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下旨抄侯君集家,为何抄出了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侯君集能被现代人知晓,这两位美女可谓功不可没。而之所以会这样,很可能是李世民的锅。
其实在唐朝初期,侯君集那可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毕竟他位列唐太宗李世民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排在第十七位,看上去已经很靠后了。但是我们要明白两点。
第一,这二十四功臣的先后顺序其实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李世民个人的喜好。
他觉得谁对自己忠心、功劳大,谁就排在前面,名气很大却排在最末位的秦琼就是个很好的例子。就连程咬金都排在侯君集之后。
第二,侯君集此人很会打仗,单论军功的话在二十四功臣中足以位列前五,而且还深度参与了“玄武门之变”,也算是有勇有谋。
和其他功臣不同,侯君集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
他的发家史可以说是那个没有科举的时代最典型的屌丝逆袭路线。
侯君集原本是个地痞无赖,整天游手好闲无所事事。
但是他这人有个优点,就是胆子大,加上勇武有力,最后竟然混进了秦王府。
从此之后他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屡立战功,在李世民与李建成争斗最激烈的时候,积极怂恿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并且亲自带队控制皇帝李渊及朝中大臣,可以说是李世民成就大业的重要功臣之一。
他的付出也得到了相应的回报,李世民登基后,先是封侯君集为左卫将军、潞国公,封邑千户,后来又升迁为右卫大将军,官拜兵部尚书。
随后他又讨伐吐谷浑、灭高昌国,此时他的人生达到了定点。
照这样发展下去,他足以保子孙百年富贵。
然而,灭高昌国之战成了他人生的转折点。
本来嘛,灭国之战,那是可以吹一辈子的事情,毕竟这种机会可能一个朝代也没几次。
可是侯君集在那边刚打了大胜仗,朝中就有多人上奏举报他,问题大概有三类:
1、随意处置俘虏,甚至将一些无辜平民也不放过,男的被流放,美女被自己收入府中;
2、私吞高昌国府库财宝,对朝廷上报数量不对;
3、军纪败怀,士兵随意劫掠高昌国百姓。
其实这在当时根本不算什么事,朝中大臣没人真正关心别国百姓,而最严重的私吞财宝在当时也不是什么大事。这事情李靖和李世民当年都干过,可以说是李世民麾下的老毛病了。
既然如此,那么朝中大臣为何这么做就耐人寻味了。
想来应该是李世民暗示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借机打压一下那些功臣的。
毕竟他们个个都位极人臣了,尤其是侯君集,老是立功,都已经是吏部尚书了,掌管了官员的任免大权。
此时敲打他,一方面是提醒功臣们,他李世民才是大唐的老大,别太膨胀了。
另一方面则是为了避免侯君集以后出现封无可封的窘境,毕竟当年李世民就是因为封无可封,李渊才不得不让他开天策府拥有自己的班底的。
李世民先将侯君集治罪,然后又念其功绩赦免了。这其实只是走走过场,君臣一起演一出戏罢了。
本来这事情过去后,君臣该怎么过还是怎么过。奈何侯君集这人不甘寂寞,又搞出新事情了。
据《资治通鉴》记载,同为二十四功臣兼好友的张亮出任洛阳都督,侯君集为他送行。
席间,侯君集问张亮为何遭此冷遇。张亮回答道,还不是因为你。
侯君集闻言,立刻埋怨李世民,认为他们为了大唐做出了这么多贡献,他现在竟然慢待功臣,不知是不是酒喝多了,他竟然邀请张亮一起起兵谋反。
张亮一听,吓了一跳,赶紧找个借口敷衍过去了。紧接着就把这段对话汇报给李世民了。
当然,这也不算什么,最多是酒后失言,对皇帝出言不逊,以侯君集的功劳算不了什么。
但是接下来的事情就要命了。
当时太子李承乾面临着巨大的危机,魏王李泰深受大臣和皇帝的青睐,随时威胁着李承乾的太子之位。
