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江假意让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头领之位,为何偏偏不敢让给柴进?
宋江让位肯定不是真心要让位,假如卢俊义、关胜、呼延灼真的接了宋江的招,那就肯定有一场“火并”了。
不过,施耐庵文本必须这么写。假如没有宋江让位,开篇故事中写的故事,恐怕就露馅了。因而,必须让梁山寨主诞生的过程有点曲折离奇。然后,照应开篇故事,隐伏历史真相。
梁山让位这件事,晁盖也干过,他难道就是真让位给宋江吗?
晁盖、宋江的让位,性质都是一样的,咱们不可以双重标准来赞晁盖黑宋江,这两人都不是真心让位。问题的另外一个关键,便是题主说的,宋江为何偏偏不敢让位给柴进。
宋江肯定不会让位给柴进,哪怕让给白胜、时迁,也不会让给柴大官人。
其实,《水浒传》通篇都涉及“让位”。但是,在梁山的四任寨主交替过程中,却是一次让位,两次夺位。让位这次,不是晁盖让宋江,更不是宋江让卢俊义、关胜、呼延灼。
那么,梁山上真正的一次让位又是谁让给谁呢?
梁山真的只有三任寨主吗我说我是五百年来第一个读懂《水浒传》的人,很多专家或者朋友都不相信。这里,我讲一下梁山究竟有几任寨主,看看五百年以来是否无人读懂《水浒传》。
王伦在拒绝林冲入伙之前,曾经“蓦地寻思”,心里说:
我却是个不及第的秀才,因鸟气,合着杜迁来这里落草;续后宋万来,聚集这许多人马伴当。
王伦这番话,基本上都只读到了白衣秀士心胸狭隘,不容林冲入伙。实际上,这句话最关键之处,则是交代了一次梁山寨主的更替,这便是施耐庵写的,山寨的一次“让位”。
王寨主说,他是“合着”杜迁来到梁山的,其后,才有宋万入伙。“合着”就是跟着,王伦、杜迁曾经都去过柴大官人庄上,得到了柴进的馈赠,王伦一直记着柴进的这份情义。因而,王伦在柴进庄上不可能“因鸟气”。一定是离开柴大官人庄上后,王伦才“因鸟气”。于是,去梁山投奔杜迁。
“合着”的用法便是“合于桑林之舞”之类,以一句现代化来说,就是“合着时代的节拍”。所以,杜迁先上了梁山,王伦是随后跟来的。
如此,杜迁就是梁山的第一任寨主。杜迁本事低微,王伦好歹还是个“不及第的秀才”。于是,杜迁便把寨主之位让给了王伦。
我这样讲,是否也涉嫌脑补呢?当然有这样的嫌疑。但是,假如我们回到开篇故事中,就能发现,“杜迁”才是读懂《水浒传》的绝密门径。
“杜迁”所隐藏的真相,其实就是北宋时期一次非常重要的皇位传承。或可说,这次皇位传承,便是一次或真或假的“让位”。因为“杜迁”的出现,北宋王朝便“王轮”、“朝改”、送江(断送大宋江山)。
究竟是怎么回事呢?且看下文分解。
险道神郁保四的隐喻为节省篇幅,我直接说答案。郁保四,实则“欲保四”,施耐庵要“保老四”。老四是谁?
