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松为什么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武松为什么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因为,武松不能忘记自己的前世,要在大树十字坡回归本尊。那么,武松的前世是什么,他的本尊又是谁呢?这与孙二娘的蒙汗药酒有什么关系呢?

武松为何早就知道“大树十字坡”

书中说,武松从阳谷县出发,到孟州牢城充军,在路上走了二十几天,便来到了一座山岭下。武松远远地看见前面有十数间草屋,傍着溪边柳树上挑出个酒帘儿,便问当地樵夫,这是个什么所在。樵夫告诉武松道:这岭是孟州道。岭前面大树林边,便是有名的十字坡

不用分说,十字坡就是孟州道上的一座鸡毛酒店。因十字坡有一颗四五个人不能环抱的大树,所以,这里就叫大树十字坡。

“大树十字坡”这个名字是武松取的,当地的樵夫并没有说这个地名。那么,武松是怎么知道有这样一个地名的呢?

武松当时对孙二娘说: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武松这话说得更玄乎,似可回答题主的问题了。因为武松早就知道了十字坡杀人卖人肉馒头,所以,多加小心,当然就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下了药。

从阳谷县到孟州,少说也有千里之遥。武松行走江湖,最远的地方是沧州。十字坡如此恶名在外,官府为何就不管他呢?官府不管,恐怕是因为《水浒传》中写的是官府黑暗吧。但书中不管是谁杀了人,官府必定是要追究的。否则,武松也不会被发配孟州,也不会写了好几次海捕文书捉拿杀人凶手。张青杀光明寺的和尚,说了一大通理由,才讲清楚为何没有被官府追究。杀了人,官府还是要追究的,所以,江湖上早就传闻十字坡杀人卖人肉馒头,这个理由说不过去。

张青后来说,孙二娘麻杀了一个神秘头陀,差点还把花和尚鲁智深给杀了。这两个都是行走江湖的惯客,难道于路之上就没问过路?十字坡如此有名,走到附近一打听就知道了,为何还连遭孙二娘毒手呢?武松就跟附近的樵夫打听过,但樵夫并没有说十字坡卖人肉馒头。这是一个十分隐秘的黑店,就连附近的村子都经常卖这里的人肉当做牛肉吃。

所以,武松这话是诈孙二娘的,他未必知道十字坡有这么一座黑道。问题是,武松为何诈得这么准呢?

这是因为,武松早就来过十字坡了。

武松悄悄的泼掉了孟婆汤

却说武松来到了十字坡酒店,一眼就看到了打扮得妖艳古怪的母夜叉孙二娘。大概,从这个时候起,武松就开始留意了。于是,进店之后,便一番调戏般的试探。

孙二娘上了酒,还有意的交代了一句:“有些十分香美的好酒,只是浑些”。这句话仿佛是画外之音,让读者产生联想,下了蒙汗药,这酒难道不浑吗?读者都能想到,心思缜密的武松难道就不会提防吗?

其实,这一笔也是障眼法。乡里酿的酒,浑一点正常,陆游不是说过:“莫笑农家腊酒浑”吗?不仅农家的腊酒浑,古人也多饮“浊酒”。所以,孙二娘说酒浑些,大概也不会引起客人的注意了。

那么,武松为何如此机敏,他就注意了呢?因而,武松曾经喝过孙二娘的浑酒。因为喝过,所以,武松知道这是一碗有药的酒,便乘孙二娘转过背去,悄悄的泼掉了这碗浑酒,躲过了这一劫。

难道武松真的喝过孙二娘的浑酒?此前,武松何时到过十字坡呢?

