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患者不能喝酒吗?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多少嘌呤?

很多朋友会把痛风和高尿酸的概念混淆,我想这个提这个问题的朋友也是,要真的在急性痛风发作期,疼痛难忍,行动受限,谁还有心情喝酒呢?

通常想喝酒又有担心的朋友,是在痛风发作后的间歇期,或者有高尿酸,还未发作痛风的朋友,但是即使对于这样的朋友,我们也建议要限制饮酒,尽量少喝酒。

首先纠正一个误区,让高尿酸痛风患者少喝酒,是因为酒中的嘌呤含量高吗?我们来看下网上查询的各种酒的嘌呤含量——

白酒:每100g约含2mg;

葡萄酒:每100g约含5mg;

啤酒:每100g约含70mg;

黄酒:每100g约含150mg。

对于网上查询的这组数据是否准确,还值得商榷,抛开超低嘌呤含量的白酒红酒不说,不同产地、不同工艺生产出的啤酒、黄酒,陈年的黄酒和新生产的黄酒,其嘌呤含量往往也有很大的差异,但总体上来说,我们通常认为,白酒和红酒的嘌呤含量较低,而啤酒、陈年黄酒嘌呤含量稍高,之所以大家都在说高尿酸患者要少喝啤酒,是因为啤酒酒精度低,往往一喝就喝多,一瓶啤酒就有500ml~600ml左右,喝上几瓶,摄入的嘌呤含量自然就多了。

但嘌呤含量并不是我们建议高尿酸痛风患者限制饮酒,少喝酒的主要原因,如果以嘌呤含量来看饮酒种类的话,是不是可以白酒红酒可以敞开了随便喝呢?当然不是的!如果你敞开了喝白酒,可能一场大酒喝下来,就会让你痛风急性发作了!

白酒、红酒的嘌呤含量都不高,为什么还是要限制喝呢?我们在考虑高尿酸控制,预防痛风发作的时候,限制嘌呤摄入当然是要考虑的,但还要考虑影响嘌呤代谢,影响尿酸排泄的因素,之所以要对高尿酸痛风的朋友建议少喝酒,就是因为酒精会影响体内的嘌呤生成和排泄,同时一次性大量饮酒还有诱发痛风的风险。——

1. 酒精进入人体后,主要在肝脏进行代谢,而尿酸的生成,也主要是在肝脏部位形成,长期饮酒,特别是长期大量饮酒的朋友,酒精会刺激体内的嘌呤氧化过程,促进尿酸的生成,导致尿酸水平的进一步升高。

2. 一次性大量饮酒,会造成暂时的血液乳酸化,从而进一步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在体内的累积,引起高尿酸,甚至诱发痛风的发作。

3. 大量饮酒后,身体对于酒精的代谢和消化要消耗大量的ATP和水分,如果伴有呕吐、腹泻等症状,失水情况则更严重,身体失水,会导致血容量的降低,是尿酸浓度进一步升高,而大量的ATP消耗,会使内源性的尿酸生成增多,同样也会加大痛风的发作几率,因此,一次性大量饮酒,醉酒,引起体内尿酸的急剧升高,是导致痛风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对于男性痛风发作来说,饮酒是导致痛风发作的第一大诱因。

看了上述3点酒精对于高尿酸患者的危害,和诱发痛风的风险,您就应该明白,对于高尿酸痛风患者来说,要限制饮酒,各类酒中的嘌呤含量多还是少不是重点,而酒精对于高尿酸患者的体内尿酸水平的不良影响,以及大量饮酒诱发痛风的风险,才是我们说要少喝酒的主要原因。

看了这些,有高尿酸问题的您,可以少喝点了吗?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吗?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多少嘌呤?