施耐庵一击双鸣,这个“老四”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是赵匡胤的四弟赵廷美,另一个则是后来的永乐大帝朱棣。此处,咱们专讲北宋老四,若多讲了大明朝的老四,则有专家不高兴了。专家不高兴,问题很严重,我的这个回答就要出点小问题了。
闲话少说,言归正传。
上文讲到了杜迁让位与王伦,这就是北宋时期杜太后涉嫌改变了皇位传承世系,“金匮之盟”疑案便隐写在了《水浒传》之中。
所以,我说读懂“杜迁”,搞明白梁山到底有几任寨主,便是读破《水浒传》的入门密码。
按照“金匮之盟”的约定,赵匡胤把皇位传给赵光义,赵光义再传给四弟赵廷美。然后,由赵廷美把皇位归还给太祖的儿子赵德昭。然而,水浒传却是这样交代北宋帝位传承的:
(太祖)自庚申年间,受禅开基即位,在位一十七年,天下太平,自此定矣。传位与御弟太宗即位。太宗皇帝在位二十二年,传位与太子即位。这朝皇帝乃是上界赤脚大仙,降生之时,昼夜啼哭不止……
不知大家注意了没有,这中间少了一位皇帝,那就是宋真宗赵恒——这就是施耐庵“欲保四”的隐喻密码所在。
按说,宋太宗之后,就应当传给与御弟赵廷美了。但是,宋太宗违背了“金匮之盟”,继续以太宗系把控着皇位传承。假如“金匮之盟”能够履行,当然就没有宋真宗了。所以,施耐庵便“郁保四”。
因为“杜迁”,原本只能做“王”的人,便轮流做了皇帝。这样一来,大宋妖魔降临,便要改朝换代,断送江山了。
同时,施耐庵也质疑“金匮之盟”的存在,以林冲杀王伦,暗示了北宋皇位传承世系的“杜迁”,原本就是一次“火并”,即“烛影斧声”。
“杜迁”、“宋万”以他们的星号合起来,就是“妖魔”。大排名时,杜迁被排在了宋万之后,这是说北宋王朝因为“杜迁”,便成了“病大虫”,不能万代千秋了。
北宋王朝赵匡胤绝对不是“让位”,而是他们兄弟之间的相互残杀,相互吞并。
所以说,梁山所有的寨主都不会让位,虽然都是兄弟情深,但绝对不会真正的让位。这其中,包括杜迁,同样包括晁盖、宋江。
宋江假意让位,为何不敢对柴进说紧接上文继续讲北宋传位的事情。
《水浒传》是以赵匡胤立国开篇的,而且,一来就交代了“如今东京柴世宗让位与赵检点登基”。这便是施耐庵在书中点到的梁山第一次寨主更替,也是一次假让位,王伦也涉嫌用了手段,这才“杜迁”的。
曾经有好友质疑我说的“杜迁”不靠谱,我便以施耐庵借用陈抟老祖“道听途说”的这句话,让好友接受了我的观点。这句话,恐怕也是五百年以来无人注意,施耐庵说得颠三倒四的。
赵匡胤是因为陈桥兵变而得的皇位,并非柴世宗“让位”。而且,赵匡胤夺位时,柴荣已经死了。那么,是不是施耐庵不知历史,又说了错话呢?
其实,施耐庵暗中交代读者:我说的大家别信,赵匡胤绝对是篡位,而不是因“禅让”而做了皇帝。因为,施耐庵故意把“赵点检”,写成了“赵检点”。赵匡胤后来编故事,颠倒黑白,所以是“赵检点”。
施耐庵在书中设计了一个柴荣后人,这便是小旋风柴进。
柴进盘踞沧州道,明目张胆的四处放风,专门接待过往配军,资助梁山草寇,给梁山不断输送犯了弥天大罪之人。柴进这么干,明显是对赵宋官家极端不满。所以,在高唐州,柴进有“皇城”,柴进对李逵说,这是“禁城之地”。
柴进做着“高唐梦”,说白了就是做着皇帝梦。但是,施耐庵绝不会赞同柴进的复辟念想。
施耐庵说,你柴家也不是正宗的皇位继承人,不过是郭氏天下的“继室”。尽管赵家夺了你家江山,大家都一样是“妖魔”,柴大官人就别再闹腾了。
在赵匡胤出世之前,施耐庵有一首五言绝句,早就交代了柴进不可能再做高唐梦。这首绝句说的是:“朱李石刘郭,梁唐晋汉周。都来十五帝,播乱五十秋”。
柴家也是“播乱五十秋”者,所以,赵匡胤是“感得天道循环”才下界荡平五代狼烟,迎来了“人乐太平无事日,莺花无限日高眠”的好世道。难道,你这小旋风还能掀起大浪吗?
所以,即便是杜迁、晁盖、宋江无奈让位,还是假意让位,都不会考虑柴进。
宋江对卢俊义、关胜、呼延灼都说过让出寨主之位,但绝对不会对柴进说。不是不敢,而是不能,柴进他们家,原本就是扰乱世道的“妖魔”。
而梁山好汉原本就是奉了“霹雳大仙”之命,扰乱大宋乾坤,“替天行道”降妖除魔的天罡地煞。
宋江假意让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头领之位,为何偏偏不敢让给柴进?
宋江和柴进都善于布施仁义,用金钱救济英雄,两人都是深得民心的。如果宋江把头领之位让给柴进,完全有可能弄假成真,而宋江是明白人,他是决不会干这个蠢事的。至于卢俊义呼延灼和关胜,虽然他们武功高强,但仁义名气不大,资历也不深,所以宋江让位给他们,是完全可以大胆放心的,他们都会知难而退的。
宋江假意让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头领之位,为何偏偏不敢让给柴进?
