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备那么多猛将,张飞和赵云都在,为何没人能以武力生擒张任?

《三国演义》中,张任就是因为被生擒而被斩杀的。以题意来理解,“武力生擒”应当是指两军阵前单挑,刘备手下的猛将阵上活捉了张任。但张任在中计之后被生擒,不是“武力”输给了刘备手下的大将,而是计谋不如诸葛亮。

刘备入川 时,猛将甚多,先是带了黄忠、魏延、刘封、关平等人,后来诸葛亮又率荆州守将张飞、赵云驰援,为何就不能生擒一个武力在《三国演义》中并不十分知名的张任呢?

其实,张任如此被擒,只是演义编的故事。在另一个演义版本中,却是老将黄忠斩杀了张任。那么,这个版本又是什么样的三国故事,历史真实中,张任到底是什么样的结局,是不是被刘备及其猛将以“武力”生擒的呢?

川将张任

张任武力究竟如何,谁能活捉他?

据《益部耆旧杂记》中说:“张任,蜀郡人,家世寒门。少有胆勇,有志节,仕州为从事”。张任胆量过人,而且有勇力。这一点,《三国演义》并没有充分予以展示,而是侧重于张任的智谋,与庞统、诸葛亮等人斗智,张任之智高于其勇,这恐怕是刘备手下猛将不能以“武力”生擒这员川将的主要原因吧。

《三国演义》中,张任与张刘璝、冷苞、邓贤同为刘璋手下战将,刘备入川时,张任就识破荆州兵的来意,力主抵抗,刘璋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张松阴谋败露后,庞统献计擒斩杨怀、高沛,夺取了涪水关,向成都进逼。刘璋这才醒悟,急遣张任等四将点兵五万,星夜赶赴雒城,以拒刘备。

到了雒城,刘璝分兵两万,以冷苞、邓贤离城六十里下寨,以为外围防御,自己则与张任守城。刘备得知情报,遣黄忠、魏延分头攻打雒城冷苞、邓贤两个营寨。

魏延这边先开打,与冷苞大战三十回合未分胜败。而冷苞早已设下伏兵,两路人马前来助战,魏延慌忙撇下冷苞,夺路而逃。此时,邓贤领兵杀到,截住魏延去路,挺枪来刺。邓贤的枪尚未杀到,黄忠及时赶来救援,一箭射杀了邓贤。

后面冷苞继续追杀魏延,黄忠截住单挑,书中说,“冷苞抵敌不住,望后便走”。黄忠、魏延乘势反杀,追到川兵寨前,冷苞翻身再战黄忠,两人打了十余回合,却被刘玄德带刘封、关平抄了后路,袭夺了冷苞的营寨。冷苞只得逃走,随之被伏兵所擒。

刘备这回没有斩杀冷苞,放他回了雒城。但冷苞却因为大雨中去决涪江而中了埋伏,被魏延活捉。

此战虽然没有张任什么事,但是,两员川将的武力还是很不错的,冷苞的战力大致可与魏延持平而略输与黄忠。但若考虑到战场的态势,两军阵前单挑,冷苞未必被活捉,打五十回合不成问题。以此比照张任的战力,恐怕要在阵前活捉他,恐怕刘备手下无人能够做到。

张任识破凤雏兵分两路,取险道绕过雒城的诡计,在落凤坡射杀了庞统,诸葛亮不得不带张飞、赵云入川,张飞便与张任打了一次。书中说,张任与张飞打了不到十个回合,便诈败而走,把张飞引入了伏击圈。川兵围住张飞,多亏赵云杀到,一回合生擒吴懿,将张飞救出重围。

除了吴懿被赵云在阵前以硬实力活捉外,张任等战将都不是这样束手就擒的。从张任战张飞,然后从容诈败用计赚对手进伏击圈来看,张飞也不能活捉张任,赵云恐怕也难以做到。

这是演义中的说法,以张任的武力而言,张飞都不能将他生擒。而且,双方始终以斗智为主,战将单挑也是为伏击、反伏击做铺垫,客观上没有为两军阵前对垒,然后斩将、擒将创造条件。若是刘备觉得自己手下猛将有压倒性优势,那就有可能谋求正面交锋,先擒斩敌将,然后势如破竹直抵成都了。

