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胰腺癌是怎么检查出来的?我来说说吧!我虽不是医生,但因为我家有五个癌症病人,其中婆婆患的就是胰腺癌,所以我对癌症怎么查出来也非常了解。下面我就说说我婆婆怎么查来的?
2020年9月份的一天,婆婆说腰背痛,非常的疼痛,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因为她一直有腰椎间盘突出,也经常会腰痛,所以总认为是老毛病复发,想着躺几天就会好。
可这次痛得躺都躺不下,一躺下就像针刺那样痛,还伴有腹痛,呕吐。躺了一天症状是一点都没有减轻,实在是熬不下去了,我们就陪她去医院做了检查。
因为家里有好几个癌症病人,所以对一些检查我一般都是非常了解的。我让婆婆空腹去医院,以便能抽血和做肝胆脾b超。
到了医院医生听了婆婆的诉说,他就给婆婆开了肿瘤指标全套和血的基本项,再加b超和腹部ct。
于是我们一样样地按医生开的单子去做,在做腹部b超时,正常10分钟就能做完的检查,医生是做了半小时也不止。
我陪在婆婆旁边看着他做,他是来回不停地换位置,再多次来回扫描, 而且我看着医生的得脸色也是越来越疑重。还让我过去,对着他探头的方向,小声地跟我说:“这里有个肿块,在胰头上,肝上也有,你们要进一步再去查查看。”
听到他这么说,我差点吓懵了,婆婆怎么会胰腺上有肿瘤?肝上也有,这可是致命的肿瘤,我想着这b超肯定不准,于是我半信半疑带婆婆去做腹部ct。做完ct,只见报告上明显地写着胰头有肿块,而且肝上也有肿块。
后来医生又根据肿瘤指标的血,有好几项都很高,其中一项ca99高的出奇,这时医生就说我婆婆患得是胰腺癌伴肝转移。
为了进一步确诊和看一下肿块的大小和位置,并想知道转移的程度。我们又到省内最大的三甲医院去做了增强磁共振和pet ct,这两样报告出来就很正确地说胰头肿瘤并已有肝转移。
医生说因肿瘤被血管包住并有肝转移,已不能手术,只能吃靶向药,化疗等治疗。
我们就按医生的方案进行治疗,很幸运的是婆婆对靶向药和化疗都很敏感,做了几次化疗后病情得到了控制。疼痛也消失了,胃口也开了,人也精神多了。
虽然婆婆发现胰腺癌时已是晚期,但她对物比较敏感,到现在三年多过去了,治疗还在继续,但她人很好,跟正常人没区别。
胰腺癌称为癌中之王,早期发现的概率极低,因为早期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一般出现症状时,大多已进入晚期。一旦发现,病程短,病情会迅速地恶化死亡。
按我婆婆的诊断过程,我给大家说一下胰腺癌是怎么检查出来的?
1,b超。b超检查相对来说物美价廉,也非常直观,但它对胰腺癌的早期很难发现,所以对查胰腺癌来说几乎没有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腹部彩超能发现了胰腺癌多已进入晚期。
2,胰腺癌病人的肿瘤标记物中的CA19-9和癌胚抗原(CEA)常升高。这是现在一般很多体检的人都要查的一个项目,如果查出这项升高,说明体内有肿瘤。所以查这个很重要,虽然有点贵,得六七百块钱。
3,CT检查。这价格就相对贵一点,就是一个低剂量的螺旋CT,可能都得两三百以上,但是它能发现直径大于2cm的胰腺癌,如果应用增强扫描的话,还能发现胰管的扩张狭窄,或者是胰管周围血管的受压淋巴结,或者是转移,尤其是是肝脏转移的情况。
4,增强磁共振和pet ct。这两项价格都比较贵,特别是pet,它是全自费要七八千一次,但这两项都能很正确的查出肿瘤的大小,位置和转移情况。能让医生有目的地去治疗。
说了这么多胰腺癌的检查,应该大体能够明白了吧!了解了这些检查,但我不希望大家能用上。我希望大家都有一个好身体。
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说起胰腺癌,那是我心中的一个痛,我的一个好友,同事,闺蜜,前段时间去世了,死因胰腺癌,从发现到死亡三个月,真是无愧它“癌中之王”的称呼。今天我把我的闺蜜整个确诊过程说一下,借此给大家讲一下胰腺癌怎样才能查出来?
