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内磨玻璃结节会发展为早期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
磨玻璃结节,的确会令人惊恐担忧!但是未必所有的肺内磨玻璃结节都是恶性的,也不可能就一定会发展为早期肺癌!
磨玻璃结节到底是属于哪一种结节?事实上,在之前的临床诊断中并没有磨玻璃结节,不是说以前就不存在这种结节,是有我们也没发现或者没有按这种分类!真正有这样的结节出现和分类,其实最主要的是来源于医疗技术的发展,尤其是随着多层螺旋CT的广泛应用以及低剂量CT扫描,明显提高了肺小结节的检出率,其中肺内磨玻璃结节也慢慢被发现!影像学检查中,肺内磨玻璃结节主要表现为在高分辨率CT上密度轻度增加,肺泡壁柱状细胞增生,其内支气管血管束表现为异常磨玻璃密度阴影,属于一种有特征性而非特异性的影像学表现,根据CT上密度不同,临床上分为实性结节,部分实性结节(混合磨玻璃密度)和非实性结节(完全磨玻璃密度)。
那体检发现肺内玻璃结节,到底该怎么办?要注意什么?事实上,只要是肺实质含气量降低,细胞密度增加,肺泡柱状细胞增生,只要出现肺泡和终末气道内部气体填充,导致肺泡不完全萎陷,就可能会出现磨玻璃密度阴影,有特征但特异性并不强,因此其可以是良性,如只是良性的局灶性纤维化,炎症或出血等;但也不排除恶性可能,如肺腺癌,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浸润性腺癌等等。因此,最主要的是分辨结节是良性的还是恶性的!
首先,做一个高分辨率的CT检查是关键,这有利于从形态学上进行鉴别诊断,因为结节的形态、大小、实性成分大小,边缘是否清楚,是否有空泡、邻近结构改变等征象,都是鉴别良恶性结节重要的诊断依据。 一般情况下,圆形球形生长型、结节实性成分中伴有周围磨玻璃成分、出现明显的瘤肺分界、结节中心有空泡或囊腔、靠近胸膜,出现胸膜牵拉和胸部凹陷等等,都可能是一些恶性结节相对典型征象。
其次,注意注意:具体的定性诊断一定要经过专业放射科医生和专科医生进行综合分析,不要自己给自己下诊断,而且有时候医生可能还需要让你3个月,甚至6个月后再过来进行复查,看结果后才能进一步做出诊断也属于正常现象,因为有时候结节太小、不明显都可能需要进一步观察,因为良恶性结节最大的区别是有无异常生长!
最后,体检发现磨玻璃密度结节,切勿慌了神!哪怕它是恶性的,但一般情况下,这种属于早期肺癌的居多,而且很少会发生淋巴结转移和远处转移,治愈率较高,但最终的结果要依据病理的诊断后来决定,正常情况下,患者会有一个较好的预后,生活质量影响不大!
肺内磨玻璃结节会发展为早期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
肺结节问题我已经写过很多很多类似的文章,可以说肺结节几乎快成了一个心理疾病,据统计全国有超过一亿两千万人查出肺部结节,其中很多人被肺结节折磨得夜不能寐,茶不思,饭不想,压力极大。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我一再的强调过,肺结节绝大多数是良性的,即便少数是恶性的,预后也是很好的。对待肺结节的总体态度是,不能听之任之,也不能掉以轻心。
具体讲一下磨玻璃结节
磨玻璃样结节是指原发于肺部的3cm以内的均匀含气结节,病灶会沿肺泡生长,并不破坏肺泡构架。在CT上磨玻璃结节密度比正常的肺部组织高,就像玻璃上哈一口气,模模糊糊的,所以称为磨玻璃结节。
肺内磨玻璃结节会发展为早期肺癌吗?只能说有可能,但不是绝对的。虽然相比较其他结节,磨玻璃结节恶性可能性略高一点,但也有很多磨玻璃结节是良性病变,比如炎性感染、纤维化等等。此外,一些癌前病变,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也可能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对于持续存在的磨玻璃结节,即便是不典型腺瘤样增生或原位腺癌,其生物学行为相对惰性,生长极其缓慢。据统计,5mm以下的磨玻璃结节患者中(随访五年以上),有10.3%的患者结节出现了逐渐生长的情况,但仅0.9%病理证实为浸润/微浸润腺癌。直径在8–20mm的磨玻璃结节,癌变的可能性升至18%。可见,较大的磨玻璃结节发展为早期肺癌的几率早大一些。
磨玻璃结节又可以根据有没有实性成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纯磨玻璃结节中良性概率较高,很多是真菌性炎症导致的,也有一小部分是肺结核或其它肉芽肿性炎症导致的。而混合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略高于纯磨玻璃结节。
发现肺磨玻璃结节要注意什么?
