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比起心脑肝肾,多数人对于肠道的关注相对就少了一些,但实际上,我们的肠道同样也是最重要的人体器官之一。除了担负着消化、吸收、排泄等多种功能以外,肠道还是人体最大的免疫器官,人体大约有70%的免疫细胞都分布在肠道,而在肠道中分泌的各种激素和酶,也高达50余种。可以说,肠道的健康与我们的身体健康各个方面息息相关,可以说,肠道的健康影响着人体健康的各个方面,而人的很多不健康的生活习惯,又会影响我们的肠道健康。
那么,到底应该如何来判断我们的肠道是否健康呢?对于这个问题,是一个非常庞大而复杂的问题,通常说来,一般如果我们出现明确的一些症状,比如腹泻、比如便秘、比如腹痛腹胀等症状的发生,我们当然就知道,我们的肠道健康是出现了问题,而在医学检查方面,通过一些目检(比如痔疮)、便检、肠镜或其他一些相关的检查手段,也可以判断和确认我们的肠道是否出现了问题,当然,很多时候,这些检查和排查手段,都是在身体出现了不适状况,就诊时才会进行的一些检查,那么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应该如何关注我们的肠道健康呢?
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肠道健康,当然首先还是要关注肠道的一些不适症状或问题,如果有了不适症状,如果不能够短期缓解或改善,还是建议要尽快的就医诊疗。就拿很多朋友都不拿当回事的“拉肚子”来说,腹泻可能是病毒感染引起,也可能是细菌感染引起,还有可能是相关疾病引起,严重的腹泻,可以使人体很快脱水,体内的电解质也会失去平衡,如果不能及时的补充水分和钠、钾等电解质,严重甚至可能引起休克,甚至死亡,而除了细菌病毒能引起腹泻以外,下消化道的肿瘤,也会引起腹泻问题,如直肠癌、结肠癌,都有可能会引起腹泻问题,对于有慢性腹泻问题的朋友,也应该注意定期排除肿瘤风险。这只是简单的一个例子,生活中肠道出现问题,引起不适症状的问题还有很多,当出现这些问题时,尽量的不要拖延,就医诊察,才能尽快的发现肠道健康出现的具体问题。
除此之外,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关注肠道健康,也不防关注一下自己的大便情况,大便的量、颜色、形状、密度(沉浮情况)等,都有助于我们判断我们肠道以及身体其他方面的健康情况。健康正常的大便应该是松软适中,成型而有不过硬的程度,颜色多数为黄色至黄褐色,而最正常的大便应该是在水中半沉的,当然,在大便中也不应该发现寄生虫或者其他的问题。实际上,现代人面临着各种各样的美食诱惑,各种各样如熬夜、压力等不良因素,也影响着肠道的健康,因此,这样的正常大便往往是非常难得的。但如果出现以下几种情况的大便,还请引起注意——
1. 大便带血,如果是鲜血,首先当然是考虑痔疮的影响,痔疮有内痔外痔,外痔可以明显感觉到,而内痔则需要肛肠科医生检查确认。但大便带献血除了考虑痔疮,还有一些疾病也会出现这样的症状,肠道溃疡,结肠癌,肠息肉也都有可能出现大便带鲜血的情况。
2. 黑色大便,如果出现黑色大便,首先可以考虑前一天是否吃了猪血、鸭血等血制品,如果排除饮食因素,出现黑色大便甚至出现柏油样便,则应该考虑消化道内出血特别是上消化道出现所致的问题。
3. 白色陶土样大便,之所以出现白色陶土样大便,往往是胆汁阻塞的表现,肝脏问题、黄疸、结石、蛔虫等问题引起的胆道堵塞,胆汁无法进入肠道,才会导致灰白色大便。
4. 大便形状变细,通常可能是由于相关原因导致,直肠狭窄,痔疮,直肠癌等,都可能会导致细条状大便,应该注意排查。