那是2020年5月31日,这个时间太特殊了,因为第二天就是儿童节,原本还想着第二天把两家的孩子叫一块儿一起玩的,那天下午她给我打电话说最近两个周反复的腹痛,伴呕吐,吐完了之后疼痛能缓解,但是最近这几天吐完之后,疼痛症状也不再减轻。想着会不会是自己吃的什么东西不合适?所以来医院检查一下。
首先给考虑彩超检查的性价比最高,时间也短,先给她做了一个彩超,我陪她去的。正常情况下,一个腹部的彩超不用10分钟就做完了,可是这次做彩超的那个同事在他上腹部换方位,多次扫描,面色越来越凝重,还用眼睛凝视了我一眼,我随着它的探头移动方向,看到一个巨大的肿块。这位同事也没给出报告单,委婉的说,上腹部有一个肿块压迫到了胃,所以会有呕吐和疼痛的情况,需要做一下磁共振检查来配合诊断。我把我朋友带回了病房,给她打了点保护胃和预防呕吐,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的液体。
把我朋友安顿好,刚出门不一会儿,刚刚做彩超的同事就给我打电话,说胰腺癌的可能性很高,我赶紧给她对象打了电话,预约了一个磁共振平扫及增强扫描。第二天,一大早做了一个上腹部磁共振及增强扫描,再加上肿瘤标记物检查癌胚抗原CA19-9也明显升高,当时就几乎95%的确诊了。但是磁共振的检查结果也表明已经发生了多处转移,失去了手术的价值。之后做了一个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放了一个支架,缓解了一下胆管梗阻并且取了点分泌物,给确诊了胰腺癌。配合进行了几个疗程的化疗,也没有明显的效果,肿瘤的转移进展、腹痛、呕吐都没有缓解。最后一个月的时间,连麻醉药都不能缓解她的痛苦。
我那时候就在想,中国为什么不能有安乐死?那时候,我也曾经跟我对象说过,如果我确诊了恶性疾病,请一定和我说明,我是一名医生,我有自己的判断,我希望自己能在丧失意识之前有权利选择自杀,而不是痛苦的无意识地活着。真的,最后一段时间,看着她只是“活着”,没有意识,没有认知,镇痛药持续的用着,生命顽强的坚持着,心里跟针扎一样。
胰腺癌早期发现的概率极低,因为早期没有什么特殊症状,一般出现症状时,大多已进入晚期。一旦发现,病程短,病情会迅速的恶化死亡,这也是它“癌症之王”称呼的由来。
接下来我给大家说一下,对胰腺癌诊断有意义的检查吧!
- 1.腺癌病人的肿瘤标记物中的CA19-9和癌胚抗原(CEA)常升高。所以这也是为什么推荐大家每年健康查体时,一定要查一个肿瘤标记物,虽然贵,得六七百块钱。
- 2 彩超。彩超检查相对来说物美价廉,但他对胰腺癌几乎没有意义,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腹部彩超能发现了胰腺癌多已进入晚期。
- 3.超声内镜检查
这一个相对来说就比单纯彩超强点,因为它能发现直径大约5mm左右的小肿瘤,但这是一个有创性的检查,所以大部分人不会在常规体检的时候进行一个选择一个有创检查。所以他对于胰腺癌的筛查没有什么意义,但是如果它配合内镜下的细针穿刺检查,能提高早期胰腺癌的确诊率。
- 4.CT检查。
这价格就相对贵一点,就是一个低剂量的螺旋CT,可能都得两三百以上,但是它能发现直径大于2cm的胰腺癌,如果应用增强扫描的话,还能发现胰管的扩张狭窄,或者是胰管周围血管的受压淋巴结,或者是转移,尤其是是肝脏转移的情况。
- 5、还有两个检查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也叫ERCP和磁共振胰胆管造影MRCP,这两个检查的检查效果差不多,主要作用是来看胰腺癌的浸润情况。但是ERCP是一个相对有创的检查,好处是ERCP可以收集胰液做细胞学检查,提高诊断率。也可以在必要的时候在胆管内放一个支架,减轻患者胆管梗阻、黄疸的情况,所以这两项的检查临床上得看具体做什么用处?
