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厂里上班,老板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微信里,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老板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你的微信里?如果你觉得老板是把你当“亲人”看,想让你藏点“小金库”,那就大错特错了。老板开工资时这种奇怪操作有不可告人的目的,里面的“猫腻”很多。

以前我在武汉上班时,工资每个月固定由公司财务转账到工资卡中,并且财务还会给每个人做好密封的工资条,里面详细记录着本月工资明细。

嫁到东北后,在一家私人鞋城做文员,我们老板发工资时,不但没有任何工资条,工资从来都不是直接转账到银行卡,而是通过微信转账发放的。

鞋城老板对我们说现在买东西都是用微信和支付宝,这样开工资能方便我们支取,使用起来比银行卡要方便,还有利于我们“藏小金库”。

本以为老板这样开工资是为了方便我们生活,把我们当“亲人”看待,直到一位做财务会计的朋友告诉事情真相后,我才明白,鞋城老板真的是太鸡贼了!

一般正规的企业,公司里都设有财务部门,每个月给员工发放工资都是走得正规的财务流程;而对于那些私人的小企业或者一些不正规的企业来说,开工资的方式就比较随意了,要么是直接发放现金到个人手中,要么是用支付宝或者微信转账,甚至还有的老板更奇怪,把工资一分为二,一部分打到工资卡中,一部分微信转账。

遇到老板们这种操作,不懂行情的员工就算心里觉得奇怪也不敢多问,甚至觉得:只要老板按时发我工资,别拖欠就行,至于是转账还是现金都无所谓了。

而公司里除了老板本人和财务会计们心知肚明,剩下的普通员工只会心里对老板百般感激,觉得老板这样人性化的操作特别合理,根本不会去深入考虑老板这样做的意图,是否对自己不利?

今天我们就针对这个问题一起来探讨下:老板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微信里,这种行为到底出于什么目的,又会给老板带来什么好处?

首先,我们先了解下:一般情况下,公司给员工开工资流程是什么?

上过班的伙伴可能只知道每个月月底老板会按时给员工们发当月或者上月的工资,却不知道公司给员工开工资其实是有一套完整的流程的。

公司给员工开工资,一般有两种方式:

1、公司直接把工资发放给员工手中。

2、由银行代为发放。

不知道大家工作时是否遇到这样的情况:明明已经到了开工资的日子,但是工资卡上却迟迟没有钱到账,找老板询问缘由,老板则表示,银行到了月底需要做账,工资可能会晚一两天转发到工资卡中。

那么,老板口中的这种情况,真的是银行因为自身原因才不能给员工转工资吗?

答案:并不是。这不过是老板的一种说辞罢了。

这种情况就是当每月开工资时,公司的财务会把代发数据转交给银行,如果公司自己开了基本账户,银行则会将工资批量转入每张银行卡中;如果公司的基本账户不再代发银行,那么公司的财务则会把资金划入代发银行的指定账户中,等钱到帐后,银行会按照收到的数据,批量的把工资转入每张银行卡中。

所以,银行能否按时给员工开工资,全靠公司财务能否按时把代发数据和资金划入银行,如果到了开工资的日子,银行却不给打钱,还是跟公司老板有关,跟银行方没有任何关系。

那么,一套完整的开工资流程如下:

1、首先会有人事部门进行工资核算。人事部门会制定出统一的工资条,上面清楚地记录了每一位员工的基本工资、出勤天数,出勤工资、绩效工资、保险扣款等,这些数据核算清楚后,人事部会把它们转交给公司财务部门。

2、财务部将这些数据核算出来,先把工资条给员工核对(此时,工资还没有发给员工,只是先让员工自行核对工资条明细,并在规定在几天内提出问题,超过天数视为工资条无误。

3、之后按照公司约定的时间将工资打入员工账户。

无论是大型企业还是私人小企业,开工资的流程都是这样,只不过私人企业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办公部门(人事部和财务部),所有的工资核算都是老板一人解决,因此也会导致发放工资流程不严谨,因此会出现拖欠员工工资或者少发的情况。

然后,我们要知道:员工工资扣税标准是多少?

