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些年很少看到燕子了?

我记得十几年前还是很常见很常听到的。

小时候,燕子几乎与麻雀一样的常见,尤其是在农村地区,谁家要是来一对燕子筑巢,这家人必定会喜笑颜开,因为燕子从古至今都是一种“吉祥”的象征。但是如今时过境迁,相信许多小伙伴也发现了如今的燕子是越来越少了。那么,作为一种受人待见的鸟类,燕子为什么会越来越少呢?我们开门见山,直接从以下三个角度来说一下这个问题。

筑巢环境的改变

笔者家住北方的一个农村,小时候燕子都是在屋里筑巢的,确切地说是在正房的客厅里(以前农村的建筑,正房就是吃饭和睡觉的地方,一般正房有三间屋,两边是两个卧室,东边为主卧,一般是老人住,我家就是爷爷奶奶住这个屋,西边是次卧,是我的爸妈、我和弟弟的卧室,而中间的那一间屋是客厅,吃饭的地方,门口就在正中间)。一般情况下,燕子会选择客厅中间的灯线或者是房梁附近筑巢,大体的位置位于电灯的上方或者是房梁的一侧,窝开口向着门口,它们飞进飞出是从门口上面的两扇敞开的窗户。这样燕子也不会打扰到人,与人和谐相处。

但是如今就不同了,许多农村地区的建筑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红砖大瓦房相对于人们来说更加的宽敞、明亮,居住环境更加的舒适,但是,与之相反的是燕子失去了筑巢的环境,屋内的顶部被吊顶封盖了起来,而吊顶用的材料比较的光滑,不利于燕子的泥巴粘合,再加上现在屋子的密封性更好,很少会给燕子单独留出一条可以进进出出的通道,这导致了燕子失去了大量的筑巢点。因此,筑巢环境的改变是燕子减少的原因之一。

食物的影响

燕子是一种益鸟,这是因为它们的主要食物就是昆虫,其中农业害虫占比最大,不过,燕子不会像其他食虫鸟类那样会在地面上觅食,它们很依赖于飞行捕猎,也就是说燕子主要的食物来自于空中飞行的昆虫。记得小的时候,燕子一旦成群的低飞,我们就知道风雨要来了,其实这是有科学依据的,因为风雨来临之前,气压变低,再加上空气湿度增加,被一些昆虫感知到,它们就会急忙的低飞寻找可以遮风挡雨的地方,此时燕子低飞就是在捕捉这些低飞的昆虫。

虽然到现在夏天的蚊子、苍蝇等昆虫还是不少,但是燕子在每年的4月份前后就会回到北方准备繁殖,此时苍蝇、蚊子等昆虫还非常的少,所以此时它们的食物主要以其他的飞虫为主(比如飞蛾)。但是,随着农药的使用,田野里的飞虫越来越少,这让许多燕子还没开始繁殖就已经因为食物的匮乏死掉了。因此,食物的减少也是燕子数量减少的原因之一。

人为的影响

小时候我们看到的燕子大都是在屋里筑巢,而且虽然它们的巢在屋里,但是巢下面的地面上干干净净,而如今的燕子窝大都在外面,比如大门内外,而且最关键的是现在的燕子窝下面在繁殖期一准有一大滩的粪便。正是因为这样,许多人会把这些将粪便随意地排泄到外面的燕子窝,人为的给破坏掉。虽然将燕子窝破坏了,地面上干净了,但是燕子窝里面可能有未孵化的卵、也可能有刚孵化的雏燕,窝一旦被破坏,它们只有死路一条,而且燕子窝是它们繁殖的必需品,而且建造一个完整的窝至少需要十几天的时间,这还是在雨水多的情况下(因为燕子筑巢非常的依赖于湿润的土壤),这个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加上它们繁殖育雏的时间,很可能就错过了繁殖的最佳时机,造成了没有后代产生。所以,人为的将燕子窝捣毁,也是导致燕子减少的一个因素。

说到这里,有些小伙伴可能有疑问:为什么以前的燕子“讲卫生”,现在的燕子随地大小便?其实这个原因也很简单,以前在屋内筑巢是金腰燕,它最大的特点就是腰部有一圈黄色的羽毛,而如今喜欢在大门内外筑巢的燕子是家燕,这两种燕子最大的区别有两个:第一,金腰燕喜欢将自己和雏燕的粪便衔出去扔掉,而家燕的雏燕则会在出生5天后直接在窝沿上将屁股向外直接排便;第二,金腰燕的窝更复杂,它的窝与建筑物的顶端相连,开口向外,有的像个锅子,有的像把勺子,各式各样,而家燕的窝通常比较简单,呈漏斗状,上面不与建筑物的顶端相连,开口向上。(下图图一为家燕的窝,图二为金腰燕的窝)

