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小日本儿(对不起,谈到这个话题我的称呼有时候可能并不中立)的关东军,就是侵略中国利刃的刀尖。

关东军到底是啥玩意儿

1904年,小日本儿派兵侵略中国东北,挑起了日俄战争。小日本儿最后打赢了这场战争,成立了一个什么“满铁”守备队,还有一个南满师团,加起来两万来人,这些小日本儿驻扎在当时被日本控制的地区,因为这里被日本设置了一个“关东州”,所以这支小日本儿部队被称为关东军,关东军就是侵略者。

1919年,日本组建了关东军司令部,从此这支关东军直接受日本天皇直接指挥。从此关东军变成了一直独立部队,干啥坏事儿都直接由天皇下令,关东军此时是隶属于小日本儿天皇的皇家侵略军。

在罪恶中膨胀的关东军

1931年,小日本儿蓄谋已久的侵略战争由关东军打响,从此关东军揭开了14年侵略的罪恶路程。在14年的侵略战争中,关东军犹如一只吸血的怪兽,在我国人民的鲜血中不断壮大,在我国军民的鲜血和泪水中膨胀,这是一支被罪恶充满的部队,直到日本偷袭珍珠港之前,关东军的总兵力已经增长到了令人恐怖的31个师团,人数随之提高到85万人,小日本虚张声势,号称关东军有百万之众。

四处抽调的关东军

德国进攻苏联不顺利,日本或许是想寻找新的战机,也或许是脑子坏掉了,总之他们偷袭了珍珠港,一副“我要打十个”的样子,结果在中途岛海战中被一顿胖揍,兵败而止。1943年下半年,由于太平洋区域的战争不顺利,日本准备抽调他们的精锐部队——关东军,这一次抽调了13个师团和一支机械部队。结果日本“精锐”的关东军前去送人头,白白扔在了太平洋战场。1945年4月,美军攻占冲绳岛,对日本本土开始了空袭,小日本儿急了,又调了7个师团回国内。

德国投降后,小日本儿亡我之心仍不死,居然通过召回东北地区的退役日本军人的方式,又一次将关东军扩充到了70万,但是这一次的扩充,使关东军“面目全非”,再也不是那个战斗力超强的关东军,而是一个“虚胖”的关东军,战斗力已经急速下降。

中、苏反攻

德国投降后,1945年8月8日,苏联对日本宣战,这突如其来的宣战打破了日本的计划,日本本来觉得在1946年与苏联决战,结果苏联行动迅速,在1945年8月9日,已经将150大兵开过了黑龙江和乌苏里江,面对来势汹汹的苏联大军,日本关东军慌忙应对,毛主席也发表了《对日寇的最后一战》的声明,参与进攻日寇。本来是最后一场大决战,结果关东军准备不足,战斗力有空有其表,结果大决战变成了一场小日本儿的大逃亡。

在大势之下,日本的关东军成为了“关东跑”,再没有了往昔的牛气了。

负隅顽抗的关东军

面对强大的攻势,关东军的压力空前的大,但是关东军要面子啊,他们不肯投降,即使天皇投降后,他们仍然以“不知道”为理由,继续负隅顽抗。直到关东军全部丧失抵抗能力,关东军的最后一任总司令山田乙三大将对苏提出停战请求。

关东军的消亡

谈判过程中,山田乙三被迫承认成为了苏联的俘虏,此次战役中,关东军损失约67.7万人,其中8.3万人被击毙,59.4万人投降,而苏军仅伤亡3.2万人。

曾任关东军宪兵司令、参谋长的东条英机;

曾任关东军副参谋长、参谋长的板垣征四郎;

曾任关东军参谋长的木村兵太郎;

曾供职于关东军司令部、后任第七方面军总司令的土肥原贤二;

曾供职于关东军司令部、后任第十四方面军参谋长的武藤章,

以上战争罪犯均被送上了绞刑架。

结语

关东军是日本的脸面,却是我国军民永远的痛,他们的惨无人道侵略行为,让他们得到了应有的惩罚。虽然这些战犯的死无法弥补我们亿万分之一,但是也算对流血牺牲的先烈们有所交代。

