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激光手术能改善视力吗?会不会再次近视?

04年孩子参加高考,为了上警院,特地在市一院做了激光手术(孩子400度近视),花了5000块钱,上午做的手术(需要戴眼罩10小时以上),晚上眼睛就恢复到1.5视力(术后需点特制眼药水数天),孩子当年顺利过了体能测试和面试关,如愿上了警院。

一晃十多年,孩子上网玩手机,看书学习,但视力一直很好,没有发生与发现眼睛不适和视力下降等情况出现。

做完激光手术能改善视力吗?会不会再次近视?

十一的前两天终于下定决心去做激光近视手术了,感觉就像战士上了战场一样,有种视死如归的感觉。

手术过程也是恐怖至极,眼角膜被掀起来又盖上简直吓晕我,但是做完后,回家那个夜晚简直就是我人生中从未遇到的黑暗,下午四点钟回到家,眼睛特别疼,疯狂的流泪,虽然本人很爱哭但是一次眼睛的被动的流泪,那种不是一滴一滴的流,而是跟河流决堤一样,哗哗的,从下午四点一直流到了晚上10点半 ,中间老妈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估计是心疼的不行了,让我吃了一个半的止疼片。

到晚上10点眼睛根本睁不开,一见光就疯狂的流眼泪,当时都觉得自己是不是做失败了,是不是要失明的节奏,老妈跟着也战战兢兢的晚饭也没吃,晚上在我身边陪我睡,从四点到凌晨三点自己眼睛一直紧闭的感觉 ,真是太恐怖了, 因为我很怕黑 。

第二天去医院复查, 眼睛勉强可以睁开了, 因为哭太久了 ,眼睛肿的比别人大好几圈 医生说没啥事 开些眼药水给了个墨镜 就走了。

回家后眼睛的确可以睁开了,世界无比清晰。

为什么要写这个帖子呢,只是做之前看很多人的帖子才去的,只想给像我一样犹豫的菇凉打打气,做自己不敢做的事情 ,仿佛就是超越了极限一样 现在这种手术很成熟了,放心做, 没问题。

做完激光手术能改善视力吗?会不会再次近视?

随着技术的发展,近视手术也是趋于更加安全的方向发展,尤其是现在的主流屈光手术,如Trans-prk、半飞秒、全飞秒等,是不穿透角膜,只是对角膜的不同层次进行激光削切,对眼球内其他组织没有任何影响。

近视的加速通常发生在12岁到18岁之间,多数人在18岁以后就会逐渐稳定。近视手术是一项非常精密严格的手术,手术由电脑控制,在角膜上精密地切削出一个凹面镜,通过激光使角膜组织变薄。

一般来说,只要年龄、近视度数、视网膜无病变的患者,在正规医院经过专业医生手术,术后注意用眼卫生,避免眼轴进一步变长,近视大多不会再次发生。但仍然有少数患者由于存在个体愈合差异,会出现部分视力的下降。

做完激光手术能改善视力吗?会不会再次近视?

谢不邀。

的确会改善,但是恕我直言,以后可能会再次近视。

做完激光手术能改善视力吗?会不会再次近视?

做完激光手术是能够改善视力的,如果近视患者年龄小、近视度数尚未稳定的情况下,或者是高度近视的情况下,做准分子激光手术有可能会出现再次近视。

下面就给大家科普一下什么是准分子激光手术、以及适合的人群和一些注意事项吧。

什么是准分子激光手术

准分子激光手术就是用激光对角膜进行切削,进而降低瞳孔区的角膜曲率,达到矫正近视的目的。近视患者的眼轴长度变长,这个是不能恢复的。准分子激光手术,是通过手术来矫正,对角膜进行切削,来改变对进入眼睛的平行光线的折射,使光线的聚焦点由原来的视网膜前,矫正到视网膜上,看东西就清楚了。

那么,什么样的人适合做准分子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呢?

请大家注意:并不是所有的近视患者都可以做准分子激光手术的,首先是要求近视度数稳定2两年以上的成年人,近视度数基本不再增长,而且没有其他的眼部疾病,比如青光眼、视神经疾病等。手术前,还需要检查角膜的厚度,如果角膜的厚度不够,那您还是不能做这个手术的,人的眼角膜就是位于眼睛前部,也就是常说的黑眼仁表面的一层透明的薄膜,角膜一共分为5层,从外往里分别是①上皮层、②前弹力层、③基质层、④后弹力层、⑤内皮层。其中,第三层基质层最厚,准分子切削的就是这层,而这层是不能再生的。

准分子手术有副作用吗

请您要注意:准分子手术是有副作用的

  • 如果度数偏高,原则上一般大于900度就不建议做准分子激光手术了,建议进行ICL晶体移植,就是将ICL晶体植入眼睛的后房,相当于将眼镜片植入眼睛中,不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取出来。

  • 年龄太小的孩子,近视度数不稳定,术后是容易反弹的,同时还容易有其他并发症,比如角膜瓣移位、脱失,上皮植入,角膜新生血管,感染等。所以,进行准分子手术后,一定要按照医嘱,用眼药水按时点眼,定期复查。

总之,做激光手术是能够改善您的视力的,但对于小朋友来说,近视度数不稳定,激光手术后也有可能会反弹,再次近视的。所以说,做近视矫正也要根据自身的情况,来确定究竟选择哪种矫正方式。当然,日常还是要以预防为主。

如果此文对您有所帮助,点赞关注吧,一起学习交流,欢迎留言讨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