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919不是取证了吗,怎么还买这么多空客飞机?
在2022年7月1日,中国三大航空公司,即中国国航、东航以及南航一起向空客订购了292架飞机。
到了2022年11月4日,中国航空器材集团又与空客在北京签署了140架空客飞机批量采购协议,其中包括132架A320系列飞机,8架A350飞机,总价值170亿美元。
这已经不是中国航材第一次与空客第一次签署大订单,在2019年3月份的时候,当时中国航材也跟空客签署了290架A320和10架A350的协议。
目前我国已经成为空客最主要的海外市场之一。
看到这很多网友可能都挺纳闷的,目前我国大飞机已经研制出来,而且已经取得了适航证,预计在2022年底第1架国产大飞机C919将会交付给东方航空公司,不出以外,明年国产飞机将正式投入商业运营。
既然我国能够生产大飞机,为何还要采购空客的大量飞机呢?
我觉得这里面主要有几个方面的考虑。
第一、平衡双方的贸易。一直以来中欧贸易关系非常紧密,双边的贸易额非常庞大,比如2021年,中欧货物贸易额高达8,281亿美元,中国已经成为欧盟第三大出口市场和最大的进口伙伴。
但一直以来我国对欧盟的出口大多数都处于顺差的位置,比如2021年欧盟对华出口是2230亿欧元,而欧盟从中国进口的额度是4720亿欧元,欧盟对华的贸易逆差达到2490亿欧元。
贸易长期处于逆差地位,肯定会让欧盟产生一些不愉快的心理,所以现在中国加大从欧盟进口,其实也是为了平衡双方的贸易关系 ,这样更有利于双方贸易的长远稳定发展。
毕竟做生意是你来我往的一种合作,你不能光想着赚别人的钱,也要让别人有赚钱的机会,这样才能达到合作共赢的目的。
但是相比我国能够出口大量的工业产品到欧洲不同,欧盟能向我国出口的产品种类没有我们那么多,毕竟目前欧盟所生产的很多产品都是一些比较高端的产品,所以我国能够从欧盟进口的产品是有限的。
目前我国从欧盟进口的产品主要以机电设备,电器产品,化学工业产品,车辆航空器设备,核反应堆、锅炉相关产品,药品,医疗器械,光学产品等等为主。
这时候想要平衡双方的贸易额,通过大批量采购飞机是一个不错的方式。
第二、国产大飞机生产跟不上订单。虽然目前我国的国产大飞机已经研发出来了,而且即将投入商业运营,但远水救不了近火,因为刚开始阶段,国产大飞机的产量是有限的。
按照商飞的相关计划,短期内国产飞机的产能应该在100架以内,远期的产能大概在150架到200架之间。
而我国航空市场非常庞大,每年对飞机的需求量也非常庞大。
根据民航局发布的《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获得通用航空经营许可证的传统通用航空企业达到599家,其中共有运输航空公司65家,这里面包括国有控股公司39家,民营和民营控股公司26家。
在这65家运输航空公司当中,其中全货运航空公司12家,客运以及客货一体的航空公司达到53家。
另外截至2021年底,我国民航全行业运输飞机期末在册架数4054架,比上年底增加151架。
其中客运飞机达到3856架,比上年增加139架,货运飞机198架比上年新增12架。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每年需要更新的飞机数量是非常多的
光是一年新增的飞机就达到150多架,但除了新增的飞机之外,每年还有大量的飞机需要更换,按照客运飞机存量3856架来计算,如果每架客机的平均使用年限13年,这意味着每年需要更换的飞机数量就达到300架左右。
把需要更换的飞机以及新增的飞机加在内,我国每年对飞机的需求量至少达到450架左右。
而国产C919短期内的产量也只不过是几十架,根本没法满足国内飞机市场更新以及新增需求,所以只能从外部进口。
第三、告诉某些国家一些道理,合作才能共赢。最近两年时间,我国加大从空客进口大飞机,与此同时,各大航空公司都逐渐减少从波音进口飞机,当然这里面除了因为波音过去几年发生的波音737max事故带来的影响之外,我觉得我们加大从欧洲进口飞机,其实想告诉某些国家一个道理:
在全球化越来越紧密,全球分工越来越细的今天,大家还是要相互合作好,这样才能做到取长补短,发挥资源的最大配置优势,如果人为去干预全球贸易的往来,最终吃亏的终究是自己。
C919不是取证了吗,怎么还买这么多空客飞机?
