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要做一个武力和智力综合排行榜,排名前10位在你心中都会是谁?
谢谢邀请。
以往提问是武力、智力分开来排位,这个问题提得更新颖,是武力和智力综合排行。这就很有难度了。因为《三国演义》是把武将和谋士的界限划分得非常清楚的,智勇双全的人并不多见。既然题主邀请,绿野老道还是卖力的作答,不到之处,列位看官不妨一哂。如还有些道理,敢烦您赐予点赞,老道在此稽首了。
第十名 姜维 武力8分 智力5分
《三国演义》中少有的文武兼备的智勇双全之士,假投降计谋破灭后,姜维自刎身亡。魏军剖其腹,见姜维胆如鸡卵。姜维胆大,这是出了名的,正因为胆大所以有勇。而其在天水用计,竟然让师父诸葛亮中了圈套。这也是胆大弄险所取得的战果,赢得的名声。也就是在天水一战中,姜伯约大战赵子龙。当时,云大惊,暗忖曰:“谁想此处有这般人物!”赵云见了诸葛亮,竟然忘记了中计兵败,反倒是直夸姜维好枪法。
姜维智勇双全在天水一战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更得其师诸葛孔明衣钵相传,智谋当是更上层楼。后来,姜维维持蜀汉近三十年,是三国后期非常著名的将领。姜维在九次征伐中原中,曾经困司马昭于铁笼山,屡败一生之敌邓艾,攻击实力在当时属于超一流水平。但是,姜维未能在治理朝政方面得诸葛心得,不得不沓中屯田避祸。同时,姜维的防御体系存在严重BUG,蜀汉灭亡,姜维应承担一定的责任。
第九名 邓艾 武力7分 智力6.5分
邓艾是三国后期有勇有谋的重要将领,就是此人大胆从阴平险境偷渡,出其不意杀到蜀汉都成之下,蜀国就此灭亡。邓艾曾与姜维在祁山大战,智败姜伯约。但是,斗阵法则是姜维取胜。而姜维弃粮得胜,但却失去了许多粮草,栈道也被烧毁,这一仗谁也没讨到便宜。邓艾与姜维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但是,从总体来看,姜维基本上只是赢得了局部战役的优势,邓艾则是在魏蜀对抗中,赢得了攻守两端的胜利。
不过,邓艾最终未能算计过司马昭。在灭亡蜀汉之后,骄傲自大,夸耀战功,自作主张封赏手下。钟会乘机向司马昭告状,兵采纳姜维之计,命手下大将卫瓘监禁。而后,钟会死,卫瓘害怕邓艾复出报复,随遣田续于绵竹斩杀邓艾父子。
邓艾有智谋,也能临阵对敌,其子邓忠得其传授武艺,与师纂成为手下两员得力大将,攻城掠地,颇有建树。但邓艾得意忘形,自取灭亡,是其智短之处。
第八名 司马昭 武力4.5分 智力9分
司马懿长于智谋而短于武功,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则有勇有谋,尤其是司马昭,为后来的三国归晋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司马昭虽然在《三国演义》中智谋表现不如司马懿,但是,却在大智慧方面有超过其父的卓越功绩。司马昭继承了父兄事业,在老一辈智谋之士相继辞世后,统领魏国军队与蜀汉、东吴作战。尤其是面对姜维疯狂的进攻,均被司马昭所瓦解。公元263年,司马昭开始伐蜀,启用邓艾、钟会两面进攻,灭掉蜀汉。同时,制造矛盾一举将两大野心家剪灭,根除了后患,为司马炎篡位建立西晋荡平了道路。虽然功业很大,但毕竟司马昭所处的时代不同,超一流的谋士早已作古,他的对手远远比不上前辈。因而,其智力得分不会太高。
司马昭也能上阵杀个三招五招,虽然从未亲自出马,但屡于乱军中挥剑冲阵或突围,还是有一定武功的。
第七名 周瑜 武力4.5分 智力9分
苏东坡《念奴娇·赤壁怀古》中“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讲的就是周公瑾。周瑜是儒将,能文能武。当年,蒋干盗书时,周瑜搞群英会,作歌舞剑,证明周郎是练过武功的。赤壁大战,原本是周瑜的功劳,被罗贯中记在了诸葛亮的名下。尽管如此,苦肉计、诈降计、离间计、火攻计,等等,若非周瑜苦心孤诣的连续设计,就没有赤壁大战的胜利,三国鼎立的局面就不会出现在中国历史之中。
当然,按照《三国演义》的讲法,周瑜气量狭小,被诸葛亮活活气死。所以,智力得分要打点折扣,总评分与诸葛亮持平。
