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大佑和李宗盛都是歌曲创造大家,歌友们觉得他们的唱功如何?

李宗盛和罗大佑确实都是歌曲创作的大家,二位在音乐界都是德高望重与举足轻重的大师人物,前者堪称"歌坛大哥",后者被誉为"音乐教父",其作词作曲的天赋与实力,知名度与影响力,管中窥豹可见一斑。

李宗盛的《爱的代价》、《真心英雄》、《梦醒时分》、《我是一只小小鸟》、《爱如潮水》、《夜太黑》、《让我欢喜让我忧》、《漂洋过海来看你》等;罗大佑的《童年》、《光阴的故事》、《恋曲1990》、《东方明珠》、《是否》、《思念》、《酒干倘卖无》、《明天会更好》等脍炙人口,久唱不衰的华语歌曲,流传甚广,真乃经典中的精品之作,同时,他俩的歌亦造就和唱红了不少歌手,成为炙手可热的知名歌星。

至于二位大师的唱功平心而论,自己歌曲自己弹唱,词曲韵音韵味及其旋律的把捏上步步到位,心得体会略胜他人一筹,可惜受天生嗓音的局限,声音靓丽上明显欠缺……

罗大佑和李宗盛都是歌曲创造大家,歌友们觉得他们的唱功如何?

李宗盛不入流,罗大佑T3。他们不以唱功取胜,而是音乐精神和创造性。

以如今系统科学唱功评判标准去审视罗大佑和李宗盛的唱功,李宗盛是不合格的,罗大佑属于T3阶段。 但是李宗盛的唱法,具有强烈的个人情感,而且不伤嗓,别有韵味

以纵贯线四人,来简单概括一下:

唱功能力:周华健 > 罗大佑(巅峰) >张震岳 > 李宗盛;

创作能力:罗大佑 ≥ 李宗盛 > 张震岳 > 周华健。

总体上罗大佑的巅峰期综合能力最强,但是如今罗大佑倒嗓比较严重。而李宗盛的念白式唱法的不伤嗓优势已经完美展现了。

以下简单从唱功要素的音色、腔体共鸣上简单分析一下罗大佑和李宗盛。音域两人没什么可分析的,两人都是普通人水准。

音色:

结论:李宗盛,大叔嗓。罗大佑,摇滚公鸭嗓。

1958年出生的李宗盛,直到1986年才发行第一张专辑《生命中的精灵》。也就是说李宗盛正式开始把唱歌当成一门视野的时候已经三十岁了。本身这个年龄就处于迈入大叔的巅峰值。所以,我们听到的李宗盛是从30岁开始的。

在这个阶段,我们所能听到的音色,就是属于大叔的沙哑类型,同时李宗盛的发声点很低,距离上颌窦很远。个人理解,参考了部分摇滚唱法,具体位置喉下关闭。

罗大佑与李宗盛一样,都是从是作曲和音乐制作人出道。在创作出《童年》之后,功成名就的罗大佑,在28岁才发行第一张音乐专辑《之乎者也》。在这一张专辑之中,罗大佑的音色体现就是比较成熟的摇滚公鸭嗓

这两个人在早期就有过“木吉他”合唱团的合作,在后续罗大佑掀起了黑色摇滚旋风和“校园民歌运动”后,李宗盛也开始了个人艺术音乐专辑的制作。

但是两个人身上都有着摇滚音乐精神内核的体现,不论是李宗盛的大叔嗓,还是罗大佑的公鸭嗓,都有着硬核摇滚的影子。可参考齐柏林飞船。

腔体共鸣:

按照上下共鸣腔分析:

下共鸣腔:腹腔、胸腔、咽喉、口腔;

上共鸣腔:鼻腔、上颌窦、额窦、蝶窦;

1:李宗盛:

1-a:腹腔:李宗盛的腹腔没有达到自主控制情感的地步。可以支撑演唱,但是不具有太多的气息流动性。这主要的阻碍点,在于李宗盛的胸腔太过用力。在具体的腔体唱功层次。有一个从胸腔往腹腔映射的过程。在第一阶段是以胸腔呼吸道肌肉带动横膈膜的阶段,第二阶段是支撑点下移至腹腔,李宗盛是没有这一阶段的。而是不断加强第一阶段,用胸腔带动腹腔的阶段。

1-b:胸腔:这是李宗盛的主要腔体支撑,他大叔嗓的主要质感,就来自于胸声的提供。同时唱法从最初的旋律性,不断朝着念白式演唱的,就是胸声技术的不断稳定引导的。

他的唱法有一些胸声过载的倾向,尤其是在每一句末尾的语气音归韵时,都有明显的胸部肌肉带动肩部,朝着咽喉扩散,导致喉位上升。在大部分演唱时,李宗盛的胸声支撑还是很稳定的。配合他念白具有诉说性感动。