每个月老板给员工开的工资都是扣完了五险一金的税后工资,很多员工并不清楚工资里的税费是如何扣的?

特别是有些公司,员工与员工之间的工资不同,当看到身边同事的工资比自己多或者少时,更是怀疑老板是否算错了自己的工资,对公司产生了不信任。

那么,员工工资扣税标准是多少?

1、工资范围在1-5000元之间的,包括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0%;

2、工资范围在5000-8000元之间的,包括8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

3、工资范围在8000-17000元之间的,包括17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10%;

4、工资范围在17000-30000元之间的,包括3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0%;

5、工资范围在30000-40000元之间的,包括4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25%;

6、工资范围在40000-60000元之间的,包括60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0%;

7、工资范围在60000-85000元之间的,包括85000元,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35%;

8、工资范围在85000元以上的,适用个人所得税税率为45%。

员工工资税如何计算?

应纳税所得额=月度收入-5000元(免征额)-专项扣除(三险一金等)-专项附加扣除-依法确定的其他扣除。

工资税=应纳税所得额×工资税税率

专项附加扣除的项目有:子女教育、继续教育、大病医疗、住房贷款利息、住房租金、赡养老人

老板开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员工微信里,是为什么?

生活中,有些老板在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元到员工的微信里,老板这样做的目的是什么?主要是以下几种原因:

1、为了少缴纳税务。

公司给员工开工资需要一套完整的流程,这些都是需要上税的。而如果只给员工发放现金或者以微信转账的形式来开工资,就不用财务流程,免去纳税。微信只收提现的手续费,如果这笔账是没有记录在企业的流水里面,那很可能是不用支付税费的。

特别是一些小型私人企业,所有的员工加起来不到10个人,如果每个人都走财务流程开工资,最后公司需要承担的税费会很多,所以很多私人企业老板更喜欢给员工们发现金,这样的交易过程能变相的避税。

2、为了减少一些不必要的麻烦。

如果员工的工资由银行代发,那么一到开工资时候老板们就需要给银行转入一笔资金,而在转入前还需要财务进行做账,要是遇到公司没有财务的,还得花钱去外面的财务公司聘用专门的财务会计帮忙做账,无形中又增加了一笔额外收入。

但如果直接把工资发到员工微信里,就剩下了这一笔额外花销,只要老板自己算好每个员工的工资金额,员工也没有太多的疑义,这种做法就成了“默认”的,公司也省事儿了,员工们还会觉得老板很人性化,一举两得。

3、一些老板的个人习惯。

有些老板因个人习惯原因,在开工资时喜欢直接发放现金或者以“红包”+现金的形式来激励员工,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毕竟真实拿到手里的钱更有触动感。

而一些刚起步的小公司,因员工不多,刚起步各方面都不成熟,发工资的方式会选择最简单便捷的,省时又省力,也省去做账的环节。

4、为了避免日后的员工诉讼纠纷。

有些老板以这种方式开工资,就免去了给员工发工资条的环节。很多员工总觉得工资条发不发无所谓,只要老板每个月按时给结算工资就行,其实在劳动纠纷中,工资条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证据。

工资条的作用除了是让员工了解每月的工资组成明细外,还可以作为劳动纠纷里的证据使用,而公司老板开工资时以现金或者微信转账的形式,就免去了给员工发工资条的步骤,其实也是一种防范心理,避免诉讼纠纷而故意为之。

结语。

很多人会觉得,只要老板不拖欠工资不就行了,至于怎么发工资那是老板的选择,跟自己没有关系。其实这样的想法并不正确,老板如果以这种方式开工资,就有偷税漏税的风险,一旦税务部门查到这个情况,个人也可能要重新缴纳所得税差额部分,更得不偿失。

其次,一个完善的开工资流程也是对劳动者的尊重和保护,如果以后因为某些事情发生了劳动纠纷,工资及组成部分就能成为明细,而微信红包转账在某些情况下是不能作为经济纠纷证据的,出现问题是我们该如何保护自身利益不受损呢?

而且老板这样随意发工资的情况,看似贴近生活,其实让人一点安全感都没有,没有正规的流程,一旦老板拿着员工工资跑路,又该去找谁呢?

