才41岁就确诊了冠心病,该怎么办?
待了冠心,不用担心。因为冠心病和高血压、糖尿病一样,是慢性病,就是冠壮动脉硬化引起的,只要注意饮食,陪合医生治疗,是不会出现问题的。我在十年前确诊了冠心病,那年我40岁,十年来我通过药物治疗、改善饮食、合理运动,现在身体健康保持的很好。
十年前,由于工作原因,我经常暴饮暴食,生活没有节律,血压高、血糖高,低压110,高压170,空腹血糖13,尿糖3+,我身体也没有感觉,也没有当会事儿。后来看到周围有好些人因为血压高、血糖高、冠心病而引起脑血栓、脑出血、心肌梗塞而半身不遂或者死亡的,给家庭带来巨大的痛苦,我一下子重视起来。于是就到到医院找医生给诊断,输液、吃药等,身体指标趋于正常。但是这只是暂时的,后来又是吃肉喝酒,又犯病了,继续治疗;这个病生活习惯不改变,吃再多的药,病也治不好。
后来
我就彻底的改变了饮食习惯,定食定量、低盐饮食,也戒了酒,每天锻炼身体一个小时,几年来坚持的很好,身体指标都正常。
要想治疗和预防冠心病,要做好以下几点:一是一定要从自身心里上重视,自己不重视都是白说;二是要定期检查身体,关注身体指标是否正常;三是要彻底改变饮食习惯,这一点是基础,因为这个病就是吃出来的,如果不改变饮食习惯,仅靠吃药治疗,效果不会太好。
得这个病不要怕,但是必须的高度重视,这才是关键!
才41岁就确诊了冠心病,该怎么办?
先别紧张,咱们分析一下。
首先,就你的报告单看,左侧前降支近端有狭窄,但是狭窄在40%-50%,这并不能算是一个特别严重的狭窄,如果按照程度分应该属于轻度狭窄,所以先别那么紧张。
一般来说,轻度的狭窄对于心脏的血供影响不是太大,有些患者的血管可能狭窄到90%以上,但由于侧支循环的建立也可能没有太严重的症状,也不一定就会进展为心梗。况且,你做的只是冠脉CTA,并不是冠脉的造影,CTA主要是用于一些排除性诊断,它的准确性要较造影差一些。你频繁发作胸背痛这样的症状,建议你做一下造影,造影的结果是最准确的。
如果通过造影也确认了前降支的狭窄,那就能最终确认了。前降支是比较重要的血管,特别是近端的狭窄,确实对心脏的影响比较大,但还是那句话,如果狭窄刚到一半,还算不上特别的严重。事实上,像你这个年龄的男性有“三高”或者肥胖、长期吸烟的人有不少可能都存在这样的问题,只不过因为很多人没有症状,可能没有发现而已。
现在最主要的问题,是你要控制好自己的病情,别让它再加重。你血管里面比较大的威胁就是这个混合性质的斑块,因为混合性质的板块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有发生破裂的可能。而斑块破裂才是最危险的,板块一旦破裂可以在短时间内导致血小板活化、聚集,形成血管内血栓,从而导致心梗的发生。
所以你现在必须要从两个大的方面开始注意:
第一,不要吸烟、酗酒,要保持一个放松的心情,别紧张、焦虑,同时起居有规律,坚持有氧运动,管住嘴,低盐低脂饮食,总而言之就是要保持一个健康的生活方式。
第二点,要靠药物预防。主要需要用的药物首先是降压药,切记把血压控制好是前提。尽量选择洛尔类药物,这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肌耗氧,降低冠心病患者的死亡率,也可以选择沙坦、普利类药物,这些药物对于合并冠心病的高血压患者好处也很多。
另外,要开始使用阿司匹林和他汀类药物,这两种药是目前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基础,一个可以防止板块破裂形成血栓,另一个可以抗炎、降胆固醇、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像他汀类药物如果你长期使用一段时间后,甚至斑块有逆转的可能。但是,要注意的是你有“小三阳”,某些他汀可以造成肝损伤,所以要选择对肝脏没有损害的他汀。
如果你把这些都做到了,那么不用担心冠心病的问题,你一样可以很健康的活着,甚至可以长寿。
才41岁就确诊了冠心病,该怎么办?