所以从上面的检查手段中,大家可以看出相对来说,在每年的健康体检中,方便、可行性高的就两个,一个是上腹部的CT,一个是肿瘤标记物的检查。这也是为什么近几年建议CT和肿瘤标记物检查,在没有异常的情况下,最少2到3年得完善一次,甚至有条件的和有危险因素的,一般建议一年一次。
唠唠叨叨说了这么多,大家基本上对这个胰腺癌的检查,应该大体能够明了了,了解了这个检查,但我不希望大家能用上。就像李时珍说的,“宁可架上药生尘,但愿世间人无恙。”
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您好,我是肿瘤医生橙橙妈。胰腺癌在40岁以上人群高发,男性患者较女性多,而且吸烟者危险性更高。因为胰腺解剖位置隐匿,被各种周围器官包裹,所以发现病变很难,需要结合患者症状、查体和检查结果来综合判断。下面橙橙妈从3个方面为大家讲讲胰腺癌的相关内容。
1. 胰腺癌有什么症状?
2. 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3. 检查出来胰腺癌后该怎么办?
胰腺癌有什么症状?胰腺癌早期是没有明显症状的,出现症状时往往已经是中晚期了。其主要症状包括:
- 腹痛:大约六成患者都是因为腹痛去就诊的,一般是上腹部疼痛多见,有时候不能明确指出具体位置。刚出现疼痛时程度较轻,没有明显规律,进食后疼痛相对明显,后面疼痛会逐渐加重,甚至会向腰背部放射,当处于胸膝位(见下图)或侧卧位时腹痛会减轻。
- 黄疸:是胰头癌的典型症状,主要表现在皮肤、巩膜发黄。其实肝、胆、胰的恶性肿瘤基本都有黄疸的症状。有时候会伴随皮肤瘙痒,因为胆盐的刺激导致的。
- 体重减轻:我见过的胰腺癌病人基本上都是很瘦很瘦的,到晚期会出现恶病质,皮包骨头的状态。因为胰腺癌患者消化、吸收功能不好,所以消瘦明显,不过肿瘤的消耗和食欲减退也是体重减轻的原因之一。
- 其他症状:可能会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消化道症状。因为胆道堵塞,胆汁无法进入肠道,导致尿色加深,大便呈白色陶土样大便,晚期时偶有腹泻,临床上称为“脂肪泻”,表现为粪便颜色淡,量多,表面有油脂状或泡沫状物质,可浮于水面,伴恶臭味。
对于50-60岁的中老年人,如果有持续性的食欲减退、消化不良、明显消瘦等情况,要注意考虑有没有胰腺癌的可能,如果还伴有腹痛、逐渐加重的黄疸,则更要考虑了。这时候就需要做相应的辅助检查来明确诊断。
- 首先要做的就是肿瘤标志物的检测,因为是抽血项目,相对简单易行。CA19-9是最敏感的标志物,但是仍有少部分患者可能到晚期了CA19-9还是阴性,常联合CEA、CA125一起检查。
- 薄层CT增强扫描是临床上最推荐用于诊断胰腺癌的,不仅能够看到肿物,还能明确侵犯范围、与周围脏器的关系等,图像比较直观,有助于手术医生评估手术的可行性。
- 有人认为胰腺磁共振(MRI)是诊断小胰腺癌首选检查,但是目前没有明确证据证明MRI优于CT的,相对来说还是CT用的更多,MRI常作为补充检查。
- 胰腺彩超因为简便更适合用于筛查时用,对胰腺占位的确诊率可以达到80%以上。还有一种超声检查叫超声内镜检查,可以把探头放在胃里边来查看胰腺的浸润程度、周围有无淋巴结等,还可以通过这种方式做超声内镜下穿刺细胞学检查以获得病理诊断。
- 另外就是一项比较贵的检查——PET/CT检查,它可以显示病灶的代谢活跃程度,可明确良恶性,代谢活跃度越高越倾向于恶性,同时也可以判断全身其他部位有没有转移。这个检查建议在高度怀疑胰腺癌的情况下做,或者已经明确胰腺癌诊断需要判断全身部位有无转移时做。
- 假如怀疑胰腺癌可能,则需要取得病理结果才能明确,只有病理诊断才是金标准。通常可以采用超声引导下、CT引导下做经皮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 如果已经确诊胰腺癌,还需做胸部CT、全腹部CT及盆腔CT明确有无远处转移,当然,如果已经做了PET/CT就不必做上述检查。
如果确诊了胰腺癌最好是能够将普外科或肝胆胰外科、肿瘤内科、放疗科、放射科、病理科等相关科室集合到一起,进行MDT(多学科综合治疗)讨论。综合患者的身体状况、肿瘤分期、侵犯范围等进行全面评估,综合各个科室意见,再制定合适的治疗方案。
- 手术治疗:手术是治疗胰腺癌最有效的方式。如果肿瘤很早期,可做根治性切除。当临床、抽血检查及影像学检查都高度怀疑胰腺癌,而且经验丰富的外科医生考虑可完全切除的情况下,可不取得病理学诊断直接手术。对于晚期患者,可采用姑息性手术减轻黄疸、梗阻和疼痛。
