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术就基本上无人能敌了?

孙悟空在被佛祖收腹前,和各路神仙大战几十回都没能败下阵来,最终佛祖出手才收复孙悟空!

孙悟空学的是道家的本事,七十二般变化就是七十二地煞,十万八千里筋斗云,就是三十六天罡。被佛祖收服前,与猴头交手的道家神仙,没有哪个会天罡地煞全套武功,即便是二郎神杨戬,比孙悟空多一般变化,却不会十万八千里筋斗云。因而,天兵天将没有一个人能真正击败孙悟空。

但是,如来佛祖为何就能收服孙猴子呢?莫非佛老也会道家天罡地煞的本事,甚至还十倍乃至百倍的强大?

孙悟空的本事是跟谁学的

美猴王从东胜神洲来到西牛贺洲寻仙访道,在“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老祖为师,学了七十二般变化,十万八千里筋斗云。也就是说,孙悟空的本事是跟菩提老祖学的,但凡读过《西游记》的读者都知道这件事,算不得什么疑问。但是,这个菩提老祖又是谁,他为何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菩提老祖身居西牛贺洲,就在佛祖如来的地盘中,眼皮子底下有这样一个高人,佛老怎么就不知道呢?菩提老祖不但就住在西牛贺洲,而且,“灵台方寸山”其实就是灵山,灵山有个三星洞,竟然能瞒过佛法广大的如来佛祖?

其实,“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说的是佛老的“心”。第一回“灵根孕育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回目就暗点了这个玄机,孙悟空的出世是灵山之根,是佛老修持“心性”。因此,孙悟空的师父就是如来佛祖,是佛祖“心性”幻化出来的大徒弟。

《西游记》从天地未开之时写起,其实讲的是“老子化胡为佛”这么回事。老子出函谷,以道法教化胡人,胡人便创立了佛教。故而,佛祖自然就会道家天罡地煞的本事了。

那么,为何说菩提老祖就是如来佛祖呢?

菩提老祖是“大觉金仙”

《宋史·徽宗本纪》记载,宣和元年(1119年),宋徽宗下革佛诏革佛:“佛改号大觉金仙,余为仙人、大士。僧为德士,易服饰,称姓氏。寺为宫,院为观。改女冠为女道,尼为女德”。

自东汉明帝“西天取经”,佛法东渐之后,一直存在佛道之争,历史上最为著名的灭佛运动是“三武一宗”。但是,“三武一宗”灭佛,手段都不及宋徽宗。道君皇帝迷信道教,以道教教化佛教,把佛教并入道教,包括如来佛在内的佛都纳入道教神仙系列,改封为“大觉金仙”,佛以下的罗汉金刚等都是道家的“仙人”,四大菩萨则是“大士”。观音菩萨称“观音大士”,出处就在这里。

因为宋徽宗的“革佛诏”只执行了一年,对佛教的冲击并不如“三武一宗”那般强烈,所以,这段历史也就鲜为人知了。

《西游记》中,多次提到老子“化胡为佛”,很多读者误以为是老子化身佛祖。其实,这一说讲的是老子出函谷教化西域胡人,胡人于是创立了佛教。宋徽宗革佛,其本质就是“化胡为佛”的翻版,道教高于佛教,佛教要并入道教。

因而,如来佛祖在《西游记》中出场的第一个形象,就是“大觉金仙”。这一笔,其实也紧扣了开篇立意。

孙悟空兼具佛道两家本领

却说美猴王来到西牛贺洲,遇到了一个樵夫,这个樵夫其实也是佛老的化身。佛老告诉美猴王,这里住着一个神仙,每日讲《黄庭经》。按照樵夫的指引,猴子来到了“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等于是走进了佛老的心。

见到菩提老祖时,书中写道:“大觉金仙没垢姿,西方妙相祖菩提”。这两句直接点明了菩提老祖的身份,他就是西方菩提树下成佛的西方妙相,是菩提教门的祖师爷。

《宋史》中所指的佛,在《西游记》中就具象为如来佛祖,就是“革佛诏”中被宋徽宗降为大觉金仙的“佛”。因为被宋徽宗所谪贬,因而,书中说是“大觉金仙没垢姿”,其真身却是“西方妙相祖菩提”。