因此,建议大家在找工作时还是选择那些正规的公司,入职前一定要询问好薪资待遇问题。

在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厂里上班,老板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微信里,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我家隔壁是个单身公寓,公寓里住着一位美女,这美女跟我早晚长相见,一来二往我们都熟了,才知道她姓黄,是一名教语文的小学老师。

有一天晚上,我们在电梯里遇见,看她一脸兴奋,笑的嘴都有点合不拢了,我就问:"黄老师,有什么事这么高兴?"她说今天有个事让她笑喷了,原来前一天晚上她给学生布置作业,用"大吃一惊"造句。

有个学生很有才,在作业本上写到:我在放学路上,一不小心踩在牛屎上,大吃一斤!黄老师一看,直接用红笔在上面批到:恐怕没有营养。

我说:"这谁家的孩子呀?你这么批不怕他家长找你枇杷?"

黄老师笑了笑,反问我:"谁家的孩子不重要,只是让人发笑,没听过钱钟书说的一句话吗?""什么话?"“你知道鸡蛋好吃就行了,又何必去了解是哪只母鸡生的呢?”

听到黄老师这句高论,我一下子惊呆了,她果然不愧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直达我身体的最深处。

所以啊,我算是看明白了,有些事不当问的不要问,难得糊涂才好。你知道的越多,死的越快。要想长寿,就要装傻不知道,哪怕知道也要装作不知道!

老板给你发工资,还从微信上私发一两千,这不挺好吗?简单、畅快,反正你又一分不少,这样做,是不是要承担风险和责任,那是老板的事,与你无关。你问的越多越麻烦,好奇害死猫,这就跟你去了解鸡蛋是哪只母鸡生的一个道理,没有任何意义。只要这只鸡蛋合格、有营养、你爱吃就行了,哪里去管那么多事!

如果你的好奇心太强了,我也只能简单的说两句,千万不要拿本子记,否则是要置我于不义呀。

老板这样做有这样几种可能:一是为了帮你合理避税,毕竟走私人帐,不能算作个人所得税的;二是降低固定工资总额,让五险一金更合规,比方说给你按基本工资买的社会保险,然后超出基本工资部分给你发微信转账;三是没有其他的目的和想法,而是想激励你,让你感觉上更爽;四是公司账户上钱不多了,只好私人给你补足差额。

不管是哪种情况,能把钱给你足额发放就行了,当老板不容易,你要能理解。OK?

作者:喻派职言,今日头条签约作者,15年人力管理经验的职业导师,关注我了解更多。(出版有《绩效管理顶层设计》、《互联网+人力资源管理新模式》等专著)。

在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厂里上班,老板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微信里,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不太清楚你对问题的描述,老板发的这一两千,是否为工厂员工的工资?如果是的话,老板以这种方式发工资,的确有值得研究探讨的地方。

我有一个在饭店工作的朋友,他们老板每个月发工资的时候,从来都不是直接转账到银行卡,而是通过微信支付实现的。

在一些不那么正规的组织里边,通常会使用这样的方法;在普通企业里,工资的发放都是要走财务流程的。

你工厂的老板喜欢微信时发,大概有以下的原因:

01:方便快捷,简单快速

通过微信支付员工工资的确方便快捷,因为你不用走任何流程,直接找到员工的对话框,把钱通过转账发送给他就行了。现在微信和支付宝很流行,大家平时都喜欢用这两个软件付款,所以公司打到手机与打到银行卡上其实都没有太大的差别。

微信支付能给你带来的便捷,是省去了冗杂的手续,面对面直接到账,你收到钱的速度快了,老板也省去了很多麻烦,所以不少老板,会青睐于这种工资发放方式。

02:个人习惯

还有另一种可能就是老板的个人习惯。如果你老板平时使用微信比较多,而且在微信里也存了许多零钱,那他会更倾向于使用微信支付员工的工资。

我身边几个朋友,他们老板发放工资的方式,和题目中所提到的如出一辙,这可能是因为他们老板习惯使用微信,在这种小规模的组织里,工资发放只需要群发红包就可以了。

03:别有目的

再有一种可能就是老板有其他的目的。

(1):这种方式可以把财务部门的人解放出来,去干其他事情。业务繁忙的时候,财务忙不过来,工资又要按时发放、不能拖欠,就只能通过老板这种方法,自己把工资转给员工,这样的财务就可以减去一部分的工作,从而提高做其他工作的效率。

