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吗?人可以设计出原子弹,登月,但除了种植,为什么造不出一粒米?

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不过这个“设计者”并不是什么虚构的事物,而是大自然本身,因为现在地球上的万物都是在大自然不断的选择下出现的,而那些已经灭绝(与人类活动无关的生物灭绝)的生物都是当时被选择,但是没有跟上大自然变化的步伐,而被淘汰的。

在这场与大自然的斗智斗勇中,人类无疑是成功的,因为人类仅仅用了300多万年的时间就已经站在了食物链的最顶端,而且有了改变大自然的能力(破坏)。

尤其是到了近代,人类不断的发展进步,将大脑不断的开发,于是一些强有力的武器出现了,它们就是核武器,之后为了更好的了解地球以外的世界,人类制造出了可以摆脱地心引力进入太空探索的宇宙飞船、航天器等等。

但是,即便是人类如此的厉害,到目前为止除了种植外却造不出一粒米,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们一起来聊一聊这个有意思的问题。

一粒米的由来

米是水稻的哪一部分?许多小伙伴肯定会说它是水稻的种子,但其实这个说法是不对的,因为像其他的植物那样,水稻也是会结果的,它的果实成熟时果皮与种皮愈合在一起,无法单独的分离出来,而且水稻的果实里只有一粒种子,所以这种果实也叫颖果。

水稻的颖果分为三个部分:皮(果皮和种皮)、胚芽以及胚乳,我们吃到的大米其实就是颖果的胚乳部分,在加工时,水稻的颖果会经过去皮,去胚芽之后才能看到白白的略带点剔透感的大米。(下图中第一张图是去掉果皮后的样子,第二张是去掉种皮后的样子,最后一张图是去掉胚芽后的样子,也就是大米了)

与我们吃的小麦、玉米等食物一样,水稻也是由野生的植物驯化来的,它的祖先就是野生稻。从目前科学研究来看,我国珠江中游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时间大约在距今10200年前。从野生稻被驯化后,水稻先是由我国进入了东南亚以及印度地区,最后推广至全世界的。

目前,世界范围内约有一半的人口是以水稻为主食的,而且这个数字还在不断地上升。

在如今,我国依然能够找到野生稻,而且由于数量稀少,目前野生稻在我国属于国家二级保护植物。由于野生稻长期在残酷的大自然中生存,它本身已经演化出了各种抗逆境的能力,所以野生稻具有很高的科学价值(主要是用于杂交水稻的培育)。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野生稻在美国已经成功入侵,而且它具有的多种抗逆境能力,使得稻田中出现野生稻就很难根除。

人类为何造不出一粒米?

到目前为止,人类的科学水平确实不足以造成一粒米,这并不是因为造米的成本高于种植,也不是因为可以种植没有必要,而是因为其中牵扯的东西太多,太复杂,人类还没有能力完全破译这个“密码”而已。那么,造出一粒米究竟有什么难度呢?我们从两个方面来阐述一下:

01 DNA的制造

造出一粒米并不是简单地分析它的营养成分,然后将这些成分组合在一起就可以了,因为米作为水稻颖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微观世界里其实是由脱氧核糖核酸(DNA)组成的,而这些DNA中本身就包含了大量的遗传基因,这些基因中又有一个复杂的微观世界,其中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因此,想要造出一粒米,人类要完全的将大米DNA中的基因了解清楚,并且还要把基因中的信息完全的记录下来,然后才能尝试着去人造DNA,这种难度比制造一个可以飞往月球的航天器要复杂太多太多了。

因为人类一旦有能力将一个物种基因中的信息完全掌握,那么就相当于掌握了控制生物生老病死的密码,这在当下显然是不可达到的。

02 基因的排序

在了解一种生物的本质时,科学家们通常会对该生物进行基因测序,就目前来看,人类对地球上的生物全基因测序不及九牛一毛。因此,想要造出一粒米,先要将水稻的全基因测序完全。

但是,仅仅是测序完成还是不够的,因为基因测序只是获取了生物的基因组以及编码蛋白质,想要组合起它们,还需要它们的排序,简单的说就是基因与基因之间的链接。

而即使是同一物种体内的基因链接方式也是多样的,而一旦基因链接出现错误,出现的生物就不是该生物了。

总结

世间的万事万物其实都是被“设计”出来的,而设计者正是大自然,大自然以其多变和复杂塑造了不同的生物,所以最了解生物的还是大自然本身。

虽然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非常迅速,这让人类可以制造出多种多样匪夷所思的事物,但是以目前人类的能力是没有办法造成一粒真正的米来的,这是因为人类无法将米基因中携带的所有信息毫无保留的复制下来。

换句话说如果人类有一天能够造出一粒米,那么人类就会成为像大自然那样的“设计者”,可以凭空设计出各种生物,而那一天,人类就成为了口中常说的“造物主”。

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吗?人可以设计出原子弹,登月,但除了种植,为什么造不出一粒米?