对此问题看了几个回答,我觉得千个人有一千种说法和看法不一。

我是痛风患者,以有十年之久,现年五十五岁,当时不知道痛风病,经多方治疗无效,最终是一名老中医医治,问明病发期和各种疗程,老中医断定是痛风,经化验,果真是痛风。当时医生叮嘱这个不能吃,那个不能喝,我心想,这是要我的命。医生再三叮嘱,脾酒不能沾,白酒可喝点。有人说白酒不能喝,那是屁话,我每晚喝一至二盅,不喝痛风就发痛,反而还用酒倒在洗脚水中洗脚。

不是痛风患者没有经验,请不要乱发表,害他人受痛,良心何在。

痛风患者,注意几点:

一,海鲜类莫吃。

二,牲畜内脏莫吃。

三,开黄花值物少吃。

四,豆类要分开,如黄豆加工出来的豆腐,生条可吃。大豆与绿豆,不能吃。

以上是我亲身经历。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吗?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多少嘌呤?

刘医生谈骨论筋🍺痛风患者为什么不能喝酒🍺

喝酒在我国是一件非常普遍而重要的事情,俗话说无酒不成席。在一起吃饭如果不喝点酒,就觉得缺少点什么。特别是到了夏天天气炎热,啤酒的消耗量明显增多。不过这个时候痛风的发病率也会增高,特别是晚上饮酒后很容易诱发。痛风患者为什么不能饮酒?酒里面都有什么成分?下面就给大家说一下!

痛风的发病原因

痛风主要表现为关节的剧烈疼痛,诱发它的直接原因就是血液中尿酸含量增多,超过了它的溶解值,就会在关节处形成结晶。而引起尿酸增高的原因,一是可转变成尿酸的嘌呤增多,比如自身代谢产生嘌呤,还有就是嘌呤食物的摄入过多。二是尿酸排泄障碍,大量的尿酸排泄不出去,在身体内淤积。

酒中含有的嘌呤

不同的酒中含有的嘌呤量不一样,下面就给大家分析一下

1.啤酒。它所含有的嘌呤量不高,但是它含有大量的鸟苷酸,这个物质经过代谢就会形成尿酸。

2.白酒。白酒主要是乙醇和水,它含有的嘌呤很少。

3.葡萄酒。它的嘌呤含量比较少,并且对于人的身体有很好的调理作用。

4.黄酒。它是所有酒类中,嘌呤含量最高的一种,所以要避免喝它。

痛风为什么不能喝酒?

1.酒类里面都含有酒精,它进入人体就会被代谢形成乳酸。乳酸和尿酸一样也是通过肾脏排泄的,如果它的含量增高,就会影响尿酸的排泄。导致高尿酸血症。

2.酒精能加快人身体中嘌呤的代谢,导致尿酸增高。这个占着很大的因素。

3.酒精进入人体后,代谢需要消耗大量的水分。这就会无形中提高了尿酸的浓度。

4.喝酒就会伴随着大量的高嘌呤食物的摄入。这也就明显的增高尿酸的含量。

5.喝酒,特别是啤酒。喝起来可不是一瓶就结束的,很多都五瓶以上,这就导致嘌呤和酒精的增多。诱发痛风。

通过上面这些,大家可以了解到。喝酒引起痛风的原因,主要不是在酒类中含有大量的嘌呤,而是可以明显的提高尿酸的浓度。所以为了减轻痛苦,我们还是要严格的控制饮酒。希望这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

大家可以关注我或者下方留言,以了解更多医学知识。

关注🍺刘医生谈骨论筋🍺享健康人生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吗?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多少嘌呤?

痛风发作起来会让患者生不如死。痛风是由于体内嘌呤生成的尿酸过多或排泄的尿酸过少,诱发了炎症反应,最终导致了痛风性关节炎。痛风患者忌酒是有原因的。

1. 酒精会加快嘌呤的合成速度,短时间内生成大量尿酸。

2. 酒精代谢生成乙酸,而乙酸会抑制肾脏对尿酸的排泄,导致尿酸的降解代谢减少,即使酒里含的嘌呤量为0,由于酒精干扰了体内代谢,导致尿酸含量过高,会加重痛风。

3. 人体内有20%的嘌呤来源于食物,再加上酒里含有的嘌呤,会难以控制高尿酸血症。

4. 大部分患者虽然服用着降尿酸药物,但同时又摄入过量嘌呤,会诱发痛风,难控制病症。

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嘌呤的量也不一样。嘌呤含量的排序:黄酒、啤酒>白酒、洋酒>红酒、果酒