故而,不仅张任这方避免正面交战,刘备所采取的也是与敌人不谋而合。这也说明张任的武力不弱,张飞、赵云都难以以“武力”活捉张任。

单骑救主

张任被黄忠斩杀

《三国演义》中说,张任守雒城主要以智谋抗敌,刘备大军在雒城前难以前行。张任与刘备斗智斗勇,在落凤坡射杀了庞士元。庞统阵亡,刘备不得不调诸葛亮入川,以对付张任。

假如以《三国演义》的故事看,张任可谓蜀汉王朝的掘墓人,庞统若不死,诸葛亮与关羽、张飞、赵云守荆州,那就不会“大意失荆州”,“隆中对”的战略构想便大有可能成功。故而,张任可谓决定三国历史走向的一个重要人物。

然而,张任被活捉,却又是为智谋所害,在诸葛亮面前,这员有勇有谋的川将就显得很低微了。诸葛亮以骄兵之计伏击张任,将他活捉于金雁桥,捉他的正是张飞。

《三国演义》写的是张任中计被擒,而罗贯中小说的蓝本《三国志平话》中却不是这么回事,张任是被黄忠斩杀的。这部讲史平话中,“强项”张任与刘巴都是刘璋手下的元帅。

平话中说,庞统被刘璋侄子刘珍射死,然后诸葛亮入川。刘备攻打翟锦江升仙桥之前,庞统给黄忠托梦,说:“前者收川,雒城误中一箭,我今已死,谢将军害刘珍与我报仇。我今升天,……助你暗使其功,与皇叔夺桥,以报其恩。”

黄忠把这个梦报告给诸葛亮,诸葛军师便在升仙桥摆下军阵,祭风做法,黄忠率十几员战将上桥以待张任。张任率军杀到,与黄忠单挑,书中说:“有川将元帅张任,无三合,被黄忠斩于马下”。

这就神了,黄忠三个回合能斩张任,那就不是一个档次的战将了。以这样的战力比较,假如黄忠要活捉张任,恐怕也是能够做到的。黄忠能够做到,张飞、赵云恐怕也可以在对阵单挑时活捉张任了。问题是,黄忠三合斩张任,是借助了诸葛亮的法术,这其中,还是有“智胜”的因素。假如硬打,刘备手下的猛将恐怕不一定能够活捉张任了。

黄忠在定军山以法正的计谋斩了夏侯渊,假如黄忠能够活捉他,早就在阵前解决问题了,何须费这么多的周折呢?同样,黄忠等人如果是能够在阵前凭“武力”赢张任,庞统也就不需要托梦,诸葛亮也不必做法了。归根到底,还是张任有勇有谋,这才有卧龙凤雏的神话传奇,单凭“武力”解决不了这员川将。

《三国演义》虽然受《三国志平话》的影响,但在擒张任这一段故事中,却没有采用庞统托梦,诸葛亮做法黄忠斩将之说。那么,历史真实中,张任又是什么样的结局呢?

张任就是被武力生擒的

《三国志平话》毕竟是说书人所撰,大概是元英宗至治(1321—1323)年间的坊间话本,虽然也是以三国历史为线索讲的三国故事,但其中虚构的成分很大,比如黄忠阵斩张任这一节,就是说书人的套路了。

《三国演义》原名叫做《三国志通俗演义》,新的书名是明末清初时毛纶、毛宗岗父子修订时所改。罗贯中说,张任是在金雁桥被张飞活捉的,这一说还真的符合历史的记载。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中说,刘璋派张任等四将拒刘备于涪陵,“皆破败,退保绵竹”。张任不是刘备的对手,涪陵失守,刘璋被迫退保绵竹。而绵竹监军李严投降,绵竹失守。建安十八年(213年),刘备提兵围攻雒城,张任、刘璝二人在此协助刘璋的儿子刘循镇守。

刘备攻打了一年,才打破雒城。《益部耆旧杂记》中记载,雒城失陷,张任不服,率兵再战,“任勒兵出于雁桥,战复败。禽任。”张任果然是在雁桥被活捉的,史书中没有说是谁活捉了张任,又是如何活捉这员悍勇川将的。《三国演义》中据此历史,把这件功劳归于诸葛亮、张飞的名下。

