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绝迹的动物是如何再次出现的?
动物灭绝是一件不可避免的事,因为无论在哪个时期,都有动物因为不能适应环境的变化而灭绝,比如恐龙、恐怖鸟、剑齿虎、泰坦巨蟒都曾经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存在,而如今它们已经只剩下化石。但是,在当代,是动物灭绝速度最快的一个时期,因为除了有自然的优胜劣汰外,还有人为的捕杀。
不过,随着人们对野生动物保护意识的加强,许多原本在一些地区绝迹的野生动物也再次出现,这让我们看到了拯救野生动物的希望。那么,有哪些已经绝迹又重新出现的动物呢?它们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这些问题。
动物是如何绝迹的?在我国的野生动物生存是非常困难的,这句话并不过分,因为从东北虎剩下不足30头,华南虎已经野外灭绝就能看出来。这些动物的濒危和灭绝,与人为对它们栖息地的破坏和出于各种目的的捕杀有着极大的关系。
因此,野生动物们为了生存也不得不越来越远离人类的活动区域,它们可谓是夹缝中求生存,这就导致了一种错觉,那就是许多野生动物“绝迹”了。
当然,也有的动物是真的绝迹了,比如上面说的华南虎在野生环境下确实已经消失了。华南虎是于1994年被宣布野外灭绝的,早在20世纪以前,华南虎的足迹并不仅限于华南地区,而是遍布我国华东、华南、西南以及华中地区的山林之中,保守估计在20世纪的四十年代,我国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头左右,因为在50年代,我国每年虎皮的交易量就达上千张。
但是,在数次“打虎热”和利益的驱使下(老虎浑身是宝),华南虎在整个的20世纪50年代之后,数量极速下滑,虽然到了70年代华南虎已经被立法保护,但是极低的数量以及被大量破坏的栖息地已经让它们处于功能性灭绝。再加上偷猎行为的屡禁不止,最终华南虎还是没有逃过野外绝迹的命运。
▲曾经华南虎的分布图
除了华南虎外,中国犀牛的灭绝与华南虎如出一辙,它们灭绝的时间比华南虎更早一些。早在20世纪的70年代以前,分布在我国的野生犀牛一共有三种:印度犀、爪哇犀和苏门答腊犀。但是由于在我国犀牛角入药的记载已久,所以犀牛也跟老虎一样成为了“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动物”,在人为的捕杀下,这三种犀牛分别于1920年(印度犀)、1922年(爪哇犀)、1970年(苏门答腊犀)灭绝。
由此可见,现代的许多动物绝迹与人类的活动有着直接的关系,而且这些绝迹的物种,想要恢复野生种群是非常困难的,就拿华南虎来说,现在人工饲养下的华南虎已经超过了几百头,但是没有一头成功野化的。
当然,绝迹的动物并不一定都是灭绝的物种,有些物种的分布很广,但是由于部分地区的猎杀严重以及生态破坏严重而在该地区绝迹的,比如上面说到的犀牛虽然在我国绝迹了,但是在非洲和亚洲的一些地区依然有野生的分布,再比如曾经广泛分布于从地中海西岸到印度北部的广大地区的亚洲狮,如今仅在印度吉尔国家森林公园中有分布了等等。
因此,绝迹的动物可能是完全灭绝的,也可能是区域性灭绝的。但是在当下,无论是完全灭绝还是区域性灭绝的动物,都与人类的活动有着很大的关系。
▲亚洲狮
绝迹的动物为什么会再次出现?一般情况下,野外灭绝的动物想要重新出现在野外需要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其中包括动物的野化、原生环境的构建等等。因此,绝迹的动物再次出现一般都是区域性灭绝的动物。
