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生活质量的高龄老人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我認为老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为自己的人生最后阶段作一个交待。人活一世,前半生对社会对家庭劳苦功高,奉献了自己的大好青春,老了老了,是不是该慰劳自己一下了?这最后的人生阶段,应该给自己策划了,不算自私吧?得乐且乐,剩疾病还没有寻上身来的时候,走得动,吃得下,应该善待自己,不要等最后的日子到了,留下遗憾。

没有生活质量的高龄老人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老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没意义。我退了已经四年,一直在想老手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我感觉就是越活越差,越活越小气。一个月几千块钱,也不怎么花,就买点降压药,吃饭就是些糊弄饭,好吃的牙不好咬不动,所谓好饭就是红烧肉。昨天和朋友一起饮酒回来的路上我突然发现我身上穿的都是垃圾,汗衫,裤子,裤头都是在垃圾堆里捡来洗了洗穿上了的。自己心里也知道不应该,但就觉得好好的东西扔了可惜,拣起来就穿上了。腰带,袜子,鞋子都是捡的,穿上了也没人说我,饮酒时我还就把这事讲给大家,把我好好嘲笑了一番,都是老朋友,说话也不介意,也不上心,说完了也就没事了。有人建议我学养生,我和另外几个人可是有话了,养生不如朋友聚餐聊天好。都是骗局。还有就是越活越无用。锻炼也是热门话题,有人说身体最重要,多锻炼多活几年。再锻炼也挡不住衰老,也挡不住生病。钱是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这也是大众公认的。说话时都是这么说的,可是没见过谁把自己的钱扔大街上。总之就是啥也不管用,还是自己劝自己是真。自己心里愉快不愉自己知道,别人说什么都不管用。

没有生活质量的高龄老人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我家老头、老太太就是家里的宝,家有两宝!

他们是年轻人的定心丸。只要他们安康,年轻人的心灵就有所依靠,五十岁了,还可以是孩子!

他们身体虽然不再健朗,创造价值的能量已近沽竭,但他们依然力所能及的发光发热!种种瓜菜,顺带早餐等等。

他们不再逗我们笑,他们有时像孩子一样任性,年轻人终于农奴翻身把歌唱。开始逗老头、老太太笑,也可以装模作样的去管着老头、老太太任性的行为。

对于我来说,老年人活着的意义就是好好活着,这比什么都重要!

没有生活质量的高龄老人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我来答这个奇葩的问题,因为我是一个63岁的老年人。

说句真心话,活了这一大把年纪了,还真未太多太认真的考虑过这个问题。自年过花甲以来,每天忙着4次接送学生,陪孙子写作业,默写背诵改错签字,有时到深夜。觉得活得挺充实,也干得挺有心劲。可你问我活着的意义是什么?没想明白。

但记得我姐姐说的一句话一直记在心里:有用!意思我无论活多大岁数,能对子孙有用,能帮他们干点事,就有意义。她还补充说:如果躺着不能动,再要他们伺候,那还不如死了!记得当时哥哥在一旁还不以为然:你看你咋说的!

这就是我们这一代老人的心声!活着能有用,也即有所奉献!

当然,也有活得更潇洒的老人,我不要子女养老,也不给你们做免费保姆。我给你成了家,尽了责任,该享受一下晚年生活了。尽管我还学不了他们,但挺佩服。他们也无可指责!

题主是出于什么心理提这个问题,我不妄猜,也无权指责。但想提醒一声:早早教育自已的子女,成年后最好别提类似问题,以免别人误解,也免得自已的爸妈为此想不开。

没有生活质量的高龄老人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老”这个字,好像不怎么讨人喜欢。

我们说到年轻人,总说“生机勃勃”、“精力充沛”、“活跃”等一系列很积极的词汇,但说到老人,就变成了“老气横秋”、“老态龙钟”,甚至是“老糊涂”。

即便老人自己,也常常自嘲:

“哎,人老了,做啥都不行了!”

真的是这样吗?

心理学家为此做了大量研究,发现以上提到的这些,大部分都是对老人的偏见!

只要消除这些偏见,老人的健康水平、生活质量会得到相当程度的改善。

偏见一:30岁以后就走下坡路了?

确实,多数人体能的巅峰时期是25-30岁之间。在这之后,肌肉力量、灵活性、循环系统、反应速度等功能会渐渐衰退,所以,40岁之后,还想当短跑世界冠军是不太可能了。

不过,并不是人人都要当短跑运动员啊!所以也不能说30岁之后就一定会走下坡路了,因为不同职业者的最佳表现时期是不一样的。比如:

  • 职业保龄球选手的巅峰期是35-36岁;
  • 艺术家和音乐家的创作巅峰时期是50岁之后;
  • 政治家、哲学家、工商业领袖,一般都在60岁之后,才更得心应手!
偏见二、老人都体弱多病?

papi酱曾经拍过一个小视频,视频中,她带着自己的妈妈和一群阿姨们去爬山。

想象中是这样:

事实上是这样:

我们现实生活中,退休后老人锻炼身体的热情、频率,好像确实是大大超过30岁左右的成年人。

比如我爸,就是个自行车骑行爱好者,65岁,每天都会和骑友们一起骑行十几公里,这样的体能,也许很多年轻人都未必能做到。

当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衰老、身体功能下降是毋庸置疑的,但是,有许多生理变化,却并不是因为老化,而是以为不使用。也就是我们中国人常说的“用进废退”。

有很多一直坚持锻炼身体的老年人,就很少体会到那些通常被认为的、老人都会遇到的困难。

有统计数据表明:

65岁以上的老人,只有5%需要长期住在疗养院。

而且,随着医学的发展,因为疾病而丧失自理能力的老人百分比一直在大幅度下降。

偏见三:年纪大了,脑子不好使了?