- 化疗:虽然胰腺癌对化疗敏感性较低,但是有研究证实与单纯手术相比,术后化疗可以防止或延缓肿瘤复发,从而提高术后长期生存率,不过具体是否化疗要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决定。如果胰腺肿瘤体积太大或已经出现了局部淋巴结转移或CA19-9指标过高等,可以考虑在手术前化疗,这称之为新辅助化疗或诱导化疗。像已经出现全身转移的患者就必须以化疗等全身治疗为主了。
- 放疗:胰腺癌手术难度大,对于有肿瘤残留的患者需要做术后放疗预防复发,完全切除的患者通常是不需要的。若患者胰腺肿物无法完全切除,且疼痛明显,也可行姑息性放疗止痛、缩小肿瘤。通常放疗是与化疗联合的。
- 其他抗肿瘤治疗:如果已经出现远处转移,且基因检测显示有基因突变可行相对应的靶向治疗,比如BRCA1/2突变者可予奥拉帕尼治疗。身体状况良好的远处转移患者可考虑选择适合的临床试验。这里需要跟大家说明一下,临床试验并不是拿患者当小白鼠,比如某些药物在国外已经推广使用,要想在国内也能进入临床使用、进入医保,就必须要做临床试验,基本都是在有安全保障的情况下做的。而且临床试验不是患者想进就能进的,有严格的标准。不过也有一些临床试验是评估药物安全剂量的,在进入临床试验之前需要详细咨询医生哦。
- 最佳支持治疗:如果患者身体状况差,无法耐受上述治疗,则可用中医中药保守治疗、止痛等对症治疗及营养支持治疗等。
我是@肿瘤医生橙橙妈,将持续为您分享更多医学相关知识。感谢您的耐心阅读,如果有帮助,请点赞、收藏、转发。喜欢我的科普内容,请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如果有胰腺癌方面的疑问,可在评论区留言,我们一起讨论、交流。
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胰腺癌是一种恶性程度非常高的肿瘤,可以说是癌中之王,死亡率非常高,诊断后,大部分患者在半年到一年内死亡,活过5年的概率只有5%。
因为胰腺位于人体腹部的深面,癌症早期没有任何的症状和体征,所以当患者出现腹痛,黄疸,发热,消瘦等症状的时候,往往是癌症晚期了,胰腺癌还有一个非常讨厌的特点,那就是胰腺癌对放疗和化疗都不敏感,而且胰腺癌的手术难度非常大,需要切除部分胃,十二指肠,胰腺,胆管,胆囊,需要行肠道重建和胆道重建,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很高。
由于胰腺癌的早期没有任何症状,想要早期发现胰腺癌,只有通过定期体检了。常用的检查手段有以下几种:
第一,彩超检查这个是最常用的体检手术,彩超没有辐射,检查很方便,可以重复操作。胰腺癌在B超上面表现为胰腺的结节。
第二,CT检查CT检查比彩超更有优势,CT不仅可以平扫,还可以做增强扫描,了解肿瘤有没有侵犯血管,有没有淋巴结转移,与周围脏器的关系如何。
第三,MRI检查核磁检查与CT相比,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而且还可以观察胆管的情况,可以与CT互补。
第四,ERCP检查ERCP检查全称是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可以显示胰管和胆管,还可以取活检,能够帮助确诊。
当然,还可以验血,查胆红素水平,查肿瘤标志物CA199的水平。
所以,胰腺癌只能够通过定期体检才能够早期发现,治疗以手术为主,但是总体来说,预后非常不好。
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胰腺癌可以通过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组织病理学检查等几种方法检查出来:
一、实验室检查:1、血液生化检查:胰腺癌早期生化指标无异常,但是当肿瘤阻塞胆管时,会出现肝功能异常,伴随谷丙转氨酶升高、谷草转氨酶升高。2、肿瘤标志物检查:胰腺癌时血清CA19-9可升高10倍以上,胰腺癌的其他标志物检查还有癌胚抗原、糖类抗原CA242、糖类抗原CA50。