第六名 司马懿 武力3.5分 智力10分
诸葛亮一生之敌,但却是最终的胜利者。孔明六出祁山,均被司马仲达击退。其子司马昭继承事业,灭掉蜀汉,其孙又灭掉东吴,结束了三国分裂局面。武力10分,与诸葛亮持平。但司马懿临阵始终是顶盔贯甲,一身武将装束,也是时刻准备拔剑杀敌的。因而,其武力值要比诸葛亮高出一点。
第五名 关羽 武力9.5分 智力5分
关云长的武功很高,排位蜀汉五虎大将之首,温酒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都是其显赫的武功战绩。但因为上限有吕布,便要扣掉一些分数了。
关羽的智力也是非常了得的,给5分有点低了。关羽奉命守荆州,九年之间攻拔襄阳,威震华夏,但有武力是绝对不行的。在镇守荆州与曹操集团对抗时,先后击败曹仁、于禁等以智力见长的曹军大将,足见其实为智勇双全的三国第一战将。
不过,关公没能执行“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战略决策,最终丢掉荆州,且命丧东吴,智力得分因此而大打折扣,5分又嫌高了点。
第四名 张辽 武力值8.5分 智力6.5分
张辽是曹操手下少有的能够独挡一面的大将,奉命率李典、乐进守合肥,令吴主孙权毫无办法,多次进攻被击退。张辽曾亲率800将士冲击孙权的十万大军,打到了孙权的主帅旗下,令孙权闻风丧胆,吴军披靡溃败。并以七千人大破吴军十万之众,足见其智勇。张辽守合肥坚如磐石,这个城池孙权垂涎三尺,但却从未易手,没有足够的智谋是做不到的。
张辽位居“五子良将”之首,武功在曹营可以排进前三名。虽然与超一流大将有点差距,但临阵对抗,也能与关羽、张飞等人能打五十回合以上。
第三名孙权 武力6分 智力9分
孙权综合得分与曹操持平,主要是靠武力稍微占优。孙权父子三人中,孙策第一,孙坚第二,孙权应排在最末。虽然如此,以孙家的武学修为,孙权的武功也差不到哪儿去。不过,孙权从未临阵对敌,其武力到底怎样也无从参考。有两件事情,可以稍微看到一点他的武学修养。这件事情就是在赤壁之战前,东吴御前会议讨论是战是降的时候,孙权最终采纳了周瑜、鲁肃的建议,决意跟曹操决一死战。为表决心,孙权挥剑砍掉案桌一角。另一件事情是与刘备较劲,各自用剑劈开了“恨石”。但孙权毕竟没有出马与敌人对阵,三国创始人中,武力肯定要低于刘备了。
同样,作为三国的开国君主之一,孙权从实际出发,韬光养晦,建立了霸业。而且,也能在关键时刻知人善任,打赢了赤壁之战、夷陵之战,攻陷了荆襄九郡,建立了东吴政权。这样的大智慧,只有曹操、刘备能够与之抗衡。
第二名 刘备 武力7分 智力8.5分
刘备乃人中龙凤,胯下的卢宝马,掌中双股宝剑,曾在虎牢关联手关羽、张飞恶斗吕布,虽然是一个薄弱环节,被吕布利用而退走。但这是罗贯中笔下唯一的上阵对敌的三国首脑。诸葛亮火烧博望坡时,刘备被安排引一队兵马为赵云后援,引诱夏侯惇中计。书中说道:“玄德自引军冲将过来,接应交战。”对面是夏侯惇,刘备也能与之交战,虽然没有细写是否跟对手打了几个回合,毕竟还是亲自出阵了。刘备武力看来不弱,至少能排进所有三国首脑前三名。
智力方面,刘备也属于大智慧之类。桃园结义后,刘关张第一战就杀掉黄巾军将领邓茂、程志远,刘备用计大破黄巾军。罗贯中有诗赞曰:
运筹决算有神功,二虎还须逊一龙。初出便能垂伟绩,自应分鼎在孤穷。
刘备基础最为薄弱,后来竟然成为三足鼎立之一足,建立蜀汉霸业,也是其智力非同寻常所致。
第一名 曹操 武力5.5分 智力10分
曹操也是从行伍中一刀一枪拼杀出来的,没有一点武力是做不到的。曹孟德曾任司隶校尉,这是一个武职,率领由一千二百名中都官徒隶所组成的武装队伍,也证明他有一定的武功。曹操带兵,也是一身戎装,临阵亲自指挥作战。但是,曹操并没有像刘备那样,亲自上阵与对手厮杀,所以,武力应比刘备低些。
曹操是三国时期最大的谋士,仅以智谋排位,曹操当属第一,没有人能与之争锋。东汉末年,群雄并起,谁都想争夺天下做皇帝。但曹操却“挟天子以令诸侯”,迅速占领了权力最高位,引领三国航向。这种大智慧是《三国演义》中谁也比不了的。
《三国演义》要做一个武力和智力综合排行榜,排名前10位在你心中都会是谁?