李承乾不甘心就这样坐以待毙,当时刚好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李承乾身边做事,于是李承乾通过他联系上了侯君集,希望他帮助自己再发动一次“玄武门之变”。
据《旧唐书》记载,侯君集虽然也不看好李承乾,但是觉得可以利用它。这样看来,他至少想在李承乾登基后做个一等一的权臣,甚至最后登基称帝也有可能。
然而李承乾做事不周密,事情败露,侯君集也跟着倒霉。
本来侯君集一直不承认他参与谋反,奈何他的女婿贺兰楚石这时候却把他供了出来。
最后李世民亲自来到牢房审问侯君集,毕竟他是开国功臣,不能让他受那些刀笔吏的羞辱。
李世民亲自出马,又有自己女婿的指正,侯君集只得乖乖认罪。
随后抄侯君集的家,发现了那2个绝色美女,李世民问她们为何如此美丽,美女回答说他们自从入了侯府就只吃人奶。
虽然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但是我觉得没这么简单,甚至这2个美女的身份也可疑。
首先,侯君集找张亮谋反,这事是张亮一言之词。换成我们是侯君集,再不懂事,不可能不知道谋反是诛九族的重罪,怎么可能在给人送行这种场合提及,这种事需要双方不断试探才能谈的。
其次,贺兰楚石告发侯君集很不正常。当时侯君集死不认罪,只要他不认罪,谋反就无凭无据,大家至少能保全自身。就算李世民说李承乾一人想谋反,他又没什么权,没人信的。
再次,李世民单独去见侯君集,也不正常。担心刀笔吏羞辱侯君集的话,就找个和他关系不差的功臣去问话就好了,李世民很可能有什么不可告人的话要和侯君集谈。
最后,侯君集家的两个美女很奇特。到了现在,为何两个没有名字的美女会比侯君集更为人们知晓?说明在一段时间里有人大力宣传这两个美女,甚至有人认为这两个美女就是侯君集在高昌国收罗美女的证据。
好了,到了这里我来说一下我的推测:这一切都是李世民导演的一场阴谋,目的是为了废掉太子李承乾。
张亮说侯君集约他造反,是李世民要他这么说的,
贺兰楚石举报侯君集也是李世民授意的,没有侯君集,说李承乾造反就是个笑话。而太子不犯谋逆大罪,根本没理由废掉。
李世民单独去牢里找侯君集问话,则是因为有些话不方便让他人知晓。他应该是和侯君集做了什么交易,比如放过他的家人。
毕竟谋反是诛九族的重罪,属于十恶不赦之罪。然而李世民却放过了侯君集的家人,这其实是不正常的。
至于那2个“食人乳”的美女,只是李世民为了堵众人的嘴。避免有人说侯君集之所以反是因为李世民在灭高昌国一事上亏待了功臣。
而且为了让事情有虚头,更利于传播,李世民还说他们“食人乳”。
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两个美女已经成了侯君集在高昌国犯事的罪证了。
其实在侯君集家中搜出2个美女没什么奇怪的,就算搜出20个都不奇怪,毕竟侯君集位极人臣,有的是钱。估计他家里的丫鬟放在外面都是美女。
当然,以上这些都是我自己的分析,并不一定是历史的真相。不过读历史就是这样才有趣,通过剥丝抽茧,找出历史真相的另一种解答。
李世民下旨抄侯君集家,为何抄出了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李世民当时看了也吓一跳啊,这侯君集可太会享受了。
侯君集严格来讲就是一个“混混”性格,早年喜欢吹牛,不会拉箭说自己是“箭神”。但即便如此,侯君集也是官宦世家的人,本身就具备贵族的政治逻辑,极有政治眼光,而侯君集事实上跟对人了,也的确有能力,于是跟着李世民开创事业。
而且侯君集可不是干的文官,偏偏是做的武官。
虽说侯君集人品性格有些飘。但同样不可否认,这哥们打仗很有一套,十分厉害,摆在其他时代都是开国元勋级别的军神。加上侯君集跟着李世民这一位严于律己,每天都在想办法改变自我的老大,自己进步也的确很大。
但时间久了,侯君集的毛病还是暴露了出来。
持宠骄横,也不知所谓。就如大唐军神李靖、李勣都老老实实的,而侯君集自认跟着李世民打过玄武门,就不可一世,这种自以为是最后也酿成苦果,当他遇到正在困顿失意的李承乾时,两人一拍即合,就想着搞造反。
就因为这样,这位侯大爷被李世民心痛地处死了。
