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葱涨价”遭全民抵制,现抛售无人问津,葱价将何去何从?

牛年马上就要到了,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东西也跟着牛气一把,其中大葱更是“牛气葱天”,从2020年9月份开始,大葱价格就开始迎来一个上涨的趋势,到了2020年12月份的时候,部分地方的大葱批发价格已经达到8块钱以上每公斤,进入2021年之后,大葱价格继续往上扬,到1月下旬,部分地区大葱批发价格甚至达到10块钱每公斤以上,市场零售价格很多地方都达到7块钱每斤,部分地区品相好的甚至达到10块钱以上每斤。

不过最近几天时间部分地区大葱价格已经开始有所回落,部分地区已经回落到正常水平。

至于题目所说的现在抛售大葱无人问津,这种情况确实是有可能存在的,从整体来说,目前大葱仍然是有一定市场需求的,而且跟往年相比,大宗价格仍然处于一个比较高的位置。

也正因为大葱价格相对比较高,所以购买的人群很少,比如目前在一些超市里面,大葱基本上很少有人问津,毕竟价格太高了,很多人根本就不想买。

毕竟大葱它不是像其他蔬菜一样是必需品,大葱作为一种调味品,可有可无,在价格偏高的时候大家可以选择其他潜在的替代品,所以大葱这一段时间确实有部分地区出现滞销甚至烂掉的。

那为什么过去一段时间大葱价格会上涨呢?未来大葱价格将何去何从?现在该不该把大葱抛售出去呢?

针对这些问题我们一一来分析一下。

先来看一下,为什么最近一段时间大葱价格会上涨?

从2020年9月份开始,大葱价格之所以开始上涨,这里面的原因比较复杂,总结起来主要有几方面的因素。

1、进入冬季之后,市场需求有所增加。

到冬季之后,市场对大葱的需求相对比较多,再加上进入2021年1月份之后临近春节,很多蔬菜商贩都开始为春节备货,所以导致市场的需求量相对增加一些。

2、大葱种植面积减少。

这里面主要跟大葱的生产周期有很大的关系,在2018年的时候,大葱市场行情非常好,大葱的价格比较高,所以在2019年之后,很多地区都扩大大葱的种植面积,结果导致2019年大葱供应量大幅增加,大葱价格非常便宜,很多地方的大葱批发价格只有两块钱左右,甚至有一些地方几毛钱都没人收购的。

按照2019年大葱价格的行情,其实很多农户都赚不到钱,甚至有部分人出现亏损,所以进入2020年之后,很多农户都减少种植大葱的面积。

有关数据推测2010年我国大葱种植面积,相对于2019年来说至少减少了30%。

3、受天气因素影响,大宗产量有所下降。

大葱其实是怕水不怕旱,而2020年因为受到天气因素的影响,在大葱主产区种植的时候遇到雨水天气,再加上进入冬季之后,农作物生产比较慢,所以大葱的产量相对往年有所减少,,比如在山东大葱主产区章丘,很多地方大葱的产量都比往年减少13%~17%之间,这进一步减少了大葱的供应量。

4、运输成本的增加。

过去一段时间,很多地方都受到雨雪天气的影响,运输成本相对比往年要高一些,再加上最近一段时间受到疫情影响,很多地方的大葱外运也受到一定的影响,这进一步增加了大葱的运输成本。

5、人为炒作。

上面我们提到的这4个原因,其实都是一些客观的原因,但这些客观原因不足以支撑大葱在短期之内出现大幅的上涨。

但这些原因却成为了很多人炒作大葱的工具,比如有些商贩就鼓吹大葱产量减少,大宗价格会出现飙升,然后开始人为地去囤积大葱。

受到这些商贩的影响,很多农户也觉得未来大宗还有可能继续上涨,然后也开始把自己的大葱囤在手里,不愿意出售。

在商贩以及农户的一唱一和之下,市场的大葱供应量进一步减少。这些人囤积大量的大葱无非就是想等着大葱价格上涨到很高的一个程度再卖出去,然后大赚特赚。

但是这些人的小算盘打错了,他们可能不知道,大葱在蔬菜市场上的定位是比较特殊的,大葱不像其他蔬菜一样有一定的刚需,大葱作为一种调料品,其实对于大多数家庭来说都是可有可无。