武松其实早就在十字坡被孙二娘麻杀过一回了,这个“武松”是货真价实的“行者武松”,也就是那个神秘头陀。

武松泼掉了孙二娘的药酒,反手就把母夜叉制服了。正在这时,张青挑着一担柴从外边进来,求武松放过自己的浑家。武松饶了孙二娘,双方互通姓名,张青便讲起了自己的经历和十字坡的故事。其中,就说到孙二娘曾经麻杀了一个神秘头陀。

这个头陀之死,与“酒色财气”有关。武松一到十字坡酒店,就看见孙二娘一副妖冶的样子,明显有勾引过往配军及行脚僧人的意思。神秘头陀恐怕是着了孙二娘的道,喝了孙二娘下了蒙汗药的酒,这是“酒色”。

神秘头陀留下了很多遗物,孙二娘后来说,头陀的遗物中有鲨鱼皮的刀鞘,插着两把雪花镔铁戒刀。看来,这个头陀不是个苦行僧。张青说,这对戒刀夜里时常啸鸣,想是杀人过多。神秘头陀被麻杀,而戒刀的杀气尚未消散。这些符码,就是“财气”。

武松的“前世”出自《宋江三十六人画赞》,就是一个“酒色财气,便要杀人”的优婆塞,他的这个“前世”就是一个头陀。而那个神秘头陀有一串一百单八颗人顶骨穿成的念珠,他原本就是一百单八将之一。

所以,神秘头陀就是武松,武松就是神秘头陀。武松后来回到十字坡,在这里回归本尊,《水浒传》中的两个对写人物合二为一。武松不能忘记前世本尊,因而,他就能识破孙二娘的药酒。

孙二娘之所以在孟州道开黑店,是因为施耐庵暗示,武松泼掉的不是一碗下了蒙汗药的酒,而是一碗孟婆汤。武松没喝孟婆汤,所以,他回归了本尊。鲁智深喝了孟婆汤,所以,他忘掉了自己的“前世”的“飞飞儿”身份,彻底的进入了佛门。

孙二娘为何在十字坡卖人肉馒头

写完上面两点,原本可以完成题主的问题了。但施耐庵为何要这样写呢?难道不可以让武松直接做行者吗?其实,大树十字坡卖人肉馒头,以及武松两次进入十字坡是有寓意的。

上文讲到,武松、神秘头陀是同一个人物,仿佛在平行空间中同时存在。《水浒传》中还不止武松一人是这样写的,书中还有两个同时存在的“托塔天王”,一个是晁盖,另一个则是大名府的兵马都监李成、闻达。这一点,我也有解读,此处略去不讲。总而言之,施耐庵以时空交错的手法,隐写了穿越时空的两段历史,也就是北宋兴亡的历史,以及大明王朝的靖难之役。这样的写法,十字坡就是很典型的一处。

原来,“大树十字坡”这几个字与蔡京说的一首童谣有关。宋江在江州题反诗,引起了黄文炳的注意,便去蔡九知府那里告发了。蔡九知府原本也不太在意,但他忽然想起了父亲曾经来过一封家书,提到了一首童谣:耗国因家木,刀兵点水工。纵横三十六,播乱在山东

这首童谣的前面两句,组成“宋江”两个字。其实,“大树十字坡”的“大”、“十”是一个“木”字,加上“字”的宝盖头,也就组成了一个“宋”字。不仅如此,“木”与“树”的偏旁又可以是一个“林”字。

智真长老说,鲁智深可以成“汝等皆不及他”的正果,而要成此正果,第一步就是“遇林而起”。这句话不是仅指林冲或者野猪林,应当是《水浒传》中所有的“林”。所以,鲁智深在十字坡差点被麻杀了。张青救醒鲁智深之后,便把他送上了二龙山,做了宝珠寺的住处方丈。

《水浒传》中的“宋”,当然指的是宋朝,而书中的林,则指的是明朝。

武松故意挑逗孙二娘时,问馒头里的肉是人肉的,还是狗肉的。张青则说,肥的人肉挑去村子当牛肉卖。当孙二娘被武松制服后,发出了杀猪般的叫声。

这段故事中,有人肉、牛肉、狗肉,杀猪的叫声。这些符码大有隐喻,人肉说的是汴梁被金兵围困时,城内发生过吃人肉的惨剧。为何北宋王朝会出现靖康之难呢?因为,他们夺取的是“牛”的天下,又因为杀“牛”而导致灭亡。“牛”。指的是后周恭帝柴宗训,以及辽国萧太后(萧燕燕),这两人都出生于953年,属牛。

