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常运动是否可以避免脑梗或心梗的发生?

运动对于血栓有什么影响吗?血栓出现的时候是否可以通过运动改善?

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或有心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患者,我们经常强调要加强运动锻炼,那么经常运动,会不会就能避免心梗或脑梗的发生呢?如果说完全避免,那也未免太绝对,毕竟运动锻炼知识预防心血管风险的一个方面,并不是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但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对于改善和减少心血管疾病风险,却确实是有一定益处的。

合理运动,有益心脑血管健康

不管是心梗还是脑梗,都是血栓堵塞相关的血管导致的一种急性疾病,而之所以出现血栓,绝不是忽然出现的,血栓的出现可能与多种因素相关,但总体上来说,和动脉粥样硬化程度的不断进展有着密切的关系。

就拿心梗来举例吧,出现心梗,通常为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逐渐发生硬化、狭窄有着密切的关系,开始可能只是出现粥样硬化,动脉血管出现斑块,导致血管有一定程度的狭窄,这种狭窄在初期阶段,血管狭窄程度不超过50%以前,甚至于对于心脏供血都是没有影响的,但如果不对动脉粥样硬化的风险因素进行积极的控制,动脉粥样硬化就会逐渐发展,不但狭窄程度会逐渐增加,影响心肌供血,原来稳定的斑块也可以逐渐发展成不稳定的斑块,而不稳定的斑块就像一颗不定时炸弹,如果在某些情况下,斑块出现破裂,激活体内的凝血反应,血小板等凝血物质聚集成团,最终形成血栓,堵塞冠状动脉血管,就会形成心肌梗死的急性心血管事件。

想要做好血栓的预防,重要的一点就是控制好动脉粥样硬化的进程,而控制好动脉粥样硬化进程,其中很多重要风险因素,都可以通过运动锻炼来进行改善和调节。

运动是辅助改善三高的重要方面,不管是高血压、高血脂还是糖尿病问题,运动锻炼都是重要的生活调理干预方式,合理坚持的有氧运动,有助于辅助调节血压,加强血脂代谢能力,改善胰岛素抵抗,加强肌肉痛对血糖的消耗利用,三高的控制绝不仅仅是长期吃药那么简单,如果能够在生活上注意加强运动,坚持运动锻炼,也是非常重要的方面。

除了三高的辅助调理控制以外,运动锻炼本身对于心脏也有有一定的益处,通过合理的运动锻炼,能够加强心肌的自身代谢,同时增强心肌能力,对于维持心脏功能,减少心肌功能的减退,都是非常好的生活调理方式。

因此,对于预防心梗、脑梗的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合理的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方面,虽然不能说只要运动锻炼,就一定不会发生心梗脑梗,但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风险的朋友来说,合理运动锻炼,确实能够起到降低心梗脑梗发生几率的作用。

运动锻炼,要注意安全合理

运动对于脑梗、心梗疾病的预防,会不会有负面的作用呢?可以这么说,合理安全的运动,当然不会,但如果不注意运动安全,不注意相关风险,而胡乱锻炼,不合理锻炼,运动锻炼不但会预防心梗脑梗,甚至可能会诱发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对于有心脑血管疾病高危或极高危风险的朋友,运动锻炼的强度都不建议太大,通常结合自身情况,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锻炼最为合适,如果不顾自己的身体状况,非得去进行进行一些强度过于剧烈,会对心脏造成巨大的负担,反而可能会加大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对于有不同问题慢性疾病的朋友,在进行运动锻炼时,也要注意做好运动安全的注意,比如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不但运动时应该尽量避开血压波动的高峰期,同时如果血压在二级高血压以上,而且没有得到有效控制的情况下,特别是一些年龄较大的老年朋友,就不建议进行一定强度的运动锻炼了,把收缩压控制到150mmhg以内,再进行运动锻炼,会更加安全,另外,对于有高血压问题的朋友,运动锻炼方式的选择上,也不建议采用举重等高负荷的需要猛然用力的锻炼方式,这些运动方式都有可能引起血压的一过性升高,引起心脑血管疾病风险。

而对于有糖尿病问题的朋友,首先要控制住血糖,严重的高血糖(血糖超过16.3)也是不建议进行运动锻炼,其次在运动锻炼中,还要注意低血糖的风险,尽量避免空腹运动,或者使用一些速效降糖的胰岛素促泌剂或胰岛素类药物后运动,如果因为运动导致出现低血糖,低血糖会刺激交感神经兴奋性增强,心率加快,心率失常的几率,心脑血管出现梗塞的几率,都会大大增加。