水浒无疑是一部成功的小说,不同的人读就会有不同的解毒;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即使是在平常日子里对于身边的人和事,每个人都会有自己的解毒,社会只能在利益相关的事情上寻找共识,这种共识其实也是一种接受度最高的方法,也不见得出发点和目的都一致。啰嗦这么一段,无非就是想讲,那种在一件事上总想找到“普遍真理”的,尤其是在人的行为上这样的,实质都在有意无意地找到控制人群的某种灵巧办法,商业品牌炒作就时常会把这一招贯彻的很彻底,无非就是想多圈一点“同样想法”的便宜。这个题目有一个显然的毛病,在对卢俊义和柴进问题上,怎么就能定义宋江是“假意”?这“假意”的帽子,是不是有“小人之心”?这就好比,谁想嫁给谁,完全是自己的感受和判断,和意图的性质有毛关系?
宋江假意让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头领之位,为何偏偏不敢让给柴进?
《水浒传》中,宋江可谓是梁山泊众兄弟中最出名的人物之一了,整个梁山成也宋江,败也宋江,令大家十分遗憾。实际上,在宋江成为梁山老大之前,他曾让位三次,但是没有一个敢接受他的谦让,最终在大家的一致推举下,宋江终于坐稳了梁山头把交椅。不过宋江虽然让位三次,却不敢让给这个人。
宋江给人的感觉一直是比较心机的,自从他上到梁山之后,逐渐的就把晁盖给架空了,他对于梁山头把交椅还是比较渴望的,虽然他嘴上推辞,但是身体上却非常诚实,一举一动中逐渐的就获取了很大的功劳,并将梁山大权牢牢抓在自己手中。宋江想要成为梁山的老大,但是又不能表现得这么明显,于是他让位了三次,以体现自己爱才知礼,并非贪恋权位之人。
呼延灼
宋江第一个让位的人是呼延灼。呼延灼本是汝宁郡都统制,因梁山军队攻陷了高唐州,令朝中震惊,太尉高俅向宋徽宗推荐呼延灼为征寇大将,呼延灼才开始与梁山有了交集。呼延灼战力很高,他到来后,先后与林冲、扈三娘及孙立交锋,均不分胜负,后来他以连环马大败宋江,使得梁山军队几度陷于苦战。后来梁山请来徐宁教授钩镰枪法,才击败了呼延灼。
呼延灼败退青州,再次与梁山众人缠斗,最后中计被俘。而就在他被俘时,宋江极力劝降,并许诺将他的位置让给呼延灼。
原文:宋江道:“倘蒙将军不弃山寨微贱,宋江情愿让位与将军。等朝廷见用,受了招安,那时尽忠报国,未为晚矣。”呼延灼沉思了半晌。
宋江这番让位实际上只是表面的客套话,目的就是为了拉拢呼延灼,让呼延灼安心留在梁山,这也算是宋江爱才的表现吧。
关胜
宋江第二个让位的人是关胜,相传关胜是三国时期名将关羽的子孙,使一口青龙偃月刀,战力颇为强悍。梁山军攻打大名府,蔡京启用关胜,关胜用围魏救赵之计,领军直攻梁山,大败梁山诸将,俘获众多梁山兄弟。
后来呼延灼诈降关胜,引诱关胜劫寨,把他引入了伏击圈,最终活捉了关胜。宋江为了收服关胜,对关胜叩头便拜,完全是一副以关胜为大哥的样子,令众人动容。而关胜见自己兵败被俘,也没脸再回去了,被宋江一忽悠,便决定了加入梁山。
原文:忠义堂上分开座次,早把关胜、宣赞、郝思文分投解来。宋江见了,慌忙下堂,喝退军卒,亲解其缚,把关胜扶在正中交椅上,纳头便拜,叩首伏罪,说道:“亡命狂徒,冒犯虎威,望乞恕罪。”
要说宋江这一招也确实是厉害,堂堂大佬,说跪就跪,把关胜唬得一愣一愣的。而关胜初来乍到,当然是不可能真的如宋江所说,做宋江的大哥了,论手段还是宋江厉害,乖乖的叫宋江老大吧。
卢俊义
宋江第三个让位的人是卢俊义。卢俊义出身富豪,武艺非常高,在江湖上颇有名声。宋江为了让卢俊义上山,设计陷害卢俊义,使得卢俊义家产被夺,自己也身陷囹圄。最后在梁山众人的搭救下,卢俊义才脱险而出,最终他也因此加入了梁山。
晁盖攻打曾头市时被史文恭所杀,他临终遗命:谁能捉得史文恭,谁就做梁山老大。而最终的结果是卢俊义捉到了史文恭,按照约定,众人应该推举卢俊义作为老大,宋江也出面邀请卢俊义,还说出了三大理由。但是卢俊义却不肯,他本身并不愿意,而且宋江在梁山的实力颇为强悍,就算他愿意坐头把交椅,也坐不长久,最终还是会被宋江架空。
宋江让位三次,无人敢接,那是不是就意味着宋江真的是深得人心呢?无人能够撼动他的位置?实际上并非如此!如果宋江让位于此人,他必定敢于接受,而且将能成功的压服众人。
这个人就是柴进,他本是后周世宗柴荣的子孙,平时仗义疏财,喜欢结纳四方豪杰,在江湖上名望很高,有这等名望在身,梁山反对他的人不会特别多。而且柴进这个人还是颇有谋略手段,被人称为“小孟尝”,只要宋江让位于他,他顺势接住,他是有足够的手段去对付那些忠于宋江的人。所以说,只要宋江敢让位于他,他就能坐得稳。
不过宋江也是个聪明人,知道柴进有名望有能力,就是不提让位给他的事情,他是真的不敢这么干啊,这一让,梁山第一把交椅可就真的给出去了。
结语
水浒传中,宋江假意让位三次,分别是让给呼延灼、关胜、卢俊义,但是他们三人都不敢接受。实际上,在书中,柴进倒是敢接这个位置,也有能力坐稳第一把交椅,可是宋江不敢让给他,因为一旦让出去,就再也回不来了。
宋江假意让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头领之位,为何偏偏不敢让给柴进?