混子本性,危险的侯君集俗话说跟对人很重要。
李世民年少天才,大唐创业之初屡建功绩,作为皇子,李世民的成就绝无仅有。而侯君集,就是跟着这么一个人。
年少的李世民颇讲义气,打仗身先士卒,这种脾性就很对侯君集胃口,于是跟着李世民南征北战。而侯君集真正成为李世民心腹,是在玄武门之变时。
作为玄武门之变的主要劝谏人,侯君集与长孙无忌等人一样,头脑清醒。而在关于太极宫的军事封锁中,侯君集立了大功,这也是侯君集在李世民心中的地位要比二李(李靖、李勣)稍微高的缘由。二李军神表示忠于大唐,对李世民的“造反”事宜最多持中立意见,这也是李世民看重他们,但他们却也成为了不了长孙无忌的原因。
玄武门之变后,侯君集赌对了,本来作为小混混的他走上了不一样的人生道路。
可惜的是,他那性格就是不肯改,把江湖义气和朝堂混在一起。李世民年少讲义气那是真性情,上了年纪就不一定会讲了,但侯君集就真的是一直抱着那种心态:
“一声兄弟大过天”
贞观九年的时候,李世民让侯君集作为军神李靖的副手,去攻打吐谷浑。在此之前,东突厥已经被灭了,李靖军神之位不可撼动,其实侯君集也服他,所以这一仗也没有出幺蛾子。而且可能是因为优秀的人太多了,侯君集还在此战中进行了上千公里的追击,其中不断攻克敌军。
这要放在汉代,都是不容小觑的军神级人物。所以说环境改变人,这话一点没错。
侯君集在攻伐吐谷浑战中打出名声,后来班师回朝,他想着自己没啥文化,要不读读书吧,不然的话连上朝堂都只能说两句“俺也一样”。就这样,侯君集还走上了“文化人”的路子。
俗话说得好,流氓不可怕,最怕流氓有文化。
但一开始是看不出来的。大家以为侯君集一改以往流里流气的做法,开始转变自己的人生态度,李世民颇为欣慰。
可是,混子本性太过根深蒂固,要是在皇帝身边当混子,那就不叫混子了,叫做持宠骄横。
贞观十四年,侯君集不再需要大神带路了,李世民让他独自去高昌问罪。就这样,侯君集还真的把高昌国给打灭了,这也是大功一件,可随着大功而来的,却是侯君集一个让人无法理解行为,若非要解释,那就是他飘了。
他干了啥?
他和手下的将士把高昌的战利品几乎都独吞了,还擅自安排了罪犯。
这操作让李世民也懵了,侯君集不是变了吗。其实一点都没改变啊,尾巴都快上天了。
初,君集配没罪人不以闻,又私取珍宝、妇女,将士因亦盗入,不能制。及还京师,有司劾之,诏君集诣狱簿对。——《新唐书》
然后侯君集回来就去蹲号子了。但这还只是侯君集作死的开始。
混子重现,企图与二老板造反但是坐牢嘛,也就是做做样子,李世民作为大老板,不可能没有表示。可侯君集就是那个单纯的兄弟啊,又怎么可能真的弄死他呢。
可侯君集不是这样想的,他出来之后,就变成侯傲天了。
他觉得他被排挤了,灭国这么大的功劳,自己居然因为一点小事被安排蹲号子:
“做兄弟不是这样子的,做人也不应该是是这样子的”
然后他就每天都很不爽。但就在此事,他遇到了另外一个作死的人,他是大唐的二老板,李世民嫡长子,太子李承乾。
君集自恃有功,以它罪被系,居怏怏不平。皇太子承乾数有过,虑废,知君集犯望,因其婿贺兰楚石为千牛,私引君集入,问自安计。
侯君集通过他的女婿贺兰楚石联系上了闷闷不乐的李承乾。
侯君集:“听说太子你看你爹不顺眼”?
李承乾:“是啊,他可能要废了我,立李泰那个地理学家。怎么,侯叔,你也看我爹不顺眼”?
然后两人一拍即合,决定了。
就要逼大老板下台!
所谓一盘烂棋,就是如此。一个皇帝的兄弟,一个还是太子,居然密谋造反,具体怎么造还没想清楚,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就把他俩卖了:
“这能成功吗,李世民当年的专业就是造反”!
而后事情暴露,侯君集被李世民一脸悲痛地叫去传话。然后侯君集乖乖认了,头脑清醒的他祈求李世民给他家留个后。
后来李世民召集百官,宣布这件事情。
他还想着留侯君集一命:
君集于国有功,朕不忍置诸法,将丐其命,公卿其许我乎?”君臣皆曰:“君集罪大逆不道,请论如法。”帝乃谓曰:“与公诀矣,今而后,徒见公遗像已!”因泣下,遂斩之,籍其家。
李世民的话意思其实很简单:
“这个侯君集就是个傻子啊,大家都知道他的,他可能就是秀逗了,但他也是有大功绩的,要不就留他一命”
朝廷百官都懵了啊,心里说,李世民,人家可是造你的反啊,这你都还留一命,不行!