(2):就是像许多人提到的那样,不走财务流程,免去纳税。微信只收提现的手续费,如果这笔账是没有记录在企业的流水里面,那很可能是不用支付税费的。小井对于这方面的法律知识不算太了解,但听一部分人说,这种行为有可能是违法的。

所以下次遇到你的老板这样发工资的时候。你应该明白他所想要达到的目的,至于要不要提醒老板这种行为不可取,就看你和老板的交情了。

最后,希望各位老板少使用这种方式给员工发工资的时候,能自觉做好自己义务要做的事情。

在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厂里上班,老板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微信里,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我姑姑在厂里干活一个月4千,但发工资时只往卡里打2500,剩下的1500都是发的现金。她被辞退时,老板理直气壮地按2500元工资进行赔偿。

看到这个题目,我立刻联想到发生在我姑姑身上的事,当时因为不懂,她和几名工友吃了很大的亏。

看完事情的来龙去脉,你就能够明白老板为什么这么做,希望给有类似经历的人敲一个警钟,千万不能疏忽大意。

一个月4000工资,每个月只发最低工资2500元,剩下的用现金凑数

姑姑只有小学文化,一直都在家务农,一辈子也没出去过,更没见过什么世面。

前几年镇子上新开了一家家具厂,听说能交养老保险,以后退休还能拿退休金,好多人都抢破头想进去上班。

经过各种找关系,托人,最后姑姑如愿获得一个进入家具厂上班的名额,这对全家人来讲都是一件好事。

在工资薪酬待遇方面,老板给的工资是4000元一个月,缴纳三险。但是合同中工资只有2500元,和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相当。老板当时解释说说,剩下的1500元会以现金形式给大家发。

当时大家对此也有些质疑,担心老板会赖账,不发剩下的1500元。但是转念一想,厂子在这,老板就算言而无信欠了钱,厂子里的设备机器也跑不了。

况且,这机会还是各种托关系拿到的,你不干,后面还有很多人排队等着干。再说,工资一个月一发,干一个月就知道老板会不会扣这1500不给了。

对于很多农村人来讲,工资发到自己手里比打进工资卡更让她们开心。钱拿在手里最踏实,打进工资卡里看不见摸不着的,不如现金来得直接。

所以,大家伙纷纷签订合同。工作一个月后,老板不仅将基本工资扣除三险以后的钱悉数打进工资卡。而且还遵守诺言,给每个人发了1500块钱的现金,这可把姑姑她们这二十多个员工开心得不得了。

对她们来讲,这1500块钱正好可以用作日常的生活开支和人情来往,都不用去银行里取钱了,真是一举多得的好事。

拿到这么多工资,姑姑和工友都很高兴,后面更是干得热火朝天。加上装修市场大,家具不愁卖,老板也赚得盆满钵满,不到一年就新换了一台奔驰牌轿车。

遇到效益特别好的时候,老板就多给每个人发三五百的现金,犒劳大家的辛苦付出,显得十分慷慨。

除此之外,他还会在员工微信群里发几个大红包,多的能抢一百多,少的几十块,买菜钱是足够了。

老板不正干,效益不景气,家具厂营业额快速下滑,老板露出真实面目

可是好景不长,就在家具厂建厂三周年过后没多久,老板因为染上赌博的恶习,输了一大笔钱,用来进板材的流动资金也输光了,一时间出现资金链断裂。

真是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不知道客户们都是怎么知道老板输钱的事,订单突然骤减,一下子降到冰点,偶尔有一单也是杯水车薪,根本不够家具厂的运营开支,更养不活全厂二三十名员工。

在此情况下,老板并不是开拓市场寻求更多的销售渠道,而是动起了裁剪员工的心思。

刚开始老板说给每个人2000块钱,各自解除合同,以后效益好了,到时候再把大家叫回来重新签订合同上班。

村子里本身没几个懂法律的,心想能拿到2000块钱也算老板有良心。本来这件事也就这样了,就在大家都决定要签字拿钱的时候。有个年轻的小伙子,以前在南方的电子厂上过班,他死活不同意。

