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农村办酒席喜欢在家里办?酒店不是更方便吗?

农村的年轻人结婚,大多都喜欢在家里办酒席,城市人看到了,总是觉得很奇怪 : 去酒店办多好啊,又省事又方便。

其实,城里人不知道,农村人结婚,在家里办酒席好处可太多了。

1,酒席规模大,乡镇酒店承受不了

农村人之间的关系,和城市人完全不同,乡里乡亲都非常熟悉,谁家办喜事,几乎全村人都会过了吃酒席,所以,人非常多。很多酒席都办成了“流水席”,人来人往,热闹非凡。而酒店,是不可能让你这么“乱” 好几天的。

2,家里办酒席,实惠、省钱

办酒席,需要很多肉、菜,在农村,最不缺的就是这些东西。杀一口或者两口大猪,就能做出好多种菜,猪肉,可以做各种冷热菜,猪头能做很多种凉菜,猪下水,也能做很多有特色的菜。就连猪皮,还可以做人人爱吃的猪皮冻。

农家的菜园子产的青菜,也比城市卖的好多了,又新鲜,又环保,而酒店,是没有这些优点的。

3,联络感情

现在的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常年在外打工,就算是亲戚,一年难得见面一次,人们利用这个机会,凑在一起叙叙旧,相互侃侃大山,侃完了继续喝。

而平时,也是家家户户相互帮忙,谁家的农活多了,大家都去帮忙。正好利用这个机会,向大家表示酬谢。在农村,人缘非常重要,人缘好,有困难,不愁没人帮忙。因此,酒席办的大,也是为了广结善

缘。

总之,农村人结婚,在家里办酒席,没有城市人在酒店那种“仪式感”,更多的是一种轻松和欢乐。城市的酒席,很多人就是去点个卯,很快就离开了。但是,农村的酒席,那是真吃啊。

相比起来,我更喜欢农村的酒席。

为什么农村办酒席喜欢在家里办?酒店不是更方便吗?

现在的婚嫁等喜宴,就是丧事,有些经济条件比较好的图面子、图省事会选择在酒店,而绝大多数人还是会选择在家里自己筹备,这也是有原因的:

自办酒席是一种习俗。在农村自己摆酒席年来已久。比方有婚嫁的事,都是提前“预约”的,老早就喂了猪、鸡等准备着。农民都喜欢热闹喜庆的场面,自办酒席正是符合了农民的心愿。办个酒席少则两三天,多则七天(丧事)。远方的亲戚都有足够的时间赶过来,左邻右舍也来帮忙了。一家的酒席,常常是全家人来吃席。亲戚走得更近了,邻里关系也更加融洽了。这才能彰显出酒席的意义。酒店是方便,可菜都是定数。加菜、添人都是要加钱的,份量少,浪费钱,吃顿酒席最多不到两个小时,即聚即散,事过得平淡,还会留下遗憾。还是不如自办酒席,妯娌互助、邻里互助,吃喝尽兴,这就是民俗,这一习俗恐怕很难改变。

自办酒席成本低。农村儿子娶媳妇本身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家底被掏空;若是因病去世的,看病住院也早已债台高筑。办酒席既是习俗,又是“表心报恩”。要办酒席,在物价上涨的今天,一天一个价。农村的酒席大都是在年底,那时,蔬菜可是“天价”。在酒店的饭菜更是出奇的高,在自己家里办,柴米油盐、蔬菜肉类都可以享受“量大优惠”,再说好多人家也喂了猪、种了菜,种了粮,也不用再去花钱。请的大厨也是乡里乡亲,按桌算工钱,20元左右。帐篷、碗碟、桌凳大都是乡邻们帮忙自愿带来的。自己垒起灶台,做出合乎本地人的口味的饭菜。一桌成本最高也超不过酒店的一半,经济又划算。

营造了办事的氛围。家里办酒席,所有的亲戚早早地赶过来,村里的人只要在家的,不论老少,都会过来帮忙。男人帮着杀猪搭帐篷,女人洗菜洗碗。个个都忙不可迭。干着活、说着话,笑声不断,有的还来了抖音、快手直播。既喜庆又热闹。不像在酒店一家人只能去一个“代表”,还要提前赶到,坐着等候,冷场的气氛强多了。

农村的酒席文化不仅在酒桌之上,更在酒席的准备过程和待客之道上,都是满满的乡土风情,更是挥不去的记忆。

为什么农村办酒席喜欢在家里办?酒店不是更方便吗?

