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里赵云和周泰谁救主难度最大?谁更勇猛?

周泰在宣城救孙权,赵云在长坂坡救阿斗,被救的两人后来都做了皇帝。这两次救主,历史上确有其事,《三国志》中都有记载。不过,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中却对赵云救主做了大量的文学加工,有很大的水分。如果按照《三国志》的记载,必定是周泰救主难度更大,更显勇猛。

周泰救主被演义弱化

《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太史慈酣斗小霸王,孙伯符大战严白虎”中,写到了周泰救主的事迹。孙权击败刘瑶,招降太史慈,遂将母亲及兄弟接到曲阿,自己领兵南下取吴郡,留孙权守宣城。这是东汉建安元年(公元196年)时的事情,当时,孙权只有一十四岁。

孙权攻占吴郡后,宣城传来消息,说孙权与周泰守宣城,忽山贼窃发,四面杀至。时值更深,不及抵敌,泰抱权上马。数十贼众,用刀来砍。泰赤体步行,提刀杀贼,砍杀十余人。随后一贼跃马挺枪直取周泰,被泰扯住枪,拖下马来,夺了枪马,杀条血路。救出孙权。会贼远遁。周泰身被十二枪,金疮发胀,命在须臾。

这场战斗,周泰人不及甲马不及鞍,仓皇之间将孙权抱上马,赤身裸体,步行杀贼,保护孙权突围。拼杀中,夺枪抢马,杀出一条血路将孙权救出。战斗中,周泰身上不断中枪,共有十二处枪伤。而周泰完全忘记了伤痛,勇猛杀敌,其惨烈场面不难想象。

实际上,按照《三国志·吴书·周泰传》的记载,场面远比《三国演义》还要惊心动魄。史载,孙权守宣城,身边的侍卫还不到一千人。山贼忽然进攻,有数千之众。即便是正面应战,双方兵力几乎是一比十,周泰也得以一当十杀出重围。何况,山贼是忽然袭击,“权始得上马,而贼锋刃已交于左右,或斫中马鞍。”情况非常危急。周泰奋激,投身卫权,胆气倍人。“贼既解散,身被十二创,良久乃苏”。

这等勇将,至少在东吴大将中难以寻觅。但是,罗贯中似乎有意淡化周泰的这次救主壮举,竟然连双方兵力都隐去了。面对十倍于我的山贼,周泰无所畏惧,其勇气实在可嘉。

赵云救主与历史不符

《三国演义》长坂坡赵子龙救主写得非常精彩,乱军之中,赵子龙一骑马一杆枪与曹军厮杀,寻找刘备的两位夫人和幼主阿斗。找到甘夫人时,又见糜竺被曹将淳于导擒获,赵云一枪刺死敌将,夺了马匹,保护二人突出重围。然后,翻身上马,重新杀入曹操军中,寻找糜夫人与阿斗。途中,杀了曹操背剑官夏侯恩,夺得青釭剑,一路杀到一口枯井边,找到了糜夫人与阿斗。

糜夫人腿上中枪不能行动,她把阿斗托付给赵云后投井而亡。赵云遂以战袍包裹阿斗,提枪上马,策马突围。一路杀来,赵云共斩杀曹营名将五十余员,砍倒大旗两面,夺槊三条,杀得曹兵胆战心惊。期间,遭遇曹营高手张郃,打了十个回合,赵云不敢恋战夺路而走。张郃追来,赵云战马颠入土坑之内。张郃挺枪来刺,忽然一道红光,从土坑中滚起,那匹马平空一跃,跳出坑外。这简直就是神将了。

虽然曹操爱才,下令不准射箭,但在曹操五十多员名将的围追堵截之中突出重围,血沃佂袍,其难度显然也非常大,没有过人的勇气是办不到的。而且,赵云怀抱幼主,多所顾忌,奋勇杀敌,也体现了赵云的勇猛无敌。

不过,令人失望的事,赵云长坂坡救主的故事在《三国志·蜀书·赵云传》中只有这样一行字:云身抱幼子,保护甘夫人,皆得免难。以此记载,赵云不过是在刘备大军撤退途中,担任了家眷的保护工作而已,并没有如《三国演义》所描写的那样,在曹操军中往来冲杀,所向无敌。

两次救主谁更勇猛

就以《三国演义》为依据,比较两次救主的难度与勇猛程度,我觉得,还是周泰的救主胜过赵云的救主。

首先,周泰所面临的是一伙半夜闯进的山贼。山贼是不讲究战法的,黑夜中只顾杀人,不分老幼良贱,遇见就一通乱砍乱杀。周泰在黑夜之中,不能辨认贼首是谁,做不到先斩杀最厉害的贼头,便可吓退其身边的喽啰,降低作战难度。赵云是能够辨识士卒与将官的,一骑马直冲敌将,只要先杀掉领头的,便等于杀开了一条大路。实际的战况也是如此。夏侯恩被杀,其手下便做鸟兽散。张郃一见赵云有红光护体,便不再追赶,主将退走,其部下也不再追,赵云便躲过了这个最强劲的对手。

