也就是“重瞳”,这里岂不是隐藏着“重八”?“身躯九尺”又有一个“九”,那就是“九重”。如此,卢俊义难道隐喻的是宋太祖、明太祖?不全是,后面的一句“仪表似天神”,说的是“重八”已经过去了,卢俊义的“八字”根本就不存在。但是,“九重”却在。
卢员外的真实身份是“重瞳”,《明实录·太宗文皇帝实录》中说朱棣:“龙颜天表,凤姿日章,重瞳隆准,太平天子也。”因而,卢员外暗喻的是燕王。
接着,词中又说:“惯使一条棍棒,护龙身,绝技无伦”,这句对应的是宋江说的“棍棒天下无对”。这就不是说的燕王了,而是霹雳大仙太祖武德皇帝。“引首”中,写赵匡胤“一条杆棒等身齐,打四百座军州都姓赵”。所以,卢员外身上还有宋太祖的影子。
卢俊义绰号玉麒麟,也是一击双鸣的写法。元杂剧《赵匡胤打董达》中,赵匡胤在关西护桥痛打恶霸董达,夺了他的金麒麟,这就是《水浒传》中的玉麒麟。
《明史·榜葛剌传》记载,永乐十二年(1414年),榜葛刺国以一只长颈鹿冒充麒麟,献给了永乐皇帝。朱棣暗喜,以为麒麟来朝,是他这个皇帝治理天下有功,遂命沈度作画以记之。
这就是《水浒传》中的玉麒麟,这只玉麒麟早就在大名府了,是天王李成的坐骑。因而,卢俊义必定得是“北京”人,在暗喻北宋历史的同时,更重要的作用,就是隐藏明朝秘史。
金圣叹在卢俊义的八字后面留有批注,说“无此月无此日无此时”,金先生说得没错,但为何不说“有此年”呢?甲子,是甲马营的“甲”,又是朱棣出生之年庚子。所以,卢俊义就是这两个历史人物的合体。
那么,卢俊义隐藏的是什么样的历史,与李固、贾氏有关吗?贾氏是因为这个原因,喜欢上了李固吗?
卢俊义与贾氏的婚姻是“虚钱实契”、“强媒硬保”前面,本文预设了一个疑问,说的是贾氏原本就是李固的人,卢俊义涉嫌横刀夺爱。这可不是凭空想象的“脑补”,而是《水浒传》所隐喻历史的总线索。
“引首”中写到了北宋皇位传承,但却故意漏掉了宋真宗,这其中的意思是杜太后这个强媒立下了“金匮之盟”,把皇位交给了老三赵光义。这个“孝义黑三郎”却违背了母亲的盟约,把金匮之盟变成了“虚钱实契”。因而,霹雳大仙就要召集他曾经掌管过的禁军“哄动宋国乾坤,闹遍赵家社稷”。
因此,《水浒传》的主题就是暗藏帝王的皇位争夺战。而漏掉宋真宗,则说的是朱元璋“孙立”,立孙子朱允炆做了皇帝。朱允炆以孝义感动了太祖,便以第三顺位继承人做皇帝的,一上任就削藩,向叔叔们下死手,也是个“孝义黑三郎”。
朱允炆削藩,引发了靖难之役,燕王假借太祖祖训“奉天靖难”,夺了朱元璋亲自选定的皇位继承人,明朝第三任皇帝也把洪武祖训变成了“虚钱实契”,同样是一个“孝义黑三郎”。
施耐庵以“玉麒麟卢俊义”暗喻太祖武德皇帝、燕王朱棣,这才是宋江要请卢俊义上梁山的原因。梁山好汉几乎人人都爱枪棒,“枪棒”就是《史记·天官书》中的皇宫禁卫军的指代。因而,整部《水浒传》写的就是皇位争夺战而导致的王朝灭亡。
那么,这其中又有贾氏、李固什么事呢?