有读者朋友质疑,《西游记》写的是唐朝的事,如何扯上了《宋史》?其实,《西游记》是以唐朝陈玄奘取经为题材,暗藏的却是明朝的事。世德堂本《西游记》以邵雍《清夜吟》诗,把一百回划分为二十卷。邵康节的这首诗是这样写的:“月到天心处,风来水面时。一般清意味,料得少人知。”

第一至第五回是“月”字卷,然后,分别是“到”字卷、“天”字卷、“心”字卷……等等。“斜月三星洞”,其中寓意恐怕还真的是“少人知”。

《西游记》之后的《封神演义》写的是西周开国,姜子牙封神的故事,其中,也有一位“大觉金仙”。这位“大觉金仙”是准提道人,第六十一回“殷洪绝命太极图”出场时,以一首诗自我介绍:

大觉金仙不二时,西方妙法祖菩提。不生不灭三三行,全气全神万万慈。空寂自然随变化,真如本性任为之。与天同寿庄严体,历劫明心大法师。

“大觉金仙”的唯一出处,就是《宋史·徽宗本纪》。所以,无论《西游记》还是《封神演义》都以“大觉金仙”为佛祖,也就是“西方妙相祖菩提”。

这两部著作虽然都讲的是“老子化胡为佛”,但却更真实地描述了“佛道合一”的宗教现实。菩提老祖,也就是如来佛祖既通晓道家本事,又觉悟佛门玄机,孙悟空跟随这样的师父学本事,一般的道家神仙当然就奈何不得他了。

老子打得过孙悟空吗

既然是“老子化胡为佛”,那么,在《西游记》中,道法一定是高于佛法的。书中写道,佛祖以心魔大闹天宫,诸神无奈,便派观音菩萨前往天庭示威。当孙悟空大战二郎神,天兵天将围住孙悟空也不能制服时,观音便要出手,以杨柳枝净瓶砸孙悟空,助二郎神建功。

佛门如此藐视天庭,老子实在看不下去,便讥讽观音的瓷瓶也奈何不了猴头。观音不服,问老子有何兵器。老子拿出金刚琢,警告观世音道:“当年过函关,化胡为佛,甚是亏他,早晚最可防身”。老子的意思是,你等打上天庭,别忘了老祖在此,就凭这金刚琢也得再化你们一次。

观世音果然不敢做声,老子一举击倒孙悟空,众神将活捉了猴头。

这只金刚琢后来再显神威,青牛下界,以金刚琢打得佛道两家大神晕头转向。佛祖知道是老子在为难取经人,但却不敢对孙悟空明说,暗中叮嘱金刚,给孙悟空透露青牛的来历。孙猴子请出老君,老君亲自下界,青牛却不服,要以金刚琢打主人。

青牛不是不服老君,而是看不得佛家打上天庭,佛祖要把佛法送到东土大唐,与道家分庭抗礼。青牛眼界哪里及得老君?老君既然能出函谷化胡为佛,又何尝不能再化一次,达到“佛道合一”的境界呢?

《西游记》开篇,以邵雍《皇极经世书》为据,立意道在佛先,其义在于任何外来宗教都将被本土文化所同化,必定得接受“改造”而自觉融入。

所以,孙悟空即便是佛祖心魔所幻化,又学了道家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本领,但只要有老子在,就达不到无敌的境界。取经路上的种种磨难,道家诸神多次出手相助,没有道家的包容和援手,恐怕佛祖很难实现佛法东渐。

为什么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术就基本上无人能敌了?

孙悟空在须菩提祖师处最早学的并不是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而是另外一法术。这项法术是孙悟空磨了很久才学到的,也是容易让人们忽略的一项法术。

孙悟空在物理攻击方面做到了极致,说他(物理攻击)无敌也不算错。

很多人会产生这样的疑惑,孙悟空在须菩提祖师处也就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一个是躲避三灾的法术或者说是变化之术,一种是飞行法术,学了这两样,怎么就变得这么厉害了呢?还能大闹天宫?