除了注意观察大便情况以外,同时也应该关注大便的频次,次数过多,同时伴有拉稀腹泻等情况的,如果在排除细菌或病毒引起的肠炎腹泻和相关疾病引起的腹泻外,肠易激综合征也是很常见的一种引起腹泻的常见疾病,应该注意生活调理和心理调适。而便秘,大便次数太少,又是另外一类常见的问题,很多朋友甚至都习惯了三天五天一次大便的状态,每次的大便也很干燥,需要很长时间才能排出,这些其实都是肠道不健康的具体表现,对于有便秘问题的朋友,注意避免饮食过于精细,多吃水果蔬菜,多饮水,加强运动和活动,养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都是有助于改善便秘的重要方面。
关于肠道健康的问题,还有很多可说的,今天就能够想到的几点为大家做了简单的分享,大家还有什么其他方面的肠道健康的心得和体会,不妨在下方留言一起探讨。
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肠道包括了大肠和小肠,小肠比较长,有4至6米这么长,包括了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小肠主要负责食物的消化和吸收,大部分营养物质都是在小肠被吸收的,例如糖,脂肪,氨基酸,维生素等等,都是在小肠里面被吸收。小肠疾病发病率远远低于大肠疾病,但也是有的,常见的疾病有十二指肠溃疡,小肠息肉,小肠梗阻(肠套叠,肠扭转,粘连性肠梗阻,肠系膜血栓等等),小肠肿瘤,克罗恩病等等。
食物在小肠被消化吸收后,剩下的没有消化的食物残渣和水分,进入到大肠,大肠全长1.5米左右,大肠包括了结肠和直肠,结肠又可以分为升结肠,横结肠,降结肠和乙状结肠。大肠的主要功能是吸收水分,大部分水分被吸收后,剩下的食物残渣,水分和细菌等等,形成大便。大肠疾病发病率较高,常见的有大肠炎症,溃疡性结肠炎,大肠息肉,大肠癌(结肠癌,直肠癌,肛管癌),便秘,痔疮,肛瘘,肛周脓肿,肛裂等等。
如何判断自己的肠道是否健康,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
(1)消化和吸收能力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主要在小肠,如果经常出现消化不良,对于很多食物不耐受,例如喝奶之后,出现腹泻,往往提示乳糖不耐受。吃了一些含有脂肪的食物,后消化吸收功能不好,常常出现腹胀,腹痛,腹泻,脂肪泻,体重下降,消瘦等症状。需要去医院做一个详细的检查,明确消化不良的原因,明确诊断,常见的疾病有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乳糖不耐受等等。
(2)大便的情况
大便在一定程度上反应肠道是否健康,正常人每天排便一至两次,或者每两天排便一次。正常成人的大便是黄褐色的圆柱形软便,正常的大便没有明显的恶臭。
大便的异常包括大便的频次,形状,气味,颜色,寄生虫等等。
便秘的患者,每周排便少于3次,并且排便费力,粪质硬结、量少。
鲜红色,暗红色或者黑色柏油样大便,见于消化道出血,例如痔疮,结肠癌,肠息肉,消化道溃疡等等。
脓便或者脓血便,常见于痢疾,溃疡性结肠癌,结肠癌或者直肠癌。
水样便或者稀糊状的大便,常见于各种感染性和非感染性腹泻,需要进一步的检查。
大便呈细条状,大便变细,常见于直肠狭窄,例如直肠癌,痔疮等等。
正常的粪便有少许臭味,是因为蛋白质分解产物,例如吲哚,粪臭素,硫化氢等等,肉食者味道重,素食者比较轻。如果患者有慢性肠炎,结肠或者直肠癌溃烂时有恶臭味,脂肪以及糖类消化或者吸收不良时,大便可出现酸臭味。
如果有蛔虫,绦虫等较大的寄生虫,可以在大便里面发现完整的寄生虫或者其片段。