朱棣发起靖难之役,经历四年战争,于建文四年(1402年)进入南京,夺位成功。当时,是谷王朱橞、曹国公李景隆打开了南京金川门,迎接燕王进京。李固,便是李景隆的符码,“固”,就是坚固的城垣。这座城垣中,就有“古氏”。《水浒传》中的女性,其实是皇权的象征,比如杜太后就被写成了“王婆”,是专门“硬保”皇位继承人的强媒。
李固与贾氏“推门就里”,那就等于是打开了坚固的城垣,“古氏”就要遭难了。贾氏当年是二十五岁,嫁给卢俊义已经五年,这就是建文帝的真实年龄了。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朱允炆二十一岁,靖难之役结束时二十五岁,虚岁恰好间隔五年。
而这五年却被“玉麒麟”强占,统统改为洪武年号。因此,贾氏原本就是李固的人,是被卢俊义强占了。
贾氏与卢俊义本来就是“强媒硬保”,因而,必定是“虚钱实契”的结局。《水浒传》中暗写了北宋、南宋灭亡的历史,南北宋都是因为与强敌签署了盟约而直接导致了灭亡。北宋是“宋金海上之盟”,与金国夹攻辽国,南宋则与蒙古签订联手夹击金国的盟约,这两个盟约都被对方变成了“虚钱实契”。
因此,贾氏又有贾似道的暗喻。贾似道倒台后,他所收藏的字画基本上抵押进了当铺,这就是卢俊义为何是解库厅(当铺)老板的原因。也是卢俊义要去东南巽地避祸的原因,东南巽地,说的就是南宋,以及与梁山相对应的南京。而梁山,其实写的是北京。
无论卢俊义喜不喜欢贾氏,贾氏原本就是李固的人,她当然喜欢李固了。
《水浒传》里贾氏为什么喜欢李固?
李固这样的秘书有一套
上梁山之前的卢俊义,号称“三绝”,河北驰名,名声远播。然而,卢俊义并未担任官方职务,只是一名富商豪绅,一位知名人士。民间也称其为卢员外。
卢员外作为北京豪富, 家大业大,每天的收入开支,来往账目,迎来送往,各方应酬,不可能事无巨细、亲历亲为,这就需要秘书。李固既是卢员外府上“为头管家私的主管”,也就相当于首席秘书。
任何一个基层干部,如果能够成为领导的秘书,意味着他开始成为领导身边工作人员,意味着他开始进入领导生活圈子,这当然是难得的人生际遇。担任领导的秘书,机遇肯定是复杂的,一般人很难窥其堂奥,或者沾亲带故、或者裙带袍泽、或者曲径通幽……渠道不一,最根本的还在于领导的信任与器重。这其中虽然也需要本人的人品与才能,但从根本上说,完全取决于领导本人的态度与意向。
李固成为卢俊义的心腹主管、首席秘书,有着一段传奇经历,书中专门作了介绍:
这李固原是东京人,因来北京投奔相识不着,冻倒在卢员外门前,卢员外救了他性命,养在家中;因见他勤谨,写得算得,教他管顾家间事务;五年之内,直抬举他做了都管,一应里外家私都在他身上;手下管着四五十个行财管干;一家内外都称他做李都管。
在施耐庵的这段叙述中,金圣叹作了六处夹批,内容都是“其恩如此”。金圣叹笔下不虚,卢俊义对李固的确有恩,而且这恩体现了多种维度,至少包括救命之恩、收留之恩、抚养之恩、信任之恩、抬举之恩、栽培之恩、提拔之恩,可谓恩同再造、恩重如山。如果真把卢俊义与李固视同领导与秘书,两人关系如此之特殊,确属凤毛麟角。官场之上,也有领导信任秘书,秘书忠诚领导,情同家人,形同父子的情形。
那么,李固是如何报效卢俊义的救命与栽培之恩的呢?如果我们抛开李固举报卢俊义勾结强盗,意图谋反的“政治正确”,作为正常的上下级关系或人际关系,李固可谓小人之尤。
卢俊义被俘上山之前,李固即与卢俊义之妻贾氏有染。秘书与首长夫人通奸,倒是比较罕见。李固被梁山释放,先行回府,也许他以为其主人被梁山贼寇劫持,再也不会归来,于是他就公开奸占贾氏,侵夺家产。让卢俊义万没想到的是,若干年前,他对李固的施恩救拔竟然成了引狼入室。回头再说卢俊义,宋江、吴用虽将卢俊义劫上梁山,执意劝其入伙,但他坚辞不就,执意下山。卢俊义甫进家门,等待他的竟是飞来横祸。李固作为他的主管与心腹,不仅给他戴上了绿帽子,而且出首官府将其抓捕到官。在留守司大堂之上,李固、贾氏三曹对案,又对其肆意诬陷与加码。凛凛一躯,武艺高强的玉麒麟,竟然被打得皮开肉绽,三魂出窍。