宋江从来就没有想过要让出一把手的位置,所谓的“让位”,只是宋江笼络人心的手段
宋江此人,最厉害的地方在于对人心的洞察和把握,所以能够笼络一大批好汉,做成一番事业。而宋江所谓的“让位”,其实都是为了拉拢人心、增强实力。
他之所以只敢“让位”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而不敢对柴进提起这茬,是害怕弄假成真。
一、宋江让位,杀机重重先说宋江让位给卢俊义。当初,晁盖带人攻打曾头市中了史文恭的毒箭,他临死前留下遗言:谁能干掉史文恭报了此仇,谁就是山寨之主。
而那史文恭武艺高强,无奈之下,梁山用计赚得卢俊义上山,卢俊义号称枪棒无双,轻松拿下了史文恭。那么,晁盖遗言,卢俊义应当成为山寨的一把手。
可是,卢俊义敢坐这头把交椅吗?他和梁山资历浅、没有团队势力撑腰,又与众兄弟没有什么交情,卢俊义很清楚,自己如果坐了这把交椅,只怕活不到天亮。对于卢俊义,宋江所谓的“让位”,不如说是试探。
再说呼延灼和关胜。此二人都是大宋名将之后,在军中和江湖上名望极高,作为职业军人,他们在行军布阵、指挥大兵团作战上,远非梁山一众好汉所能比拟。以他们的能力,当头领完全没有问题。
然而,历史上可曾有败军之将被俘后成为一把手的?不说梁山兄弟不服气,他们自己也不认为能够得到众好汉的拥护吧?而且这两个人也是势单力孤,哪敢当这个头领啊。
宋江假意让位给二人,完全是作个样子而已,让他们觉得自己的投降是“因为宋江的真诚”,而不是自己贪生怕死从贼,至少给自己一个台阶下吧?
二、宋江为何不敢跟柴进提让位这回事柴进的身份非常特殊,他原本是柴荣之后,当年赵匡胤抢了人家孤儿寡母的位子,才有了大宋的天下。有意思的是,赵匡胤这人终于还是有仁慈之心,并没有赶尽杀绝,才有了柴氏一脉。
但柴进显然是有野心的,不然,他的叔叔怎么敢叫“柴皇城”?哪里的“皇”,哪家的“城”?很显然这是犯忌讳的,一介平民敢沾个皇字,谁敢说他没有野心?
再者,柴进此人,喜欢结交好汉、仗义疏财,积蓄势力,暗中扶持梁山,你一个土财主搞这些事,难道不是心怀不轨吗?
梁山好汉中受过柴进恩惠的不在少数,柴进当一把手,是有一定群众基础的。而且柴进作为皇族之后,名份大义上,跟宋江完全不在一个段位。
更让宋江担心的是,如果柴进当了梁山一把手,将来竖起反旗,恢复柴氏江山,那么他招安的“大业”不就付诸流水了?