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关东军是日本陆军驻扎在中国东北的一支军队。编有31个步兵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以及伪满洲国部队等,共约120万人,一直保持着强大的军事实力,主要是用来防卫苏联。1945年8月,苏联红军出兵东北,关东军被击毙八万三千人,被俘五十九万四千人,关东军覆灭。战后,余下的关东军官兵作为俘虏被送到西伯利亚从事强制劳动。苏军与关东军的最后一仗,也是最为惨烈的一仗,当属苏军夺取日军虎头要塞一仗。从这一仗中,我们可以看到,曾经不可一世的关东军,是如何在苏军强大的攻势下灰飞烟灭的。

一 东方的马奇诺防线---关东军的虎头要塞

虎头是一个边陲小镇,坐落在完达山的余脉——虎头山上,面临乌苏里江,与俄罗斯联邦的伊曼市隔江相望。1933 年,日本关东军侵占虎头后,为了防备苏联,即在这里驻扎重兵,并着手秘密修建地下要塞。他们认为,“虎头恰似正对着符拉迪沃斯托克和乌苏里斯克咽喉的匕首,又像直插苏联滨海边疆区心脏部位的长矛枪尖。”这句话,一语道破了日本关东军的天机——这里是有朝一日进攻苏联的桥头堡。

虎头的地形如一只凶猛的卧虎。高昂的虎头,隔江雄视着苏联的伊曼市、伊曼铁道桥、西伯利亚铁路及萨里斯基军事区。进可切断苏联的铁路、公路、水路运输;退可支援绥芬河、东宁的日军主力向苏联符拉迪沃斯托克地区进攻,阻止从伯力南下增援的苏军。

虎头要塞大大小小共有十余处,由猛虎山、虎北山、虎东山、虎西山、虎啸山五个阵地组成。起初,日军以中猛虎山为中心修建地下工事,由山底向东西猛虎山延伸,长达 8 公里,之后又延伸到虎北山和虎啸山,形成了巨大的地下隧道网络。隧道宽、高约 3~4 米,用 3 米厚的钢筋水泥浇铸。地下工事包括指挥所、通讯室、士兵休息室、伙房、浴池、粮库、弹药库、发电所等,有竖井直通山顶观测所和出入口、通风口、枪眼、炮眼、反击口等几十条横竖通道,像蜘蛛网一样在山底下向各处延伸。工事上面自然植被茂密,不见一点儿人工痕迹。要塞外围,筑有野战工事和飞机场。正是由于虎头要塞的分布范围广、工事规模大、军事设施全、防御坚固、攻击力强,日本关东军将其吹嘘为永久要塞,是“东方的马奇诺防线”。

二 被秘密处死的中国劳工

1945 年 8 月,虎头要塞由日本关东军虎头国境守备队的 1387 名士兵防守,配备有40厘米口径榴弹炮1门和各种远射程炮。虎头要塞修建费时 6 年(1934 年至1939年),征用劳工十余万,大部分是日军从中国关内及东北骗招和抓来的劳工,也有部分中国军队的被俘官兵。残酷的劳役,非人的待遇,加上食物缺乏及超强度的体力劳动,大批劳工被折磨至死或被枪杀。由于当时修筑虎头要塞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而且日本关东军为保守军事秘密,处死中国劳工也是在秘密状态下进行的,劳工死亡的准确数字已难于统计。

虎头要塞修建完工后,日本关东军谎称举行庆祝竣工宴会,将劳工和被俘人员集中到猛虎山西麓(猛虎谷)的洼地里。其中,有的被俘军官识破了这一诡计想逃,却被抓回,并强行赶到洼地。宴会进行到高潮时,机关枪突然从山顶一齐向洼地扫射过来。宴会在机枪的火舌中顿时化作血腥的屠场,尸体叠压,血流成河。

三 苏军向虎头要塞发起攻击

1945年8月6日,位于虎头西南方乌苏里江畔的新桥国境监视哨被苏联红军挺进队突然包围。日本守备队立即下达了战备令。8月8日11时58分,苏联萨里斯基军事区的重炮(15 厘米口径榴弹炮)打出了第一发炮弹,击中完达车站背后的仓库,引起连锁性爆炸。巨响震撼了整个虎头镇,烟尘弥漫,一片昏黑。