对农村人在家里办酒席,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第一,乡下场地比较大,在乡下有很大的场地,有的人家独门独院,院子很大,一个大院子就能摆下十几桌,如果人多的话,就借用邻居家的院子即可。

第二,乡下摆酒席比较实惠,所用到的食材,农村人会自己去采购,然后再请专业的厨师来烧。而在乡下大灶上烧出来的食物有浓郁的乡下风味儿,烧出来的菜分量足,口味好,深受农村人的喜欢。乡下办酒席,在我们上海的话会连办三天,第一天是自己家里的主要亲戚,第二天才是正日,第三天收尾。三天办下来的消费用有点多的。但是如果去饭店办的话,只能办一天吃两顿,价格还比在乡下办贵。所以有场地的话,宁愿在乡下办了。

第三,在农村摆酒席,热闹的氛围更加强烈。一家人摆酒席,亲戚朋友邻居都来帮忙,有的帮你去借凳子,借桌子,借椅子,有的帮你打扫院子里的卫生,有的帮你去采购食材。一大群人说说笑笑的,边干边聊,别提有多高兴,别提有多热闹。耳边不时传来,大家的欢笑声,鼻子里不时的闻到灶台食物的芳香,让劳碌了一天的人食欲大增。

第四,乡下办酒席也是全村人聚在一起的难得日子,所以大家特别的高兴。平时村里人家都各忙各的,到了有哪一家要办酒席了,才能聚在一起。想想那时候的场面多么的热闹,气氛多么的浓郁而这份氛围,有可能只存在于你的记忆里,在你小时候出现过,因为现在的乡下越来越少了。

为什么农村办酒席喜欢在家里办?酒店不是更方便吗?

农村人不去城里办酒席,可是有原因的,有一次差点出大事!

也许有很多城里人都会感到好奇,为什么农村人就喜欢在村子里面办酒席呢?而且酒店干净、高档、特别的方便,都不用请人来帮忙了,只需要你把钱付给人家就行,但是很多农村人都不愿意去,还有的是不敢去,我作为一名农村人,深知其中的奥秘!

1、图热闹、接地气

这是一个最重要的原因,谁家办喜事,大多数都不愿意去酒店办,尤其是娶媳妇,大家图的就是一个热闹,如果去城里面的办酒席的话,虽然简单方便又省钱,但是大家吃完饭就各自回家,有几个人还会大老远的跑到你家去闹洞房呢?

在村子里面就不一样了,非常的热闹,连邻居们也要跑过去看看新媳妇,更别说亲戚朋友了,那种氛围跟酒店里完全不同

而且对于做客的人来说,更愿意在村子里面,因为你去酒店的话,只可以吃一顿,但是在村子里面可以吃两顿,给的礼金却是同样的,如果是帮忙的,还要吃三天,这种自办酒席的风俗由来已久,办酒席也是全村人聚在一起的时候,特别的热闹非凡,人们早已习惯了这样的生活方式,是很难改变的

而且在村里面办酒席,觉得特别的接地气,自己又不是城里人,干嘛要去城里呢?结婚的话,去城里面吃一顿就解散了,回到家里面就冷冷清清的,而且有一些还是从外地过来的,匆忙的赶过来,又要匆忙的回去

农村办的话,可以早上就来,一直吃到晚上,过去交通不便,还会在村子里面留宿一晚,去城里面吃的话,离农村就很远了,谁还会那么大老远的去主家奔波呢?