二、影像学检查:1、腹部超声检查:如果发现胰腺边界不清、回声减低、局限性肿大提示胰腺癌,这种检查方法方便、没有放射性但是容易受操作者水平、胃肠内的气体的影响,对于较大的胰腺肿块容易检查出来,小病灶不容易发现。2、内镜超声:可以准确的显示出肿瘤病灶是否累及周围血管还有淋巴结有没有转移,对于早期胰腺癌的诊断有重要意义,但是也容易受操作者的水平和经验影响。3、CT:1)平扫:可以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但是对于病灶和周围结构关系显示较差2)增强:可以显示病灶的大小、位置、内部结构,还能显示病灶和周围结构关系。4、核磁共振(MRI):可以检测出不到50px的病灶,可以检测出怀疑胰腺癌但是用CT平扫和增强均未检测出的病灶,如果患者想做增强CT ,但是用碘造影剂过敏,可以做核磁共振。
三、组织病理学检查:该检查是诊断胰腺癌的金标准,患者在放化疗前必须进行病理学检查确诊。
药事网权威解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抄袭必究。胰腺癌怎样才能检查出来?
临床上95%以上的胰腺癌是外分泌癌,今天就以胰腺外分泌癌为对象,讲讲怎样才能检查出来该疾病。
胰腺癌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所谓缺乏特异性,指胰腺癌可以有的表现,其它疾病也可以有,所以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临床表现来决定使用什么检查。
通常来说,胰腺癌的检查主要分为两种,血液检查和辅助检查两种。
血液检查比如,胰腺癌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黄疸和右上腹疼痛,因为肝胆相关疾病(如急性肝炎、胆管癌等)也常表现为黄疸和右上腹疼痛,所以实验室检查,医生可能会查肝酶水平(转氨酶、碱性磷酸酶)、胆红素和胰脂肪酶、肿瘤标记物(CA199)等,以排除其他疾病可能或进一步明确诊断。如果是肝酶、胆红素水平升高明显,那么病因可能在肝胆系统,如果胰脂肪酶升高明显,那么有可能胰腺炎症而非癌症才是病因。
辅助检查如果以黄疸为主要表现,而无腹痛症状,医生可能会选择腹部超声检查,因为超声对胆道扩张十分敏感,同时对于大小>3cm的胰腺肿瘤敏感性高(>95%)(胰腺癌在超声下的表现是“边界不规则的低回声区”)。但是,超声对于大小<3cm的胰腺肿瘤敏感性差,这可能与回肠内的气体干扰有关。
如果是以腹痛为主要临床症状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先使用腹部CT,因为如果是急性胰腺炎,腹部CT可以很好地起到鉴别的作用;如果怀疑是胰腺癌,腹部CT不但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还有助于判断是否可行手术治疗。因此,对于所有怀疑胰腺癌的患者,腹部CT都是一个重要检查。
在临床实际中,因为腹部超声的普及、便捷和相对低廉的价格,临床上常先行腹部超声检查,如果发现异常,再行腹部CT检查,获得更详细的信息。
确诊胰腺癌的检查胰腺癌术前不一定要病理活检,如果腹部CT高度怀疑胰腺癌且可以行手术治疗,可以直接行手术治疗;反过来说,如果根据腹部CT不能确定诊断,或不能确定是否可以行手术治疗,那么就要进行后续检查。
对于怀疑有胆管结石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行ERCP(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指通过十二指肠镜注入造影剂显示胰胆管的技术,不但有诊断作用,还有解除梗阻的治疗作用。对于不能做ERCP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做MRCP(磁共振胰胆管造影),好处是没有创伤。
对于之前的检查都是阴性而又高度怀疑是胰腺癌的患者,医生可能会建议做内镜超声下细针穿刺活检,敏感性和特异性均很高。
总之,胰腺癌的最终诊断还是要病理检查,因为只有病理检查,才能知道是什么病理类型、分化程度如何等最明确的癌症信息。
参考:
UpToDate:Clinical manifestations, diagnosis, and staging of exocrine pancreatic cancer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