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贾府抄家时黛玉还活着,她会是什么反应?
《红楼梦》的设定就是贾府这个钟鸣鼎食的百年望族,最后会走到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结局。
贾宝玉与林黛玉此生无缘,必然会成就金玉良缘,娶宝钗为妻。
虽然荣国府已经衰落,腐朽得不成样子。但是百足之虫、死而不僵。这个腐朽的大家族在真正倒塌之前,一定有能力从各种渠道取得他们家可能倒霉的消息。
这个时候贾府中人,一定会开始谋划退路。林黛玉不姓贾,她的存在就是贾府一个最好的退路。
如果贾府被抄家时的黛玉还活着,她应该没有机会从现场看到那一切……
一.林黛玉或是贾府的退路
在《红楼梦》中的史家和甄家同样也是大家族,这两个大家族在败落之前都已经得到了风声。
这两个大家族选择了同样的布局。
就是派仆人,而且是女仆,因为女人更显得低调。分别往至亲家中藏一些东西。
那时候他们都显得异常低调,每家分散着放几箱东西。
当一个大家族要倒霉之前,一定会有各种风声透露出来。
那时候他们经营了百年的人脉,都没有任何用处。
树倒猢狲散的道理任何人都明白。
那个时候可以相信的,还真就只是血缘情了。
贾府倒霉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那个时候所谓的门生故旧,根本毫无用处。贾府敢去托付的,也只有血缘亲人!
史家比贾家更先败落,那个时候已经靠不住。王家与贾家也是难兄难弟,互相难以扶持。
于是贾府可能的退路,只有薛家和林黛玉。
薛家就只是普通的皇商,无官无爵。有可能支持一段时间。
而林黛玉呢,她是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孤女。可正是因为她孤女的身份,不会因为四大家族的败落而被牵连。
林黛玉姓林,贾府被惩处也好,被抄家也罢,只要不是灭族,根本牵连不到她。
贾府之人嗅到自己家族可能倒霉的时候,那个时候的林黛玉大概也十七岁左右了,算不得是小孩子。
而且林黛玉的管理能力,总是大大地被读者低估。
跟着贾母和王熙凤长大的林黛玉,绝对学习过如何看账目,她有治理大家的能力。
只是因为她是亲戚,不好管荣国府的事,所以这份能力才没有展现出来。
林黛玉的潇湘馆,绝对是荣国府中最和谐的地方。她用无为而治的方式,把自己的屋子管理得井井有条。
在潇湘馆中的丫鬟婆子,都绝对服从管束。没有任何人敢在黛玉的眼皮子底下生事;也没有任何人敢打架、偷东西。
林黛玉的管理能力,绝对比薛宝钗有过之而无不及!
在贾府倒霉之前,就把林黛玉般出去,是一个最佳的选择。
无论是林黛玉的人还是她的财产,都可以独立于荣国府之外。就算是古代,一个小姑娘的财产同样受律法保护,不容侵犯。
那个时候的林黛玉如果还活着,以她的风骨必然会选择承担。
她不会拒绝这样的提议。
那样林黛玉的家,就会是贾府人的一个退路。
二.无法避免的悲剧
悲剧是什么?
悲剧就是无论人怎么做,《红楼梦》中人物白茫茫大地真干净的局面,都无法避免。
哪怕是贾府抄家时,林黛玉还活着。
已经搬出去的林黛玉,必然不会亲眼目睹贾府被抄家。
但是贾府中人的惨象,还是会随着众人的街谈巷议,传进林黛玉的耳中。
抄家的结果会是什么?
仆人们或打、或杀、或卖,然后四处飘零,不知所终……
可毕竟还有活着的可能性。
而主人们就不一样了。
贾赦、贾政、贾珍、贾琏这些人,若是去追究这些人都有实锤的罪名。
牢狱之灾根本无法避免。
而丈夫有祸,必然祸及妻子。邢夫人、王夫人、尤氏、王熙凤,同样会被牵连,牢狱之灾同样无法避免。
李纨及儿子贾兰,会因是贞妇带幼子,不久之后会被放出来。
贾宝玉、薛宝钗、贾环、巧姐,也因为无罪名及年幼,不就会被放出来。
这时候林黛玉名下的房产,会是他们落脚的地方。
他们首先会做什么?
把长辈们营救出来,会是把他们牵在一起的唯一可能。
可豪门贵族之间讲的就是利益的相互交换,这种孤儿寡母加小孩子的组合,根本就无法求动任何一个人为贾家办事!