以“牛”暗指辽国,是《水浒传》中暗藏的“宋金海上之盟”。北宋与金国盟约夹攻辽国,辽国灭亡,金国立即发起灭宋之战,靖康之难爆发。

猪,指的是年龄相差恰好一轮的,都是属猪的赵匡胤、赵光义兄弟。同时,又是大明王朝“朱”的隐喻。“狗”,则指的是生于元丰五年(1082年)属狗的宋徽宗。

《水浒传》就是这样一部隐藏历史的大书,手法巧妙的奇书。时空纵横交错,人物身份不断穿越。因而,武松不忘前世身份,回归本尊,便不能喝“孟婆汤”了。

鲁智深、武松占据二龙山,佛道两家都造了反。武松去往二龙山途中,一只黄狗狂吠不止,自家的“二龙山”被占,黄狗能不哀嚎吗?

武松为什么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武松生活的北宋时期,社会上流行一句话:人在江湖飘,怎能不知药?

这个药就是“蒙汗药”。

武松是一个发配充军的罪人,怎么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武松与孙二娘的见面十分有意思、充满了江湖的意味。

武松带着刑枷,带上两个公人,离开东平府、找条路向孟州投奔。

武松虽是犯人,但他不会半路脱逃的,他会规规矩矩走路,与其公人押送他,真不如说他带领公人前进。

武松不缺钱,做都头的时候 领有俸禄,现在是单身,外出了会把所有家业都带在身上;上路之前,好友也相赠一些金银。

一路上,都是武松掏钱招待公差。

走了30多天,三人来到荒山野岭,因为天气炎热,武松提议找一家酒店,歇下来吃肉喝酒。

武松站到岭上,看见土坡下有几间草房,在小溪边柳树上挑出一个酒帘儿,就是找到酒店了。

这样一处荒芜之地,武松询问樵夫,知道此地是孟州道十字坡。

樵夫说了一句:有名的十字坡。

长期在江湖之上的武松,当然听说过孟州道十字坡的种种传说。

武松他们来到酒店门前,看见门前窗槛边坐着一个妇人:

露出绿纱衫儿来,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见武松同两个公人来到门前,那妇人便走起身来迎接,——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这个主妇就是孙二娘。

公人都会做人情的,他们把武松身上的刑枷取下来,放到桌子底下。

解放的武松,不断找话题逗引孙二娘。

武松光讲话不喝酒,是在等待两位公人药性发作,自己就可以躲开毒药了。

吃喝了一段时间,两个公人还是正常,武松便引诱孙二娘下猛药,让公人尽快倒下。

当孙二娘把好酒、浑酒、烫热了端上来,给三个人每人斟上一碗,武松判断,酒中下了猛药。

所以武松要用计支开孙二娘,武松说:“娘子,我从来吃不得寡酒,你再切些肉来与我过口。”

看见那妇人转身进到里面去了,武松把酒泼在僻暗处,一点没有喝,但却故意伸出自己的舌头不停咂嘴,一个劲说:“好酒!还是这个酒冲得人动!”

孙二娘更不是善茬,她根本没去切肉,只是转了一趟就返回来了。

她预计三人把浑酒喝下去,酒劲应该上来了,便出来拍手叫道:“倒也!倒也!”果然不错,那两个公人只见天旋地转,噤了口,望后扑地便倒。

见此情景,武松也双眼紧闭,扑地仰倒在凳边,假装被蒙药毒到了。

武松乘孙二娘上来提将自己的机会,一招制服孙二娘。

武松对孙二娘在酒中放药,判断非常准确。武松凭什么能做到这么准确呢?

第一、武松向来警惕性很高

当年武松在景阳冈山下酒店喝酒之后,店家劝他喝酒后不要上山,山上有老虎。

武松就说了一句话:“莫不是留我在店里,乘夜间害了我?”