1-c:咽喉:咽喉是李宗盛下共鸣腔开发比较完全的核心。如今的科学唱法, 讲究着要喉上关闭,但实际上在摇滚唱法之中,有很多都是属于喉下关闭。

李宗盛的咽喉部,不讲究压缩技术和边缘化,而是单纯地追求情感性——念白。在演唱之中,最接近言语的真声拥有着无与伦比的情感蕴含,所以在C3-G3阶段,李宗盛的演唱,就等同于说话念白。这种对于咽喉而言,是最轻松的唱法,不会造成罗大佑那种喉下关闭的损伤,而同时具有着强烈情感性。

念白式唱法,一来是李宗盛防止倒嗓过度,二来是展示极强的个人情感性。念白对声带造成的损伤,是较小的。相比于罗大佑的早起摇滚式,是不具有太大损伤性,但依旧有。念白式损伤的源头,在于念白和C4-F4音高阶段的,喉位提升。在高音部分,李宗盛还是按照比较通俗的唱腔。那么就好比科学唱腔的喉位是稳定平衡的。而李宗盛的演唱,喉位具有一个下移和上升阶段。

当C3-G3,喉位就是说话念白,G3一过,喉位上移。这种改变,对于声带必定是损伤的。而且,胸声的加剧过载,也会从肌肉层次拉动咽喉,造成这种损伤的加剧。

1-d:鼻腔:鼻腔是李宗盛和罗大佑的年代感的主要体现。就是那种浑浊感,算是嗓音成熟感的加剧。尤其在G3之后,鼻腔的共鸣就比较多。类比之下,周华健也是如此。

1-e:上颌窦,蝶窦、额窦李宗盛和罗大佑都处于未开的状态。这也是他们和普通人一样,不具备高音能力的核心所在。

总体而言,李宗盛有着自己一套念白式唱法,具有鲜明个性。简单讲就是,他们喜欢怎么唱就怎么唱。他们也不靠唱腔来实现个人地位。

2:罗大佑;

罗大佑的唱法,较为符合喉上关闭的科学唱法,这是与李宗盛的主要区别点。

以李宗盛为基础,罗大佑比李宗盛强的点,主要在于腹腔控制上。

不论是在《童年》、还是《恋曲》之中,你都会发现:罗大佑的声音,完美民谣化,变得无比柔软悠扬。和他早期的摇滚唱法有着跫然不同的表现。

这样种大型风格的审美区别,腹腔的支撑显得尤为重要。因为本身音色不具备柔化,只有气息具有柔化效果。所以罗大佑的腹腔腔体控制,十分不错,拥有着职业歌手的水平。

早期罗大佑的黑色摇滚风之中,胸声和声带处于一个十分过载的状态。导致嗓音损伤过大,导致后期倒嗓严重。

如今李宗盛和三十多岁时的音色腔体相差不大,但是罗大佑已经处于一个肌肉过分松弛的状态。

如今的科学唱法,虽然可以极大地保护选手的声带,但是缺乏了一点听觉独特性。

个人觉得,李宗盛做到了很好的标榜方式。唱功未必许多过多的同质化。

听没听懂,点个赞呗!

罗大佑和李宗盛都是歌曲创造大家,歌友们觉得他们的唱功如何?

他们都很棒,都很经典,李宗盛更诗情画意,罗大佑更儿女情长,非让我选一个,还是把我批了吧😂

罗大佑和李宗盛都是歌曲创造大家,歌友们觉得他们的唱功如何?

每个演奏者或演唱者对音乐的理解都不同,每一位听众的理解也有所不同,个人认为不存在对比,各有长处

罗大佑和李宗盛都是歌曲创造大家,歌友们觉得他们的唱功如何?

唱的都行!同类型的李寿全唱的也很出色,比那作词作曲演奏都不会的“歌唱家”,”歌唱教教育家李双浆强……

罗大佑和李宗盛都是歌曲创造大家,歌友们觉得他们的唱功如何?

老梁有一期讲过他们,两个人的唱功呢,不好比,都不如周华健,他们的歌呢,李偏向于男女感情,刻画的人物内心,很生动,所以说他是最懂女人的男人。他就像是班里最有女人缘的男生,有时候会给我们讲恋爱的苦与乐,让我们羡慕。罗大师的歌呢,偏重人文社会,像一座灯塔,像我们的老师,这个单枪匹马唤醒台湾的男人,在技巧上,开创的许多先河,影响了一代音乐人,在内容上,他像极了我的一位语文老师,在课堂上给我们讲社会的黑与白,讲他的担忧无无奈。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