他当着大家的面和老板理论,按照劳动法法,他们在这干了三年,老板想把他们辞掉,要赔偿N个月的工资(N是在这个厂子工作的工龄),也就是3个月的工资,绝不是2000块钱就能打发的。

老板眼看自己的阴谋被拆穿,还想抵赖,以工厂没有订单为由劝大家体谅他,2000块钱不少了,等他以后东山再起,到时候肯定给大家涨工资。

可是大家都知道,这老板自打染上赌博后整了人都跟变了一个人似的,越输越想捞回来,想东山再起已难上加难。

而且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一共二三十个人,所有的赔偿金加在一起也不值老板的一辆奔驰车钱,所以大家都坚持要老板赔偿三个月工资。

这事最后闹开了,镇子上出面协调后老板才勉强答应给大家每个人赔付三个月工资。但是,赔偿的总金额不是大家想象的12000元(3个月×4000元/月),而是理直气壮地一人赔了7500元。

老板发工资时有一部分不打卡里,而是发现金或者发微信的原因有哪些?

大家拿着7500元,是既高兴又郁闷,都说不清个所以然。

其实,猫腻就在合同中,老板之所以苦心积虑地将合同中的薪资写成2500/月,再发现金1500,凑成4000元,就是为了减少员工离职时的赔偿金。

1、减少员工离职时的赔偿金

当初姑姑和老板签合同,里面写的工资就是2500元,老板口头承诺剩下的1500元以现金形式发放就是在钻合同的空子。

虽然,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老板每个月都是给员工发了1500现金,分文未少,但是这1500块钱未写进合同里,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而且平时现金发的钱,员工也拿不出证据。所以,老板可以理直气壮地按照合同中的2500一个月去赔付。三年就是赔偿三个月工资,也就是7500元,而不是按照4000一个月赔,大家都吃了一个哑巴亏。

提醒大家千万不要答应发现金或者微信的要求,如果遇到不讲良心的老板,合同之外的工资,他出尔反尔一分不给你,到时候你也是无处说理。

所以,如果遇到以上类似情况,一定要让公司将薪资统一打进工资卡,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被辞退时影响自己应得的赔偿金。

当然,公司发工资时会通过微信发一部分,除了想降低辞退员工的赔偿金这一个原因之外,还有以下几种可能。

2、减少公司替员工缴纳保险费用

按照社保局规定,公司在聘用员工时,只要单位与个人签署了用人合同,最少需要为员工缴纳三险。

这就是最基本的:养老保险、医疗保险和失业保险。而缴纳的数额则根据以下公式计算:

缴纳保险=缴费基数×缴纳比例

缴费基数,就是指缴纳社保的基数,这个数额会根据所在省份全部职工去年的平均工资确定范围。

最低值是全省平均工资的60%,最好值是全省平均工资的300%缴纳。

具体每个人是多少,就要先对比个人去年的月平均工资处于缴纳基数的买的部分。

如果个人平均工资<最低值,则直接按照最低值来作为缴费基数。

如果个人平均工资>最高值,则直接按照最高值来作为缴纳基数。

如果个人平均工资介于最低值和最高值之间,缴纳基数就是个人去年平均月工资。

缴纳比例,分为公司和个人两个部分,具体对照表格如下:

随着员工工资的提高,一旦超过最低标准,企业需要缴纳的数额也会逐渐增多,而且绝不是一个小数目。

所以,有的老板把合同写得很低,每个月给员工打进工资卡的工资就低,甚至一直控制在最低缴费基数以下,就是想按最低标准来交,节省为员工缴纳保险的钱。

当然,员工需要缴纳的那一部分也会减少。但是从整体来讲,因为公司承担的保险费用比例大,所以公司缴纳会少得更多,这都直接影响以后的医疗保险和员工退休后的退休金数额。

3、考虑为员工避税

虽然这种情况很少见,但是也并不是不存在。现实生活心中,的确有一些“好心”的老板,时刻在为员工着想。

他们给月工资超过5000的员工发放工资时,会考虑先发5000到卡里,剩下的钱以微信或者现金形式发,这样做的目的就是希望自己的员工少交税甚至不交税。

2019年开始,根据国家规定,个人所得税的起征金额是5000元,也就是说月收入低于5000的人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如果工资超过5000,则需要按照下表对应的比例缴纳个人所得税。

