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亿的营业额,利润只有300多万,这样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1亿元的营业额,利润只有300多万,相当于利润率只有3%,这种企业基本上可以判断是非常传统的制造业,而对于传统制造业来说,利用率低很正常。
根据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数据显示,目前我国制造业的总体利润率确实并不高。
比如下图是2022年1~5月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主要财务指标。
从这个统计出去来看,2022年1~5月份,我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整体利润率只有6.47%。
这里面除了煤炭,石油,黑色金属,有色金属等一些矿产企业利润率比较高之外,其他行业利润率都比较低。
其中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利润率只有1.82%,废弃资源综合利用业利润率只有2.72%,黑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利润率只有2.14%,化学纤维制造业利润率只有2.94%,木材加工和木、竹、藤、棕、草制品业6月只有3.24%,农副食品加工业利润率只有3.09%,另外还有很多行业的利润率都低于5%。
由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整体制造业利润率确实并不高,除了一些高端制造业利润率比较高之外,大多数传统的制造业利润率基本上都低于10%,甚至有部分企业利润率低于3%,相当于1亿的营业额,一年的利润最多就只有300万左右。
面对这么低的利润率,很多朋友可能有疑问,这样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呢?
其实一直以来中国制造业的整体利润率都比较低,尤其是对于加工行业来说,利润率更低,因为有很多核心零部件都需要从外部进口,光是这些核心零部件占材料的成本就占了很大一比比例。
但这就是中国制造业的现实,至于这样的中国制造业能够走多远我们无法预知,但至少从短期来看,即便利润率再低,中国也不能完全放弃这样的制造业。
最近几年,很多地方都在积极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很多地方都逐渐把一些低端制造业以及加工业淘汰出去,片面追求高附加值的高端制造业以及先进制造业,我认为这种做法使不得。
首先想要提高我国制造业整体竞争力必须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升级,必须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这是保持我国制造业长期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只有不断的创新,不断的推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我们才能在国际市场上保持竞争力。
其次、对于我国这样一个人口众多,而且居民收入水平并不是很高的特殊国情,我们也不能完全放弃传统的制造业。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而且居民收入水平整体并不是很高,就业、提高居民生活水平仍然是摆在我国面前的重要问题。
虽然目前有一些传统制造业利润率并不是很高,但他们却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比如服装业,金属加工业利润率确实很低,但是他们却吸收了大量的就业人口,这对于缓解就业压力,增加居民收入都是非常有帮助的。
所以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放弃传统的制造业,而是应该开展有序的战略布局,对那些有技术基础,人才基础做支撑的地方可以鼓励他们转型重点发展高端制造业和先进制造业。
而对那些没有技术基础,没有人才基础,但有丰富劳动力的地方,可以重点发展一些加工制造业。
这样不仅可以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而且可以不断完善我国的制造业结构,形成一个优化的制造业金字塔。
大家必须清楚地认识到,目前西方很多国家随时有可能对我国进行各种限制,假如我们放弃了低端制造业,万一哪一天他们不愿意向我们出口或者以高价向我们出口了,这对我来说会形成很大的影响。
要知道除了诗和远方,大家还要生活,生活里面不仅需要有高端芯片,有光刻机,更需要有柴米油盐。
只有把跟生活息息相关的物品制造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我们才能从容地去面对其他事情,只有把基础的东西做好了,我们才能安心发展一些高端的东西。
1亿的营业额,利润只有300多万,这样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总有那么一些人崇洋媚外,觉得只有苹果、谷歌这样的高大上的公司,才算是真正的企业。
对国内的一些劳动密集型产业,不屑一顾。认为国内的企业,销售额高达一个亿,利润只有可怜的300万。认为就是低端产业,就是落后的产业。
这种言论真是可笑至极。
我们的国情,决定了需求。很多人眼中“低端”的企业公司,正是我们国内所需求的。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我们国家的经济支柱我们国家什么最多?
人最多,需要就业的人最多。每年几百万毕业的大学生,几百万从农村走出来的年轻人,最需要的就是就业岗位。
你开一个高科技产业,你是很牛逼。只需要100人,就可以完成1亿的销售额。利润可能高达几千万,老板赚的盆满钵满。
但是,对国家和社会呢?远远没有员工1000人,销售额1亿,利润却只有300万的企业,带来的益处大。
劳动密集型产业,是科技含量不高,但是它能提供非常非常多的劳动岗位,解决社会就业问题。
假设我们现在有1000人需要就业,一个高科技的企业,只需要100人就可以。那剩下的900人怎么办?
谁来养他们?
到最后还是国家的负担。而且社会闲散人员增多,还会带来治安不稳定因素,统统都是社会的成本。
你赚的那几千万利润,根本就负担不了这900名失业的人。
而一个“低端”的企业,可以把这1000人全部吸收了。虽然企业利润低,但是对国家的好处,那就太大了。
销售额一亿,利润只有300万,这只是表面现象而已。暗地里的好处,外人根本没法看到。13年的时候,堂哥和两个战友合资,在老家县城开了一个鞋厂。
到现在,员工已经有2000多人,年销售额过亿。但是算起来利润,每个人每年还分不到100万。
我以前也认为堂哥的工厂不赚钱,但是有一次吃饭的时候,听堂哥说起工厂的事情,真的是给我打开了一扇新世界的大门。
1 . 首先,贷款免息
堂哥现在从银行贷的款,利率为零。其实不是不用给利息,是政府把利息给补贴了。
政府的要求很简单,只要这个工厂一直稳定的开下去,能给老家解决一批就业问题,以后所有的贷款都免息。
虽然现在这个鞋厂不怎么赚钱,但是以后还可以干别的产业啊!