第二,周泰身无片甲,又是步战,这就增加了受伤的可能性,更增加了作战的难度。对于马上战将而言,没了战马,战斗力就要打折扣。同样是突围,战马具备很大的冲击力,速度也要快得多。周泰起先全凭步战,不像赵云那样在马上冲杀,作战难度便要稍微低一点。

第三,周泰抢马夺枪,比赵云夺取青釭剑难度大得多。因为抢了这匹战马,周泰才突出重围。赵云一直在马上作战,更有神助,帮助他从土坑里脱险。周泰并无此外力相助,全凭自己的勇猛救孙权突围。至于曹操下令不准放箭,这一有利条件双方可以扯平,因为山贼也没向周泰射箭。若是两人同时面对箭雨,恐怕都得完蛋。

第四,周泰带伤作战,赵云却没有受伤。在突围过程中,周泰没有盔甲护身,起先又是步战,不断中枪,是忍者伤痛,凭借过人的勇气继续战斗的。这一点,胜过赵云很多。

赵云唯一比周泰难度大的,就是怀抱阿斗,影响武艺发挥。同时,还要兼顾护住阿斗,妨碍了赵云放开手脚大干一场。不过,周泰所保护的,也是一个十几岁的孩子,孙权骑在马上往外冲,周泰得以身体挡住追杀的山贼,难度其实也不小。

还有更重要的一点,周泰救主,情节比较可信。周泰的勇猛不是被吹嘘的。

话又说回来,长坂坡赵子龙单骑救主是一段非常精彩的故事,远比周泰救孙权的影响大得多。读书看热闹,从这一点讲,赵子龙救主的难度、赵子龙个人的勇猛也非常值得点赞。

三国里赵云和周泰谁救主难度最大?谁更勇猛?

很显然是赵云,无论是难度还是勇猛程度,无论是演义还是正史都毫无疑问是赵云。

演义里赵云四次著名救主经历,已经脱离人的范畴,可以谓之神

第一次单骑救主,刘备已经和张飞、关羽失散,赵云单独力战许褚、李典、于禁三将,掩护刘备走脱。然而刚出虎窝,又进狼窝,刘备却又面临高览、张郃的夹击,眼看刘备绝望的要自杀,刘辟拦住刘备,开展自杀式袭击,依旧被高览三合就斩于马下。危机时刻,赵云竟然再度出现,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河北四庭柱的高览轻易被赵云斩杀,赵云独战许褚、李典、于禁三将全身而退不说,还摆脱了追兵,及时赶到轻易秒杀高览,三十合又杀败张郃。这战绩也就和曹操战吕布时期,派出六将略差一点了。

第二次长坂坡七进七出救阿斗,则是真正的封神之战,斩杀不知名武将五十余名,除了救了阿斗还救得简雍、甘夫人、糜竺三人。单凭这一次周泰的难以和赵云比肩的,更为难得的是赵云抱着阿斗,却毫发无伤,这已经超脱个人武艺的范畴了。吕布曾经被围困背着女儿想要冲出去,把女儿许配给袁术的儿子,来获取袁术的帮助,结果未能冲出去,可见长坂坡的赵云甚至可以和吕布比肩。虽说有曹操不准放箭的原因,但也已经非人类的战绩了。

第三次截江救阿斗,也非比寻常,赵云会不会水尚不可知,但想来是不如江东将士的,但是赵云竟然独自架着小船上了全副武装的江东船上,还夺得阿斗在手,满船东吴士兵竟然近不得身,当真武艺高强。

第四次救主是刘备被陆逊火烧连营之后,幸亏赵云救驾这才幸免于难,历史上的名将朱然被赵云一枪刺死。兵败如山到,赵云能在兵荒马乱之中准确精准救下刘备,可谓神人。

实际上历史上的赵云只有长坂坡救阿斗和截江救阿斗的事迹被记载,其他两次皆为虚构,高览和朱然也不说赵云所杀,但是长坂坡之战依旧是赵云勇猛忠臣的典范,其难度也是非常高的。

周泰也有一次救主的事迹被歌颂,演义和历史出入不大

山贼反叛,周泰身中十二枪保得孙权安全,虽然非常同情周泰受伤严重,但和历史上赵云长坂坡所面临的曹纯虎豹骑相比,山贼的战斗力是大大不如的。所以这一次难度是不如赵云的,战绩更不如赵云了。

虽然很多史料都说周泰多次保护孙权,但实际上可查的也就是最著名的这一次,演义之中则还有一次是在合肥之战,孙权被围,周泰也是三次冲进重围就出孙权,第四次冲进去救得徐盛,这一战又是身中数十枪,按演义来算,周泰一个有名的武将都没遇见,而且虽然孙权被围,但实际上兵力相差并不悬殊,只是魏国骑兵将东吴步兵给冲散了,和赵云真正的单骑救主相去甚远。

因此无论是历史还是演义,赵云救主都难度更大,首先要找到,还得保护,而且遇到的名将和杂牌将领都很多,周泰所面临的无非是山贼和士兵,不过比赵云惨的是周泰还要面临远程武器的打击。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