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刘备不姓刘,《三国演义》中的人设会崩塌吗?

这个问题实际上是不成立的。三国时期的三方政治势力中,有一方是姓刘的。这一点,是谁也改变不了的。所以,假设其实没有什么意义。

小说和历史是不同的。其不同在于,写史的态度必须是客观公正,秉笔直书的。而小说,是可以虚构的。《三国演义》里的刘备,与历史上真实的刘备是有所不同的。曹操等其它主人公,也是经过小说家改造过的,不是历史人物的真实面貌。

《三国演义》中三个最出色的文学人物是关羽、诸葛亮和曹操,他们被金圣为三个千古第一,关羽是千古第一能将,诸葛亮是千古第一贤相,曹操是千古第一奸雄。《三国演义》是有明显尊刘拒曹的政治倾向。其中的曹操是大奸大恶的代表,刘备是仁德爱民的代表。另一政治集团的孙权,是处于二者之间。这大约就是他们的人设。

《三国演义》的作者为什么以这样的人设展开故事,其中体现的是儒家的政治思想和道德观念,还有宋明理学的思想在其中。

孔子是不主张以武力夺取政权,把天下据为己有的。而是主张在礼制的框架之下,辅助君主,使天下大治。这就是杜甫所说的,致君尧舜上,再使民风淳。汉末之乱时,群雄并起,逐鹿天下。这种争夺,在儒家看来,都是不义的。可是,在汉末群雄当中,刘备是有汉室血统的。他是汉景帝的后代,中山靖王刘胜的子孙。这样,就使得刘备与天下群雄有了不同。刘备起兵,是要恢复汉室天下,而其它各派不管是袁绍、袁术、曹操、孙权,都是试图篡位者。因此,刘备的身份,与儒家文化有着天然的契合点。既然刘备是合礼合法的,那么,其它参与竞争者,就都是非法的。所以,刘备天然是善的,仁义的,道德的。曹操与孙权等,天然就具有不合理性。因此,他们的人设,也只能是这样。

假如刘备不姓刘,《三国演义》中的人设是否会崩塌呢?我的答案是会的。或者有人会说,假如刘备不姓刘,假如是袁绍或是其它人成为三方之一。作者写《三国演义》的时候,也会把其中的一方假定为仁义道德的化身。就如现在的刘备一样。问题是,既然大家在逐鹿天下的时候,都不具备合法性,那么最后的结果必定是胜者为王。胜出的一方,必定是仁义道德的。败亡的一方,一定是残暴不仁的。这是有许多历史证据可以证明的。比如隋末之乱。窦建德、王世充等,都不可能仁德的象征,只有李渊父子才能当此名声。

另外,到明代,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历史有四五千年,正史有二十多部,中国历史上的动荡乱世也不是只有汉末一段。后来的南朝,五代都是历史上的大动荡时期。为什么罗贯中的眼光偏偏看中三国这一段呢?其中与刘备具有儒家眼中的合法地位恐怕是不无关系的。因为其合法,结果又失败了,于是,成为了悲剧。没有了身份上的合礼合法性,故事的结局就只能是成者王候败者寇了。这样的结局与美好事物破灭的悲剧结局其震撼人心的效果是大不相同的。所以,《三国演义》成为明著。

因此,我的答案是,如果刘备不姓刘,《三国演义》中的人设会不会崩塌倒不敢肯定,但是,作品的悲剧意味,将大打折扣。失去了悲剧意味,《三国演义》能否挤身于四大名著之中,就难说了。

如果刘备不姓刘,《三国演义》中的人设会崩塌吗?

会崩的,刘备不姓刘,他所提出的匡扶汉室就是一席空话,根本没办法得到天下氏族的信任,天下汉臣千千万,那里能沦到一介织席卖履的谈社稷?若无刘皇叔的身份,他凭啥以微末兵力能与各路诸侯平起平坐?再近一点,单说关张傲气,是刘备能用武力和三言两语能收为臣弟的?