每天大便之后,可以观察一下自己的大便,看看颜色,形状是否正常,有没有寄生虫。
第三,其他的症状
肠道有疾病了,除了大便异常,还可以表现为其他多方面的症状,例如腹痛,腹胀,恶心,呕吐,排便困难,肛门停止排气排便,体重下降,贫血,消瘦,腹部包块,发热,放屁增加,头晕,面色苍白等多多种多样的症状。
如果你出现了上述的症状,需要去正规的医院,接受医生全面的体检和评估,明确诊断,然后根据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人体肠道指的是从胃幽门至肛门的消化管,包括小肠、大肠两部分。肠道是食物主要的消化、吸收和排泄场所。由于它复杂的内环境和多功能,肠道堪称人体内的第二大脑。人体免疫、解毒系统的正常运转,也离不开肠道提供的营养。从这个意义上说,肠道不仅仅具有消化吸收功能,它的健康也决定了人的免疫力。所以,肠道健康对于人体健康十分重要,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下面来详细介绍一下:
一.根据症状、外观判断
1.腹部症状
正常的肠道应为24小时有节律地蠕动,以便食物以及残渣向下推送。如果肠道出现病变,首先会表现腹痛症状。如十二指肠溃疡,可能会出现慢性、节律性隐痛,且多在饥饿时疼痛多见;急性胃肠炎可有急剧绞痛。
2.大便
肠道健康状态下排便一般为1-2次/天或1次/2天,且大便性状多为黄色软便且无恶臭。如果出现腹泻、便秘,或出现大便变细、水样便、粘液脓血便、恶臭便等,多预示肠道出现了病变。
3.肛门排气
正常肠道由于规律的蠕动,同时食物残渣在消化过程中可能产生气体,会导致肠腔压力升高,肠道会通过肛门排气的方式减轻肠腔压力,这是正常人会放屁原因。如果突然放屁增多或停止放屁,或出现腹胀等,就需要注意肠道病变了。
二.根据临床检查判断
在医院里,医生一般会通过以下检查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1.腹部体格检查
腹部听诊可明确是否有肠鸣音活跃,正常情况下肠鸣音为4-5次/分钟,肠道病变时肠鸣音可加快或减慢。另外,腹部触诊可以明确有无压痛反跳痛。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CT、MRI等都对判断肠道病变有一定的帮助,例如鉴别是否有肠道肿瘤、肠梗阻等。
3.大便常规
通过大便检查可以明确是否存在肠道出血,有无细菌、病毒感染等。
4.肠镜检查
肠镜检查是判断肠道健康最直观最有效的手段,通过肠镜下可直接观察肠道壁情况,是否存在充血、水肿,是否有肿瘤、息肉等等,并且可通过肠镜下息肉切除或取病理进行明确病变原因。
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食物从口摄入,经胃肠道消化,从肛门排出,形成大便。想要判断肠道是否健康,最简便最直观的方法就是观察排出的大便是否正常。从大便的形状、颜色和气味,就可以初步了解肠道的健康情况。
如何通过大便判断肠道是否健康?正常的大便为香蕉状软便,如果您每天排出这样的大便,那么说明您的肠道比较健康。如果大便困难,超过三天不排便,且排出的大便呈块状、硬邦邦,说明肠道运动不畅,大便水分少,这就是我们常说的便秘,可能会引起痔疮和肛裂等肛肠疾病。
如果每天大便次数很多,呈水状,或者黏液脓血便,说明肠道不太健康,可能伴有肠炎、肠结核甚至某些恶性疾病。正常的大便气味是不大的,如果大便有明显的恶臭,说明肠道内的物质腐败,宿便形成,这也是不正常的肠道。
对于大便明显异常的患者,建议行肠镜检查,希望我的回答能给您带来帮助!喜欢就点个赞吧!