个人所得税交的多了,员工到手的钱就少了,所以有些小公司的老板就将多于5000的部分用现金支付形式来发,这样就可以让员工不用缴纳个人所得税。

但是,这样做其实是不合规的,是有意在避税。而且看似每个月可以省下一些税钱,但是这一部分很难被写进合同中,不受法律的保护,一旦到了辞退赔偿的时候,吃亏的还是员工。

4、刺激员工工作积极性

还有一种可能,就是老板在有意刺激员工都满足感,以此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如果每个月都是按时向工资卡里全额转账,除非数额巨大,一般三五千块钱对职工来讲只是一串数字,没有将钱拿在手中的那种满足感和幸福感。

而将一部分工资以现金的形式发给员工,则可以很好地弥补这种满足感的缺失,让他们切身感受到辛苦付出换来沉甸甸的报酬,在潜意识里能鼓起到励员工继续工作的积极性,提高员工的归属感和幸福感!

结语

综上所述,老板在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微信里,主要就是这四种原因。

当然,也不排除老板财大气粗,在将应得工资全部打入工资卡外,再额外发钱给员工,犒劳大家都情况,但是这样的老板实在是太少了。

所以,如果你也遇到这样的情况,而且老板也不是给你们额外补贴,那就一定要去翻看合同中签订的薪酬组成,不要在被辞退时候吃了哑巴亏!

在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厂里上班,老板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微信里,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我阿姨在一个小饭店打工,她的老板每个月除了给员工发固定的工资以外,还会发一些其他的奖励,直接转到她们微信里,每个人都不知道别人发了多少,但是因为是工资外的额外收入,所以大家心里都很开心,工作更积极了。

我阿姨今年48岁,在家门口的小饭店找了个工作做,每天洗菜、捡菜、切菜,然后收拾餐盘和洗碗,有的时候帮着厨师打包外卖。干的活没有什么技术含量,也是挣点辛苦钱,一个月工资就3500元。

店里一共7个员工,3个厨师,2个收营员,2个小工,这店是24小时营业的,所以以上人员基本是分成两个班,白天一个班,人多些,晚上一个班,人少一些。

饭店老板自己有工作,开饭店只是他的兴趣爱好,顺便也是增加点副业收入,所以平时不怎么来店里,对饭店管理比较宽松,更多地是靠大家自觉。

以前小区的门面房只有两三家餐饮店,做的也不太相同,有的是面馆,有的是水饺店,有的是快餐店,所以饭店的生意还不错,去年不知道怎么了,又增加了3家餐饮店,竞争就变激烈了,饭店的生意没有以前那么好了。

一开始老板也想着是不是饭菜的口味不如别人家,为此还特意换了一个厨师,也给饭店的员工开了好几次会,让大家提高服务态度,对客人要客气一些。可是一个月过去后,发现生意还是跟以前一样,没有好转。

老板也去其他家饭店吃过饭,尝过别人家的饭菜,觉得跟自己家水准差不多,究竟是什么原因呢?老板后来思考了一段时间,发现自己家的员工还是积极性不高,服务态度也没有那么好。

主要原因是,别人家都是老板或者老板娘在店里坐镇,要么做收营员,要么当厨师,有时候就算什么都不做,也会没事经常来店里转转。有老板在,员工工作积极性总会高一些,一是不会怎么偷懒,二是对待客人也更加客气。

可是老板自己呢,因为有工作,所以平时来店里的次数不多,员工因为没有老板的压力,而且又不是自己家的生意,干的多和干得少都是拿固定工资,所以不够积极主动。

后来老板就想了一个办法,他先核算了自己的房租、人工成本和固定支出,然后计算了一下,每个月营业额要在8万以上,他才能盈利。以前生意好的时候,他一个月营业额也有10万左右,最近三四个月都是只有六七万,还是略有亏损的。