其实这是不看原著或者没有仔细看原著所产生的误解,孙悟空在学这两个法术之前还学习了另外一样法术。

祖师道:“你今有缘,我亦喜说。既识得盘中暗谜,你近前来,仔细听之,当传与你长生之妙道也。”悟空叩头谢了,洗耳用心,跪于榻下。祖师云:“显密圆通真妙诀,惜修生命无他说。….攒簇五行颠倒用,功完随作佛和仙。”此时说破根源,悟空心灵福至,切切记了口诀,对祖师拜谢深恩……

这套法术叫什么虽然没说,但可以肯定这就是须菩提祖师传授给孙悟空的长生之术,也正是习练了这套法术,孙悟空从一个凡猴变成了神猴,也激活了他“力大无穷”的属性。

这项“力大无穷”的属性可以肯定是在须菩提祖师处激活的。因为如果在学艺之前,有这样的能力,他在凡猴中很难生存~太另类。想想看一个有着上吨力量的猴子和其他猴子玩耍时,是避免不了接触让其他猴子受伤的。既然没有发生这类事情,说明孙悟空在花果山时的力气是很普通的。

正是因为须菩提祖师传授了这项法术,激活了孙悟空的潜力。“力大无穷”在物理攻击算是个很强的属性,俗话说“一力降十会”。学艺归来后孙悟空又从龙宫拿到了金箍棒这一重型武器,他优点得到了放大,所以显得就非常厉害,13500斤碾压普遍是5048斤的对手是很轻松的

不过孙悟空也太过于依赖金箍棒。一但金箍棒离手,他的武力就会大打折扣。

这一点在金皘山金皘洞对付青牛精的时候,就得到体现。

老魔王唏唏冷笑道:“那猴不要无礼!看手段!”即忙袖中取出一个亮灼灼白森森的圈子来,望空抛起,叫声“着!”唿喇一下,把金箍棒收做一条,套将去了。弄得孙大圣赤手空拳,翻筋斗逃了性命。

孙悟空跟随唐僧取经,一路之上也发现了自己的弱点,那就是作战手段太单一,很容易被法宝克制,他也非常羡慕那些拥有法宝的神仙或妖怪。在除妖的过程中先后想贪污灵吉菩萨的定风珠和太上老君的幌金绳等,当然这等重宝人家也舍不得给他。

不过最后还是让他成功的得到了一件宝物,在金平府降服犀牛精,原本是想敬献给佛祖一个犀牛角,事后孙悟空发现了这个角有避水的功能。到了雷音寺就再也没有提献宝的事情。有了这个角,孙悟空不能水战的缺点也克服了。

神仙圈藏龙卧虎,大能巨多,想在这个世界占据一席之地,光有单一的技能是混不开的,除了学习新技能获得新法宝外,招揽有特殊技能的人才也很重要,这一点孙悟空得像七佛之师(不对,应该是九佛之师)的观音菩萨学习。

为什么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术就基本上无人能敌了?

孙悟空在西天取经之前,大闹天宫时基本上是无敌状态,即使被二郎神配合太上老君抓住后,砍头也砍不死,火烧也烧不死,即使放到太上老君的炼丹炉里,都没有被炼死,最后只有请来西天佛祖出手,才彻底镇压了孙悟空。难道除了佛祖,孙悟空真的无敌了么?当然不是,这一切其实都是假象,孙悟空只不过是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西天佛祖等大佬们,手中瓜分西天取经利益的一枚棋子。

下面星火情殇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这个问题。

玉皇大帝,太上老君,西天佛祖三位大佬要重新划分修仙界势力范围,因此策划了一出西天取经任务,任务完成后会产生大量的气运,这三位大佬们将这些气运瓜分,谁瓜分多少?就要看谁在取经途中设置的障碍越困难,谁瓜分得利益就越多。