既然是武力和智力的综合,那么过于偏重一面的就不合适列入了,比如诸葛亮,论智力属于顶级,却没有出手的记录,战场上也不用他出手,所以列入没有意义。还有《三国演义》里的陆逊,妥妥的儒将,和诸葛亮类似,鲁肃同理。还有吕布,武将中的顶级,但是在发展整个过程中,看不到睿智的一面,把他列入并不妥当。还有张飞张三爷,粗中有细,有时候智商暴表,比如义释严颜,打败张郃等等,但是鞭打亲兵,导致身亡是硬伤,就不列了,可惜。所以,既要符合拥有一定的武艺,又要有高智商的表现,不好找,却不是没有。
第十位,蜀中无大将,廖化做先锋。在小说里,廖化可是从黄巾起义就出场了,一直活到小说最后,中间经历过无数的对战,特别是经历了襄樊之战,失荆州,以及夷陵之战都成功存活。所以,以廖化最多二流水平的武艺,能如此高寿,没有智商的保证,恐怕难以想象。
第九位,丁奉,没错,这是另外一位老将,演义中一箭射中东吴最忌惮的名将张辽,导致他伤重而亡。另外,《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三回》回目就叫“丁奉定计斩孙綝”,过程就不用多说了,这也和正史差不多。
第八位,邓艾,姜维的老对手,也是蜀汉灭亡的掘墓人。之所以排名靠后,主要是灭蜀之战,严格说不单单只是邓艾一人功劳,入主成都后,又居功自傲,导致杀身之祸,所以拉低了排名。
第七位,吕蒙,早年作战英勇,孙权劝学后,对吕蒙的智商明显拔高了许多,才有迷惑关羽,最终劝降糜芳,傅士仁,偷袭了荆州的基础。可能有朋友会问,毕竟是设计造成关羽败亡的谋划者,排名怎么会这么低,关键是东吴偷袭荆州,是需要很多客观因素的达成,比如孙权联合曹魏,陆逊的计谋辅助等等。
第六位,姜维,基本上在以一己之力在和曹魏的众多名将如郭淮,邓艾等人抗衡,又要应付朝廷中反对他的势力,难度相当大,没有智商不可想象。在蜀汉灭亡后,姜维还做了一件难度超级的事,就是利用钟会的野心复国,可惜最后失败了,假如成功,那这份智商得排名第一了。
第五,张郃,也许武艺不及徐晃,英勇不及张辽,但是论机变,绝对是佼佼者,比如街亭之战。而且,张郃和众多顶级高手如五虎上将中的赵云,马超,张飞交过手,虽然失败,却都能全身而退,到了后期几乎无敌了。另外,张郃也是最后一个退出舞台的五子良将,而导致他身亡的木门中伏,更像是被司马懿和诸葛亮联合清除的。
第四,关羽,刘备起兵之初,只有刘关张三人,后来辗转建立了蜀汉,作为刘备最重要的助手,智商能差到哪里去?后来发动襄樊之战,打得曹操想迁都,更是证明关羽不止有武艺还有智谋。后来,关羽的败亡,荆州的丢失,关羽确实有责任,但是问题不是出在关羽的武艺智商,而是情商。并且,关羽是在曹魏,东吴,内部的叛将三方联合绞杀下,才军败身死的。所以,要消灭关羽,本身就不容易,需要很多客观条件。
第三,赵云,除了武艺和忠诚,赵云让人印象最深就是有勇有谋了。比如长坂坡一战,身陷重围的赵云就是利用曹操的不放暗箭的命令,以及抢来的青虹剑,成功的救出阿斗,以及杀了50多位曹魏名将。所以,没有智商的保证,仅仅凭血勇和武艺,只怕也不能如此顺利。后来,汉水一战,赵云的“空营计”成功打退曹魏的追兵,更是智商的体现。最后,五虎上将里,赵云是最后一个去世的。
第二,周瑜,演义里,诸葛亮三气周公瑾,最后把周瑜气死,好像显得周瑜智商很底下之感。不要说这是小说杜撰,即便以小说的角度,周瑜本身的智商就不低,只是运气不好遇到诸葛亮而已,所以才有“既生瑜何生亮”的感叹。所以,周瑜在小说里,智商仅次诸葛亮,主要是气量拉低了而已。
那么,小说里综合武艺和智商,排名第一的是谁呢?