事实上,如果给老人们做智力测试,会发现,智力分数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大幅下降。

那很多老人生活中,觉得自己学东西不如年轻时那么快了,是怎么回事呢?

这是因为,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 流体智力:指学习速度和快速加工能力。
  • 晶体智力:指知识和技能。

随着年龄的增长,“流体智力”,也就是快速学习的能力可能下降,但是“晶体智力”,比如词汇量和知识量还在不断上升。

而且,有些65岁以上的老人,智力测试的得分甚至能和35岁以下的男性平均得分相等!

是什么因素让这些老人保持着聪明睿智的头脑呢?

通常来说,这些聪明睿智的老人,都在继续工作,保持着活跃的智力活动。

一位名叫Warner Schaie的老年学家发现,如果你具备以下条件,你就能在老年时保持思维敏捷:

1、保持身体健康。

2、生活在一个好的环境中。具体来说就是:受过教育、有喜欢的职业、良好的收入、有完整的家庭。

3、参与能激发智力的活动,包括阅读、旅游、继续受教育、参加文化或职业协会组织的活动等。

4、有灵活的个性。

5、有一个聪慧的婚姻伴侣。

6、对中年时自己的成就感到满意。

如何保持积极的心态,成功老化?

随着年龄的增长,从以前很重要的社会角色中慢慢淡出、退休,是件很正常的事情。

但是,即便是心甘情愿地退位,也不一定功能成功地适应老年期。

在适应老年期这个问题上,哪些人可以适应得更好?怎么做才能成功适应呢?

  • 一、活动理论

活动对任何人来说都是必须的。凡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性方面保持积极活动的人,将能够更好地适应老年期。

因此,老年人也应该尽可能地坚持年轻时养成的活动习惯。当不得不放弃某种特定的角色或活动时,找到其他的角色或活动来代替。

这样,老人也可以保持更好的自我形象、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多的社会支持。

  • 二、补偿策略和最优化策略

年龄增长,确实会引起很多变化,但如果能学会补偿这些变化,老年人的幸福感将会提升很多。

其实,不单单是老年时期,人的任何时期,不都应该好好利用自己的潜能,来应对各种挑战吗?

以为名叫Paul Baltes的老年学家建议:当老人们用“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策略”时,保持老年健康和积极向上的目标就能实现。

“带有补偿的选择性最优化策略”是啥意思呢?

也就是说,岁数大点的人,应该把精力集中在自己仍能做的事情上,并想办法做得很好,以补偿年龄带来的损失。

差不多是我们中国人说的扬长避短,更有针对性。

举个例子:

有一位钢琴家,叫阿瑟-鲁宾斯坦,他在80高龄时仍能保持高水准的弹

奏水平。

在一期电视访谈节目中,主持人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了他所用的三个策略:

首先,他会精选曲目,不像以前弹奏那么广泛(选择策略);

然后会集中练习这些曲目以达到最优(优化策略);

最后,为了弥补逐渐失掉的弹奏速度,他用了一点小技巧,就是在弹快节奏章节之前,就有意先把速度放慢,使得后来的节奏相对而言听起来快些(补偿策略)

阿瑟-鲁宾斯坦

总之,希望“成功老化”,在老年期也幸福感满满,就应该尽可能多地做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情,那些“混日子”的做法,只会降低老年的幸福感。

同时,不论是老人自己,还是作为子女的年轻人,都应该改变自己对“老年人”的刻板印象,消除偏见,改变对老人的陈旧观念,这对提升老人的身心健康会起到意想不到的作用。

因为,据老年学家估计,老年人能力的丧失,只有25%出于医学方面的原因,其余75%的原因,是出自社会、政治、文化方面。

因此,当老人觉得:

“瞧,我还和以前一样!”

那您积极的自我知觉和乐观态度,真的能帮助您过上更健康、更长寿的老年生活。

没有生活质量的高龄老人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

你认为老年人活着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我认为是两个答案,一,老年人活着很好,很有意义,也很幸福。二,老年人活着没意义。先说有意义的,人都要老,这是自然规律,人从生下来那天,就以为者要变老,谁都是这样的。人到六十岁就到了退休年龄,都己退休了,有的都七,八十了,但都活的非常好,每天都有长计划小目标,都在为社会家庭做有意义的事情,比如这次全世界流行的疫情,我们中国八,九十岁的老专家,受习主席亲自发功巨奖的钟南山,还在一线战斗几十天,控制了疫情,抢救了生命,谁干说没意义?再说一个家庭,老人都这个家的长者,应该由晚辈照顾,关心,他才活得有意义,现在都在家里对老人百依百顺,老人也在发挥者他的智惠,是家庭和谐幸福,还是活的很有意义的。再说感到没意义的,感觉六十多了,没一个和谐的家庭,没有孝顺的晚辈照顾,关心。还有者不管老人,吃喝不好,还有……。这就感到没有意义了,这些都是晚辈的责任,要照顾好,关心好,你的老人。这样全国老人活的就都有意义了。祝老人们幸福快乐!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