于是西天佛祖化身一位道家仙人菩提祖师,传授了孙悟空一身本事,有人一定会有疑问,菩提祖师怎么可能会是西天佛祖呢?这个答案就在菩提祖师居住的洞府外的对联里: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这副对联说的就是心,斜月三星就是心字,而灵台是道家所说的灵台穴,指的是后心,方寸指的是前心,古人作揖打拱常说叉手不离方寸,就是双手放在心前的意思,结合起来菩提祖师的洞府就是修心的地方,而佛家修心,道家修命,菩提祖师虽然是道家打扮,但他真实面目却是佛家,足以证明菩提祖师就是西天佛祖所化,西天佛祖教授了孙悟空一身本事后,还告诉孙悟空未来有三灾:雷灾,火灾,风灾,并且传授了孙悟空躲避三灾的方法,孙悟空出生后的命运轨迹,完全操控在西天佛祖,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三位大佬的手里,孙悟空大闹天宫时,玉皇大帝和太上老君自然知道孙悟空是西天佛祖教授的徒弟,西天取经的一枚重要棋子,如果真将孙悟空杀了或者镇压了,这三位大佬恐怕就真的翻脸了,于是,玉皇大帝只好派人请来西天佛祖,解铃还须系铃人,既然孙悟空是佛祖教出来的弟子,只有让佛祖自己来处理孙悟空这件事情,西天佛祖心知肚明,这是玉皇大帝向自己摊牌了,西天取经这件事,必须要给天宫一个合理的分配方案,于是西天佛祖将孙悟空镇压了五百年,西天取经定在了五百年后,取经人给了天宫两个名额,又给了妖界一个名额,西天佛祖自己占了两个名额,玉皇大帝将天蓬元帅和卷帘大将贬下了凡,等在西天取经的路上,佛祖又将自己的大弟子金蝉子贬下了凡,将西天取经利益瓜分完毕后,西天佛祖和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三位大佬立刻在天宫里大摆筵席,提前召开了一次西天取经动员大会,并预祝西天取经大业取得圆满的成功。

天蓬元帅转世投胎成了猪八戒,卷帘大将投胎成了沙僧,这哥俩心中非常清楚这次取经是怎么一回事。

本来在天上逍遥自在,却被剥夺了了仙籍,贬下了凡尘,还投胎成了半人半妖的怪物,特别是猪八戒心里更是怨气冲天,巴不得西天取经失败,所以猪八戒和沙僧一路上消极怠工,一个挑担,一个牵马,这白龙马就是小白龙所化,根本就不需要谁来牵,但是沙僧消极怠工一路上就是牵着不放,唐僧转世投胎了十世,前九世都是被沙僧吃掉的,心里也清楚西天取经是怎么回事,这次取经人聚齐了,这一路上也没啥危险了,无非就是西天和天宫派下人来设置些障碍,两方互相显露下自己的实力,白龙马也明白西天取经是怎么回事,所以化身成白马,驮着唐僧,其他事一律不管,但是孙悟空从头到尾根本就不知道西天取经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依然是打打杀杀,竟然一把火把白骨夫人烧的神魂俱灭,白骨夫人是镇元大仙的妻子,而镇元大仙又是唐僧的前世金蝉子的好友,孙悟空打杀了白骨夫人后,把唐僧气坏了,一气之下就真的撵走了孙悟空,孙悟空没有办法了,只好去南海找观音菩萨诉苦,观音菩萨只好暗中点拨孙悟空,直到此时孙悟空才明白西天取经是怎么回事,孙悟空明白了西天取经这里面的弯弯绕后,心里大怒,孙悟空就想:“我老孙也太亏了,被关押了五百年,结果这唐僧一脚就把俺老孙踢出局了,俺老孙去不了西天取不了经,那大家谁也别想去了。”

于是孙悟空就化身出一个六耳猕猴,将唐僧暴揍一顿,然后抢走了一切东西,佛祖心里清楚这两个真假孙悟空的底细,只好好言哄劝和暗中威胁孙悟空:“猴儿,闹得差不多行了,将来为师给你一个正果,别忘了当年法不传六耳之事,否则我把你挫骨扬灰,将你魂魄囚禁在九幽之下。”孙悟空一听佛祖说出了当年菩提祖师说的法不传六耳这句话,立刻就明白了,佛祖原来就是菩提祖师,天大地大授业恩师最大,孙悟空可以天不怕地不怕,但是面对授业恩师,孙悟空还是非常乖的,于是孙悟空立刻老实消停了。

