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坏一身毒!肝不好了,身体会出现哪些“有毒”表现?

如果把胃比喻成喇叭,那么肝脏就是哑巴!

肝坏一身毒,这点没错,但如果说肝不好,一定会疼,那就大错特错了!

因为肝脏是我们人体最主要的代谢和解毒器官,不仅仅我们吃进胃肠道的营养物质需要肝脏分解、合成,就连摄入的毒素也是必须要经过我们肝脏门静脉分解,解毒的。

(如图:重要的门静脉)

粗鲁的来讲,你放的每一个屁都是经过肝脏分解,代谢的。因为我们的肝脏完成了我们人体绝大部分新陈代谢和有毒物质的转化,所以,肝脏可以说是最容易被弄脏的脏器了!

但再苦再累,再容易受伤,我们肝脏都不是那个容易说痛就痛的器官,这主要跟它的解剖结构有关。 因为我们的肝脏是唯一一个没有痛感神经的器官,所以无论它很少自己喊痛,这也是我们经常忽略它健康的根本原因,同时也跟肝癌一发现,大多数都是中晚期的原因。

这时候可能就会有人提出质疑陈医生的观点了,你不是之前说肝癌有可能会有肝区疼痛吗?怎么这时候又说肝不好,基本上不会出现疼痛表现!

陈医生当然没有说错,而且前后一点都不矛盾。肝脏本身不带痛觉神经确实是真,但其表面有一层肝包膜,是富含感觉神经的,如肝脏出现炎症导致 形态改变,肝细胞坏死等,也会触碰到肝包膜的感觉神经,而引发疼痛的!

那么除了肝区疼痛这种不是特别靠谱的警报信号以外,我们说肝不好,还会引起出现哪些“毒”信号?
  1. 动不动就感觉乏力。这其实跟我们的肝脏损伤后,影响营养物质正常合成代谢有关,不能及时为了我们身体的各个组织器官提供足够的营养成分。
  2. 眼睛干涩,也有的人表现为眼红有血丝,尤其是巩膜发黄是诊断肝脏疾病非常重要的依据;
  3. 脸上脸色发黄,容易长痤疮、粉刺等,这其实都是肝脏代谢异常的表现。
  4. 肝掌、蜘蛛痣,一经发现是必须检查肝脏是否有病变的,因为有接近一半以上的肝炎、肝硬化病人会出现蜘蛛痣,而且通常发生在面颈部、胸前部、上肢手背等静脉流经的皮肤区域。

肝坏一身毒!肝不好了,身体会出现哪些“有毒”表现?

