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里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比黛玉、宝钗还要优秀的宝琴来贾府?
薛宝琴的出现很突然,仿佛从天上突然掉下来一样。她出现在书中的第四十九回,差不多是全书的三分之一处。在此回前,对于宝钗黛三人经历了爱情与友情的考验,三人的关系由紧张期进入缓和期。到了七十五回之后,她便莫名其妙的消失了。所以,薛宝琴的出现对于他们三人而言,犹如一块试金石。
薛宝琴的优秀在别人眼里的样子薛宝琴是宝钗的堂妹,她早年许了梅翰林之子,薛蝌带其入京是准备将她发嫁。与她一同到贾府的还有,李氏姐妹和邢岫烟,贾宝玉对这四人进行了评价:“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芙蓉花神晴雯的评价:
“大太太的一个侄女儿,宝姑娘一个妹妹,大奶奶两个妹妹,倒像一把子四根水葱儿。”探春的评价:袭人笑道:“他们说薛大姑娘的妹妹更好,三姑娘看着怎么样?”探春道:“果然的话。据我看,连他姐姐并这些人总不及他。”贾府资深美女鉴赏专家贾母的评价:贾母一见她便喜欢的不得了,先是逼着王夫人认了干女儿,还留她住下来,关键要让她与自己同住。另外还送了她凫靥裘,还对薛宝钗千叮咛万嘱咐,生怕宝钗管紧了宝琴。最重要的是向薛姨妈打听起了宝琴的生辰八字,其意在替宝玉求娶。此外,她还见多识广,自小跟着父亲遍访名山大川,眼界开阔,让深锁在大观园的女孩们羡慕不已。而且她也非常有才华,芦雪庵联诗、一首《咏梅花》、十首《怀古诗》、一首真真国女孩的五言律诗、一首《西江月》。由此可见,薛宝琴的优秀是内外兼修的,可以说是书中除了秦可卿之外的,第二个可以称得上”兼美“的人物。这样优秀的人物征得了贾府上下一致的喜欢,那么她的作用是什么呢?还要结合,在她出现的前后几回一起来看。
宝黛之间爱情的试金石在书中,宝黛之间的爱情有一个确认的过程,宝玉的感情也是分阶段在发展的。当他还是一个青春期的爱躁动的少年时,曾经狂妄的以为,天下所有女子的眼泪都是为自己而流,直到第三十六回,他隔窗窥见龄官与贾蔷的恋情。心下方才领悟,原来那些女子的眼里不是只有他,还装着别的男性,所谓眼泪只是各人得各人的罢了。
第三十四回,宝玉挨打后,黛玉来探望他,随后,宝玉让晴雯送了两块旧手帕给林黛玉。至此,宝玉对黛玉的爱落地生根了,黛玉对宝玉也开始放心了,二人表明爱慕之心。薛宝琴再优秀,黛玉也不担心贾宝玉了。宝玉对宝琴的好,出于哥哥式的关爱与欣赏,没有男性对女性的那种心动之向。他还明确告诉紫鹃,宝琴与他的生活无关。所以,从宝玉的角度看,我们看到的薛宝琴与黛玉、宝钗没有任何竞争力。在读者的眼中,也没激起较大的浪花,尽管在贾府上下众人眼中极尽完美,却没有表现迷人的特色。
宝钗和黛玉友情的试金石在第四十五回,黛玉每岁至春分秋分之后,必犯嗽疾,宝钗来探望她,二人冰释前嫌,成了可以交心的好姐妹。在四十九回,贾母一再表现出对宝琴的宠爱时,宝钗说:“你也不知是那里来的福气!你倒去罢,仔细我们委曲着你。我就不信我那些儿不如你。”说话之间,宝玉黛玉都进来了,宝钗犹自嘲笑。湘云、宝玉等人均不知道宝钗和黛玉二人交好之事,宝玉还担心贾母对宝琴太好,黛玉吃宝琴的醋。湘云对此多少还是有点幸灾乐祸,然而宝钗又说一句:我的妹妹和他的妹妹一样。他喜欢的比我还疼呢,那里还恼?
而黛玉的表现正如宝钗口中所说的那样,赶着宝琴喊妹妹,待她如亲妹妹一样。之后,宝玉专门找黛玉问了,方知她们二人已经是‘孟光接了梁鸿案’。
所以,宝琴的到来,试出了爱情和友情的坚固。对于爱情,宝玉已心定林黛玉,无论眼前再出现多么才貌双全的女子,亦不能让他再动心。对于友情,林黛玉不再对薛宝钗有敌意,一方面是贾宝玉的表白,另一方面则是来自薛宝钗的真诚关怀,让她释怀。钗黛之间的障碍拆除,宝琴的出现正是一个见证者。《红楼梦》里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比黛玉、宝钗还要优秀的宝琴来贾府?