其实留侯君集一命的意图里,有可能是李世民想要同样留李承乾一命,所以搞个铺垫。但是侯君集毕竟是个外人,要是不死,以后这个朝廷都得乱了,侯君集自己都认命了。
如此一来,就引出了抄家事件。
侯君集两个不吃饭只喝人乳的尤物在《隋唐嘉话》中,就记载了抄侯君集家的时候,找出了两个皮肤特别白皙的女子。
侯君集既诛,录其家,得二美人,容色绝代。太宗问其状,曰:“自尔已来,常食人乳而不饭。”
唐太宗一听有漂亮的女子,就觉得蹊跷:
“一个混混怎么可能有漂亮女子喜欢,要喜欢也是喜欢我才对啊”
然后一去看,我的天哪,真的好漂亮。
那两女子就马上交代,她们经常喝人乳代替吃饭,所以保养得好。其实这也是瞎扯,这两个女子极有可能是高昌的贵族,被侯君集藏了起来,因为高昌国本来就是罪国,两女子自然也怕李世民,或许才说出了喝人乳才变得这么好看的理由。
这两个女子后来怎么安排倒是没有记载了。
可这件事情,在唐代史料中极少见到,这两个美女能上史料,最重要的不是靠着《隋唐嘉话》,而是宋代司马光的《资治通鉴》。
司马光把这个故事也引了进去,可见司马光对这件事的八卦程度也是够高了。
自古英雄爱美人,那不是英雄呢?
不是英雄当然也爱啊,只是自古美人只爱英雄罢了。所谓“容色绝代”,又没有名字,这类型的倾国倾城向来都是男人的最爱啊。
话说回来了,虽然除了抄家抄出了这两个美女之外,李世民还在侯君集家抄出了大量的高昌宝物,这两件事加在一起让李世民怒了,这侯君集,或许也没有杀错呢!
侯君集,这个混混型的人物,有能力,但是政治思维明显不好使。说他多坏是算不上的,他或许还是抱着那套“兄弟抱一下,说说你心里话”逻辑来和太宗皇帝相处。
他造反前也是大肆喊着自己受着排挤了,后来真的要造反了,他又有点后悔了,这人啊,典型书读得少,脑子太直了。
但跟着李世民让他风光大半辈子,也算不错了!要放在五代,侯君集活不过三集。
本文原创自“纪元的尾声”
李世民下旨抄侯君集家,为何抄出了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我是楚风说历史,这个问题我来回答。
侯君集大家可能不大熟悉,其实如果提起唐朝的凌烟阁二十四功臣,想必大家肯定都知道。看过唐朝二十四功臣的人都知道,其排名大致是按功绩和品级大小排名的,可是这其中也参杂着个人因素,例如支持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人都排名靠前,像比较有名的秦琼秦叔宝却排在了倒数,这就是因为秦琼在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时并没支持李世民,而是中立,其实我觉得秦琼是李渊的嫡系,只忠于李渊。
至于这个侯君集,他排名第十七,也不怎么靠前,但是反正比秦琼靠前,原因很简单,他是参加玄武门之变的主要人物。那么这样一个李世民的铁杆小弟,怎么会落得被抄家的地步呢?又怎么会抄家时被抄出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呢?
从小混混到开国功臣侯君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唐朝名将。少时不学无术,是个街头小混混,后来因为自己会点拳脚,加入秦王府李世民帐下。后来因为作战勇猛,履立战功受到李世民的赏识,渐渐的进入到李世民的核心阵营里,参与各项谋划。
公元626年,李世民与太子李建成争夺皇位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尉迟恭(也就是那个门神)和侯君集劝李世民先下手为强。李世民听从他们两个人的建议,发动了“玄武门之变”杀死太子建成,四弟元吉。因为玄武门之变侯君集步步高升,封潞国公。
后来李世民又封侯君集为兵部尚书,让侯君集作为李靖的副手去讨伐吐谷浑,在后来的吐谷浑之战中,侯君集大破敌军,立下赫赫战功。此时的侯君集已经早就不是那个街头的混混了,在长期的战斗中侯君集已经成长为一个可以统兵作战的大将了。
