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65回,兴儿说,怕这气儿出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兴儿这句话是很幽默地形容了黛玉的弱和宝钗的冷。
黛玉:林姑娘是这样的:
两弯是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泣非泣含露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
黛玉从会吃饭起就吃药,自幼娇弱。兴儿说她大热天还穿夹的。
黛玉步态摇揺,若气大了都能吹倒,会给读者多美的印象!
黛玉的美从来都是意态的,作者从来沒有给这位"世外仙姝"用凡人的笔墨来描写。
什么肤若凝脂,脸若银盘,倘用在黛玉身上,不过是俗气的描写,恐写不岀黛玉美之万一。
不落常人笔墨,黛玉活在每位读者的心里。想她有多美,她就有多美。无论是落红成阵,还是风露清愁。
这位姑娘可以满纸自怜题夙愿,亦可从一陶令评章后,千古高风说到今。
这位病体恹恹,有不胜之态的姑娘竟有尸居余气杨公幕,岂得羁縻女丈夫的豪气!
黛玉是弱的,可她的心是热而有活力的。
黛玉是弱的,却极具风骨。
这与宝钗有很大的不同。
宝钗:薛(雪)姑娘是这样的:
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
宝钗的容貌是具体的。这个姑娘仿佛能联想岀她的大概模样,她肌肤如雪,体态微丰。
宝钗从胎里带来了一股热毒。宝钗是有热情的,但为了符合淑女的标准,她要吃冷香丸。
用花儿、朵儿、霜儿、雪儿制成的冷香丸将自己心中的青春与热情生生地压下去。
于是,读者看到的都是端庄而压抑的薛(雪)姑娘,她做的一切都合礼仪,合规矩。
从宝钗的身上,无论是妆饰、衣着、还是房间的陈设居然同李纨差不多!
可李纨孀居,必须收敛,但宝钗是年轻姑娘原不需如此!
宝钗的所谓冷,是硬堆的,气儿暖了,都能吹化了。
宝钗原有活力,却生生压抑。
宝钗有热情,偏硬要冷静如雪!
黛玉和宝钗完全活成了不同的样子。却被兴儿这臭小子,用最简单的方式形容岀来。
《红楼梦》65回,兴儿说,怕这气儿出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兴儿的话说得太好了,道出了林黛玉和薛宝钗最明显的特点:林黛玉怕冷,薛宝钗怕热。然而,这仅仅是表面现象,下面我们来分析怕冷怕热的深层原因。
我们先分析林黛玉。林黛玉生有不足之症,自六岁就失去母爱,从一进贾府,就给自己定下了戒律:“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不轻易说一句话,多行一步路”。作者说她降生人世就是为了还泪的,她不仅以泪洗面,还在以泪洗心。到荣国府就是进了灌愁湖。第一次进贾府,宝玉就在心里给她画了一幅薄命红颜图:“两弯似蹙非蹙罥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份。”忧郁感伤是黛玉天生就有的。她的泪水是用来自我伤害的,如果是自卫,那是令人同情的,而她的泪水让人感到沉痛。她埋香冢、泣花荫、感凄凉、悲寂寞、惊恶梦、断痴情、迷本性等等,无不在泪水后面透出那颗晶莹的心。传达她心声的还有她的诗巜海棠诗》、巜菊花诗》、《秋窗辞》、巜柳絮词》、《桃花行》等都表现她高洁脱俗的一颗心。尤其是巜葬花吟》,她完全和诗融为一体。
再着薛宝钗。“冷香丸”是薛宝钗的救命良药。作者在第七回里以象征的手法,说她从娘胎里带来一股“热毒”,“请大夫吃药,不知多花了多少银子钱呢,凭你什么名医仙药,总不见一点效”,后来服和尚送的海外仙方“冷香丸”,发了时吃一丸就好,倒也奇怪,这倒效验些。”脂胭斋在此批曰:“凡心偶炽,是以孽火齐攻。”宝姑娘为什么进了贾府就犯了“热毒”之病,脂胭斋批“神采飘逸,秀色夺人。”原来是见了宝玉,心里生出爱宝玉的情感。这便是热毒攻心。在第四十二回,宝故娘对黛玉说:“你道我是谁?……诸如这些《西厢》、《琵琶》……最怕见了这些个杂书,移了性情,就不可救了。”可见,宝钗本来是一个天真活泼、聪明多情的姑娘,经封建大家庭严格管教才成了端庄凝重的所谓大家闺秀。宝钗爱宝玉,但不敢表露出来,最多也只是“微露意”,