古代打仗,绝不是演义中所描述的那样,两将对阵单挑,然后弱者被斩或者被擒或者大败而走。所以,《三国演义》尽管写了很多两军对阵,先以武将单挑的场面,但张任的被擒还是写得很合理的。书中是这样写张任被活捉的:“张任引数十骑望山路而走,正撞着张飞生力军摆开。张飞大喝一声,众军齐上,将张任活捉了。”

虽然张任不是在阵前单挑被对手捉将,但在战斗中被活捉,岂不是以“武力”所生擒了?《三国志》中,没有写张任是被诸葛亮设计活捉,是因为“战复败”而被擒,同样说的是刘备以“武力”活捉了张任。

张任果然如罗贯中所言,是一员智勇双全的战将,刘备在诸葛亮的参谋下,率张飞、赵云、黄忠、魏延、刘封、关平等战将围攻雒城一年才打下来,足以证明其战力相当可观。雒城失陷,刘备立即围攻成都,数十日之后,刘璋出城投降。

三国英雄辈出,张任虽然没有在历史中留下更多的记载,但却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决定历史走向的作用。这样的人物没能为刘备所用,实在可惜。所以,我宁愿相信张任是因为一时大意,被伏兵所擒,而不是被哪位猛将以“武力”生擒活捉的。

刘备那么多猛将,张飞和赵云都在,为何没人能以武力生擒张任?

刘备那么多猛将,张飞赵云黄忠都在,为何无人能以武力活捉张任?其实原因非常简单!

刘备征战一生,遇到了不少强敌,不过就算刘备遇到了三国第一猛将吕布,其实他也是没有太过狼狈的,因为张飞一直护卫在刘备身边,而吕布是没办法击败张飞的!然而在攻打益州时,刘备却遭到了一生中最狼狈的惨败,不仅军师庞统被射杀,猛将张飞差点被活捉,自己也数次遭到追杀,差点命丧敌手!那么这个让刘备如此狼狈的猛将到底是谁?他究竟有多厉害?

猛人张任

事实上,这个让刘备最为狼狈的之人,乃是猛人张任!张任乃是益州牧刘璋的手下,刚出场时也就一般般,不少人甚至直接忽略了他,但等到刘备和刘璋翻脸,出兵攻打益州时,众人便见识到了张任的厉害!

刘璋见曹操势大,自己也没啥雄心壮志,于是打算派张松去结好曹操的,哪知道曹操眼高于顶,觉得张松太丑了,看不起张松,于是张松愤然离去,遇上了刘备。刘备待人接物比较到位,给足了张松的面子,于是张松决定,迎立刘备,并劝刘璋,结好刘备,共抗曹操!听说刘璋准备邀请刘备入蜀,张任立马提出了反对意见,他认为刘备有枭雄之姿,还是应该有所防备的,不过刘璋没有听从张任的建议,导致局势开始崩坏!

原文:时部下将佐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等一班文武官曰:“主公且休欢喜。刘备柔中有刚,其心未可测,还宜防之。”璋笑曰:“汝等皆多虑。吾兄岂有二心哉!”众皆嗟叹而退。

从张任对刘璋的劝谏可以看到,张任绝不是一个单纯的武夫,他的脑子非常好使,是那种有勇有谋的厉害人物!而后在刘璋和刘备的会盟中,我们再次见识到了张任的勇武和谋略!

当时庞统想要趁着会盟之际进行斩首行动,于是他让魏延假借舞剑,刺杀刘璋。刘璋的手下都还没反应过来,张任便率先站了出来,表示要和魏延共舞,说白了就是帮刘璋化解危机。而两人在共舞中,魏延竟然没办法占据上风,可见张任不仅有谋略,武功也确实不错!遗憾的是,刘璋始终信任刘备,认为刘备不会翻脸,所以张任虽然护住了刘璋的安全,但始终没办法改变刘璋的主意,刘备还是成功的率领大军进入了蜀地!

追杀刘备

刘备入蜀后,不仅没有帮着刘璋攻打汉中张鲁,反而数次要求增加钱粮,使得刘璋察觉出了异端,最终刘备竟然直接对刘璋部下动手了,斩杀了杨怀、高沛二将,偷袭了涪水关,这一下刘璋彻底看清了刘备的真实面目,于是他立马让张任统兵前去迎战刘备。等张任到达雒城时,刘备士气正旺,且已经兵临城下了,于是张任决定,坚守雒城。不过与其他人用兵不同,张任并不是被动防守,而是一边守卫城池,一边主动出击!