他们很快就会发现,就算在林黛玉名下放了一些荣国府的财产,他们也使不动,求不了任何人。
荣国府长辈该受的罪,一样要去受。
这些人全部都养尊处优,在牢狱中所受的折磨:如繁重的劳动;狱卒的白眼儿,狱卒勒索;糟糕的生存环境;低劣的饮食衣着……
都会让这些人不堪忍受,他们根本活不到被放岀来的那一天。
荣国府内的这几个人,也没有任何手足之情。他们各安心事,很快还会分开。
李家毕竟是名门望族,他们会在贾府事情稳定下来之后,接走李纨和贾兰给他们更稳定的生活,有更好的学习环境。
这个时候其他的人,李纨根本不会去管。
那个时候的贾宝玉也已经娶了宝姐姐,他们也不可能久居在林黛玉名下的院子里。
贾环同样如此。
这些人根本不会听林黛玉的,林黛玉也管束不了他们。
以林黛玉的品性,或将荣国府留下来的东西给他们平分,让他们各自带走。
被抄家,刚被放出来的少爷,身上肯定有油水可捞。这将是所有人的共识。
他们的生存能力,比不会比甄士隐更强。
他们本就是纨绔子弟,不懂人间疾苦。所以无论是人情世故,还是购买生活必需品等各种方面,这些少爷都会不停地被骗。
贪官污吏,地痞流氓也会不停地盯着他们,直到他们把身上的财产全吐干净,无油水可捞为止。
在这些过程中,林黛玉这位绛珠仙子,会看清楚人世间最丑恶的嘴脸。
当宝玉、宝钗还这些人,把自己身上的钱都花干净之后。
主意必然会打到林黛玉的身上。
林黛玉出身高贵,还是一个年轻貌美的小姑娘。
她身上有林家的财产,可比巧姐值钱多了。
那个时候林黛玉的身边,可能只剩下薛姨妈一位长辈。
把林黛玉嫁给豪门为妾,必然能得到巨额的聘礼;
把林黛玉嫁给薛蟠,必然能得到她巨额的陪嫁……
对薛姨妈来说,不论怎样都是只赚不赔的买卖。
林黛玉这样一个孤单的小姑娘,在古代的这社会,就算她她才华横溢,就算她能力非凡,但婚姻大事依然无法自主。
无论怎样,林黛玉面对的都是悲剧。
有的时候,作者让林黛玉早逝,未尝不是一种悲悯。质本洁来还洁去,这样的人生,也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得到。
如果贾府抄家时黛玉还活着,她会是什么反应?
谢邀!
如果贾府抄家时黛玉还活着,黛玉绝不会像有些人想的一样哭死,而是会力挽狂澜,保贾府渡过难关。
黛玉虽然爱哭,但是黛玉更爱笑。在书里描写黛玉笑比黛玉哭,多很多。大观园里最幽默诙谐的人是林黛玉,黛玉的笑话文雅,回味无穷,令人捧腹。凤姐是公认的段子高手,最会讲笑话,宝钗曾经对凤姐和黛玉的幽默做过对比,认为黛玉更胜一筹。那些说黛玉只会哭的人是对黛玉的误读。
黛玉的父亲是探花郎,学识渊博,又任兰台寺大夫,后被皇帝钦点为扬州巡盐御史,深得皇上器重。林如海有着文人的风骨,却非一味的清高,他甚为精通官场世故。黛玉小时候,父母是拿她当儿子养的。林如海这样的父亲培养出来的孩子,其眼界、学识、胸襟也非常人。贾雨村是一位见识超凡脱俗的人,他和冷子兴说过这样一句话,“怪道我这女学生言语举止另是一样,不与近日女子相同,度其母必不凡,方得其女,今知为荣府之孙,又不足罕矣。“黛玉的行为举止与其他女子不同,与她的母亲一样也是一个非凡的女子。
那个年代男孩子要学的是齐家治国平天下,黛玉即使没有学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本事,也会学到,月满则亏,盛极必衰的道理。探春管家时,黛玉就和宝玉说过,贾府出的多,进的少,恐怕后手不继。她对贾府的败落,早有预料。
黛玉的观花流泪,对月伤怀,她的多愁善感,都是文人气质的流露,而非内心软弱。黛玉的内心是高傲的,黛玉柔弱的肩膀是有铮铮傲骨的,黛玉对宝玉的爱是全力以赴、生死与共的。一旦贾府大厦倾倒,又没有人来力挽狂澜,黛玉不会一走了之,独善其身。她会站出来挽救贾府,报答外祖母和舅舅的养育之恩。她不会眼睁睁的看着宝玉被下狱,她不会不顾宝玉的安危,只顾自己哀哀哭泣。她会奔走呼号,救宝玉于水火。
黛玉虽然是孤女,但是林家祖上世袭侯爵,比贾府资历还要深,门生故隶定然不少,黛玉有能力利用自己祖辈的人脉,保贾府渡过难关。
如果贾府抄家时黛玉还活着,她会是什么反应?