赚钱的路子有很多。
2 . 财政补贴
2000多人的工厂,这带来的不仅仅是2000个就业岗位。把周边的一些配套设施,全部都带动起来。
像鞋厂的每年用电、用水,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每年年底结算的时候,政府还会补贴一大笔这部分的开销。而这个钱,是没有计算在利润里面的。
因此,表面上看三个老板,每年分不到100万,但是各种补贴加在一起,已经赚的不少了。
3 . 特殊待遇
堂哥去年被市里评为本地“十大杰出青年青年”,这就是“功绩”和“履历”。哪天他不想干企业了,进县政府班子,也不是多难的事情。
他家里的两个小孩,从幼儿园到高中,政府已经帮他安排好了,全部都是最好的学校。
哪怕小孩成绩再烂,也能读我们市里最好的初中和高中。
所以,劳动密集型产业的老板们,不是没有眼光。他们能做到那种地步,自然是能看到我们常人无法看到的地方。
高科技产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都是必不可少的国家想要走上富强的道路,高科技产业肯定少不了。否则的话,就真的只是“世界工厂”。
就像越南一样,一味的沉迷于“世界工厂”不可自拔。改革开放几十年了,混的还不如我们的广西省。
我们的国情又很复杂。人口基数大,每年的就业人口压力很大。如果没有劳动密集型产业,根本吸收不了那么多的就业人员。
那就会造成大批的人失业,增加社会不稳定的因素。国家想要健康的发展,也不可能。
高科技产业,必须要有。“低端”的劳动密集型产业,也必不可少。双管齐下,才能走上富强的道路。
1亿的营业额,利润只有300多万,这样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太正常不过了。我老东家。浙中工业县市,某行业第一梯队企业。年产值1.5亿。净利润真的只有400-500万。你是没见成本核算法。所有能折算成钱的都进成本。这还是自有厂房基础上呢。不算成亏本运营就是良心大大好了。
1亿的营业额,利润只有300多万,这样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很正常。
1亿的营业额,利润只有300多万,看起来大概只有3%的净利润率,感觉上还不如把钱存到银行去,但是如果你是这样想,那你可能就太不懂做生意的奥秘了。
1、投资利润率可能很高一般来说,1亿的营业额,可能动用的资金大概也只有1000万左右的样子,然后一年周转10圈,大概就赚到了300多万的净利润。
如果这样来算,1000万的投入资金,那么资金利润率就可以达到30%以上了,而如果1000万资金中还有500万是借银行的钱,那么资金利润率基本上就可以达到60%以上,这样的收益率基本上是理财不敢想象的了。
2、大量投入导致利润额比较低还有企业是因为大量投入,导致利润额比较低。不少企业为了提升企业竞争实力,从而可以在今后赚到更多,那么只要有点钱,就会大力投资,这样就可能大幅度增加当期成本和折旧,从而把当期利润额降低。
这样一来,虽然企业当期利润额看着比较低,但是由于大量的投资可能会让企业技术实力更强,也可能会让企业生产能力提升等等,从而就可能让企业在未来拥有更强的盈利能力。
3、经营者可能想递延税收不少企业也是为了降低缴税,从而把利润做低了。大家知道,利润要缴纳25%所得税,而现在有不少企业,为了递延税收,可能就会把所有能够进成本的项目都要算作企业成本,也可能把这就采用更短的年限来进行折旧,不少企业机器设备看着很新,但是折旧基本上已经都快提完了。
这样来算,企业虽然看起来当期利润比较低,但是厂子里面的设备等看着都是比较新的和先进的设备,未来盈利能力可能也将会比较强。
4、结论综上所述,1个亿的营收,只有300多万的利润,这个虽然看着比较低,但是细究起来,就会让自己知道很多做生意的奥秘了。这样的公司中,有些是大量投入导致当期利润额比较低,有些是通过加速折旧等来降低当期利润,而有的实际投资利润率可能会达到60%以上甚至更高。
1亿的营业额,利润只有300多万,这样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首先,一个亿营业额,纯利润是300万,如果你有这么一家企业小,应该已经是人生赢家了,因为年纯收入300万,贡献了税收,还解决了员工的工作。
其次,简单对比,这个都看不上的话,那你先问自己一句,年收入是不是超过了300万,你有什么实力和能力看不上这个?
最后,中国制造走多远那是走出来的,不是批判出来的。
1亿的营业额,利润只有300多万,这样的“中国制造”还能走多远?
无知当有趣
问出这个问题你是有多无知啊……
一亿营业额,三百万的利润,剩下9700万是什么?
都是材料费吗?
显然不是,这其中包含工人费用,运输费、材料费、销售费、分销利润、广告费、销售人员工资等。
一亿营业额养活了多少人。
为什么你非要把利润都给资本家?
中国走的是共产主义路线,如果真的能一直保持在3%的利润率,贫富差距就不会太过悬殊。
这样下去迎来的只有共同富裕。
不要担心没有人会继续做这行,一个人不做马上会有人代替,这才能体现经济体系的强大,没有人是不可替代的。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