总结

以前我们常见的燕子是金腰燕,在那个时候,人的居住环境不太允许家燕在屋外筑巢(太简陋了),所以那个时候金腰燕是优势种。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建筑物的改变,家燕成为了优势种,金腰燕越来越少。不过家燕随地大小便的习性,让许多人不厌其烦,将其巢穴捣毁,导致了它们数量的减少,再加上农药的使用,昆虫的减少,从整体上看,燕子的数量就不如以前多了。

为什么这些年很少看到燕子了?

我家去年暑假有一对燕子筑巢,没过多久就孵化出几只雏鸟,但是有一天发现,一只雏鸟倒挂在巢外叫,只有爪子刮在草上。赶紧拿梯子上去把它放回巢里,第二天又有一只挂在外面,很奇怪,父母也说好久没见过成鸟了,又放它回去时,发现巢里有一只已经死了,才意识到雏鸟们应该是饿了,为了使自己活下去,才把弱小的推出去。仔细观察一天后,没有父母喂食,猜想应该是在外出现不测了,把它们都抱下来放在盒子里,燕子不吃谷物,就逮些小虫子,真是不好喂,可能是太害怕了吧,慢慢也都夭折了。现在它们的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差,小时候见燕子还会在街上的土路上衔湿泥,现在差不多都硬化了。还常有麻雀占它们巢,它们一般也都会放弃,再重新筑。

为什么这些年很少看到燕子了?

小时候,家里屋檐下有燕子窝是无比荣耀的事情。每天都会看到燕子衔泥筑窝,一粒粒光滑的泥团被燕子的唾液黏合,窝的形状便一天天显现。树发芽,花绽放,泥土散发出的芬芳日渐浓郁,燕子的窝就会在几场春雨后筑成。那时候很拉风的一个说法是:“走啊,到我家看燕子去。 ”

然而现在就连城市广场里放飞的风筝,都很少有燕子形状的了。燕子是春天的使者,是勤劳的象征,可是现在我们都快把它们忘了。我们还记得什么呢?纷乱暧昧的霓虹灯、交错纵横的高架桥、遍地开花的高楼大厦,名车、名表、名牌首饰和服装皮包,谁家屋檐下有燕子住着再也不会是一种荣耀。燕子不值钱了。

燕子啊,是我们把你赶走了吗?钢筋水泥的丛林里,我知道你们不会适应,绿色太少了,喧嚣太多了,空气太差了——这不会是你们认识的那个春天。我也不知道过去的那些美好的春天哪里去了,我们现在对春夏秋冬的概念就是冷或暖——春天居然就这么只跟天气有关了。

燕子啊,你们知道吗,你们不来,我们把春天都弄丢了。我们再也不能向春天敞开心扉,享受不到春风的沐浴。花开了,草绿了,树发芽了,我们却没有停下脚步去欣赏。我们很忙,我们很累。

我母亲还曾教过我女儿那首儿歌:“小燕子,穿花衣,年年春天来这里……”我不相信女儿能理解这首儿歌描述的画面该有多么优美,她能够做到的无非就是一种想象。燕子长什么模样,她只从课外书里见到过。我很想给女儿讲已经消失了的各种美好事物,但是最终我发现完全徒劳——消失的东西实在太多了。当然这个过程中我们也得到了很多,但我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活在过去那种自然环境里。

燕子啊,你们的样子在我的记忆里也逐渐模糊了,这让我无比伤心。我不停在长大,就是为了活得越来越好。物质丰富了之后,我才发现自己差点把你们给忘了。我责备自己:变得越来越物质了。

燕子啊,这么多年春天都没有来,你们过得还好吗?

呃,说了这么多,其实就是城镇化的原因,燕子喜欢在老房子下做窝,农村里面还是有的。

欢迎关注我的头条号“飞鑫君”,天天推送好文章!

为什么这些年很少看到燕子了?

