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蚊子吸食不到血液会不会灭绝?

炎热的夏天已至,许多人甚至还没有来得及感受春风的轻抚,就从棉衣直接过渡到了短袖,不禁让人感叹,究竟是春走丢了,还是全球变暖又加剧了。

好了,我们言归正传。每年的夏天,与炎热几乎同时到达的就是“四害”之一的蚊子。蚊子作为人类最痛恨的动物之一,可谓是无孔不入,尤其是在困意正浓的夏夜,这货总是悄无声息的给我来上一口,让人夜不能寐。印象中,蚊子都是吸血的,如果蚊子不吸血,它们会不会灭绝呢?答案是肯定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简单的来探讨一下。

所有的蚊子都吸血吗?

许多小伙伴认为,只要是蚊子就会吸血。其实,这个认知是有偏见的,因为严格意义上说,蚊子吸血只是阶段性的,而且有着很强的局限性。为什么这么说呢?

首先,蚊子的生长发育属于完全变态发育,它的一生共分为四个阶段:卵、幼虫(孑孓)、蛹、成虫。在这四个发育过程中,只有成虫的蚊子才会吸血,卵是靠卵子内的营养物质生存的,而幼虫则是以水中的藻类和微生物为食,蛹则是由于该阶段持续时间较短(1-2天),所以蛹阶段时是不需要进食的。

因此,只有成虫后,蚊子才会吸血。

(上图为蚊子发育的第二个阶段:孑孓)

刚刚成虫的蚊子也是不会吸血的,它们都是靠植物的汁液为食的。原因很简单,初生的蚊子几乎没有飞行能力,它们还没有完全的羽化。通常在蚊子初生后的一天内,靠着植物的营养,它们就能完成羽化。此时的蚊子,成为了一只真正的蚊子。

随着不断的羽化,蚊子的身体也逐渐的发育成熟,此时雌蚊和雄蚊开始交配繁殖后代。当完成交配后,雄蚊还是在植物附近活动,因为它们终生以植物的汁液为食。但是,此时的雌蚊“凶相毕露”开始寻找血源。

因此,只有羽化后且交配完成的雌蚊才会吸血,而你被叮的每一包,都是雌蚊子进食的印记。

为什么交配完的雌蚊要吸血?它们是如何寻找吸血对象的?

一般情况下,自然界中的动物交配完,雌性除了食量会增加外,并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但是,雌蚊不同,虽然它完成了交配,但是它的卵巢都没有发育完全,雄蚊的生殖细胞被雌蚊保存了起来。而想要发育卵巢,雌蚊就必须摄入足够的营养,而此时单靠植物的汁液显然已经不行了,所以它需要更有营养的物质-血液。

雌蚊的目标是温血动物,也就是恒温动物,因为这样的动物温度较高且恒定,极容易被它们锁定。有的人说,蚊子的嗅觉灵敏能够发现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位置,这也就解释了蚊子是如何在漆黑的夜里准确的找到我们的。其实,这是一个谣言。因为,蚊子没有嗅觉,它寻找和锁定猎物,靠的是对温度的感知能力。相对来说,血管的位置往往温度较高,这也是它们能够准确的吸到血的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一只雌蚊一生仅需要交配一次,所以雄蚊在完成交配后也就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7天左右,它就会死亡,而雌蚊由于需要繁育后代,而且有着充足的营养(血液),所以它的寿命长达1-2个月。

蚊子吸不到血会不会灭绝?

从蚊子吸血的原因和目的上看,蚊子吸血是为了发育卵巢,从而繁殖后代。如果不吸血的话,卵巢就很难得到发育,更不会产生后代了。因此,所有的雌蚊如果吸不到血,就不会有下一代了。

那么,蚊子也只能活这一代了,自然是会灭绝的。可能有的小伙伴会说:它找另一种血液的替代品不就行了吗?按照道理上来说是可行的,但是实际上想找到血液的替代品,显然是很难的,如果能找到,人需要血直接输入该物质不就行了吗?而且蚊子的进食只能靠一根吸管,除了流质食物,它别无选择。

总结

蚊子经过了漫长的进化才形成了现在的习性和食性,而目前来看,血液是雌蚊卵巢发育所必须的。因此,一旦雌性蚊子集体不吸血,那么,明年你就不会再见到蚊子了。

如果蚊子吸食不到血液会不会灭绝?