我们举个简单的例子,朱鹮是一种极其稀有的鸟类,它们早在20世纪60年代以前曾经广泛的分布于亚洲各国以及俄罗斯地区,但是在60年代,朱鹮从日本、韩国、我国的台湾地区陆续的消失掉了,就连俄罗斯的朱鹮也处于灭绝的边缘,而在朱鹮主要分布地的我国,在1964年,人们也一度认为它们已经从我国消失掉了。
但是,我国科学院的科学家们并没有放弃对野生朱鹮的寻觅,终于在1981年,我国的科学家在陕西省八里关乡大店村姚家沟的山林中发现了两个朱鹮巢穴。
在科学家的不懈努力下,这仅剩的“火种”被保留了下来,而且从最初的两窝朱鹮(共7只)变成了超过了2000只。在朱鹮数量增加的背后,是国家对野生保护动物的决心,多个朱鹮野生保护区的建立和科学家细心呵护是它们重新构建野生种群的根本。
目前,朱鹮在我国的许多地方,比如浙江、河南等地,从绝迹到重新的焕发了生机。
除了人工的繁育外,各个国家对于保护野生动物的意识也加强了,比如我国的退耕还林项目,这不仅仅是为了绿化和空气,更多的是给野生动物重新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在这个举措下,一些地方绝迹的动物也重新返回了原生环境。比如今年我国陕西沁源县的林草局工作人员在整理红外摄像头的影像资料时,就惊喜的发现了华北豹的踪迹,这是在当地首次发现华北豹。在此之前,华北豹由于人为的猎杀和对栖息地的破坏,分布已经相对的固定,换句话说,它们除了在一些生态完整的地区,其他地区都无法生存了。
而且由于华北豹是食物链最顶端的动物(华南虎已经野外灭绝,其他老虎亚种的分布与其没有重合),因此它的出现在某一地区也就意味着该地的生态已经完整,从侧面的也反应出了人们对生态构建的成果。
总结当下一些物种的绝迹大都跟人类的活动有关,由于人口的增加,人对野生环境的破坏加剧,造成了能够适合野生动物生存的环境越来越少。但是,近些年随着人们对环境和动物保护意识的提高,许多已经在某些地方绝迹的动物又再次的出现,这让我们看到了拯救野生动物的希望。
总的来说,绝迹的动物再次出现是一件好事,这些动物大都是国家和科学家们通过不懈的努力拯救回来的,其中生态的构建和人工繁育后的野化是主要的原因。
一些绝迹的动物是如何再次出现的?
如果是自然恢复,那就是从其他区域又扩散回来的。
我们举个例子,如果我国的内蒙古某地区因为人类捕杀而导致狼的消失,或由于人类捕杀狼的猎物野羊导致了狼的消失,那么这个地区就不再有狼,但在与它毗邻的外蒙古地区,那里的环境可能还适宜狼的生存,也一直有狼群在那里活动。
那么我们通过颁布法律、或者改善当地自然环境,内蒙古地区的野羊又回来了,这里又变得适宜狼群生活,外蒙的狼群就会逐渐的扩散到内蒙地区。当然这个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一开始可能是外蒙的狼群偶然间的游荡于此,而后会逐渐的形成定居性的内蒙狼群。这就是一个自然的生态修复的过程。
但是这个过程的出现,需要满足一些条件,比如在内蒙和外蒙之间的区域,并没有人为或自然的阻隔(比如人工的围栏啊,河流之类的),这样种群才能不受阻碍的扩散。
实际上这样的因为生态恢复而发生的生物恢复屡见不鲜,尤其是在我们这样曾经大肆破坏、现在又大力保护自然环境的发展中国家。在华北地区,花豹一度分布广泛,曾经在北京周边山区也有分布,但现在已经没有了。而如果北京和河北的山林环境得到保护,那么现在生活在山西的花豹就有可能再次沿着太行山扩散,北京地区也可能会再次出现花豹。@猫盟发起的让豹回家活动,就旨在早日实现这个目标。
一些绝迹的动物是如何再次出现的?