理论上来说,制造一粒米的难度,要比制造航天飞机,宇宙飞船,以及超级计算机更大,因为米这个东西,涉及到生物技术,以及微观结构的世界,而人类目前对于生物技术的研究有限,所以想通过凭空制造的方式,直接制造出一粒米出来,目前是不可能的。

其实米这个东西看起来很普通,但内部的结构,还是相当复杂的,例如米的组成部分有稻壳,果皮,种皮,外胚乳,糊粉层,胚乳,胚,这些组成的部分,又由许多个不同的成分构成,例如说纤维,蛋白质,脂肪,氨基酸,等等等等。

然后这些物质里面,又有极其复杂的结构,以及多种遗传性的基因,而且这些基因的数量十分的庞大,能达到数亿甚至是数十亿的程度,那么如果我们想要制造出来一粒米,就必须把这些物质,按照一定方法,一定规律,一定的组成结构组合起来,才有可能以人工制造的方法,制造出一粒米。

但人类目前对于微观生物技术的的研究,还只仅仅局限在表面,例如人类目前有一种叫做基因编辑的技术,这种技术算的上是顶级的生物技术了,但这种技术也是人类在绞尽脑汁之后,才研究出来的,所以制造一粒米很难,而且是难如登天,起码目前人类是办不到的。

最后还有一点,人类是否是设计出来的,这一点不好说,但我们从考古学的研究证据来看,人类的诞生源于基因和细胞的演化,而细胞和基因的演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它由初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所以人类的诞生可能确实有机缘巧合,但应该不是被非自然的力量,设计出来的。

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吗?人可以设计出原子弹,登月,但除了种植,为什么造不出一粒米?

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吗?

人类到底是女娲捏出来,上帝造出来的,还是由猿人自然进化而来?

每人都有自己的看法,也有大量的艺术作品来讨论,例如电影《普罗米修斯》中就描述了外星生命工程人喝下黑水分解后,DNA等重组,最终演化成了现代人类。

通过各种考古和生物学证据,现代科学认为,人类是自然选择演化而来。对于人类来讲,大自然是神奇的,DNA就继承了祖先们进化的结果,作为遗传物质的DNA就储存着个体的形状,无论是性别,长相,样貌,还有其他细节。

随着不同先祖所处的环境,以及不同经历,不断的适应和调整,使得人类除了同卵出生的,其他各人获得的DNA都有所不同。即使是双胞胎,生活经历,生存环境不同,多年后也不可能一模一样。

那么人可以设计出原子弹,登月,但除了种植,为什么造不出一粒米?

人类随着近百年来,基础物理学的突破,以及数学物理规律的掌握,现在的科学技术可以上天入地,远的可以探测火星,登陆月球,近的可以下潜到地球最深的海沟。制造业也可能做出各种工业产品,典型就是高集成度的芯片。

可目前人类科技对生命的了解才了了的数百年,对生命本质的认知还非常有限,别说是一粒米,就是里面一个细胞,我们也暂时无法复制。

虽然分子生物学的进展,让我们能在DNA,蛋白质的分子层次上思考生命问题,但这些生命基本单元的组成和运作规律,我们还是知之甚少。

人类科技的发展时间和大自然的进化的漫长一比,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但随着人类认知的进步,对生命本质的认知也会越来越清楚。

欢迎关注评论量子实验室

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吗?人可以设计出原子弹,登月,但除了种植,为什么造不出一粒米?