【山外过客话宝琴】
薛宝琴是非常特别的一个人物,与《红楼梦》里的其他女性形象都不一样。
她是大观园的外来者,是红楼悲音下的一种健康感情。
她的出场不仅“惊艳”了红楼中人,也给我们读者一种全新的视角。
1.压轴出场,艳冠群芳。宝琴出场很迟,到了第四十九回才姗姗出场,与邢岫烟、王仁、李纹李绮一干人一起来到贾府。
虽然她不是十二正册里的金钗,也是最晚出场的女儿,但薛宝琴的出场却是浓墨重彩、光彩夺目的。
曹公借宝玉之口对她大书特书:
然后宝玉忙忙来至怡红院中,向袭人,麝月,晴雯等笑道:“你们还不快看人去!……更奇在你们成日家只说宝姐姐是绝色的人物,你们如今瞧瞧他这妹子,更有大嫂嫂这两个妹子,我竟形容不出了。老天,老天,你有多少精华灵秀,生出这些人上之人来!可知我井底之蛙,成日家自说现在的这几个人是有一无二的,谁知不必远寻,就是本地风光,一个赛似一个,如今我又长了一层学问了。除了这几个,难道还有几个不成?”一面说,一面自笑自叹。贾母更是对她偏爱有加,又是赏了宝玉都不舍得给的凫靥裘,又是让王夫人认了干女儿,又是晚上一处住 、一个睡床。还专门给宝钗带话,不让管严了这个堂妹,偏心的劲头惹得宝钗这个一惯敦厚之人都忍不住推宝琴说,“我就不信我哪些儿不如你”。
2.聪明敏捷,才华无双。宝琴的诗才不输钗黛,几次诗社都有她浓重的笔墨, 甚至有几次超越黛玉的时候。
第五十回众人雪后在芦雪庵中热热闹闹联诗,凤姐先起了头“一夜北风紧”,接着众人争显诗才,联至酐处,湘云还嫌宝玉联的慢,催他“你快下去,你不中用,倒耽搁了我”,真是一场活泼生动的盛会。
在这次联诗中,尤以湘云、宝琴、黛玉三人诗才最快,联的最多,三人互不相让的抢答更是掀起了联诗的高潮。
最后70句中湘云作了18句,但有不少是抢答凑数之作,宝琴和黛玉的诗句都能保质保量,其中宝琴作了13句,黛玉作了11句,宝琴的才调不在黛玉之下。
后来,应贾母制作灯谜的提议,李绮出了个谜面“萤”,在众才女都犯难的情况下,只有宝琴最先猜出答案——“花”。
听宝琴一说,黛玉也马上想通了,给仍在一头雾水的大家解释道,谜底来源是《礼记》中提到的“腐草为萤”,草化就拆成了花。所以这次林妹妹也只能排第二。
3. 女子壮游,视野开阔。宝琴生在皇商之家,她的父亲是“好乐的”,享受生活乐趣,但走到哪又带着家眷,不是一人独游。
跟着这样一位名士皇商,宝琴走的路也多,见的世面多,跟着父亲走遍四山五岳, 甚至到海上旅游过,“天下十停走了五六停”。
宝琴曾写了十首怀古诗。怀古诗与咏史诗不同,在怀念古迹、咏叹史实时,需要实际到过古迹之处。
林黛玉作过咏史诗《五美吟》,相比之下宝琴的十首怀古诗,咏叹的都是她实际去过的地方,不但有赤壁、马嵬这些地方,更有《交趾怀古》中的越南,除了体现诗才,更反映了她十分丰富的生活经历。
为什么在一干“瑶池仙品”、各有千秋红楼女儿中,加入宝琴这样一个完美人物?我认为,宝琴的出场更多的是种形象性的存在。
首先,宝琴虽然完美,但却是单薄的。各有优点的红楼女儿们也都有着各自鲜明的缺点,比如黛玉的语言刻薄,宝钗的罕言寡语,史湘云“咬舌”、口齿不清,等等,这也让他们的形象更加丰富、立体。
但宝琴却是完美无缺的,只有优点没有缺点,虽然超越在各个美人之上,但却像是不真实的全才,没有人间烟火气。
若说宝琴的形象,读者最具印象的,也就仅仅是“琉璃世界白雪红梅”这幅比之仇英“立雪”图的画面了,可是她参加了贾那么多场活动,却从来没有内心活动的反映,也就不像其他人那样富有生机。
其次,宝琴代表着一种西洋气质的存在。曹公写作《红楼梦》的时代,还未到乾隆中后期闭关锁国的时期,会有些新鲜的外来器物。
宝琴就是这样一个具有西洋气质的人物。
曹雪芹大费笔墨写了宝琴讲遇到真真国女儿的情景,宝琴八岁跟随父亲到西海沿子上买洋货,遇到了洋娃娃式的真真国女儿,提到了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西洋器物。
她的讲述不但给红楼中人打开了一面看向西洋世界的窗子,让他们知道大观园外还有广阔的世界,也告诉我们读者那个时代还有这样西洋色彩的女子,说不定曹公在现实中也接触过、听说过,但却了解不深,因此只能勾画出她的传奇形象,却不能写出她的内在情感。
最后,宝琴象征着永远有更好的人、更宏大的世界。贾母这位真正懂得的享受生命的富贵老太太,膝下聚集着各色千伶百俐、各艳其姝的美丽女儿,她最懂生活,也最懂女儿。但宝琴一下子就俘获了这位惯见名花的老太太的心,因此,永远是人外有人,山外有山。
《红楼梦》的视角是开阔的,它容纳了形形色色的美,也不会自我局限,超越着这些美, 思考着更宏大的世界。
因此,宝琴只是过客,不是红楼归人。
《红楼梦》里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比黛玉、宝钗还要优秀的宝琴来贾府?