自恃功高,私吞宝物,意图谋反如果说讨伐吐谷浑是侯君集小试牛刀,那么几年之后的灭高昌国之战算是侯君集封神的一战,侯君集灭高昌国绝对打出了大唐的军威。高昌国国王麹文泰这家伙有点不听话,老大李世民让他来商量点事,可是麹文泰称病不去,还和西突厥勾结,断了西域和中原的商业来往。李世民一看这个麹文泰欠修理,然后就派自己的心腹小弟侯君集去灭了高昌国。
侯君集对李世民说,大哥没事,灭高昌国给玩的一样。于是侯君集率大军前往,等侯君集走到高昌国时麹文泰已经死了,不知道是吓得还是病死的,然后现在高昌国国王是麹文泰的儿子麹智盛。侯君集这时候的探马来报,说高昌国将要安葬老国王麹文泰,到时候人聚到一块好趁机偷袭。
但是侯君集却认为趁人家下葬时偷袭不是问罪之师,所以就没有偷袭。从这点可以看出,侯君集还是有点君子风度的。而是敲锣打鼓,意思是我要进攻了,进攻之前还不忘了问新国王要不要投降,结果人家不投降。不投降好啊,侯君集直接派兵强攻,并且侯君集于是砍木填充城壕,又用抛车往城中砸石头,阻挡的敌人都被砸得碎烂,有的人披着毡子,用来遮挡落石,城上的守军都没有立足之地。于是高昌国麹智盛吓得直接就投降了,侯君集就平定了高昌国班师回朝。
由于侯君集灭了一个国家,自认为自己功劳很大,就私吞高昌国宝物,并且不经过老大李世民的允许就私自流放没有罪的高昌国人。班师回朝后就被人弹劾,李世民把他关进了监狱。从此以后侯君集就对老大有了看法,好家伙我辛辛苦苦的灭了一个国家,立了这么大的功劳,就贪污了点东西,你就把我下狱了,太不够意思了。后来李世民又放了他,还像以前对他一样好,还把他排入了二十四功臣中,按说应该也不错了吧!可是侯君集却不满足,老是想造反。
后来因为太子李承乾老是担心自己被废,变成李建成第二,于是就想学习老爸,造反逼迫李世民退位。而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当官,经过女婿的介绍,侯君集和李承乾开始他们的造反大业。结果李承乾肯定不是老爸的对手,李世民知道后,直接废了太子,并且侯君集也被牵连出来。但是侯君集不承认谋反,一时间也找不到证据,可是这时候天下第一坑的女婿贺兰楚石竟然为了邀功,接发自己的岳父谋反,还把细节说的很清楚。这回没办法了,侯君集只能认罪,但是李世民念其有大功劳,想饶他不死,可是群臣都认为侯该死,太宗没办法,只能处死他。侯君集恳求太宗放了他的妻子和儿子,好延续香火,太宗同意了,放了他的妻儿。
李世民又下令抄了侯君集的家,从家中抄得很多财物,还有就是两个绝色美女。其实有美女很正常啊,可是这两个美女太漂亮了,太宗忍不住问为什么,然后两女子说,我们只从进了候府就没吃过饭,光吃人乳,故而皮肤这么好。太宗心想侯君集真会享受啊,抄他家抄对了,我贵为皇帝都没这待遇。想把她们收入后宫吧,名声不好听啊,只能忍痛杀掉。
这件事出自隋唐嘉话,是一本小说,内容是:
侯君集既诛,录其家,得二美人,容色绝代。太宗问其状,曰:“自尔已来,常食人乳而不饭”
其实关于这件事的真假谁也不好说,不过有美女很有可能是真的,这两个美女有可能是高昌国的人,因为长相奇特才会引起太宗的询问。至于这个喝人乳可以皮肤好,永葆青春,我觉得不一定吧!虽然古代有很多人都有喝人乳使自己年轻的习惯,可是并不是很管用吧!像袁世凯也喝人乳,一样五十多去世,慈禧也喝,也七十多去世。唯一一个管用得是张苍,据说活了一百岁,皮肤还很好,返老还童了,不过谁知道是不是真的。
所以,我猜测可能太宗抄侯君集的家时,确实有两个美女,而这两个美女可能是西域的人,和中原的人不一样,太宗好奇询问一下,结果就被小说家添油加醋,写成了喝人乳可以达到这样的效果。要知道李世民可是吃丹药死的,目的就是为了延年益寿。试想一下,如果真的喝人乳有这样的效果,李世民知道后,还不天天不吃饭了,喝人乳啊!但是史书中没有记载太宗有这样的癖好,所以这个事不是太真。李世民下旨抄侯君集家,为何抄出了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老侯家里有货!