才41岁就确诊了冠心病,该怎么办?提出这个问题的人,心理上一定是十分郁闷和焦虑的,能理解。毕竟这么年轻就发生了冠心病,很可能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但是,张大夫还是要跟这位提问的朋友说,请您提请生活的勇气,千万不要自暴自弃。毕竟对于人类医学来说,冠心病的确是一种可以防控的疾病,它不同于肿瘤癌症,应该说是人类认识比较清楚的疾病之一。下面张大夫就来给大家说一说如何面对冠心病。
一、控制好危险因素
其实,对于很多30-50岁之间就发生冠心病的患者来说,回头审视自己的生活,几乎绝大多数这类人群都存在着多个危险因素。比如说吸烟、饮酒、常应酬、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高、尿酸高、同型半胱氨酸高、家族遗传等等。在这些危险因素中,有的危险因素可以加以管理,有的我们暂时无能为力,比如说家族遗传。但是,对于那些可以加以管理的危险因素,希望大家能够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管理。比如说管理好血压、血脂、血糖、尿酸、同型半胱氨酸等危险因素,其实是可以经过努力管理好的。如果大家能够把这些危险因素管理好,我想很多人的冠心病不至于很年轻的时候就发生。
二、改善自己的生活方式
其实,除了上面提到的危险因素,还有一些生活方式需要这些过早发生冠心病的朋友注意。其实,很多人之所以早早地就发生了冠心病,很大程度上是因为自己的生活方式不好。比如说他们平时抽烟喝酒、常常应酬、熬夜、精神压力大等等,这些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很多人并没有在意,其实这也是很多人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原因所在。我劝有类似问题的年轻人,尽早悬崖勒马,与不健康生活方式说再见。尽量戒烟戒酒、不去应酬、不熬夜、平衡心理状态,这样才能从源头上杜绝心脑血管疾病。
三、改改自己的脾气
其实,这一点是张大夫自己的临床感受。回头看,那些在现实世界里很年轻就发生冠心病的朋友,很多都是脾气大的人,这种人一般在医学上看,属于交感神经相对比较兴奋的人,再加上不良情绪,于是在这种脾气性格的作用下天长地久就发生了冠心病。在这里,张大夫也要劝有类似问题的朋友,尽量多多与人为善。
其实,关于冠心病患者如何预防和避免冠心病的进一步发生发展,需要改正的不良习惯可能不少,需要管理的危险因素也不少,但是大家别灰心,只要每天都坚持做的更好,坚持下来,一定会有一个相对好一点的结果的。您说对吗?
才41岁就确诊了冠心病,该怎么办?
我不吸烟不喝酒,除了脂肪高点人胖点血小板低点,没有其他。2017年41岁心肌梗死,前降支近端闭塞,心肌有些损伤,植入2个支架,三年内先后又出现支架内再狭窄使用药物球囊治疗,又出现支架远端闭塞,开通后一直没有搭桥至今已经近5年。双抗药吃了4年,一直按时吃药,坚持锻炼,经常也存在心痛症状,感觉自己也没有出现突然心梗完蛋了。可能是侧支循环建立起来了吗?
才41岁就确诊了冠心病,该怎么办?