红酒的嘌呤含量低于黄酒和啤酒,酒精度数也较低,痛风患者若嘴馋首选喝点红酒,在一些不得不喝酒的场合,也最好喝红酒,但切忌贪杯。

觉得本文有用,请点赞或推荐给朋友,并关注【广东骨科专家团】。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吗?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多少嘌呤?

痛风患者能不能饮酒?

痛风患者大多数都知道不能吃海鲜、动物内脏等食物,这些食品属于嘌呤含量非常高的一类食物,过多的摄入会引起外源性尿酸增加,引发高尿酸血症,久而久之便会诱发痛风发作。

日常生活中,许多患有痛风的朋友在饮酒后出现了痛风发作,喝酒会引起痛风吗?答案是肯定的,酒精本身不含嘌呤,但它会扰乱嘌呤、尿酸的代谢,使得尿酸排泄减少,尿酸水平急剧升高,引起痛风发作。痛风患者,尤其是尿酸水平控制不佳的朋友,强烈建议戒酒。

不同酒类含嘌呤有什么不同?

1.白酒

主要成分是水和乙醇(酒精),还还有少量的酸类、醇类、酯类和醛类成分,几乎不含嘌呤物质,理论上讲属于低嘌呤含量饮品,但不代表适合痛风患者饮用。目前市售的白酒多是勾兑而成,粮食酒很少,成份复杂,乙醇含量高,因此不推荐饮用。

2.啤酒

啤酒素有“液体面包”之称,乙醇含量低,嘌呤含量也不高,但它含有很高的鸟苷酸,在体内代谢后产生大量的尿酸,所以,啤酒是痛风患者的“天敌”,避免饮用。

3.红酒

红酒含有较低的嘌呤,乙醇含量也不高,含有多种氨基酸、矿物质和维生素,为痛风患者为数不多的可少量饮用的酒类之一。

4.黄酒

素有“液体蛋糕”之称,营养价值非常高,乙醇含量适中,嘌呤含量非常高,因此,痛风患者对黄酒最好“绝缘”吧。

痛风患者不能喝酒吗?不同的酒中都含有多少嘌呤?

最近又做了几个痛风石患者。尤其是昨天做的一个22岁的小伙子,左手痛风石都2年了,才来我院就诊。经过询问,可以说对痛风这种疾病的了解是一无所知。所以我想我有必要回答一下这个问题。

据2012年美国风湿病学院大会的痛风指南提出,所有患者均应限制乙醇的摄入,尤其是啤酒。其中也包括烈酒和红酒。其中男性乙醇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36毫升。女性乙醇的摄入量每天不要超过18毫升。痛风患者在急性期。尤其是药物未完全控制的痛风和慢性痛风石性关节炎患者应避免乙醇摄入。

据研究:乙醇能促进尿酸的生成,减少尿酸的排除。所以乙醇是痛风发病的重要危险因素。痛风的发病率与乙醇的摄入量成正比关系。换句话说,喝酒越多的人,其发病率越高。喝酒所致痛风的发病率还和酒的种类有关。

重点注意

其中啤酒是所有酒类中最能引起痛风发病的酒类。像俄罗斯的伏特加等烈性酒也会明显增加痛风的发病危险。而适量的喝一些红酒通常不会增加痛风的发病率。

什么酒含嘌呤高呢

据我所知,啤酒、米酒、黄酒、葡萄酒等含嘌呤含量高。红酒和白酒嘌呤含量较少,低度白酒的嘌呤含量更少。所以我认为痛风患者得急性期,不要喝任何含有乙醇的酒类。而在非急性期,如果实在要喝的话,可以适当的喝一点红酒。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