而且吃完饭了,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玩,不像去城里面立马就散掉,在农村办喜事都是集中在冬天,大家还可以聚在一起烤火,城市里可以吗?反正在农村里面办酒席,最重要的就是营造一个氛围!

而且还会请很多的亲戚朋友来帮忙,这就会让好久没有见面的亲戚聚在一起,聊聊天增进彼此的感情

2、路太远,村里人不愿意去

我们这边除了特殊情况之外,谁家要是去酒店里面办的话,是会遭人骂的,当然了这可不是明面上的骂,而是背地里骂,尤其是一些老年人,更讨厌去城里面吃酒席,说出来之后你就会特别的理解了

因为有些农村距离城里面特别的远,坐车都需要一个小时,老年人行动不便,是最怕去奔波的了,虽然主家会请一辆公交车来了,但是私家车稀少的年代,特别的拥挤,在十多年前,一位老人吃完饭就是为了去争位子,被人们挤倒了,司机又没有看见,倒车的时候差点就压到他的头了,把在场的人吓得大喊大叫

现在很多人家都买了小汽车,公交车也不那么拥挤了,但是老年人也讨厌去,因为体力不行,不去又怕主家不高兴,这让他们很为难!

最糟糕的是做外村的客,因为他们请来的车子只拉他们村的客人,外村的只能想办法自己去,有几次我爸爸就是骑着三轮车去的,而且去到那里也很难找个合适的伴,大多数人都不认识!

所以说去城里面办酒席,简直是得罪全村人,一点都不夸张,不过这几年,因为疫情的原因,村子里面不给开席了,大多都是去酒店里办

3、口味不符合农村人

农村虽然生活条件不能跟城里比,但是在农村办酒席的时候,要比城里面强很多倍,我们吃的都是自家养的猪牛羊鸡鸭鹅,口感是特别好的,但是你去酒店里面吃那些硬菜,简直就是天壤之别,鸡肉就像吃面一样,根本没有嚼劲,从来没有一个人会说酒店里面的鸡肉好吃的

就这方面来说,酒店里面办的席永远赶不上农村的,别看花样众多,那都是中看不中用,而且我很负责任地说,就连城里人都觉得农村的饭菜好吃,因为家禽和家畜都是用粮食喂养出来的

为什么在酒店办比较省钱呢?因为他们买来的鸡都是饲料鸡,跟农村里面的土杂鸡,简直就是差了十万八千里,很多人去吃的时候都在抱怨,实在是太难吃了

但也不是一无是处,酒店里的猪腿、红烧牛肉、蒸肉、毛肚、虾等等还是挺不错的,但是鸭子从来只会吃烤鸭,对于农村人来说,烤鸭是最低档的了

酒店办席的好处

其实在酒店里面办酒席,还是有很多好处的,主人家也愿意去,但是怕村里人有意见,所以不敢去,首先最大的好处就是不用自己操心,你只需要付钱订餐就行了,根本不需要找人去买菜,还要进行很多不同种类的分工

其次就是便宜,有些人说在家里面才是省钱,但是我们这边是家里面更费钱,因为去酒店,从来都是只吃一顿,家里面的正客有两顿,听说昆明晋宁六街镇正客都是三天,简直太吓人了,我们县是帮忙的人要吃三天,帮你买菜的要吃四天

而且村子里面特别的喜欢攀比,老是想着比别人家办得好一点,这样才有面子!还有如果你请到一个不会计算的厨师,那么糟糕了,往往会超出预算,我表哥家办的时候,肉都倒了很多,让舅舅他们心痛不已,人家跟他说,如果请一个会计算的厨师来办的话,至少要省两三万块钱

但是酒店的话,人家会帮你算得很精细,基本上不会有多少剩菜,哪怕是有剩菜了,也不会倒掉,还会留着让你们家第二天早上去吃!有些时候还被吃得光溜水滑的,在农村基本上没有见到哪家哪户是不浪费的,而且在厨房帮忙的人还会偷菜,能把你家的牛肉、猪肉冷片用桶提回家去