8月9日1时5分,集结于苏联伊曼附近的16门20厘米口径的苏军重型榴弹炮,一齐向虎头的日本关东军阵地开火。苏联第 57 边防总队在炮火的掩护下,乘坐汽艇和小船,强渡乌苏里江和松阿察河,对日军的所有哨所进行袭击,经过一个小时的激战,消灭日本关东军 260 名,占领了日军的江边哨所,控制了边境线。日军进行了还击。

炮兵第一中队 4 小队用 40 厘米口径大炮打响了射向苏联境内军事目标的第一炮,共发射11发炮弹。苏联边防军占领了日军的所有江边哨所后,天空忽然阴云密布,下起了滂沱大雨,雨水淹没了道路,乌苏里江支流松阿察河水暴涨出槽,但苏军仍按原先的作战计划,兵分三路强渡乌苏里江:一路在距虎林县城东南 60 公里的倒木沟、东林子一带横渡松阿察河;一路在距虎头北面约30 公里的小木河、阿布沁河口一带横渡乌苏里江;一路直插虎头西南的黄泥河、月牙泡一带,切断虎头通往虎林的交通线,形成对虎头要塞的南北两翼策应态势。

四 关东军的拼死反抗

当日晚6时30分,苏军的炮火再次猛烈袭击,对日军地面军事目标展开摧毁性打击。这是苏军渡江前清扫障碍的炮击。苏军的突然袭击,给日军造成巨大损失,虎头要塞地域的道路、地面工事、营房、通讯设施、铁路和车站均遭到严重破坏,使日军的警戒部队和司令部中断联系。由于守备队长西胁武大佐去掖河(今宁安市)的日本第五军部开会未归,守备队炮兵队队长大木正大尉代行其指挥权。大木正下令,人员和大炮等装备进入要塞。直到8月10日天色微明,日军才进入预定阵地和地下工事。

8 月 10 日凌晨,伊曼方向的苏军炮兵又突然对虎头要塞地域先进行了 15分钟的急袭射 ,再行 等速射。接着,苏空军的 49 架伊尔-4 轰炸机在 50 架歼击机的掩护下,对虎头要塞地域的工事连续轰炸了两个小时,并强击了日军炮兵队。7 时左右,苏军在对岸重炮火力的掩护下,乘汽艇于虎头日军前哨阵地强行登陆。日军则集中了各种火力进行狙击。由于苏军的炮火掩护力强,先头部队成功登陆。这时,苏军35集团军1085团夺取东江边码头的战斗也打响了。11 时左右,从月牙泡、黄泥河方面迂回的苏军也进入日军虎啸山阵地前沿的飞机场附近,并很快攻占虎啸山麓。与此同时,一部分苏军向石切山和小临江台展开进攻。

18 时许,苏军以坦克开路,指挥陆军从三个方向发起第一次总攻。日军的虎头要塞处于兵临城下的严重态势,地下要塞的多处混凝土掩体在飞机轰炸和重炮袭击下出现严重崩裂。但是,近1400 名日军守备队员进行了疯狂的反击。

日军的火力装备较强。如猛虎山主阵地就有 40 厘米大口径火炮 1门、16厘米口径加农炮6门,加上野炮、速射炮、曲射炮、迫击炮,共计 24 门。特别是40厘米口径的大炮,威力巨大。据日军幸存者回忆,这门大炮发射时,阵地被震得天摇地动、耳膜欲穿,炮塔前的遮蔽林被削去一片,旋风将大树连根拔起,旋上天空。整个阵地烟尘弥漫,一切都被浓黑色裹了起来。在其他阵地上,日军也动用了所有的武器、人力向苏军反击,令强大的苏军在虎头要塞前数日止步不前。日军不仅正面同苏军较量,夜间还组织夜袭队,偷袭苏军营地,不惜一切代价地与苏军死拼,给苏军造成很大伤亡。当年虎头镇的居民、至今仍然健在的姜老说,他逃难时,躲在虎西山西面飞机场旁边的草甸子里,目睹了苏军在日军的阵地前一片片倒下。