41岁确诊冠心病,的确让人惋惜,冠心病一经诊断,在目前医疗条件下,尚无根治办法,需要长期进行治疗,以稳定控制病情,减少后期出现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乃至猝死的风险。冠心病患病人数逐年增加,随着年龄增加,患病风险也在增加,许多人都认为冠心病是老年人的专利,但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年人确诊冠心病,甚至20多岁发生心肌梗死的报道都时有出现,说明冠心病有年轻化的趋势。
冠心病是冠状动脉性心脏病的简写,是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或痉挛导致冠状动脉狭窄或闭塞,进而引起心肌细胞缺血、缺氧和坏死发生的心脏病。冠心病主要包括无症状心肌缺血、心绞痛、心肌梗死、缺血性心脏病和猝死五大类,对于冠心病的诊断,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实验室检查、心电图、影像学检查和冠脉造影等综合评估,当我们冠状动脉狭窄程度超过50%,即可诊断冠心病。
如果我们已经确诊了冠心病,大家应主动就医,听从专业医生指导,进行规范化治疗,避免过度焦虑,避免胡乱就医,也要避免讳疾忌医,以免贻误病情。冠心是慢性病,不是绝症,只要坚持规范化治疗,就能很好的控制病情,对于提高生活质量,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冠心病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基础疾病治疗和并发症的预防,我们要听从专业医生指导,切不可偏听偏信。
冠心病患者要注意改善生活方式,做到清淡饮食,少吃高盐、高脂肪、高胆固醇和高糖食物,要严格戒烟,尽量不饮酒,难以戒酒者可适当饮红酒。要注意适当运动,以有氧运动为主,讲求循序渐进,如果存在心绞痛发作或急性心力衰竭,应先积极治疗,待病情稳定后再开始运动。要控制体重,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规律的作息。如果我们有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等基础疾病,应积极治疗,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达标。根据病情可使用阿司匹林、他汀类药物以及硝酸脂类药物。如果冠脉狭窄程度超过70%,且有频繁心绞痛发作,经内科保守治疗效果欠佳,或者发生急性心肌梗死的人群,可进行支架介入治疗。我们在规范化治疗的同时,要注意监测病情变化和定期复查,并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案。
希望本文能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任何疑问,欢迎文末留言,一起探讨。
本文由全科扫地僧原创写作,转载务必注明出处。
关注@全科扫地僧,获取更多健康知识。
才41岁就确诊了冠心病,该怎么办?
先别害怕,可能你觉得晴天霹雳,命不久矣,但实际上并没有你想象中那么悲观!
你并没有确诊冠心病!冠心病全称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其确诊的金标准是冠脉造影显示狭窄程度达到50%,而你做的检查是冠脉CTA,这种检查的精准度并不高,只能提示是否存在狭窄,但其狭窄程度绝大多数只能作为参考,而非确诊依据,医生之所以让你做CTA而不是造影,只是因为冠脉造影是有创检查,所以一般只有在病情严重危险性较高的时候采用,而你虽然有典型的临床症状,但其他检查应该没有太大异常,所以冠心病的可能性不高,只是做个简单的排查。
冠脉狭窄程度区别很大!狭窄程度>50%:只能被称为冠脉狭窄,并不能被称为“疾病”,因为动脉血管狭窄是我们所有人都会出现的生理变化,只是时间和程度的区别而已,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的动脉血管会逐渐失去弹性,这叫做动脉硬化,而有些人会因为饮食生活习惯等原因,加速这一过程,这个阶段并不会造成太大影响,虽然在41岁就出现这个程度的狭窄很不乐观,但就目前的狭窄程度而言,并没有太大危险,只是提示你需要开始干预了。
75%>狭窄程度 ≥ 50%:这个时候已经可以确诊为冠心病,但处于早期阶段,很少会有特别危急的事件,绝大多数患者会被告知在改变生活饮食的基础上,还需要服用一些抗凝调脂类药物,来控制病情的发展,延缓恶化速度。
90%>狭窄程度>75%:这个时候的患者,会根据自身相关并发症有所区别,出现一些比较常见典型的症状,诸如胸痛、胸闷、心悸、气短等,而且出现的比较频繁,影响正常生活,这是因为狭窄程度过高,心肌供血无法满足消耗所致,部分患者可以考虑支架等急救手术,但前提是特别危险的。
狭窄程度>90%:这个阶段就比较危险了,由于冠脉血管基本闭死,所以心肌严重缺血,绝大多数患者会伤害到心脏的正常功能,出现心力衰竭,这是心脏的终末期,也有人称之为“心脏的癌症”,死亡率较高,需要立刻进行治疗。
医学是有温度的,凡事不要过于悲观,且不说你的情况不严重,即使真的确诊是冠心病,也不一定会发展到支架的地步,只要能及时采取正确诊疗,找到致病的主要病因,那么完全可以在疾病的早期进行终止,告别药物、远离支架。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助到您!
如果有什么不懂的,可以评论私信告诉我!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