大飞熊认为是刘备。当然,很多朋友认为刘备只会哭,还发动了夷陵之战,间接把老命给丢了,凭什么排第一呢?不急,听大飞熊慢慢分析。首先,刘备可能是演义里隐藏的一位高手,比如第一回解关羽,张飞纷争时,就是刘备给分开的缠斗。其次,三英战吕布,刘备一上去,吕布就抵挡不住了,没有过硬的武艺,是不能成为压垮吕布最后一根稻草的。
可是,刘备为什么平手很少出手,让人对其真实的武艺很模糊呢?关键就是人家的智商了,刘备一向是以皇室自居,早定位自己为帅了,作为领导当然要有所保留,更不能以身犯险了。另外,刘备还有超强的预知危险逃跑能力。最后,不提五虎上将对刘备如何了,连智商第一高的诸葛亮都是被刘备请出来的,还在刘备去世后,鞠躬尽瘁的为刘备儿子卖命,刘备排第一,实至名归。
《三国演义》要做一个武力和智力综合排行榜,排名前10位在你心中都会是谁?
这个排行榜,直接就排除了诸葛亮、庞统、法正、张松、鲁肃、陈宫、郭嘉、贾诩、许攸、田丰等等一众谋士,他们虽然智商超高,但是大都手无缚鸡之力。这里面大概也就诸葛亮武力稍稍高一点点,他年轻的时候也曾经骑马佩剑,只不过年纪大了身体不好,到哪都坐个轮椅。武力值变成负的了。
再一个就是排除了一众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武将。第一个被淘汰的就是吕布,其次是典韦、颜良、文丑、许褚、甘宁等等。差点忘了,还有上将潘凤!
经过综合考量,排行榜如下:
第一是徐庶。论智力,徐庶是第一流的谋士,与庞统、法正、鲁肃、荀彧等相当。略逊于诸葛亮、郭嘉、贾诩。论武力,徐庶够的上剑客的身份!战场冲杀可能略逊于五虎上将。但是行刺暗杀、江湖决斗却在五虎上将之上。
徐庶武力智力都是三国第一流的存在,综合素质最高,排第一当之无愧。
第二是赵云按照评书里的武力体系,赵云是三国第一勇将,能够一人单挑颜良文丑二将还不落下风。可见其武力多么恐怖。按照三国演义的标准,赵云武力与关羽张飞在伯仲之间。
智力是五虎上将中最高的。在战略上有独到的见解,特别是劝谏刘备不要讨伐东吴,句句点到要害。俨然一流谋士。
第三是关羽武圣人、万人敌,武力绝伦,勇冠三军。
智力也是超群,世传关公通春秋,精通春秋的人,智商绝对刚刚的。水淹七军,智力上碾压曹魏五子良将于禁,更是关公高智商的证明。
综合而言,关公武力绝顶,智力一流。
第四是周瑜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周瑜智计无双,能与诸葛亮斗智。智商超越五虎上将和五子良将,可惜武力太弱,这一点比较吃亏。
第五是姜维,第六是张辽,第七是张飞,
第八是曹操这个需要特别说明一下。
曹操的智力碾压一切,是整个三国最诡计多端的人,不论是不论是内,政外,交还是行军打仗,几乎算无遗策。智商太高了。
差就差在个人武艺不精。但凡他武艺高点,早把董卓刺杀了。
第九是高顺,第十是曹仁。
《三国演义》要做一个武力和智力综合排行榜,排名前10位在你心中都会是谁?