发现磨玻璃结节最需要注意的就是放宽心态,定期复查。按照2019年NCCN肺癌筛查指南建议:小于5mm的的纯磨玻璃结节,无需常规随访,或者1-2年复查一次;结节在6mm以上的纯磨玻璃结节,建议6-12个月复查确定稳定性,之后每2年复查直至5年。部分实性磨玻璃结节中如果实性成分大于6mm的磨玻璃结节,建议3-6个月确定稳定性,对于实性成分在复查中有增大趋势,实性成分大于6mm且高度怀疑肺癌的磨玻璃结节可以考虑直接手术治疗。
此外,对于肺癌高危人群,无论肺部有没有磨玻璃结节,需要注意的就是戒烟,远离二手烟,减少厨房油烟,平时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习惯,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
肺内磨玻璃结节会发展为早期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
有可能!
或者说,某些肺磨玻璃结节就已经是早期肺癌,不过它们大多生长缓慢,可以保持数年、甚至十几年缓慢进展,但也可能在某一时刻突然增长加速。
我们呼吁40岁以上人群重视肺结节筛查,就是希望能及时发现这些危险结节,及时切除。
什么是肺内磨玻璃结节?经高分辨率螺旋CT扫描发现的,肺内局限性的半透明小结节,呈磨玻璃状。
分为两类:单纯性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
下面我们举例说明:
1.单纯性磨玻璃结节
上图这个小结节,直径7毫米,纯磨玻璃密度,称为单纯性磨玻璃结节。
这类小结节如果小于5毫米,属于低危结节,不需要随访;大于5毫米则属于中危结节,应当间隔3个月复查,观察病变是否消失。如果持续存在,则每年复查,不少于3年。
从病理上看,这类结节可能是炎症、不典型腺瘤样增生、原位腺癌和少部分微浸润腺癌(非侵袭性腺癌)。
此类病灶不建议使用抗生素(不符合抗生素使用原则),PET-CT(派克)检查价值也不大,CT引导穿刺也不推荐,因为阳性率较低。
科学的处置原则就是随访观察,如果病变随访过程中增大或密度增高,就可采取手术治疗,推荐胸腔镜楔形手术、肺段或亚段切除。
上图这个病例来自山东省肿瘤医院黄教授,第9个月复查的时候,显示病灶没有消失,并且增大了3毫米,果断建议手术切除,病理为微浸润腺癌,没有低分化成分,不需要配合术后化疗。
2.混合性磨玻璃结节
下图这个病灶,最大径1.3厘米,周边呈磨玻璃密度,中央可见白色的实性成分,属于混合性磨玻璃结节。
经手术切除,病理确诊为微浸润腺癌:
对这种孤立的、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特别是实性成分大于5毫米的,首次发现后应该3个月复查,复查病变增大或无变化时,应考虑恶性可能。
有统计资料显示,混合性磨玻璃结节的恶性可能性为63%,而单纯性磨玻璃结节为18%。
肺内磨玻璃结节都会发展成肺癌吗?不是的!