在1000多年前,新西兰当地遍布一种鸟,被称为巨水鸡。巨水鸡毛色光亮,肉质鲜嫩,而且行动笨拙,非常方便捕捉,于是成为了当时刚移民而来的毛利人的食物来源之一。
在毛利人的狩猎之下,巨水鸡的数量直线下降,最后这批鸟被逼到了人迹罕至的草原栖息地,但命运似乎仍没有放过它们,因为毛利人在移民的时候,也带来了真兽类生物:猪、狗和老鼠。后来,欧洲移民者又带来了狐狸、负鼠、兔子、猫等动物。这些动物或是捕食它们,或是抢夺它们的栖息地,破坏它们的食物供应,导致巨水鸡逐步消失。
在19世纪末期,当时的人们普遍认为巨水鸡已经灭绝了。
然而致力于巨水鸡研究的杰弗罗伊·奥尔贝尔博士始终没有放弃寻找巨水鸡,最终在1948年听到了一阵熟悉的清脆鸟叫声,奥贝尔博士非常开心,寻声赶去,在一处隐蔽的草丛中发现了正在孵蛋的巨水鸡。
绝迹的动物再次出现绝迹的动物之所以能够再次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其实和它们的体型以及生活的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以巨水鸡为例,巨水鸡之所以能够在被人们宣布灭绝后再次出现,主要原因是巨水鸡的体型较小,这意味着它们对能量的需求比较小,对栖息地的需求也不如其他动物那么大。
以华南虎为例,我国华南虎被国外学者宣布野外灭绝,虽然我们国家很多学者不承认,但是我们都必须要承认的是,野外华南虎种群想要繁衍下去,至少需要18个个体,而每个个体的生存至少需要70平方公里的森林,在森林中还必须需要有200多只鹿和300只以上的羚羊。
如果华南虎在野外没有灭绝,那科学家们应该能在老虎出没的区域内寻找到大量的老虎痕迹,比如:粪便,毛发,吃剩的食物等,但如今我们一无所获。
巨水鸡体型非常小,这意味着即使有20只个体在野外生存,我们也难以发现它们的踪迹,因为它们对环境的破坏较小,粪便也非常小,即使人们能够发现它们的粪便或者活动痕迹,但在同一区域也生活着其他鸟类,会把巨水鸡的粪便以及活动轨迹当做是其他鸟类,所以人们能够在野外发现巨水鸡的可能性较小。
重新被发现动物的保护虽然已经被宣布灭绝的动物,有可能因为各种原因而被重新发现,但重新发现后如何保护它们也是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
巨水鸡在刚被发现时,种群数量非常少,这意味着它们的基因多样性不够丰富,在选择育种时有可能会出现近亲交配。
目前处于近亲交配比较严重的是我国的华南虎,我国华南虎目前仅有的个体全部是从上个世纪发现的6只野生个体繁衍而来,为了让它们尽可能地繁衍后代,科学家们为它们编订了编号。
动物育种有比较科学的方法,并按照亲缘关系远近来为它们选择育种对象,为此科学家们把动物育种分为了7档。
其中第一档是两者无血缘关系,而且基因多样性比较丰富,这样是动物的最佳选择。
第二档是两者无血缘关系,但基因多样性稍微弱一些,这样配种也比较安全。
第三档是两者有血缘关系,但血缘关系较弱,可以育种。
第四档是两者有血缘关系,且基因多样性比较差,应该避免育种。
第五档是两者有血缘关系,很可能会繁衍出致病个体,应该杜绝两者配种。
目前我国所有的华南虎育种都在第四档中,这意味着它们应该避免育种,但由于没有野外个体的基因补充,所以我们只能稳定在第四档,尽可能不让第五档的个体交配。
除了基因多样性之外,还要保护它们的栖息地安全,像巨水鸡再被重新发现后,新西兰为了保护它们,为它们划分了一个栖息地,严禁狩猎并且在栖息地内严禁猎食巨水鸡的动物出现。
正是因为人们的努力,目前巨水鸡种群数量已经稳定上升,在2008年时达到了300只个体,但后来由于捕食动物的出现,使得它们个体跌落到230只。
目前,关于巨水鸡的保护工作仍在继续,人们的下一段目标是让这个濒临灭绝的动物,达到无危标准。
总结一些已经被宣布灭绝的动物重新出现,意味着人们环保力度的不断加强。在过去,人们遇到野生动物时会想要猎杀,但随着各国的环保工作推广,使得人们意识到保护动物的重要性,所以人们愿意为动物让出空间,也愿意与动物们和谐相处。
再加上各国对环境的保护,恢复一些被破坏的栖息地,使得一些极其稀少的个体能够再度出现。
一些绝迹的动物是如何再次出现的?
中国绝迹20多年的动物再次出现长期以来,我国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可以说为世界做出了“榜样”,我国在绿化地球方面做出的贡献,就连美国宇航局(NASA)都赞美是其他很多国家都无法比较的。
同时,在说绝迹20多年的动物重现时,我们来看看下我国生态环境的绿化成果。
根据国家林草局发布数据指出:中国森林覆盖率达22.96%,森林面积2.2亿公顷,在全球范围之中都是占比非常大的,其中在2019年的时候,我国就完成了退耕还林还草80.3万公顷,防沙治沙226万公顷,湿地保护率达52.19%。
所以,从这些数据直接给我们说明了,生态环境变得是越来越好了,同时建立了自然体系下的野生动植物保护区。而 这次我们说的绝迹20多年的生物重现并不是才发现的,早在2017年的时候就被公布出来了。该动物是在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发现的,名叫——灰腹角雉。这也是我国20多年来首次发现该物种,这就是绝迹动物之中的一种。
灰腹角雉是一种什么样的动物?