谢邀@悟空问答。
小哥出品,必属精品!
这个问题比较有难度,三国时期是一个群雄争霸,诸侯割据,文臣武将辈出,俊才良将争胜不休的时代,期间涌现了很多著名人物,虽然自古就有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的说法,但《三国演义》成书距今几百年时间,里面的武将排名至今也没有统一的看法,又附加智谋再去排名,可以说是难上加难。
下面,小哥排一份名单,大家一起参考。
武圣关羽关羽是一位讲忠义的人,他在早期和刘备张飞三人闯荡,刘备当时没有谋士,有什么大事都是和关羽张飞两兄弟商量,三人一起打拼了一些名声。
关羽在曹操在帐下的时候,计谋不用他出,临阵杀敌他也屡建大功,曹操和袁绍对战的时候,张辽、徐晃皆不是文丑的对手,而关羽出马一刀击毙文丑。
在刘备在荆州拜访刘表的时候,曹操兴兵南下,刘备不敌携百姓奔逃,关羽当时驻扎在江夏,和刘备张飞回合。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留关羽镇守荆州,东拒孙权,北抗曹操,关羽后来水淹于禁七军,威震华夏。
关羽的武力如何呢?小哥认为,自吕布过后,关羽就已经位居世间武将武力第一人了。
关羽和张飞也被成为“万人敌”,为历朝历代人士所敬仰。
万人敌张飞在《三国演义》中,张飞的勇猛世人皆知,虎牢关当着天下群雄的面大骂吕布三姓家人,让吕布颜面扫地,三英战吕布更是让天下英雄侧目。
张飞跟随刘备关羽东征西战,在长坂坡大战中,一人独站桥头,一声大吼,吓的曹操三十万大军仓皇奔逃,期间踩死踩伤无数,张飞此次的表现可谓是勇猛与智力的完美结合。
赤壁之战后,张飞跟随刘备诸葛亮入川,在后期和曹军大将在汉中多次交锋,张飞的智谋更是得到了大面积的施展,张颌作为曹操的得力大将,在汉中的时候被张飞玩的团团转,后来张飞领五百兵,张颌领几千兵,结果张颌见到张飞就跑,可见是真怕张飞。
因此,如果结合勇武和智谋,张飞排第二。
赵云赵云作为蜀汉五虎将之一,大部分时间负责刘备的安全,类似于御林军头领,没有单独指挥过大型战役,因此很多人认为赵云武力一流,但是计谋一般,其实不然,赵云跟随公孙瓒的时候,就多次征战,后来跟随刘备,先后参加了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
赵云更是被后世人推为蜀汉第一儒将,因为无论从他劝诫刘备还田于民,还是在关羽张飞身陨后劝诫刘备不要伐吴,都可以看出来赵云是个心系黎民百姓的大将。
赵云更被称为“常胜将军”,堪称三国完美人物。
张辽张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将之一,这个人武功如何呢?关羽曾对张飞说过:“此人武功不在你我之下”,可见张辽武功确实不弱,但是张辽和张飞武功到底谁高谁低呢?根据这两个人的战绩,可以判断张飞的武功要高于张辽。因为在曹军赤壁之战大败后,张飞一人单挑许褚(马无鞍)、张辽、徐晃,三人一边对抗张飞,剩下的人护着曹操逃脱。
张辽随曹操征战四方,但是最出名的一战,就是“逍遥津之战”,张辽不仅仅勇武过人,同时智谋奇出,当初孙权义气奋发率领十万大军攻打皖城,张辽率八百勇士一直杀到孙权的大帐下面,从早晨杀到中午,最后张辽突围之后,听到还有兄弟没突围出来,他又杀会去营救一起的兄弟出来,张辽到处,无人敢挡。
孙权撤军的时候,张辽又把孙权堵在逍遥津北,逼的孙权跳江而逃,张辽此一战,威震东吴,张辽止啼的典故就是这样来的。
徐晃徐晃是曹操手下的心腹大将,他至死效忠曹操。
关羽水淹七军之后,威震华夏,他乘式北进,迅速占领了曹操好几座城池,樊城危已。
