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规模的补课是对教育有利还是劳民伤财?办补习班对谁有好处?
这些年,学生家长对于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意见很大,已经引起了教育部门的重视。
早在2015年7月,教育部就印发了《严禁中小学校和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的规定》,《规定》中,对于禁止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做出了6条禁令:
一是严禁中小学校组织、要求学生补课;二是严禁中小学校与校外培训机构联合进行有偿补课;三是严禁中小学校为校外培训机构提供教学设施和学生信息;四是严禁中小学教师组织、推荐和诱导学生参加校内外有偿补课;五是严禁在职中小学教师参加校外培训机构或者由其他教师、家长、家长委员会组织的有偿补课;六是严禁中小学教师为校外培训机构和他人介绍生源、提供相关信息。
应当说,这六条禁令的颁布,限制了在职中小学教师的补课,为端正教育风气,扫清教育环境,减少学生负担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在职教师有偿补课,是我国目前教育的一个痼疾,对学校、对学生、对社会都会产生很大危害。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影响不好。
学校,本来就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教好学生,是教师的本分和职责。叫学生补课是怎么回事?是不是说,教师在学校没有尽到责任?在规定的时间里,没有教好学生?如果是这样,对这个学校和这个教师就会有不好的影响。
2,教师随意收费
在职中小学教师课外补课,每次都要收取一定的费用,而且费用不菲,家长为了孩子,也不能贸然拒绝。去,费用太高。不去,又怕孩子跟不上,更怕老师给穿小鞋,家长只得花这笔钱。
3,分散课堂教育精力
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如果在职中小学教师把很大的精力用在课外有偿补课上,必然会影响正常上课的精力。正常上课的质量就会打折扣。甚至丢掉重点不讲,用在课外补课上讲解。这一点,社会上也有大量的传闻。
4,影响师生关系
对于不参加有偿补课的学生,老师就会心怀不满,另眼相待。严重的影响师生关系。
5,影响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加有偿补课的老师,收入比不参加有偿补课的老师多很多,那些不参加有偿补课的老师,心里就会不平衡。如果不能及时纠正,不参加有偿补课的老师,就会消极工作。整个学校的教学质量就会受到严重影响,最终受害的还是学生。
总之,在职中小学教师有偿补课,必须要禁止,还给学生一个风清气正的学习场所,还给社会一个公平和谐的教育环境。
大规模的补课是对教育有利还是劳民伤财?办补习班对谁有好处?
对于这个问题,我想两问一答。我认为,这两个问题实质是连在一起的,答清了第一个问题,第二个问题也便自然地解答了。
首先,我想把“大规模的补课“细化一下,看看都有些什么补课,其规模大到什么程度?据我所知,小孩几乎是从上幼儿园开始,就有所谓的课外“兴趣班",学舞蹈的,学胎拳道的,学画画的,学写字,学打蓝球的,林林总总,应有尽有。待到小孩长大一点,读了小学后,学校注重的是成绩,追求的是升学率,因而各种功课补习斑应运而生。这类功课补习斑不是学校堂而皇之地办,而是校外的办班,或是老师在家里开的家庭补习斑,也或是学生家长把老师请到家去做家教。这些,还仅仅是平时的补课班,还不包话寒暑假补课班和升学突击补课班。如此一说,补课班足够多了,其规模也足够大了。
按理来说,这么规模众多的补课班,应该说明对教育的重视,也显现出教育领域的兴旺。其实不然,我认为,这是教育领域在一种特殊情况下发生的异变。
我说它异变,是因为这种现象是与我国实行的教育方针是背道而驰的。我国实行的是九年义务教育,珠海市还更先进一步,实行了十二年义务教育,学生从小学一年级到高中毕业都免交书学费。教学的宗旨也是提倡减负,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
如此来看,看似规模宏大的补课是对教育的健康发展完全不利的。那么问题来了,既然不利,为什么还大规模地产生呢?我认为,不外乎是以下几种原因产生的:
其一,是市埸经济渗入教育领域的结果。在市埸经济条件下,无论是教育领域的内面还是外面,都有一批头脑活泛的赚钱能力,他们看到学校看重的是学生的成绩和升学率,故以补课为由办班,需求决定市埸,补课市場自然兴旺。
其二,是父望子成龙的心理结果。现在社会讲究的是学率,比拼的是人才。不要说在高端就业,就连一般的白领,蓝领招工都要看“名牌效应",优先录取的是名牌学校的学生。更何况,高学历还会带来高工资,高福利。凡是做父母的,谁不希望自己的子女将来有个好前程。因此,化钱补课是舍得的,决不让自己的子女输在起跑线上。
其三,是不良心理造成的结果。我说的这个不良心理,指的是不良的老师和偷懒的学生。我想,在众多的补课大军中,给学生补课的不排除有社会上的人士,但主要从教的应该是在职老师。在这些老师中,有良心的会不因为课外教学而影响正宗上课的质量,但有少数不良心理的人,正宗上课马虎了事,如学生听不懂正中下怀,丰富了他的课外补课生源。偷懒的学生碰到上课不认真的老师更好,乐得休息或开小差,成绩差没有关系,反正父母舍得化钱补课,到时补课就行了。
从上述中我们便知道,大规模的补课对教育不利,使学生家长劳民伤财,而鱼利的是不良老师。
大规模的补课是对教育有利还是劳民伤财?办补习班对谁有好处?