可怜“河北三绝”、一代豪杰,竟然折在秘书之手,任凭奴才摆布。向来安富尊荣、养尊处优的卢员外,何曾受过如此苦楚!对于李固诬陷卢俊义,清人王望如认为,李固作为家贼,比吴用作为强盗更可恶,他曾如此评述:
吴用曰:“梁山坐第二把交椅。”李固则曰:“勾连内应,要打北京。”故知李固之罪过于吴用。……卢员外之誓不从贼,李固知之。忠义堂前,“生为宋家臣,死为宋家鬼”之言,“在家无死法,入泊无生理”之言,李固又知之。固而苟无蒸主母、占家产之心,听吴用滩头之论,莫不以为反间也,又何至借出首免罪之名,行坠井下石之事,……
对于李固来说,卢俊义锒铛入狱并非他的最终目的,要想一劳永逸地鹊巢鸠占、反客为主,必须将主人置于死地。为实现这一罪恶目的,他竟然以卢俊义家产购买卢俊义人头。他从府中拿了50两蒜条金行贿当牢节级蔡福,“今夜晚间只要光前绝后”。这种卑劣的小人行径,就连身为狱警的蔡福也看不下去,当即嘲笑说:“你不见正厅戒石上刻着‘下民易虐,上苍难欺?’你那瞒心昧己勾当,怕我不知!你又占了他家私,谋了他老婆,如今把五十两金子与我,结果了他性命,日后提刑官下马,我吃不得这等官司!”
在强盗与贪官、威胁与利诱的共同作用之下,梁中书改变了在北京处死卢俊义的主意,改为脊杖四十,刺配三千里。可以想见,卢俊义一息尚存,李固就一日难安。他得知卢俊义被刺配充军,为实现其卑劣计划,又设法贿赂押解刑警,他先向董超、薛霸送上两锭大银,并向对方亮出条件:
实不相瞒,卢员外是我仇家。今配去沙门岛,路途遥远,他又没一文,教你两个空费了盘缠。……我没甚的相送,两锭大银,权为压手。多只两程,少无数里,就便的去处,结果了他性命,揭取脸上金印回来表证,教我知道,每人再送五十两蒜条金与你。
恩重如山的主人竟然成了他的“仇家”,侵占了主人的家产却说主人“又没一文”。如此行同狗彘,竟然是卢俊义曾经信赖、倚重的心腹。看到这里,想起一系列与之有关的成语,诸如忘恩负义、恩将仇报、以怨报德、反目成仇、乘人之危、落井下石,如此种种,可悲也夫!对于李固的背主叛逆行为,可以将其视为圣经中的犹大,也可视为“文革”中的叛逆。比拟难免蹩脚,这类人龌龊的灵魂、邪恶的行径,无论以何种“政治正确”为其辩护,都无法洗刷其丑恶灵魂于万一。
不禁为当今的一些领导干部捏把汗,身边若有如此之秘书,阁下当何以心安?
《水浒传》里贾氏为什么喜欢李固?
应该说三个人都有责任,卢俊义上梁山不是主要原因,只是一个贾氏出轨的一个机会。更多的是卢俊义经营家业,要常外出营商,和他妻子在家相处的少一些,感情方面就不是那么如胶似漆的相恋,使贾氏缺少爱,而孤独。玩笑话题,卢俊义那方面可能差点劲,不然怎么没有孩子。
实际贾氏本来就不是安分守己的人,长的漂亮又得不到爱,怎么能心甘情愿。李固也不是一般人,长的一表人才,能说会道,有一定水平,不然怎么能当上管家呢,她对李固的爱恋也不是一天半天的事情。
李固也不是什么好鸟,对贾氏美貌垂涎三尺,平时他们之间也是互相暗恋不轨。正好卢俊义被官府抓起来定了死罪,他们机会来了,就理所当然地在一起了。
《水浒传》里贾氏为什么喜欢李固?
大名府卢俊义的妻子贾氏,她是早年的时候就被卢俊义迎娶进门了,已经嫁入卢家多年,在全府上下传闻夫妻俩相处得很友好。卢俊义是个大官人,在河北是非常闻名的存在,不仅是大名府的第一高手,而且拥有着绝顶的武术,世界无双,这样的人的妻子一定是美貌如花的。
贾氏,并不是一个有利可图的女人。即使后来与李固挂钩,也难以解释她是否有利可图。管家李固在卢俊义的门下地位上仅次于浪子燕青。即使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但仅仅这样就将他们联系在一起还是不够的。虽然卢俊义被梁山的军事吴用用计谋所陷害,获得了一个叛乱造反朝廷的罪名,但她并不是因为这样和李固在一起的。那李固是用什么方式来与贾氏勾结的呢?
