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从人类进化之初,人类的祖先就是杂食性动物,这也就意味着人必须荤素搭配才能满足自身的需求。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类的肉食获取是没有保障的,这是因为人类在演化的过程中,能力是一点点地增加和变强的。

直到距今约1.1-1.3万年前,人类驯化了绵羊,人类才有了相对稳定的肉食来源,之后,人类不断地驯化动物,有了山羊、猪、牛、鸡、驴等等多种家养动物,人类的“肉库”也变得逐渐的充盈和更有选择性。

在如今人类的主要肉食来源中,猪、鸡、鸭是最常见的,这些动物要么具备体型大,要么具备繁殖能力强的特点,但是,在如今的动物中,兔子算是繁殖能力最强的动物之一,但是它们却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要肉食来源,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我们从科学的角度来聊一下这个问题。

兔子的繁殖能力

家养动物都是由野生动物驯化而来的,比如家猪是野猪驯化而来的,山羊是由野山羊驯化而来的,不过,家兔并不是由野兔驯化而来的,而是由欧洲穴兔驯化而来的。

穴兔与野兔虽然都是兔科动物,但野兔是兔科兔属下的动物,而穴兔是兔科穴兔属下的动物,它们的差异就像是猞猁和猎豹一样(同科同亚科不同属)。

既然家兔是穴兔驯化来的,它的繁殖力就与穴兔是一样的。穴兔可能许多小伙伴不太熟悉,因为它是欧洲的兔子,但是说起澳大利亚的兔子泛滥,小伙伴们应该都听过,在澳大利亚,兔子的数量曾经超过100亿只的大关,而在这里泛滥的兔子就是穴兔。

而穴兔能在澳大利亚泛滥成灾,除了澳大利亚以前没有兔子以及缺少天敌外,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穴兔的繁殖能力太强了。穴兔最初是由英国殖民者带入到澳洲的,起初一共带过去了24只,但是没想到它们在短短的几年后就变成了几万只,最终突破百亿大关。

一只穴兔出生5个月后就开始繁殖后代了,在此以后,它们全年几乎都可以繁殖,平均一年可以生7-8窝,一窝就有平均8只,也就是说不算子一代再生产的数量,一只雌性穴兔一年至少能创造50-70只后代,而这些后代在当年就能繁殖的至少有1-3窝,所以,穴兔的增长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

而家兔也继承了穴兔的强大繁殖能力,而且家兔的生长周期也比较短,所以按理说它作为一种我们的主要肉食来源之一是合格的。

为何兔子没有成为我们的主要肉食?

其实,兔子没有作为我们的主要肉食,它必须要有参照物,在世界范围内,虽然不同的国家有着不同的饮食文化,但是从整体上看,目前人类的主要肉食有四种:猪、鸡、羊以及牛

其中,全世界一年要吃掉660亿只鸡、15亿头猪、5亿只羊以及3亿头牛,虽然这三种动物的数据差异很大,但是它们的体重差异也很大,一头猪的重量是50只鸡左右的重量,而一头牛相当于约4-5头猪,所以,在世界范围内,消耗量最大的是猪,其次是牛,第三是鸡,最后才是羊。

而我们今天要说的家兔,每年的消耗数字其实也挺唬人的,有约11亿只,但是由于其体重与鸡差不多(毛重),年消耗数量却整整差了60倍,因此,兔子并不是目前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那么,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呢?我们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说一下:

第一:口感。从距今约1.3万年前人类驯化了绵羊开始,人类的“肉库”不断地充盈,选择性也多了,选择性多就意味着人可以挑剔了。在众多以食肉为目的饲养的家禽和家畜中,每一种动物都有其独特的“风味”,比如羊肉的膻味。

而兔子也是有它独特的味道的,这是一种肉腥味,这种腥味还不同于猪肉的腥味,需要用一定的烹饪技巧和一些大料去遮盖的,而我国是兔肉的消耗大国,原因就是我国的烹饪文化有着几千年的历史了,而国外就不同了,他们对肉类的烹饪方式和技巧有限,所以对一些腥味重的肉来食材,他们很难处理,比如在美国泛滥的亚洲鲤鱼在美国就几乎没人吃,原因除了刺多外,腥味不知道如何去除也很关键。