五 由于电台被销毁,关东军并不知道日本已经投降

8 月 10 日,苏军进攻虎西山的日军阵地。开始,苏军勇猛地向上冲锋,日军躲在山上的工事里向苏军还击。苏军虽然一个接一个地倒下去,但最终还是冲上了高地,并在高地上插上了红旗。可是转眼间,日军就从工事里冲了出来,疯狂地向苏军杀过去。苏军顿时倒下一片,余下的退下山去,红旗也被鬼子拔下去了。在苏日军力明显失衡的情况下,战地司令官大木正竟下令炸毁无线电。他在军官们面前叫嚷,在险恶的时候,要全员玉碎。他还命令部队在多处隧道安放了 50 公斤重的炸药包,一旦战斗无望,就引爆自毁,决心与苏军死战到底。

1945年8月19日这天,是虎头要塞日本国境守备队最悲惨的日子。前一天,即8月18日,苏军向日军守备队发出最后通牒,要日军按照天皇的诏书无条件投降。但日军由于销毁了无线电台,不晓得日本已宣布投降,仍坚持顽抗,还杀害了劝降的苏军信使。

于是,第二天,即 8 月19 日,苏军采取了大规模的军事行动。早晨,苏军一举占领了东猛虎山顶,并在那里设置了前进观测哨,然后动用了所有可以投入作战的各种火炮,对猛虎山日军阵地进行无休止的轰击。爆炸声连成一片,巨大的块状物和片状物在烟尘中被抛向高空,日军地下要塞各处的混凝土掩体在猛烈的震动中出现严重的崩裂,伴随着崩裂发出了可怕的、巨大的声响。

上午 11 时,苏军载有“卡秋莎”迫击炮的战车开进猛虎山,对日军的猛虎谷炮塔猛烈炮击,几乎炮炮击中目标。日军炮塔倒塌崩裂,尘土飞扬,烟雾弥漫,遮天蔽日。因为日军的炮弹已经打光,只能用“发射炸药”的办法还击苏军。苏军攻占猛虎山 要塞日军被全歼傍晚时分,几十辆苏军野战重炮车队从虎头镇边的树林子边缘向日军的主阵地靠去。激战一天,苏军攻占了日军守备队本部,驻守中猛虎山、东猛虎山阵地的日军守备队步兵1 中队、步兵队本部、步兵炮中队、炮兵队本部全部被歼。

六 虎头要塞的日军被全部肃清

虎头要塞各制高点均被苏军占领。残余日军无力反击,惊慌地钻进地下要塞顽抗。当时,在猛虎山要塞区后方的虎啸山还有由津久井准尉带领的五十余名日军幸存者。由于他们与主阵地失去了联系,所以对主阵地猛虎山的情况一无所知。他们三四天未见到苏军的踪影,向大虎啸山派出的侦察兵也未发现苏军的踪影,便欢呼雀跃,认为战争结束了,从尚未被炮火摧毁的地下要塞里爬了出来。有人提出,虎头要塞已经不行了,是否应当考虑机动作战。津久井准尉极力反对:“不行!没有得到猛虎山或后方上级机关的通报,不能采取任意行动。我们必须死守虎头。”于是,他们将一门受损的速射炮搬进地下要塞修复。8 月 23 日,他们突然发现山腰处有苏军卡车运行,又看到、听到猛虎山各处腾起的爆炸烟尘和接连不断的爆炸声。

8 月 24 日,他们又发现苏军的迫击炮阵地,便将修好的速射炮推出要塞,运抵平顶山缘,利用傍晚暮色的掩护,对苏军迫击炮阵地连发三炮。由于炮对镜损坏,他们未击中目标。但是,他们重新点燃的战火再也无法熄灭了。他们的炮声刚停,苏军的迫击炮弹就雨点儿般向他们飞来,步兵也随之对他们实施包围,吓得他们立即退缩到要塞里。8 月 26 日拂晓,龟缩在地下要塞里的 50 余名日军官兵突然得到岗哨报告:“敌人来了!”7 时,岗哨报告:“虎西山下的苏军步兵部队开始大规模移动。”接着有人报告,苏军的重炮和野战重炮从虎头镇方向开来。

8 时,他们又发现苏军在虎啸山周围地带布置了阵地,配备有重迫击炮 20 门、20 厘米口径榴弹炮 4 门、15厘米口径榴弹炮 6 门,1000 余名步兵呈密集队形散开。这 50 余名日军官兵感到死亡即将临头。9 时,惊恐中的日军迎来了苏军炮火的猛烈轰击,重炮弹一颗接一颗地在他们的阵地上爆炸,大地如地震般震荡。苏军的炮击持续 20 分钟,突然停止后,步兵开始行动。激烈的枪声不绝于耳,日军从要塞里冲出来进行垂死抵抗,把手榴弹向苏军投去。然而,苏军攻击得更加勇猛。突然,侧翼又冲出一支日军。原来,另外的要塞洞里也有活着的日军,也不顾死活地朝苏联士兵冲过来。手榴弹爆炸声、机关枪扫射声交织在一起,双方展开殊死搏斗……