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柴进原本就是梁山的创始人,当年正是在他的资助和扶持下,才有了梁山最初的基业,为梁山发展壮大打下了底子。柴进当梁山一把手,比宋江更加名正言顺。
所以,宋江根本不敢拿这事来笼络柴进,否则会弄巧成拙、大家都尴尬。
三、宋江的格局宋江此人,确实会笼络人心,但从让位这件事上来看,他的格局着实有限。
公平地讲,宋江能够坐上一把手的位置,确实有些名不正言不顺,毕竟晁盖有遗言、史文恭是卢俊义所擒,但好在宋江的人望极高,得到了大多数人的拥护,这才坐稳了这个位置。
作为一把手,就要有一把手的心胸、格局,更要有一把手的权威、担当和自信,可宋江动不动今天把这个位置要让给卢俊义,明天要让给呼延灼,就算大家明知这是笼络人心的手段,可你让兄弟们怎么想?
这就好比一对夫妻,一吵架就嚷着要离婚,就算没有离婚的心思,可次数多了,谁敢保证不会弄假成真,最后真离婚了?
大伙儿之所以愿意跟着宋江,有的是钦佩他的为人,有的人想跟着他招安回归体制,你天天喊着让位,大家心里能不担忧吗?你怎么这么没有责任心,没有担当?难道梁山头领在你心里就那么无足轻重?难道梁山头领是可以随意出让的东西吗?
人心这种东西很难说,散了就散了,伤了就伤了,凉了就凉了。一把手,最需要重视的就是人心。没有了团队,哪有什么一把手?
结语:在梁山一百零八条好汉中,柴进是一个被严重低估的人物。在乡野间,他结交好汉,仗义疏财,积蓄势力;
上了梁山,他韬光养晦、隐藏锋芒,既不突出,也不落后;
征方腊,他深入虎穴,从容淡定,风范尽显;
班师之际,他明辨风险,辞官回家,功成身退,逃过了杀身之祸。
柴进,是有大智慧的。
宋江假意让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头领之位,为何偏偏不敢让给柴进?
梁山好汉中,有一部分是在穷途末路时受到宋江的接济,对宋江有感恩之心,因为义气,心甘情愿让宋江当头领,为了宋江赴汤蹈火,以命相报答的。也有的是生活优越的富翁如卢俊义,拿官如呼延灼关胜等被宋江吴用设计,被逼得走投无路不得不投奔梁山。他们内心深处很仇恨宋江,因此宋江为了安慰他们,用让位来收买人心。
柴进上梁山也是因李逵杀死恶霸殷天锡而起,也是宋江吴用的阴谋。柴进的威望不低于宋江,梁山以及很多好汉包括宋江都受到过柴进的接济帮助,柴进上梁山时,为什么宋江却没有让位?这正充分暴露了宋江的虚伪一面。
因为柴进的祖上是皇帝,在以国为家的年代,宋朝的江山本来应该是柴进家的,如果宋江假意让位给柴进,柴进应允了,肯定会得到梁山好汉的一致拥护,就会弄假成真,宋江是不会干这种傻事的,因此宋江决不会假意让位给柴进。
在水浒中,宋江曾四次提出把首领的位置让出来,分别是让给卢俊义、呼延灼、关胜、董平。都是这回位刚上梁山时,宋江表演的让位把戏,因为这些人在众好汉心中的地位都不如宋江。试想,一个人能力才华再高,刚刚到一个单位,没有多少人认识你,让你干一把手,手下的老员工肯定不服,自己也绝不会接受。都是老江湖,内心都很明白不过是原来的一把手宋江虚让一下,为了表示自己的谦虚爱才,谁也不会当真。
而柴进则不同了,柴进是沧州人氏,后周世宗柴荣嫡派子孙,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本来是后周节度使,通过黄胞加身夺取了柴家天下。柴进一直是有野心的,多少年来广泛接交天下好汉,天下闻名,从王伦时期就暗中资助梁山,一直与梁山好汉往来不断,肯定在寻找机会夺回失去的江山。再加上菜进的身世,世人皆知,他有皇帝的血统,在那个讲究出身的年代,这是宋江不具备的一大优势,梁山好汉都对宋朝充满了仇恨,很多人反对招安希望推翻宋王朝,如果柴进成了梁山头领,打着反宋复周旗号名正言顺,肯定会得到众好汉的支持,因此宋江不敢冒这个风险。
在古代,人们还是很注重出身的,很多农民起义军造反时,为了名正言顺,大多数会寻找前朝皇帝的后代子孙或以恢复前朝为借口,宋江自然十分清楚。宋江让位给卢俊义呼延灼等,只不过是虚让一下,他们一是声望不够,二来众好汉也不同意。
宋江领导的梁山好汉是强盗,不得人心,而柴进则不同了,如果柴进当了梁山首领,打着恢复周室的旗号,肯定会得到众好汉及天下民众的支持,可以说是众望所归,因此,宋江决不敢让位给柴进。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