从这以后,孙悟空也明白了西天取经怎么回事,这一路上的妖魔鬼怪种种磨难都是天宫和西天诸位大佬们安排的,这除妖得罪人的事,俺老孙是绝对不干了,只要一遇上妖怪,孙悟空就告诉猪八戒和沙僧保护好唐僧,然后自己去搬救兵,自从杀了白骨夫人后,取经一路上,孙悟空打死的妖怪根本就没有几个,孙悟空也清楚了自己的本事究竟有多大,就连太上老君的坐骑青牛精,孙悟空都不是对手,当年大闹天宫时,不是没有人收拾不了自己,而是谁也不愿意得罪西天佛祖罢了,孙悟空知道了佛祖就是自己授业恩师后,自然更是倚仗着佛祖这个僧面,无论是天宫里众仙还是西天的菩萨罗汉,哪个敢不给佛祖面子,所以孙悟空无论求到谁帮忙,谁都会义不容辞帮着去除妖。

总之,孙悟空的本事不是真的厉害无敌,因为大家心里都清楚孙悟空是西天佛祖的徒弟,如果真伤了孙悟空,恐怕西天佛祖必然要护短的,天上众仙谁也犯不上为了孙悟空而得罪西天佛祖。

为什么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术就基本上无人能敌了?

云雨雾大气风,上善若水,润育了四时八节,二十四气,一气三候,七十二候,三百六十五日气候变化。七十二候,猴者候也,候者五日一侯五日一变,每年七十二变化也。八戒只会三十六变半年之候。气候变化谁人能敌?

为什么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术就基本上无人能敌了?

大闹天宫是小说《西游记》中最精彩的章节之一。故事中,孙悟空凭借一己之力,对阵天庭十万天兵天将以及太上老君、观音菩萨、托塔天王、哪吒等众多高手也丝毫没有感到畏惧,最后还是如来佛祖亲自出手,采用打赌的方式趁其不备击败了孙悟空。但是,如果我们回过头来看看孙悟空学艺的过程,会发现其实他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的本事并不多,只有长生不老术、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三项法术,基本上都是防御性法术,不具备什么杀伤力,但为何大闹天宫给人感觉无人能敌呢?究其原因,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

  • 首先,孙悟空天资聪慧,拥有超高的学习天赋。

所谓“师父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对于习武之人而言,师父固然重要,但自身的习武天赋也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便观《西游记》全书,凡是那些法术处于顶级水平的仙人,大都拥有比较好的习武天赋。而孙悟空就是一个拥有超高天赋的人,菩提祖师弟子无数,但只有孙悟空一个人破解了祖师的盘中之谜,并按照祖师的指点学到了长生不老术。而对于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两项法术,孙悟空也只是用了很短时间就学会了。原著第二回写道:

这猴王也是他一窍通时百窍通,当时习了口诀,自修自炼,将七十二般变化都学成了……这一夜即运神炼法,会了筋斗云。

孙悟空之所以能学习的那么快,并且掌握、运用的那么好,一方面与菩提祖师的悉心指导密不可分,正所谓“名师出高徒”;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一点,孙悟空自身禀赋异常,深谙学习法术之道,因此才能从菩提祖师众多徒弟中脱颖而出。除此之外,尽管孙悟空只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长生不老术、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但这都是学习其它法术的根基,是最重要的法术。以孙悟空对法术的领悟能力,不排除他能够从中悟出其它更厉害法术,就如同我们学习数学一样,厉害的人可以利用最基本的公式解答非常复杂的问题。

  • 其次,如意金箍棒给了孙悟空很大帮助。

大闹天宫之前,孙悟空除了从菩提祖师那里学到了三项法术之外,还从东海龙王那里“借”来了一件非同寻常的兵器——如意金箍棒。根据书中的描写,这根金箍棒乃大禹治水时遗留在东海的一根神铁,由太上老君制成,重达一万三千五百斤,并且可以随心变化。如意金箍棒在孙悟空大闹天宫时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例如,孙悟空与九曜星君战斗时,就充分利用了金箍棒的威力将他们打败。原著第五回写道:

正嚷间,大圣到了。叫一声“开路!”掣开铁棒,幌一幌,碗来粗细,丈二长短,丢开架子,打将出来。九曜星那个敢抵,一时打退。

孙悟空在与对手交战时,对金箍棒有很大的依赖。从本质上说,长生不老术、七十二般变化和筋斗云都是防御型法术,并不能给对手造成直接的伤害。因此,在很大程度上,孙悟空之所以能击败对手,都要依靠金箍棒。第八十九回,孙悟空金箍棒被黄狮精盗走,在寻回兵器的过程中,孙悟空遇到两只狼头妖怪,尽管他们只是黄狮精手下的小妖,但孙悟空因为手里没有兵器也不敢轻易和他们开战。书中写道:

行者听得要庆钉耙会,心中暗喜;欲要打杀他,争奈不管他事;况手中又无兵器。他即飞向前边,现了本相,在路口上立定。

由此可见,在孙悟空与对方交战时,金箍棒发挥了非常大的作用,甚至可以说发挥了决定性的作用。也正是有了金箍棒的加持,孙悟空才敢大闹天宫。

  • 最后,大闹天宫时天庭并没有认真应战。

大家一定以为,孙悟空大闹天宫对天庭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以至于玉皇大帝都吓得钻到桌子底下了。但这都是电视剧中的桥段,实际上原著中孙悟空连凌霄宝殿都没打进去,更不要说对玉帝帝位造成威胁了。其实,在玉帝眼里,根本就没把孙悟空当回事,派出迎战的神仙起初都是一些小兵小将,随便应付一下。原著第六回:

却说玉帝拆开表章,见有求助之言,笑道:“叵耐这个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敌过十万天兵!李天王又来求助,却将那路神兵助之?”

看看玉帝的表现,非常轻松,哪里有一丝惊恐害怕的样子。估计是几百上千年来天庭里都相安无事、死气沉沉,玉帝和天庭大佬们觉得太无聊了,这时候突然来个土匪搅乱蟠桃会,玉帝便陪他玩一玩,随便派出几个小喽啰迎战,看看他们表演。当十万天兵天将、二郎神等人在底下与孙悟空大战之时,天庭大佬们在干什么?他们并没有乱作一团,收拾行李准备逃跑,而是轻松的聊着天在南天门观看他们的表演。书中写道:

观音合掌道:“贫僧请陛下同道祖出南天门外,亲去看看虚实如何?”即同道祖、观音、王母与众仙卿至南天门。

孙悟空大闹天宫看起来无人能敌,实际上是因为那些天庭大佬,包括三清、四御、五方五老们都没有亲自出手,即便是那些出手的神仙,也没有尽心尽力的降伏。换句话说,不是孙悟空太强了,而是对手故意放水,让孙悟空看起来貌似很强。

综上所述,孙悟空在大闹天宫时表现的很强势,一方面与他天性聪慧,拥有学习法术的天赋有关;另一方面如意金箍棒也大大增加了他的战斗力;与此同时,天庭的消极迎战,也让孙悟空

看起来貌似很厉害,实际上高手根本就没有出现。

关注传统文化,解读经典名著,我是三夢遊水,欢迎与我交流讨论,一起成长~

为什么孙悟空学会了七十二般变化和腾云术就基本上无人能敌了?

以下是七十二变明细,你觉得该不该无敌:

通幽 驱神 担山 禁水 借风 布雾 祈晴 祷雨 坐火 入水 掩日 御风 煮石 吐焰 吞刀 壶天 神行 履水 杖解 分身 隐形 续头 定身 斩妖 请仙 追魂 摄魂 招云 取月 搬运 嫁梦 支离 寄杖 断流 禳灾 解厄 黄白 剑术 射覆 土行 星术 布陈 假形 喷化 指化 尸解 移景 招来 迹云 聚兽 调禽 气禁 大力 透石 生光 障服 导引 服食 开避 跃岩 萌头 登抄 喝水 卧雪 暴日 弄丸 符水 医药 知时 识地 辟谷 魇祷。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