对于有房颤问题的朋友,房颤是导致心源性脑梗的重要风险因素,这种情况也并非一定要静养不动,但在运动锻炼方面,就要更加的注意风险防控了。通常可以选择比较和缓的走路,健身操、瑜伽等方式来进行运动,在运动的同时,一定要注意心率的监测控制,避免运动引起房颤发生,从而导致心源性的脑卒中问题发生。

总而言之,想要做好血栓的预防,减少心梗脑梗的发生几率,运动锻炼是非常重要的一个生活调理方面,但运动锻炼一定要因人而异,选择合理的方式,合理的强度,同时注意做好运动锻炼过程中的安全防护和风险控制。

经常运动是否可以避免脑梗或心梗的发生?

谢邀!经常运动它是可以避免脑梗和心梗发生的,但是这个只是一方面的因素,导致脑梗和心梗发生的因素有很多,只有说是把所有的原因都解除了之后,才能有一个避免的过程。

经常运动也可以说是适度的运动,这个是非常好的,只有这样才能够改善自己不良的生活状态,保持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态度,而且经常运动的人身体状态都不会很差,哪怕是有的时候得病了也是一些小病,很快也能恢复,所以经常运动确实是非常好的。但是也一定要保持一个适当的度,因为有很多人出现了各种各样的不良的反应,都是因为过度锻炼而造成的。

崇尚于一种循序渐进的运动,比如说慢一点的运动,有散步,太极拳,游泳等等,那么快一点的运动有健步走,羽毛球,乒乓球等等,这些他都要循序渐进,而且在运动过程当中一定要注意方法,千万不要因为一些运动而受伤,这样反倒会加重自身的不良反应。

除了运动,还有一些其他各方面的要点都要注意,比如说控制血,压稳定血糖,降低血脂,戒烟,戒酒,平常是以低盐低脂高蛋白性质的饮食为主。

再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坚持任何的事物,只要有一定的坚持,那么才能有一个更好的缓解和改善的程度。所以运动是非常好的,但是一定要坚持运动。

经常运动是否可以避免脑梗或心梗的发生?

运动到底能不能预防血栓?

运动到底能不能开通血管?

这个问题困扰着和很多人,今天一并回答:

运动肯定能够预防血栓;但运动肯定不能通开血栓!

为什么说运动能预防血栓?

我们所说的动脉血栓,也就是动脉粥样硬化加重以后,形成血管斑块,斑块破裂后形成血栓,血栓在心血管叫心肌梗死,在脑血管叫脑梗死,在下肢血管叫下肢血栓。这些动脉粥样硬化形成的主要原因中就有一条是久坐不运动,长期久坐不运动会给我们身体带来很多坏处。久坐不动的研究对象与常运动研究对象的健康状况差别巨大。

研究者说,久坐不动关联死亡的风险高出最频繁运动调查对象的死亡风险5倍,高出规律运动调查对象将近4倍。研究人员还发现,久坐不动的死亡风险不亚于吸烟、患心脏病或糖尿病。而这些风险主要来源于血栓形成。

除了这个直接原因外,长期不运动还会增加三高风险,增加肥胖风险,这些都会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风险。所以坚持运动是预防动脉粥样硬化的一个主要方法,当然也是预防血栓的主要方法。

我们说的静脉血栓有很多原因,妻子有一项就是长期久坐,不运动,静脉血流本身就缓慢,更容易形成血栓,形成静脉血栓后很容易引起肺栓塞致命。所以对于能运动的人,长期运动不但能预防动脉血管,还能预防静脉血栓。

当然预防血栓是一个综合的事情,不是仅仅靠运动足够了,还包括全面的健康生活方式:戒烟戒酒,控制体重,健康饮食,减少熬夜,减少压力,控制三高等等。

很多人说,那既然运动好,我们发生血栓后,通过运动能不能通开血栓呢?

当然不能!

一旦血栓形成,大部分都是致命的疾病,比如发生在心脏叫心肌梗死,发生在脑血管叫脑梗死,发生在肺脏叫肺栓塞;这些疾病都是瞬息之间都会致命的疾病;根本都不能动,别说运动,多必须争分夺秒正规治疗才可能痛苦血管。

比如急性心肌梗死,必须立即溶栓或支架,才能痛苦血管,降低死亡率;这时候任何活动都会增加死亡风险,再说了让患者动,患者因濒死感也很难动。

比如急性脑梗死,必须第一时间溶栓或支架或取栓,才能开通血管,降低残疾率,降低死亡率;您想想大部分人都偏瘫伴随不遂了,如何运动?