因此,兔肉的烹饪比较吃技术是它没有成为全球主要肉食来源的原因之一。

第二:驯化时间。动物的驯化时间也很大程度地决定了我们对主要肉食的选择性,比如人类第一种和第二种以肉食为目的驯化的动物是绵羊和山羊,所以它们成为了人类的主要肉食来源之一,而紧随其后的是猪,在猪后面的是牛,牛后面是猫和鸡,但是猫不是以肉食为目的的,而是以灭鼠为目的驯养的。

也就是说如今我们的主要肉食来源都是最早驯化的动物,基于这个前提,我们再来看一下穴兔被驯化的时间。

从目前的考古来看,穴兔最早是在距今约3600年前(公元前1600年)在欧洲草原上被驯化的,这比起上面说到的四种人类主要的肉食来源动物中最晚驯化的鸡都晚了至少5000年,比起绵羊更是差了接近10000年,在如此长的时间内,人类对肉食来源已经形成了相对固定的选择。

后来驯化的动物想要挤掉它们,必须要有出众的口感或者是更高的营养价值,但是显然兔子是不具备挤掉上面四种动物的能力的。

第三:饲养的难易度。在我们常见的四种主要肉食来源中,这些动物都有着两个共同的特点:适应能力强和喂养简单。其中适应能力强决定了它能不能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而喂养的难易度决定了养殖的广泛程度。

而家兔虽然能生,但是它的适应能力并不强,是一种容易生病的动物,而且家兔的喂养除了需要饲料外,还要规避它们喝不干净的水等等,这些无疑增加了饲养的难度,而像上面说到的四种动物,它们饲料也能吃,植物的秸秆也能吃,甚至像鸡这样的家禽,散养下它们自己都能觅食。

因此,家兔的饲养相对于其他动物来说要难很多也是它们没有成为主要肉食来源的原因之一。

写在最后

兔子每年在全球虽然有10亿多只的宰杀量,但是其体型较小,相比较猪、牛、羊、鸡等家养动物来说,宰杀量是无法相提并论的,这就意味着兔子不是人类的主要肉食来源。

而造成这个现状的原因,与兔子的驯化时间较晚、饲养难度较大以及烹饪技术有很大的关系。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兔子,野生动物,生殖能力极强,而且兔肉也是比较鲜美的而且还易于消化。就说兔肉在胃里的消化比例是80%以上,远远的超过其他的肉类,那么兔子为什么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1、兔子的肉量少。兔子的体型小,属于小型的动物。一般来说兔子长到7-8斤重就不小了吧。但是宰杀之后去皮、剔骨就没什么肉了,出肉量太低。

2、兔子对饲料有着独特的要求。兔子虽然吃草,但是食性也是比较杂的,青草、菜叶、豆腐渣、豆类秸秆等都能作为饲料。但是对于青草来说主要是以新鲜的草料为主,而且对于青草的种类也有一定的要求;对于青菜叶子来说,必须降低菜叶子中的水分,否则兔子吃多了拉稀、闹病,非常容易出现死亡的情况。所以,喂养兔子也挺费劲;而且兔子还有打洞的习惯,记着小时候用木头钉的笼子都被兔子给啃烂了,容易逃脱。

3、疫病的防治。兔子之间的病害传染非常的严重,有可能养的兔子有一只犯病了用不上一天的时间就能死光,传染速度以及致命性太强。

4、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兔肉综合症。虽然说兔子有营养也容易消化,但是缺少人体所必须的脂肪和一些维生素。为了消化兔肉,需要消耗人体自身的维生素和矿物质,时间久了就会造成人体的维生素和矿物质缺乏,使人越来越虚弱。甚至会出现死亡的情况,这不是危言耸听。