肝脏是身体内以代谢功能为主的一个器官,并在身体里面起着去氧化、储存肝糖、分泌性蛋白质的合成等作用。

人接触到的或吃进身体的有毒物质、亦或自身产生的代谢毒素,都需要肝脏帮助排毒解毒,转变成无毒或低毒状态,再排出体外。

一旦肝脏受损,排毒能力就会下降,身体就会出现各种“有毒”表现。肝不好了,身体会出现3个“有毒”表现,别看不见

表现1:黑

脸色发黑

肝毒太多,会出现肝病面容,特点为面部皮肤色泽逐渐变暗,脸色发黑没有光泽弹性差,皮肤干燥、粗糙,甚至出现“古铜色”面容。

肝脏对铁的代谢起着重要作用,平时肝脏内积蓄有铁成份。如果肝细胞遭到破坏,肝细胞内的铁会流入血管,使血液内铁成份增加,导致脸色发黑。

指甲发黑

指甲的光滑程度和厚薄可以判断肝脏的健康状态。

肝脏好的人,手指甲就会变得光滑饱满,没有纵横的沟纹和斑点,而如果指甲有黑色或者褐色的纹路,那就有可能是肝脏出现病变了。

表现2:臭

口臭

很多人以为口臭是消化道出了问题,其实也有可能是我们的肝脏出问题了。

肝脏的毒素排不出去的时候,会导致血液里的尿素氮和氨增多,特别是氨,氨的气味非常的重,这样就会导致我们出现口臭的情况。

汗臭

肝脏受损,肝毒淤积,肝脏会帮我们寻找代谢出口,大部分的毒素会通过粪便和尿液排出,还有一部分会通过汗液排出。

肝毒很深的,汗液就会发臭,有些人出汗之后,身体味道会很大,很可能是肝不不太好。

表现3:黄

眼白发黄

眼白在正常情况下呈白色,若有发黄的现象,说明肝脏功能受到了损伤。

肝脏不仅是排毒的重要器官,它还影响着胆汁的分泌情况。肝脏不好,肝毒太多,胆汁就会在肝脏中堆积,进而使胆红素出现破裂,流入血液中,使眼白出现发黄的现象。

排尿发黄

正常来讲,排尿应该是无色的,当我们上火或喝水少时,会有一点偏黄。

当我们饮水正常,却排尿发黄明显,甚至出现暗黄如茶色的尿液,那么就可能是肝脏受损,肝毒太多,影响了胆红素造成的。

如果你出现了以上3个“有毒”表现,别看不见,别犹豫,抓紧排毒保肝吧。

那么,我们该如何排肝毒呢?

一:吃排毒“食”

1、绿豆

绿豆富含碳水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营养物质,这些物质对于肝的养护有很大的好处,能有效补充肝脏所需的营养。

此外,绿豆的消炎解毒功能很强,有助于肝脏排出毒素,还可以增强肝脏的氧化和水解效率,让肝脏更加的干净。因此多吃绿豆,既清热解毒,又使肝脏更加健康清洁。

2、胡萝卜

胡萝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A、B1以及胡萝卜素,因其营养价值较高,所以又被称为“小人参”,是很亲民的一种养肝食物。

胡萝卜中的维生素A能帮助肝脏排出垃圾毒素,还可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常吃胡萝卜,不仅能养护肝脏,还可以降低体内胆固醇、排毒养颜、增强人体免疫力。

二:喝排毒“水”

1、柠檬水

柠檬是很多人都比较喜欢的,属于一种天然的草本植物,适量喝点柠檬水,可以达到很好的养肝健脾效果,同时也可以达到防毒解毒的功效。

而且,柠檬水还可以达到保护肝细胞免受自由基破坏的功效,促进蛋白质合成,对于肝细胞的修复可以达到促进作用,从根本上可以达到养肝护肝的效果。

2、兰菊苦荞茶

将金兰菊、蒲公英和黑苦荞混合,一起泡水代茶饮,可帮助肝脏排毒,养护肝脏健康。

其中,金兰菊,味苦、性凉,具有清肝利胆、健胃消食、利尿消肿等功效。尤其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能加速磷脂合成的胆碱存在,从而加速细胞修复速度。

蒲公英是清热解毒的佳品,既能清肝火,又能排肝毒,而且对急性肝损伤有保护作用。

蒲公英可拮抗内毒素所致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抗菌素作用后所释放的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故可保肝,且能增强肝脏再生能力。

黑苦荞可以排毒降脂,其所含的黄酮类物质对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脂肪肝以及因半乳糖胺和CCL4等引起的中毒性肝损伤均有一定的疗效。

三:按排毒“穴”

1、足三里穴

经常按摩足三里穴,能够疏肝理气,通经止痛,增强肝脏功能,促进肝脏排毒,达到强身定神,养护肝脏的效果。

按摩方法:以拇指或食指断布按压双侧足三里穴,指端附着皮肤不动,由轻渐重,连续均匀地用力按压。

2、日月穴

肝胆相表里,肝胆气郁,可导致脾胃运化失常,毒素无法正常排出而淤积于体内,而日月穴具有疏肝利胆,行气开郁的作用,经常按摩此穴能够增强肝功能,从而增强肝脏的排毒功能。

按摩方法:取坐位或仰卧位,拇指螺纹面按于日月穴,其余4指放在肋骨上,按揉2分钟。

注:所有图片均来自于网络,如有侵权可联系删除。

肝坏一身毒!肝不好了,身体会出现哪些“有毒”表现?