事实上,李固并没有使用任何的手段。主要的问题出在于英雄好汉卢俊义身上。李固只是知道他与他妻子之间的真实关系,从而加以利用。中国四大名著《水浒传》中有记载到:从屏风背后走出一女子来,是卢大官人的妻子,。妻子贾氏说道:“丈夫,我刚才听你们说很久了。前人有说到:外出去旅行,还不如在自己的屋子里安安分分的过日子。不要听着这个贼人的废话,这会粉碎了我们广泛的家族生意,更让我担心受怕的,这是去凶险地方里做买卖。你只是管在家里面的事,什么也不想,无忧无虑,一定会平平安安的,没什么大事的。”卢俊义道:“你个女人家的懂什么! 宁是可信的从古老的灾难来看,人口是好的和坏的。我现在已经下定决心,你不要多说什么了。 ”
“你个女人家的懂什么!”这是卢俊义对妻子的态度。很明显的可以看出来,在卢家里,贾氏作为一个妻子的地位并不算很高,即使是和浪子燕青相比,都没他那么高。卢俊义每当有事情需要讨论的时候,就只是和自己的属下讨论,而没有与他的妻子讨论过这些。的确,在古代中女性的地位是比较低的,然而,她始终是是卢俊义的妻子。如果他不小心出事死去了的话,她将丧偶,将来的生活过的肯定是非常艰苦,这是可想而知的。因此,生与死的问题是要与贾氏讨论才可以。而卢俊义只选择与燕青讨论事情,表明他心中没有这个妻子。以至于后来,李固听从他人的一番话,用他人的计谋使贾氏与他在一起。
中国四大名著中《水浒传》有:在大厅里卢俊义跪下,开始大喊自己是被陷害的。李固就说:大人不用叫屈喊冤。是真相就难以磨灭会被人发现的,是假的总有一天一定会露出马脚的。您早日招了,便会免去承受血肉之苦。妻子也说道:“丈夫,虚事难入公门,实事难以抵对。你如果真的做出这样的事来,也会断送了我的性命。自古以来丈夫造反,其妻子也难逃罪罚,我也会皮肉的痛苦,杖子无情。你招了便是,这样也只有几个的诉讼而已。你会减轻罪罚的。”
从这个角度来看,她和卢俊义并没有深刻的感情。李固也说了几句话,这也从侧面说明出他对他主人卢俊义的关系并非那么的好,这与之前外人说的并不符。可以看出,贾氏与卢俊义的关系并不和谐,相处得没有外人想象中的好。
这样看来,贾氏与卢俊义夫妻俩相处得并没有外人说的那么的和睦,不仅相处不好,并没有太多的感情。卢俊义对她态度的冰冷、冷漠,她暗地里对卢俊义表现的不高兴,在平时里,李固都是把他们的关系看在眼里的,外加上加上李固是府上的管家,他们天天都可以见到面。在李固的深情攻势下,使备受冷落贾氏感受到了爱与关怀,这是她在卢俊义中感受不到的,这也从而使她慢慢地背叛了卢俊义。这也是管家李固为什么能勾搭上她的原因之一了。
在李谷甜言蜜语的攻势下,贾氏背叛了卢俊义,这也是卢府主人与妻子关系不好所逐渐造成的。李谷虽然很贫穷,没有卢俊义般家财满贯,没有卢俊义般的绝顶本领,更没有卢俊义高的地位和权力,但他满足了女人对爱情的欲望,最终勾引上了卢俊义妻子贾氏。
贾氏背叛卢俊义虽然说是非常可耻的行为,但是卢俊义从日常生活上对妻子的相处上也是有不当之处的。
《水浒传》里贾氏为什么喜欢李固?