因此,即便是兔子的肉质鲜美、易消化、繁殖速度快,但是其养殖期间的难度以及死亡率和长期食用兔肉对身体的伤害,注定了兔肉只能是作为调节口味的肉类存在,而不能作为主要的食用肉类。以上是我对这个问题的一些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请海涵。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二十几年前秋季的一天,我领着五岁的女儿逛夜市,看见一摊贩卖小白兔,女儿喜欢得不得了,哭着喊着买了一只。到家后开始打听怎么喂,没想到它几乎什么都吃,萝卜白菜黄豆甚至米饭都吃!转眼来到春天,小白兔也长成了大白兔,问题也就来了,原来我家院里有一块小菜园,春天种一些青菜、豆角、黄瓜虽然不能完全自给自足,但是也很给力。开春了我又播下菜籽小苗又长出来了,一天我突然发现兔子在吃我的菜苗,满园子的小苗都被它给霍霍了!没办法哄女儿把兔子送给了外甥。没想到晚上外甥就把兔肉给送过来一碗,女儿和它妈妈说什么都不吃。我偷偷摸摸吃了一块,真不好吃!用我们本地方言叫“泄口”,没咬头,也不香,这可能是兔肉不受欢迎的原因吧。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点击右方关注,了解更多三农知识问题描述: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先来说说兔儿肉。兔肉有3个很大的特点:高蛋白质、低脂肪、低胆固醇。所以兔肉才会有“荤中之素”的说法。至于兔肉的味道口感嘛,各有各的看法,有的认为兔肉口感粗糙,有的认为兔子肉柴带酸味,有的认为兔肉没有独特香味。至于我的看法是——兔肉真香……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不胡扯了,就来谈谈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从古代生活说,以前的王公贵族外出打猎,是不是每次总会提着那么几只肥肥的野兔?难道你有见过以前的王公贵族外出打猎,然后扛着一只家猪回来?为什么家猪不用去打猎获得?因为有人养啊!像古代啊,最主流的肉食角色无非就是猪肉了吧。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为什么那时候的人愿意养猪?因为猪肉肉多,脂肪多。兔子就不一样了,吃得多,长得慢,撑死了也就能长得和一直刚出生的猪娃子一样大,而且还低脂肪。再说了,兔子虽然繁衍快,但是不好养。放在以前的社会,这里挖一个洞,那里挖一个洞,哪天要是脾气不好了,母兔还能咬死一整窝的兔崽子。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我认为根本原因在于:养殖成本大,但是产肉率太过于可怜,只能用作养着玩,不能养着用来当主食。

希望大家点赞关注村郎。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大家好,我是养过家兔和宠物兔的宠物专家!以下和大家探讨,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呢?

小白兔白吖白,爱吃萝卜爱吃菜,都是唬人的!

以上这句话儿歌,想必大家都很熟悉吧?还没自己亲自养兔子和小时候之前,都深受这儿歌的毒害吖。

其实,兔子根本不是最喜欢吃萝卜,有的甚至根本不吃,至于菜,一般的菜,它也不吃!

第一的原因是:兔子并不好喂养!

家兔的话,比较喜欢吃山上的一种野菜,而且不能摘回来就吃,要等把野菜晒干之后才能吃,若吃了湿的,不管是家兔还是宠物兔都会拉肚子的!

第二个原因,兔子养活并不容易!

虽然,母兔生小兔兔,一次也能生个4.5只。可是,不是没一只都能存活的。

前年,我家养的家兔,兔妈妈是第一次生小宝宝,三更半夜生了3只,一只活活的被冻死,兔妈妈并不像其他妈妈那样懂得照顾自己的小孩。一只存活的可是腿被兔妈妈压断了,还有一只,后面怕兔妈妈没照顾好,被我妈送去邻居家的代养了。

老鼠是天敌!