中医讲:发之于内,出之于外。

当肝毒过多,毒素无法及时排出体外,首先影响的,就是脸部肌肤,更有“肝衰先上脸”之说。

不论男女,出现下面3种迹象,小心肝毒太深了1、脸色暗沉无光

肝藏血,肝血充足,气血运行良好,脸部肌肤才会红润有光泽。

一旦,肝受损,导致肝脏积毒,肝血不足,脸部也会得不到足够的滋养。

此时,脸色就会暗淡无光,需要帮助肝脏排排毒,保护肝脏健康了。

2、粉刺丛生

当肝脏解毒排毒能力受损,导致废物毒素不能及时排除体外。

滞留在体内,日积月累,会造成激素失衡、内分泌失调。

此时,便会导致粉刺丛生,甚至出现痤疮,并且简单外部清洗,无法改变。

如果,经常粉刺丛生,一定要考虑是肝毒过多所致。

3、易长斑

当肝毒进一步堆积,越来越多,便会导致气血失去欢畅流动的能力,向下陷,凝结成瘀血。

气滞血瘀,阻塞经脉,导致血气不能达到面部,内毒也无法正常排出体外,便会形成色斑。

颜色,由灰褐色,到深褐色,逐渐变深,大小不定,边缘清晰,不痛不痒。

肝脏藏毒时,半夜两个时间会醒:第一个:凌晨一点

身体的五脏六腑都对应着不同的排毒时间,而肝脏则是在凌晨一点到三点之间排毒,在肝脏受损的情况下,这个排毒的过程就会受到影响。

容易引起气血运行不畅,体内缺氧,出现烦闷等情绪,此时自己感觉到不适,就会在此时醒来。

第二个:凌晨三点

在凌晨三点的时间,肝脏的解毒逐渐完成,人体开始进入深度的睡眠,此时身体当中的各个部分功能也都会出现的开始进行修复,而对于肝脏来说也是修复的最佳时机。

一旦肝脏受损,肝脏的自我修复就会受到很大的抑制,因此在此时肝脏细胞受损严重也会导致这种情况出现。

简单五招,给肝洗洗澡第一招: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加速代谢,促进血液血环,更可促进排毒,可以给肝脏减轻负担,有利于肝脏解毒排毒。

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并且,要小口慢慢喝。

尤其是,早上起床后,喝一杯白开水,有助于肝肾排毒。

喝水的时候,还可以加点草药植物,泡水代茶饮,排肝毒,效果更佳。

用谷谷丁,搭配赤玫花,做成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排肝毒,淡化色斑,效果尤佳。

婆婆丁山刺玫茶

婆婆丁,是一种常见的小植物,并且是“药食两用”植物,用其泡水喝,安全可靠。

并且,婆婆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预防肝损伤。

婆婆丁可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并且,婆婆丁根的效果要由于婆婆丁叶子。

山刺玫花,味辛、甘,性微温,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并且,有一定的“淡斑”之效。

二者搭配在一起,排肝毒,淡化斑点,保肝护肝,是不错的搭配选择。

第二招:多食绿

绿色入肝,多吃绿色食物,有助于肝气的循环和代谢,促进肝脏排毒。

西兰花,富含萝卜硫素,可以增强肝脏的解毒能力。

芥菜,是解毒清肝的最佳食物之一,有益肝脏健康。

茼蒿,清香气息,沁人心脾,行肝气,消食开胃,通便利腑。

蒲公英,擅长排肝毒,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

第三招:通经络

经络通畅,才会更好的排毒,所以,日常要助于疏经活络。

想要肝脏更好的排毒,首先,就要疏通肝胆经。

因为,肝胆不好,会影响这个排毒系统,二者是一对亲密战友。

胆汁作用,要依靠肝疏泄功能;反之,胆汁排泄不畅也会影响到肝。

早起后,敲打胆经,是最佳时刻。

每天敲打它50下,体内的水肿、毒素自然就会去除,让你气血足,增强身体免疫力。

每天早上起来,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大概敲10分钟,最好微微发热。

晚上睡前,敲打肝经,肝气一通,百脉皆通。

肝经,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睡觉之前,把双腿弯曲打开,先从左腿开始,慢慢敲打,再敲打右腿,左右相互交替敲打。