曹操派遣徐晃先去樊城,对抗关羽,因为这两人是老乡,私下关系也很好,一切以先稳住局势为主,但是徐晃到达樊城后,和东吴吕蒙互相配合(东吴先前又和曹操联络,因此这个时候属于孙曹联盟),最终两面夹击,关羽腹背受敌,最后兵败走麦城。等到曹操派大军来的时候,徐晃不仅仅解了樊城的危局,同时收复了几座城池,徐晃班兵回师的时候,曹操亲自出城七里迎接,感慨的说,“你这次功劳,可以和皖城大功相比了”。(皖城大功就是张辽的逍遥津之战,总称合肥大战)
徐晃和关羽在战场相见,不说国事,只谈平生,两人回忆年轻时的岁月,快慰平生,谈了好一会,徐晃下马,厉声大喊,:“得关云长首级的人,赏金千斤。”关羽惊怖,说:“大哥,你说的这是什么话?”徐晃回答:“这是国家之事。”随后两军混战,关羽被徐晃击败,当其退走营寨时,徐晃率军穷追不舍,紧随其后冲入营内。
姜维姜维是蜀汉后期猛将,他也是诸葛亮的高徒。
姜维武功如何呢?和赵云打斗的时候,“战不三合,精神倍长”,赵云也有点心惊,想不到还有这么能打的人,考虑到当时赵云应该有七十多岁的高龄,所以说姜维武功虽不致一流,但是自当不弱。
而诸葛亮收姜维为徒的原因很简单,这个人文武双全,可见他的武功也是被诸葛亮看好的。
姜维的计谋自不必说,一计害三士,最后计谋没成功,成功的话,蜀汉还是可以再挣扎一段时间的,所以最后姜维也不得不仰天长叹,“不是我计谋不行,是老天爷不帮我成事啊”。姜维最后被曹军破腹取胆,胆大如鸡卵,也从侧面验证了姜维的勇猛。
周瑜周瑜是东吴军政一把手,他和小霸王孙策是好朋友,孙策去世后周瑜继续辅佐孙权,如果说东吴主将鲁肃、陆逊武功不咋样,那么周瑜的武功应该可以确信是不错的,孙策被称为小霸王,是个好勇斗狠的人物,能和他做铁哥们,周瑜的武功能弱?
决定三国形成的关键战役—赤壁之战,就是由周瑜亲自指挥的,这是连曹操都认可的事情,周瑜执掌东吴军政,军事能力自不必说,但是此排名要结合武力,周瑜武力描写不是很多,因此排在这个位置。
邓艾邓艾是直接导致蜀汉政权灭亡的人。
邓艾是非常有智谋的人,也是一位文武全才,他的才能是得到司马懿肯定,并且被司马懿赏识的人,著名的《济河论》就是邓艾写的。
邓艾趁姜维被钟会牵制在剑阁,率军自阴平沿景谷道东向南转进,南出剑阁两百多里,钟会也派部将田章等跟进。邓艾率军攀登小道,凿山开路,修栈架桥,鱼贯而进,越过七百余里无人烟的险域。山高谷深,至为艰险。途中,粮运不继,曾多次陷入困境。部队走到马阁山,道路断绝,一时进退不得,邓艾身先士卒,用毛毡裹身滚下山坡。邓艾率军出其不意地直抵江油,迫降守将马邈。蜀汉卫将军诸葛瞻(诸葛亮子)从涪城回到绵竹,列阵等待邓艾。
绵竹陷落后,蜀军全线崩溃。邓艾乘胜进击,一鼓作气攻陷雒县(今四川广汉北),逼近成都。蜀汉后主刘禅惊恐失据,感到大势已去,在主降派劝导下,派人送上皇帝的印绶,并写信到邓艾那里请降。邓艾率军入成都,蜀汉灭亡。
邓艾是姜维的老对手,突袭成都战役更是被后代军事家探讨学习,而此战也被列入人类战争史最著名的奇袭战之一。
魏延魏延也是很早就出现在历史舞台的人物,他很早就想投奔刘备,但是阴差阳错,总是追不上刘备的脚步,后来终于投到刘备帐下,还被诸葛亮看出来他有反骨,差点给烧死,幸亏刘备非常欣赏魏延,当初占领汉中,大家都认为张飞肯定是汉中太守,张飞自己也这样认为,但是刘备把这么重要的位置交给了魏延,张飞气愤不平,还亲自找刘备发过牢骚。而魏延本领也确实过人,因此官越做越大,诸葛亮去世后,姜维和魏延一起为蜀汉江山奔波。
魏延曾经建议诸葛亮出奇兵偷袭长安,但是被诸葛亮否决,这件事被后世人争论不休,很多人认为假如诸葛亮听魏延的计策,魏国早灭亡了。其实不然,兵无定式,兵法诡异莫测,如流云变化无常,诸葛亮走的是最保稳的路线,因为蜀汉经不起瞎折腾。
很多人都在争论魏延后来到底有没有反?通过他烧毁栈道可以看出来,魏延是绝对起了反心,要不然怎么连自己的军事都要断其归路,何况后面还有曹魏军马追杀呢?