1,我国手中美元,欧元货币太多,趁着欧元大幅度贬值,买空客飞机比较划算
2,今年两次大批量买欧洲空客,不买波音飞机,是拉拢欧洲的民意,
3,国产C919的量产速度较慢,国内需求量很大,
一,我国过去20多年,每年都有大量贸易顺差,
美国用美元向我国买商品,
欧盟用欧元向我国买商品,
得到了一堆美元,欧元的货币,
今年美元大幅升值,欧元大幅贬值,
我国手中的欧元因为贬值,损失了不少,
但空客飞机在出售的时候,使用欧元计价,
我国买的量又多,价格不贵,
再加上我国有很多民众,一直担心我国手中的美元,欧元贬值,
这一次用掉一些欧元货币,也是好事情,
二,62%的美国人认为中国是敌人,7%的欧洲人认为中国是敌人
美国一直希望欧盟配合美国,一起对我国的科技产业进行封锁围堵
我国就拿出一些好处,让欧盟保持中立,
同时美国在走向衰落,无法拿出真金白银给欧盟,
欧洲人也认识到,和中国加深经贸关系,有利于欧洲的强大,
大量欧洲人都怀念二战以前,欧洲还是世界的中心,
我国希望有一个强大的欧洲,世界进入中美欧三足鼎立的局面,
而美国希望一个弱小的欧洲,弱小的中国,
世界维持着美国一家独大的局面,
所以,大量欧洲人从心底里还是认为中国是经贸伙伴,不是敌人。
三,我国发展大飞机产业,美国一直在想方设法阻止,
目前大飞机的引擎发动机是进口的,进口的数量有限,
其他核心零配件也是进口的,进口的数量也有限,
这些都阻碍了国产大飞机C919的大规模量产,所以我国额外买入欧洲空客飞机作为补充。
C919不是取证了吗,怎么还买这么多空客飞机?
购买空客也是有不得不买的理由。原因很简单,远离波音的同时,C919却真的撑不起来那一片天空,所以就只能是用空客来撑起天空了。也幸亏这个世界赏还有一个空客可以选啊!
虽然中国号称有了C919,但实际上现在C919项目并不是100%保险。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美国将C919的生产商“商飞”放入了制裁名单,那么C919的前途就会有风险存在了。
由于C919使用了太多的外国子系统,所以产能就会被这些进口子系统的提供数量严重影响了。而且,现在C919也是刚刚开始生产,产能本来就不高。而且可预见的未来,也不太可能太高。这可以用ARJ21的产量来验证。ARJ21是在2016年开始交付,2016年仅有1架,2017年2架,2018年6架,2019年12架,2020年22架,2021年22架。也就是说,ARJ21的产能爬坡用了足足5年。那么轮到远比ARJ21复杂的C919,在现在这个中美紧张的大前提下,这个产能爬坡只会时间更长,而且还要面对突然被制裁断供的风险。
而问题是,中国的民航机队的经营却一直是使用机龄年轻的飞机,在机龄超过15年的时候,就会购入新飞机替换了。而目前东航的A320机队已有40架以上的飞机超过了15年机龄,进入了替换预备期。如果将本次空客采购订单的2027年最终交付期考虑进去的话,到时仅仅是东航就会有差不多100架机龄到期的飞机需要替换了。这还没考虑其他航空公司手里需要替换的飞机呢。
另外,波音出事的737MAX在中国还没有复飞,而且以目前中美的关系,这一机型在中国已经不会被重视。所以就必须找到一个替代品,这就是空客A320NEO机型。国内机队用空客A320NEO替代渐渐老朽的波音737NG已成定局。在避免从波音采购飞机,而C919也有被卡脖子的风险,那空客就成了唯一可以确认的完美方案。
最后,目前的空客订单,实际上是在2019年就已经敲定的框架协议。这次只不过是将不具法律效力的框架协议变成了真正的订单。也就是是,我们用这个框架协议钓了欧盟3年,现在履行承诺就是应当的事情了。要知道,这300架飞机的一个大订单如果黄掉了,足以让欧盟恼火到与美国勾勾搭搭。所以哪怕是考虑国际关系,这笔空客飞机的订单也是必须付出的代价。
至此,也就变成了,无论是从商业风险考虑,还是从国际关系上考虑,这笔空客订单都是必须的。
C919不是取证了吗,怎么还买这么多空客飞机?