所以在大葱价格大幅上涨之后,很多人干脆就不买了,毕竟不吃大葱饿不死人,相反大葱作为一种调料剂,在价格比较高的情况下,大家可以去寻找其他替代品,比如香菜,比如大蒜,甚至其他加工调料品。

对于消费者的这种反应,这些葱贩以及葱农估计也是没想到的,他们本来打算囤积等价格处于高位的时候再出手,没想到市场并不买单,结果很多人囤积的大葱有可能就砸在手里。

而大葱它本身的保质期是比较短的,如果长期囤积在自己手里容易烂掉,到时损失会更严重。

在看到消费者不买单之后,很多商贩以及农户也开始着急了,短期之内就有开始有大量的农户出手,结果在市场供应大幅增加背景下,大葱价格也出现了较大幅度的下跌。

而在于这一轮大葱博弈当中,其实商贩是其中的受益者,最终受伤的是广大农户,毕竟这些商贩有可能在低价的时候就已经购入了大量的大葱,然后在高位的时候他们早就出手了,而很多农户都是在大葱比较高位的时候才反应过来要囤货,结果越囤价格越低,这正中了那些大葱商贩的下怀。

再来看一下未来大宗价格将何去何从?

从整个市场来说,大葱与往年相比仍然处于供应偏紧的状态,所以即便最近一段时间部分地区的大葱价格有所回落了,而且按照目前市场的反应情绪来看,未来一个月之内,我估计大葱价格还有可能继续下跌。

这里面主要是因为很多葱农都缺乏一种市场理性思维,很多人到底是留还是卖,基本上都是跟风,而最近一段时间因为大葱价格出现下降,很多葱农有可能担心未来大葱价格还有可能进一步下探,所以很多人短期之内就有可能把手头囤积的葱抛售出去,从而造成市场上大葱供应的增加,如果短期之内市场大葱供应增加了,那么在春节之前大葱的价格就有可能进一步回落。

我个人估计未来1~2个星期之内,大宗批发价格有可能回落到7块钱到9块钱之间每公斤,市场零售价格有可能回落到4块钱到6块钱之间,局部地区甚至有可能回落到3块钱左右。

最后来看一下,如果农户现在手头有大葱该不该抛售出去?

前面我们也提到了,未来1个月时间,大葱批发价格有可回落到在6块钱到9块钱之间,甚至有可能更低。

在这种背景之下,对于广大农户来说,到底该不该把手头的葱卖出去呢?我的个人建议是,大家不妨留着。

想要将大葱卖一个更好的价格,就要反其道而行之,最近一段时间大葱价格下降,有可能导致很多葱农民跟风大量抛售,但是从整个市场行情来说,目前大葱的总体供应量是偏少的,如果在春节之前有大量的葱农抛售大葱,那么春节过后,市场上大葱的供应量就有可能进一步减少,到时大葱的价格还有可能又开始继续上涨了。

当然具体应该留还是卖,大家一定要根据当地的市场走势来判断,如果春节之前有大量的人卖,那大家就要留,相反如果春节之前有大量的人留大家就要卖,千万不要跟风,只有反其道而行才能出其至胜,千万不要被那些葱贩给带歪了。

“大葱涨价”遭全民抵制,现抛售无人问津,葱价将何去何从?

世间百态,百态人生。有人从大葱的涨价中看出人性的贪婪,我则从大葱的涨价里看到了百态人生,看到商人的唯利是图。

元旦过后,原本不起眼的大葱,一夜之间仿佛坐上了火箭,价格从一斤大葱进货一块多钱涨到七、八块钱。这中间有诸多因素,其中有一个原因是黑心葱贩的故意囤货。

01、葱价飞涨,市场里的葱,一夜之间少了

前段时间上菜市场买菜,每次跟菜摊里的小菜农要点葱,菜农总是扭扭捏捏,有的说没有,有的好不容易才挤出一根来。碰了几次壁,我有些不解。于是就问卖菜的阿姨:怎么连一根葱都不愿意送给我呀?