可以看出来,常在江湖行走的武松,向来就保持高度的警惕性。

就是在十字坡的孙二娘酒店中,吃包子的时候,两个公人拿起来就吃,武松却是先把一个包子拍开,看看是不是人肉。

第二、险恶之处往往藏有凶险

武松从小就在江湖上行走,对社会凶险有充分的认识。

北宋时期,在险山恶水之处,经常发生利用蒙汗药麻醉人、抢劫杀人的事情。

杨志为梁中书押送生辰纲的时候,晁盖等一群人就在黄泥岗上,将杨志以及一队人员全部麻翻,然后抢劫了生辰纲。

现在,孙二娘的酒店正处在荒岗野岭之上、麻翻路人、做成人肉包子,没有人知道。

第三、孙二娘的装束打扮表明她不是一个善茬

孙二娘的内衣都露出来了,头上黄烘烘的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

这一身打扮在这山岭之上,非同寻常。

山中村妇多是淳朴的、朴素的,不会花枝招展。

头上那么多钗环想必不是买的,要么抢来的、要么偷来的、要么麻翻人后掠夺来的。

再看孙二娘:下面系一条鲜红生绢裙,搽一脸胭脂铅粉,敞开胸脯,露出桃红纱主腰,上面一色金纽。

这分明就是一个屠妇形象。

武松认为,山中女人如此打扮,一副杀人形象,只能靠麻药把人先麻翻了,然后才能杀死,因为女人力量毕竟单薄。

第四、江湖上关于十字坡的传说,武松早有耳闻

孙二娘解释说酒店中的肉是牛肉,武松便说道:

“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这一串很顺口、很流畅的话语,凭武松的文化水平是编不出来的,只能是切切实实从江湖上听来的。

江湖上流传的东西,很多都是有根有据的。

当樵夫告诉武松,这是“孟州道十字坡”的时候,武松心中已经了然:这里有个孙二娘,喜欢在酒中放进蒙汗药。

武松为什么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武松在乡下因打人误死,逃亡在外,这就不难想像武松在外也吃尽了苦头,对外面的世道险恶也深有体验,武松在+字坡,知道母夜叉孙二娘下了蒙汗药,我猜测有两个原因,其一,武松在外一定对黑店有所耳闻,也许了如指掌,其二,武松是个很聪明的人,这+字坡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百分之八+以上是宰客坑客的黑店,在加上孙二娘眼睛狡黠,语言娇气,武松不得不提高警惕,以防不测。

武松为什么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武松与孙二娘素不相识,以前也没来过孙二娘开的大树十字坡酒店,他是怎么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蒙汗药呢?

这就涉及到社会阅历的问题了。

同样是路过的客人,鲁智深就被孙二娘的药酒蒙倒,已经被抬到案板上,就要剥皮去骨剁成包子馅儿,多丂张青及时赶回,才救了鲁智深的性命。

鲁智深是提辖出身,属于吃皇粮官饭的,每天只是按部就班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活动。只因为解救金翠莲父女,三拳打死了镇关西,才走上了逃难的路程。所以鲁智深经历的事情有限,对江湖上的事情了解甚少,这才轻易上了孙二娘的当。

而武松则不然。

武松本来就没有正当职业,一直在江湖上流浪。由于和人打架把对方打伤,他以为对方死了,就跑出来在柴进家里躲了一年。后来听说那个人没死,便返回了清河县老家。在经过阳谷县景阳岗时,赤手空拳打死了一只猛虎,一下子声名大噪,被阳谷县留下来当了都头。

没成想,都头没当上几天,就被知县派去东京出差,一走又是半年有余。回来发现唯一的哥哥已暴病身亡。他觉得此事蹊跷,经过缜密调查,很快查清是被人陷害的事实。他为兄报仇杀了西门庆,被判剌配孟州牢城。在被押送孟州的路上,路过孙二娘的酒店,才发生了这件颇具戏剧性的事情。

可见武松与鲁智深比起来大不一样。他一直是在江湖上行走,经多识广,社会经验丰富,加之有勇有谋的长处,很快便发现了孙二娘的猫腻。

武松都发现了孙二娘哪些蛛丝蚂迹呢?