可以畅通肝经、疏调肝气,使肝胆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

第四招:揉穴位

人体的穴位,经常按一按,也可以帮助肝脏排毒。

太冲穴

在足背,第一、二跖骨结合部之前凹陷处。

用手拇指指腹,按揉,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

行间穴

在足背侧,当第1、2趾间,趾蹼缘的后方赤白肉际处取穴。

用手拇指指腹,按揉,以产生酸、胀、痛感为宜。

然后,从太冲推至行间,再推回太冲穴,以此,反复推揉,即可。

期门穴

乳头直下,第6肋间隙,前正中线旁开4寸。

每天按揉期门2次,每次200下。

第五招:抻抻筋

蝴蝶式

可打通腿上经络,有助于身体排毒。

双腿弯曲,脚心相对,双手抓住脚尖,膝盖向两侧打开,尽量往地上贴。

双膝盖,有节奏地,向两边地板振动,即可。

脚趾回勾

双腿伸直并在一起,脚尖回勾,双手抓着脚趾,身体慢慢向下压,至少要做15~30分钟。

只要大腿后侧的大筋,有拉伸的感觉就可以。

肝坏一身毒!肝不好了,身体会出现哪些“有毒”表现?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排毒解毒场所,但是,就像经常做饭的屋子会留下油烟一样,肝脏也会在长期排毒解毒的过程中,受到损害,产生肝毒。一旦肝毒淤积在身体里,不但肝脏排毒解毒能力会下降,也可能牵连其他器脏,引发各种疾病。

持续有6个表现:很遗憾,你的肝毒已太多,该给肝排毒了

1、眼睛干涩

如果我们肝胆不通,积聚毒素,那么肝火就会很旺,眼睛也会发干、发涩,这就属于肝火太旺的一个表现。

2、眼睛发黄

眼白正常的颜色是白的,有些淡淡的青色,但是,如果您的眼白发黄,那就要小心是黄疸。

这是由于肝胆处积聚毒素,造成胆汁不能够正常的排出,从而导致血液中的胆红素增加导致的。

3、鼻子两边容易长粉刺

中医认为,鼻子的两侧是肝脏的映射区,鼻子两边如果经常出现粉刺,那就是肝脏有毒素的表现。

当肝脏出现问题的时候,代谢功能就会异常,于是体内血液不足,就容易导致脸色变得晦暗,而且更加容易产生粉刺、痤疮。

4、容易抑郁

肝脏是体内调控情绪的脏器,情绪抑郁时,肝内的毒不能及时排出,阻塞气的运行,又会加重这种抑郁。

5、偏头痛

肝脏排毒不畅,会导致出现偏头痛,脸部的两侧长痘痘,这是肝经和它的搭档的胆经出了问题。

6、指甲表面有凸起或向下凹陷的棱线

中医认为“肝主筋”,指甲也属于“筋”的一部分,如果肝脏出了问题,那么指甲也会表现出来,如果指甲出现凸起或向下凹陷的棱线,则是肝脏里积聚毒素的表现。

既然肝毒已经太多了,就该抓紧给肝排毒,那么,我们到底要如何给肝排毒呢?

清肝毒,防肝癌,做好“二多二少”

“二多”

一、多饮清肝茶

常喝水,可以促进新陈代谢,有助于将体内的毒素排出。

日常生活中,可以选择自制一些养肝清肝的花草茶,长期饮用,还能起到保肝的效果。

自制方法:取晒干的桑叶15g,晒干的白谷丁叶40g,将两者混合均匀制成白谷丁桑叶茶即可。

桑叶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等保健养生功效。

现代医学研究表明,桑叶含有多种氨基酸和各类维生素。

桑叶有降血脂、降胆固醇、抗血栓形成和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抗衰老、抗疲劳作用。

除此之外,桑叶还有良好的皮肤美容作用,特别是对脸部的痤疮、褐色斑有比较好的疗效。

研究表明,肝脏中肝糖原的数量与肝脏的功能成正比。

白谷丁中蒲公英甾醇能够影响其中人体中间代谢,间接使肝糖原含量增加,肝脂肪酶的活性下降,从而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保肝作用。