阿姨无奈说:你不知道最近的葱有多贵。不是我不给你,是我的葱量真的很少,今天才进了半斤葱,这半斤葱进货价都要五块钱了。

我很不解:“不就一根葱吗?怎么那么难找呢?”阿姨说:“最近真奇怪,市场上的葱少得很,去进货时经常拿不到,价格贼贵,原来一斤葱才一块多钱,现在涨到了七八块,今天更奇怪,已经卖到十块钱了。”阿姨一脸不解和无奈。

02、超市里葱架上摆着一些葱,市民买葱的人不少,但购买的量却不多

我以为阿姨是在跟我开玩笑,于是转身到了附近的超市,见超市的菜架上摆着齐齐整整的一排葱,上面的标价是每斤八元。葱价前站了不少的市民,每个人挑挑拣拣,而后又抬头看了一下价格,原本拿一把的,后来又放下改为拿几根。

我听到几个市民在议论着:葱怎么这么贵?算了,还是少买点吧!现在物价这么贵,葱少吃点,影响不大。

看来葱价上涨,老百姓也有应对的方法。葱作为一种调味品,可有可无,可多可少。价格贵的时候就少买点,价格便宜的时候多买些也无妨。再说有不少孩子不喜欢葱的味道,价格太贵,家长觉得不必要浪费。

03、葱价上涨是有原因的,超市工作人员告诉我们秘密

当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在一旁的超市工作人员就告诉大家,原来这一年葱价飞涨是有一定原因的。

第一是气候因素。因为天气寒冷的原因,今年大葱的产量,比起去年大量减少,葱农们种植的的葱供不应求。所以葱价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3到4倍。

第二个因素葱农种植积极性下降。现在全国大葱的主要种植地在山东。上一季度大葱的收购价格曾经跌到不足一块钱,葱农们种下大量的葱没人收购,有许多都烂在田地里,因此,他们种植的积极性下降了,纷纷减少了大葱的种植面积。

第三个因素,受疫情的影响,葱的储存和运输成本,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葱的价格。

第四个因素,葱农被商贩预订了。葱贩子把大片的葱承包下来,之前他们先把一些长相不好的葱先投入市场,那时市场葱量较足,价格稳定,现在他们看准了,春节临近,受疫情影响,人们对葱的需求量增加,于是把优质的大葱拿出来高价售卖,从中牟利。

听完了超市人员的介绍,许多人都感到愤怒。

04、葱贩子想坐地起价从中牟利,遭到全民的抵制,葱贩子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大葱又不是米饭,不是生活的必需品,不过是可有可无的调味品。既然商贩子存心囤货,想要从中谋利,那么上有政策,下就有对策。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群众的钱包是捂得紧紧的。

今年是一个特殊年,受疫情影响,各行各业经营都十分艰难,老百姓的钱袋子也受了影响,赚钱不容易,花钱当然要小心翼翼。既然葱这么贵,吃与不吃,影响不大,百姓们不约而同选择不买或者少买。

老百姓的反应让昧着良心赚钱的黑心商贩子急,原本想囤葱狠狠赚一大把,没想到竟然在阴沟里翻了船,看着一大片的葱烂在地里,烂在仓库里,连成本都收不回。有些商贩气急败坏地说,干脆扔沟里,不卖了。他们可真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活该!

05、有些商贩怕颗粒无收,赶紧降价,可依然看的人多,买的人少

原本想趁着春节发一笔横财,现在看着快到手的鸡飞了,有些商贩不忍心将葱扔掉,于是赶紧贱价卖葱,捞回一些成本。

现在聪明的老百姓可不买他的帐,大家都不傻,想要让消费者成为冤大头,连门都没有。许多人想着就让葱拔地起价,让它涨到100块,200块都好,看看最后葱是烂在谁的手里。

老百姓心中都明白,葱的保质期有限,生长周期快,只要大家都抵制,就是葱贱卖到一块钱,大家也不买你的帐,看看是谁笑到最后。于是百姓们都只是看,少买,甚至不买葱。

当然,商贩中也有一些有良心的,那些小户人家厚道经营,只要价格合适,他们就会卖出去,他们认为薄利多销,只要销量好,一样可以赚到钱。这些小商贩往往在这场涨价的风波中躲过风头。

写在最后:

葱价起落的背后,有零售商的不解,有葱贩子的奸诈,有葱农的坐地起价,有百姓的抗拒和无奈。

任何存心囤货,故意抬高价钱,影响市场销售秩序的人,最终都不会有好下场。特别拿葱、蒜头,姜这些调味品做文章的商贩,终将自食其果。且不说老百姓的本能反应,国家也会打击这种故意抬高商品价格的行为。

作为商品,受到自然因素,或者人为以外因素影响的涨价,百姓可以理解,但对唯利是图的商家们的狡诈经营和故意抬高价钱,民众是会坚决抵制的。

相信经过这番打击后,葱贩再也不敢恶意囤葱,葱价会回到理性的价格范围,有专家说大约春节以后,随着天气回暖,疫情缓解,葱的价格会逐渐下降。

“大葱涨价”遭全民抵制,现抛售无人问津,葱价将何去何从?