所以如果刘备不信刘,可能连桃园结义都不会有

如果刘备不姓刘,《三国演义》中的人设会崩塌吗?

不会崩塌 不过还会有别的姓出来 历史就是历史

如果刘备不姓刘,《三国演义》中的人设会崩塌吗?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假如刘备不姓刘,刘备不是汉景帝的后代,那么刘备的形象肯定会大大受损。刘备能够获得诸侯们的喜欢,能够获得一大帮文臣武将的拥护,主要就是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是一个闻名天下的英雄。假如刘备不是中山靖王之后,那么刘备英雄的头衔也很难保住,罗贯中更不会耗费这么多墨水去捧刘备。

按照《三国演义》中的描述,刘关张结拜的时候,关羽和张飞之所以尊奉刘备做大哥,不仅是因为刘备年龄大,主要是因为刘备是中山靖王之后,假如刘备没有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根本无法让武艺高强的关羽和张飞心服口服。

从刘备开始创业,一直到刘备建立蜀汉,刘备做过很多件背信弃义的事情,这些事情都被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光复汉室”的口号合理的解释掉了。假如刘备不是中山靖王之后,没有打出“光复汉室”的口号,那么后人对于刘备的评价肯定会非常低。

刘备官渡之战爆发前曾经投奔过曹操,后来又因为参与衣带诏背叛了曹操,当时的曹操代表着汉朝的朝廷。假如刘备不姓刘,从刘备离开曹操开始,刘备就已经背上了乱臣贼子的罪名。

在赤壁之战结束后,刘备打着刘琦的名义夺取了荆州南部的四个郡,并且向东吴打白条借走了南郡。刘琦是刘表的儿子,刘备曾经依附在刘表的帐下7年,如果刘备不是中山靖王之后,刘备架空刘琦控制荆州,在道德上也说不通。

因为赤壁之战主要是东吴的功劳,南郡之战也是周瑜击败的曹仁,所以刘备许诺攻占益州之后,将整个荆州都还给东吴。然而在刘备攻占益州后,孙权找刘备讨要荆州,刘备却耍起了无赖,无论如何都不愿归还荆州。

后来孙权发动战争,刘备才勉强给了东吴两个郡,之后孙权偷袭荆州杀死关羽。人们总是会骂孙权背信弃义,实际上荆州问题是刘备背信弃义在先。而刘备凭借着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顺利的逃过了道德的谴责,孙权偷袭荆州反而被后人唾骂。

刘璋和刘备是同宗兄弟,邀请刘备帮忙抵御汉中张鲁,刘备却趁机偷袭了刘璋的地盘。假如刘备没有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刘备偷袭刘璋的行为,能够同吕布杀丁原、董卓相提并论。由此可见,如果刘备不姓刘,刘备不仅算不上仁义之君,就连一个守信用的人也算不上。

如果刘备不姓刘,《三国演义》中的人设会崩塌吗?

首先,既然是基于《三国演义》,那么我们就不能以历史的角度来看刘备的人设了。

读过其他关于三国历史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三国演义》很大部分是带有作者本身观点的,对刘备集团的很多事都进行了美化,不但刘备,连诸葛亮,关羽,张飞等等刘备集团的主要人员全部都进行了美化。

虽然《三国演义》有很大一部分是根据《三国志》来记叙的,但其中作者加的部分就是看作者自己发挥了。

其次,罗贯中也参加过元末农民起义,所以这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他对战争的描写。同时也带有作者对封建思想中腐败,勾心斗角,尔虞我诈等黑暗的一面的描写。可以说作者几乎把希望寄托在了刘皇叔这个为人正直,以德服人的皇室后裔身上,所以对刘备集团的描写几乎都是正面的,而且大部分还带有神话色彩。

所以,就算刘备不姓刘,作者也会帮玄德找到一个正当的理由来拯救人民,维护世界和平。

如果刘备不姓刘,《三国演义》中的人设会崩塌吗?

该发生的还会发生!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