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有什么大型生物?

早在19世纪之前,科学家们普遍认为生物在海洋的分布是有上限的,这个上限就是550米,这就是说550米一下的深海是没有生物能够生存的。直到1810年,法国博物学家从深1500米的深海打捞上了几条体长30厘米的发光巨口鱼(Stomias boa boa),才改变了人们的认知。

那么,作为世界上最深的海沟,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有没有大型生物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发光巨口鱼

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度

马里亚纳海沟是一处位于太平洋马里亚纳群岛附近的一处深渊。早在1872年,伦敦皇家学会从英国皇家海军那里获得了舰队挑战者号的使用权,由苏格兰的博物学家和海洋动物学家查尔斯·威维尔·汤姆森担任首席科学家展开了对海洋的科学探索,这次探索共发现了超过4000多种未知的海洋生物,并且在1875年还有了一个重大的发现-它就是马里亚纳海沟。

之后,到了1951年,英国利用挑战者二号对该深沟以回波定位的方式测量了其深度,约为10900米,考虑误差为了谨慎起见,研究人员将这个深度减去了一个尺度,最终将其深度定为10863米,并且最深的地方以航具命名为“挑战者深渊”。

随着技术的革新,6年后,俄罗斯的维塔兹号(Vityaz)对海沟再次进行了测量,得出了11034米的数据,并将这里命名为“马里亚纳深凹”。不过,这个数据只测量了一次,所以没有被认可。到了后来,美国、日本等国家也相继用航具测量过,数据也都不统一,目前国际上公认的深度为10924米。

马里亚纳海沟的生物

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测量数据之所以有着很大的差异,主要是因为海沟的底部并不是平坦的,而是凹凸不平的,再加上测量的设备本身就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我们不需要纠结深度的问题了。

但是,想要探索马里亚纳海沟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为众所周知,海水深度越深压强越大,尤其是海沟的底部,这里的压强高达1100个大气压,这就相当于330头5吨重的大象集体站在我们的背上一样,足以将我们压得粉身碎骨。

不过,好在人类对于潜水器的研发与革新从未停止,所以人类可以乘坐可以高抗压的潜水器揭开海沟的神秘面纱。在下潜的过程中,科学家发现深度越深,生物越少,在超过3000米的深度下,世界范围内也只有302种鱼类可以生存了,而到了超深渊层的临界点(6000米),科学家们发现了一种新的鼠尾鳕鱼。

但是随着继续深入,鱼类就几乎看不到了,迄今为止,科学家们发现的栖息深度最深的鱼类是深渊狮子鱼。

深渊狮子鱼是一种全身乳白色半透明的鱼类,它的体长最大可达20厘米,它们生活得最深的深度在8145米,这已经是鱼类生存深度的极限了,因为深渊狮子鱼之所以能够在如此大的压强下生存,得益于它们非常薄的骨头,这使得它们的骨头能够很大程度的弯折,同时它们的肌肉组织也非常具有柔韧性,最关键的是它们体内充满了水分,使得身体内外压强几乎没有太大的差异。

再向下深入,鱼类就消失了,剩下的几乎是清一色的端足目生物(囊虾总目下的一个分支)。

马里亚纳海沟沟底最大的生物?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荒凉的地方之一,这里几乎伸手不见五指,高压强、低温度的环境更是劝退了大部分的海洋生物,通过近些年科学家们对海沟的研究发现,在海沟的底部最多的就是微生物,它们几乎是用肉眼看不到的。

这些微生物生存在底部的沉积物中,主要以细菌、古细菌以及真菌为主,而且科学家们还发现了一些海洋病毒。

到了2012年,加拿大导演卡麦隆单独驾驶深海挑战号到达了10898米马里亚纳海沟的沟底,在沟底他发现了一种奇怪的生物,这种生物长相有些像虾,但又与常见的虾不同,通过研究,科学家们发现种这是一种端足目生物-短脚双眼钩虾

短脚双眼钩虾全身呈偏白色,看起来像一只土元,它们在海底主要以木质的碎屑为食,是迄今为止在海沟底部发现的最大的生物,最大体长可达5厘米。因此,马里亚纳海沟底部并不存在什么大型生物。

马里亚纳海沟底部为何不会有太大的生物?