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肠道是人体吸收营养物质,形成大便,排出粪便的场所,是重要的消化系统组成部分,关于如何判断自己的肠道是否健康,小克认为可以从以下做起:
1.有无肠道的症状:当肠道出现疾病之后就会出现各种的症状,如腹部的疼痛,排便次数是否正常,是便秘还是腹泻,排便时有没有便血或者是大便中有没有存在粘液血便等等。
当有任何的肠道症状的时候,就说明肠道出现了一定的问题,如肠道被细菌感染后导致的急性肠胃炎,由于自身免疫因素所导致的克罗恩病和长期进食辛辣,高脂肪食物所导致的结肠炎,直肠炎和肠道息肉等等。
2.大便的颜色,性状:如果出现大便颜色出现改变,如陶土样大便说明胆道系统出现了肿瘤,如果大便颜色变黑则是因为上消化道出血所导致,而如果是鲜红色的血便,就说明存在有直肠的出血或者是痔疮的出现。而如果大便变细的话就说明存在有肿瘤或者是息肉。
以上几点就是简单的判断肠道有无疾病存在的依据,而除了自身的判断之外,对于肠道健康,定期的进行肠镜的检查,也是预防肠道疾病和治疗肠道疾病一个最为主要的手段。
一般对于长期有肠道症状(腹泻,血便,黑便)的患者应该进行肠镜检查,而对于45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来说定期的进行肠镜检查也是非常必要的。
以上就是小克的观点,欢迎各位提问和补充,关注小克,了解更多健康知识。
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
作为一名外科医生,也经常有患者问日常生活中如何判断自己的肠道或消化系统是否健康呢?其实,想判断是否健康最重要的还是定期体检和遇到问题症状等及时到院检查,但是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一些值得关注的几个方面,供大家参考。
一、要想判断健康与否,你得知道肠道包括什么对于一个非医学专业的大众来讲,如何判断一个疾病,往往比较难,一是术业有专攻,再有也非常拗口,大众很难了解一些深奥的医学知识,但是有几点可以通俗的讲一下,希望大家能基本了解。
1、小肠:吸收营养得靠它,但发病率不高
肠道包括了大肠和小肠,这与其它哺乳类动物差别不大,相比较大肠来讲,小肠会更长一些,大概有5米左右,这个数字大家不要惊讶,没有足够的长度小肠的功能就得不到充分的展现。
小肠的主要功能就是消化和吸收食物的营养,所以大家要搞明白,营养不是胃部吸收的,而主要是小肠吸收的。比如人体赖以生存的糖、氨基酸等等,都是在小肠吸收。
小肠虽然主要吸收营养,但是发病率却远远低于大肠,主要有溃疡、息肉等。
2、大肠:吸收水分和电解质
大肠相比小肠来讲,就短了很多,大概一米多。食物在被小肠吸收后,剩余的残渣水分等就继续运行到大肠,大肠主要吸收水分和电解质。又分为直肠和结肠,大肠的发病率较高,我们所恐惧的结直肠癌就是典型的代表,当然还有肠炎、息肉、肛门疾病等。
二、生活中如何判断肠道是否健康?这个问题其实很大也很复杂,但是牵扯到的无非就是大肠、小肠的各种疾病,总体可以几个方面理解。
1、大便情况:最为直观的判断
因为每个人日常都会排便,所以通过日常生活中对近期大便情况有无变化的判断,可以初步了解自己的肠道健康情况。
我们应该了解,正常的大便是黄褐色的圆柱形的,软的而不是硬的,而且没有明显的恶臭。了解大便的情况,可以通过大便的次数、形状、气味、外观等判断,比如大便次数少数天不排便可能是便秘情况;比如有鲜红血液可能是痔疮发作或结直肠癌等。
2、腹部不适: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
肠道是否健康或者有无疾病,往往会通过腹部的不适表现出来。比如消化不良导致腹痛或腹泻等。如果经常出现腹部不适或突然出现腹胀、腹泻、腹痛等症状,首先要考虑是否是肠道疾病。这种情况建议及时到医院检查,听取医生的判断和建议,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3、注意肠道疾病可能引起的其它部位变化
肠道疾病,并不是通过腹部不适或大便才能表现出来,很多会表现到其它身体部位,比如舌苔,比如血项等;还可以表现为多种症状,比如常见的腹痛腹胀恶性,贫血消瘦,头晕等等,也可能是肠道疾病引起的。
4、医院检查:最为科学准确的方法
如何判断肠道健康,客观讲其它方法只是初步判断,最终还要依靠医生的面诊和仪器检查。肠道的检查手段非常多,比较常用的有潜血检查、大便常规、CT检查、结直肠镜等。尤其是随着国内结直肠镜的普及,跟广大的患者带来了福音。
总之,以上就是一些对于肠道健康判断的一些基本的方法,有的可能通过观察就能有判断,有的就得借助先进的检查设备和仪器。最后建议大家要密切关注自身肠道健康,尤其是40岁医生中年人,必要时候定期进行一下结直肠镜的检查。
我是首都医科大学复兴医院外科暨乳腺中心主任骆成玉,欢迎关注我!
欢迎评论留言、咨询或私信我,我会抽空及时回复!
内容仅供参考,如果您需解决具体问题(尤其法律、医学等领域),建议您详细咨询相关领域专业人士。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