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班与不上班,消费差距到底有多大?
上班时的必须消费清单:
1.加油费:每月平均1000,现在油价涨了,差不多要1200+了;上班距离远啊,单程有40公里了;
2.公司下午茶:150元;偶尔一次平均一个月轮到自己一次
3.买衣服鞋子:平均一个月200元吧,也要看季节的,有时候换季买的多,有可能一两个月不买的;
4.化妆品:每个月平均400元;四个月一套1500左右
5.孩子放在托班:1500元每月,接孩子和辅导作业;
6.晚饭:800元每月,基本都是楼下的大食堂,平均一餐40元;
合计:4050元
以上只是上班的时候必须的,其他的水电费啥的,上不上班都需要,咱就不统计了。
不上班可以节省的清单:
1.油费不需要了,接送孩子都是走路的;
2.没有下午茶,买衣服频率下降了,平均下来一个月算100吧;
3.化妆品用得很少,一年一套也用不完,算下来一个月100元吧;
4.托班费用没了;
5.晚饭自己做,不过材料和水电也要30元左右吧,上班日算下来600元吧;
合计:800元
总比下来,不上班一个月会少花3250元。
再说一下,水电费那些不管上不上班都需要,早餐也是需要起床做的,所以没有统计。
只是统计了上不上班的差异而已,生活费肯定不止这么多的,护肤品没统计是因为上不上班都需要,还有早餐,加上房贷呢,也是都有的。
上班与不上班,消费差距到底有多大?
差距真的太大了。之前在公司上班,每月7000的工资,扣除其他的费用能有6400左右,然后每个月的微信消费的钱都是6000+以上。但没上班以后,大半个月的消费记录才500不到,真的不知道是节约钱了还是说上班其实收入有限,开销也非常大。
由此得出一个结论,人的消费欲望真的是无限的,有钱的时候什么都想要,没钱的时候什么都不敢买,所以还是努力工作吧!
上班与不上班,消费差距到底有多大?
很大。比如我
1.上班支出。每天开车上下班,每月油费1000左右,停车费600元,每月打理头发300元,购买G2000职业装一套800元,与同事聚餐、参加同事婚丧嫁娶事随礼等平均1000元每月,逢年过节送领导茶叶等礼物500元。合计1500+800+1600+300=4200元。
2.不上班支出。偶尔开车出去玩,月均油费500元,停车费50元;头发在家里洗,不用特别打理;日常着运动休闲装,红白喜事少了,这项平均月支出算300元;宅家需支出生活费900元每月(上班公司包两餐,晚餐基本不吃)。合计1750元。
两相比较,不上班要节省2450元,但上班挣得多,不上班挣得少,上班精气神十足,不上班有时很懒散,上班活得充实,不上班有些无聊。上班的时候想退休,退休后又千方百计想去打工,永远都是围城。还是顺其自然,该上班就开心上班,该退休就开心退休。
上班与不上班,消费差距到底有多大?
太大了[捂脸]
前几年上班工资到手平均差不多两万每个月,小城市日常开销不大,所以想买什么就买什么,没有考虑过贵不贵,护肤品,衣服,包包几千的上万的也都有买过
今年失业了[捂脸],除了日常开销,孩子吃穿用补习班这些,其他的都停了
上班与不上班,消费差距到底有多大?