原文:张任曰:“城东南山僻有一条小路,最为要紧,某自引一军守之。诸公紧守雒城,勿得有失。”

张任知道刘备肯定不会只从大路进攻,肯定还会走小路偷袭,所以他让吴懿、刘璝等人守卫雒城,自己前去小路埋伏,准备打刘备一个措手不及。最终张任放过了魏延的先锋,成功地等到了庞统大军,并一战击杀庞统!庞统可是和诸葛亮齐名的人物啊,谁也没有想到,如此厉害的庞统,竟然栽在了张任的手中,可见张任是多么的厉害!

庞统遭到伏击,魏延准备前来救援,结果遭到张任的截击,被迫撤退,又遭到其他蜀军的围攻,要不是黄忠突然杀出,魏延差点就被张任给活捉了!黄忠救出魏延后,张任并没有见好就收,就此罢手,而且命令手下全军出击,自己也带着军队走小路袭击刘备军营,并一战击破刘备营寨,连刘备都差点被活捉了

原文:玄德人困马乏,那里有心厮杀,且只顾奔走。将近涪关,张任一军追赶至紧。幸得左边刘封,右边关平,二将领三万生力军截出,杀退张任。

此一战,张任取得大胜,而刘备这边则损兵折将,不仅军师庞统战死了,黄忠魏延这等猛将挡不住张任,就连刘备这个久经沙场的老兵,也被张任打得狼狈逃窜,所以刘备决定,让诸葛亮带着张飞赵云前来增援!而就在诸葛亮整顿兵马入蜀之际,刘备又一次被张任击败,又一次遭到了张任的追杀!

当时张任屡次挑战,刘备都不允许手下出战,但黄忠魏延这等猛将还是非常有脾气的,他们哪里受得了此等挑衅,所以黄忠建议,趁夜袭击张任!黄忠的计谋虽然得逞,但在刘备军在攻打雒城时,又被张任来了一个斩首行动!

张任命手下挡住黄忠魏延的进攻,并尽力拖住这黄忠魏延,等到太阳快要落山,刘备的士兵疲惫,开始撤退之际,他才主动杀出,并直扑刘备中军!当时的刘备,见太阳落山了,本来就打算撤军回去休息了,没想到张任会突然率军杀出,所以面对这突然一击,刘备及其手下都慌了,直接被张任打崩溃了,而刘备本人,又一次踏上了逃亡之路!

原文:玄德敌不住张任,拨马往山僻小路而走。张任从背后追来,看看赶上。玄德独自一人一马。张任引数骑赶来。

从张任和刘备的交手情况来看,很明显刘备并非张任的对手,张任的军事才能非常强,刘备、黄忠、魏延均不是其对手!而且刘备还数次遭到张任的追杀,要不是张飞及时赶到战场,估计刘备就完了,蜀汉也不会存在了!

活捉张飞

张任追杀刘备,幸亏张飞及时杀出,击退了张任。而张飞见一个张任竟然把刘备、黄忠、魏延等人搞得如此狼狈,心生不服,准备亲自去会一会张任,结果自己却差点被张任给活捉了!

当时张任和张飞交手十多回合后,开始诈败,而张飞误以为张任力怯了,不是他的对手了,于是直接冲过去追击,结果被张任和吴懿围困了起来,无法冲出重围!

原文:战不十余合,张任诈败,绕城而走。张飞尽力追之。吴懿一军截住,张任引军复回,把张飞围在垓心,进退不得。

按照这种剧情发展下去,张飞这一次算是栽了,若没有外力相助,张飞必定会被张任活捉!不过张飞的运气还是不错的,赵云及时的率军杀了过来,成功的解救出了张飞。不过经此一战,我们也可以发现,张任这人,是非常善于使用计谋的,是一个战场上的滑头,而且他能够和张飞大战十多回合,武功应该也算是过得去!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刘备空有张飞、赵云、黄忠这等猛将在手,却也拿张飞没有什么办法,他们根本打不赢张任!