比如肺栓塞,需要立即溶栓或抗凝治疗,只有这样才能通开肺血栓,而不是去运动。

总之,运动是可以预防血栓的,那是因为运动能预防动脉粥样硬化,能预防和控制三高,能控制体重,从而预防血管垃圾加重,预防斑块加重,从而预防血栓。

但一旦发生血栓,必须正规治疗,而非运动!

【心血管王医生版权】

经常运动是否可以避免脑梗或心梗的发生?

青少年时代坚持运动,不抽烟、少吃动植物脂肪、糖类等碳水化合物,多吃动植物蛋白质和绿叶蔬菜和适量水果,保持男性腰围在2.3-2.4尺那是有可能的。因为做到以上几点可以防止80%以上的人进入中年后不患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当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发生概率大大下降,斑块破裂是激活血小板形成冠脉和脑动脉闭塞性血栓导致心梗、脑梗的基础。即使有三高家族史的人,发病年龄可以推后20年左右。

对于已患有高血压病、高胆固醇血症、糖尿病的中年人由于血液的压力过高,脂质对动脉内膜的损害和糖毒性会使动脉血管内膜受损、破坏,血脂中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侵袭到受损的内膜下并被氧化,同时大量炎症因子招来具有吞噬能力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和白细胞,它们贪得无厌地大势吞噬氧化的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形成体积厐大的泡沫细胞,无数泡沫细胞堆积成斑块的核心脂质,所以三高控制不力,炎症反应强,尤其占总胆固醇60%的LDL越高,斑块长得越快、越大、外层纤维帽越薄就形成了不稳定易破裂的软斑块。

坚持每天运动加上严格控制体重,血压和血糖肯定会降下来,但是不达标者还是要用药物邦助达标。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往往与家族遗传基因有关,运动和低胆固醇饮食有影响但力度不大,所以有多种心血管危险因素的人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并根据危险因素分层达标:危险因素包括家族中有心脑血管病史、嗜烟、高血压、高脂血症和糖尿病。

1.心梗、脑血栓形成、支架植入术后、确诊发生过急性冠脉综合征的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LDL应降到1.8mmoI/L

2.既有冠心病(造影确诊)且有心绞痛症状,同时合并糖尿病并抽烟大于200-400年支以上(每天抽烟支数X抽烟年数)的患者LDL应降到2.1-2.6mmoI/L之间

3.有冠心病或有糖尿病或心血管危险因素大于等于三个以上,LDL应降到2.6-3.0mmoI/L以下。

4.有二个心血管危险因素并抽烟的人LDL应降到3.3mmoI/L以下。

5.没有或仅有一个危险因素包括抽烟LDL应在3.6mmoI/L以下。

所以运动不能避免心梗、脑梗发生,但不同的人运动减少心梗脑梗的概率是不一样的。关键还在于戒烟、严格控制体重、高血压、糖尿病和高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分层达标。

最后强调一点:冠状动脉内的斑块随心脏每天十万次收缩、扩张,同时血流压力也随着心脏搏动而不断在变化,斑块并没有破裂,只有强大的应力作用下如冠状动脉痉挛时软斑块极易破裂。这已经写入了新版的教课书,三十岁以上的医生可能没读到过。所以情绪紧张、激动、暴怒、郁闷时体内分泌过多的儿茶酚胺是诱发冠状动脉、脑动脉痉挛的始动因子。长寿的人都是好性格、好脾气!

2019.3.27

经常运动是否可以避免脑梗或心梗的发生?