率真的黛玉爱宝玉,却偏偏是以假情假意来反复试探并勇敢追求爱情的;端庄凝重的宝钗只能“微露意”。
宝玉的风怕冷了林妹妹,失去真爱;又怕热了宝姐姐。让她伤心。
我们这位多情公子,正如兴儿所说:怕这气出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
我们这位多情公子偏偏又是个体贴女孩子的情痴。真是难为他了。那么,什么时候他才稍微安心一点呢?黛玉也不再说“见了姐姐就忘了妹妹”呢?“题帕定情”,敏感的黛玉心安了许多。宝钗又是如何死心的呢?第三十六回“梦兆绛芸轩”,宝钗听宝玉在梦里骂:“和尚道士的话,如何信得?什么是‘金玉良缘’,我偏说‘木石姻缘’。”从此以后,爱情的火苗就在宝钗心中熄灭了,再也用不上“冷香丸”来治“孽火齐攻”的病了。
可见,所谓“热”与““冷”,本是和“情”与“理”相对应的。“热”就是“情”,是人欲;“冷”即是“理”,是天理,是封建伦理。黛玉是情的化身(情情),宝钗是理的代表。
在情与理的交织、对抗中,贾宝玉的天平倾向了情。这也是贾宝玉这个典型人物的积极意义所在。
《红楼梦》65回,兴儿说,怕这气儿出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这是兴儿向尤二姐介绍贾府媳妇儿姑娘时说的话。兴儿是贾琏的心腹小斯,说话虽然趣味十足,妙语连珠却也十分贴切。
书中兴儿向尤二姐说起黛玉,宝钗时,兴儿道:“不是那么不敢出气儿,是怕气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暖了,又吹了薛姑娘。”这句话非常形象的描绘了林黛玉与薛宝钗的身身体特症。
先看林黛玉书中的形象:两弯是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姣花照水,行动似弱柳扶风。兴儿形容这样的纤弱美女,说气一大就能吹倒了,不是很贴切吗?
再看,薛宝钗的形象在书中是这样描写的,说她“脸若银盆,眼若水杏,唇不点而丹,眉不画而翠。”一个冰雪美女
如在眼前,难怪贾宝玉见到她一段雪白酥臂,竟神魂颠倒,想入非非了。兴儿形容薛宝钗的白可谓言之凿凿,並无虚谬。
所以,兴儿这句话说的是黛玉的病弱,宝钗的美白。
《红楼梦》65回,兴儿说,怕这气儿出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红楼梦》65回,兴儿说,怕这气儿出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兴儿说完这句话,大家都笑了,就是鲍二家的也笑道“原有些真;到了你嘴里,越发沒了捆儿了,作倒不象跟二爺的人,这些话倒象是宝玉的人”。兴儿因是贾琏的心腹小厮,对贾家有头有脸姑娘小姐,身体状况,秉性婢气,了如指掌,并不为怪。
纵观《红楼梦》林黛玉弱不禁风,多愁善感。薛宝钗的高傲冰冷,也是有目共睹,兴儿说的:怕气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既有艺术的夸张,却又是实事求是的具体的形象化。
《红楼梦》65回,兴儿说,怕这气儿出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林妹妹是绛珠草,草姑娘纤纤细细,风儿一吹,怕吹倒了;
薛宝钗生得肌骨莹润,竟是雪堆出来的,雪姑娘,暖气儿一吹,怕吹化了
《红楼梦》65回,兴儿说,怕这气儿出大了,吹倒了林姑娘;气儿暖了,又吹化了薛姑娘。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兴儿(首见第六十五回)贾琏心腹小厮,在二门上该班,常随贾琏去小花枝巷新居。一次,他被尤二姐叫住问家常,用新鲜别致的口吻将凤姐的性格脾气说得有声有色,还把贾府众小姐也生动形象地描摹了一通。但多嘴误事,过了没几天,他在二门上与喜儿说长论短,传到了凤姐耳中,起先他还想抵赖,终不敌凤姐的威严,只得将“新奶奶”之事讲了个备细。在那样紧张的气氛中,他的动作神态有时还把凤姐、丫头们怄笑了,这也是全书中一段精彩的文字。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