还有吃完饭了,一些还吃得成的剩菜(肉之类),本来是要倒进盆子里面,集中起来交给主家的,但是在农村带菜的现象非常严重,有些人是用桶来挑三四回啊!而且还都是大菜

写在最后

而且还有一点帮忙的人都有吃宵夜的习惯,在农村可以喝个通宵达旦,酒店里两三个小时就要走人了,所以根本就没有那个氛围

而且农村娶媳妇有送亲的习俗,送亲的人是需要来新姑爷家吃饭的,难道人家过来了,还要让人家大老远地奔波到城里面去吃吗?

还有一次我们去城里做客,那一家人应该算是城里人了吧?人家都不愿意去酒店里面办,而是去不远处的村子里面,租了一个办酒席的地方

不过我们这里的一些人还是乐意去酒店的,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省心、省钱,但是为了顾及村里面的闲言碎语也不敢去,如果要是办一些小事,比如生孩子请满月饭的也是可以去,就算是结婚也是可以去的,除了他家的亲戚朋友,不会有谁出来阻拦和劝说的,只是大家都怕村里人骂

为什么农村办酒席喜欢在家里办?酒店不是更方便吗?

提起农村的酒席就让我想到小时候最难忘的一次农村酒席经历,当时我们一桌是10个人坐在一起,由于当时年龄比较小还在上着学,只要饭菜一端上桌子大家都会立马站起身来夹菜,要知道在那个时候由于家庭条件都不太好,因此很少能吃到好吃的,于是大家都会在这个时候会多吃一些。

在农村酒席如果一张桌子桌的都是小孩,那么长辈们就很少夹菜,但是长辈们也有方法让小孩尽快吃完去上学,我当时正吃的好呢,突然一个长辈看了看自己的手腕处说,“还有10分钟就该上课了,快点吃啊”于是我们就直接飞奔往学校跑,后来长大了才知道那个长辈的手腕处根本就没有表。

就像今天问题当中所说的为什么会在农村办酒席而不在酒店,其实这里有三点,第一就是“氛围”第二就是“传统”第三就是“节省”那么今天咱们围绕着这三点来谈一谈这个问题。

第一“氛围”

农村结婚一是喜庆二就是要热闹,这个时候会把男方的亲朋好友以及左邻右舍都会邀请来一起热闹。

要知道农村的酒席也不比城市里的酒席差,就像我们刚说到的大家围坐在一起在农村自家露天的院里一边吃着美食,一边欣赏着农家院里的景色,大家在一起有说有笑真的是非常热闹。

第二“传统”

在我们农村一直都有着这样的传统,就是结婚举行婚礼包括款待宾客的时候必须要在自己的家里,只有这样才能体现出主家的诚意好客,同时再一个就是我们农村这么多年以来流传下来的传统。

第三“节省”

这一点对我们农村酒席来说也是非常重要的,毕竟农民挣点钱不容易,如果能节省尽量不浪费,在农村一桌酒席要350元左右,而在酒店需要600元左右,这个价钱就有很大的差距。

因此在家举办酒席既省钱又方便还热闹何乐而不为呢。

综上所述:

无论在哪里办酒席我们都难提倡节俭,更不能有盲目攀比的心里,毕竟勤俭节约才是我们的传统美德。

为什么农村办酒席喜欢在家里办?酒店不是更方便吗?

∴在酒店办酒席,成本太高。比如:二十个菜,每桌最低一千元。而在自家雇厨师,每桌五百元就搞定了。需要说明的是:酒店都是大厨主理。而在家雇厨师,一般都是些"二不嘞子”。做菜也有经验。大家吃饱喝足,还有的连吃带拿。农村的宴席,也是设宴者的痛。弄不好,就赔进去了。没办法,家家户户都设宴招待,轮到自己,也不能差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