根据科学报告指出,角雉其实总计有五类物种,而我国20多年来首次发现的灰腹角雉是最濒危的物种,所以这样的物种在我国肯定是保护级别的动物,而灰腹角雉的2个亚种野外数量都非常稀少,整体生存现状并不乐观。
资料指出,这种动物整体的亚种数量不足5000只,并且,在中国更加稀少,更加别说在野外可以发现它了。灰腹角雉,一般栖息于海拔2000-3000米的山地常绿阔叶林中,在冬季,它们有时也下到2000或1500米左右的低山地带越冬。
而对于为何该绝迹动物,其实与人类的关系是最大的,就是我们首段说明的一些问题。栖息地的林木砍伐以及拣蛋毁巢、猎杀等,是导致灰腹角雉灭绝或消失的主要原因之一,本身来说小亚群的物种处于弱势。
大量的狩猎和栖息地持续的破坏,将不可避免地加剧了这种减退的情况。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说,这种生物不保护起来肯定会灭绝,所以被定为保护级别的动物是完全合理的。
当然对于我们生态环境来说,人类一种生物被定义为保护都不为过,我们应该远离野生动物栖息地,这样才能让地球的生物多样性更加稳定,也就不会出现大家说的“生物大灭绝”出现了。
动物绝迹最可能是因为这几种情况:
第一,该物种群体本身的数量极少,难以在大自然的生存竞争中存活下来,于是逐渐减少到彻底灭绝;第二,动物的现有栖息地破坏,它们不得不远离这里寻找新的目的地继续生活下去,最终导致我们几年、甚至几十年都不再寻觅到这些物种的踪迹。当时间过去的越来越久,科学家们也往往都会将其判定为灭绝动物;第三、部分人类的恶意猎捕行为,会直接导致稀有种群的数量急剧下降,无法彻底根除猎捕珍稀动物成为了它们灭绝的另一大诱因。
当然,我举例的这三种情况是影响生物界中相对更普遍存在的情况,而之所以一些被认定为灭绝物种的动物会再次出现,便于刚刚讲到的几种情况有关。人类无法到达地球上的每一个角落,即便是科学技术已经取得快速发展的当代。所以,难免可能会出现漏掉的情况,尤其是那些可以在极端环境中生存的特殊动物。也就是从理论上来说,灭绝了的动物一定不可能再次出现,但暂时没有被发现的动物不一定就真的灭绝了。
当然,最近几十年来,人类对生态系统越来越注重了,并且严格规定对生物的捕杀等等,很多绝迹的动物再次出现确实引发了不少人的热议,这直接说明了我们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共处,只有这样我们地球才会出现平衡的发展,同时生物多样性也会越来越普遍。正如前面我们简单举例的这种生物,也足以说明我国在生态系统保护上的成效。
地球已出现五次生物大灭绝,第六次会来吗?
从灰腹角雉的出现我们也可以看到,稀缺动物的出现并不容易,加上如今虽然具有保护生物的一些条规,但是俗话说“山高水远”,并不是所有地区都可以完全被管理到,或者说24小时看到每个人,所以,出现砍伐,捕猎的情况也时常都有发生。
在全球范围之中更加的普遍,例如热带雨林的砍伐,这对生物的生存无非是“致命”的影响,所以说要每个人都做到不太可能,我们只能期待所有人都有保护动物的意识。
在2020年联合国也指出,自工业时代以来,地球上75%土地和66%海洋生态系统遭改变,不少科学家多年警告,我们地球可能正面临自恐龙灭绝以来最大规模的物种灭绝事件,也就是第六次灭绝事件。同时指出了全球近800万种物种中,有100万种正面临灭绝,其中许多将在几十年内灭绝。这直接给我们说明了地球已经处于“生物多样化”崩溃的边缘,所以说保护地球动物是我们义不容辞的出现,我们不能让动物灭绝而让地球生态系统崩溃。
综合情况来说,人类如今主要做到极点就可以了,那就是栖息地实施保护,留给生物更多的空间,减少自然资源开发,合理实施科学的防御措施、减弱气候变化和污染的影响等等。
一些绝迹的动物是如何再次出现的?