一棵小小的葱是社会的缩影,葱价从低到高反映出了资本的贪婪、商贩的唯利是图;葱价从高到低又反映出了广大消费者抵制被割韭菜的决心。

元旦过后最火的当属大葱了,葱价如同坐上了火箭一样蹭蹭的往上涨,这其中离不开资本的炒作和商贩的恶意囤货。

01》从“买菜送葱”到“买葱送菜”

小编每个周末都会去农贸市场采购一次蔬菜瓜果,跟熟悉的摊位混熟了后,每次摊位老板都会搭上几根葱、几把香菜。

但是元旦之后摊位老板再也不愿意搭葱了,小编试探着问:“买这么多,搭上两根葱吧,也不值当的称”;老板扭扭捏捏不好意思的说:“就一根吧,最近葱价太贵了,还进不到货”。

“咱这葱农很多,不缺葱啊,怎么进不到货”?

“哎,不知道咋回事,最近的葱价是一天比一天贵,之前我进货就七八毛钱,现在五六块钱都进不到货了,大批发商有货也不卖啊,奇了怪了”!

02》大葱从“调味品”变成“奢侈品”,贵了就不买不吃,没什么大不了的

第二天一家人逛超市,大葱摊位前挤满了人,小编看到上品牌上赫然写着:“章丘大葱,特价12.99”。

什么?真如农贸市场蔬菜老板说的那样,大葱坐地起价了?

虽说特价,但围观的人多,买的人却并不多,大家仿佛在围观一个从未见过的珍稀动物一样,不时有声音从围观人群里传出:“前有姜你军、蒜你狠,今有黄金葱,太贵了,不买了,一颗葱而已,调味罢了,做饭不放不就得了”!

听到这个声音大家一哄而散,原本准备挑几颗的人也放下了手中的葱,仿佛如获箴言:“是啊,不吃不就得了,再贵又能怎样”!

有道理!大葱只是一剂调味品罢了,不吃就不吃了,何必那么贵还买呢?愣是把自己整成“奢侈品”!

看到大家伙抵制大葱的样子,我仿佛看到了散户拒绝资本收割韭菜的决心,甚是欣慰!

03》葱价上涨的逻辑到底是“物以稀为贵”,还是资本逐利、商贩囤货?

“大葱怎么这么贵”?我试探性的问导购员。

“能不贵吗?现在天冷了,葱生长周期慢了,咱山东去年葱价低,很多葱农大葱都烂在地里了,今年种的少了,价格自然就贵了啊。再说了,你看最近的雨雪天气,运输成本肯定上去了,再加上防控严格,物流不畅,能不贵吗?我们也不想卖这么贵啊,但是进价就贵有什么办法啊”!

导购员的话似乎有几分道理,但实际上只说对了一小部分而已,大葱价格上涨背后的逻辑可并非简单的供需关系,而是商人的贪婪。

其一是资本的恶意炒作,一如当年的姜、蒜,盘子小,很小的资本就能拉动价格,低吸高抛,从中牟利,这是资本的贪婪;

其二是大批发商恶意囤货,看到葱价蹭蹭蹭往上涨不舍得卖了,想着价格再涨上去一些再卖,恶意囤货,这是商人的贪婪。

04》涨的快,跌的也快,消费越来越理性,你贵了我就不买!

资本和商贩都想着节前靠着大葱发一笔横财,如意算盘虽打的好,但实际上现在的消费者越来越理性,你贵了我就不买不吃!

最近葱价开始慢慢回落了,前半个月大量囤葱的商贩急了,降价促销,可消费者还是不买账:再降,再降我就买。

看到价格涨就囤货,看到价格跌就抛售,凭什么市场都由你说了算?消费者才是市场的主要参与者!