薛宝琴最终很可能与贾宝玉有一段姻缘吧。
《红楼梦》里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比黛玉、宝钗还要优秀的宝琴来贾府?
谢谢朋友邀请!
对比是曹雪芹在《红楼梦》里用的最多的表现手法。比如他常常让书中人物一边嘴里说着许多冠冕堂皇的话,另一边却做着打自己脸的事。
这是人物言与行的对比。
比如第三回,贾母第一次见到林黛玉就心肝儿肉地大哭大叫,说:
“我这些儿女,所疼者独有你母,今日一旦先舍我而去……”但是,贾母转脸就称呼黛玉为林姑娘、林丫头。世上有哪一个正常的外婆称呼自己的外孙女时带着姓氏?况且黛玉刚说了她不能见外姓人!!!
贾宝玉摔玉时,贾母只顾着哄贾宝玉,对黛玉看都没有看一眼。
林黛玉去贾府的第一晚就因对贾母失望而流泪哭泣,贾母却置之不理。说明黛玉在贾府的日常生活里,根本没有得到贾母的疼惜与爱护。
贾母用自己的行动打了自己的嘴巴子,用自己的行动告诉读者,她是一个喜欢说谎话的人。
《红楼梦》第四十九回,各方面比黛玉和宝钗更优秀的宝琴来到贾府,就是要告诉读者以下几个事实:
01贾母是个撒谎高手,她从来就不疼爱林黛玉宝琴一到贾府,贾母就给了她许多优厚的待遇:赠名贵衣服、搂着睡觉、逼王夫人认亲、不让宝钗管太紧。使得宝琴在贾府里人气大增;让贾府的一众势利小人仰视,连大总管赖大家的也巴结讨好她,送了她四盆昂贵的鲜花;使宝琴在贾府里过得无忧无虑、开心快乐。
相比黛玉来时贾母什么都没做,别说送名贵衣服了,连做套衣服这件事儿还是王夫人想起来的;“随手”拿缎子,尽显黛玉的寒酸。
六、七岁的黛玉不是更应该被外婆搂着睡觉吗?但是贾母为了能避免安慰黛玉,竟从不曾搂过她睡觉。
贾母根本就不疼爱林黛玉。
02贾宝玉在林黛玉面前摔玉不是爱书中写到,宝黛初会贾宝玉被黛玉的颜值与才华吸引,以至于对黛玉一见钟情。然,这种认知是一种错觉。
事实上,大家现在翻开《红楼梦》第三回认真的找回去,你就会发现让你感觉出贾宝玉爱黛玉的描写只有贾宝玉的甜言蜜语;连个心理活动都没有,更没有作者的判断。也就是说贾宝玉爱黛玉是因为你相信了贾宝玉的谎话而做出的错误判断。
贾宝玉摔玉是一种暴力行为,是应该受到谴责批评的,不能作为爱的表达方法。把别人吓得战战兢兢,把女孩子吓哭,这算哪门子爱呀!最浅显直白的例子,你敢在你上司面前摔东西吗?
宝琴比黛玉更美,贾宝玉更应该对其一见钟情才对,更应该摔玉才对。但贾宝玉什么也没做,为什么?
因为贾母将宝琴弄成了贾宝玉的“小妹妹”,是他的亲人。贾宝玉只对他的亲姐妹才是“有礼、尽让”的;而对他来说,黛玉是“林姑娘、林丫头、林妹妹”!是外姓人!