二、多休息

所谓 “人卧血归肝” , 人在躺下睡觉的时候,肝脏的血流量大约能增加1~2 升

晚上一定不要熬夜,晚上11点至次日 1 点,是人体肝经的气血最旺,这个时间段最好已经进入熟睡状态,有利于肝脏排毒,养血。

多休息,及时休息,才能使得身体能够充分启动解毒作业,肝脏在充足的血养中得到休息。

》》睡前,拍打肝经,可排毒

肝经是人体十二经脉之一,贯穿全身。

每天晚上睡觉之前,拍打肝经穴位,有助于疏通经络,加速排出肝经中的毒素。

肝经从脚趾起,上至前额。将食指、中指弯曲,以关节按摩经络。尤其是太冲穴和大敦穴时,可以重点按摩,有助于利尿排毒,保护肝脏健康。

“二少”

一、少恼怒

《黄帝内经》中提到,“怒伤肝。”

当我们在生气发怒时,人体会分泌一种叫“儿茶酚胺”的物质,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

它会使血糖升高,脂肪酸分解加强,血液和肝细胞内的毒素相应增加,直接对肝脏造成一定损害。

大怒不止,会导致肝气上走,血也会随着肝气上流,这就是咱们常说面红耳赤,来形容恼怒人的样子。

气血上走,可致面赤、气逆、头痛、眩晕,甚而吐血或昏厥猝倒等症状出现。

所以,要想养肝、排肝毒,总生气也是万万不可以的。

二、少喝酒

中医讲:“肝主疏泄”。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肝的主要功能是解毒、排毒。

然而长期喝酒的人,在大量酒精的作用下,肝细胞产生急性的发炎症状,轻者会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的情况

严重的话,还有人会出现黄疸或腹水的症状,此时就一定要戒酒养肝保命了。

肝硬化大多数都是喝酒喝出来的,肝硬化可以说是肝癌的预备阶段,80%的肝癌都是肝硬化转化而来。

防肝癌,保肝脏,戒酒不容忽视。

肝坏一身毒!肝不好了,身体会出现哪些“有毒”表现?

肝脏,主要负责给人体进行解毒工作。

一旦,肝脏受损,无法完成解毒工作,毒素便会“滞留”在肝内,导致肝毒越积越多。

如:长期熬夜,睡眠不足,肝脏得不到自我休息,影响其解毒排毒,导致肝脏“积毒”过多。

那么,肝内毒素多过,身体会有哪些异常表现呢?