所以说,魏延虽然武功高,军事能力强,但是其人闹有反骨,不忠不义之人,实在是没什么好说的。
《三国演义》要做一个武力和智力综合排行榜,排名前10位在你心中都会是谁?
第一位:赵云。第二位:周瑜。第三位:张辽。第四位:马超。第五位:黄盖。第六位:徐晃。第七位:魏延。第八位:吕蒙。第九位:姜维。第十位:邓艾。
《三国演义》要做一个武力和智力综合排行榜,排名前10位在你心中都会是谁?
谢谢邀请了!
笔者心目中的排名如下:
第一名:吕布。
吕布吕奉先堪称是《三国演义》原书当中的“第一人”了!“人中吕布,马中赤兔”是人们对吕布的最高赞誉!武力方面:封神一战是:“虎牢关三英的战吕布”。智力方面:曾在濮阳大败过曹操!
第二名:孙策。
孙策人称小霸王。然后,孙策武力表现方面:勇伏太史慈;上阵杀敌夹死一人喝死一人,人称之为“小霸王”。智力方面:孙策以玉玺为饵,从袁术的手中借得了军队,然后孙策就籍此打下了整个江东基业了!
第三名:关羽。
关羽人称“武圣”。关羽的武力方面:斩华雄,斩颜良诛文丑,过五关斩六将!关羽的智力方面:攻取长沙;水淹七军威震华夏。
第四名:张飞。
张飞与关羽同为“蜀汉五虎上将”。而且关张二人还是结义兄弟,彼此之间的武力值也是在伯仲之间的。张飞在智力方面的表现:在进取西川的时候,义释严颜,进军的速度都超过了诸葛亮了!
第五名:赵云。
常山赵云赵子龙就是一块金字招牌了!赵云堪称封神一战是,在长坂坡杀了一个七进七出!智力方面赵云带兵攻取过桂阳等郡。另外,赵云在大江之上箭射船帆,震慑住了东吴的追兵,安全地接回了诸葛亮。
第六名:马超。
马超也是蜀汉五虎上将之一。马超在葭萌关曾经是与张飞挑灯夜战过;“虎痴”许褚也曾经裸斗过马超;马超也曾经在阵上夹死一人喝死一人过!此外,马超率领西凉兵先后几次打败过曹操的!
第七名:张辽。
张辽是曹操麾下的“五子良将”之一。关羽曾经对张飞说过,说张辽的武艺不在关张二人之下的。然后,张辽在濡须之战当中大败东吴的军队。以至于东吴的小孩子在半夜听到张辽的名字,就吓得不敢哭泣了!
第八名:黄忠。
老将黄忠一直都是“蜀汉五虎上将”的一个骄傲。在战长沙的过程中,黄忠曾经与关羽是战成了平手的。在攻取汉中的战斗过程当中,黄忠巧用“骄兵之计”,斩杀了夏侯渊。打出了老将的风采来了。
第九名:周瑜。
周瑜和孙策是同学兼好友,周瑜的武力值和孙策应该是不相上下的。然后,周瑜既是东吴首任的大都督,也是赤壁之战的“总导演”之一。其功绩与孙策相比可以说也是不遑多让的。
第十名:姜维。
按原著小说的描述,姜维是诸葛亮的接班人了。年轻时候的姜维曾经是打败了,诸葛亮和赵云这一对“金牌组合”过的。后来,姜维主持蜀汉的北伐大计,也是可圈可点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