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我干保安的中学里,有十多位老师,就是来自某乡中学的,该乡离县城太近,招收不到学生而被迫关闭。
但是,该乡中学编制还保留,全校就留一位会计在看守,而老师被分在县城各中学继续任教,属于借用性质,调资、晋级、职称和年终绩效工资等还由原乡中报送与核发。
农村学校没有倒闭一说,都是公办学校,因乡镇小学早年整合教育资源,实行中心小学计划,将村级大部分小学关闭,上学的孩子只能到离家较远的乡镇和保留下来的学校念书,而老师由当地教育局重新分配在其他学校上岗教书。
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曾记得二十多年前,有一个标语是这么写的“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于是从上而下大兴土木,特别是边远农村,村里建得最漂亮的一定是学校,投资几十上百万为了孩子可谓是拼了老命,这些学校直到现在还是村里最雄伟最壮观的建筑!学校有了,可教师严重短缺,当然不能苦了孩子!县里通过考试聘用了一大批代课教师,这样才摆脱了当时校舍破旧无人授课的窘状!二十多年过去了,农村人口大量拥向i城里,现在剩下的都是些行动不方便的老人,曾经令村人引以为傲的学校要么面临倒闭(学生比老师多),要么早已倒闭挪作他用!学校倒闭,学生流失,出现了现在老师比学生多的怪状:有编制的自不用说,乐得清闲,挂个名儿去城里要么搞个第二职业,要么乐享天伦之乐弄孙之饴,只有上面来检查时提前通知下来打个卯露个面就万事大吉了!当时的县用代教有不少熬不下去也都随夫进城另创天地了,可偏偏还有不少傻子苦苦煎熬,从当初的几十上百元一直到现在的不满二千元,一直奋斗在教育的第一线,成为农村偏远村落寥寥无几的坚守者!这些人到底将何去何从?不要说别人,就他们自己都说不来个一二:舍吧?身无长技,年岁日长!留吧?无三险一金,学校也临倒闭!留给他们的是一个两难之局,到底该何去何从?问天天不语,喊地地不应!只能一天天得吊着等待命运的安排!
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不用任何人来担心,农村学校倒闭,教师和学生简直是大快人心,高兴得不得了,梦魅以求的愿望终于变成现实,早就盼着这一天的到来,从没有出路变成了大大的出路。出路就是在乡镇中心学校,在城市里。过去乡村教师谁都想入城,可真是个难办的事情,不但要通过德能勤绩的考核,领导上要优秀骨干教师才能有这个资格,而且还要有特殊背景与关系。作为一般教师特别是农村岀生的教师,想入城安居落户如同登天一样的难,不少乡村教师只有在农村干一辈子到退休。
农村学生也是这样,没有特殊背景,没有打通关系,要到城里去就读,也是非常难的事,就是去了也少不了交上昂贵的选校费。
这就好了,农村学校陆续倒闭了,教师学生可以堂而皇之大踏步地向城市学校走去,城市学校还得十分热情地接纳他们,并各方面给与方便。要考核择优、找熟人拉关系、请客送礼及交选校费的日子再也不会有了,教育公平了,有关部门及学校不正之风得到了有效的控制。
好,好,好!农村学校倒闭了,教师学生解脱了,他们再也不会被称是乡村教师和农村学生了,大家都变成城市人。
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今年春节过年回老家,本想到读小学的村小去看一看,因为那所村小的建筑风格很奇特,属于古老建筑,占地面积有1000多个平方,上下三层楼,一二层楼是教学楼,1到3年级在一楼,4到5年级在二楼,三楼是阁楼,是学生游玩的场所,我们经常跑到三楼捉迷藏、游玩等,想起读书那时的童趣,不是现在学校能够比拟的,可惜再也回不到从前了。
听伯娘说,你们读书那个村小好多年前就没有学生了,现在已经改为蒋氏家族的祠堂了,这样的村小,由于没有学生而荒废了,算不算是倒闭呢?原来在村小任教的那些有编制的老师,都全部转移到乡镇中心小学任教去了,没有亏待这些村小教师,村小教师的出路应该还算很理想。
但是原村小还有三位代课教师,他们在原村小代课时间都已超过十年以上,把自己的青春和爱都奉献给了学生,由于他们没有学校正规编制,在村小倒闭的那一年,他们三位被解聘了,也没有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这给我们也留下了深深的思考。
代课教师为学生奉献了自己的青春和热血,在工作上一丝不苟,思想上不敢懈怠,为了学生呕心沥血,辛勤的汗水洒在了这片热土上,浇灌的树苗都已变成参天大树,可在村小倒闭那一刻,只能噙着泪水,依依不舍的离开,心中的酸楚,只有他们自己能够体会。
如果有来生,我相信他们依然会选择教师这一行业,做个有正规编制的老师,至于是否会像原来那样呕心沥血,只有鬼才知道……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公立学校无所谓倒闭,教师的出路还是当老师。
城镇化发展,加速农村人口的外流,一部分年轻的落户在城市,农村学校的生源减少,这是不争的事实。笔者八十年代末分配到一所乡村初中,亲历目睹学校生源的变化,在08年左右学校的学生数达到了顶峰,全校学生数六百多,2010年后学生数慢慢减少,现在只有一百多人,学校学生的减少也导致教师的减少,老的慢慢退去,年轻的分下来又少,学校缺少了生气。有的学校校园又大给人空荡荡的感觉,教学楼一栋接一栋,有点萧条凄凉,仿佛倒闭的感觉。有的教学点学生数更少,几十个学生,班级少,学生少,没有活力,教学中许多活动难以开展。
学生的减少,教师的分流,农村教育逐渐凋敝。当年撤校并校之风盛行时,由于安全因素叫停,加之实施校车制度,农村不少小学保留下来,只能解决就近上学的好处。学校规模小,难免学校管理跟不上,而且年轻教师的流失严重,教学质量得不到保证,不少家长把孩子送进县城读书,也是造成学生减少的原因之一。
农村教育的现状不容乐观,只剩下中老年教师坚守农村阵地,不少学校还请了代课老师,有的村小都是老弱病残的,我们的社会更要关心农村教育,农村教育的春天在何处?
农村学校倒闭,乡村教师出路在何方?
这有什么好担心的?农村学校又不是私立学校。私立学校倒闭了,教师可以作鸟散状,各谋生路。
而农村学校是公立学校,国家办的学校会倒闭吗?再说,我帮你纠正一下,这不是“倒闭”,而是现在的农村学校,学生越来越少了。
农村学校学生少了,还可以合并学校。哪所学校差教师,就把乡村教师安排在哪所学校教书。再说,这是大势所趋,谁操心也操心不了。
农村教师在一线奋斗了几十年,好不容易碰到这次机会。趁农村学校“倒闭”的空隙,农村教师可以抓紧时间养精蓄锐、重振旗鼓。
至于农村学校“倒闭”现象,这是无法避免的。现在教育趋于城市化,农村多数家长为了使孩子享受到城市教育,甚至有的离开了农村,在城市买了房子。
那么,农村学校“倒闭”之后,这部分乡村教师的出路又在何方呢?前面已经提过。除了合并学校和把老师安排到缺少老师的学校外,政府和教育主管对乡村教师作进一步统筹安排。该教书的教书,该整顿的整顿、该分流的分流,反正政府不会把这部分乡村教师晒在一边的。
不过,出现农村学校“倒闭”现象,对于乡村教师来说,这也许是遇上了一次千载难逢的好机会。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