要知道大型的生物是需要生存的,而生存就需要营养,我们且不谈大型生物如何抵抗海底的压强,就单单说一下食物。

在海洋中,大多数生物都生存在深度200米以上,这是因为200米以上深度一方面能够有阳光让海底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提供养料给其他生物吃,一方面是因为有许多的有机物碎屑都在这个深度被消耗掉了。

越往下,食物越少,氧气含量越低,越不适合大型的生物生存,到了1200米以下的海域只有约1%的有机物会下落,形成“海洋雪”。但是,1200米深度以下依然是有许多生物的,这些生物依然在消耗着这些能量,因此,不用说到了10000米,就算是5000米以下,生物的体型和数量就已经是凤毛麟角了。

而作为海沟底部最大的生物短脚双眼钩虾之所以有食物原因就是它们会吃木质的碎屑,而木质的碎屑几乎没有海洋生物会去吃,所以这些碎屑才能到达沟底。

由有机物碎屑组成的海洋雪

写在最后

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已经算是生命的禁区了,这里温度低、氧气少、食物更加的稀少,所以只有一些微生物才能很好地生存,至于大型的动物就不要想了,最大的也就是体长最长不超过5厘米的短脚双眼钩虾了。

通过海沟的生物分布看,传说中的深海巨型生物大概率也是不存在的,因为只要存在,它们就必须要到上层去觅食(食物不足以支撑),一旦去海洋上层觅食,就很那躲过人类的检测和捕捞了。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有什么大型生物?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11034米,比沙漠更加死寂,黑暗且缺乏生命迹象。科学家们预测的海洋生命极限是8300米左右,此前观测到的活动深度最深的狮子鱼,也只是8370米深的地方出现过。

上一次马里亚纳海沟坐底探测还是大导演卡梅隆亲自驾驶潜水器,他坐底在了10800多米的地方,本来卡梅隆是想要靠这次深潜获得一些奇异生物影像资料,为接下来的电影做准备,但是事后据他回忆那里没有什么生命,显得格外的荒凉,仿佛来到了另一个星球!而此前对马里亚纳海沟的探测,也基本上没有在海沟最深处发现大型生命活动的迹象,活动深度最深的鱼类是目前日本团队观测到的,是一种浑身透明、身体组织含水量高、骨骼柔软的深海狮子鱼,它在8370米的深度出现过;此前科学家还在大约7500米左右深度发现过一种巨型阿米巴,直径15厘米甚至以上。

其实生物的适应性很强,像日本团队发现的那种狮子鱼,在更浅一些的深度也有发现,而它们的身体组织十分柔软,皮肤就像一层薄膜,使水有较好的透过性,而狮子鱼的身体组织充满了水,水在压力下被压缩的可能性并不高,而且狮子鱼的骨骼柔软,可以在高压下通过变形承受压力作用,因此它不会被压扁。但是对马里亚纳海沟的多次探测确实没有发现大型的鱼类,关键可能在于环境的贫瘠,海沟底部已经无光照,导致海沟中没有支撑生态系统的植物,而且温度只有三两度,海沟中的生物靠上层海水中沉降下来的生物残渣,经过10000多米的沉降,即便是上层鱼的粪便也被各层海水生物吃的差不多了罢。

自从深度超过8000米之后,多次探测发回的图像中都显示海底十分平静,海底就像是荒漠一样,没有浅水区域中的珊瑚等色彩斑斓的动物,也没有光照和绿色植物,而且根据多次探测结果,马里亚纳海沟就像一个巨大的二氧化碳收集槽,储存着大量的碳,可能是上层海水中生物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含碳物质,可能对全球气候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科学家需要进一步量化海沟中碳含量以及其在全球气球调节中的作用。由于探测的次数较少,几乎每次深海探测都会有一些新的发现,马里亚纳海沟的探测次数屈指可数,还需要详尽地调查,才能确定海沟底的生物状况。

不好的消息是此前的几次探测中,科学家们发现即便海沟最深处也没能逃离塑料的污染,在海沟2673-10908m底层海水中,微塑料含量为2.06-13.51个/L,5108-10908m表层沉积物中,微塑料含量为200-2200个/L,都明显高于大多数深海沉积物中的含量。海水的作用使得海洋污染物有一定的聚集倾向,而这对全球生物的影响都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微塑料等可以随着鱼类等进入人类体内,最终危害人类健康,但其实空气中搞不好也有这玩意儿。

今天上午,我国奋斗者号深海潜具成功坐底马里亚纳海沟,这是一个用高强度、韧性强的钛合金制作的球形探测器,坐底深度10909米,预计将进行6个小时左右的作业,将进行采样和其它观测活动,预计能获得更多的深海生物信息,有没有大型动物待科研结果发表后就能知道。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有什么大型生物?

对于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有什么大型生物呢之话题,我个人的观点认为,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是不会有什么大型生物在生存活动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说呢?因为:

依据我国蛟龙5号深水探索研究表明,3千米深以上的水域,是有大型生物在生存活动的情况,而3千米深以下的水域,是根本看不见有大型生物在生存活动的痕迹。马里亚纳海沟的最深处距离海面约为11034米,水的压强可达1100个大气压,对于生物生存的环境来说,是一种十分恶劣的生存环境,只有少数进化出透压特征的生物,才可以在这种恶劣环境中进行生存活动。

依据蛟龙5号探测表明,5千米深以下的水域的确还有小型生物在生存活动的现象,由于深海阳光透射光微弱,是漆黑一片的生存状态,它们能进化出与如此恶劣环境生存的适应性,能演化出透压、发光和发声的生存功能特征,不过,都是一些小型生物在生存活动的情况,并未发现有大型生物在生存活动的迹象。

由此可见,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只会有个别小型生物在生存活动,而不会有大型生物在生存活动的情况。

不知这样的回答读者看后是否能明白和认同?!如觉得我说的对或有道理,希给个点赞并点击关注我。欢迎大家一起来讨论或发表意见和转发。宇明于东莞市。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有什么大型生物?