这些年国家的生态环境得到一定的整治和恢复,按理生态环境好了,燕子这种鸟类应该会更多了,可大家的感受好像燕子少了。时空通讯没有充分的依据燕子到底是多了还是少了,不过自己也感觉到春天的时候,见到的燕子也比往年少了。如果真的是少了,我想可能有这么几个原因,导致了燕子的减少。

首先,农田农药使用的增加,导致了鸟类的大面积死亡。从小受到的教育,燕子是个益鸟,专吃害虫,而麻雀是吃粮食的。事实上就是说燕子是吃荤的,麻雀是吃素的。不管吃荤吃素,都是靠田野山林为依托,农药喷洒,杀死了害虫,也减少了燕子的食物,甚至吃了被农药杀死的虫子而中毒丧命。这样导致燕群数量大大减少。

其次,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住房条件改善了,不但小城镇,农村也家家建起了别墅楼房。这样就不=比原来的平房土屋,有一些燕子来垒窝被视为好人家,增加喜气和热闹,现在的楼房却怕燕子做窝弄脏了坏境,燕子呢也好像知道了这些主人的嫌弃,干脆就不来了。原来“燕子家家入,杨花处处飞“,”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的这种温馨景象就再也没有了。

城市就更不用说了,一栋栋高楼根本就没有燕子们的存身之地。燕子要到田野觅食,还要孵出小燕子喂养,即使城里有垒窝之处,要到城外去觅食再十里百里衔回喂养,还不累死了。所以燕子就渐渐与城里人划清了界限,它们只能在野外遥望着远方高楼林立的城市,回味着祖辈们传说与人类曾经的美好时光。

由此时空通讯想到,现代生活是人们的舒适和享受越来越好,但失去的也很多,尤其是与自然界的那种交流越来越少,人们只有通过旅游来接触大自然,但旅游景点也越来越人为化,难道我们真的在建造一个虚拟世界?

但愿燕子种群依旧,只是与人类交流少了,人们感觉上少了。

为什么这些年很少看到燕子了?

去年我家灯管上就筑了一个新窝,两只燕子忙了很久,终于做好了,没过多久就下了四只蛋蛋,刚孵化出来的时候四个小脑袋从窝边上伸出来,嘴巴张着喊要吃的,可怜啊!它父母忙不过来,每天进进出出忙个不停,小燕子还是吃不够,它爹妈最后选择放弃弱小的,留下了最健壮的一只,把其他的都扑棱出窝了,我看它们可怜,到网上找小燕子喜欢吃的食物,又跑到我的多肉大棚里和丫头捉面包虫喂它们(面包虫跑的好快,丫头根本就捉不住哦,急得满头大汗,呵呵!),它们太饿了,我也没有经验,最后还是没救活,关键是把它们送回窝里,它们父母还是不要它们,也不知道过了多久,唯一的小燕子长大了,记得第一次学它爸妈飞,刚好我在家打包发快递,看见它刚跳出窝就像飞机坠落了,当时我那个急啊!我家地上可是贴的瓷砖哦,窝离地面将近3米了,赶紧叫我妈拿了几件旧衣服垫地上,它爸妈也急得不停的飞进飞出,我搭梯子把小燕子送回窝里,它不敢冒动,好像学聪明了,看它爸妈飞了一天,第二天早上就看到它歪歪扭扭的起飞了,我看着都捏了一把汗,所幸再没有坠机过,就这样学习了几天,它们一家准备离开了,让我感到欣慰的是,在它们走之前,它们一家还有它们的亲戚们成群结队的在我家堂屋顶飞进飞出再绕圈,整整绕了三天,一边飞一边欢快的叫着,我知道它们是在感谢我,我也感谢它们,让我和丫头感受了另一种绝望,坚持,勇气,感恩……希望今年它们还会回家玩玩。说个题外话,有谁相信我是一大叔!哈哈!

为什么这些年很少看到燕子了?

总有一些小畜牲喜欢去捅燕子窝。去年我家的燕子筑巢下蛋孵出了小燕子。我和奶奶天天看着它们衔泥筑巢,一直到小燕子在窝里叽叽喳喳叫。真的很开心。

但是某一天早晨,我奶奶去世第二天。我早上起来看见燕子窝连根不见了,我问我爸妈,燕子窝呢?我妈说被人捅了,小燕子都被踩成肉泥了。这是第二次被捅了!!

那一刻我真的很崩溃。因为那是我奶奶还没去世的时候我天天和我奶奶坐在门口晒太阳看燕子的。

本来奶奶去世我就很伤心了,就连和奶奶的美好回忆里的东西都被畜牲这样毫无人性的毁灭,我真的哭的不行。那时候我怀孕6个月左右。真的希望我奶奶能去找那个小畜牲给一起带走得了。

燕子这样对人类有益的小小生灵被这样残忍的弄死,那个畜牲会有报应吗?不知道今年还有没有燕子归来筑巢,即使有,也不是去年那窝了。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