事实上,在真正的战场中,大家根本不怕吕布这种勇猛的猛将,一个人再猛,你猛得多千军万马?在真正的战场中,大家最怕的就是张任这种对手,不仅作战勇猛,而且非常善于使用计谋,你和他打着打着,就变成了中计,根本不知道他的底牌在哪里,这会让对战之人提心吊胆的!在这方面,刘备、庞统、黄忠、魏延、张飞都曾吃过大亏!也幸亏是有诸葛亮相助,否则此战谁胜谁负还真的不好说!

宁死不降

诸葛亮来到战场后,听闻了张任和刘备的交手记录,立马做出决断:张任这个人不可力敌,只能智取!倒不是说张任的个人武力非常强悍,比张飞赵云还厉害,而是这个人非常善于使用计谋,根本不和你硬刚,稍不注意就容易遭了他的道!对付这种人,只能使用计谋,否则极难成功!而为了生擒张任,诸葛亮也动用了豪华整容!

当时的刘备阵营,可谓是名将云集,张飞、赵云、黄忠、魏延中的任何一人,都足以名动一方,而为了活捉张任,诸葛亮把这些人全都调动了起来,甚至自己还亲自下场做诱饵,更为重要的是,诸葛亮为了引诱张任中计,还放弃了乘坐四轮车,亲自骑马,这可是难得一见之事!在如此豪华的阵容下,张任最终被活捉,不过面对如此阵容,张任也算是虽败犹荣了!

刘备是非常爱惜人才的,他吃过张任的亏,知道张任的厉害,所以想要招降张任,但张任却拒绝投降,令人惊叹!

原文:玄德谓张任曰:“蜀中诸将,望风而降,汝何不早投降?”张任睁目怒叫曰:“忠臣岂肯事二主乎?”玄德曰:“汝不识天时耳。降即免死。”任曰:“今日便降,久后也不降!可速杀我!”玄德不忍杀之。

明知自己有活下去的希望,然而为了自己心中的忠义,张任却拒绝投降,此等气节,令人感动!如此有能耐之人,又如此有气节,真乃绝世大才,遗憾的是他并未成为刘备的手下,否则蜀汉后期怎么可能那么衰败?有张任这等大才的相助,想必诸葛亮北伐也要轻松得多吧!

结语

刘备那么多猛将,张飞赵云黄忠都在,为何无人能以武力活捉张任?其实原因非常简单!张任这个人,不仅武功不错,而且非常善于使用计谋,根本不和别人硬刚,使得敌人摸不准他的用兵套路,最终敌人往往落入张任的计谋中,被出其不意的击败!也正是因为众人在谋略上比不过他,所以张飞赵云黄忠都无法活捉他!事实上,整个刘备阵营,也就诸葛亮有此才能活捉张任,若无诸葛亮,估计刘备再难前进一步!

(本文注意参考《三国演义》)

刘备那么多猛将,张飞和赵云都在,为何没人能以武力生擒张任?

《三国演义》中,刘璋手下的张任绝对算得上是一个高手,两次击败刘备,连军师庞统都死于他手下,逼得刘备不得不命诸葛亮率军前来增援。最终在诸葛亮的计谋下,张任才最终被捉。那么我们不禁要好奇了,这个张任到底是有多厉害?为何刘备身边这么多猛将,包括张飞赵云在内,竟然没人能生擒张任?

其实张飞、赵云他们之所以没能生擒张任,主要是有两个原因。

一、张任武功高

这一点其实非常好理解,刘备手下猛将之所以未能生擒张任,就是因为张任实力非常强。张任曾和张飞有过两次作战。第一次,两人交手十余回合不分胜负,直到严颜赶来,张任才撤走。从这一次交手,可以明显看到,张任的实力不弱,在张飞手下走了十多回合,竟然没有丝毫压力,这就比当年袁术手下头号大将纪灵可强多了,张任至少也是个一流水平吧。接下来更令人吃惊的是,张任紧接着就对张飞发起了第二次挑战!可见张任对于张飞是丝毫都不惧怕的。

第二次对战,张任又和张飞大战了十多回合,之后故意诈败而走,把张飞给引入了包围圈。差点将张飞给活捉了,幸好赵云及时杀出,才成功的救出了张飞,并生擒了敌将吴懿。综合两次对战,可以看到张任的武功还是非常不错的。而且从诸葛亮的后续安排来看,他并没有让赵云他们再去单挑张任,而且使出了四面埋伏之计,动用了豪华阵容,才成功的捉住了张任。