运动对身体肯定有好处的,假如血管没有堵塞那么运动肯定对病情的发展具有好处的,而已经堵塞了的血管,运动也有维持现状,导致病情不在加重的作用。所以,生命在于运动,并不是一句空话。

运动可以降低血脑血管发生疾病的风险

一个人有多老,并不是取决于他的相貌,而是他的血管。人从5岁开始,血管就会老化,长大后,吃的越好,老化的速度越快。而老化指的是血管弹性的减少,弹性越低,硬化越严重,血管就变硬,也就是动脉硬化的来源。

运动可以改善血管弹性,从而就降低了血管堵塞的程度,尤其是有氧运动,对身体和血管都特别好。

经常做有氧运动可以降低血压,从而降低血压

很多脑梗心梗的患者都是因为血压引起的,而高血压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难题。但只要坚持运动,其实是可以很好的降低血压的。经常有氧运动的人,安静的时候心脏跳动的慢,血压自然就比一般人要低一些。另外经常运动的人血管弹性强,毛细血管密度增加,也会降低血压。

经常进行腿部锻炼有助于降低血脂

现代医学发现,经常进行如慢步走,跑步,骑车等腿部的运动,是有助于提高血管容量,降低胆固醇的功效的。

研究发现,很多少数民族,尤其是原始人,他们一生都是肉食,尤其喜欢吃动物内脏,但他们的血脂却不是很高,这主要是因为常年需要奔跑而导致的。

所以说,运动对身体的好处是非常多的,哪怕不能改善已经堵塞的血管,但也可以延缓疾病发作的时间。

当然了,预防心梗脑梗光靠运动是不行的,还需要在生活方式上进行多种改变,如不抽烟,不喝酒,不吃高热量的食物,不吃动物的内脏等等,早睡早起加上运动,脑梗和心梗可以99%的预防,还是很不错的选择。

喜欢请关注我,每天推送有意思有知识的文章给您!

经常运动是否可以避免脑梗或心梗的发生?

运动的好处是公认的,法国一位著名的医生曾说过,运动就其作用来说几乎可以代替任何药物,但是世界上的一切药片并不能代替运动的作用。

经常运动是否可以避免脑梗或心梗的发生?

迄今为止,心脑血管疾病仍位居我国疾病死亡病因的首位,是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所以,人一旦上了年纪,最怕的就是血栓形成,堵塞血管而诱发脑梗、心梗等疾病。而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更多的中老人开始关注养生保健,试图通过日常的干预措施来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其中运动就是有效的方式之一。

运动有助预防血栓形成!

可以肯定的是,有效的运动一定是对抗血栓有帮助的。运动的获益主要有几点。

1、首先,最直接的一点,运动有助促进血液循环,加速脂质代谢,防止血液凝集而形成血栓,预防血栓的很重要一点就是“动起来”,尤其是对静脉血栓的预防。

2、其次,运动对血管的保护作用也是公认的,有效的运动可帮助改善血管弹性,结构,延缓血管老化、硬化,还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抗病力,这些对于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也是有很多好处的。

3、最后,运动对三高症的防治也有明显疗效,一直以来,对于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治疗,运动疗法都是不可或缺的一项。有效的运动甚至比得上药物的疗效,可帮助更好地控制血压、血脂和血糖,还能减轻体重,而这些都是预防心梗、脑梗的关键因素。

血栓出现时,是否可以通过运动改善?

血栓出现时,预示血管已经被堵,这时候可能脑梗、心梗说来就来。对于题目中所说的血栓出现后运动的改善效果,只能是发生在患者已经得到救治的基础上。对于处于血栓急性期的患者来说,如脑梗、心梗患者最重要的是及时进行治疗,包括进行必要的溶栓、支架术等治疗手段,而不是想着靠运动来消除血栓,这是不切实际的想法。

对于心梗后或脑梗后的患者来说,病情稳定,血栓得到控制,这时候是可以运动的,而且运动是预防复发的有效手段之一。这与前面说的运动抗血栓的效果一样。只不过,心梗做过支架术后的患者如果出现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可能就没办法运动了或者只能进行低强度的活动。而脑梗后的患者,若伴有严重的后遗症,也只能从简单的活动开始,循序渐进,逐渐恢复正常的日常活动。

有效的运动方式一定是这样的!

最后强调一点,并非所有的运动都是有助预防血栓形成的。目前认为,有效的运动必须是持之以恒,有规律的运动,绝对不能想动就动,不想动就停下来,要求每天至少30min,每周至少5次,坚持下去才能看到效果。

至于运动项目的选择,也是有要求的,一般建议以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为主,如慢跑、快走、游泳、爬山、骑自行车、广场舞等等,可以根据个人兴趣选择,注意千万不要进行高强度的运动,尤其是已有心脑血管疾病、三高症的患者,要量力而行。

我是黄志艳大夫,致力于用朴实无华的文字解释复杂难懂的疾病知识,帮助您管理好自己的身体。您的点赞就是我最大的动力!另外,如果您的家人也存在运动好处相关的困扰,请把这篇文章转给他们吧!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