侯君集不是一般的人物,唐朝开国元勋、玄武门之变功臣,特别是李世民继位之后将侯君集委以重任,先是随李靖出征,消灭土谷浑,后又亲率兵马攻灭高昌国,可以说是居功至伟。
其实,早在灭土谷浑之后,唐太宗就将胸无点墨的侯君集封为吏部尚书,掌管官吏的考核与升迁工作。侯君集不负厚望,通过一番头悬梁锥刺股般的刻苦努力,文化水平一日千里,把工作干的有声有色。因此,侯君集深受太宗皇帝的器重,一时成了炙手可热的人物,春风得意、声名鹊起。
所以,此时的侯君集家里养几个美女也不足为奇,如果不养,倒显的不正常了,因为在古代有权势的人娶个三妻四妾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如果是一般美女,也就见怪不怪,但是侯君集家这两个美女可是一对绝色尤物,人间极品,据说还是来自异国他乡,浑身散发着神密国度特有的万种风情。
关于这两位奇女子的来历,可能与高昌国有关。唐朝的高昌国位于今天的吐鲁番盆地,地处丝绸之路的杻枢纽地带。高昌国的国王是一位汉人,名叫麹文泰,早在隋朝时期经常到中原觐见朝拜,可以说是毕恭毕敬,原因是隋朝不仅富,而且隋炀帝还会炫富,麹文泰被折服。
李世民即位后,麹文泰也来过唐朝,不过只有一次,从此就不来了,理由是唐朝太穷太弱,不值得尊敬。非但如此,麹文泰还将前往唐朝朝贡的其他各国使节扣留,阻止他们入唐进行贸易交往。而丝绸之路上的小国都指望着唐朝的米下锅,如此一来被搞的苦不堪言,但又敢怒不敢言。太宗听到消息后怒不可遏,于是派侯君集去征讨高昌国。没想到当唐朝军兵临城下的时候,麹文泰吓得浑身颤抖,一命呜呼。后来儿子继续抵抗,结果被唐军以风卷残云之势就灭了。
破城后,侯君集带头冲入皇宫进行劫掠,没想到麹文泰的后宫让侯君集大开眼界,不仅金银珠宝无数,而且美女如云,关键都是中原女子不具备的风味。此时,老侯彻底的迷失了自己,于大车小车、美女财宝,满载而归。
回到长安后,侯君集就被弹劾,太宗将其下狱,准备治罪,幸亏大臣岑文本求情,侯君集被赦免,但是从此心生邪念。后来,太子李承乾蓄意谋反,侯君集觉得有机可乘,于是与李承乾苟且在了一起。当然,侯君集有更深的打算,他认为李承乾成不了大事,事成之后,可以轻松将其取而代之,到时自己也能过把皇帝瘾。
与李世民过招结果可想而知,结果李承乾被一网打尽,侯君集惨遭灭门。于是在对其抄家的时候,两位丰姿绰约的佳人公布于世。据说当时抄家的军士们看的两眼直冒绿光,口水流了一地,一时间不知道如何处置,赶忙上报并交由太宗皇帝处置。
唐太宗阅人无数,是一个颇见过世面的皇帝,但也不免被面前俩个女人搞得意乱情迷。但做为一国之君也不能失态,于是唐太宗强作镇定,经询问得知,二女常以人乳为饭,因此才会生得娇嫩欲滴。还有一种说法是侯君集每天不吃饭,饿了就吃两位女子的乳汁,所以精神抖擞,还不得病,颇有返老还童的征兆。
侯君集临刑之前,特别肯求留有一子以续香火,太宗皇帝法外开恩,赦免了他的夫人和一个儿子。关于两位“食人乳而不饭”的女子去向成迷,千百年来,也成为一部分人孜孜不倦探寻的话题。
感谢朋友们的点赞、关注!欢迎发表不同看法!
李世民下旨抄侯君集家,为何抄出了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据说,李世民下旨抄侯家时,发现了两个光喝人奶不吃饭的大美女。这个说法出自何处?是否真实?下面我来为您解释一下。
一、专扒李世民和武则天的八卦。我看了许多回答,都是引用了《隋唐嘉话》上的说法:
“得二美人,容色绝代……。自尔已来,常食人乳而不饭。”
也就是说,不吃饭,光喝人奶,所以才保养得这么好,颜值才能这么高。
《隋唐嘉话》是一本什么书呢?
这是一本由唐代刘餗创作的笔记小说集。这本书主要记载了从南北朝时期,到唐代开元年间的一些历史事件。其中,又以唐太宗李世民和女皇武则天两朝的事情记载最多。
为什么作者要着重写李世民和武则天呢?我的看法是:这主要是因为这两个人的人气比较足,多写一些他俩的故事,会吸引更多的读者。
作为一本笔记小说,并非官修正史,这本书的素材取向,并不着重记载历史上的重大事件,反而有些类似于现在的狗仔队员,为了吸引读者眼球,把一些朝廷没有公开或者不宜公开的政务动态、花边新闻记录上去,记载了很多朝廷的内幕消息。
这些内幕消息,一般人无从得知。
唐宋两朝,一些文人乐此不疲地探听朝廷的隐私秘密。尤其是到了宋朝, 这种情况愈演愈烈。由于宋朝朝廷新闻控制能力比较弱,遂出现了大量的私人笔记、民间小报,内容囊括“省、院之漏汇,街市之剽享有,意见之撰造”。并出现了一些专门探听官府内幕消息的人员。比如,专门打听宫廷秘闻的叫“内探”,探听中央机构新闻的叫“省探”,探听各地衙门秘闻的叫“衙探”。
例如,宋人王銍在他写的《默记》中,猛扒宋太宗赵光义和小周后的绯闻:
李国主小周后随后主归朝,封郑国夫人,例随命妇入宫,每入辄数日而出,必大泣骂后主。
说是赵光义经常找借口把小周后招入宫中,一留就是好几天。
后来,更有人据此炮制出了所谓的《熙陵幸小周后图》,并杜撰说:赵光义命令画师现场临摹。堪称古代艳照门。想想这种可能性都不大。
又如,《隋唐嘉话》这本书,记载隋炀帝杨广因为唐高祖李渊的面皱,称之为“阿婆”,也是一些无关紧要的花边新闻。
但是,这本书收录的有些素材,在《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中,也加以了引用。
比如,这本书记录过李世民对房玄龄说的一段话,就非常有名,后来的史书都加以引用:
“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朕常宝此三镜,以防已过。”
二、只喝人奶不吃饭,你信不信?首先,这个说法完全违背营养学的基本常识。
作为两个成年的美女,光喝人奶不吃饭就能够保养得非常好,保持着绝色的容颜,这完全是无聊文人的主观臆想,完全是为了吸引读者的眼球,根本是一件不可能的事情。
如果让你光喝奶不吃饭,你饿不饿?