《水浒传》里,贾氏与李固在一起,有外在形势的变化,但主要是李固顶不住压力而忘恩负义,不似燕青置自己于生死不顾,纵使有生命危险也要救卢俊义。
至于贾氏,她作为卢俊义的妻子,在卢俊义落难时竟然不是全力解救,而是与李固私通,完全没有夫妻的恩情。
贾氏对李固,论不上喜欢,外在的情况是卢俊义“被当上了梁山二把手”,卢府被官兵盯上,她一妇女人家,性格懦弱,又不会作主,不懂打理家大业大的卢府,只能依靠管家李固,于是两人便苟且起来。
贾氏与李固私通,一定程度上是宋江一伙人造成的,卢俊义也有一定的责任。李固原本是来北京城谋生的,一日冻晕倒在卢俊义家门口,卢俊义救活了他。李固善于管理数目,人又勤奋听话,卢俊义收留了他,过了几年,李固升为总管。
宋江一伙人没有瞄上卢俊义之前,卢府一直平平安安,其乐融融。直到宋江想把卢俊义弄上梁山,将黑手伸向卢府,卢府才开始鸡飞狗跳,家破人亡。
先是吴用化妆成算命先生,找到卢俊义,说他印堂发黑,必须出外避灾,否则百日之内必定有灾难。这些都是吴用的圈套。但这卢俊义脑子还真进水了,竟然信了,准备去避灾。
管家李固劝卢俊义,这算命先生是在忽悠,不可信。但卢俊义不听。
家奴燕青劝卢俊义,梁山上住着一伙土匪,这算命先生既然忽悠卢俊义朝那个方向去避灾,这必定是圈套。卢俊义也不听。
妻子贾氏劝卢俊义,这算命先生满嘴胡言,怎么能信?卢俊义还是不听。
卢俊义坚决要出去避灾,并且指定李固跟随,燕青留下管理卢府。李固明知这是算命先生的忽悠,一百个不情愿跟随卢俊义外出,但又无可奈何,毕竟他是下人,只能收拾行李与卢俊义一起出发。
果然一切如燕青所料,卢俊义出去避灾,中了吴用的埋伏,卢俊义虽然英勇抵抗,但不熟悉水性,被熟悉水性的张顺活捉。
卢俊义、李固被活捉到了梁山后,宋江等人耍奸计,每天陪卢俊义吃酒玩乐,把卢俊义羁留在梁山,同时故意放李固回去,理由是让李固回去向卢俊义家人报平安。
少刻,李固和两个当直的并车仗、头口、人伴,都下山来。吴用将引五百小喽啰,围在两边,坐在柳阴树下,便唤李固近前说道:“你的主人已和我们商议定了,今坐第二把交椅。此乃未曾上山时,预先写下四句反诗在家里壁上。我教你们知道,壁上二十八个字,每一句头上出一个字。‘芦花滩上有扁舟’,头上‘卢’字;‘俊杰黄昏独自游’,头上‘俊’字;‘义士手提三尺剑’,头上‘义’字;‘反时须斩逆臣头’,头上‘反’字。......今日姑放你们回去,便可布告京城,主人决不回来。”李固回到北京,回到卢府,不查明真相,竟然相信了墙上的反诗,陷卢俊义于险地。这李固也真是忘恩负义之辈,这种情况不是想方设法查清真相,而是与趁卢俊义不在,与贾氏鬼混起来。
这贾氏是水性杨花的女子,卢俊义才离开三四个月,生死未卜之即,她也真相信他上梁山当了二把手,完全不了解卢俊义,毫无夫妻感情,竟然与李固风流快活。并用李固、贾氏在卢府一手遮天,将忠奴燕青赶出家门。
宋江一伙人见时机已到,故意放卢俊义回去。卢俊义回家的路上,碰到被赶出家门的衣衫褴褛的燕青,燕青告诉卢俊义,说李固与贾氏已经鬼混在一起,官兵正在到处捉拿卢俊义。
卢俊义脑子再次进水,不相信燕青的话,以为自己的老婆不会给自己戴绿帽子,更不信官兵会盯上自己,一脚把燕青踢开。
一切都在吴用的算计中,很快,自负的卢俊义被官兵捉拿,罪名是造反,证据是墙上写有反诗。卢俊义面对官府的严刑拷打,痛苦难当,只能认了罪,被打入死牢。
李固心肠歹毒,想弄死卢俊义。已经和贾氏混在一起,俨然是卢府主人的李固,想尽快弄死卢俊义。他给牢卒蔡福送银五百两,要他快速杀了卢俊义。但梁山更有钱,让柴进给蔡福送了一千两,好生照顾卢俊义。卢俊义死罪没有,活罪难饶,被刺配,由董超、薛霸当押差。
路上,忠诚的燕青对卢俊义不离不弃,杀死董超、薛霸,主仆二人准备投奔梁山,孰知倒霉的卢俊义又再次被官兵捉住,燕青只能独自上梁山寻找帮助。