如果说葱价从一块涨到八九块是资本和商人的胜利,那么葱价从高到低再到无人问津就是消费者拒绝被割韭菜的胜利!

05》葱价将何去何从?当然是回归理性

节前葱价估计还会回落,但是不至于回归到1块钱的价格,因为春节需求大,这是市场机制决定的,不止大葱,其他的商品也涨价。

但是春节一过就不好说了,需求立马会降一个档次,加上立春后地里的第一茬小葱就上市了,你囤积的去年的大葱还卖的出去?降价是唯一出路,用不了多久就得回归理性价格。

写在最后: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恶意哄抬物价只会自食恶果

葱价张张落落的背后逻辑有其深层次的原因,资本逐利、商贩囤货,站在消费者的对立面恶意哄抬葱价,这种做法在越来越理性的消费者面前越来越不好使。

这一次消费者给资本和商贩深深的上了一课:姜你军、蒜你狠是历史,黄金葱再也不会出现了,消费者不买你的账!

对此,大家怎么看?欢迎留言交流。

码字不易,给点个赞、点个关注吧。

“大葱涨价”遭全民抵制,现抛售无人问津,葱价将何去何从?

以前买1捆现在买1根,“疯狂的大葱”把人性的贪婪体现得淋漓精致。如今“大葱涨价”遭全民抵制,现抛售无人问津,“向钱葱”得罪了谁?消费者直言:该!

往年的大葱批发价格也就在0.5~1元/斤,大葱的售卖价格也就在2~3元,而今年大葱的价格一路飙升,大葱的批发价格从1块钱涨到3~5块钱,售卖价格达到了8~12元/斤,精品葱卖到了15.8元/斤,买根大葱甚至需要3、4块钱,被消费者称之为“天价大葱”。

以前消费者如果蔬菜买得多,摊主都会随手送一根大葱,但是现在随便拿一根就是三四块钱,真的送不起。

今年大葱为什么价格那么贵?

一、19年大葱产能过剩,导致2020年大葱的种植面积大幅度的减少

由于18年大葱市场行情比较好,导致19年种植大葱的人数大大增加,再加上19年是大葱的丰收年,市场供大于求,这样就导致大葱的产能过剩,田里的大葱3毛钱1斤都没有人要,大大打击了种植户的积极性,2020年种植大葱的人少了很多,很多以前种植大葱的农田改成了种麦子、种蔬菜,2020年大葱的种植面积大幅度减少(下降幅度达到20%~30%)。

这也是市场的一种调节行为,不论是哪一种蔬菜,上季价格高,当季种植的面积就会增加,并且价格下跌;反之,当季种植面积减少,价格肯定会上涨。

一亩地200块钱的承包费,再加上栽葱的成本和请人挖葱的成本,一亩地的投入大约2000元,按照1元/斤的收购价计算,葱农每亩地能赚2000~3000元。有的种植户按照一亩地来谈价钱,谈妥之后由收购商自己组织人来收割大葱。

二、大葱的主产区遭遇强降雨和病虫害,导致大葱的产量的降低

山东一直是我国大葱的主要产区,去年在大葱生长期受强降雨、病虫害、极寒雨雪天气影响,大葱每亩产量降低了10%~20%,个别受灾严重的地区产量减少了30%~40%,正常情况下大葱每亩的产量为4000~5000斤,可以说大葱产量的降低进一步提升了大葱的价格。

三、很多中间商投机倒把、待价而沽

今年大葱的收购价格普遍比去年高2.5元,达到了3~3.5元/斤,大葱的收购价远远高于往年,很多葱农急忙的把地里的大葱卖给收购商,这些收购商把收购来的大葱大量的储存起来,想通过市场的垄断来提高大葱的价格。很多买菜的小贩根本进购不到葱,市场上的葱大多都被资本营运商给垄断了。

在往年,农民都愁地里的大葱卖不掉,而今年大葱的收购价格整整提高了3~5倍,因此只要有商贩来田间收购大葱,农民一般都会卖,再加上今年农民普遍大葱种植得少,因此多数大葱都被中间商储存起来了。少部分葱农也发现了商机,他们选择不售卖田里的大葱,或者惜售,囤着大葱不卖,这部分农民想等大葱价格进一步上升的时候再卖,相当于葱农在自家地里囤积大葱。