很多磨玻璃结节是炎症性病变,随访观察会消失。
上图这位30岁的男性,咳嗽咳痰,CT发现右肺磨玻璃结节,一个月后复查完全消失,证明属于炎性结节。
下图是另一位女性病人,左肺磨玻璃结节,在内部可以见到小网格状影,这提示小叶内间隔增厚,说明是一个炎症性结节:
后来随访观察,病灶完全吸收。
发现肺内磨玻璃结节,需要注意什么?一般来说,肺内孤立的磨玻璃结节不需要治疗。
影像医生会根据它的大小、密度、形态、边缘等作出判定。如果是高危结节,医生会建议多学科会诊,积极处理。这种情况听从医生指导即可。
如果是中危结节,按照医生指导,定期随访即可。首次随访间隔,一般不超过3个月,目的是筛检出那些增长快速的结节及时处理。
这里是影像科豪大夫,感谢您的阅读,欢迎关注我!
肺内磨玻璃结节会发展为早期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
随着医疗水平和健康意识不断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人们进行健康体检。有一部分人在进行胸部低剂量薄层CT检查会发现肺内有磨玻璃结节影。什么是肺内磨玻璃样结节呢?其在影像学上常常呈现为无规则形状的密度增高影表现,在结节中有时可见血管的纹理和肺的支气管组织影。能够形成肺内磨玻璃结节影常见的原因有:肺部终末支气管的炎症性病变或者是早期肺癌的表现。因此如果出现肺内磨玻璃结节一定要引起注意。
如果出现了肺内磨玻璃结节该怎么办?
刚提到肺内磨玻璃结节既有炎性的可能也有癌变的可能性。如果出现肺内磨玻璃结节该怎么办呢?重要的是要大致明确其性质,可以进行寻找上级医院有经验更加丰富的影像科医师进一步明确诊断。一般来说如果磨玻璃结节,影像学多提示实性成份较多,呈现空泡状改变等。如果发现疑似肺癌的表现,一定要注意进行定期复查。一般来说对于首次发现的1-3个月后进行造次进行薄层胸部CT扫描观察结节的变化。根据随访结果建议进行后续选择(继续随访或者手术治疗)。国外指南中指出对于肺磨玻璃结节直径≥6mm的一定要积极的随访观察。对于随访过程中结节变小,良性的可能性较大。对于随访过程结节保持稳定的,根据主诊医师意见决定是否进行进一步随访观察。如果对于磨玻璃结节无法断定其性质的(良性或者恶性),必要时可以进行肺结节穿刺活检术(需要注意的是该穿刺难度相对较大)。
如何降低肺癌发生的几率?
目前研究发现肺癌的发生可能与长期吸烟、长期吸二手烟、长期处于油烟环境中、长期工作在粉尘、石棉等环境中其肺癌的发病风险相对增加。因此,尽量避免以上情况的出现。
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肺内磨玻璃结节会发展为早期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
肺部磨玻璃样结节是指原发于肺部的均匀含气结节。病灶会沿肺泡生长,并不破坏肺泡构架。但它的密度比正常的肺部组织高,CT影像上面表现为磨玻璃影。
磨玻璃结节又可以根据有没有实性成分分为纯磨玻璃结节和混合性磨玻璃结节。虽然早期肺癌可以表现为磨玻璃结节,但炎症、感染、纤维化或癌前病变,如不典型腺瘤样增生也可能表现为磨玻璃结节。因此千万不能简单将磨玻璃结节和肺癌划等号!发现磨玻璃样结节直接手术肯定是不对的。虽然一部分磨玻璃样结节的确与肺癌相关,但大多数其实与炎症有关。
与肺癌相关的,主要是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它是一种典型的磨玻璃样结节,属于癌前病变。当出现这种病变时,一定要早点手术切除。但实际上,很多磨玻璃样结节是炎症导致的,尤其是纯磨玻璃样结节(磨玻璃样结节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两种,其中混合型磨玻璃结节是肺癌的可能性更高),很多是真菌性炎症导致的,当然也有一小部分是肺结核或其它肉芽肿性炎导致的。
一般发现肺部磨玻璃样结节后,建议进行严密的随访观察。尤其对于直径在8毫米以上的结节,如果经济条件允许,建议做PET-CT扫描;如果经济条件不好,SPET检查也是一个可以考虑的选择,该检查能够医保报销,提供的信息也不少。而对于直径在8毫米以下的肺结节,则不建议做PET-CT检查。
做了这些无创检查以及抽血检查肿瘤标记物后,如果存在肺癌的危险因素,再手术也不迟。肺部磨玻璃样结节变化一般比较慢,有的甚至随访十几年都变化不大,所以持续观察,发现可能是肺癌时再手术,一般并不会耽误病情。
非典型性瘤样增生是不是肺癌?需要手术切除吗?