原文:离金雁桥南五六里,两岸都是芦苇蒹葭,可以埋伏。魏延引一千枪手伏于左,单戳马上将;黄忠引一千刀手伏于右,单砍坐下马。杀散彼军,张任必投山东小路而来。张翼德引一千军伏在那里,就彼处擒之。又唤赵云伏于金雁桥北:“待我引张任过桥,你便将桥拆断,却勒兵于桥北,遥为之势,使张任不敢望北走,退投南去,却好中计。”

从诸葛亮的这个计划来看,他动用了魏延、黄忠、张飞、赵云四员大将,五虎上将动用了一大半,竟然只是为了捉拿张任,由此可见张任是多么的难以擒拿。其实呢,如果真的要拼生死的话,张任肯定并非张飞和赵云的对手,但是生擒不同于击杀,生擒更加困难!因为张任本身武力不低,即便打不赢也可以从容退走,要想活捉他,必须伏兵四方,断了他的退路!这里就要说到张任的第二个特点了,聪明过人!

二、张任聪明过人

同其他一般的武将不同,张任这个人不单单是武力强悍,他的谋略也是远超常人!在最开始商量要不要请刘备入川相助时,张任就强烈反对,劝谏刘璋不要引狼入室。之后魏延假意舞剑,想要趁机击杀刘璋,张任一眼就看出了魏延的目的,马上起身阻拦魏延。其实从这两件事情已经足以看出,张任这个人是非常聪明有眼光的。而从他击败刘备的事情来看,张任的能力其实是堪称帅才的!

刘备和庞统率军进攻雒城,庞统走小路偷袭,还让魏延作先锋探路,以免敌军伏击。结果张任还真就在这条路上等着庞统前来,张任下令放过先锋魏延,等到庞统前来时出兵进攻,收到奇效,竟然直接射死了庞统。任谁也没有想到,与卧龙齐名的凤雏,竟然会栽在张任的手中。之后张任更是乘胜追击,大败刘备,差点将刘备给活捉了。

张飞也算是一员智谋过人的骁将,生擒刘岱、长坂桥吓退曹操、义释严颜、大败张郃等一系列战绩,都可以看出张飞的智谋。张飞外表看似粗鲁,其实鬼精鬼精的,结果在和张任的交手中,他就中计了,被张任和吴懿给包围了,要不是赵云相救,差点就壮烈牺牲了。

重点来了,张任见赵云前来,吴懿被捉,他并没有恋战,而且转身就跑了!其实这一点看似轻松,但并不是任何人都能做到的。当在战场上杀红眼时,如果没有敏锐的观察到战场形势的变化,那么他就很可能栽跟头!张任之所以难以生擒,其实就是因为他对战场形势非常敏锐,很容易发现战场漏洞,稍有不对就能够及时撤离!

结语

张任此人武功不错,有一流的武力水平,而且为人聪明,对战场形势非常敏感,一旦出现不利于自己的一面,他会及时脱身,而不是奋力死战。所以即便你武功比他高,你也很难轻松将其生擒,因为他这人,太滑了。而且你去追击他的途中,说不定还会像张飞一样,掉进了他的伏击圈。最终,也只有诸葛亮亲自出马,动用了一大半的五虎上将,以身作饵,才成功地将张任诱入伏击圈,生擒张任。

不过遗憾的是,张任拒不投降,刘备被迫将其斩杀。如果张任愿意加入刘备,他很可能发展成仅次于关羽的帅才,这样蜀汉就会多一个帅才,而不用每次都让刘备亲征了。

(本文以三国演义为主)

刘备那么多猛将,张飞和赵云都在,为何没人能以武力生擒张任?

蜀中有壮士,川人尚忠节。

益州张从事,少自有胆略。

胸中兼智勇,浩气知正邪。

但为制侵陵,何惜此腔血?

安能事二主,屈生延苟且。

为昭天下义,视死如离别!