首先,孙二娘的外表就让他起了疑心。

只见那妇人上身穿一件绿纱衫,下面系一条鲜红的生绢裙,头上黄烘烘地插着一头钗环,鬓边插着些野花,搽一脸胭脂铅粉,敝开胸脯,露出桃红纱色的主腰,上面一色金钮。

在封建年代的妇女,什么样的女人才能有这身打扮,一看就不是个正经生意人。

正因为有了疑心,武松接下来就开始了试探。

他先是拍开孙二娘端出的馒头(北宋年间的馒头就是如今带馅的包子),问:酒家,你这馒头是人肉的还是狗肉的?

对武松的挑衅,孙二娘只能笑着敷衍了事。

武松继续说:我行走江湖多年,常听人说:“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这句话也可验证,武松行走江湖经多识广,早已听说过这里的猫腻。

孙二娘继续敷衍道:哪有的事,这都是你瞎编的。

武松接下来的话,就不仅是试探,而且是调戏了:

我见这馒头馅里有几根毛,好像是人的小便处的毛一般。又说:你丈夫怎么不在家,你一个人不冷落么?

很显然,武松就是想通过胡说八道,来个激将法,促使孙二娘露出马脚。

但孙二娘也是久经江湖,她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恨得牙根痒痒,暗想:这个贼配军是在找死啊,看我一会儿怎么对付你。

见到孙二娘仍然镇定自若,武松越发觉得这里有问题了。因为一般的女人,面对如此的羞辱,不是羞愧难当,就是大发雷霆,不可能安然自若地无动于衷。

于是武松更加提高了警惕,当孙二娘端出掺了蒙汗药酒的时候,他假装喝了下去,实际趁其不注意,偷偷地把酒倒掉,然后就假装晕倒。等孙二娘动手抬他的时候,他反手就把孙二娘捉住了。

总结:

综上所述足以说明,武松之所以没有像鲁智深那样轻易被孙二娘药倒,就是因为他行走江湖多年,经多识广,社会经验丰富,先是通过察言观色,又经过缜密的言语试探,再来个瞒天过海的假装晕倒,最终才揭穿了孙二娘的诡计阴谋。

武松为什么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这一情节发生在《水浒传》第二十六回: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武松的江湖经验是丰富的,少年时期,他在清河县杀过人,为了躲避官府的追捕逃到沧州柴进的府下,接触的人,多是江湖上的三教九流,英雄与狗熊皆有之,与这些人交往,武松了解江湖之事。

他回家探望武大郎的路上,打死老虎为民除害,成了英雄,而且因此在衙门当差,当差的日子中,武松更加了解江湖。

为了替武大郎报仇,武松杀死奸夫淫妇潘金莲、西门庆,官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将武松刺配孟州。

武松在孟州十字坡,凭江湖经验,识破孙二娘的酒有药。

武松与公差进到孙二娘的黑店,孙二娘见武松长得牛高马大的,是做人肉包子的好食材,于是充分施展女人的魅力,脱去外衣露出来她性感的身材,声音似个铃铛,非常狂浪的笑容可掬与武松打招呼。

面对孙二娘这浪荡架势,武松才懒得动心,想当初他嫂子潘金莲都不知道比孙二娘漂亮多少倍,潘金莲非常“专业”的风情万种勾引武松,武松如柳下惠坐怀不乱,心不为所动,相比之下,这孙二娘的容貌与“非专业”勾引风情,简直是小巫见大巫。

武松江湖经验丰富,顺水推舟与孙二娘打情骂俏起来,故作色咪咪的配合孙二娘,先是要酒要馒头,这孙二娘嘛,自然笑嘻嘻扭着水桶腰拿酒拿馒头。

馒头一拿到手,武松拍开馒头开始找茬,他问孙二娘说:“酒家,这馒头是人肉的,是狗肉的?”

这黑店的勾当哪能直接暴露的,所以孙二娘嘻嘻笑道:“客官,休要取笑,清平世界,荡荡乾坤,哪里有人肉的馒头,狗肉的滋味,我家馒头积祖是黄牛的。”

武松见孙二娘睁眼说瞎话,便也不客气地半正经半玩笑地说出实情:

我从来走江湖上,多听得人说道:大树十字坡,客人谁敢那里过?肥的切做馒头馅,瘦的却把去填河!