1945年8月26日下午3时30分,在日本投降11天后,虎头日军守备队仅剩的 53 名官兵被苏军活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终场帷幕终于在虎头落下,这次战斗比二战结束的时间拖后了11天。

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所谓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因为最早驻中国东北的金县、大连地区的“关东州”而得名。在1919年到1945年间驻扎在我国东北地区,除了当时日本国内,就连中国和远东的苏联也一直以“精锐”冠名这支日本部队。最强盛的时候,关东军下辖31个师团,11个步兵和坦克旅团,1个敢死队旅团和2个航空军,总兵力共约120万人。

但事实上关东军在中国东北恶行累累,最为著名的便是关东军防疫给水部的731部队,也成为“石井部队”,这主要原因是731部队是由石井四郎所领导。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在本土之外的所有生化武器研究都几乎由731所包揽,包括细菌战、生物战、化学武器战以及让人毛骨悚然的人体实验,都被秘密地通过“军事医疗”所冠名来进行。根据事后估计,约有10000余名中国人、朝鲜人、苏联人在731部队的营地中遇害。

但抛开这些罪行不谈,关东军在1928年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之后,就曾数次扩大规模,并不断调遣精锐师团来到中国东北。到了1941年底,日本关东军配备有大量战斗力强的甲级师团,即番号小于20的师团。在二战时期的日本陆军,往往番号越小战斗力越强,而番号在20之外的师团一般战斗力都较弱,或者由新兵构成。1941年底的日本关东军中,包含第1师团、第8师团、第9师团、第10师团、第11师团、第12师团、第14师团这些甲级师团。

之所以日本在中国东北陈列重兵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诺门罕事件”的发生,日本于1939年在蒙古的诺门罕2个师团被朱可夫重挫,所以日本一直在提防苏联从远东发动对日攻击,这也是为何日本的精锐师团都被部署在东北地区的原因。

但是到了1943年,随着太平洋战场上日本的节节败退,加之苏联陷入持久的对德作战之中,大量远东部队被抽调到西部,参加卫国战争,所以日本能够将关东军主力抽调到太平洋战场上,与美军决一死战。举例说明,1945年1月,日本从关东军抽调13个师团奔赴冲绳;4月继续抽调7个师团和接近一半的所处物资回防本土。

即使在1945年5月之后,日本再次扩充关东军,但是士兵来源主要是伪满洲国的近30万退伍老兵以及一些完全没有作战经验的新兵,甚至当地伪军也被纳入编制,看似日本关东军在1945年仍有24个师团约71万兵力,但是谁都知道这仅仅是“纸糊的王牌部队”了。

在苏联发动“八月风暴行动”前夕,日本关东军仅拥有1000余辆轻型坦克,甚至还有不少“豆战车”,在苏联红军的T-34与IS-1坦克的钢铁洪流之下,被吹嘘得“神乎其神”的日本关东军仅仅坚持了一个礼拜,就全线崩溃,毫无战斗力可言了。

关东军覆灭后,陆军中将、臭名昭著的731部队首领石井四郎按理应该被绳之以法,但是731部队的20000名成员竟然在美国的干预下被免于被战争罪和反人类罪所起诉,主要原因是石井四郎拿出了细菌战的研究资料与美国当局进行谈判,1959年石井四郎因咽喉癌在东京去世。

至于关东军的残余部队,要么被苏联发配到劳改营,要么去往西伯利亚、蒙古和远东其他地区,在随后的五年间,绝大部分战俘被分批次遣返回日本。

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1905年9月5日,日本和俄国签订《朴茨茅斯条约》,标志着日俄战争的结束。根据条约附加条款,日本可以在南满铁路沿线每公里配置15名守备兵,总计14419人,这便是后来“关东军”的前身。