刘备率领大军西入川蜀,收取益州,是他此生最大的得意之笔。但在这次漫长的征途中,他遭遇到了一个劲敌的强力阻击,这个劲敌就是张任。

割据川蜀的刘璋被其他枭雄们评价为“黯弱”,但这可并不代表川蜀集团就没有才能出众的人物了,实际上这片地方还是人才济济的,主要问题还是刘璋的决策失误,如果他能够听取麾下忠臣勇将们的谏言,以刘备那点实力,想取而代之,那是绝对不可能的。

张任就是这样的一个非常有能力的人才,他品行高洁,忠直刚正,善于领兵作战,在将士们心目中威望很高。大家可以注意到,张任的官职是“从事”,并不算很高。刘备攻下涪水关,刘璋下令“刘璝、泠苞、张任、邓贤点五万大军,星夜往守雒县,以拒刘备”,张任虽然官职不是最高,也并非军中主将(主帅是刘循),但大家都以他为首,听从他的指挥布署,说明在大家心目中都非常认可张任的军事才能,心甘情愿地服从他的指挥和调遣。

有一个细节,泠苞在战斗中曾经被俘假意投降,但他回来后却不承认,说是“被我杀了十余人,夺得马匹逃回”,泠苞不敢在张任面前坦白实情,那是因为他对张任品行的敬畏,羞于启齿。

刘备入川前后历时一年,他身边猛将众多,当时张飞、赵云、黄忠、魏延都在左右,

张飞曾经生擒过2员敌将:徐州城外擒刘岱,巴郡擒严颜;赵云生擒过4名敌将:桂阳擒陈应,雒城擒吴懿,南征擒孟优,凤鸣山擒韩瑶;黄忠生擒过1名敌将:定军山擒夏侯尚;魏延的生擒战绩也很惊人:涪江坝擒泠苞,益州界口与王平、张翼合力擒鄂焕,锦带山谷擒孟获。

既然刘备麾下的这几位将领都有着非常出色的擒将能力,那为什么就没有谁能够在两军阵前将张任生擒活捉呢?

但大家必须要注意到,刘备麾下这些猛将们所擒拿的敌将们大多数武艺平平,战斗力都不强。其中武力值算得上比较强悍的有两个:一个是严颜,一个是鄂焕。这两位都号称“有万夫不当之勇”。张飞擒严颜是设下埋伏,严颜在包围圈中心神大乱,惊惶失措,判断失准,失手被擒;而鄂焕是被魏延诱入包围圈,与王平、张翼三将合力将其擒住。

那么,张任的武艺如何呢?咱们来看一下张任的五次武力展现:

1.涪水关大宴,魏延筳前舞剑,欲行刺刘璋,张任拔剑而起,拔剑对舞,抵住魏延,遮护主君;

2.张任追击刘备,直杀到涪城,“幸得左边刘封,右边关平”率兵杀出,合力击退了张任;

3.刘备兵围雒城,张任出城反击,直冲中军,刘备“敌不住张任”,落荒而逃;

4.张任追击刘备,张飞赶到拦住交锋,“战到十余合”,严颜率兵到来,张任退走;

5.张任出城再战张飞,“战不十余合”,张任诈败“绕城而走”,张飞追击,陷入伏击圈,遭到前后夹击。

从张任的厮杀表现来看,武艺肯定在严颜之上,他的武力值下限是马岱,上限接近于乐进、凌统。这样强悍的实力,要想擒拿住他谈何容易?

阵前厮杀,擒拿敌将的难度肯定要比斩杀之要大得多,要么双方实力相差巨大(赵云擒吴懿),要么以多胜少(魏延、王平、张翼合力擒鄂焕,东吴众兵将擒关平),要么有辅助设备(马岱设绊马索擒祝融夫人,周仓水中擒庞德)。而且对方必须警惕性不高,缺乏防备思想,心理素质也比较差。

张任不存在这个问题,虽然他的武力值肯定低于张飞、赵云,甚至也不如黄忠、魏延,但实力差距还没有大到能在战斗中被走马活擒的地步。张任能够在落凤坡设伏射死庞统,雒城反击几乎生擒刘备,说明他的智谋深长,心思缜密,岂能轻易上当?