一切按吴用的计划进行,接下来就是宋江率领梁山人马攻打大名府,名义上是替天行道,解救卢俊义,实际上是梁山陷害卢俊义,然后逼他上梁山。最后,宋江带领梁山人马破大名府城,奸夫淫妇李固、贾氏被活捉。
宋江心肠歹毒,让卢俊义亲自处理李固、贾氏。在梁山的庆功宴上,大伙喝得兴高采烈,大家把李固、贾氏绑在柱子上,宋江假慈假悲说这是家事,让卢员外亲自处理,实际上是彻底逼迫他留在梁山。
原著的叙写中,李固、贾氏这时一句对白都没有,只写了卢俊义对二人狠狠剐了几刀,然后凌迟处死,众梁山好汉还在“赞叹不已”。
李固论不上喜欢贾氏,一场水浒江湖中,男女苟且而已。有人说,卢俊义离开三四个月,是贾氏耐不住寂寞。
有人说,卢俊义脑子进水,自找其辱。
有人说,是宋江一伙人太奸诈。
人们说的也许都对,关于李固、贾氏,原著几乎没有写他俩的心理活动,两个人的对话,一句都没有。很明显他俩只是打酱油而已,目的是为逼卢俊义上梁山作铺垫。
我们也只能猜测,贾氏与李固的苟且,是没有感情的江湖过场,毕竟面对生死,人都是削尖脑袋保身,至于法纪伦理,皆是浮云。
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李固与贾氏是真爱,在梁山这一伙土匪面前,在卢俊义的权势面前,在世道伦理面前,他们的爱情也只能注定死无葬身之地,一切是江湖人心使然。
喜欢“悟空”是习惯,更是一种情怀。感恩与你相遇,更感谢你的关注、点赞和点评。《水浒传》里贾氏为什么喜欢李固?
卢俊义是梁山二号人物,跟大头领宋江不一样,卢俊义却有几分领袖风采,如何说呢,卢俊义剑眉朗目,仪表堂堂,身高九尺,顶天立地,不要说跟宋江那样又矮又黑的五短身材相比,就算跟武松、鲁智深那样的八尺大汉比起来也是要高一头,用人中龙凤形容他都嫌屈才,所以称他为玉麒麟。除了长得好,卢俊义卢家大名府五代世家,是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大富豪,兼顾卢俊义练得一身好武艺,天下棍棒无双。可以说,卢俊义就是别人家的男人,要啥有啥。
这样的一个看似完美男人有没有什么缺点呢,答案是肯定的,卢俊义缺点也很明显,一个就是自高自大,说一不二,另一个就是脑子不大灵光。尽管如此,如果能嫁给这样的男人当老婆,也是一件十分让人羡慕的事情,毕竟卢俊义要长相有长相要财富有财富要身份有身份。卢俊义虽说喜欢舞枪弄棒忽略了老婆,但是古代女子能有个好人家嫁了就不错了,她也不会想太多。在书里面燕青有提到一嘴说卢家管家李固跟贾氏有旧情,这点倒是有可能是真的,但即便如此,只要卢俊义好好的,贾氏跟管家就不敢放肆,毕竟一个是有财有貌的大户,一个是低三下四的管家,是个女人都知道会怎么选择。她跟李固两个顶多限于眉来眼去,绝不敢有更多想法。
为啥这么说呢,因为卢俊义在家实在太霸道了。卢俊义被吴用诓骗,坚决要去东南走一遭,先是李固劝他不要去,后来燕青也来劝,最后贾氏也来劝,可是卢俊义越见别人劝越是不听,甚至放言说谁要再劝,拳头伺候,一下子全家人吓得不敢吱声。看看吧,这就是卢俊义,绝对霸道的大家长作风,决定了什么事情,没人敢反对。在这种情况下,贾氏顶多有点小心思,绝不敢有什么逾越行为。不过在享受卢家荣华富贵的同时,她有时候肯定也会寂寞痛苦,因为这个男人一点温柔体贴都给不了自己。但是想想富足的生活,体面的地位,也就忍了。
卢俊义为何如此固执要去东南呢,一方面是他比较迷信,对吴用假扮的算命先生之言深信不疑。另一方面卢俊义十分狂妄自大,又想着要建功立业。原来卢俊义号称棍棒无双,不是吹的,平日里确实是三五十人都近不了他身,所以他想着就算南下遇到梁山强盗那又怎样,我一人尽可以把他们都挑了。