人类已经可以制造原子弹,可以实现载人登月,但是却无法人工合成一粒米,或者一粒种子;毫不夸张地说,制造一粒种子的难度,远比制造一颗原子弹难,因为你能制造一粒种子,就意味着你能创造一个物种。

美国科学家沃森和英国科学家克里克在1953年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1958年科学家确定了DNA的密码子复制机制,2001年人类基因组面世,人类大约有3万个基因,共31.6亿个DNA碱基对。可以说在近几十年里,人类基因技术得到了飞跃的发展,但是关于基因的奥秘还有很多未解开。

有人说,人类现在掌握的基因技术,就如一个程序员拥有了修改源代码的能力,但是却无法解释代码最终的执行命令;2018年轰动一时的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就遭到了社会的强烈谴责以及法律的制裁。

早在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克隆羊“多莉”诞生,多莉完全由体细胞经过细胞核移植技术培育而来,虽然是人类基因技术的产物,但是多莉的基因本质上并非人类创造的,而是来自于母体。

我们利用基因技术,可以创造转基因生物,可以利用杂交的方法获得新的物种,还可以利用基因突变获得变异物种,但是人类的基因技术仅仅停留在对原有生物的改造上,并没有扮演“上帝”角色创造过任何生物。

一粒种子可以发展成一株植物,如果我们拥有了创造种子的能力,就意味着我们能创造物种,甚至是创造全新的智慧生物;要知道人类基因大约是3万个,而小麦的基因多达12.4万个,就连水稻的基因都高达5万个,所以创造一粒种子的难度,并不会比创造一个人简单。

在一粒种子当中,基因是最重要的,基因的重量可能不到种子的百万分之一,但是基因决定了这粒种子能发展成什么植物,每个基因都精确编译了植物的每一个特征,人类目前可以获得生物体的基因,甚至编译其中的基因片段,但是还无法通过基因编辑,来精确操控生物性状的表达,更别说凭空创造一个完整的基因组。

我的内容就到这里,喜欢我们文章的读者朋友,记得点击关注我们——艾伯史密斯!

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吗?人可以设计出原子弹,登月,但除了种植,为什么造不出一粒米?

俗话说,一花一草一世界,简单的几个字简单明了地诠释了我们所在的大千世界的奇妙!虽然我们所在的世界如此丰富多彩,有各种我们想不到的存在方式,但追根溯源我们都拥有共同的原始祖先,宇宙大爆炸!

而组成大千世界的各种物质都由最基本的元素氢演变而来,理论上,只要人类能完全人工制造出一粒氢原子,就能制造出任何复杂的事物!

而一粒米看起来很小,但它包含的信息复杂到我们完全想象出不到!

你知道地球上最原始的生命用了多少年才诞生的呢?超过十亿年!而一粒米比最原始的生命不知道复杂多少倍!

这并不是说人类的无能,只能说明一件事情:大自然的强大!从大自然的角度来讲,人类确实是被设计出来的,是被大自然设计出来的,万事万物都是被大自然设计出来的!说白了,时间可以让宇宙中的各种偶然随机变成某种程度的必然和确定!!

所以,不要小看一粒米,不用研究其他任何物质,只要把一粒米彻底搞清楚,就能知道宇宙的本质!

人类是被设计出来的吗?人可以设计出原子弹,登月,但除了种植,为什么造不出一粒米?

造不造出来米,好像与人类是否是被设计出来的,没有什么联系吧。

可以这么说吧,如果可以造出来米,那么说明了人类的科技又往前迈出了一大步,而且,相对来说,造原子弹、火箭、飞机,要比直接造米来得简单一些。

人类对于生物的认知还很有限,虽然,现在的人类可以拥有克隆技术,可以透过基因、蛋白质这种微观层面去看事物,但是,这些技术都是基于已有生物体的研究。

而不通过种植,直接就造米,这种复杂的技术,人类办不到,可能在很长时间内都办不到,别看一个细胞很小,但是如果将其放大了看,里面的世界也是异常丰富多彩的。

面对这种复杂的微观构成,人类没有办法去复制,看似很简单,实则比登天还难。

人类是进化而来的,是地球上土生土长的灵长类动物,为什么能达到如今的高度,只是因为在进化的过程中,人类慢慢的产生了高等智慧,产生高等智慧,其实并不是偶然的,是必然的,同时也是慢慢诞生的过程,智慧的产生要先从懂得思考开始。

在地球上,在地球有了原始海洋之后,从有机小分子到有机大分子,到最简单的微生物、原核生物,之后,出现了真核生物,慢慢的,生物进化又向前迈出了一步,出现了多细胞生物,然后呢,生物又进化出了脊椎、颌。

生物从海洋中来到了陆地上,不断的进化,不断的产生分支,种类也越来越丰富,而人类的祖先,原始低级灵长类动物只是其中的一个分支。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