大规模的补课,到底有害还是有利?现在已经成为社会的议论焦点。看法不同,说法不一。到底有害还是有利?我们不妨看一下两个例子。
例1:我们班有个学生,学习成绩不怎么好,特别是语文,考试能超过50分的不多。我就是他们的语文教师,他的奶奶让我凑给他星期六星期天给他补习功课,并答应给我报酬。我告诉他奶奶,他的语文关键在于马虎,到处都是错别字,要赶上去很简单,只要集中精力写字,消灭错别字,用不了两个学期,成绩肯定上去,根本不需要补课。其实,小学语文教学最关键的就是字词教学,只要把基础打好,其他的就水到渠成。他的奶奶不听我的,就给他报了一个补习班,晚上还找了一个家教,一对一辅导。
其实,一个孩子一天能集中精力学习一两个小时就很好了,超过这一两个小时的黄金时间,就是再怎么也无济于事。这样的补课,类似于车轮战,这个孩子就产生了厌学情绪。每学期花了一万多元的补课费,这个小孩儿的语文成绩根本就没有提高,而且写作业作文更加潦草了,错别字这个口儿也没有堵上。
老师了解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知道每一个孩子的短板,对学生的学习能对症下药。现在的家长就是不相信老师,总觉得老师不负责任。孩子学习差了,很想提升上去,就有病乱投医,到辅导班去,找一对一。这对有些孩子也许有作用,对大多数孩子没有多大的作用,甚至还花钱办了坏事。
例2:有一个孩子作文很差,不会写作文,家长就花钱给他报了一个校外写作班。经过一段的学习,这个孩子能自己独立写一篇作文。只能说能写一篇完整的作文,但是,认真去读,却又没有作文的样子,跟着补习班两年的时间,每星期练一篇作文,两年也没有完全会写。这两年,家长花了不少钱,也总算有点儿收获,会胡乱写一篇作文,尽管不好,总算慢慢能写。他的高昂补课费总算买了点儿东西,比完全扔了好一点。
其实,小学生的作文不是那么复杂,根本不需要报什么写作班。在小学阶段,只要能会写一篇比较通顺的记叙文,就算很不错了,也算完成小学阶段的任务了。让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人和事儿,写真人真事儿,真情实感,就可以了。老师在课堂上就是去引导学生写真人真事儿,引导学生写身边的事儿,写出真情实感。慢慢来,不能急于求成。日积月累,时间长了,也就能写好。
现在的家长对孩子要求太苛刻了。二年级就让学生写作文,而且要写几百字。根本就不了解教材。根据要求,二年级,只要会看图写话就行。根据图画的意思,写出一段通顺的话,这就完全符合要求了。急于求成,就是拔苗助长。拔苗助长是不符合自然生长规律的,是要注定失败的。
家长们之所以给孩子报补习班,就是拔苗助长,就是刻意的让孩子快速生长,超越别的孩子,起跑的快一点,这会扼杀孩子们的天性,让孩子们的童年很痛苦。
补习班是收费的,而且是高额费用,肯定要劳民伤财。
花钱对富豪来说, 如同拨一根汗毛,为了孩子补课,找一对一,花再多的钱他们都无所谓,因为他们有钱。
而普通老百姓也跟着补课风向前走,也赶补课的潮流。他们省吃俭用,让孩子上补习班,不能输在起跑线上,结果,倾其所有,只换来了自我安慰,只让自己的虚荣心得到一点儿满足。
补课就像买珠宝,有钱的人买珠宝,轻而易举,花点儿钱装饰自己无所谓。而穷人学着有钱人的样子买珠宝,装饰自己,就等同于死要面子活受罪。
补习班对谁有好处?肯定是肥了社会办学机构,肥了胆儿大的办课外班儿的老师。
一个学生成千上万的补课费,肯定让一些人发了财。医院收费的不明白,辅导班收费的随意性,天价补课费等等,富了天下的课外辅导机构和补课老师,他们是最大的受益者。而普通的老百姓,跟着这股潮流走,却变得囊中羞涩,捉襟见肘了。
大力推行素质教育,实行全社会的教育改革,高考改革,让教育真的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素质教育,那么就会很快地遏制补课风。假如,应试教育一直成为我们学校教育的主流,那么,补课风永远刹不住。
老百姓与富豪竞争教育,如同叫花子给龙王斗宝。在目前上演的补课大比拼中,最终受伤害的是老百姓。如果你们不信,不妨我们今后慢慢看。
大规模的补课是对教育有利还是劳民伤财?办补习班对谁有好处?