暂时现象,终究会改变。C919是我国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最大载客量192人,最大航程5555公里。在第十四届中国航展上,国产大飞机C919共获签300架订单,创订单量新高。到2041年,中国的机队规模将达到1万架,占全球客机机队21%。飞机C919在中国航空市场将成为主力,到那时国人会为之自豪。航空市场除需要自主研制的C919机型外,还需要不同的载客量、不同的飞行距离和适应特殊环境等要求的飞机满足航空客运需要,必然还会采购空客等国际市场上飞机,弥补现在飞机保有量和机型功能上的不足。只要C919自主研制的大型客机的诞生,就还会有自主研制的其他机型的飞机替代空客、波音飞机在国际市场上翱翔。
C919不是取证了吗,怎么还买这么多空客飞机?
我们要比较客观的看C919大飞机现在的情况,确实已经在国内取得了商用飞行的批准证书,但是C919人员没有取得国际飞行的适航证,意味着C919现在不能飞国际航线。同时C919的飞机还没有交付航空公司。所以未来商业化的路走的还比较长,那么现在航空公司需要飞机,那只能还继续买空客或者波音了。
最早一批订购C919的是东航航空公司,很早之前就订购了第一批5架,现在宣布第1架C919将于2022年12月份交付,其余的4价将在2023年交付,这已经是未来最早可以用于商用飞行的5架C9919了,有可能最早在2023年东航能够坐上C919飞机。当然在今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国商飞又高调宣布,已经签了总共330家C919的订单,其中还有30架是国外订单。
尼日利亚准备组建一个新的航空公司,这30架C919将是新公司的重要商用飞机,但是何时交付还没有说明,不过如果没有国际适航证(欧洲航空安全局的EASA适航证和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的FAA适航证),那飞机怎么交付给非洲的尼日利亚,就是一个问题。这个适航证可是由美国把持的,到目前为止也没有一个准确的时间点可以拿到这个证书。
剩余的300架订单都是由国内的飞机租赁公司订购的,他们采购之后将同各个航空公司签订租赁协议,再将购入的C919租赁给各个航空公司使用。所以这样看来,仅仅这330架的C919的交付,有可能就会有着好多年的时间,那么现在各个航空公司如果想扩大飞机数量,暂时还是无法指望C919的。
另外我们要知道,C919大飞机仅仅是干线飞机,他还无法承担国际洲际航线,例如波音787以及空客A350A380承担的飞行任务。这种洲际航线的大飞机是我们现在正与俄罗斯合作研发的CR929,但是研发时间可能要长达五六年之后才能看到成效。
那么在这个现状下,我们仍然需要采购波音或者空客的洲际航线大飞机,以及现在可以及时交付的那些干线飞机。但是采购量自然也会越来越少,中国商飞在此次珠海航展中预测,到2041年,中国航空市场将拥有10007架客机。我们将成为全球最大单一航空市场。那么很有可能在未来20年,中国商飞将有9284架飞机交付国内市场,这些飞机就是C919系列飞机以及未来的CR929。
大飞机研发和真正实现飞行的路还很长,但是我们一定会在10年内全部攻克,这些都是国之重器,他们代表着我国飞行技术的成熟和领先。未来,我们研发的这些大飞机不仅用于国内市场,也一样会出口国际市场。
C919不是取证了吗,怎么还买这么多空客飞机?
一是按照现在C919的产量,是无法满足国内航空市场新飞机的需求量;二是既然国产飞机无法填充国内航空市场需求,外购飞机选择空客,也是对老美敌视我们的一种反击;三是让欧洲国家特别是空客大股东德国明白,和我们合作共赢共同发展才是正确的选择!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