马里亚纳海沟是世界上最深的海沟,也是目前所知道的地球上最深的海沟,该海沟地处北太平洋西部海床上,在靠近关岛的马里亚纳群岛的东方,该海沟在太平洋板块和菲律宾板块两个板块辐辏的俯冲带,所以马里亚纳海沟,又称"马里亚纳群岛海沟"。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平面以下的深度远远超过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也就是说珠穆朗玛是明面上最高的山,而马里亚纳海沟是海平面下最深的沟。

马里亚纳最深处的海沟在斐查兹海渊,深度为11034米,也是地球的最深点,这个海沟经科学家测算应该形成于6000万年前,因为深海是一个高压、漆黑和冰冷的世界,通常的温度是2℃左右,在1960年的时候,一位科学家利用潜航器对海沟进行科学考察,居然在深海发现了小红虾和比目鱼。

2014年12月,一位科学家在马里亚纳海沟8145米的海床上发现了一种鱼类,此发现打破了鱼类海洋栖息的深度纪录,这个记录比先前记录多下潜了500米,根据考证说新发现的这种鱼浑身成白色,头大、眼睛小、没有鱼鳞,通常较人类的手掌稍长,后来称呼这种鱼叫“狮子鱼。”经过不断探索的科学家,已经打破了先前认为高压、冰冷、黑暗之下的海沟,不可能存在生命的说法,事实证明,在新的探索中发现,海沟里还存在一些高级的海洋生命。

或许经过不断的探索,海底还有更高级的生命会被发现,至于海底鲛人到底存不存在,从不断打破的传统认知来说,一切真的是皆有可能,从我国留下的各种史料来看,海底鲛人之说也并非是空穴来风。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有什么大型生物?

这种‬形似‬蝌蚪‬的‬鱼‬,也称‬马里亚纳海‬蜗牛(译名‬),是在西太平洋马里亚纳海沟的海道深处发现的一种鱼‬。从6198米-8076米(20335–26496 英尺)的深度范围内都有它们活动,人类曾经在 7966米(26135英尺)处捕获过它,这可能是在海底最深处捕获的鱼。

照片 A 到 B 是在野外拍摄的,而 C 是在2014年‬11月‬21日‬在‬7949米‬深度‬,捕获后拍摄‬的

这种苍白的蝌蚪状鱼的标准长度可达28.8 厘米(11.3英寸),重量可达 160 克(0.35 磅)。它是马里亚纳海沟的某些深度的顶级捕食者,在深水栖息地以小型甲壳类动物为食。这种鱼在它们的深海栖息地很丰富,产下的卵相对较大,直径几乎为 1 厘米(0.4 英寸)。

该物种的第一批标本是在考察船Falkor科考‬期间捕获的。为了捕捉鱼‬‬,使用了深水陷阱,旨在最大限度地减少在上升过程中对捕获的鱼的伤害。该物种的第一个样本于 2014 年 11 月 15 日被捕获。在接下来的 10 天内,又捕获了 35 个。2017 年 1 月 29 日,在科考船Shinyo-maru的探险过程中,该物种的另一个样本被捕获。

马里亚纳海沟最深处有什么大型生物?

@外星人大阿哥首先为这个看似平淡无奇但却出奇的提问点赞[赞][赞]!因为除了科学家之外,对今年年底地球村人口将达到80亿的芸芸众生来说很少有人关心海沟最深处到底有多深!海沟最深处到底有没有大型生物或者微生物生命体的存在?其次,@外星人大阿哥认为这是我们中国政府可以考虑让“蛟龙”号在南海深处太平洋底探索的契机!因为“蛟龙”号曾经捕获过50cm长的特大型海参!这是其一。其二,海底世界的洋流总是快速运动的!越往海底,越黑暗,水越冷,压强越来越大越来越大!只要我们中国人的“蛟龙”号扛得住巨大压强就一定能够在数万米深海有所收获!再次,马里亚纳海沟的具体情况谁也不是最清楚的!只是推断而已。因此,马里亚纳海沟到底有没有大型生物存在?要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部与马里亚纳海沟所在地外交接洽、协商、成功后用我们中国人的“蛟龙”探明实情合作共赢!最后一点,伟大领袖毛主席展望的 “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远景我们中国人全部实现了!只要外交协商成功,@外星人大阿哥相信:马里亚纳海沟到底有没有大型生物存在?那都不是个事!

感谢头条全网图片支持!

2022.10.04.—15:58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