贾母对宝琴的爱护,对比出她与贾宝玉从未真心爱过黛玉。
03宝琴比宝钗更美,但因为贾母的喜欢贾宝玉竟没有对她动邪念贾宝玉被打之后,莺儿去怡红院为他打络子。贾宝玉毫不掩饰对宝钗与莺儿的垂涎:
宝玉笑道:“我常常和袭人说,明儿不知那一个有福的消受你们主子奴才两个呢。”贾宝玉要看宝钗的红麝串时:
宝钗生的肌肤丰泽,容易退不下来。宝玉在旁看着雪白一段酥臂,不觉动了羡慕之心,暗暗想道:“这个膀子要长在林妹妹身上,或者还得摸一摸……”贾宝玉是个变态颜控,稍有些水灵的年轻女孩子他都不会放过,而且从不考虑女孩子的思想或灵魂。
比如,戏子芳官是贾宝玉身边最典型的内里浊臭徒有其表的人,但贾宝玉爱的什么似的,宠的芳官无法无天,连贾政的姨娘及儿子她都要踩上一脚。
贾宝玉眼里只有年轻与美貌,他只看是事物的表层,从不会深入分析与思考,更不懂得推理判断。然,贾宝玉对于美丽得张扬又放肆的宝琴,书中竟从未见贾宝玉对她有过非分之想。
贾母的态度决定着贾宝玉的行为!
曹雪芹安排一个比黛玉、宝钗更优秀的宝琴出场,主要是告诉读者,贾母没有疼爱过黛玉。
因为贾母不曾疼爱黛玉,导致了贾宝玉敢在黛玉面前为非作歹。
比如贾宝玉总是趁着林黛玉病时与她吵架、在她面前摔玉。
朋友们要明白,贾宝玉并不恨自己的玉,他还想让莺儿打络子好好的保护着呢。贾宝玉在黛玉面前摔玉表明他恨黛玉。就好比有人和你吵架时摔他自己的文具盒或者用脚踹凳子,你以为他摔的只是文具盒吗?踹的只是凳子吗?
宝琴进贾府就是来打贾母贾宝玉的脸的。因为他们对宝琴的态度让我们看到了他们的丑恶与奸诈。作者通过宝琴这个人物告诉读者,贾母不是不会疼人,他只是不疼黛玉;贾宝玉不是不会礼让女孩子,她只是不礼让黛玉!
作者借宝琴来到贾府这件事表明贾母不疼爱黛玉。如果贾母能按着接待宝琴的礼仪来接待黛玉,不但贾宝玉不敢欺负她、不敢调戏她,连下人也不敢常常无视她。
《红楼梦》里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比黛玉、宝钗还要优秀的宝琴来贾府?
我认为宝琴也不完全是比黛玉,宝钗都优秀,只是比较清新,容貌比较好,别的比如才华不一定比得上黛玉,宝钗。她的出现是为了衬托贾母反对金玉良缘的决心的。宝琴进了大观园,贾母就特别喜欢她,还把最珍贵的凫靥裘赠给了宝琴,她还要了宝琴的生辰八字。贾母这样做是为了证明她不喜欢薛宝钗,让她不要有嫁给宝玉的幻想。
《红楼梦》里为什么要安排一个比黛玉、宝钗还要优秀的宝琴来贾府?
薛宝琴是薛姨妈的侄女,薛蝌的胞妹妹。
薛宝琴还是一个幼小孩子的时候,就跟着父亲走了很多的地方。后来,她的父亲便把她许配给了都中梅翰林之子为妻。
真是不幸,她的父亲在第二年便去世了,母亲又是得了一个病——“痰症”。
哥哥薛蝌便带着她来到了京城,投奔了薛姨妈家。并且准备在薛姨妈家把妹妹嫁出去。
可是,梅家阖家在任上,后年才能进京,没办法,兄姝两也就只好住在了薛姨妈家。
薛宝琴这个女孩子,年轻心热,本性非常的聪敏,自幼就读书识字,生得就像“水葱儿”似的,其姿色比薛宝钗更漂亮。
贾母见到薛宝琴后,打从心里对她是“喜欢的不得了”,立码逼着王夫人认她做了干女儿,还亲自送了她一件贵重的礼物——“一领金翠辉煌的凫靥裘斗篷”给她。
薛宝琴在小时侯跟父亲所走的地方,见到了很多的古迹。因此,在贾府制作春灯谜时,便在心中想起了一些地方的名胜古迹,很快的作了十首怀古诗绝句。
这十首怀古诗绝句,内中隐写了十物,自然新巧,竟引来了现今很多的“红学”研究家的考证,其“谜底”是什么?
因此上,《红楼梦》小说回目有“薛小妹新编怀古诗”。
作者:一片红与红楼梦,欢迎关注我,专业为你解读、写作《红楼梦》中的人与事。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