上班与不上班的消费差距到底有多大呢?辞职半年来,我最明显的感觉就是自己的购买欲望下降了。不上班虽然没有了收入,但一些不必要的支出也少了很多。
一、我原来上班的时候,一个月扣除社保、公积金后,实际到手工资是三四千块钱。在我们这个五六线的小城市来说,也算中等了。再说说我上班时一个月主要的消费支出——1、每天上下班开车,平均一个月加油400元。
因为我家离单位比较近,上下班一天四趟,平均一天就是十来块钱,再加上周六日出趟门,400元的加油钱并不算多。
2、每个月买衣服、鞋子、包包、化妆品等,平均一个月少说也1000元。
职场女性最起码应该对自己的着装和仪容负责任,每季换两身新衣服,是再正常不过的。
3、人情往来的支出,比如同事结婚、老人去世这些,上礼少则200元、多则300元。
因为我们以前单位员工比较多,每隔一两个月,总会有点红白喜事,等我们随份子。这些年,自己断断续续随出去的礼也不少。
4、上班时,和同事、朋友出去聚餐等消费也少不了。
中午和晚上,同事们在一起加个班,出去吃个饭,都很正常。这次你请客,下次我请客,随便小饭馆里吃一顿,一两百块钱也就花出去了。
每到月底的时候,朋友们再相互联系小聚一下,虽说是AA制,可人均下来也得100元左右。
5、以前,总觉得自己上班挣钱很辛苦,找理由就想花钱,犒劳一下自己。
上一天班累得浑身疼,下班迟了,不想做饭就点外卖,要不和老公出去吃饭,觉得应该吃点好的。要不逢年过节,来点仪式感,给自己买个礼物犒劳一下,总而言之,只有花了钱,才觉得挣钱有意义。
二、自从不上班之后,好多消费其实也省下了不少。1、不用每天上下班开车,我一个月有100元的油钱就足够了。
不上班之后,我喜欢上了散步和走路,平时离得近的地方,就走着去。只有去超市买菜的时候才会开车,其他用车的时候就很少了。
2、因为不上班之后,我穿休闲装比正装的时候多了,以前买的很多衣服质量还都很好,也就没有多想买的欲望了。
一个月逛几次街,碰到喜欢的东西偶尔买一买,根本花不了以前买衣服的钱。
在商场里看到很贵的正装,觉得自己暂时穿不了,这笔钱也就省下了。
3、因为不在单位上班,同事之间的人情往来,我就不参与了,也省下了随份子的钱。
朋友们的聚会,我后来也很少参加了,主要原因是大家都很忙。
我虽然闲了,可是内心却越来越喜欢安静,这些事自然也懒得张罗。
4、不上班之后,不喜欢点外卖了。有时间就琢磨着给老公做点好吃的,自己做得既干净卫生,又营养美味。以前下馆子的钱,也省下了不少。
总结:上班与不上班,我的总体感觉就是自己的消费欲望降低了,减少了可有可无的支出,也可以说是过上了一种低碳生活。
我喜欢上了健身锻炼,喜欢上了养生和断舍离,生活习惯比以前更好了。
我把时间用来学习和充实自己,精简自己的圈子,减少无用社交。
因此, 上班与不上班,不管消费差距有多大,我们的生活质量都不应该降低。
上班与不上班,消费差距到底有多大?
1、上班开车、地铁、公交,有交通费。
2、不上班,能不出门就不出门了,顶多下楼去公园溜达一圈。
3、上班,穿戴要整齐些,背着包、带着表、化妆。
4、不上班,穿家居服就行,没心思打扮。
5、吃饭,有的单位管饭,但大多数人需要买着吃。
6、不上班,成年人吃饭就是很简单了,煮碗挂面汤、炒米饭就可以了。
7、在家呆着,甚至吃两顿饭就行。
8、其实,以上这些都是小钱,差别不大,不上班,每月省出1000块钱。
9、大钱方面,房贷,上班、不上班,一分少不了,房租也一样。
10、养育孩子,上班、不上班,一分钱也少不了。
11、看病,医院也不会救助穷人,没有医保,更贵的要死。
12、不上班,每月要上基本社保,医疗和养老。
13、亲戚朋友之间的婚丧嫁娶、走亲访友的成本,一分也少不了。
14、煤气、水、电,不上班更费钱。
15、仔细算下来,不上班,花费更大,尤其是城市。一睁眼就是钱。
16、老百姓,银行里没有8位数以上的存款,该上班,还是要上班的。
17、即使不上班,也要找到赚钱的渠道,有基本的收入。
18、疫情三年,很多人失业,找不到收入来源,非常痛苦。
19、上班,发不了财,但起码不会让一家人陷入焦虑和困境。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