由于近期大葱的价格不会降到去年的同期水平,因此,今年种植大葱的农民几乎都赚钱了,可以说大葱今年种植得越多赚得越多,但是真正的利润在囤积大葱的中间商手中,相当于中间商吃肉,葱农喝汤。

要说今年葱农不赚钱,那肯定是太贪了!气候是随时变化的,大葱囤积的时间越久,风险肯定越大(气温回升大葱会发芽),随意气温的回升你越着急肯定就越想卖,这个时候中间商就会趁机压低大葱的收购价,葱农根本没用能力反抗。

对于大多葱农来说,今年是最值得高兴的一年,肯定有很多农民抱怨:“为什么今年我不多种植点大葱,那岂不是发财了吗”?

四、近期国内疫情反弹,影响了大葱的运输

在疫情防控期间,很多地区的道路是封锁的,对于大葱的长距离运输肯定会产生一定的影响。

五、春节前是大葱消费的旺季

我国是人口大国,在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做丰盛的美食,这段时间必然是大葱消费的旺季。因此在春节前,大葱的价格大幅度降低的概率是比较低的。

为什么近两天大葱的价格骤然式下降?

前一段时间超市大葱的售卖价格普遍在8~12元/斤,近几天大葱的价格普遍在4.5~7元/斤,虽然大葱的价格依然很高,但是确实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

一、气温回升,大葱难以保存

随着立春的到来,全国各地气温都在缓慢回升,气温回升大葱容易出现发芽的现象,而且大葱脱水较快,会进一步降低利润,所以很多葱农急于卖出大葱,可以说大葱价格下跌是势在必行。过年后天暖和了,大葱价格超过4元/斤估计都没有人要。

二、消费者不买账

今年大葱的价格比往年贵3~5倍,很多消费者宁愿选择蒜苗、大蒜、洋葱等替代品。今年蒜苗充足,每斤蒜苗2~3.5元,是大葱很好的替代品。

其次,受疫情影响,很多老百姓的收入比往年较少,很多中国人都有勤俭持家的传统,天价大葱让很多消费者不买账。你价格卖得贵,我不吃还不行吗?大葱是一个调味品,并不是生活必需品,做菜可放多放少,贵了炒菜时就少放点,面对天价大葱很多购买者产生了抵触情绪。

三、中间商大量出售囤积的大葱

这些中间商对市场行情的判断能力是葱农无法比拟的,他们具备敏锐的洞察能力,他们必然知道“大葱价格一直保持高位”是不可能的,因此这些资本商大量的出售囤积的大葱,同时在以低价从葱农手中进购大葱(葱农缺乏销售渠道,会把价格压得尽量低),以实现利润最大化。可以说这些中间商吃两头,不仅能获得最高的利润,而且还能把风险转移到农民身上。

四、随意春节的临近,企业和学校等大葱消费大户相继放假,大葱的价格会有所回落

我国的北方一直是大葱的主要栽培区和消费区,企业、学校、饭店等是大葱的消费大户。随着春节的临近,这些大葱消费大户相继放假或者关门,大葱的市场的需求量会大大降低,这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大葱价格的回落。

总之,很多不法商人大量囤积大葱是导致大葱价格快速上涨的主要原因,因为资本的介入,大量的葱被买入后惜售,然后形成了市场的垄断,最终出现了“天价大葱”。物有所值才买卖公平,才能实现共赢,大葱价格疯长最终伤害的是农民和消费者。春节过后,随着大葱需求的下降,以及温度的继续回升,大葱的价格会归到正常年份是必然的。

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今年大葱价格过高,葱农、收购商、库存商、分销商、零销商、各个超市,都想从中获利。今年大葱价格过高,势必会导致下季大葱的种植规模大幅度增加。

“大葱涨价”遭全民抵制,现抛售无人问津,葱价将何去何从?

大葱属于十年八年不遇的事,最厉害的中国烟草怎么没有说的?大葱是贩子囤积居奇那烟草是谁操纵的?

“大葱涨价”遭全民抵制,现抛售无人问津,葱价将何去何从?

国家应参与进去,让哄抬物价者赔的记住教训。否则各行各业还有人仿效。因为这不是市场经济行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