此后,日本在1906年7月设立关东都督府,并在东北建立6个独立的警备大队。而从1907年10月开始,日军师团驻屯东北为1个师团,每2年轮换。1919年4月成立了关东军司令部。从这时到918事变前,日军在东北部队一直为1个师团和6个独立警备大队,总兵力1.04万余人。

1932年10月30日,关东军总部从沈阳搬到长春,直到日军战败无条件投降。

918事变后,日军关东军部队实力逐步增强。1937年7月7日达到7个师团、2个独立旅团和3个骑兵旅团,总兵力10余万人。

1941年7月关特演后关东军有11个师团(2个甲级师团)。随着太平洋战争局势变化,关东军不断抽调兵力,因而1945年8月虽然关东军纸面上有24个师团,但只有1个甲级师团(第39师团),其余则是3个丙级师团和20个丁类师团,战斗力与之前不可同日而语,只相当于之前的8个半师团战斗力。

1945年8月9日,150余万苏军全线发起进攻。

后贝加尔方面军快速兵团当天前进120-150千米,步兵前进50千米。到了8月11日,中路主要突击集团前进180-360千米,越过沙漠和大兴安岭。到了14日,左翼突破日军在满洲里等地筑垒地域抵抗,主力逼近博客图;右翼越过沙漠,占领化德,逼近多伦;中路占领突泉,进入东北平原。至此6天该方面军前进500千米

远东第1方面军以若干个加强营迂回日军筑垒地域,随后主力开始进攻,先后攻占密山、林口等地,在牡丹江遭遇日军顽强抵抗。左翼则在海军协同下,在朝鲜东部登陆,占领了雄基。至此6天前进170千米。

远东第2方面军在阿穆尔河区舰队协同下,沿松花江南下,攻占同江、富锦,逼近佳木斯。左翼攻占饶河、宝清,右翼强渡黑龙江在8月14日封锁了孙吴筑垒地域。至此6天前进120千米。

8月14日,日本宣布投降,但关东军未停止抵抗。苏军各部于是继续发展进攻势头。

后贝加尔方面军中路逼近长春、沈阳,左翼占领齐齐哈尔,右翼占领承德、赤峰。

远东第1方面军16日攻占牡丹江,继续向吉林、哈尔滨方向进攻,20日占领敦化,左翼则到达朝鲜罗津和罗南地区。

远东第2方面军攻占了佳木斯、伊兰,继续向其余地区挺进。

为了尽快接受日军投降并配合地面部队进攻,苏军从8月18日起,先后对哈尔滨、沈阳、长春、吉林、大连等城市实施空降,地面部队则在20-24日陆续进入上述城市。8月30日,关东军被解除全部武装,标志着它的彻底覆灭!9月2日日军宣布无条件投降,战役胜利结束。

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进入1944年秋以后,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用一个成语形容就是:丧家之犬。

溥仪在他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前半生》里,描述了这么一个场面,

话说,日军在占领新加坡之后,司令官山下奉文被调到东北任职,刚来的时候,气焰嚣张不可一世。1944年秋,太平洋战场形势大逆转,关东军不得不将精锐部队支援各个战场,其中就包括山下奉文的部队。

临别时,山下奉文特意来向溥仪道别,然而此时的他,再也没了当年的不可一世,反倒是捂脸哭鼻子的丧家犬形象,道别的话也很讽刺:

“这是最后的永别,此一去,我是不能再回来了。”

山下奉文只是诸多关东军的一个缩影。1945年5月,德国宣布战败投降时,原本作为日军精锐的关东军,只剩下一个空壳子。虽然明面上还有70万大军,大都是用来凑数的老弱病残,真正有战斗力的不到20万人。

德国战败,日本高层兔死狐悲,自知败局已定。

不过,日军并不能轻易投降,尤其是一众高层和裕仁天皇——谁知道投降之后,盟军会怎么对付他们。难道要他们像希特勒那样自杀?来不及自杀的话,像墨索里尼那样被人射死在墙上?

所以,日军做了双重部署:一方面在日本号召一亿玉碎的本土作战计划;另一方面,积极准备退守伪满洲国,加深战略纵深,继续跟盟军死磕。值得一提的是,一亿玉碎,碎的是日本底层官兵和老百姓,退守伪满却没他们什么事。

日军如此疯狂、如此拼命,目的只有一个:抬高谈判筹码,奢望能活下来。

正当日军做白日梦的时候,盟军也开始积极部署。

1945年5月,苏联迅速撤下欧洲战场的兵力,向远东调运。虽然现在看来,抽调兵力去干关东军,不过是一句话的问题。从欧洲到远东,横穿整个苏联,两地间的直线距离将近6000公里,便是做高铁也得20个小时!