会的,没有血液,雌蚊子卵巢无法发育,不能繁衍后代,因此,如果蚊子吸食不到血就会灭绝。

伟大有不同纬度 蚊子吸血也可以称得上“伟大”

世间万物,充满了各种温馨和感动,也充斥着残酷和无助。你觉得蚊子吸血厌恶至极,殊不知,站在蚊子的角度,蚊子也是出于无奈啊!没有血液,雌蚊子无法孕育后代,不能生育,将会面临灭绝。雌蚊子冒着生死危险吸食血液,何尝不也是伟大母爱的体现!

只有雌蚊子吸血,雄蚊子不吸血

动物学家研究发现,吸食血液的只有雌蚊子,雄蚊子是不吸食血液的。雄蚊子在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之后就会自断后路,通常只能存活几天。而雌蚊子吸食血液也是出于无奈,没有血液,雌蚊子的卵巢不能发育,无法完成传宗接代的任务。通常雌蚊子一天可以吸食3到4次血液,吸食量可以超过自身体重,而且雌蚊子不光吸食人类的血液,像哺乳类、鸟类、爬虫类、两栖类,甚至鱼类都是它们吸食的对象。

蚊子也是生态链重要一环,不可或缺!

蚊子小小的,还让人厌恶,其实蚊子也有存在的价值。没有蚊子,青蛙、壁虎、蜥蜴等物种都将失去食物来源,从而引发生物链的崩塌!世间万物,一物降一物,不要瞧不起任何物种,存在即合理,说的没错!

#奇妙的动物#

如果蚊子吸食不到血液会不会灭绝?

不会怎样,蚊子也吸植物的液体,血是优先选择。 1. 只有雌蚊才吸血,吸血是为了繁殖后代。蚊子都是冬季气温低才冻死的,和吸食血液无关。吸食血液后,雌蚊会找水坑或池塘产卵。 2. 蚊子包括口腔、咽、食管、胃、肠及肛门。胃是消化道的主要部分,食物的消化与吸收均在胃内进行。在前胸内有1 对唾腺,每一唾腺分3 叶,每叶有一小唾腺管,最后汇合成总唾腺管,通入舌内。唾腺管能分泌和贮存唾液。唾液中含有多种酶,例如能阻止被叮刺的人或动物的血液凝聚的抗血凝素(Anticoagulin ),破坏吸入的红细胞的溶血素(Haemolysin )和使破坏的红细胞凝集的凝集素(Agglutinin )。 3. 蚊子的一生经过卵,幼虫(孑孓),蛹、成虫四个时期。蚊喜欢把卵产在清水中,如小河水,雨水洼、水塘、池沼、稻田及山涧流水等处;在温暖的季节 里,卵大约三天就可孵化为孑孓并开始吃水里生长的极小的微生物及原生动物等。它们靠着身体尾端的两个气孔靠近水面吸取空气。孑孓经过蜕皮,最后停止吃东 西、活动减少而变为蛹。大约两三天后,蛹又来到水面蜕去皮而羽化为成虫飞出来。雌雄交配大多在清晨或傍晚,先是雄蚊围绕矮树顶,屋檐、窗口或空旷处成群结 队地飞,雌蚊看准机会加入队伍,在飞行中很快进行交配。雄蚊只吸草汁,花蜜过活,不吸血。雌蚊在交配后必须吸血(人或动物的血)卵才能发育成熟,所以只有 雌蚊才能传播疾病。雌蚊饱吸一次血能产一次卵,一生可产卵六至八次,每次200~300粒,所以早期消灭一只蚊子,等于消灭了几百只,上千只。知道蚊子的 生活史与繁殖场所是很重要的,我们可以应用这些知识大力灭蚊。如果没有积水,蚊子就无法生存,治理或改造孳生地是防蚊的治本措施。蚊子的幼虫最易扑灭,因 为孑孓必须生活在水中,如能填平低地,疏导积水,经常清理存水的器皿,孑孓无处生存,灭蚊就一定会收到好效果。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