发之于内,出之于外,有诸内必形于诸外。

一旦,“脸上”有这3种表现,十有八九是肝毒太深了

表现1,早起后,脸色晦暗无光

人体在经过一夜的睡眠休息后,早起后,应该是神采奕奕,脸色红润有光泽。

而一旦,早起后,发现自己脸色晦暗无光,要警惕肝毒过多了,无法滋养脸部肌肤,就会导致脸色晦暗无光。

表现2:粉刺丛生

当肝毒进一步堆积,无法及时排出,便会进一步影响肝脏机能,造成激素失衡、内分泌失调。

此时,脸上就会粉刺丛生,甚至出现痤疮。

表现3,出现色斑

当肝内毒素,长期“超标”,日积月累,还容易导致色斑的出现。

肝藏血,当肝内毒素过多,影响其功能,血中的气生发不出来,气血就失去了流动的能力,便会向下陷,凝结成瘀血。

气滞血瘀,阻塞经脉,血气不能到达面部,毒素无法排出,最终便很容易形成黄褐斑。

“无缘无故”出现黄褐斑,要考虑是肝藏毒太深了。

这三件事不改,会导致肝毒越来越多

第一件:早起憋尿

经过一夜的休息,一般情况下,在早起时,会进行排尿。

然而,此时,有很多人,为了能多睡一会“懒觉”,回选择“憋尿”。

但是,身体经过了一夜的休息与代谢,如果早上不能及时排尿,那么,毒素也就无法很好的排出体外,当毒素滞留体内,便会导致肝脏“中毒”。

因此,早起后,一定要及时排便,促进废物毒素的排出,减少肝脏负担。

第二件:暴饮暴食

民以食为天,但是,食物吃的太多,不仅会加重胃肠负担,也会加重肝脏的负担。

肝脏,参与脂类代谢,一旦吃得过多,容易导致脂肪肝等,损害肝脏功能,影响肝脏解毒。

此外,食物吃太多,体内会产生更多的自由基,肝脏有对付自由基,排除毒素,净化血液之效。

一旦,人体内的自由基越多,肝脏功能受损就越严重,便会降低解毒排毒能力,导致毒素“堆积”。

第三件:晚睡熬夜

经常晚睡、熬夜,是现代人的一大“通病”。

然而,或许熬夜娱乐很嗨皮,但是,你的肝脏却在“默默承受”。

熬夜就是熬肝血,一旦肝血不足,便会导致肝脏功能下降,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机能。

睡眠不足,肝脏也就无法得到良好的休息,会加重肝脏负担,也会导致毒素滞留体内。

因此,一定要注意,保证充足的睡眠,切莫长期熬夜。

给肝脏排毒,坚持“五个一”

01:一杯植物茶水

多喝茶水,是排肝毒,健康有效的方式。

婆婆丁山刺玫茶,泡水喝,可提高肝脏解毒能力,淡化斑点。

婆婆丁,是一种常见的小植物,并且是“药食两用”植物,用其泡水喝,安全可靠。

并且,婆婆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提高肝脏解毒能力,预防肝损伤。

婆婆丁可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并且,婆婆丁根的效果要由于婆婆丁叶子。

山刺玫,味辛、甘,性微温,可疏肝解郁、促进血液轮回,能够温养人的心肝血脉,对于肝脏健康非常有利,并且,有一定的“淡斑”之效。

二者搭配在一起,排肝毒,淡化斑点,保肝护肝,是不错的搭配选择。

02:一个穴位

经常按摩护肝穴位,也可以帮助肝脏排毒,有益肝脏健康。

太冲穴,是肝经的原穴,经常按摩,有助于肝脏排毒。

取穴:在脚背第2、1趾骨间

按法:盘腿坐好,以左手拇指按揉右脚此穴,顺着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按20下,再以右手按揉左脚此穴,手法和前面一样。

03:一份睡眠

人体的五脏六腑,都在睡眠中,得到自我休息与恢复。

所以,给肝脏排毒,也要有好的睡眠。

睡眠养肝,不仅可以养肝血,还可以促进肝脏自我恢复,有助于肝脏解毒排毒。

人卧血归于肝,睡眠时,流经肝脏血流量的增加,有利于增强肝细胞的功能,提高解毒能力。

所以,一份良好的睡眠,十分关键,一定要少熬夜,保证睡眠时间,来让肝脏自我恢复,解毒排毒,促进身体健康。

04:一个动作

经常敲敲腿,有助于疏通肝胆经,可以强肝脏,促进排毒。

双脚与肩同宽,蹲马步,双手握空拳,从膝关节内上方开始,四拍,敲至腹股沟,然后,转至胆经,从环跳穴开始,四拍,敲至膝关节外上方,慢慢收回。

05:一份运动

不论是促进肝脏排毒,还是保护身体健康,运动,都是不可缺少的。

一方面,运动有助于促进身体排毒,另一方面,运动,也有助于肝脏健康。

适当的运动,不仅能促进新陈代谢、血液流通、肝脏排毒,还能减少脂肪堆积,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脂肪肝,保护肝脏健康。

因此,每日进行适当运动,每次不超过30分钟,以不感到疲劳为度,有助于护肝排毒。

肝坏一身毒!肝不好了,身体会出现哪些“有毒”表现?