在贾府抄家后,林黛玉还活着,她自然是不断的哭,是绛珠仙子以泪报答神瑛侍者的雨露之恩。这是《红楼梦》故事的主线之一。
贾母此时已然去世,而贾府的家财被抄走,生活一落千丈,但黛玉并不关心这些,她只关心被抓入狱神廟的宝玉,夜以继日的哭,紫娟还在,强迫她吃点东西,哭晕了就睡过去。
本来身体就不好,这样日夜哭泣,终于泪变成血,眼泪干了,魂归太虚。只草草入敛。正是一朝春尽时分,红颜已殇。
贾宝玉赶回来吋,伊人已渺,恰应了那句,你回来时,我死了也罢!
∽
如果贾府抄家时黛玉还活着,她会是什么反应?
天命制使贾府亡,
柔弱女子怎逞强,
书中已诉黛玉品,
死活都是一个样。
……
2022-0703
如果贾府抄家时黛玉还活着,她会是什么反应?
如果贾府抄家时黛玉还能活着,林黛玉的反应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从从容容的对慌里慌张前来报信的丫头说一句:“是吗?"然后从从容容的低叹一声,似对小丫头说,也像是自言自语:也到时候了。接着唤她最亲近的紫鹃,让紫鹃为自己好好的梳妆打扮一番,然后让紫鹃将她所题的诗帕拿出,又从从容容的样紫鹃生火,再从从容客的把诗帕投入火中,最后从从容容地摒退众人,口中吟着《葬花吟》,或投缳、或吞金或含毒等从容而逝。
不要试图让黛玉化身为复仇使者或救苦救难的天使。她没有那个能力。因为黛玉本是还泪而来,她在贾府十年,为宝玉笑过,但更哭过,为宝玉她才忍受"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的日子。为了宝玉,她才会在宝黛姻缘和金玉良缘的泥淖里挣扎,如今泪已尽,缘不存,她哪里还会苟活于世!
黛玉的《葬花吟》中有这样一句:“质本洁来还洁去,强于污淖陷渠沟。”虽然是写花,何尝不是写人?诗言志。从这句话里我们可以看出,林黛玉其实是不会为了自己私心而去俯首低眉地求爷爷告奶奶的!
更何况,身为孤女,他早已无处可去求爷爷告奶奶。更何况作为一个病如西子的她,也没有那个能力,也没有那个精力去求爷爷告奶奶!
面对着社会的污浊,她的选择一定是保持自己的清白女儿身,清净女儿心。如果贾府抄家时黛玉还活着,她会是什么反应?
贾府被抄,不代表这一大家子就败亡了。抄家只是贾府灭亡的开端,这从王夫人抄检大观园可以提前看到。真正毁灭性的打击是“保不定日后做强梁”,将来有贾府内部的两股势力,接连流寇(柳湘莲,即流寇相连),拉拢外部人来洗劫贾府,这才是致命的。
前80回也看不出林黛玉在抄家之前就死了,实际上林黛玉要死得很晚,至少要死在贾母的后面,因为贾母是她最大的靠山。再者说,一部小说的女主早早就死掉了,也不符合一般规律,所以说120回《红楼梦》处理的黛玉之死不好,给了人们一种误导,让人认为林黛玉在抄家之前就死了。
前文有对林黛玉谋划贾府开支的描述,说明她还是很关心这个家的,而且作者设计人物关系时,二玉是姑表亲,是典型的封建婚姻关系,二宝是姨表亲,是外四路的“姐姐”。这些都说明黛玉与宝玉是要结婚的,黛玉是要掌管贾府的。只是因为贾母说宝玉“不宜早娶”,老人家又正寝寿终,王夫人也接连而去,才使得黛玉“巧媳妇做不出没米的粥来”,力不从心罢了。
林黛玉不得下人之力,难以支撑贾府这样一个空壳子,这才有小红“被夫人时吊起”的结局。贾府之败,一有贾环(家患)、赵姨娘(肇事的婆娘)勾结钱槐、马道婆作乱,二有贾蓉、贾蔷(戎羌)连接强梁流寇(柳湘莲),罄尽财产。林黛玉虽有撑持之心,却无回天之力,于是挂于林中,死处“不在梅边在柳边”。
这样来看,林黛玉在抄家之前没有必要早早死去,她会活着与贾府共存亡,只有家亡,才有血泪,泪流干了,才是黛玉红颜老死时。
说明一点,小说在设计人名时,让一些人物的姓名带有暗示性:金荣,指将来金(比如宝钗)这一派会荣;茗烟,指将来木(草木之人)这一派会化烟化灰;柳湘莲,指流寇相连,从人物性格来看,其放任游侠,必然招惹流寇,他在平安州救了薛蟠,又与人不打不相识,所以这个人满身匪气。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