由此可见,武松的江湖经验丰富,早已知道孙二娘开的是黑店,只是此时半调侃的姿态与孙二娘周旋一番。

武松为了给孙二娘梯子下,以免造成紧张气氛,继续指着馒头“我见这馒头馅内有几根毛,像人小便处的毛一般,以此疑忌。”

接着武松话题一转,继续调情,问孙二娘的老公哪里去了啦?孙二娘说他到外面干活去了,武松继续调侃,那你此时岂不是寂寞难耐?

孙二娘压住心火准备对武松下手,武松亦打算“这妇人不怀好意了,你看我且先耍她!”,武松继续向孙二娘要酒,而且是烫的,孙二娘正中下杯,在酒中下药,烫的酒,药性发作更快。

武松知道酒有药,将酒喝在口中,趁孙二娘转身的时候,又偷偷地吐掉,并且故作非常享受的赞叹这是好酒哇。

与武松一起的两位公差,喝了这酒自然倒下,孙二娘笑咪咪的说着倒也倒也,武松演戏演全套,也故作酒中的药性发作,倒在地上。

孙二娘露出黑店本色,叽叽喳喳评价武松的肉质不错,可以充当黄牛肉,武松心里暗暗偷笑。孙二娘拖着武松进厨房准备剁了做包子时,武松再一次调戏孙二娘,他猛地窜起来,用双手从后面抱到孙二娘的胸前,并且将她按倒在地上,再用剪刀脚挟住她的下半身,孙二娘猝不及防,疼得像杀猪似的嗷嗷叫起来。

而这时,孙二娘的老公张青像电视剧情节安排好了般,他及时出现化解了武松与孙二娘的尴尬姿势,三人相互问了姓名,讲了来历,然后又是《水浒传》的固定模式,英雄之间惺惺相惜,斩鸡、烧纸、上香,拜为兄弟。

武松为什么能知道孙二娘的酒里有药?

十字坡当时就有传说"大树十字坡,客人不敢过,肥的做馒头,瘦的填水沟",这是行走江湖的人都知道的,武松怎么会不知道呢?

武松及公差经十字坡时,早己知道此传说,及至门口,发现孙二娘正在打烊,而大白天的早早关门必有原因,武松也听说过十字坡三不杀中就有公差,所以他们三人进店,孙二娘就关门了。

而那 两位不知死活的公差看见孙二娘便挪不动了脚步,眼直钩钩的盯着人家就要吃馒头,气的孙二娘说"饿疯了,老娘的馒头也敢吃!"孙二娘何许人也,早己看岀二位公差押的人英武俊俏,必定不是一般人,问武松何许人时,二位公差想说被武松挡了回去,孙二娘也已看岀了武松脸上的金印,俗话说"进了门,使眼人"双方心里都有了底。

其实孙二娘也不想害他们,无奈两位公差听说孙二娘丈夫外岀,便肆无忌惮的跌起了二话,还动手动脚的,武松也净找茬,如果武松不知道十字坡包子店来历,也不会刁难孙二娘,还会劝阻公差的不轨行为,这样孙二娘才动了杀机。

武孙也抱着这传说中的"母夜叉"到底有多坏的态度,及力挑逗孙二娘,无奈之下,孙二娘将计就计拿来了蒙汗酒,武松听说过"母夜叉"的技俩,嫌酒浑叫拿好的时倒在了地上,孙二娘岀来,看见全都昏了过去,嚷到"多亏你们眼力小,喝了老娘的洗脚水",吩咐下人将两公差做馒头,把武松做包子馅,没想两公差硬是拉不动,孙二娘来抱他,却让武松压下面,羞愤难当,挣脱打将了起来。

其实武松还是让着她的,直打到孙二娘气喘吁吁,香汗如雨时才将他制服,这一打,打岀了他们英雄见了英雄爱,虎豹见了虎豹亲的情谊,从此他们心里互相爱慕着。

因此,武松才做岀了不合常规的言行举止,上演了十字坡爱恨交织的喜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