肝坏一身毒,肝毒“太深”,五个部位有“预兆”,莫忽视!部位一:嘴巴

——出现口苦、口臭

经常出现口干、口苦、口臭的情况,要考虑是肝脏淤积毒素了。

这是由于,肝气不通畅、瘀滞,导致恶臭的毒素在体内积累,往往会让呼吸中都带有霉味和臭味。

部位二:脸部

——粉刺、痤疮、色斑

肝毒过多,会造成激素失衡、内分泌失调,使皮脂分泌增多,进而造成皮肤问题,如粉刺、痤疮等。

肝毒越积越多,会使气血失去流动的能力,向下陷,凝结成瘀血,气滞血瘀,阻塞经脉,最终便很容易形成黄褐斑。

部位三:腰腹

——腹部肥胖

肝脏不能及时将毒素排出体外,导致毒素滞留,就会储存在脂肪细胞中,很容易堆积在腹部,出现腹部肥胖的情况。

一旦体重无缘无故的增加,尤其是腹部出现肥胖,一定要警惕肝毒过多。

部位四:指甲

——凸凹不平、易断

肝主筋,指甲,是“筋”的一部分。

肝脏藏毒,损害肝脏功能,会直接反应在指甲上,出现凸起的棱线,或是向下凹陷,比较脆,容易劈裂,出现竖线等等。

部位五:皮肤

——过敏、瘙痒

肝脏,会产生抵御过敏原的抗体,一旦肝内有毒素,开始“罢工”时,身体对于一些过敏原的抵抗能力就会减弱。

大脑就会通过产生组胺来反应,当太多的组胺较长的一段时间积聚在身体内,就会有过敏症状,如瘙痒、晕眩等。

排肝毒,试试4个小方法,给肝脏“洗洗澡”

方法1:自制一杯茶,白鼓丁苦兰菊茶

材料:白鼓丁根茎、苦兰菊根茎

做法:

①挖取野白鼓丁根,洗净,切段,烘炒制成茶,备用;

②苦兰菊根茎,洗净,切段,烘炒制成茶,备用;

③取白鼓丁根、苦兰菊根1g,按照1:1,热水冲泡代茶饮,即可。

白鼓丁和苦兰菊,都是“药食两用”的植物,都对肝脏健康有益,二者搭配,效果加倍!

白鼓丁,入肝经,擅长排肝毒,与跟乳蓟的功能不相上下,最常用在需要去肝毒者身上。

白鼓丁可以对抗,内毒素造成的肝细胞溶酶体,和线粒体的损伤,解除内毒素导致的毒性作用,提高肝脏解毒能力,从而保护肝脏健康。

而苦兰菊,是从欧洲引入的一种药食两用植物,被收录到《药典》,可清肝利胆。

科学研究表明,苦兰菊,可加速细胞修复速度,对肝脏细胞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尤其对酒精性肝损伤,效果显著。

这二者搭配在一起,对于提高肝脏解毒,保护肝脏健康,大有益处。

方法2:熬一碗粥,红枣粥

材料:大红枣若干、粳米适量

做法:

1、红枣,洗净,切片,或者剪7刀;

2、大米洗净,入锅,加水、红枣;

3、一起煮粥食用,即可。

红枣,是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用其煮粥,有助于促进肝脏排毒。

红枣能提高体内单核细胞的吞噬功能,有保护肝脏、增强体力的作用。

大枣中的维生素C,能减轻化学药物对肝脏的损害,并有促进蛋白质合成,增加血清总蛋白含量的作用。

所以,用红枣煮粥吃,对于护肝排毒,也是不错的选择。

方法3:早起敲胆经,睡前敲肝经

肝和胆,是一对亲密的战友,胆汁排泄不畅,会影响到肝。

早敲胆经,促排毒。

每日早晨起来,双手沿着裤线位置来回敲,预计敲10分钟,最好轻轻发热。

可疏通胆经,促使肝胆排毒,增强人体免疫力。

晚推肝经,强肝脏。

肝经和胆经恰恰相反,它在大腿的正内侧,也就是内裤线的位置。

中医讲,肝主疏泄,肝气一通,百脉皆通。通肝经,重在一个推字。

每日睡前,把双腿弯曲张开,先从左腿开始,双手相叠按在大腿的根部,稍用力向前推到膝盖。

先左后右,反复推上50遍即可畅通肝经、疏调肝气,使肝胆在睡眠中能充分地排毒。

方法4:一份运动,强肝脏

运动,有助于强健肝脏,促进肝脏健康,也有助于排毒。

想要帮助肝脏排毒,可以选择在晚饭后,一小时,散散步,有助于强肝。

散步也能“散心”,可疏解心理压力,消除不良情绪,减轻肝脏的负担,有利于肝脏更好的排毒。

记住,散步以微微感到疲惫为佳,不宜过度运动哦!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