慈禧太后那么腐败,喝人奶也不过作为营养补充,饭总还是要吃的。
其次,这个说法也不被后来的史书采用。
《旧唐书》成书于后晋开运二年,这本书是在唐国史的基础上,再加上当时所收集到的一些晚唐史料编撰而成。因此在编撰时有一个取舍的过程。对一些明显不合常理的记录,并不会收录进去,这说明:《旧唐书》的编撰者,也认为光喝人奶不吃饭的说法不可信。
《隋唐嘉话》这么记载,可能也不完全是空穴来风。侯君集这个人居功自傲,奢侈腐败,追求享受,如果说这个人平时喝人奶,一点都不奇怪。
侯君集是个什么样的人呢?李世民又为何要抄他的家呢?
三、李世民疑罪从无,不搞有罪推定。侯君集早年跟随李世民征战,立了不少战功。他也是玄武门之变的积极策划和参与者。唐太宗李世民即位后,因功封他为左卫将军,潞国公。后来,他又先后被封为兵部尚书、吏部尚书、陈国公。为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侯君集这个人,不作不死。
李世民已经饶了他一次,本来这一次,如果换成一般的皇帝,根本不会 饶了他。
侯君集率领军队征伐高昌时,滥用职权,把无罪的人发配,又大肆贪污,私自占有了高昌国大量的宝物。回京后,受到控告被囚禁。应当说,这是他罪有应得。
功过不能相抵。虽然他征高昌有功,但不能因此就明目张胆的贪污腐化。
侯君集不仅不反思自己的错误,反而牢骚满腹,甚至扬言要造反。
贞观十七年,侯君集对张亮扬言:“你敢造反吗,要是可以,我可以和你一起造反!”
据《旧唐书·侯君集传》:
十七年,张亮以太子詹事出为洛州都督,君集激怒亮曰:“何为见排?”亮曰:“是公见排,更欲谁冤!”君集曰:“我平一国,还触天子大嗔,何能抑排!”因攘袂曰:“郁郁不可活,公能反乎?当与公反耳!”