老板后来就跟员工说,他考虑了一下,为了提高大家的工作积极性,也为了激励大家,从下个月开始,每个月营业额只要超过8万,他会扣除成本以后,把盈利的部分拿出来10%分给大家。

因为营业额多少,收营员是可以看到的,所以大家还是比较相信老板的话的,所以第二个月大家的积极性确实提高了不少,工作也比以前卖力,脸上的笑容也多了起来,厨师还创新了几道新菜。

第二个月结束以后,老板一算营业额,那个月有9万五,扣除成本以后,盈利有一万多,因为是第一次搞这个激励方案,所以老板直接算的是盈利一万五,然后拿了1500出来给大家分,虽然每个人只分到了200多,但是那可是工资以外的收入,大家都挺开心的,感觉自己也是店里的一份子,生意好不好与自己也有关系。

从那以后,店里的生意比之前要好了一些,老板每个月都有盈利了,相对于以前亏损的状态,老板现在虽然赚的少了,但是至少是赚的,员工除了工资以外,也有额外的收入,虽然不多,但是毕竟工资比以前高了,可以说是两边都很高兴。

后来每个月,老板都会在结算以后,在员工群里说明这个月的营业情况,然后告诉员工有多少钱可以拿出来分配,这些都是透明的,大家都知道,所以对老板也比较敬佩。

去年年底,除了正常的工资和这个分成以外,老板还给每个人都发了额外的奖金,他把每个员工都叫去办公室,然后对他们过去一年的工作表示感谢,然后说发个奖励,大家别嫌少。我阿姨是做洗碗的小工的,所以拿的少,只有500元,听其他同事议论,好像每个人都不一样,厨师拿的多一些。

但是阿姨觉得很满足了,小区周围那六七家饭店,有的也招过人,同样的工作,别的饭店只给2800或者3000,她在的这个饭店工资是最高的,而且还有额外的收入,另外每次逢年过节,老板都会给大家发点过节费,虽然不多,就200-500之间,但是这样的老板对员工算是很好了,所以她们那个小饭店的人员一直很稳定,没有主动辞职的。

回到题主的问题,老板发工资时为什么要发一两千到微信呢?我觉得可能有如下3个原因:

1、给员工激励,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

像我阿姨她们饭店的这个老板,给员工额外的奖金,就是为了提高员工的工作积极性,而且直接发到员工的微信上,还有两个好处,一个是老板根据每个人的贡献不同,发给每个人的钱也不同,可以让大家互相保密,不至于引起攀比;二是每个人都分到奖金,加上老板一番关心的言语,会觉得自己的付出老板看得到,对于老板更加感激,增强了团队的凝聚力。

2、人员太少,工资低,老板怕麻烦,直接自己支付

有的小店就几个人,或者像题主说的二十个人,老板还要找专门的财务人员做工资,然后在用公司账户给你们发工资,可能老板就会觉得有些麻烦,不如直接自己给你们发工资算了,简单方便。像我阿姨,因为年龄大,之前都没有微信,一开始老板都是把钱打到她银行卡上,后来也是在家人的帮助下才开始用微信,后来老板才把这部分额外的钱转到她微信上的。有的时候可能就是钱不多,老板就采用方便的途径给员工发一些小钱。

3、老板个人微信里钱太多,为了少扣一些手续费,给员工发工资

还有的老板,可能做生意比较多,比如我们现在很多饭店都开通了微信支付和支付宝支付,我们买东西付钱都是转到他微信里,他微信里的钱很多,然后提现又需要收手续费,靠他自己购物消费基本上是用不完的,所以他就把这个钱再以工资的形式发给员工,这样他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

写在最后

综上所述,老板发工资时发一两千到微信,原因是多方面的,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但是要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进行,如果老板是为了自己的方便而用这种方式给员工发工资,那对员工来说没关系,只要工资足额发放就好。

在一个二十人左右的厂里上班,老板发工资时喜欢私发一两千到微信里,如何看待这种行为?