本人认为,已绝迹的动物就不可能再生。即便是由其它动物衍生,那也绝不是原来绝迹的动物。已绝迹的动物再次出现,只能有一个释,那就是此种动物并没有真正的绝迹。一定是在哪个不为人知的角落里还有这种动物的存在。在人们都以为它们灭绝的时候,它们正在修养生息,蓄存力量。当它们再次圈土重来,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时,人们就会惊呼,这已经灭绝的动物再次重生,也就有了题主的问题。
一些绝迹的动物是如何再次出现的?
自地球诞生到现在,已经过去了几十亿年的时间,在这期间地球还诞生了无数的生命,但也有无数的生命在地球上消失了。
随着社会发展,人类活动频繁,导致了自然环境的不断恶化,如今已经有很多动物都失去了栖息地,甚至还有些动物被权威证据以及专家表示已经全部灭绝,目前光人类知道的就有很多种,但令大家万万没有想到的是,这些动物们中有些居然奇迹般的“复活”了,在地球上又被人们重新发现。
曾经被宣布灭绝的动物1.澳大利亚宽脚鼩鼱
这是分布在澳大利亚的有袋鼠,是非常稀有的啮齿动物,在19世纪末被宣布灭绝,但到了1967年,一名科学家在捕捉袋熊的过程中意外地捕捉到一对澳大利亚宽脚鼩鼱——一只雌性有袋鼩鼱很快产下一窝小脚鼩鼱。
2.暹罗鳄
曾经在泰国被称为暹罗鳄,主要是分布在东南亚的一种鳄鱼,在所有鳄鱼中体型算得上是中等的,有强烈的领土意识,在野外比较少见,在1992年被国际社会视为灭绝动物,但后来调查研究发现仍有一些还生活在野外。
3. 侏儒狐猴(矮人狐猴)
这是分布在马达加斯加的狐猴物种,据说是在19世纪70年代被认为已经灭绝了,但是到了20世纪60年代,矮狐猴却重新出现在了马达加斯加。
4.台湾云豹
是一种猫科动物,比较胆小,由于皮肉深受人们的喜爱,因此可以说是在人类的捕杀下才逐渐走向灭绝,在2013年有专家宣布它已经灭绝,但在2019年有人在山林间捕猎山羊时发现了一只云豹,引起了当地政府的重视。
其实判断某种动物是否灭绝,我们也主要就是通过相对也比较长的一段观测时间来得出结论,而我们科学家们判定某种动物是否灭绝的时候,也主要就是按照这个条件来进行判断的,如果该物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被专业人员寻找到出没的痕迹就可以被判定为灭绝。
为什么宣布灭绝的动物会再次出现?这首先就是因为不少被以为灭绝的动物数量稀少,再加上我们侦测仪器有限所导致的误解,就拿云豹这种动物来说,首先它行动敏捷,而且本身数量本就十分的稀少,再加上还有昼伏夜出的生活习惯,这对我们人类的技术来说是有一定的难度的。
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因为我们地球本身的环境也比较复杂,我们对地球也还有一定的不了解,而且我们也不大可能会深入到地球的每一个角落,再加上所有物种生活的环境又不同,因此难免会存在我们无法探测的地方。
最后是因为我们人类技术的发展,探测设备也在不断地更新升级,而且现在人类对于野生动物的保护意识以及国民素质也都在不断地加强,这也导致了不少的野生动物能够有更大的生存可能。
事实上,在与我们相近的这300年左右,就已经有高达300多种野生动物从地球上消失,而且它们都没有像云豹那样幸运地再次被人类所发现。
据统计显示,目前全世界物种总数介于500万—1500万种之间,在过去的45年时间内,地球的野生动物数量就已经减少了近一半,平均每4个小时就有一种动物,在地球上消失……
如今越来越多的野生动物从地球上消失,这也是在变相的告诉我们地球的生态环境已经越来越恶劣了。现在虽然是一些动物由于环境问题而灭绝,但未来就有可能是人类,这也意味着目前动物们灭绝的命运也有可能发生在人类身上。
野生动物与人类共同生存在一个地球家园,都是大自然的共同体,而且野生动物是自然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也是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举措,更是保护人类自己的现在和未来。
人类与野生动物一样都是大自然这个生态系统中的一份子、一个子系统,所以人类就应该与自然界的万物和谐相处,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自觉保护野生动物,维护生态平衡。
为了我们人类能有个更好的未来,我们应该善待大自然,保护大自然,善待野生动物,保护野生动物,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一个和谐局面。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