看看这言语,每当看到这里,都会忍不住发笑,卢员外厉害是厉害,但是有些孩子气了,任你一个人再厉害,又怎么可能挑了梁山的千军万马。估计贾氏跟卢俊义日常相处里,也要经常把卢员外当孩子来哄吧,卢员外实在是有些幼稚了。
而且卢员外也是有意思,他还不忘了做生意,拉了十车货物,加上管家李固一起南下。有人说为啥不要燕青,燕青会武功又忠心,这才是好人选,原来那李固平日里也是管账的,做生意的话缺不了他,所以卢俊义留下燕青看家,拉着李固就南下了。
这里就有意思了,如果说当时带走的人是燕青,而不是李固。那么李固跟贾氏在家里就算敢鬼混,也不敢背叛卢俊义,因为他不知道卢俊义什么时候就回来了,两个人顶多苟且一下,卢俊义回来以后一个做夫人,一个接着做管家。然而,卢俊义偏偏带着李固,后来在梁山被捉,宋江自然又是拜又是敬服的,背地里却告诉李固说你家主人已经投靠了,留你无用,你赶紧走吧。李固一听吓了一跳,卢俊义这是要造反啊,搞不好要株连九族,自己也没得跑,于是回去告诉了贾氏,两人一商量就找官府告发了,而两人就做了实际的夫妻。这里其实也看出来了,燕青所言非虚。
为啥呢,一般来说,一家主人有难或者犯错,手底下人就算告发背叛,未必就要跟主母搞在一起,因为两人身份地位差了许多,本来是正儿八经的夫人,怎么会愿意给奴才当老婆呢。除非说这女主人跟仆人本来就有旧情,一旦确认主人有事,也就没有什么避讳了,直接就厮混到一起,贾氏跟李固就属于这一种。贾氏跟卢俊义和李固都有一定感情,但未必有多深,从卢俊义那里她可以获得荣华富贵和荣耀,从李固那里可以得到感情身体上的慰藉。不过呢,开始卢俊义占据绝对上风,贾氏自然倾向卢俊义了,后来李固告发卢俊义,卢俊义被打入死牢,贾氏一个妇道人家没了主心骨,自然就听李固的了。
而李固呢,却不这么想,有道是人心不足蛇吞象。李固虽然是得卢俊义救助,又仗着自己能写会算的本事,一路做到总管位子,但是前面也说了,卢俊义是个刚愎自用之人,李固在他手下没少受气,从梁山回来以后,李固跟贾氏勾搭一块,逐渐就开始想着如果卢俊义彻底被打倒,那卢家岂不是就自己的了吗,这事想想就兴奋啊。所以他不但告发卢俊义,还打通上上下下,一定要置卢俊义于死地。
在这里贾氏又如何呢,说实话,贾氏对于卢俊义没有多少恨意,虽然卢俊义过去冷落他,但毕竟是自己丈夫,又是高富帅。不过呢,她对卢俊义也没有多少感情,她最在意的还是自身利益,她为何那么快就跟李固结成了夫妻,主要还是怕卢俊义造反牵累自己,她举报卢俊义更多的是为了保全自己。管他是卢俊义也好李固也罢,谁靠得住就跟谁。所谓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临头各自飞,说的就是贾氏这种人。
贾氏在李固面前固然得到了短暂的温柔和体贴,但是李固毕竟不是一个正儿八经的男子汉,他可以用卑鄙手段置卢俊义于死地,却没有足够能力保护自己跟贾氏周全。卢俊义那是梁山看中的人物,岂能让你害死了。后来李固跟贾氏被捉到卢俊义跟前,凌迟处死。如果贾氏一开始就知道会这种解决,她肯定不敢背叛卢俊义,不过当时的情形是卢俊义已经被朝廷捉住了,在普通人看来绝无活路,谁能想到梁山贼寇如此厉害,居然还能救出卢俊义,来个大翻盘呢。贾氏一个妇道人家,她关注的是眼前利益,根本想不了那么多。
所以啊,贾氏未必有就不喜欢卢俊义,也不见得对李固有多深的感情,她只是做出她认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罢了。从个人生存角度来说,贾氏没有犯太大过错,只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她算错了,最后也就灰飞烟灭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