突然天降1500的大红包

我在苏州打工,有一天我的办公桌上突然多了一个厚厚的大红包。

打开一看里面有1500块钱。欣喜若狂。

左右一看,每个同事手中都有一个。

我们都高兴坏了。以为是老板给我们发的中秋节过节红包。

后来开会,老板说这是给我们提前发的本月底薪。

我去!

谁知道,后来每个月老板都会给我们发个现金红包。都是基本工资或大额奖金。

我那会才上社会没几年,并不懂为啥老板要多找事,直接发工资卡不就行了吗?

等我自己做了老板,我才明白,老板这么做的目的。

结合本问题,做一下具体的分析哈

一、老板这么做,很可能是合理避税

从法律角度看,依法缴税,是应该的。

但从实际情况看,合理避税,也是合法合情合理的。

老板用现金的方式发工资发奖金,某种程度上,如果操作得当,财会会做账的话,是能合理避税一部分的。

这是大多数老板用现金发奖励、发部分工资的最大原因。

这里给大家科普一下:用现金发工资发奖金是很难逃税的。具体还得看财会怎么做账。

二、老板这么做,很可能是帮员工合理避税,想办法给员工谋福利

虽然我们国家现在的相关法律制度已经做了调整。

但我们作为一个打工的收入超到了一定的标准之后还是要交税。

新修订的《个人所得税法》从2018年10月1日起正式开始实施。其中调整了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从之前的每月3500元提高到了每月5000元。也就是说,如今,劳动者的月工资收入超过5000元的,那么对于超过的部分就需要依法缴纳个人所得税。

这个税,是需要我们每一个打工的人自己交的。

在现实情况中一般都是有公司从你工资中代扣代缴的。

老板如果每个月工资卡里给你打一部分,另外一部分用现金方式给你。其实一定是在帮你避税。在想办法让你拿到手的钱多一点。

老板用现金发工资,发奖金,这样做其实自己是担着非常大的法律风险的。他完全可以不用这样做。

所以如果你的老板这样做了,其实真的是在心心念念的为自己的员工着想,真的是希望自己的员工拿到手的钱多一点。

如果你遇到这样的老板,好好跟着他混吧。

三、老板个人账户现金流比较充足,为了避免引起相关方面的注意,故意分散。

开过公司的人都知道,如果你自己个人账上的钱比较多,现金流比较活跃。相关部门都会注意到你的。相关部门会盯着你的。这个相关部门主要是税务、公安。

老板可能为了规避这方面的风险,所以故意的把自己账上的资金给用出去。

他们一般都是直接取现,然后以发工资发奖金,各种的支出,来规避相关部门的幕后监督。

说句实在话,现在有几个公司经得起仔细的推敲和查账呢?老板这么做也是出于无奈规避风险。万一某一天公司被查了,倒霉的不止老板,还有你们这些员工。

四、老板良心发现,想给你们发奖励

这种情况在现实中说实话比较少的。老板即便再赚钱,他也不会嫌钱多。

他也不会那么心甘情愿的把自己的钱无条件的分发给员工。

如果你是公司里业绩比较突出的表现比较优异的老板还是愿意奖赏的。

或者你在公司做了一些小事情,一些小细节被老板看到,对他很触动,他很认可你,他都有可能在微信上私自给你发点儿钱。

我就曾经得过几次这样的奖励。

有一次公司门口的花盆被风刮倒了。我就仔细的把它给收拾起来打扫干净,然后想办法把花盆给固定住。老板后来就在微信给我发了一个最大的红包,200块钱。

后来因为业绩做的比较突出,公司的总经理也经常在微信给我发红包奖励。

所以要想拿到老板这种私下的微信奖励,大家真的得!够用心的上班,动脑袋上班,把公司的活儿干好。

总结:
  1. 大家在公司好好干活,不要多管闲事,不要管老板怎么做。

  2. 作为一个员工把自己的分内事干好就行了。

  3. 老板做的好或者不好,合法或者不合规,都不归你管。

  4. 不要指手画脚或者品头论足,最后很容易把自己的饭碗搞没了。

我是职场学玩赚,工作创业12年。想加速成长、轻快赚钱,请关注我!

认可我的回答,请你高抬贵手点个赞!并关注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