雒城之战,张任巧妙利用地形,准确把握战机,突然发动反击,直奔刘备中军,黄忠、魏延被战阵隔开,急切间不能相救,刘备惊慌失措之下匹马落荒而走,差点被张任成功实施一次“斩首行动”。这场战斗策划之精彩绝伦与张辽“威震逍遥津”之战有异曲同工之妙。像张任这样智勇双全的帅才,哪能在交锋中被敌将轻易捉住。

金雁桥一战,诸葛亮设计擒张任,用了多少兵将呢?咱们来检点一下,“魏延引一千枪手伏于左”,“黄忠引一千刀手伏于右”,“张翼德引一千军”伏于山东小路,“赵云伏于金雁桥北”“玄德军在左,严颜军在右”,而诸葛亮则亲自“引张任过桥”。几乎是全军出动了,就这个阵容之强悍,不要擒张任了,连吕布都跑不掉。

张任被擒,坚执不降,刘备、诸葛亮劝说,但张任说了这么一句话,断绝了自己的活路:“今日便降,久后也不降!”随后被推出辕门斩首。

要说张任是刘备西取川蜀所遭遇到最强的劲敌,但从另一个角度而言,张任其实是刘备集团最大的损失。征战天下,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勇将易得,而帅才更加难求,像张任这样忠诚刚直、品质优秀、文武兼资的统帅之才更是可遇而不可得。如果能够留存下来,那是足以独当一面的栋梁之材,决不亚于关羽、姜维。

刘备在西征途中斩杀了两个战俘:一个是泠苞,另一个就是张任。泠苞是假意投降,实则准备扒开涪江大坝,给刘备来个“水淹七军”,如果不是彭羕及时报信,刘备大军就都变成汪洋中的鱼鳖了。刘备深恨之,斩之以泄愤。张任在落凤坡伏击射杀“凤雏”庞统,又在雒城反击战中两次几乎干掉刘备。对张任如何处理,不是个谋略问题,其实是个器量问题。

刘备一生的敌人――曹操,此人不简单,在这方面真比刘备强。大家记得,宛城之战张绣收拾得曹操有多么惨?夜半时分,逼得曹操从香暖的怀抱中仓皇鼠窜,裤衩子都没来得及穿,赤足在夜暮下的原野中狂奔,长子曹昂乱箭穿身,侄儿曹安民身首异处,麾下武艺最高强的第一爱将典韦血沃辕门,曹操也身中数箭,狼狈不堪,损失之惨重简直撕心裂肺,痛断肝肠。但后来张绣请降,曹操仍然不咎即往,待之甚厚。刘备、孙权能做得到吗?刘备可能饶过马忠?孙权可肯放过黄祖?

这就是器量,这就是格局。人胸怀多大器量、心有多大格局,就能够成就多大的事业。无论曹操品质有多少恶劣,但就凭这一点,只要曹操活在世上,任凭你吴蜀联盟,任凭你孙刘联手,也绝对不是曹操的对手,这就是真正的差距。

刘备那么多猛将,张飞和赵云都在,为何没人能以武力生擒张任?

张任的武艺不低,如果不用计即使张飞、赵云出马,也是难以将他生擒。

张任可以说是刘备在夺取益州时遇到的最大一个劲敌。因为张任的出谋划策,刘备几次吃亏,连军师庞统都是死在他之手。而且张任的武艺不错,是一员智勇双全的大将。

张任曾经两次和张飞交手。第一次是在雒城之下张任用计击败刘备以后,追击刘备时遇到了率军入川增援的张飞,两人因此大战起来。张任和张飞战了十几合以后,严颜率荆州军赶到。此前张任追击刘备太急,身边只有数名骑兵跟随,人单势孤,因此他主动退走。

第二次就是一战张飞以后的第二天。张任出马诱敌,遇到张飞两人又是战了十几合以后,张任诈败而走,把张飞引到了伏击圈内。要不是赵云正好赶来活捉了吴懿,张飞要吃一个暗亏。

从这两战看,张任在面对张飞时至少可以打十几个回合不分胜负,在演义里这个武艺水平也不算差了。要比于禁、马岱、严颜等人强,可能接近张郃、张辽的水平。正常情况下,张飞要击败张任至少要二三十合才可能办到。

而击败一个人和生擒一个人是有区别的,一般来说击败比生擒要容易得多。按照张任的武艺水平来说,他即使不敌要全身而退也不难。实际上他在张飞面前两次成功脱身,显然张飞很难在战斗中把他活捉。

赵云的武艺和张飞相当,张飞做不到的事他也很难办到。所以诸葛亮最后只能用计活捉张任。

刘备那么多猛将,张飞和赵云都在,为何没人能以武力生擒张任?

一人亡命,十人难敌,张任为蜀中名将,绝非浪得虚名,张飞赵云单挑,绝难完胜,双人合击,张任不能生还。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