大规模的补课,不仅是劳民丧财,浪费了学生宝贵的时间,把学生本来不多的余业时间浪费在重复内容的学习,学习的内容是己经学过的应试教育的内容,以致学生没有时间览阅更多的知识,知识面狭窄,同时,缺少时间锻炼,身体素质不良好。更重的是,学生在教室里没有学到应该学到的东西。这说明,老师在课堂的教学出了问题。可能是水平问题,但是到发工资时,一看工资表却有很多高级职称和中级职称的老师;也可能是心不在焉,不敬业的问题;也可能是身在曹营、心在汉的问题,等等。却进而反映出整个学校教育出了问题,在深层次的思考,涉及整个教育体制的问题。补课的最大的收益,绝不是学生,而是最大的受害者,出了冤枉钱不说,却冤枉的浪费了青春少年的时间和精力。真正受益者,却是那些有着高级、中级职称的所谓“名师”。拿着国家不低的工资,一方面闹待遇低,一方面在上课时偷工减料,一查看他们的教案,写得很规范,完全达到教学要求,就是上课时,为利益而心歪了,不讲重点。职称是有了,工资水涨船高,师德却下降;另一方面,虽然三申五令严禁补课,却钻天打洞,暗渡陈仓的有偿补课,一心用在灰色收入上。教育体制的问题,核心是分配问题。一旦分配出现了问题,就会演变出许多其问题。为了解决这些皮毛问题,治表不治本,春风一吹,野草又生。为此浪费了大量行政成本,又导致行政效率低下。现在有高级职称的老师,用在教学上的时间并不多。应以教学的时间和教龄来确定教师的收入,但这种分配改革,只有雷声,没有雨声,看来难度和阻力很大。学生可以放暑寒假,教师不再享受暑寒假,从时间上断了补课。在假期进行教师在职培训。教师的休假参照公员的休假制度执行。既然教师待遇与公务员靠齐,为什么就不能在休假上,与公务员靠齐呢?虽然这个传统制度变革很难,但势在必行。客观的说,公务员、国企员工、医生等的压力,比教师压力大多?寒暑假的特权,必须破。因为任何个行业都没有这样的休假制度。
大规模的补课是对教育有利还是劳民伤财?办补习班对谁有好处?
办补习班对举办者有利,可以大赚一笔补课费。
有的老师重点内容课堂上不讲,补习班上才讲。就是为了赚钱。
大规模的补课肯定是错的,老师为什么在课堂上不讲完,偏偏要到补习班才讲,完全是利益驱使。
教育部门对于补习班三令五申进行禁止,但是有些人就是要顶风作案。
对于这样的老师,必须让其下课,因为他们有违师德,不配做老师,适合去经商,做商人。
补习班除了对老师赚钱有利,对学生是一种负担。孩子们玩的时间都没有,被各种补习班压得喘不过气。
大规模的补课是对教育有利还是劳民伤财?办补习班对谁有好处?
大规模的补课是对教育有利还是劳民伤财?办补习班对谁有好处?这个问题如果是大规模的补课,对教育不利给家长增加了经济负担。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学校没有大规模补课,校外也没有补习班,许多聪颖的学生,都能脱颖而出,成为德智体美劳的接班人。现在学校大规模办班补课,实际是劳民伤财。我觉得,聪明的孩子根本不用补课,大规模补课对这样的孩子浪费了时间和金钱,而对那些智力差的学生,收获不大。不如有真对性的单补。产生大规模补课现象,和当前的功利教育有关,许多家长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也助推了大规模补课的现象。这样的结果对全面贯彻教育方针不利,培养的学生只注重智育,而忽略了德育等培养。这是违背正常教育规律的,有点畸形。学生从早到晚甚至到晚上九十点钟,师生都很累,对孩子的成长,身心健康都不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