张亮听了后非常害怕,赶紧把侯君集讲的话向李世民作了汇报。
如果换成一般的皇帝,遇到这种事,就要办他灭族的罪了。这要是换成朱元璋,侯君集有十个脑袋也不够砍。
但李世民不愿意杀功臣,同时李世民也是一个重证据的人,他很有一些超前的、类似于现代的法治思维。
李世民对张亮说:“你和侯君集都是功臣。侯君集要谋反,但是他只告诉给了你一个人,没有其他人可以证明。如果他不认罪,也没有办法。”
如果不认罪,有罪证据和无罪证据就变成一比一,按照李世民的想法,“疑罪从无”,李世民从来没有想过要搞“有罪推定”。
其实要想获取口供也很简单,那就是搞刑讯逼供。但是,李世民也不想搞刑讯逼供。
于是,李世民就好像这件事从未发生过一样,对待侯君集仍然和以前一样。
后来,李世民让阎立本画二十四功臣的画像置于凌烟阁,仍然把侯君集列了上去,为第十七位。
四、触碰了李世民的底线。侯君集后来做了一件事,彻底触碰了李世民的底线。
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虽然他就此登上了权力的巅峰,但这其实也是他心中永远的痛,他非常担心类似的事件在他的儿子们身上重演。他希望在他之后,政权能够平稳过渡,千万不要再发生亲人之间的流血事件。
怕什么,来什么。
贞观十七年,太子李承乾担心被废,想要铤而走险,效仿他老爹,也来上演一出玄武门之变这样的故事。
侯君集上次被处理后,并没有因此反思自己,更没有感谢李世民的宽大为怀,反而整天心怀怨恨,牢骚满腹。
侯君集的女婿贺兰楚石在东宫任职,这就让侯君集和太子联系有了便利条件。
侯君集认为:李承乾无能,将来难免会重演李建成的悲剧,不如先下手为强,遂怂恿李承乾谋反。
侯君集和太子下定决心造反后,心中也不踏实,担心计划泄漏,经常睡不着觉。
他老婆看他这么不正常,担心他再出什么事,多次对他进行劝解,侯君集不听。
后来,太子李承乾谋反案发被废,李世民认为侯君集有功,不想杀他。后经群臣进谏,李世民下旨将侯君集处死。
按道理这种罪是要灭族的,不过唐太宗还是表现了他宽柔的一面。
临刑前,侯君集向唐太宗李世民请求赦免妻儿,为自己守丧。李世民答应了,将他的妻子和一个儿子流放岭南。据《旧唐书·侯君集传》:
及承乾事发,君集被收,楚石又诣阙告其事。太宗亲临问曰:“我不欲令刀笔吏辱公,故自鞫验耳。”君集辞穷。太宗谓百僚曰:“往者家国未安,君集实展其力,不忍置之于法。我将乞其性命,公卿其许我乎?”群臣争进曰:“君集之罪,天地所不容,请诛之以明大法。”太宗谓君集曰:“与公长诀矣,而今而后,但见公遗像耳!”因歔欷下泣。遂斩于四达之衢,籍没其家。君集临刑,容色不改,谓监刑将军曰:“君集岂反者乎,蹉跌至此!然尝为将,破灭二国,颇有微功。为言于陛下,乞令一子以守祭祀。”由是特原其妻及一子,徙于岭南。
李世民还是很重感情的。虽然已下决心要杀,还是一边哭泣流泪,一边对侯君集说了一段很煽情的话:“我们君臣在一起这么多年,今天和你永别了!从今往后再也见不到你本人了,只能看到你的遗像了!”
大家好。欢迎大家对这个问题评论。并敬请[关注]、点赞、转发,谢谢!
李世民下旨抄侯君集家,为何抄出了两个“食人乳而不饭”的美女?
君集家作为唐朝的开国名将之一,他深受李世民的重用,而且很早就开始跟随李世民,所以君臣关系十分密切。在李世民没有登基之前,曾经规劝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的臣子里面就有君集家,所以李世民重视君集家也不是没有原因的。君集家自身也很有能力,曾经立下了很多功劳,但是君集家也和大部分的功臣一样,在功成名就后,就开始沾沾自喜。
其实李世民对于功臣还是比较厚待的,他们犯的一些小错都可以原谅,毕竟功臣对大唐的建立是有功的,只要不触犯底线,李世民一般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所以君集家开始在朝堂上耀武扬威的时候,李世民也没有过分苛责他,而是一再的忍让。对于李世民来说,君集家贪一点或者是傲慢一点,无伤大雅,但是帝王的底线绝对不能触碰,那么什么是帝王的底线呢,那就是皇位,没想到君集家后来居然活得不耐烦了,开始和天子李承乾站到了一条战线上,这让李世民再也忍无可忍。
君集家参与了太子李承乾密密谋反的计划,后来太子被抓到大牢中,而君集家也因此受到了牵连,在李世民刚刚得知此事时,自然是十分失望的,但是看在君集家是有功之臣,所以没有重罚他,只是将君集家处死。君集家在临死之前央求李世民,希望让李世民给他儿子一个活口,以后希望有人能够祭奠自己,李世民感念他曾经为大唐立下的功勋,就应允了,在君集家被处死之后,他的儿子和老婆只是被流放,没有被处死。君集家一死,他的万贯家财自然也保不住了,李世民下令抄他的家,后来在抄家的过程中,不仅发现了大量的财宝,居然还发现了两个美女,这两位美女不仅容貌出众,还有一种说不上来的异样。
原来这两位美女是君集家在灭高昌国的时候掳来的,两位美女都是异域人,所以和中原的女子有所不同,但是更加奇怪的是,她们的皮肤异常的白皙滑嫩,就如同婴儿一般,后来经过调查才了解到,原来君集家平时只让她们喝人奶,所以两位美女很少吃普通的食物,这样常年下来自然养的皮肤和婴儿一般。君集家之所以要这么做,就是为了让两位美女常年保持青春靓丽,好侍奉他,从这一点就可以看出君集家已经腐败了极点。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