第三个原因:家兔的话,一般也都是农村人在养,城市比较不适合养了。那么,在农村,老鼠就会非常多。

我们养家兔,都得防着老鼠。经常睡一觉起来,就发现又死了很多只兔子,都是被老鼠啃的。有的兔子虽然活着,但是也是受伤了。

不是眼睛瞎了,就是兔子的耳朵被咬伤了。兔妈妈也有母爱的,看见过,兔妈妈为了保护自己的孩子,和老鼠拼命的,把老鼠也咬死过。之后,也就越来越少养兔子了。

不是所有人都会煮,也不是所有人都爱吃兔子。

第四个原因:兔子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呢?

煮兔子,不会煮的人煮出来会非常的腥,而有的人也不敢吃兔子的肉。

你们喜欢兔子吗?又敢吃兔子的肉肉吗?

为什么兔子没有成为大部分地区人类的主食?

兔兔那么可爱,怎么可以吃兔兔。

虽然这是一句玩笑话,但其实真的有人因为兔子可爱而不吃兔子,这样的人主要体现在女性身上。那么到底什么原因导致兔子没有成为人类的主食呢?

容易跑

兔子和老鼠差不多,是盗洞高手,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兔子的爪子是很强大的武器,尤其是后腿上的爪子,非常坚韧有力量,我亲眼目睹过兔子打仗,跳起来用后腿蹬,可以将其他同类踢的皮开肉绽。

兔子打洞很快,不一会就可以挖一条逃跑的路线,轻薄的水泥地都不够它挖的,所以想要大规模饲养很难,虽然兔子只吃草~

体重轻

想要大规模的饲养,肯定是为了吃肉,但是兔子肉没多少,世界上最大的兔子也就30来斤,东北的野兔子和家兔杂交的也就10多斤就很大了,费劲吧啦的养几个月,就这么点肉,不够烤一回的呢~

人为决定

兔子没有成为主要的肉类,和猪肉有很大的关系。在50年代大跃进以后,我们因为要还给苏联贷款,加上天灾严重,那个时候大道两旁的书皮都扒没了,将扒下来的树皮烤干或者晒干,磨成粉熬粥喝。很多人可能觉得口味还可以,其实口味真不错,毕竟有的树很清香,但吃多了人缺营养不说,都会有大便干燥的情况发生,小孩拉不出来还需要大人用手帮忙扣出来,生活很是艰辛。

但有些靠山靠湖的村子生活却不错,因为他们可以饲养兔子和鱼。有一段时间兔子特别火,繁殖快而且吃草,生长周期还短,那个时候兔子成为了那一片人们的主要肉质来源。

后期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人们不愿意吃瘦的肉,而且兔子肉其实没什么味道,还有一股土腥味,人们转而吃猪肉,并且专门买肥肉多肉,做出的 菜也特别的好吃,还可以靠荤油,剩下的油滋拉也特别的好吃。当时一些穷人吃不起猪肉还不想丢脸,就会偷偷的去买点猪皮,然后在出门之前放在嘴唇上蹭一蹭,油光锃亮的在外人看来就是吃猪肉了,家里条件好~

这一阶段导致猪肉购买力越来越庞大,人们饲养的也越来越多,饿惯了的人或者从事体力劳动大的人,吃兔子肉是没啥口感的,而吃猪肉却特别的有味,还能长肉,所以猪肉越来越火,吃兔子肉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

口感差

吃过兔子肉的人应该不是很多,东北兔锅特别的多,不过也没有单独放兔子肉的,基本都是鸡兔锅。因为兔肉没有它单独的能让人回忆起来的味道,基本和什么肉炖就会是什么味道,所以大部分吃兔子都是烧烤或者是重辣椒,重调教,这样出的味道才能香。

其实兔肉在中医看来,是一味不可多得的药材,其主要功效在于健胃补脾,可以治疗胃火大,胃热引起的各种症状。同时还可以治疗肠热引起的大便干燥和便血~

现如今兔子成为了新一代的宠物,很多人在自己家养兔子,也是看重其呆萌可爱的外表,当一种动物被赋予更多和人类的情感时,吃的人也就越来越少了,典型的就是狗和猫,成为了宠物以后,吃的人越来越少~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