为了将欧洲的兵力运到远东,3个月的时间里,苏联先后发出近1700列火车,高峰期,平均每晚发车26列。

8月初,苏军在远东的兵力已经有160万人、火炮26000多门、坦克5500多辆、飞机近3500架、90艘各类战舰,这些各类兵种都是从欧洲战场下来的苏军精锐,个个都是身经百战。

苏军如此火急火燎地向远东输出兵力,根本原因只有一个:此处省略一句话。

不管是数量还是武器装备,苏军都有压倒性优势。

日军高层早已察觉苏军向远东运送兵力,他们却无力阻止。日苏开战,只是时间早晚的问题。不过,他们却估错了苏军进攻的时间,关东军认为,苏军最早也要到46年初才会进攻。

8月6日,美国在广岛丢了一颗原子弹,震惊世界!

苏军听闻广岛挨了炸,立马着了慌。8月8日,苏军开始全力输出,攻击关东军。双方实力悬殊,苏军的进攻,可以用“摧枯拉朽”来形容,所到之处,关东军兵败如潮退。仅仅8天的时间,关东军被消灭8万人,被俘虏60万人。

如果不是日本天皇机智地点了投降,关东军能剩下一半?

原本,被丢了原子弹之后,日本天皇还幻想“退守”伪满,然而,隔天就听说苏军进攻关东军,在两头堵之下,日本彻底凉了。关东军也如笼中鳖一样,任由苏军宰割。

日军投降之后,东北是个啥样的境况呢?溥仪是这样描述的:

“沿途到处是日本兵车,队伍不像队伍,难民不像难民……”

把关东军描述成难民,又跟丧家之犬有何区别?这帮没人要的“狗”最后落了个怎样的结局呢?跟绝大部分流浪狗一样,60万被俘虏的关东军被送往西伯利亚挖土豆,当了十年免费劳动力之后,被遣返回国时,死了10万。

还有少部分关东军留在东北,分别给人卖命。

当年叱咤风云,敢跟美苏等大国叫板的不可一世的关东军,最后落个这种地步,只能说:活该!

恶贯满盈的日本王牌部队“关东军”是如何灭亡的?

关东军是日本为了侵华而在东北组建的一支部队,这支部队第一要务是防守东北,并且随时准备北上作战。

这支部队号称是日本陆军精锐中的精锐,因为这支部队乃是吃的满洲国财政,也就是说整个东北的军工体系都是为其服务。

而自诺门坎战役之后,日本当局认识到了机械化的苏军实在是强悍,于是关东军增加了机械化程度和火力配置。

无论从各方面来讲,关东军的战斗力都是一流,算得上是日本陆军的王牌,或者说这是日本最后一张牌。

因为关东军关乎东北的得失,对于日本来说,要想将战争继续下去,没有满洲国的物资支持是难以做到的。

但是也因为如此,所以日本关东军参与的侵华战役十分少,基本上都是42年之后才有少量关东军入内地作战。

而关东军的覆灭,则主要是在太平洋战场上,这十分的有意思,且还是因为日本陆军和海军不和。

也就是日本陆军当时不愿意派遣精锐之师供海军驱使,于是便总是让三流部队替海军去打仗。

第一年日本岛屿争夺中是处于上风的,这还算是过得去,可是中途岛之后,日本海军不得不要求更多陆军来协防战略要点。

于是一来二去也就只能抽调关东军,因为日本陆军号称所有精锐部队都在中国泥潭中,实在是不容轻易调遣。

当时日本也完成了战略上的统一,也就是南下战略占据主导,故北击苏联变为了防守苏联就行。

正因为如此,关东军才被大量调遣到太平洋战场,可问题就是调遣到了太平洋战场上,关东军根本发挥不出原有的战斗力。

在美军海空火力之下,关东军在太平洋战场大量消耗,剩下的七十五万大军又遇到了刚打完德国的的苏军,于是号称皇军之花的关东军也就草草下场。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