肿瘤并不是突然发生的,而是从正常细胞逐渐演变成为癌细胞,肺癌同样如此。在这个过程中,有部分细胞没有达到肺腺癌癌细胞的形态标准,但又不是正常的细胞,呈现出一种不正常的细胞反应和增生的状态,这种就是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
这种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是一种典型的肺部磨玻璃样结节,属于癌前病变。一般而言,它并不会自愈,但如果及时切除治疗是能够完全治好的;如果不进行治疗,这些非典型性腺瘤样增生可能会缓慢地进展为肺腺癌。因此,当发现纯磨玻璃样结节逐渐增大,或者体积不增大但中间出现点状或者片状的实性、半实性病变时(纯磨玻璃样结节是非实性结节),建议立刻手术。
肺内磨玻璃结节会发展为早期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
什么是肺结节?
结节病是一种多系统和多器官的肉芽肿型疾病,目前病因尚未明确,经常会侵犯肺部、肺门淋巴结、眼睛、皮肤等器官。以胸部受侵率最高,达80%~90%。从影像学表现来看,肺部结节多为局限型的、类似圆形的、密度增高的阴影。常见的为单发结节,临床上也见过双肺长了四五个结节的,边界一般比较清晰。肺结节的直径多为小于3厘米的病灶,大于3厘米的一般称为肿块。
目前,CT检查中检出率最高的是磨玻璃结节(GGN),这指的是在CT影像上出现像磨砂玻璃质地的密度轻度增高的云雾状淡薄影。磨玻璃结节中的磨玻璃成分,对应的是病理上的鳞屑样生长方式,异常增生的上皮细胞或分化良好肿瘤细胞以鳞屑样方式生长或贴壁样生长,表现为增生的细胞沿现有的结构和肺泡壁生长,而不侵犯基质、胸膜或血管,保持完整的肺泡结构。
肺磨玻璃结节具有演变性的特点,可由良性病变逐步发展成恶性病变,由无侵袭性的惰性病变逐步变成有侵袭性的浸润性病变。这个过程可长达几年甚至十几年的时间。根据有无实性成分,肺磨玻璃结节可分为单纯型和混合型。如果结节内只有磨玻璃成分,称为纯磨玻璃结节;如果既有磨玻璃成分,又含有实性成分,则称为混合型磨玻璃结节。
肺内磨玻璃结节会发展为早期肺癌吗,需要注意什么?肺部小结节并不等于早期肺癌。肺内很多疾病都会形成结节,良性的如炎症、结核、霉菌、亚段肺不张、出血等。因此肺内的小结节性病灶,可能性的诊断是多种多样的。良性的包括炎性假瘤、错构瘤、结核球、真菌感染、硬化性肺细胞瘤等;恶性的则可能是原发性肺癌或肺内癌转移灶。部分良性病变长时间发展之后也可能转化为恶性。
不同结节的恶性概率是多少?一般来说,磨玻璃结节总的癌变概率约为33%。其中,混合型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较高,约为63%,而纯磨玻璃结节的恶性概率约18%。混合型磨玻璃结节内实性成分的多少,可作为判断良恶性或侵袭性的一个依据。若为恶性,则实性成分越多,其侵袭性也越大。不同类型的结节在不同性别患者中的恶化概率也不同,实体结节是男性最常见的肺癌类型,有72%的男患者属于实性结节,而女性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则多为磨玻璃结节,占女性肺癌的45%。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